首页

毕业论文

首页 毕业论文 问题

毕业论文阿奇霉素总结

发布时间:

毕业论文阿奇霉素总结

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摘要:综述了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成果与进展,包括有效化学成分的定性与定量、全方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与鉴定、复方活性部位与有效成分的药理追踪等。 中药复方是中医治病的主要临床应用形式,复方中的化学成分是中药发挥药效作用的物质基础。进行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在阐明中医的方药理论,揭示中药的配伍规律和作用机制,优化制剂工艺,制定质控标准,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并走向国际市场等方面均具重要意义。笔者就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进行综述,以供参考。 1研究方法与途径 迄今,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无论在思路还是在技术与方法等诸方面仍处探索阶段,不少作者提出了一些有意义的观点和构思,如余亚纲的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系统分离与鉴定的三元设计方案〔1〕,薛燕等提出的中药复方多成分经多途径协同作用的霰弹理论〔2〕以及周俊的中药复方天然组合化学库与多靶作用机制〔3〕等,这些对于如何开展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参考价值。关于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方法与途径,目前可归纳成如下3个方面:1)以单味药有效成分为指标,对全方制剂进行定性与定量。2)采用植化方法对全方化学成分进行系统提取、分离和鉴定。 3)以药效为标准追踪复方活性部位与有效成分。 2以单味药有效成分为指标定性与定量 确定单味药主要有效化学成分作为指标性物质(marker substances),采用各种分离与分析技术,对复方全方、各药配伍及各单味药制剂中指标性物质(成分)进行定性与定量,并探讨制备条件(药材粒度、煎煮器具、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加热温度、包煎与另煎以及先煎与后下等)、制备方式(单煎、分煎和合煎)、配伍和剂型等对指标性物质(成分)质和量的影响。此类研究工作开展较多,也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四物汤由当归、地黄、芍药和川芎组成,袁久荣等〔4〕采用多种分析方法测定了四物汤各药单煎、分煎和合煎液中的阿魏酸、8种微量元素、17种氨基酸及水溶性煎出物的含量,结果表明在加热条件下合煎时,各成分间具有增溶效应。钟立贤等〔5〕测定并比较了小青龙汤(由麻黄、桂枝、芍药和甘草等组成)各药单煎、分煎及合煎液中麻黄碱的含量,结果显示合煎液中麻黄碱含量最低,此系甘草酸与麻黄碱作用产生沉淀所致,但合煎液与分煎液的药效并无显著差异,说明虽然甘草酸与麻黄碱形成沉淀,但口服后在体内仍具药效,因此对中药复方煎煮过程中产生的沉淀应慎重考虑其取舍。四逆汤由附子、甘草和干姜组成,张宇等〔6〕对附子与甘草、附子与干姜及三味药配伍前后主要有效成分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结果表明附子与干姜配伍时,具毒性的乌头碱类含量升高;而附子与甘草配伍时,乌头碱类含量降低,说明中医“附子无干姜不热、得甘草则缓”理论具有一定科学依据。 六味地黄汤为补阴名方,严永清等〔7~9〕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同一方剂因制备工艺不同,其化学成分的质与量也不尽一致;复方化学成分不等于各单味药化学成分的简单加和;合煎液中化学成分种类多于分煎液。朱永新等〔10〕发现生脉散水煎剂中人参皂苷Rg3和Rh1等含量明显高于单味人参水煎 剂,由此推测在加热煎煮过程中发生了人参皂苷的水解转化,结果使原来在单味药中属微量成分的Rg3和Rh1在复方中成为主要成分。严永清等〔7〕则在比较生脉散中人参、麦冬和五味子合煎与分煎液化学成分差异时发现,合煎液中人参总皂苷的含量低于分煎液,而在血流动力学以及对心肌作用和临床疗效观察上,合煎液效果优于 分煎液,据此推测人参皂苷Rg3和Rh1等可能是该方某些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的活性成分。魏慧芬等〔11〕对小半夏加茯苓汤及方中各单味药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复方中生物碱含量低于半夏单味药,而氨基酸含量均高于各单味药,认为高含量的氨基酸对发挥该方的和胃止呕作用有益。 五仁液系山楂核等多种中药提取制成的一种杀菌剂,涂家生等〔12〕用GC/MS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发现其富含酚类、苯甲酸类和脂肪酸等具抗微生物作用的有效成分,并以面积归一化法计算了各类有效成分的相对含量。枳术丸由枳实和白术组成,罗尚凤等〔13〕采用GC/MS法测定了其制备过程中苍术酮、苍术内酯、羟基苍术内酯和脱水羟基苍术内酯等4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动态变化,结果发现在炮制时白术中的苍术酮可氧化生成苍术内酯和羟基苍 术内酯,而在与枳实组方时苍术内酯和羟基苍术内酯又可还原成苍术酮,并讨论了这一化学变化的原因。 3用植化法对化学成分提取、分离与鉴定 将中药复方视为一个整体,采用植化方法对全方化学成分进行系统提取、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可全面分析复方化学成分是什么,与单味药成分比较有何区别以及有无新化合物生成等。目前,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报道不多。 全文地址: 共三页

抗生素的不良反应【摘要】 目的 帮助临床医生了解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方法 复习文献资料,从过敏反应、毒性反应、特异性反应、二重感染、联合用药引起或加重不良反应等几个方面,综述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及临床危害。结果 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可以预防和控制,应重视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临床监护。结论 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关键词】 抗生素;不良反应药物的不良反应是临床用药中的常见现象。它不仅指药物的副作用,还包括药物的毒性、特异性反应、过敏反应、继发性反应等〔1〕。抗菌药物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类用药,包括抗生素类、抗真菌类、抗结核类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制剂类。其中以抗生素类在临床使用的品种和数量最多。目前临床常用抗生素品种有100多种。抗生素挽救了无数生命,但其在临床应用也引发了一些不良反应〔2〕。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危害后果是严重的。在用药后数秒钟至数小时乃至停药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均可发生不良反应。常见的有过敏性休克、固定型药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过敏性反应、胃肠道反应、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严重的甚至会引起患者死亡〔3〕。因此,加强临床用药过程中的监督和合理使用抗生素对减少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4〕。1 过敏反应抗生素引起的过敏反应最为常见〔5〕,主要原因是药品中可能存在的杂质以及氧化、分解、聚合、降解产物在体内的作用,或患者自身的个体差异。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多有变态反应性疾病,少数为特异高敏体质。 过敏性休克 此类反应属Ⅰ型变态反应,所有的给药途径均可引起。如: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头孢菌素类等可引起此类反应,头孢菌素类与青霉素类之间还可发生交叉过敏反应。因此,在使用此类药物前一定要先做皮试。 溶血性贫血 属于Ⅱ型变态反应,其表现为各种血细胞减少。如:头孢噻吩和氯霉素可引起血小板减少,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可引起溶血性贫血。 血清病、药物热 属于Ⅲ型变态反应,症状为给药第7~14天出现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关节痛伴关节周围水肿及发热、胃肠道黏膜溃疡和肠局部坏死。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林可霉素和链霉素均可引起以上反应。头孢菌素类、氯霉素等抗菌药物还可引起药物热。 过敏反应 这是一类属于Ⅳ型变态反应的过敏反应。如:经常接触链霉素或青霉素,常在3~12个月内发生。 未分型的过敏反应 有皮疹(常见为荨麻疹)〔6〕、血管神经性水肿、日光性皮炎、红皮病、固定性红斑、多形性渗出性红斑、重症大疱型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多见于青霉素类、四环素类、链霉素、林可霉素等;内脏病变,包括急慢性间质性肺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肝炎、弥漫性过敏性肾炎,常见于青霉素类、链霉素等。复方新诺明还可引起严重的剥脱性皮炎。2 毒性反应抗生素药物的毒性反应是药物对人体各器官或组织的直接损害,造成机体生理及生化机能的病理变化,通常与给药剂量及持续时间相关。 对神经系统的毒性 如:青霉素G、氨苄西林等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严重者可出现癫痫样发作。青霉素和四环素可引起精神障碍。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多粘菌素类和四环素可引起耳和前庭神经的毒性。链霉素、多粘霉素类、氯霉素、利福平、红霉素可造成眼部的调节适应功能障碍,发生视神经炎甚至视神经萎缩。新的大环内酯类药物克拉霉素可引起精神系统不良反应。另有报道,大环内酯类药物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可能减少突触前乙酰胆碱释放或加强了突触后受体抑制作用,可诱导肌无力危象。 肾脏毒性 许多抗生素均可引起肾脏的损害,如: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类、万古霉素。氨基糖苷类的最主要不良反应是耳肾毒性。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第3代头孢菌素的半衰期均有不同程度延长,应引起临床医生用药时的高度重视。 肝脏毒性〔7〕 如:两性霉素B和林可霉素可引起中毒性肝炎,大剂量四环素可引起浸润性重症肝炎,大环内酯类和苯唑青霉素引起胆汁淤滞性肝炎,头孢菌素中的头孢噻吩和头孢噻啶及青霉素中的苯唑西林、羧苄西林、氨苄西林等偶可引起转氨酶升高,链霉素、四环素和两性霉素B可引起肝细胞型黄疸。 对血液系统毒性 如:氯霉素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和中毒性粒细胞缺乏症,大剂量使用青霉素时偶可致凝血机制异常,第3代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哌酮、羟羧氧酰胺菌素等由于影响肠道菌群正常合成维生素K可引起出血反应。 免疫系统的毒性 如:两性霉素B、头孢噻吩、氯霉素、克林霉素和四环素〔6〕。对机体免疫系统和机制具有毒性作用。 胃肠道毒性 胃肠道的不良反应较常见。可引起胃肠道反应的药物如:口服四环素类、青霉素类等,其中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类等药物即使注射给药,也可引起胃肠道反应。 心脏毒性 大剂量青霉素、氯霉素和链霉素可引起心脏毒性作用,两性霉素B对心肌有损害作用,林可霉素偶见致心律失常。3 特异性反应特异性反应是少数患者使用药物后发生与药物作用完全不同的反应。其反应与患者的遗传性酶系统的缺乏有关。氯霉素和两性霉素B进入体内后,可经红细胞膜进入红细胞,使血红蛋白转变为变性血红蛋白,对于该酶系统正常者,使用上述药物时无影响;但对于具有遗传性变性血红蛋白血症者,机体对上述药物的敏感性增强,即使使用小剂量药物,也可导致变性血红蛋白症。4 二重感染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表面和腔道黏膜表面有许多细菌及真菌寄生。由于它们的存在,使机体微生态系统在相互制约下保持平衡状态。当大剂量或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后,正常寄生敏感菌被杀死,不敏感菌和耐药菌增殖成为优势菌,外来菌也可乘机侵入,当这类菌为致病菌时,即可引起二重感染。常见二重感染的临床症状有消化道感染、肠炎、肺炎、尿路感染和败血症。5 抗菌药物与其他药物合用时可引发或加重不良反应〔8〕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多数情况下是需要联合用药的,如一些慢性病(糖尿病、肿瘤等)合并感染,手术预防用药,严重感染时,伴器官反应症状,需要对症治疗等。由于药物的相互作用,可能引发或加重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 与心血管药物合用 红霉素和四环素能抑制地高辛的代谢,合用时可引起后者血药浓度明显升高,发生地高辛中毒。 与抗凝药合用 头孢菌素类、氯霉素可抑制香豆素抗凝药在肝脏的代谢,使后者半衰期延长,作用增强,凝血时间延长。红霉素可使华法林作用增强,凝血时间延长。四环素类可影响肠道菌群合成维生素K,从而增强抗凝药的作用。 与茶碱类药物合用 大环内酯类药物也可以抑制肝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使茶碱血药浓度增加。红霉素与茶碱合用时,茶碱血药浓度可增加约40%,而茶碱可影响红霉素的吸收,使红霉素的峰浓度降低。 与降糖药合用 氯霉素与甲苯磺丁脲及氯磺丙脲合用时,可抑制后者的代谢,使其半衰期延长,血药浓度增加,作用增强,可导致急性低血糖。 与利尿剂合用 氨基糖苷类药物庆大霉素与呋喃苯胺酸类合用时,有引起耳毒性增加的报道。头孢噻啶与呋噻米合用时可增加肾毒性,原因可能是合用时前者的清除率降低。环孢菌素与甘露醇合用时,可引起严重的肾坏死性改变,停用甘露醇后,移植肾的功能可得到恢复。 与其他药物合用 红霉素、四环素与制酸剂合用时,可使抗生素的吸收降低。大环内酯类红霉素与卡马西平合用时,可引起卡马西平中毒症状。综上所述,合理使用抗生素,重视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临床监护对于临床医生安全用药,保证患者生命健康,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正确诊断分清是否为细菌感染,如利用标本的培养判断认为是细菌感染,才是应用抗菌药物的适应证。熟悉抗生素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特点,掌握药物的临床药理作用、抗菌谱、适应证、禁忌证、不良反应以及制剂、剂量、给药途径与方法等,做到了解病人用药过敏史,使用药有的放矢,避免不良反应发生。在医、护、药三方加强ADR监测〔9~11〕。同时对药物监测、临床血液及生化指标检验监测、护理监护等〔12〕。特别是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药物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的同时也应监测肾功能和听力;合并用药时对受影响药物的血药浓度进行监测,如红霉素或四环素与地高辛合用时,对地高辛药物浓度进行监测或避免合用;口服抗凝剂与氯霉素、四环素、红霉素合用时,应监测患者的凝血时间,或避免合用;必须合用时,须调整口服抗凝剂的剂量。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较多,认真细致的护理工作,特别是对儿童及老年患者的周到护理,是对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发现和处理的重要环节。对护理人员进行临床药理知识的培训,增加他们这方面的知识,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和处理。一旦发现不良反应应采取果断措施,如停药或换药。若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采取抢救措施。这些做法对抗生素不良反应的预防和补救都是行之有效的。【参考文献】1 张克义,赵乃才.临床药物不良反应大典.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杨利平.再谈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7(2): 王正春,李秋,王珊.药物不良反应803例分析.医药导报,2004,23(9): 张立新,王秀美.抗生素应用中的问题与探讨.实用医技杂志,2004,11(8): 张紫洞,熊方武.药物导致的变态反应、过敏反应.抗感染药学,2004,1(2): 吴文臻,刘建慧.药疹220例临床分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3): 刘斌,彭红军.药物性肝炎136例分析.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4,13(5): 程悦.联合用药致变态反应探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3): 马冬梅,李净,舒丽伟.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黑龙江医学,2004,28(12): 吴安华.临床医师处方抗菌药物前需思考的几个问题.中国医院,2004,8(8): 高素华.抗生素滥用的危害.内蒙古医学杂志,2005,37(11): 魏健,郦柏平,赵永根,等.抗生素合理应用自动监控系统的构建.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8):479-481.

眼看毕业在即,大学生们都在着急写论文,那如何才能写出一篇优秀的毕业论文呢?如何在一大堆论文中脱颖而出?我直接为您展示优秀毕业论文一篇,欢迎毕业生们阅读参考!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宫颈炎患者, 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阿奇霉素单独治疗, 试验组患者的阿奇霉素与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 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 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显著, 能改善临床症状, 具有较低的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临床应合理推广。

【关键词】 左氧氟沙星;宫颈炎;阿奇霉素;临床疗效

宫颈炎为常见的妇科临床疾病的一种, 育龄女性为主要发病人群, 过于频繁的性生活或习惯性流产等引发的`长期宫颈损伤造成的病原菌侵入感染均是发病原因, 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腰腹部疼痛不适、白带异常、外阴部不明原因的瘙痒及出血等[1]。经调查, 抗生素是目前宫颈炎常用的临床上治疗方法, 但单一抗生素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仍须筛选有效的治疗方案。本次研究中, 对2010年1月1日~2012年1月12日期间本院的60例宫颈炎患者的治疗进行了分析总结,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1日~2012年1月12日期间本院的60例宫颈炎患者, 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年龄22~56岁, 平均年龄(±)岁;病程1~3年, 平均病程(±)年;试验组年龄23~58岁, 平均年龄(±)岁;病程1~4年, 平均病程(±)年;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符合研究要求, 可以纳入研究。纳入标准要求如下[2]:①患者经临床确诊为宫颈炎;②无并发妇科疾病;③患者知情后同意纳入研究, 上报本院医学伦理会且获得批准。

1. 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阿奇霉素(国药准字H20023871)口服治疗, g/次;给予试验组患者阿奇霉素与左氧氟沙星(国药准字H20057797)联合治疗, g/次。两组均接受为期2个月治疗, 及时关注患者的不良反应状况,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1. 3 疗效评价标准[3] 本次研究中, 共分为治愈、显效、有效及无效4个等级。实验室病原体检查结果呈阴性, 且外阴瘙痒、白带异常、腰腹部不适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者即为治愈;实验室病原体检查结果呈阴性, 且相关临床症状显著改善, 但有一项仍未达标者为显效;实验室病原体检查结果呈阳性, 但相关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为有效;实验室病原体检查结果呈阳性, 且相关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为无效。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

1. 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数据所用的统计学分析选用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 试验组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见表1。

2. 2 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 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患者的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试验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近年来, 随着流产人数的增加及性传播疾病(STD)的广泛传播, 女性宫颈炎的发病率正逐渐升高, 需选取合理的药物治疗[4]。特此, 本次研究对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宫颈炎的临床效果进行了集中分析。

阿奇霉素属于半合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可以较好地杀伤淋病奈瑟球菌、沙眼衣原体等泌尿生殖系统的病原体。研究证实, 阿奇霉素抗菌具有较广地抗菌谱, 可以一直各类细菌、衣原体及支原体, 为宫颈炎治疗地常用药物。另一方面, 左氧氟沙星同阿奇霉素一样能抑制多种细菌繁殖并杀灭相关病原体, 同样为临床上的理想药物之一。相关报道指出, 近些年地宫颈炎常由联合感染引发, 因此抗生素联合用药效果优于单独用药, 本次研究中联合用药患者地治疗效果与报告结果相符合[5]。此外, 左氧氟沙星的半衰期较长、良好肠道内吸收较好, 可以适当缩减剂量, 同时降低了临床副作用, 更为安全, 本次研究中也有所证实。由于研究实践和样本容量的限制, 今后将扩大样本容量、扩大研究内容以细化研究结果。

综上所述, 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显著, 能改善临床症状, 具有较低的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临床应合理推广。

参考文献:

[1] 朱惠湘, 宋碧琪, 黄秀香.阿奇霉素联合碘甘油治疗非淋菌性宫颈炎疗效观察.中国现代医生, 2010, 48(24):40-41.

[2] 余珍.阿奇霉素和左氧氟沙星联用治疗宫颈炎48例.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 11(7):35.

[3] 李钦.保妇康栓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宫颈炎的临床观察. 海南医药, 2011, 22(19):60-61.

[4] 王双梅.保妇康栓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中的应用评估.中国社区医师, 2012, 14(6):123.

[5] 吴文伶, 赵淑云, 程丽梅.左氧氟沙星联合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沙眼衣原体宫颈炎临床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 19(20):2541-2542.

医学院大学生毕业论文

大学生活要接近尾声了,我们都知道毕业前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有准备、有计划、比较正规的、比较重要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怎样写毕业论文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医学院大学生毕业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摘要:

肺炎支原体(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之一,近年来感染率有上升趋势。社区获得性肺炎中有10%~30%是由MP感染所致,国外文献报道为~。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临床症状轻重不一,易导致多系统、多器官损害,容易误诊。本文对2005年1月—2007年1月间我科明确诊断并治愈出院的96例MPP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96例中男56例,女40例,4个月~1岁9例,~3岁11例,~6岁32例,>6岁44例,3岁前发病占,~6岁占,~13岁占。夏秋季发病33例,冬春季发病63例,发病高峰月份为11~1月份。

临床表现发热72例(75%),其中低热13例,中度发热41例,高热18例;咳嗽89例(),喘息18例(13例为婴幼儿),胸痛19例;头痛、头晕11例;胸闷、乏力9例;惊厥6例。查体双肺呼吸音粗53例,局部呼吸音低13例,干口罗音17例,湿口罗音13例;肝大3例。

辅助检查全部病例采集空腹静脉血,采用ELISA免疫荧光法检测MPIgM均阳性;外周血WBC<×109/L10例,>×109/L24例,(~)×109/L62例;测血沉40例,>20mm/h25例;测CRP40例,>5mg/ml12例;心肌酶:LDH升高14例,CK升高11例,CKMB升高16例,α羟丁酸脱氢酶升高13例;EKG检查56例,窦性心律不齐13例,室性早搏2例,STT改变5例;脑电图异常6例。

线检查双肺呈斑点状、云絮状阴影40例();双肺网状结节改变22例();节段性或大叶性浸润30例();肺门影增大、增浓11例();合并少量胸腔积液5例。

肺外合并症96例中有肺外合并症30例,占。其中心肌损害16例,为肺外合并症首位,占;神经系统受累6例,表现为高热惊厥、脑电图轻中度异常;泌尿系统损害5例,一过性尿蛋白3例,一过性尿红细胞阳性2例;消化系统受累9例,表现为腹痛、吐泻;皮肤受累3例,表现为多形性斑丘疹,均在发热期出现。

治疗与转归本组入院后首选阿奇霉素10mg/kg,每日1次静滴,连用5d,停药3d为一个疗程。对于轻型病例,一个疗程后改用口服(服3d停4d),连用1~2个疗程。对于大叶性肺炎病例静脉点滴2个疗程,再口服2个疗程,总疗程4周。对于严重支原体血症患儿先用红霉素25~30mg/kg静滴7~10d,再改用阿奇霉素服3d停4d用2~3周。有心肌损害、脑损害者加用VitC、VitE、辅酶Q10、果糖或能量等改善心肌细胞、脑细胞代谢,同时早期给予~静滴3~5d。结果全部病例均治愈。2~4周复查胸片76例,68例完全吸收,另外8例大部分吸收且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2、讨论

目前,MPP已成为儿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本组病例以秋末至冬季为发病高峰。发病年龄以学龄儿童多见,占,但婴幼儿发病也不少见,占,年龄最小4个月。MPP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伴持续性干咳,早期肺部体征少,婴幼儿可有喘息。X线表现早于体征,主要有4种改变:以支气管肺炎改变最多见,占;其次为节段性或大叶性浸润占;双肺网状结节改变,肺门影增大、增浓11例;侧位胸片发现少量胸腔积液5例,均发生于大叶性肺炎患儿,故此类患儿应注意摄侧位胸片。实验室检查,本组病例外周血白细胞正常占,血沉升高占,CRP升高占30%。本组查MPIgM全部阳性,MP抗体滴度一般在感染后1周左右开始升高,3~4周达高峰,持续4~6个月〔1〕,故对于上述临床表现及X线特征的.患儿,待发病1周时常规检测MPIgM,以早期明确诊断。

MP除可引起呼吸系统感染外,也可累及其它系统如皮肤黏膜、心血管、神经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等。本组肺外合并症30例,占。其中心肌损害占首位,多为心肌酶升高和(或)心电图异常。根据我们的观察,MP对心肌的损害是肯定的,大多于抗炎治疗1~2周内症状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心肌酶多在4周内恢复正常。6例脑损害患儿出现惊厥,脑电图轻、中度异常。本组心肌损害、脑损害多为轻型病例。MP肺炎肺外合并症的发生机制普遍认为免疫因素起主要作用,MP抗原与人体心、肺、肝、脑、肾和平滑肌组织存在部分共同抗原,当MP感染机体后可产生相应组织的自身抗体,并形成免疫复合物,引起MP感染的肺外表现。

MP是一种没有细胞壁仅有细胞膜的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微生物,其蛋白质丰富,因此,应首选能干扰蛋白质合成的红霉素或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前者血中浓度高于组织浓度,当临床持续高热,疑诊支原体血症患儿,应首选红霉治疗,控制支原体血症后则可进入序贯治疗,改用阿奇霉素静滴或口服,这样,既能控制支原体血症,又能减少红霉素对肝脏的毒性。而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比较,组织中的浓度是血中的50倍,半衰期长达68h,在吞噬细胞及病变组织尤其是肺组织中浓度高且持久,用药3d即可维持较高的血药浓度,不良反应较红霉素少,对于无明显支原体血症的肺炎患儿首选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治疗中若体温持续不退,除考虑支原体血症外,尚要注意是否合并细菌感染、肺外并发症及耐药等。对合并细菌感染者选用敏感抗生素联合治疗,对肺外合并症同时采取对症治疗。

目前认为MP肺炎是由于MP本身及其激发的免疫反应共同所致。文献报道,MP肺炎患者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炎性介质增多,提示MP肺炎可出现较强烈的炎症反应,而肾上腺皮质激素具有抑制免疫炎症反应的作用。因此,对于急性期病情较重者、肺不张、肺间质纤维化、支气管扩张或有肺外并发症者,可用激素。本组2例合并脑损害和5例胸腔积液的患儿,在排除结核后,早期使用~静滴3~5d,未遗留后遗症。

【参考文献】

[1]董宗祈.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表现[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3,8(3):199200.

[2]俞善昌.有关支原体感染的几个问题[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3,8(3):209.

[3]高春燕,庞随军,贾鲲鹏.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并发症118例[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20(4):320321.

[4]袁壮,董宗祈,胡仪吉,等.患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治疗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2,17(6):449.

阿奇霉素药物药理毕业论文

你是什么方向的

抗生素的不良反应【摘要】 目的 帮助临床医生了解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方法 复习文献资料,从过敏反应、毒性反应、特异性反应、二重感染、联合用药引起或加重不良反应等几个方面,综述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及临床危害。结果 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可以预防和控制,应重视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临床监护。结论 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关键词】 抗生素;不良反应药物的不良反应是临床用药中的常见现象。它不仅指药物的副作用,还包括药物的毒性、特异性反应、过敏反应、继发性反应等〔1〕。抗菌药物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类用药,包括抗生素类、抗真菌类、抗结核类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制剂类。其中以抗生素类在临床使用的品种和数量最多。目前临床常用抗生素品种有100多种。抗生素挽救了无数生命,但其在临床应用也引发了一些不良反应〔2〕。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危害后果是严重的。在用药后数秒钟至数小时乃至停药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均可发生不良反应。常见的有过敏性休克、固定型药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过敏性反应、胃肠道反应、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严重的甚至会引起患者死亡〔3〕。因此,加强临床用药过程中的监督和合理使用抗生素对减少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4〕。1 过敏反应抗生素引起的过敏反应最为常见〔5〕,主要原因是药品中可能存在的杂质以及氧化、分解、聚合、降解产物在体内的作用,或患者自身的个体差异。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多有变态反应性疾病,少数为特异高敏体质。 过敏性休克 此类反应属Ⅰ型变态反应,所有的给药途径均可引起。如: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头孢菌素类等可引起此类反应,头孢菌素类与青霉素类之间还可发生交叉过敏反应。因此,在使用此类药物前一定要先做皮试。 溶血性贫血 属于Ⅱ型变态反应,其表现为各种血细胞减少。如:头孢噻吩和氯霉素可引起血小板减少,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可引起溶血性贫血。 血清病、药物热 属于Ⅲ型变态反应,症状为给药第7~14天出现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关节痛伴关节周围水肿及发热、胃肠道黏膜溃疡和肠局部坏死。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林可霉素和链霉素均可引起以上反应。头孢菌素类、氯霉素等抗菌药物还可引起药物热。 过敏反应 这是一类属于Ⅳ型变态反应的过敏反应。如:经常接触链霉素或青霉素,常在3~12个月内发生。 未分型的过敏反应 有皮疹(常见为荨麻疹)〔6〕、血管神经性水肿、日光性皮炎、红皮病、固定性红斑、多形性渗出性红斑、重症大疱型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多见于青霉素类、四环素类、链霉素、林可霉素等;内脏病变,包括急慢性间质性肺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肝炎、弥漫性过敏性肾炎,常见于青霉素类、链霉素等。复方新诺明还可引起严重的剥脱性皮炎。2 毒性反应抗生素药物的毒性反应是药物对人体各器官或组织的直接损害,造成机体生理及生化机能的病理变化,通常与给药剂量及持续时间相关。 对神经系统的毒性 如:青霉素G、氨苄西林等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严重者可出现癫痫样发作。青霉素和四环素可引起精神障碍。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多粘菌素类和四环素可引起耳和前庭神经的毒性。链霉素、多粘霉素类、氯霉素、利福平、红霉素可造成眼部的调节适应功能障碍,发生视神经炎甚至视神经萎缩。新的大环内酯类药物克拉霉素可引起精神系统不良反应。另有报道,大环内酯类药物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可能减少突触前乙酰胆碱释放或加强了突触后受体抑制作用,可诱导肌无力危象。 肾脏毒性 许多抗生素均可引起肾脏的损害,如: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类、万古霉素。氨基糖苷类的最主要不良反应是耳肾毒性。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第3代头孢菌素的半衰期均有不同程度延长,应引起临床医生用药时的高度重视。 肝脏毒性〔7〕 如:两性霉素B和林可霉素可引起中毒性肝炎,大剂量四环素可引起浸润性重症肝炎,大环内酯类和苯唑青霉素引起胆汁淤滞性肝炎,头孢菌素中的头孢噻吩和头孢噻啶及青霉素中的苯唑西林、羧苄西林、氨苄西林等偶可引起转氨酶升高,链霉素、四环素和两性霉素B可引起肝细胞型黄疸。 对血液系统毒性 如:氯霉素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和中毒性粒细胞缺乏症,大剂量使用青霉素时偶可致凝血机制异常,第3代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哌酮、羟羧氧酰胺菌素等由于影响肠道菌群正常合成维生素K可引起出血反应。 免疫系统的毒性 如:两性霉素B、头孢噻吩、氯霉素、克林霉素和四环素〔6〕。对机体免疫系统和机制具有毒性作用。 胃肠道毒性 胃肠道的不良反应较常见。可引起胃肠道反应的药物如:口服四环素类、青霉素类等,其中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类等药物即使注射给药,也可引起胃肠道反应。 心脏毒性 大剂量青霉素、氯霉素和链霉素可引起心脏毒性作用,两性霉素B对心肌有损害作用,林可霉素偶见致心律失常。3 特异性反应特异性反应是少数患者使用药物后发生与药物作用完全不同的反应。其反应与患者的遗传性酶系统的缺乏有关。氯霉素和两性霉素B进入体内后,可经红细胞膜进入红细胞,使血红蛋白转变为变性血红蛋白,对于该酶系统正常者,使用上述药物时无影响;但对于具有遗传性变性血红蛋白血症者,机体对上述药物的敏感性增强,即使使用小剂量药物,也可导致变性血红蛋白症。4 二重感染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表面和腔道黏膜表面有许多细菌及真菌寄生。由于它们的存在,使机体微生态系统在相互制约下保持平衡状态。当大剂量或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后,正常寄生敏感菌被杀死,不敏感菌和耐药菌增殖成为优势菌,外来菌也可乘机侵入,当这类菌为致病菌时,即可引起二重感染。常见二重感染的临床症状有消化道感染、肠炎、肺炎、尿路感染和败血症。5 抗菌药物与其他药物合用时可引发或加重不良反应〔8〕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多数情况下是需要联合用药的,如一些慢性病(糖尿病、肿瘤等)合并感染,手术预防用药,严重感染时,伴器官反应症状,需要对症治疗等。由于药物的相互作用,可能引发或加重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 与心血管药物合用 红霉素和四环素能抑制地高辛的代谢,合用时可引起后者血药浓度明显升高,发生地高辛中毒。 与抗凝药合用 头孢菌素类、氯霉素可抑制香豆素抗凝药在肝脏的代谢,使后者半衰期延长,作用增强,凝血时间延长。红霉素可使华法林作用增强,凝血时间延长。四环素类可影响肠道菌群合成维生素K,从而增强抗凝药的作用。 与茶碱类药物合用 大环内酯类药物也可以抑制肝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使茶碱血药浓度增加。红霉素与茶碱合用时,茶碱血药浓度可增加约40%,而茶碱可影响红霉素的吸收,使红霉素的峰浓度降低。 与降糖药合用 氯霉素与甲苯磺丁脲及氯磺丙脲合用时,可抑制后者的代谢,使其半衰期延长,血药浓度增加,作用增强,可导致急性低血糖。 与利尿剂合用 氨基糖苷类药物庆大霉素与呋喃苯胺酸类合用时,有引起耳毒性增加的报道。头孢噻啶与呋噻米合用时可增加肾毒性,原因可能是合用时前者的清除率降低。环孢菌素与甘露醇合用时,可引起严重的肾坏死性改变,停用甘露醇后,移植肾的功能可得到恢复。 与其他药物合用 红霉素、四环素与制酸剂合用时,可使抗生素的吸收降低。大环内酯类红霉素与卡马西平合用时,可引起卡马西平中毒症状。综上所述,合理使用抗生素,重视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临床监护对于临床医生安全用药,保证患者生命健康,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正确诊断分清是否为细菌感染,如利用标本的培养判断认为是细菌感染,才是应用抗菌药物的适应证。熟悉抗生素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特点,掌握药物的临床药理作用、抗菌谱、适应证、禁忌证、不良反应以及制剂、剂量、给药途径与方法等,做到了解病人用药过敏史,使用药有的放矢,避免不良反应发生。在医、护、药三方加强ADR监测〔9~11〕。同时对药物监测、临床血液及生化指标检验监测、护理监护等〔12〕。特别是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药物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的同时也应监测肾功能和听力;合并用药时对受影响药物的血药浓度进行监测,如红霉素或四环素与地高辛合用时,对地高辛药物浓度进行监测或避免合用;口服抗凝剂与氯霉素、四环素、红霉素合用时,应监测患者的凝血时间,或避免合用;必须合用时,须调整口服抗凝剂的剂量。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较多,认真细致的护理工作,特别是对儿童及老年患者的周到护理,是对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发现和处理的重要环节。对护理人员进行临床药理知识的培训,增加他们这方面的知识,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和处理。一旦发现不良反应应采取果断措施,如停药或换药。若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采取抢救措施。这些做法对抗生素不良反应的预防和补救都是行之有效的。【参考文献】1 张克义,赵乃才.临床药物不良反应大典.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杨利平.再谈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7(2): 王正春,李秋,王珊.药物不良反应803例分析.医药导报,2004,23(9): 张立新,王秀美.抗生素应用中的问题与探讨.实用医技杂志,2004,11(8): 张紫洞,熊方武.药物导致的变态反应、过敏反应.抗感染药学,2004,1(2): 吴文臻,刘建慧.药疹220例临床分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3): 刘斌,彭红军.药物性肝炎136例分析.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4,13(5): 程悦.联合用药致变态反应探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3): 马冬梅,李净,舒丽伟.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黑龙江医学,2004,28(12): 吴安华.临床医师处方抗菌药物前需思考的几个问题.中国医院,2004,8(8): 高素华.抗生素滥用的危害.内蒙古医学杂志,2005,37(11): 魏健,郦柏平,赵永根,等.抗生素合理应用自动监控系统的构建.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8):479-481.

5 抗菌药物与其他药物合用时可引发或加重不良反应〔8〕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多数情况下是需要联合用药的,如一些慢性病(糖尿病、肿瘤等)合并感染,手术预防用药,严重感染时,伴器官反应症状,需要对症治疗等。由于药物的相互作用,可能引发或加重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 与心血管药物合用 红霉素和四环素能抑制地高辛的代谢,合用时可引起后者血药浓度明显升高,发生地高辛中毒。 与抗凝药合用 头孢菌素类、氯霉素可抑制香豆素抗凝药在肝脏的代谢,使后者半衰期延长,作用增强,凝血时间延长。红霉素可使华法林作用增强,凝血时间延长。四环素类可影响肠道菌群合成维生素K,从而增强抗凝药的作用。 与茶碱类药物合用 大环内酯类药物也可以抑制肝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使茶碱血药浓度增加。红霉素与茶碱合用时,茶碱血药浓度可增加约40%,而茶碱可影响红霉素的吸收,使红霉素的峰浓度降低。 与降糖药合用 氯霉素与甲苯磺丁脲及氯磺丙脲合用时,可抑制后者的代谢,使其半衰期延长,血药浓度增加,作用增强,可导致急性低血糖。 与利尿剂合用 氨基糖苷类药物庆大霉素与呋喃苯胺酸类合用时,有引起耳毒性增加的报道。头孢噻啶与呋噻米合用时可增加肾毒性,原因可能是合用时前者的清除率降低。环孢菌素与甘露醇合用时,可引起严重的肾坏死性改变,停用甘露醇后,移植肾的功能可得到恢复。 与其他药物合用 红霉素、四环素与制酸剂合用时,可使抗生素的吸收降低。大环内酯类红霉素与卡马西平合用时,可引起卡马西平中毒症状。 综上所述,合理使用抗生素,重视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临床监护对于临床医生安全用药,保证患者生命健康,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正确诊断分清是否为细菌感染,如利用标本的培养判断认为是细菌感染,才是应用抗菌药物的适应证。熟悉抗生素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特点,掌握药物的临床药理作用、抗菌谱、适应证、禁忌证、不良反应以及制剂、剂量、给药途径与方法等,做到了解病人用药过敏史,使用药有的放矢,避免不良反应发生。在医、护、药三方加强ADR监测〔9~11〕。 同时对药物监测、临床血液及生化指标检验监测、护理监护等〔12〕。特别是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药物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的同时也应监测肾功能和听力;合并用药时对受影响药物的血药浓度进行监测,如红霉素或四环素与地高辛合用时,对地高辛药物浓度进行监测或避免合用;口服抗凝剂与氯霉素、四环素、红霉素合用时,应监测患者的凝血时间,或避免合用;必须合用时,须调整口服抗凝剂的剂量。 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较多,认真细致的护理工作,特别是对儿童及老年患者的周到护理,是对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发现和处理的重要环节。对护理人员进行临床药理知识的培训,增加他们这方面的知识,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和处理。 一旦发现不良反应应采取果断措施,如停药或换药。若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采取抢救措施。这些做法对抗生素不良反应的预防和补救都是行之有效的。 参考文献 1 张克义,赵乃才.临床药物不良反应大典.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96. 2 杨利平.再谈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7(2):229. 3 王正春,李秋,王珊.药物不良反应803例分析.医药导报,2004,23(9):695-696. 4 张立新,王秀美.抗生素应用中的问题与探讨.实用医技杂志,2004,11(8):1498-1499. 5 张紫洞,熊方武.药物导致的变态反应、过敏反应.抗感染药学,2004,1(2):49-52. 6 吴文臻,刘建慧.药疹220例临床分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3):1739. 7 刘斌,彭红军.药物性肝炎136例分析.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4,13(5):251-253. 8 程悦.联合用药致变态反应探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3):1793-1794. 9 马冬梅,李净,舒丽伟.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黑龙江医学,2004,28(12):925. 10 吴安华.临床医师处方抗菌药物前需思考的几个问题.中国医院,2004,8(8):19-22. 11 高素华.抗生素滥用的危害.内蒙古医学杂志,2005,37(11):1056-1057. 12 魏健,郦柏平,赵永根,等.抗生素合理应用自动监控系统的构建.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8):479-481.

浅析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摘要:帮助临床医生了解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方法 复习文献资料,从过敏反应、毒性反应、特异性反应、二重感染、联合用药引起或加重不良反应等几个方面,综述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及临床危害。结果 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可以预防和控制,应重视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临床监护。结论 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抗生素;不良反应 药物的不良反应是临床用药中的常见现象。它不仅指药物的副作用,还包括药物的毒性、特异性反应、过敏反应、继发性反应等〔1〕。抗菌药物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类用药,包括抗生素类、抗真菌类、抗结核类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制剂类。其中以抗生素类在临床使用的品种和数量最多。目前临床常用抗生素品种有100多种。抗生素挽救了无数生命,但其在临床应用也引发了一些不良反应〔2〕。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危害后果是严重的。在用药后数秒钟至数小时乃至停药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均可发生不良反应。常见的有过敏性休克、固定型药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过敏性反应、胃肠道反应、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严重的甚至会引起患者死亡〔3〕。因此,加强临床用药过程中的监督和合理使用抗生素对减少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4〕。 1 过敏反应 抗生素引起的过敏反应最为常见〔5〕,主要原因是药品中可能存在的杂质以及氧化、分解、聚合、降解产物在体内的作用,或患者自身的个体差异。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多有变态反应性疾病,少数为特异高敏体质。 过敏性休克 此类反应属Ⅰ型变态反应,所有的给药途径均可引起。如: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头孢菌素类等可引起此类反应,头孢菌素类与青霉素类之间还可发生交叉过敏反应。因此,在使用此类药物前一定要先做皮试。 溶血性贫血 属于Ⅱ型变态反应,其表现为各种血细胞减少。如:头孢噻吩和氯霉素可引起血小板减少,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可引起溶血性贫血。 血清病、药物热 属于Ⅲ型变态反应,症状为给药第7~14天出现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关节痛伴关节周围水肿及发热、胃肠道黏膜溃疡和肠局部坏死。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林可霉素和链霉素均可引起以上反应。头孢菌素类、氯霉素等抗菌药物还可引起药物热。 过敏反应 这是一类属于Ⅳ型变态反应的过敏反应。如:经常接触链霉素或青霉素,常在3~12个月内发生。 未分型的过敏反应 有皮疹(常见为荨麻疹)〔6〕、血管神经性水肿、日光性皮炎、红皮病、固定性红斑、多形性渗出性红斑、重症大疱型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多见于青霉素类、四环素类、链霉素、林可霉素等;内脏病变,包括急慢性间质性肺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肝炎、弥漫性过敏性肾炎,常见于青霉素类、链霉素等。复方新诺明还可引起严重的剥脱性皮炎。 2 毒性反应 抗生素药物的毒性反应是药物对人体各器官或组织的直接损害,造成机体生理及生化机能的病理变化,通常与给药剂量及持续时间相关。 对神经系统的毒性 如:青霉素G、氨苄西林等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严重者可出现癫痫样发作。青霉素和四环素可引起精神障碍。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多粘菌素类和四环素可引起耳和前庭神经的毒性。链霉素、多粘霉素类、氯霉素、利福平、红霉素可造成眼部的调节适应功能障碍,发生视神经炎甚至视神经萎缩。 新的大环内酯类药物克拉霉素可引起精神系统不良反应。另有报道,大环内酯类药物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可能减少突触前乙酰胆碱释放或加强了突触后受体抑制作用,可诱导肌无力危象。 肾脏毒性 许多抗生素均可引起肾脏的损害,如: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类、万古霉素。氨基糖苷类的最主要不良反应是耳肾毒性。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第3代头孢菌素的半衰期均有不同程度延长,应引起临床医生用药时的高度重视。 肝脏毒性〔7〕 如:两性霉素B和林可霉素可引起中毒性肝炎,大剂量四环素可引起浸润性重症肝炎,大环内酯类和苯唑青霉素引起胆汁淤滞性肝炎,头孢菌素中的头孢噻吩和头孢噻啶及青霉素中的苯唑西林、羧苄西林、氨苄西林等偶可引起转氨酶升高,链霉素、四环素和两性霉素B可引起肝细胞型黄疸。 对血液系统毒性 如:氯霉素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和中毒性粒细胞缺乏症,大剂量使用青霉素时偶可致凝血机制异常,第3代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哌酮、羟羧氧酰胺菌素等由于影响肠道菌群正常合成维生素K可引起出血反应。 免疫系统的毒性 如:两性霉素B、头孢噻吩、氯霉素、克林霉素和四环素〔6〕。对机体免疫系统和机制具有毒性作用。 胃肠道毒性 胃肠道的不良反应较常见。可引起胃肠道反应的药物如:口服四环素类、青霉素类等,其中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类等药物即使注射给药,也可引起胃肠道反应。 心脏毒性 大剂量青霉素、氯霉素和链霉素可引起心脏毒性作用,两性霉素B对心肌有损害作用,林可霉素偶见致心律失常。 3 特异性反应 特异性反应是少数患者使用药物后发生与药物作用完全不同的反应。其反应与患者的遗传性酶系统的缺乏有关。氯霉素和两性霉素B进入体内后,可经红细胞膜进入红细胞,使血红蛋白转变为变性血红蛋白,对于该酶系统正常者,使用上述药物时无影响;但对于具有遗传性变性血红蛋白血症者,机体对上述药物的敏感性增强,即使使用小剂量药物,也可导致变性血红蛋白症。 4 二重感染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表面和腔道黏膜表面有许多细菌及真菌寄生。由于它们的存在,使机体微生态系统在相互制约下保持平衡状态。当大剂量或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后,正常寄生敏感菌被杀死,不敏感菌和耐药菌增殖成为优势菌,外来菌也可乘机侵入,当这类菌为致病菌时,即可引起二重感染。常见二重感染的临床症状有消化道感染、肠炎、肺炎、尿路感染和败血症。

土霉素脱色结晶毕业论文

英文名:Oxytetracycline Tablets土霉素。其化学名称为:6-甲基-4-(二甲氨基)-3,5,6,10,12,12a-六羟基-1,11-二氧代-1,4,4a,5,5a,6,11,12α-八氢-2-并四苯甲酰胺。分子式:C22H24N2O9分子量:药理毒理:四环素类抗生素。本品为广谱抑菌剂,许多立克次体属、支原体属、衣原体属、螺旋体对本品敏感。肠球菌属对其耐药。其他如放线菌属、炭疽杆菌、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梭状芽孢杆菌、奴卡菌属、弧菌、布鲁菌属、弯曲杆菌、耶尔森菌等对本品亦较敏感。多年来由于土霉素和四环素类的广泛应用,临床常见病原菌对土霉素素耐药现象严重,包括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菌及多数革兰阴性杆菌。本品与四环素类抗生素的不同品种之间存在交叉耐药。本品作用机制为药物能特异性与细菌核糖体30S亚基的A位置结合,抑制肽链的增长和影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药代动力学】本品口服后的生物利用度仅30%左右。单剂口服本品1小时后,2小时到达血药峰浓度(Cmax),为。本品吸收后广泛分布于肝、肾、肺等组织和体液,易渗入胸水、腹水,不易透过血-脑脊液屏障。本品蛋白结合率约为20%。肾功能正常者血消除半衰期(t1/2b)为小时。本品主要自肾小球滤过排出,给药后96小时内排出给药量的70%,其不吸收部分以原形药随粪便排泄。【适应症】1.本品作为选用药物可用于下列疾病:(1)立克次体病,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洛矶山热、恙虫病和Q热。(2)支原体属感染。(3)衣原体属感染,包括鹦鹉热、性病、淋巴肉牙肿、非特异性尿道炎、输卵管炎、宫颈炎及沙眼。(4)回归热。(5)布鲁菌病。(6)霍乱。(7)兔热病。(8)鼠疫。(9)软下疳。治疗布鲁菌病和鼠疫时需与氨基糖苷类联合应用。2.由于目前常见致病菌对本品耐药现象严重,仅在病原菌对本品敏感时,方可作为选用药物。【用法用量】口服,成人一日~2g,分3~4次;8岁以上小儿一日30~40mg/kg,分3~4次。8岁以下小儿禁用本品。【不良反应】1.消化系统: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上腹不适、腹胀、腹泻,偶有胰腺炎、食管炎和食管溃疡的报道,多发生于服药后立即卧床的患者。2.肝毒性:通常为脂肪肝变性,妊娠期妇女、原有肾功能损害的患者易发生肝毒性,但肝毒性亦可发生于并无上述情况的患者。3.过敏反应:多为斑丘疹和红斑,此外可见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紫癜、心包炎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加重,表皮剥脱性皮炎并不常见。偶有过敏性休克和哮喘发生。某些用四环素的患者日晒时有光敏现象。所以,应建议患者不要直接暴露于阳光或紫外线下,一旦皮肤有红斑则立即停药。4.血液系统:偶可引起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和嗜酸粒细胞减少。5.中枢神经系统:偶可致良性颅内压增高,可表现为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等。6.肾毒性:原有显著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可能发生氮质血症加重、高磷酸血症和酸中毒。7.二重感染:长期应用本品可发生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和真菌等的消化道、呼吸道和尿路感染,严重者可致败血症。8.本品可沉积在牙齿和骨骼中,致牙齿产生不同程度的变色黄染、牙釉质发育不良及龋齿,并可致骨骼发育不良。9.应用本品可使人体内正常菌群减少,导致维生素B缺乏,真菌繁殖,出现口干、咽痛、口角炎和舌炎等。【禁忌】有四环素类药物过敏史者禁用。【注意事项】1.交叉过敏反应:对一种四环素类药物呈现过敏者可对本品呈现过敏。2.对诊断的干扰:(1)测定尿邻苯二酚胺(Hingerty法)浓度时,由于本品对荧光的干扰,可使测定结果偏高。(2)本品可使碱性磷酸酶、血尿素氮、血清淀粉酶、血清胆红素、血清氨基转移酶(AST、ALT)的测定值升高。3.长期用药应定期检查血常规以及肝、肾功能。4.口服本品时,应饮用足量(约240ml)水,避免食道溃疡和减少胃肠道刺激症状。5.本品宜空腹口服,即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服用,避免食物对吸收的影响。6.下列情况存在时须慎用或避免应用:(1)由于本品可致肝损害,因此原有肝病者不宜用此类药物。(2)由于本品可加重氮质血症,已有肾功能损害不宜应用此类药物,如确有指征应用时须慎重考虑,并调整剂量。7.治疗性病时,如怀疑同时合并梅毒螺旋体感染,用药前须行暗视野显微镜检查及血清学检查,后者每月1次,至少4次。【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本品可透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沉积在牙齿和骨的钙质区内,引起胎儿牙齿变色、牙釉质再生不良及抑制胎儿骨骼生长,此外该类药物在动物实验中有致畸胎作用,因此妊娠期妇女不宜使用本品。本品可自乳汁分泌,乳汁中浓度较高,对乳儿有潜在的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可能,哺乳期妇女应用时应暂停授乳。【儿童用药】本品可在任何骨组织中形成稳定的钙化合物,导致恒齿黄染,牙釉质发育不良和骨生长抑制,故8岁以下小儿不宜用本品。【老年患者用药】老年患者常伴有肾功能减退,应用本品,易引起肝毒性,故老年患者应用本品时应根据肾功能减退的程度调整剂量。【药物相互作用】1.与制酸药如碳酸氢钠同用时,由于胃内pH值增高,可使本品吸收减少,活性减低,故服用本品后1~3小时内不应服用制酸药。2.含钙、镁、铁等金属离子的药物,可与本品形成不溶性络合物,使本品吸收减少。3.与全身麻醉药甲氧氟烷同用时,可增强其肾毒性。4.与强利尿药如呋塞米等药物同用时可加重肾功能损害。5.与其他肝毒性药物(如抗肿瘤化疗药物)同用时可加重肝损害。6.降血脂药考来烯胺或考来替泊可影响本品的吸收,必须间隔数小时分开服用。7.本品可降低避孕药效果,增加经期外出血的可能。8.本品可抑制血浆凝血酶原的活性,所以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需要调整抗凝药的剂量。【药物过量】本品无特异性拮抗药,药物过量时应给予催吐、洗胃及大量饮水及补液等对症治疗及支持治疗。

可以同时打但不能混合注射

性状作用:土霉素为黄色结晶,无臭,味微苦,性稳定,易溶于水。其主要作用是抑菌,高浓度时有杀菌作用。土霉素对鱼类的最低抑菌浓度为~毫克/毫升,多数为~微克/毫升。治疗范围广,毒性小,细菌耐药力产生很慢。肠道对其吸收很快,排出也快。使用方法:药物拌入饵料内服,预防剂量:每公斤鱼每天给药2~10毫克,连喂3~7天。可防治白皮病、腐皮病、疖疮病、鳗鱼赤鳍病、鲤鱼竖鳞病、烂鳃病等。注意事项:此药在碱性情况下即分解失效。

【理化性质】土霉素为淡黄色粉末至黄色结晶粉或无定形粉末,无臭,味苦,熔点181~182℃。在空气中较稳定,在阳光下色变浓,在pH<2的溶液中变质,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很快破坏。其饱和水溶液接近中性(),难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稀盐酸溶液。其酸性盐为黄色结晶粉末,味微苦,微有吸湿性,易溶于水,水溶液不稳定,宜现用现配。【作用与用途】土霉素是30S核糖体亚基抑制剂,它和该核糖体亚基末端结合,阻碍氨酰基-tRNA结合成为mRNA核糖体亚基复合物,破坏聚核糖体的形成,而干扰蛋白质的合成。本品是广谱抗生素,对立克次体、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原虫均有效。低浓度抑菌,高浓度杀菌。水产养殖中常用于防治淡水养殖鱼类的烂鳃病、肠炎和赤皮病等细菌性疾病,还可用与防治鳗鲡的爱德华氏菌病、弧菌病、烂鳃病和对虾的弧菌病及鱼类链球菌病等。目前,常见致病菌对本品耐药现象严重,金霉素、土霉素间有交叉耐药性。【用法与用量】(1)口服:常用于治疗淡水养殖鱼类的肠炎、赤皮病及鳗鲡的爱德华氏病等细菌性疾病。鱼类每日50~100毫克 /千克体重,虾、蟹、鳖等每日80~120毫克 /千克体重,2次投喂,连用5~10天。25~50克/米3药浴30分钟可防治肠炎、白头白嘴病、白皮病、赤皮病、烂鳃、竖鳞病、鳗爱德华氏菌病等细菌性疾病。(2)浸浴:土霉素50~100克/米3药浴1~2小时,每日1次,连用3~4次,可预防鳖红脖子病、穿孔病、疖疮与红底板等细菌性疾病。【注意事项】(1)此药在碱性下即分解失效。土霉素与铝、镁、钙、铁等金属离子可形成螯合物而使肠道难以吸收,从而降低了药效,同时也影响了钙、镁和铁等金属离子的吸收。(2)长期应用肝脏损害,并引起二重感染,使肠道菌群失调。

赤霉素毕业论文

赤霉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它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增加植物的抗逆性,提高植物的产量。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赤霉素可以提高水稻的株高,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因此,研究赤霉素对水稻株高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为水稻的种植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我也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要实习没时间写,后来寝室的哥们给我了莫文网,虽然花了钱,但是觉得很值得,论文还评上了优秀,也节省了我很多时间莫文网之前还给哦我一些题目,你可以参考看看基于风险收益的公共事业项目融资方案选择研究黑龙江森工林业局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城市应急联动指挥共享平台接处警子系统设计我国政府机构精简的历史现状与对策研究我国宏观税负问题研究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制度研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教育服务贸易研究我国农村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赤霉素(GA_3)对互花米草生长发育和割除防效的影响新时期重庆市新型农民培养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WSN的燃气无线抄表系统终端节点软件设计动态改变信道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组网协议设计与实现竞争法理念影响下的非对称管制研究农民合作成效分析基于WinCE的移动数据集中器研究论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的政府责任山西省曲沃县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研究公共产品法律制度研究非营利组织在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的角色定位民营化改革的普适性解析:新自由主义路径的批判大庆中庆燃气公司经营策略研究我国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问题研究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研究我国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有效性分析转型期中国西部地方公债问题研究公共事业民营化的行政法规制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中乡镇政府职能研究基于博弈论的PPP模式收益分配研究基于文件过滤驱动的Windows文件保护系统的研究与实现乡镇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中国第三方支付及其市场扩散研究河南省新乡市城乡一体化研究城乡统筹发展中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实施及完善研究我国商业银行声誉测评指标体系构建的实证分析彩民消费情绪对彩民购后行为的影响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保障机制研究西藏中小学财务管理模式与部门预算研究河南省县级信访工作研究新农村建设中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基于数据集成的工程施工阶段招投标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离退休领导干部任职非政府组织问题研究越秀公园公益化改革的对策研究沈阳市会计人员服务中心流程再造研究农村社区化公共服务分析惠州市公共财政框架下的农村公共产品支出问题研究论国有公共事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结合GPS功能的安全数码相机的研究及仿真系统实现线下便利支付产业的商业模式研究铁岭市莲花湖湿地公园项目成本效益研究三峡库区农村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与路径选择

盆栽菊花的栽培技术。同学,多少字呢。在下可以原创、

相关范文:广东年宵盆栽菊花生产技术初探摘要:对广东春节盆菊生产中的品种、成本、营销和生产管理技术进行了初步总结,主要对补光控花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文对应节生产菊花有一定的指导和参考作用。关键词:年宵花;盆栽菊花;生产技术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也是花中四君子之一,她色、香、姿、韵俱全。在广州和广东的迎春花市中,菊花历来是传统花卉中不可缺少的应节花卉,和年桔、圣诞花、大丽花、杜鹃等成为年宵花中的主角,持续花期长达20天以上,在布置花坛、花境、花带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广东是时花生产大省和强省,其中菊花的主要生产基地分布在广州芳村、顺德陈村、中山小榄等地,大部分花农在年宵花选择上仍然会以菊花为主要的生产和销售品种之一,但鲜见有系统的学术论文进行总结和研讨,本文意在抛砖引玉,就菊花生产和经营方面进行初步探讨。1、广东地区主要菊花生产品种。因为盆栽菊花售价不高,利润较低,很少有科研机构愿意进行科研生产和技术革新工作,主要以花农的传统栽培方法为主。主要的生产品种约20个(以广州地区的俗称为主,非正式学名分类,文字为音译,部分可能不标准),有黄色类的板腊黄、台黄、黄秀凤、宁波黄、无锡黄,红色类的台红、东莞红、黄心红、牡丹红、满堂红、花猫菊、光头红,白色的大白莲,金色的丽金,绿色的绿绣球,其它色的一点金、一点银、十八小姐等。按花径的大小区分,大花类的有宁波黄、牡丹红、绿绣球、大白莲,小花类的有满堂红、黄心红、花猫菊、光头红、一点金、一点银,其它为中花类。一般市场比较好销和栽培比较多的品种主要有:板腊黄、台红、丽金、绿绣球、黄心红。2、盆栽菊花的成本和收益情况。据测算,每生产一盆五寸花托的盆菊花成本约为元,主要开支包括有菊花苗(每盆3株)元,花盆元,电费元,竹子(每盆平均8支)元,肥料元,农药元,塘泥元,人工费元,水费元,地租元,各地情况不同,开支情况会略有出入。一般每个熟练工人平均可管理盆花约15000盆以上,每月工资约400-800元。花农一般在进入农历十二月十五日后,开始在生产花场内大量出售所栽种的年宵菊花给商贩,在农历廿十至廿八为销售最旺季,只有部分未能售出的才会运到花市中摆摊,故在岭南花卉市场、广州花卉博览园和陈村花卉世界很少能见到盆栽菊花出售。广州芳村这几年的盆花批发价(以七寸盆计)为元(陈村和中山约为4-6元),以元成交的最多,每盆约产生毛利元,其中丽金菊又往往比其它品种售价略高元。如果没有异常的天气,菊花花期适时,产量丰收,价格会偏低;而当气候异常,菊花花期偏迟或偏早时,花价会上升不少,这种“靠天吃饭”的传统种植模式使花农难以预料收益。随着各地工业用地大量挤占农业用地,不少花农不得不移师花都、南海等地租地种植,花价估计会逐年有所上升。以每市亩可生产成品盆花约为4000盆计,每亩则可盈利约为2000-9000元不等。而商贩将盆花运到当地花市上销售时,售价一般为元,每盆毛利约为元,很明显流通环节通常比生产环节更能赚钱。3、冬季盆栽菊花的生产原理。大多数菊花为典型的短日照植物,只有在短日照条件下(小于12小时光照,连续暗期12小时以上)才能开花,如秋菊的自然花期就在11-12月;在长日照条件下(日照17小时,连续暗期7小时)是不会开花的,如4-8月,菊花只进行营养生长,无法进行花芽分化和开花。菊花的营养生长期最好能处于日长夜短的长日照条件下完成,待长至一定高度后(如35CM以上),才进行短日照处理,以诱导花芽分化和开花。在秋冬季为了阻止花芽的形成,必须人工加光来延长日照,促进营养生长,抑制花芽分化。中国的农历春节一般都在1月下旬至2月中旬之间,这“反季节”栽培的菊花,即使营养生长未达到一定的大小,也会形成花芽开花,并不能达到商品化质量和满足使用要求。生产应节春节菊花的最好的办法是在晚上加光,以中断连续黑暗,使两个暗期都小于7小时,促进营养生长。等到用花前约70-80天,才停止补光,让菊花正常进行生殖生长,孕蕾和开花。4、盆栽菊花的主要栽培管理技术。品种选择。选择生长期短,株型较矮,通过人工长日照补光处理后仍能正常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在比较低的温度下能很好地进行花芽分化,花芽分化诱导日数短,花蕾发育良好,开花齐全一致;菊株较耐寒,低温下生长良好,花器不容易受冻害的品种。扦插育苗。距春节前120-150天,在天晴,有阳光,露水已干时,在菊花母株苗床中,选用经过多次摘心后萌发的健壮侧芽中剪取7-10CM嫩枝,在荫凉下等叶片略萎焉后,摘去下部2-4枚叶片,捏一个约1CM的小土球,包住茎节基部,插入粗砂中,保持湿润、荫蔽,做好杀菌防病措施(可喷好生灵杀菌),一般在半荫环境下,约经10-15天生根(气温高则生根快),发根后应尽早在一周内移植栽培。如用生根素处理,还可以提前生根,而且出根比较齐,比较多。一般在砂床扦插的十多天时间是不需要补光的,因为摘心后10-15天短日照,尚未促进花芽分化,而在苗床是要灯照补光的。上盆定植。春节盆菊的从定植至开花一般需110-140天,即在中秋节前后定植,最迟可推迟到农历九月上旬或中旬。七寸花托盆栽一般2-4株/盆,中秋栽的可以2株/盆,九月上中旬定植的3-4株/盆。栽培基质要求富含有机质的壤土,能很好地保水、保肥、透水和透气,原种过菊花的土壤不能轮用,广东一般用塘泥配以谷壳、木糠、花生壳、煤渣、泥炭土、腐熟的鸡粪等二种或多种基质。装盆时下部排水孔应按人字形法放好疏水瓦片,不能堵塞,装泥至花盆的7-8成满即可,每立方米培养土可上七寸盆约400盆,灯照补光时期摆放时可以密排(有条件的可以在下部垫砖块或花盆疏水),22-25盆/M2(不含路),17-19盆/M2(含45CM的通道)。定植时将盆土淋湿,用竹支在盆面插洞后再栽种菊苗,栽完后淋足定根水,定植后一周内应喷杀菌剂防病一次。栽后要盖遮阳网3-7天,防止秋天的太阳光灼伤菊苗,然后转入正常管理。淋水灌溉。菊花属强阳花卉,性喜湿润忌水渍,浇水过多易使菊株徒长,茎节伸长,叶片稀疏,烂根直至死亡,雨后应及时排除花盆内积水;浇水不足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导致叶片枯黄,脚叶脱落,甚至会使花芽分化提前完成,花期偏早。掌握见干见湿,干透湿透,不干不浇,浇要浇透的原则,一般晴天早晚各浇水一次,天气寒冷时宜在早上天气稍暖后才浇水。小苗耗水量少,要控制浇水,尤其摘心后控制浇水可使腋芽饱满,待出芽后和营养生长旺季、含蕾发育、花蕾显色后都要逐渐加大浇水量。花朵展开后,浇水时应尽量避免浇在花上,以免引起腐烂。肥料施用。施肥方法可以干施,液施或者叶面施,从定植后一周开始,每7-10天施一次,营养生长期追肥时施用氮肥为主,如尿素、发酵豆饼水;转向生殖生长后应增施磷钾肥,如复合肥、骨粉、磷酸二氢钾等。也可在营养生长旺季和孕蕾期进行叶面施肥,每7-10天/次,在早上或傍晚进行,将叶的双面喷洒均匀,浓度一般为尿素液,过磷酸钙液1%-3%,磷酸二氢钾液。施肥时如天气干旱,施肥宜淡次数要多;如天气寒冷潮湿,施肥宜浓肥次数要少。施用时盆土要稍干,肥料切勿溅污叶片,如有污染应及时用水冲洗,以免落叶。发现叶片过大、肥厚,色浓绿,甚至卷边下垂,则肥料过多,应控制肥料;如叶片瘦小而色黄,施肥不足,应追施肥。摘心抹芽。摘心可促进侧枝生长,达到预期开花的朵数,可控制菊株的高度和适当延迟花期。凡早摘心的菊花节间短,分株低,可使株型美观,生长粗壮。年宵菊花定植后至开花一般摘心二次(春节前100天定植的摘心一次,节前120-135天定植的可摘心2次,节前135-150天定植的可摘心3次),第一次在定植后10-15天,苗高15-20CM,有6-7片叶时进行,留基部3-4片叶;第二次在距春节90-100天时进行,腋芽萌发长有侧枝5-6片叶,在侧枝上留2-3片叶后摘除顶端。一般每株苗摘心一次可萌发枝条2-3条,开花2-3朵,摘心二次有枝条4-6条,开花3-5朵,如果每盆3株,摘心二次,则每盆有枝条10条以上,可开花8朵以上。当最后摘心后的侧枝长至15-20CM时,选择生长势相当,高矮一致,位置匀称的枝条保留,除去过于强、弱、高、矮的枝条,叶腋间不断萌发的新芽也要随时抹除。广州地区花农根据实际经验,往往会在停止补光后,对丽金、黄心红等进行摘心,俗称“扫顶”,可以使株型和花期比较整齐、统一。少量品种(如黄心红)或少量盆花因个体差异,对光照强度要求高,补光灯照期间会发生花芽分化,出现花蕾或出现柳叶(不再长高),应及时从基部进行摘除,让其重新萌发新芽。病虫防治。在湿度大、光照弱、通风不良时最易发生病害,如白粉病、叶斑病、锈病、根腐病、枯萎病等,可用粉锈宁、百菌清、甲基托布津、多菌灵、好生灵等防治。菊花的虫害主要有蚜虫、红蜘蛛、蛴螬、线虫等,可用氧化乐果、乐果、敌百虫、马拉松、万灵、杀螨剂等防治。防病虫应以预防为主,即使未发现病虫危害,也要每10-15天进行一次预防。实际经验证明,在盆中施放3%呋喃丹颗粒剂可防治蚜虫、线虫等,基本不会有害虫发生,残效期长达40-50天。插竹绑扎。在停止电灯补光后,当菊株长至35CM以上,有花蕾可见,距春节还有60-30天时就可以进行插竹和绑扎了。绑扎前尽量选择在浇水前或中午前后菊株略萎蔫时进行,以免折断枝叶。一般大花类(如牡丹红、宁波黄)的需插竹约60CM,中花类(如板腊黄、台红、丽金)的需插竹约40-50CM,小花类(如黄心红、一点金、满堂红)的一般不用插竹。广东地区一般流行每盆插竹8支,将截好的小篱竹插入盆土中,将枝条分布均匀,用细铁线绑好,分上下二道进行绑扎,让花梗紧贴支柱竹。进行插竹和疏盆后,加上工作通道可摆放盆菊7-8盆/M2(不含路时9-10盆/M2)。菊花出圃时应剪去过长的竹支,使头状花朵略高于竹子顶端。疏蕾。为达到使用要求,一般大花类的盆菊都需要进行疏蕾,如宁波黄、牡丹红、绿绣球等,使养分集中于主蕾。时间以主蕾有豌豆大小时,按用花要求,自下而上陆续剥除侧蕾(可酌情留1-2个预备蕾,当确认主蕾发育正常,又未受到病虫危害时,再去除预备蕾),一般每枝花留三个花蕾。多本菊可利用留预备蕾的办法,调整花朵大小和花期,使花朵整齐,大小一致。花朵小的品种一般不疏蕾,如黄心红、一点金、满堂红等。花期控制。这是栽种冬菊最为关键的技术。菊花正常花期在秋季,于11月中下旬开放。广东地区地处北回归线附近,一般进入8月下旬(处暑节气)后,日照时间缩短,转入短日照,约经40天完成进行花芽分化,(肉眼看不见),再经约40天花芽长大、孕蕾、显色、开花,故短日照之后约80天菊花便可孕蕾开花。补光延迟开花。延迟至1月下旬和2月上中旬的春节年宵菊花,为了阻止尚未完成营养生长的菊苗在短日照条件下形成花芽,必须用人工补光的方法来延长光照,在人工制造的长日照条件继续营养生长,抑制开花。补光时间:一般在花秧上盆定植后,即要开始进行补光,同时地栽的菊花母株也要进行补光。一般补光4小时,以晚上10-2时补光为最好效果,可用微电脑时控开关自动控制开启和关闭。在晴天、阴天、小雨天均灯照,大雨天可暂停一二天,灯泡若有烧坏或不亮时要及时更换。 因此在菊花栽培区入夜后的7-10时,灯火通明的景观即是人工为菊花进行补光。电灯安装:用竹杆作支柱,接220V照明用电,室外电线用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软电缆(BV)连接,选用螺口防水白炽灯泡(36V,40W或60W),用串联法联接,比较省电,5-6个/组(电压低时可接5个),灯距3M*3M米,灯离盆面高米,平均100-120盆/灯。停灯时间:中秋节后种植的年宵菊花一般补光40-60天不等,至春节倒数前65-80天时停灯(即农历十月中下旬)。各主要品种停灯后至春节开花所需的天数汇总如下:牡丹红、花猫菊、绿绣球、黄秀凤80天;无锡黄78-80天;满堂红75天;台红73-75天;丽金70天;光头红、宁波黄68-70天;板腊黄65-68天;一点金、黄心红63-65天。如气温比较低或地处粤北,可适当提前2-3天停灯。如果想延迟到元宵甚至3-4月才需要用花,可依以上停灯时间依次顺延便可实现,但只有板腊黄、黄心红、台红、东莞红等品种能实现在3-4月仍能开花,其它品种不能形成花芽或不能正常生长,可能与气温和日照不同有关(未作深入研究)。花期调控:因天气、水肥、补光时间等原因,可能会使调控的花期出现或先或后的误差。如发现花期太迟,可喷赤霉素或者植宝素进行催花;如花期太早,可在花蕾显色前喷矮壮素(B9)2-4次(一般喷一次B9可推迟花期约7-8天),一周一次,同时多浇水、适当荫蔽等方法可适当延迟开花。另外,宁波黄和牡丹红因植株比较高,可用B9进行矮化,方法是在苗高20CM时喷一次B9,第二次在有花蕾时进行。综上所述,年宵花中盆菊的栽培技术主要是花期调控,选择合适的品种,中秋节前后种植,晚上进行人工补光,加强肥水和病虫管理,后期进行绑竹、疏蕾,便可产出应节菊花。但新技术和新品种的应用并不多,希望能有更多的科研机构进行技术创新和推广,使菊花生产能跃上一个新的台阶。仅供参考,请自借鉴希望对您有帮助

纳他霉素毕业论文

纳他霉素作为一种微生物防腐剂,以它安全、天然、健康的特点而倍受人们的关注。纳他霉素具有许多优点: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防止酵母和霉菌引起的变质;减少因为变质而引起的食品回收,降低生产成本;满足消费者对天然食品的要求;不改变食品的风味;低剂量、高效率;抗菌作用时间长。

【食品与营养科学】说了这么一句话: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促进了我国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要求食品方便化,多样化,营养化,风味化和高级化,为了达到这些要求就离不开食品添加剂。论文这件事儿,是得你自己好好思考的~

纳他霉素用于食品中,可能存在破坏肠道微生物稳态、过敏等危害。纳他霉素是一种近乳白色或淡黄色的粉末状结晶,无臭无味,是一种微生物菌种添加剂,可以增加食品保存期,成本也比较低,通常安全系数较高,但也不排除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1、破坏肠道微生物稳态:纳他霉素不易被系统消化、吸收,而且人体微生物群落对其抵抗性不高,所以过量食用纳他霉素可能会破坏人体肠道微生物稳态,导致便秘、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2、过敏:纳他霉素是一种菌落,部分人群可能存在过敏现象,容易出现荨麻疹、丘疹等皮肤损害,严重可导致出现喉头水肿、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等不良反应;3、其他危害:由于纳他霉素存在溶解性不佳的短板,一般也只在食物的表面作防腐剂,如果食物内部已经被霉菌侵染,而外部处于完好无损的状态,此类内部出现腐烂、变质等情况的产品被购买后,极易被人误食而引起食物中毒,导致安全风险隐患增高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