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の「结婚観」。 私は30代前半の女性です。周りはいい感じに结婚していきますが、私は子供の顷からずっと「结婚」と言うものに対し、憧れや希望をもっていませんでした。身内(亲戚)で、どうしようもないくらいロクデナシな结婚の仕方をし挙句离婚・・・というのを目の当たりにし続けたからかもしれません。(よくよく考えてみたら、子供のいる前でそういう话をする亲戚も亲戚ですしそれを闻いてだいたいのことが理解できてしまった私も可爱げない子供でしたが・・・)最近、ようやく自分なりの结婚観というのがわかってきました。「结婚=契约」简単にいうと、この一言に尽きるのです。「婚姻届」は、会社に入社するときの「雇用契约书」と同じで「妻」または「嫁」という肩书きをもらってその役割に対して忠実に従事する。私は「爱」というものを信じていません。「永远の爱」なんてもってのほかです。人间と言うのは、変化しつづけるイキモノですから感情、気持ちや様々なものに対しての「好き嫌い」「嗜好物」は変化すると思います。だから「爱」だけで结ばれている结婚というのも信じられません。「永远の爱を誓う」なんてマヤカシのような感じさえします。人から见たら(とくに恋爱结婚の末、いまでも爱情という绊で结ばれているご夫妇には)私のような考え方をしている人间を「可哀相」とか「悲しい人」と思うのかもしれませんが・・・。私の考え方が変わっていると言う自覚もあります。
呵呵题目很常见啊简单
1日本婚礼现在比较西方化,国际化。2日本的传统婚礼还沿用了很多我国古代的风俗。3中国的婚礼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时至今日也在与时俱进。4中国的婚礼风俗是千篇一律,而又各地民俗不尽相同。5总体来说,我们应该发掘祖先的民俗文化遗产,在吸取先进文化理念的同时,不抛弃不放弃自己祖先的东西。
我们学校要求八千字,但老师说最好在一万字,选题的话也是一个问题,我一开始选的是一个冷门的题目,后来就沦落到一个很不负责的老师手里,幸好她今年不想带论文,所以我得以脱离苦海,你要选那种资料多的论文(中文跟日文的资料),如果全部是日语网站上找的话,不太安全,老师一看就看得出来,所以最好还是自己找点中文翻译翻译。 至于内容的话,因为我写的是社会方面的,所以将一下我的经验,首先写它的发展史,然后是现状,引发的社会问题,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你也可以写跟中国相对比的话题,比如中日年轻人的结婚观,还有文学类的,比如千曲川旅情跟春望的对比,等等。
日语专业毕业论文可参考题目
一、语言学方向
1.日本镰仓时代文学探索
2.谈日本文字的发展.
3.中日寒暄语之我见
二、日本文学
1.《我是猫》赏析
2.现代中日文学之异同
三、日本文化、社会、语言与文化
1、从日本人的习惯看其心理
2.浅谈丰田企业文化
3.论日本企业文化给我国企业发展的启发
4.论日本国花---缨花
5.中日酒文化之比较
6.论日本饮食文化
7.论中日茶文化的异同
8.浅谈日本礼仪
9.论日本的剑道精神
10.日本清酒的起源
11.浅谈日本艺妓
12.论中日礼节的差异
13.关于人口老龄化
14.关于战后日本女性社会地位提高的研究
15.关于现代日语的敬语
四、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1.大学日语听说探索
2.试谈日语单词的速记法
3.浅谈日语助词
4.论中日教育的发展前景
明治维新对日本近代教育制度的影响
日本汽车企业集团用语中语言变迁的观察研究
从岛国日本看日本人的安全意识
从企业博客的语言看日本企业文化传播
从“真心话和场面话”来考察日本人的人际关系
从やる、くれる探讨日本人“知恩”精神
日本人“缩志向”的考察与分析
从“胜组”“负组”看日本人中流意识变化
外来语背后的日本人的异文化意识
对日本传统祭祀文化的考察
日本传统祭祀文化研究
忠义--日本社会の柱
关于日语专业毕业论文可参考题目
因此透过寿司的制作和发展历程就可以看出日本人善于思考,富有创新精神;追求自然,崇尚自然;日本人的创新意识,日本人追求的自然与完美,以及生活的快节奏。日本民族对自己的.文化有着自己的看法,日本文化的融合性,日本文化的包容性,是日本文化得以强大的推动力。
追求自然,崇尚自然,形成了日本料理的特色。寿司的崇尚自然,保持生鲜,正是日本人所追求的。
日本文化几乎就是世界文化的大熔炉,既重视传统又善于创新,饮食文化也是文化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在反映日本饮食文化的众多食物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寿司,本文。。逐渐深入的分析日本食文化的特点,进而得出日本博大精神文化的优点。
随着饮食业的快速发展,食文化也发生了质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更加突出的体现了日本人注重创新的精神。在高效率快节奏的日本社会中,寿司仍然受到许多人的青睐,从小小的寿司中,反映出日本饮食文化的许多优点,这是值得世界人今后学习和借鉴的。
追求自然,崇尚自然,形成了日本料理的特色。寿司的美味不仅体现在食上,更体现在形与色上,这都是日本人所追求的料理美
我们伟大的思想家孔子曾经说过:“不学礼,无以立。”意思是:不懂得礼仪的人,就不能在社会上立足。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叫做“礼仪”吗?“礼”就是指尊重他人的意思。中国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古代关于礼仪的故事很多,比如:杨香扼虎救亲,千里送鹅毛,程门立雪……我们都是学生,所以我们先做好学生礼仪吧,可不要小瞧学生礼仪,它是体现我们的素养与思想,现在的学生基本上有很多都不注重礼仪的,我们学习需要在一个优美的环境中,但是有些同学们听到下课铃声就会在老师还没宣布下课时就擅自主张的离开座位,这是对于老师以及其他同学的不尊重,还有在课间,我们可以随处看到同学们互相骂人,谈吐很不优雅,互相打架,行为很不文明。甚至有些同学可以在背地辱骂老师,这些都是不文明的习惯。现在的孩子都追求时尚,赶时髦。我估计七年级的学生都是年龄在14岁左右,在校园里,同班同学打扮的像一朵“美丽”的红玫瑰,吸引各处目光,但是向她们这种年龄弄得向18岁的女孩子,与她们的实际年龄根本不符合,前几天,我看见一个与我同龄的女孩子染着棕红色的头发,结果被老师发现了,甚至有的同学化妆去学校,这都是违反学生行为规范的。我爸老说一个人要坐有坐像,站有站像,何况是女孩子呢!你知道吗?我现在每天在的好像不是学校,而是战场,因为我在教室里都能听见同学们像万马奔腾般走路,这让我听的心惊胆战啊!每天早上我都能在校门口看见值日的班级向我们鞠躬问好,而我们理所应当的向他们也问声好,敬个礼,但是现实生活中的样子与我们想的往往不同,同学们好似把老师与同学的鞠躬问好当作理所应当的,有礼貌的同学就回给值日的人一个鞠躬,而不自觉的同学就大摇大摆的进了校门。在楼梯上我们应该右行礼让,这是最最基本的礼仪,但是据我的所见,那些不懂礼仪的人不是人类而是动物,因为人类和动物的最大区别就是一个懂得礼仪,而另一个don’tknow。我最讨厌同学们给我起外号,因为这是对我的极大的不尊重,我有名有姓,我不喜欢别人叫我“喂”,哎,可是这样的人还真不少啊!换位思考,如果别人给你起外号,或者叫你“喂”,你的心里好受吗?别人帮助自己应该讲声谢谢,自己麻烦他人应该说声对不起……进人老师办公室前,应该说声“报到”或者敲敲门,我在上课时看到最多的一个场景是:在老师还没请同学回答时,下面的答案已经是漫天乱飞了,当老师请同学回答时,下面就是提醒答案,当老师停止说话时,教室里就霎那间寂静,所有的嘈杂都烟消云散,但当老师继续开始时,同学们的嘴巴像一个爆开的水龙头般。在古代,孩子的眼睛是不能直视家长的,看看现在的孩子,别说直视,就连和家长顶嘴的都有。我记得思想课中老师有一次说过,现在的孩子都是没等长辈们上桌就筷子乱飞啊,这时我看见的是老师一脸的无奈!孔融让梨大家从小就听过这个故事了吧,但是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个?有些学生认为礼仪算什么,最重要的是学习,若是学习好了,父母什么都依,哎,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礼仪不好,那学习怎能会好呢?随便拿一个来说,学生做作业不独立,拿他人的作业抄,心想着:反正老师不知道,抄了也没事。只要一个学生有抄别人作业的这个行为,那他的学习会好吗?所以想要成绩好,先端正自己的态度吧!我清楚的记得在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中曾有这么几句话: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这几句话说的很有道理,,从而我想到了少年有礼仪,则国有礼仪。世博的脚步越来越近啦!我们应该学会尊重他人,有礼貌。在世博的时候,许多外国人都会来到上海,参加世博会,并且看看中国的人的礼仪,那时我会以自己是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让外国人看看东方之珠那耀眼的光芒!使他们错愕不已!所以让我们一起携手用礼仪微笑的来迎接上海世博会吧!孔子又说过:“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所以一个人一定要学习礼仪,因为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杖。要记住:礼仪比任何珍珠玛瑙还珍贵。
中日テーブルマナーの比较要旨:中国と日本は同じアジアの国で、一衣帯水の隣国である。昔から文化の交流が多い。中国も日本も「礼」を大変重视している。食事の礼仪は礼仪の中で最も重要な部分だろう。一日中三度も食事のマナーに接するので、そのマナーは礼仪の基础の基础といっても过言ではない。ただし、両国の地理、风俗习惯が违うため、礼仪の発展は多少违う。私たちは社会人になれば、自分の仕事と関系がある人たちと食事をする机会もある。一绪に食事をする人に不快感を与えず、気持ちよく料理を味わえるために、テーブルマナーの基本は押さえておきたい。それに、日本语の勉强者にとって、将来日本人のお客さん或いは上司と食事をするとき、もし相手のテーブルマナーがわからなかったら困るので、もっと顺调に日本人と付き合うことができるため、中日テーブルマナーを比较する。キーワード:テーブルマナー席顺箸食器お酒
晕,我一篇全日文的毕业论文写了我好几个月,这里130分就能搞定。论文没这么简单吧
我最看不起你这种人,拿着父母的钱在外面疯玩,不学无术,毕业时倒想抱佛脚,你学日文啊?想往日本方面发展?就你这种处世态度?更会让日本人看不起。。。。。。。。。
OK 你可以写一篇汉语的给我 我给你翻译。
这个题目可真大,要详细写可以写篇论文了。给你简单地说一下吧。日汉互译错误的原因:1,如你所说“中日语法结构”不对应: 中文是“主谓宾”,日语是“主宾谓”。 例子: 中文:我吃饭 →日语:私はご饭を食べる2,句子组成中,助词的不对应: 中文,日文一句话的组成成分:动词,名词,形容词,助词,副词。。。这点相同。 中文的助词(比如:吧,呀,啦。。。。在比如:的,地,得。。。。)在句中对整句话的影响非常有限。 可是日语的助词(て、に、お、は、が、で、ほど、まで、など、でも、さえ。。。。)在句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中文中的某些动词,在日语里都用助词代替。 例子: 中文:我吃饭 →日语:私はご饭を食べる 中文词性:我(人称代词)吃(动词)饭(名词)。 日语词性:私(人称代词)は(助词)ご(接头词)饭(名词)を(助词)食べる(动 词)。※一个助词就可以改变一句话的意思。 比如:私はご饭も食べる→我也吃饭(我还吃其他的)私もご饭を食べる→ 我也吃饭(别人也吃)除了助词的重要,还看出微妙了吗?→中文相同,但日语的翻译是不一样的。中文是通过逻辑重音来体现这个差距的,但是单凭字面是理解不到的。3,用词的不对应 很多很简单的词,在中文里有可在日语里没有,反之亦然。 比如: 日语:快诺 中文:爽快地接受、应允 中文:给力 日语:心强い、力になる。。。(根据前后语境用词不同)小结: 以上只是简述了一下3个主要的因素,除此之外语言习惯、思维方式、环境、语境、说话人or听话人的认知。。。。都会对翻译产生影响。这些影响就客观的造成了经常提到的”翻译的不对应性“。解决方法,翻译技巧:1,准确理解: 要想翻译准确,必须先理解准确。要重视俩点。 (1)日语的助词很重要,很零碎。上边说了。 (2)日语的一句话往往写的很长,要先找主谓宾,理解主要意思之后,再看其他成分。2,准确传达: 作为中国人,日翻中可能对你不难,只要理解准确了,能翻译个八九不离十。 但是中翻日的时候,就需要你有很好的日语功底了。这个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做好的。怎么学好日语我就不多说了。但是重要的依然是两点。 (1)助词。很多在日本呆了十几,几十年的人,一张嘴就明白。就是他们的助词用的很乱。 (2)为了避免误解,尽量用短句子。简明扼要的用了快20年日语了,还真没想到过这个问题。谢谢你的提问。
网页里面的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同为亚洲文明国家的中日韩三国,在礼仪教育方面均有着悠久的历史。文明的礼仪习惯是一个人良好道德修养和健全人格的体现,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良好精神风貌的体现。从长远来说,具有良好礼仪行为的人,会将美德烙印在自己的行动中,形成深刻的道德力量。小学阶段正是少年儿童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重要时期,也是其心理与行为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加强礼仪教育,对儿童形成健全的人格起着重要的作用。1.多数小学生能够主动与家人打招呼,总体说来,北京小学生更经常这样做家庭是构成社会的细胞,是人们生活的大本营和加油站。很多文明礼仪都是在家庭中进行的,打招呼就是家庭礼仪的基本形式之一。早晨起床后、出门之前、回家之后、家人回家时,主动向家人打招呼,是家庭成员必须具备的礼貌,也是家庭生活正常化的一种保证。数据比较表明,多数小学生能够主动和家人打招呼,尤其出门前能主动与家人打招呼。但是,早上起床后与家人打招呼的比例偏低,最多不到六成。三国学生的数据比较发现,总体来说,北京小学生主动与家人打招呼的基本家庭礼仪习惯要好于东京和首尔小学生。但在早晨起床后与家人打招呼方面不如东京小学生,相差11个百分点。2.多数小学生能够使用基本礼貌语言,但面对陌生人展示微笑的比例较低公共礼仪在一个人的社会交往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体现了个人的修养素质,也是社会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掌握公共礼仪的基本常识和要求,是少年儿童从家庭走向社会的必要条件。“请”“您好”“谢谢”“对不起”等文明礼貌用语,在现代社会使用频率较高。能够经常使用它们,是一个人基本礼仪修养的体现。一个国家的人们能否正确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在一定意义上标志着国家的文明程度和民族的精神面貌。本次研究中,课题组对三国首都小学生使用基本礼貌语言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表1-12)。此外,当遇到陌生人时,一些小学生也能够主动微笑。调查发现,对“与陌生人目光相遇时主动微笑”这一礼仪行为,“基本这样”的北京小学生,东京小学生,首尔小学生;“有时这样”的北京小学生,东京小学生,首尔小学生;“不太这样”的北京小学生 ,东京小学生,首尔小学生;“从不这样”的北京小学生,东京小学生,首尔小学生。总体来说,三国首都小学生均能够使用基本礼貌用语,其中北京小学生做得更好一些,而东京小学生、首尔小学生这方面相对逊色。东京小学生的比例甚至低于首尔小学生。此外,小学生和熟悉的人打招呼比例更高,而当他们面对陌生人时,能经常主动微笑的北京小学生不足半数,东京、首尔小学生仅一成多。这也说明了小学生在公共礼仪习惯养成方面还不够全面和深入。3.九成多北京小学生能够做到上下楼梯靠右行如果说“您好”“谢谢”“对不起”等是人际交往中的基本礼貌用语,那么“乘手扶电梯或者走楼梯靠右行”“认真倾听他人讲话”“尊重他人的私人空间”等礼仪行为就是更具有时代特点的公共礼仪。如今,公共礼仪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尤其是那些具有时代特点的礼仪行为,更成为人们社会交往的重要规则。乘手扶电梯或上下楼梯靠右行,不仅利己也利人,它不仅关系到公共场合的安全,也是一个人是否懂得遵守规则的体现,是文明礼仪的重要指标。调查发现,北京小学生对这一礼仪行为也表现出了良好的素质,有的北京小学生能够基本做到或者有时做到,其次是首尔小学生(),东京小学生()排在第三位。4.多数小学生具有良好的环保行为,北京和东京小学生环保礼仪行为好于首尔小学生公共场合的卫生习惯,也是公共礼仪的重要内容。随着环保观念的逐步深入,孩子们也越来越懂得爱护公共环境。调查发现,多数小学生能够在外出时“收好自己的废弃物”,尤其是北京和东京的小学生,这方面的环保习惯更好一些。其中,经常这样做的北京小学生,东京小学生,而首尔小学生为 ,要比北京和东京小学生低18个百分点以上。此外,对“打喷嚏时用手帕或纸巾捂住口鼻”这一礼仪行为,“基本这样”的北京小学生,东京小学生,首尔小学生;“有时这样” 的北京小学生,东京小学生,首尔小学生;“不太这样”的北京小学生,东京小学生,首尔小学生; “从不这样”的北京小学生,东京小学生,首尔小学生。打喷嚏时用手帕或纸巾捂住口鼻,是个人文明涵养的体现,也是尊重他人的礼仪行为。这类礼仪细节在今天已经得到多数小学生的重视,尤其是北京小学生已经基本上养成了这类礼仪好习惯。5.九成多小学生具有尊重他人隐私及私人空间的礼仪习惯现代生活为人们创造了许多有形或无形的私人空间,在这些空间里,每个人都有权利保护自己的隐私。尊重他人的私人空间,是现代文明礼仪的重要内容之一。调查发现,对“进入他人的房间先敲门”这一行为,“基本这样”的北京小学生,东京小学生,首尔小学生;“有时这样”的北京小学生 ,东京小学生,首尔小学生;“不太这样”的北京小学生,东京小学生,首尔小学生;“从不这样”的北京小学生,东京小学生,首尔小学生。对“借用、翻看他人东西先征得同意”这一行为,九成多小学生能够经常这样做。数据表明,有的北京小学生、的东京小学生、的首尔小学生能基本这样做或有时这样做。此外,对“聊天时认真听别人说话”的倾听行为,“基本这样”的北京小学生,东京小学生,首尔小学生;“有时这样”的北京小学生,东京小学生,首尔小学生;“不太这样”的北京小学生,东京小学生,首尔小学生;“从不这样”的北京小学生,东京小学生,首尔小学生。这说明多数小学生具有尊重他人的礼仪行为。上述数据表明,尊重他人、尊重他人隐私及私人空间的文明行为,已经基本根植小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中,多数小学生懂得尊重他人的隐私及私人空间。其中,北京小学生在这方面的比例更高一些。另外,对比两组数据还会发现,小学生“借用、翻看他人东西先征得同意”、“聊天时认真听别人说话”等礼仪行为做的更好,而在 “进入他人的房间先敲门”这一行为上,比例却相对低些,尤其是东京和首尔小学生。分析认为,东京和首尔小学生在这方面的比例偏低,或许和小学生对问卷题目的理解有一定关系。东京和首尔小学生可能认为进入他人房间包括进入家人房间,有的小学生认为进入房间按门铃和敲门不是一回事。
开题报告+论文摘 要中日两国一衣带水,都以礼仪之邦闻名世界,都在时代的长河中大放异彩。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大到国家间的交往,小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餐桌礼仪作为人际交往的一部分,尤其显出其重要性。尊重不同的文化,并加以包容,也是我们这些即将步入社会的人所必须学习的重要课题之一。作为社会人,因工作关系而必须面对的应酬会很多。为了不给一起用餐的对方造成不愉快,在愉悦的心情中品尝料理,就要了解餐桌礼仪的基本常识。本论文是在比较中日两国餐桌礼仪的不同的基础上,了解餐桌礼仪的差异,从中研究中日两国的自然观与集团意识。关键词:餐桌礼仪;家族观念;集团意识;自然观
日本 文化 又是历代日本人在湿润的环境中以顽强的忍耐力和精神,从事水稻栽培所形成的对植物有着特别感情的海洋文化。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日本文化 毕业 论文优秀 范文 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日本语言文化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日本语言文化渊源深厚,本文主要介绍了日本语言文化中的禁忌和委婉表达,通过对这两种形式的简要阐述,来强调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理解和领悟日本语言文化,掌握日本民族习俗。
【关键词】日本语言语言禁忌委婉表达语言文化
前言:
语言是社会生活约定俗成,逐渐沉积下来的产物。不同语言衬托出不同的语言文化,语言的产生和发展变化离不开本国民族与自然地理、风土人情以及社会文化的内在联系。掌握一种语言,就需要学习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习惯和历史文化背景,才能学以致用。日本语言学家森田良行曾经指出,研究一门语言,其文化背景是不能脱离的,否则很难掌握这种语言的精髓。所以,在日本语言的教学过程中,强化语言文化 教育 是非常重要的。日本语言是高级语言,日本语言的基本特征是具有隐含性、暧昧性以及非逻辑性表达方式,另外,日本语言的发展离不开其文化因素,为研究日本语言文化,必须了解日本语言的独有风格和日本语言的文化思想源泉。
1.日常生活中日本语言禁忌表现
日本语言中的称呼禁忌
日本有句 谚语 叫做“名示体”。在古代日本人认为,一个人的灵魂附在自己的名字上,造成各自的人格有所差异,如果说出主人的名字,其灵魂就会脱离人体扩散到大气中,被恶魔带走,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名字与自身安全、身体健康以及命运有着很大的联系。因此,为了保护所敬畏的人,人们不会直接称呼别人的名字。与此同时,古代日本人为了保护自己,一生中会出现很多次改名现象,从出生、成人到死分别都有幼名、成人名以及戒名。
日本语言的称呼禁忌一般表现在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的称谓,由于日本原始社会对神秘力量的崇拜和敬畏,下级和晚辈不能直呼上级和长辈的名讳。在日本,明仁是日本天皇的名字,天皇是至高无上的、不能毁灭的,日本民族不能直呼天皇的名称。在日本当代社会中,也听不到“明仁”两字。日本人的这种语言禁忌始终存在于人们对天皇的尊重当中,甚至还存在于日本普通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时至今日,在日本,年长的女性,也不能直呼其丈夫的名字。他们往往去掉姓氏互相称呼。
日本生活中的禁忌
在古代,人们不知道幼儿是怎么生育的,因此,人们潜移默化的认为,这是神的力量在起作用,日本人称其为“产神”,他们认为产神具有保护婴儿与伤害婴儿的两方面性质。正因为当事科学不发达,婴儿出生后死亡率高,因此,在婴儿出生的过程中,不仅在日本,在中国也存在很多禁忌。日本人在产妇面前忌讳说有关“死”的字眼,中国人也是。在日本,也有为老人祝寿的风俗,他们也不希望将老人与“风烛残年”、“体弱”、“年迈”等词语联系起来,因此,这些词语就成为祝寿的禁忌语言。在中国,年轻人人给老人祝寿时,也很忌讳说“死”、“没了”、“完了”等词语,因为“钟”与“终”是谐音,因此给老人送礼物时禁忌送钟。
2.日本语言中的委婉表达
委婉表达语言的由来
对于任何一种语言,委婉表达都存在于其中。英语中“euphemism(委婉表达)”意思是“好听的一句话”,源于希腊语言文化。在中国,“委婉表达”的意思是指“声音婉转而动听,态度真诚”的意思。日语语言中“委婉表达”的意思是“将一种语言婉转含蓄地表达出来”。在日本人之间的日常会话以及日本语言文学作品中,我们发现,委婉表达在日本语言中非常多。在日本,人们为了拒绝别人的邀请或者建议,又不想违背他人的意图或者好意,日本人不会公然与别人发生碰撞,他们往往不直接拒绝,而是用最间接的 方法 ,拐弯抹角的进行委婉而含蓄的拒绝他人。在日本,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拒绝语言,在这里也就不一一列举了。
委婉表达产生的社会文化环境
日本民族重视集体协调
在日本,委婉表达一词离不开他们长期所处的社会自然环境以及文化形态。日本人重视集体协调,他们往往会站在他人的立场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完全是由于他们所处自然地理与生产方式决定的。日本是一个被大海环绕的国家,许多日本研究者将这种地理因素叫做“自然地理的锁国”。日本政府曾经公布锁国令,除中国和朝鲜以外,使日本在200多年的历史中没有与其他国家进行交往。17世纪到8世纪末,日本与外部世界长期隔绝,使日本内部形成一种统一的民族风格。日本是一个以农耕、渔业为主的国家。
而且,日本人吃的大米,产于占国土总面积70%的山地,为使处在地势较高的农户与处于地势较低处的农户之间不产生用水问题上的矛盾,日本政府规定,在山地 种植 大米必须拥有集体观念。这种生产理念使得日本人民养成注重集体利益和站在他们立场上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由此可以看出,古代的日本民族是一个和谐的民族。
日本民族重视以和为贵的思想观念
日本人很重视“以和为贵”的传统思想观念,为寻求集体利益的内部协调,日本民族与外界始终保持着和谐友好的关系,他们更加注重委婉表达,措辞含蓄。日本政府在宪法中制定了“以和为贵”的道德祖训。“村”是日本人民生活和生产中的一个小范围群体。如果有人脱离这个组织,就要受到其他人的耻笑;严重者将要受到一种制裁。所以,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日本人很重视周围人的意见和建议,他人的观念是非常重要的,日本人往往不以自己的思想观念来看待问题。
日本语言的具体表现就是委婉表达。这种表达方式反映了社会与语言的内在联系,在日本语言文化交际中,将委婉表达使用得当,在不违背别人意愿的基础上又满足自己的观念,已经成为日本语言的一种趋势。所以,在日本社会生活中,委婉表达的探讨以及使用有助于培养跨文化交际人才,有助于日本语言教学和研究。
结论:
日本民族的集体意识已经成为日本社会生活的共同心理,日本人的优良 传统文化 和思想渊源成就了日本独具一格的语言体系。然而,伴随着日本现代社会环境的变化又出现了新的语言文化,但是,在日本,传统的语言文化价值观以及由于注重集体意识而来的语言特色,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对日本语言起着指导作用,永远不会被 其它 文化影响所磨灭。
参考文献:
[1]苑崇利.对日语口语表述文化特征的考察[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3.
[2]吴侃.日本语语法教程[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
[3]刘芳.委婉表达在日本语言文化的体现[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4]崔慕洁.关于构建日本语言文化体系的研究[M].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论茶道文化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1.日本茶道的历史
日本茶道的起源和形成
茶在中国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相传“尝百草”的神农氏偶然间发现了茶具有解毒功能,从而把茶用作解毒的药物。780年陆羽的《茶经》问世,促进了中国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日本遣唐僧侣最澄、空海、永忠把唐朝的茶文化带回日本,形成了以嵯峨天皇、贵族、高级僧侣为主体的“弘仁茶风”。据史料记载,日本高僧最澄把中国的茶籽带回日本,种在日吉神社,这里成为日本最古老的茶园。《日本后记》弘仁6年(815年)记载了僧侣永忠为嵯峨天皇煎茶献茶。不过此时日本的 饮茶 法还只是效仿唐代的饼茶煮饮法。
镰仓时代,曾来南宋学习临济宗的僧侣荣西仿照《茶经》撰写了日本第一部茶书——《吃茶养身记》。书中主要讲述了茶的药用功效,并把当时宋朝的末茶饮茶法——日本茶道的抹茶饮法传入日本。中国的寺院饮茶茶礼在日本寺院盛行,日本茶道的茶礼就是在此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来的。
镰仓时代末期到室町时代中期,从中国宋朝传入的游戏性的“斗茶”成为日本茶文化的主流。室町时代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为中心的东山文化,是日本中世文化的代表,诞生了以鉴赏唐物为主要目的的饮茶活动——书院茶道。
被称为茶道开山祖师的村田珠光将禅的思想引入到了茶道中,开创了朴素自然的草庵茶风。珠光通过禅与茶道的结合,把饮茶由一种饮食娱乐形式升华为一种艺术、一种哲学、一种宗教。武野绍鸥将日本的歌道理论与茶道相结合,补充和完善了珠光的茶道思想,推进了茶道的民族化和规范化。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千利休继承了珠光、绍鸥的茶道思想,进一步完善深化了草庵茶。千利休精减了点茶的程序,不使用端庄华丽的中国茶碗,而使用厚重朴素的高丽茶碗和日本乐窑茶碗。他还特别规定了茶花、怀石料理的法则及作为茶人的资格,创造了茶道中日本特色美的完整的艺术体系。至此草庵茶道,也即日本茶道正式形成。
日本茶道的现状
1592年千利休去世后,他的子孙和弟子们继承了他的茶道,至今大约形成20多个流派。千利休的子孙分为表千家、里千家、武者小路千家三个流派,现在日本流行的茶道主要指这三个流派。其他还有二十几个流派,主要有:远州流、织部流、三斋流、薮内流、宗遍流、庸轩流等。这些流派虽然有各自的茶道风格,但都以千利休的茶思想为指导思想。茶道的多样化促进了茶道的发展,茶道迅速普及到了社会的各个阶层。自明治维新以后,女性也加入到茶道活动中来,茶道成为许多女性出嫁前的必修课之一。
如今,茶道已是日本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被视为一种修身养性、提高文化素养和进行社交的手段。茶道作为日本民族文化的象征,已完全融入到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对其生活乃至整个日本社会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茶道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茶道倡导了日本人的精神文化理念
《南方録》中记载了利休的话:草庵茶道最重要的目的是领悟佛法,修行得道。茶道的本意在于禅,倡导人们通过茶事活动修炼身心,升华思想境界。“和敬清寂”是茶道的根本精神,成为400多年来日本茶人的行为准则。
按照久松真一的观点,“和敬清寂”的理念不应只局限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必须是对“事物人境”而言的。“事物人境”涵盖整个茶道内容,包括茶道中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细节。具体说来,“事”指点茶、喝茶、清扫、茶室的布置等诸事情;“物”指茶碗、茶勺、茶罐、茶刷等茶道具;“人”指主人、客人;“境”指茶庭、茶室等环境。只有在茶道中贯彻对“事物人境”的“和敬清寂”,才是真正的茶道。理解了这点,才会体会出复杂茶礼的奥妙,体会到日本人所推崇的审美观。点茶的手法、茶道具摆放的位置、在茶室中行走的路线和步伐、饮茶的步骤等,这些环节是茶人在反复实践中 总结 出来的最稳妥、最合理的路径和程式。当人们信手而为就符合茶道礼法时,才能真正领悟茶道“和敬清寂”的精神,最终达到“茶禅一味”的境界。
茶道把待客、吃饭、喝茶等日常的生活行为提炼成极具传统和形式美的艺术高度。正如桑田忠亲在《茶道的历史》前言中所说,茶道已成为表现日本人日常文化生活的规范和理想。它完善了日本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日本国民文化水平的提高。
茶道形成了日本传统建筑风格
茶道建筑由茶室和茶庭两大部分组成,茶室和茶庭是供人举行茶事的场所。茶道建筑是日本传统建筑的代表,对后世日本建筑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日本茶道的茶室因其外形与农家草庵相似,又被称为“草庵茶室”。茶室使用竹、木、草、石等材料建造而成,秸秆屋顶、砂土掺稻秸涂抹的墙壁、不剥树皮的原木做的柱子,尽显其古朴、自然的风格。茶室的标准面积一般为四张半榻榻米。茶室虽小,但每一个细节的设置,每一种材料的选择,茶人们都力求独具匠心。茶室的小入口、壁龛、地炉、小天窗等都是茶道大师们几百年来智慧的结晶。利休的茶室、织布的茶室、远州的茶室等各具特色,这些茶室所体现和追求的美感,对江户时代的武士阶层和上层市民阶层的房屋建筑风格有很大影响。人们把这种代表日本传统建筑风格的建筑称之为“数寄屋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茶庭,顾名思义是指与茶室相配的庭园。禅宗中把领悟的境地称为“ 白露 地”,受此影响日本茶道中称茶庭为“露地”。茶庭的面积不大,大多在100~200平方米,分为外露地和内露地,内外露地以中门分隔开来。客人先在外露地静心安神,而后经中门进入内露地,也就进入了忘俗的境界。在茶室门口首先要洗手和漱口,就是要人们洗涤心灵,除去杂念的意思。茶庭中设置等待室、厕所(雪隐)、尘穴、石制洗手钵、石灯笼等。茶庭中的小路,大多以脚踏石和碎石铺就。庭中除去一条条迂回曲折的小路,均被常绿树木所覆盖,营造出“山中草庵”的风情。
脚踏石、石制洗手钵、石灯笼已成为现代日本庭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不论是日本庭园还是居家院落,都受到了茶庭的影响,历经时间锤炼的茶庭是当代日本庭园建筑的代表。
茶道促进了日本陶艺制造业的繁荣
茶碗是茶道具中品种最多、最重要的用具。在茶道兴起的初期,使用的几乎都是来自中国的茶碗,其中端庄华丽的天目茶碗最受追捧。随着草庵茶的确立,随着草庵茶道的确立,茶风趋向朴拙自然,外形粗糙、色彩朴素的高丽茶碗开始大行其道。为了更好地表现草庵茶道的风格,千利休与陶工长次郎一起设计制造了乐窑茶碗。优雅厚重的乐窑茶碗是草庵茶中规格最高的茶碗,是日本茶陶的代表。
江户时期,茶道的普及使日本陶艺技术迅速发展开来。织布窑、远州七窑、仁清窑、志野窑等,日本的民窑遍地开花,并传承至今。茶碗在品类、造型、釉色、装饰艺术等表现手法上的多元化极大地推进了日本陶艺民族化、本土化风格的发展。
日本茶道不仅是点茶、饮茶的过程,而且是包括吃饭在内的招待客人的整个过程。茶道中用到的道具多达上百种,涉及陶艺、漆艺、木艺、竹艺、纸艺等行业。这些行业里的艺术家们都以创作出符合茶道理念的独特作品为最高追求,可以说茶道的影响渗透到了日本的各个工艺制造业。
茶道丰富了日本人的饮食文化
在茶道形成初期,点茶之前吃的饭一般写作“会席”,在《南方録》中开始写作“怀石”(日语中,怀石与会席都读作“kaiseki”)。“怀石”原本指禅僧为了抵御寒冷而塞在怀里的温热石头,喻指简单的饮食。近代以来日本人把茶道中的饭称为“怀石”。
茶怀石的内容最初是由千利休规定的,一般为一汤三菜。菜品简单,但烹饪却极为讲究。选材崇尚应季的天然食材,注重搭配的协调,将茶道精神与饭菜融为一体。考究的器皿,宛如工艺品般的菜肴,每一道菜都给人味觉和视觉上的美好感受。
在江户初期大名和武士的茶道中,茶怀石不再拘泥于简素,变成菜品丰富的豪华料理,成为茶道外也可享用的料理——江户中期,在东京、大阪等地的高级餐馆就出现了“会席料理”(即现在的“怀石料理”)。新鲜的食材、上好的烹饪、精致的器皿、优雅的环境,怀石料理已成为日本传统料理的主流,成为日本高级料理的代表。
3.结语
历经400多年的日本茶道已发展为集宗教、哲学、美学、艺术和建筑设计等为一体的综合艺术,不仅影响了日本国民的精神文化、建筑风格、陶艺制造和饮食文化,还在其生活习惯、服饰、书法甚至文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没有茶道,就没有日本文化史。研究茶道,对于我们了解日本文化、认识日本社会有重要意义。
说到这儿,笔者还是想说明的是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在上文中笔者虽谈到在不同语境中与日语“ている”句型相对应的英语时态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的一些基本情况,我们再来看看以下例句:12.あの本なら、わたしは二回も読んでいる。那本书吗,我已经看过两遍了。13.「きみ水俣病患者をみたことがありますか」「ぼくは见ていません」“你见过患水俣病的人吗?”“我没有见过。”先来看看例句12同样是动词的て形+いる,但在该句中的语义发生了变化。由于句中没有表示时间关系的副词,所以只能从文中去理解它的语义。很显然,该句不是指“那本书我正在读两遍。”而是指“那本书我已经读了两遍了。”因此,这里的読んでいる表示的是已经完成的动作或某种动作结束后保持的状态。用英语句式与之对应即为现在完成时,表示读书这项动作结束以后仍然保持对现在的影响。即:Speaking of that book, I have read it twice. 言外之意为:I am so familiar with the content of that book that it is unnecessary for me to read it again. 或者是“That book is so interesting that I have read it twice . I reckon it is worth reading.同样,例句13中的问句意思是:“请问你见过水俣病患者吗?”回答句中的见ていません是见ている的否定敬体形式。那么根据上下文它也是表示某种动作结束以后保持的状态。即: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见过。言外之意为因为我还没有见过这类病人,因此我没法谈论这方面的情况。与之相对应的英语时态则为现在完成时态,即:So far I haven’t seen this kind of patient.(I’m not well-informed of this case so I cannot tell something about that.可以说以上类句子中的动词て形+いる表示的是曾经有过某种经历或做过某事。那么以下类似的例句则表示动作已经结束或过程已经完成的意思。14.あさご饭がもうできている。(早饭已经做好了。)Breakfast has been .きょうの新闻もうよんでいる。(今天的报纸我已看过了。)I have read today’s .お前が大学生になるとき、わしはもう死んでいるよ。(等你上大学的时候,我已经不在人间了。)When you become a college student, maybe I am .彼女は三人のおとこの子を产んでいる。(她生了三个男孩。)She has born three boys. Or (she has got three boys.)动词て形+いる除了上述比较常见的语义形式外,还有一些例外的语义形式。18.俺はウィスキーを水で割って饮んでいる。(我总是在威士忌里兑些水喝。)19.日曜日は天気さえよければ、ゴルフをすることにしています。(每逢星期日,只要有个好天气我就去打高尔夫球。)20.わたしはまいとし朝颜を植えている。(我每年都种牵牛花。)在例句18中,动词饮む后续ている再句中不能表示正在进行的动作,结合上下文我们发现它表示的是习惯性的动作或某种行为习惯。意思是“我经常在威士忌中兑些水喝。”与之相对应的英语时态也必须转换为一般现在时态。即:I usually add some water into whisky to drink.而例句19也必须对应为: So long as it is a fine day, I often go to play golf on Sundays.例句20则英译为:I plant morning glory every year. 综上所述,日语中的ている句型在许多场合可以与英语时态中的现在进行时和一般现在时相对应。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转换为英语时还要特别注意要使用适当的句型来替换。比如可使用日语中句型中的谓语成分、还可使用there be句式等进行替换。因此、日语中的“ている”句型在英译过程当中我们要注意与之对应的时态和句式。当然了,只要句子大意明白、合适的英文句型也会自然运用得当。关键是对时态的把握。就笔者以上举例说明在不同的情景中其对应的英文时态是不同的、有现在进行时、一般现在时、完成时态等等。需要补充的是“ている”中的いる在日文中的不同场合也会发生时态的变化。主要形式为后续过去助动词た、即ていた这样也使日语中的时态更呈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笔者在此也不一一赘述了。下面关于日语中句型与英语时态对应的规律可归纳如下:瞬间性动词如始まる、来る、帰る、行く等后续て形表示动作的完成或完成后的某种状态的持续、相当于英语中的现在完成时态或be动词后续充当表语的一般现在时态。延续性动词(包括日语的自动词、他动词)的て形表示某项动作的正在进行、或某种状态的持续,与英语中的现在进行时态或一般现在时态对应。需要指出的是、日语和英语是两门不同体系的语言,在某些语言点的界定方面的判别标准是不同的。以动词为例、有些动作或变动在英语中看作是持续性的意思,而在日语中却看作是瞬间性的,有时两种语言正好相反。如:谁か死んでいる相应的英译并不是someone is dying,而是someone is dead.而英语中一些表示状态的动词,日语中必须用ている的形式表示。如英语是live in Nagoya.这样、通过对语言材料的观察、对比、分析和归纳,会加深理解与印象,从而增加学习日语的兴趣,减少记忆时的枯燥性,同时在科学的思维方法上也会受到锻炼。总之、通过日语中句型与英语时态的对比教学,既可以突出单词又可以突出语法,在对比当中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不仅可以在整句中突出某一部分,而且因为自己开动了脑筋,学习会更深刻、更牢固。[
商务日语毕业论文
商务日语指的是在商务场合使用的日语用语,比较专业,学出来后主要用于外贸工作。下面为大家分享了商务日语的毕业论文,一起来看看吧!
一、商务日语与跨文化交际
商务日语的概念由来已久。近年来,随着实践和研究的深入,对商务日语的理解和认识也在不断加深。小野寺(2004) 提出: 商务日语可以划分“言语”和“非言语”两个组成部分。贾丽(2013) 也认为: 高水平商务日语的内涵应由日语交流能力、商务专业知识、日本社会文化和日本企业文化四个方面组成。以上研究反映出学术界对商务日语本质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即商务日语不是普通日语的下位分类,而是结合语言技能、经贸实务与文化理解的一种综合技能。
国际间的商贸交往,既是产品和技术的交往,也是人员和文化的交往。商务日语服务于中日间的商贸交往,不仅是专业的语言技能,更是围绕国际贸易的一系列跨文化交际活动。中日两国同处东亚,有着相对接近的生活习惯、文化习俗和思想观念。但同时也要看到,中国和日本毕竟是两个国家,民族不同,历史不同,语言差异也非常大。中国人和日本人在协调人际关系、选择和运用语言、树立企业文化等方面都存在不容忽视的差异。不了解这些差异,盲目按照中国的方式去处理相关问题,势必造成跨文化交际的障碍,给商务活动增加不利因素,影响商务日语工作的顺利开展。
以下,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分别论述商务日语不同于普通日语的表达特点,以及在商务日语工作中带来负面影响的主要文化壁垒。
二、商务日语的表达特色
作为语言手段,商务日语的主要交际目的是完成以日语为语言载体的商务实务和交流工作。因此,商务日语的运用范围主要是商务之间及商家与顾客之间。中国人常说: “和气生财”。日本人在商业上比中国人更加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因此,商务日语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促进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与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普通日语相比,商务日语具有如下突出特征:
(一) 谦恭有礼
日本民族自古重视礼貌礼节,日语中有大量敬语表达方式,包括尊他语、自谦语和郑重语。日本人根据需要,把这些表达方式搭配组合,创造出丰富多变的日语敬语。在古代,敬语的使用主要取决于人与人之间身份地位的差异。大臣对皇帝,庶民对贵族,武士对主君,族人对族长等,都要使用敬语。甚至自己对自己也使用敬语,称为“自敬表现”。
近代,随着商业经济的诞生和快速发展,原本地位低下的商人逐步上升为日本社会的`重要支配力量。与此相对,原先高高在上的贵族、武士却逐渐失去特权,成为商业经济的追随者。人与人之间身份地位差异的缩小,导致了敬语使用对象、场合和目的的变化。在江户时代,商人们对敬语在生意兴隆上的作用极为重视,甚至诞生了「敬语上手は商売上手」(“敬语好就是生意好”) 的说法。在现代,日语敬语成为商业活动的重要润滑剂,日本商家对贸易伙伴和顾客的谦恭有礼、敬奉有加已为众所周知。
不论口头的商务交际还是商业信函写作都大量涉及内外、上下等多种人际关系。通过巧妙使用敬语保持彬彬有礼的态度,随时维护良好的伙伴关系和客户关系,成为日本企业在社会上立足和长期发展的前提条件。为了凸显言辞的庄重有礼、毕恭毕敬,商务日语的用词必须脱离日常、更加高雅,句式也必须尊卑分明,语气要求客气、委婉。因此,商务日语与日常交际中所使用的日语有着很大的差别。
(二) 外来语优先
日语中的词汇根据其来源,可以分为和语、汉语、外来语和混种语四大种类。其中,外来语使用片假名书写,主要是近代后从西方传入日本并在日语中固定下来的词汇。外来语从诞生之日起,就伴随着时尚、新潮和进步的语感。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日益加深的当代,商业宣传用语的选择越来越倾向于外来语化。尽管在现代日语的普通文章和日常对话中,依然是和语和汉语占据主导地位,但在广告文案、店铺招牌、商标、商品名称等商务性场合,外来语明显更受青睐。如: 咖啡馆等餐饮机构提供的「牛乳」(牛奶) 称为「ミルク」(milk) ,百货商场等处的「买い物」(购物) 称为「ショッピング」(shopping) 。在金融机构,借钱给个人的商业服务称为不叫「借金」(借款) ,而叫「ローン」(loan) 。「水泳教室」(游泳培训班) 、「映画馆」(电影院) 之类的说法已经落伍,取而代之的是「スイミングスクール」(swimming school) 、「シネコン」(大型影院,影城) 等更富有时代感的命名。
不仅如此,很多商务活动还涉及专业的术语和科学技术名称,而绝大部分这类词汇本身就是外来语。因此,商务日语中使用大量外来语,一方面是迅速吸收外来新概念的固有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营造国际化、高科技、时尚、流行的品牌形象,以更好地把商品推向世界。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日本人也使用创造出来的貌似外来语的词汇作为商标,以吸引顾客。日本著名的电器和音响国际品牌「ソニー」(SONY) 就是这样诞生的。
(三) 偏爱受益表达
商务日语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大量运用受益表达,通过强调自己受益来表示对贸易伙伴和客户的感激与敬意。例如在日本商店的店内广播中,经常能够听到以下的句子: “本日はお忙しいところ当店にお越しいただき、诚に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感谢您今天拨冗光临本店! ) ,店方首先强调客人的光临乃是自己的受益,而后继以真诚的感谢,这是标准的商务日语表达。再如贸易伙伴之间向对方提出变更订货内容的要求后,再次确认使用如下说法: “ご注文の内容変更について、検讨いただけましたでしょうか?”(请问贵方是否已就订购内容变更进行了研究?) 。
本来是为对方提供益处的行为,或者本来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单方面决定的行为,在商务日语的交际中却都要用“させていただく”这种受益的说法。例如: “お帰りの际に皆様に商品のプレンゼントをさせていただきたいと存じます”(您回去时,我们将有商品礼物赠送给您) 、“本日はお休み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本店今天休息) 等。
即使是在实力和业绩的宣传中,日本企业也不喜欢使用强烈、直白的表达,而是偏爱“させていただく”这种受益表达形式。仿佛是受到贸易伙伴的帮助、顾客的许可才获得了某些成功和发展。例如: “わが会社はこれまでに多くの新制品を开発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した”(迄今我公司已开发了多款新产品) 。
(四) 多用道歉式寒暄
日本民族倡导以和为贵,日本企业更是重视与贸易伙伴和顾客的良好关系。在维持商务交往方面,寒暄语、尤其是道歉语的运用是润滑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例如: 在日本企业中,新人走马上任后最通常的例行公事之一就是对贸易伙伴的寒暄拜访,称为“挨拶回り”。
在寒暄语的具体内容方面,也不同于中国人用亲热感拉近距离的习惯,日本人通常用郑重的态度和致歉来营造和睦关系。如: 初次见面时,中国人会说“你好你好! 幸会幸会! ”,日本人则说“始めまして”(初次见面) ; 再次见到日本客户时,中国人会说“老朋友老朋友! ”,日本人则说“ご无沙汰しております”(久疏问候) 。客人进入试衣间试衣,店员帮忙拉上布帘时说“失礼します”(恕我失礼) 。日本商店拟定临时歇业通知,往往用“毎度有难うございます。诚に胜手ながら、下记の日程で临时休业させて顶きます”(感谢您的光临。我店定于以下日期临时闭店,请您原谅) 之类的说法。此处的“诚に胜手ながら”,意思是“恕本店擅自决定”,它显示出店方真诚的歉意,因而是绝对不能缺少的一句。
三、商务日语与文化壁垒
围绕商务的跨文化交际还面临另一个风险,就是不同国家之间企业文化的差异。商务日语作为包含“言语”和“非言语”两个组成部分的综合能力,其实践者除了必须具备地道的日语交流能力、掌握相关商务专业知识外,还必须能够应对中日企业文化差异的挑战。日本企业文化源自日本社会文化与企业传统的融合。较之中国看重个人能力、强调个体发展的企业文化,日本的企业文化具有迥然不同的特点。
(一) 重视团队合作与沟通
中国企业重视结果胜于过程。一旦某项工作交给某人,通常被认为是给予其展示个人能力的大好机会。因此,中国人往往不会就工作的计划和细节频繁请示、汇报领导,而是等工作有了好的结果才向上级汇报,否则他可能被认为是缺乏工作能力和自信心。同时,中国人更重视个人职业发展胜于团队合作,因此,企业员工的跳槽率比较高,对企业的忠诚度也较低。
与此相比,日本企业非常重视团队合作和下情上达。一项工作展开之后,下级必须经常向上级汇报进展情况,在很多工作计划和细节上听取上级的意见。这在日本企业称为“报告·连络·相谈”,简称“报·连·相”。
“报·连·相”是日本企业最重视的沟通方式和工作手段,可以保证上级对下属工作情况的严格掌握。这与日本企业中,上级必须为下属所犯错误负责的领导风格有关,同时,也与团队决策、团队工作的企业文化有关。类似“报·连·相”的主动、充分沟通也是日本企业之间为保障商务关系顺畅所依赖的必需手段。相关调查表明,没有“报·连·相”的习惯是日企管理人员面对中国员工感到的最大文化冲击。
(二) 守时观念严格
在守时观念上,中日文化本身就存在较大的差异。中国人倾向于大致时间。如果是中国人之间交往,比约定时间迟到个三五分钟通常不会招致对方的不满和交际的失败。迟到者如果致歉,也往往非常简单,而对方则会立刻表明自己并不在意———这已经成为中国人的交际习惯。迟到者如果提及迟到的原因(通常是堵车之类的交通问题) ,中国人也习惯于不去深究,以免破坏和谐和相互信赖的人际关系。中国人的这种大大咧咧的时间观念,在企业文化中则表现为上班、开会时从上到下系统性的不守时和迟到。
与此相比,日本人非常注重信守承诺。一旦约好时间,一定不会迟到。在商务场合,是否守时更是判断一个企业、一个合作者是否认真、是否值得信赖、是否看重与己方承诺的重要根据。因此,在日本,赴约迟到是商务场合的大忌。在日本企业内部,上班不迟到,开会不迟到是企业对员工的基本要求。即使是企业的领导,也不能在开会时随意迟到。
商务日语工作是一项跨文化交际的实务,必须尊重日本企业文化,严格守时,才能避免交际的失败。
(三) 具有独特的体察文化
体察在日语中“察し”,是日本人的一项必备交际技能。
日本企业要求员工: 上级说到三,那么下级应该体察到十,否则作为下属就是不合格和令人失望的。在商务活动中,日本人也习惯于从贸易伙伴提供的少量信息中,努力体察出对方的意图和要求,自行补全其他没有明确的信息,并进行适当的安排,坚决避免因不必要的提问而给对方造成不悦。
体察的文化是单一民族在长期发展的高度共同文化背景之上形成的默契文化。美国、中国这样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的大陆国家缺乏高度共同的文化背景,因此没有形成体察的习惯。在中国企业里,工作方式是直截了当的。“上级不说,下级不做”不会受到特别的非难。因为中国人认为“做得多,错得多”,一旦揣度错了上级的意图,更会“费力不讨好”。这种文化习惯带到日本企业中,往往让日企管理人员感觉中国员工不够积极、缺乏体察的能力。因此,要想在商务日语工作中获得企业更多的信任,推动跨文化交际的成功,必须学习和努力培养体察的能力,加强与上级的沟通。
在商务日语工作中,如果对上述中日企业文化的差异一无所知,盲目按照中国的做法来处理问题,势必造成两种文化的冲突与摩擦,影响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作为切合实务的商务日语教学,必须兼顾日本企业文化的教育,才能培养具有较强跨文化交际能力、符合企业需要的日语人才。
四、结 语
目前,国内很多高校日语专业都开辟了商务日语课程,部分高校还设立了商务日语专业,主要学习商务日语翻译、国际贸易实务、商贸日语写作、商务礼仪等相关课程。总体上仍然以日语学习和商贸实务学习为中心,几乎没有或很少涉及跨文化交际。
但是,在前面的论述中,我们已经指出商务日语实际上是一种经贸领域的跨文化交际,如果仅仅局限于语言知识和商贸实务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要培养出真正满足社会需求、企业需求的商务日语人才,必须立足于跨文化交际实践,注重培养符合日本文化习惯的商务语言运用能力,以及守时、体察、团队工作等核心企业精神。只有将这两方面有机结合在一起,才是兼顾了“言语”和“非言语”的商务日语教育,才能满足中日跨文化交际的需要,形成实际的商务日语工作能力。
如果可能,应该在商务日语相关课程中加入中日文化对比、日本企业文化教育以及赴日企研修等实践环节,让学生从理论、实践两个角度积累跨文化交际经验,为毕业后能够顺利开展商务日语工作、促进两国经济的共同发展、提高中日跨文化交际的整体水平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渠培娥. 从言语主体来看「させていただく」的运用[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2(6) .
[2]贾丽. 商务日语学习中日企文化理解的重要性[J]. 日语学习与研究,2013(1) .
[3]孙苏平,袁秀杰. 商务日语口译的特点与策略[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12(6) .
[4]周林娟,唐千友. 商务日语的语用特征分析[J]. 日语学习与研究,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