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word毕业论文中页眉页脚怎么设置 毕业论文中格式编辑最重要的一步可能就是页眉页脚了。如何使得不同部分页眉不同、奇偶页眉不同。大家参详参详。 1、插入分隔符。要编排得到不同格式的页眉页脚,分隔符特别有用。分隔符的作用相当于将整个word分成了不同的独立部分,使整个部分成为许多的节,从而独立设计不同部分的格式。 工具栏―页面布局―分隔符―下一节如:想将封面、摘要、abstract 、第一章…设成不同格式,将光标放在两节之间,前一节末或后一节前均可 2、最好将每个节都分好后再编辑页眉页脚。分好节后,双击页眉处,进行页眉编辑。 3、封面无页眉页脚,无需编辑(此为第一节)。将光标放于摘要这一页的页眉处(此为第二节),点工具栏的“链接到前一条页眉”,如此,此节格式可独立编辑,而不会尾随第一节和第一节相同。 4、abstract (第三节)的设计和摘要的相同。目录(第四节)的设计也同上。 5、第一章(第五节)的设计。将光标放于此节的页眉处,选中工具栏中的奇偶页不同,点击“链接到前一条页眉”,如此,此节也将独立。在此节的前两页的页眉里分别输入奇偶页内容,此节的整个奇偶页眉将全部自动生成。后几章操作相同,注意每编辑一节前先点“链接到前一条页眉”,从而此节不会尾随前一节。 6、如此每个页眉均弄好 7、页码的设计与页眉大同小异。也先将每个节设为和上节不同。前四节分别设计。 8、后面几节虽然属于不同的节,但要设成连续的页码。将光标放于第五节的第一页也就是奇数页的页脚处,点插入页码,此时奇数页有了页码 9、将光标放于第五节的第二页,也就是偶数页的页脚处,点插入页码,偶数页也有页码了 注:不熟悉的可以先将文章复印一个备份,以防止页眉页脚设计弄乱了无法恢复。(完) 欢迎讨论! 问题二:论文设置页码,怎么从正文开始设置页码 插入指定页的页码前,要先把指定页以前的页与指定页以后页用分节符分开。 Word 2010 版 依次这样操作:如想要从第2页开始插入页码号为“1”,那么把光标放到第1页文档的最后点“页面布置”--“分隔符”下拉菜单下的“下一页”(记住是插入分节符如图1所弗)。这就分成了两节了。然后再把光标移动到第2页上。点“插入”--“页码”--“页面底端”--(随便选一个)OK,已经插入了页码。 但有时页码可能还是会从第一页开始编号,实际上我们是想让第2页开始从“1”开始。,这时就要先选中第2页的页码,把“设计”菜单下的“链接到前一条页眉”取消勾选(如图2所示)。鼠标选中并指向页码右键菜单下“设置页码格式”--选中“起始页码”并手动填入“1”(根据你的需要:如要从几开始就填入几)--确定,就可以。当然你现在就可以把第一页的页码删除了,放心不会再影响到后面的页码,因为他们已经用分节符分开了。 WORD 2003的是你把光标放到页码处时就会自动弹出一个对话框点击链接到前一个,同样能达到2010版本里“链接到前一条页眉”的效果。 其实很简单,为了让你看得明白,写了这么多.其实关键是掌握“分节符”用法,点几下鼠标而已。 问题三:毕业论文wps页眉页脚怎么设置 假如你想从头开始就加入页眉页脚的话,很简单,只要用wps打开你的文档,然后在图中标记的位置双击就可以了 1.双击后就显示了页眉了,在页眉位置输入你需要插入的文字就行 当然,还有一种复杂点的就是从自己从任务栏里找到插入---页眉页脚进行操作,同样也是可以的,但第一种相对简单方便些 2.以上方法是在你不要做任何调整的情况下执行的,假如你需要做些调整,比如在毕业论文设计中你想在文档的目录正文开始插入而不是从摘要地方插入 3.首先,找到你想要插入页眉所在页(比如从目录页开始插入,也可以从正文页开始插入),然后按图所示操作(ps:从目录页开始插入),把光标移动目录前面,点击“章节”,选择“下一页分节符” 4.操作完成后,图中标记位置会出现第二节字样 此时,你只要取消图中所示的两个位置上的勾就行了,但你要记住你是在设置页眉还是页脚哦 5.当你把那个“页眉同前节”的勾取消后,你只要在目录页设置页眉就可以了,目录页之前的页眉是不会出现的,所以这个方法可以解决你想要在任何页面之后设置页眉而之前页面不会显现。比如正文之后显示而正文之前不显示,只要在正文部分进行章节-拆分章节-下一页分节符操作就行了 问题四:word 毕业论文,页眉和页脚怎么设置 在封面后加分页符,把封面上的页眉和页脚去掉,然后在摘要页面上的页脚处插入页码设置页码格式,在出现的页脚选项条上把“连接到前一个”点一下,不会跟前面的封面产生联系。同样,在目录后加分页符,然后在正文开始的第一页进行上述操作,就可以了。你试一下。注意:如果是已经完成的文章,添加分页符后,会多出来一页,需要把内容粘贴到空白页上稍作调整。 问题五:毕业论文时怎么插入页眉页脚 在“视图”选项下有个“插入页眉和页脚”从那里可以进入插入页眉页脚,可以每页设置不同的说明 问题六:毕业论文页眉页脚的设置 你好,插入页眉的方法就是在每个章节都先插入“分隔符” 在需要插入不一样的页眉页脚的前后,插入-分隔符-分节符-下一页-确定,就使文档形成了“节”,这个节的概念很重要,与“页”不同。注意页面下方有如:2页 2节 2/3,表示光标在第2页第2节上了,共3页。 在需要插入不一样的页眉页脚的页面上(节中)放上光标,视图-页眉和页脚,这样就调出了页眉和页脚工具栏。注意:工具栏上有一项“链接到前一个”,如果要与前一节一样的页眉,就点击此,页面右上角会出现“与上一节相同”。如果与上一节不同,就没有这个提示了。点击“链接到前一个”就是转换! 问题七:论文封面不用页眉怎么弄? 在页眉页脚的设置中选择“首页不同”,然后将首页的页眉内容删掉。 问题八:wps毕业论文页眉页脚怎么设置 问题九:毕业论文怎么从正文开始添加页眉和页码 会的帮下忙 谢谢啦 在正文所在页,点击 视图-页眉和页脚 这时候会出来一个工具条的吧,这时候在工具条上找到 页面设置,点开之后弹出一个窗口,在弹出窗口的左下方选择“应用于:插入点之后”,确定之后,回到工具条,一定要去掉“链接到前一个”的选中状态,如果不懂可以帮你
那就不用页眉页脚吧, 把页面设置是上和下都设成比较小的值,在页眉页脚的位置上打上你要的内容,打印出来效果是一样的。
页眉页脚设置 1.首页和目录 首页和目录既然不想要页眉和页脚,那么我们就不需要什么操作。 2.页脚设置 先将鼠标定位于正文部分某页,点击菜单命令“视图→页眉和页脚”,显示“页眉和页脚”工具栏。此时该节的页眉处于可编辑状态。切换到页脚编辑,先点击工具栏上的〔链接到前一节〕按钮,使其与前一节“断开联系”(页脚上方右侧的“与上一节相同”字样消失)。点击菜单命令“插入→页码…”,打开“页码”对话框,确认“首页显示页码”复选项被选中,然后点击下方的〔格式…〕按钮,打开如图2所示的“页码格式”对话框。选中下方的“起始页码”单选项,并在右侧的输入框中输入“1”,确定后退出。当然,也可以设置页码的格式和对齐方式等。附录部分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使其也从第一页开始编号。
单击____视图——就看见页眉和页脚的设置了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属于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及过程装备与控制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对学生综合运用所专业学知识有着关键的作用,这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论文,仅供参考!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论文篇一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探索 摘 要: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属于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及过程装备与控制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对学生综合运用所专业学知识有着关键的作用,文中针对课程的特点及现存的问题,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调整与 教学 方法 改进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质量与效果。 关键词: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1009-0118(2012)05-0132-02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是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及过程装备与控制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主要研究自动检测系统中的信息提取、信息转换及信息处理的理论与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一门应用技术课程。传感技术是自动检测系统,更是控制系统的前哨,它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在在促进生产发展和现代科技进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生学好这门课程不仅能为后续课程打下好的基础,也对学生综合运用所专业学知识有着关键的作用,自从2005年课程教学大纲调整以后,在教学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很难获得良好的教学质量与效果。 一、课程教学现存的问题 自2005年起我校重新制定了自动化专业的教学大纲,其中将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由考试课调整为考查课,并将课时由64学时更改为32课时,通过几年的 教学 总结 出该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困难: (一)教学内容多而散 课程内容多且散,涉及知识面广,有物理学,化学,电子学,力学等等,属于多学科渗透的一门课程,学生学习有难度,特别是对于一些基础不太好的同学更是有困难。 (二)典型应用性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属于典型的应用课程,要学习各种传感器的原理,并掌握它的使用,在此基础上掌握搭建检测系统的方法,单靠理论的学习必定是有差距的。而实验课时不充裕,实验条件也有限。 (三)学时越来越少 学校目前对学生的定位是“培养优秀的工程应用型人才”,为了加大实践环节的因此对课程设置与课时作了调整,本课程课时被缩减至32课时。 (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差 由于本课程被定为考查课,所以有相当一部份同学从 学习态度 上不太重视,没有投入必要的精力和时间,学习主动性差,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探索 (一)教学内容的调整 目前大部分的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教材多侧重于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测量线路及信息处理等方面,而对具体应用涉及较少,针对课程的内容多课时少的情况,教学时无法做到面面俱到,教学内容必须做适当调整。根据学校对工科本科生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定位,教学内容的调整遵循以下原则: 1、避免繁琐的理论推导过程,以避繁就简的方式向学生讲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例如:用幻灯片演示使用酒精灯分别燃烧热电偶的两端,在两端存在温差的时候两电极间即出现电势差,无温差时电势差消失,通过这个实例讲解电势差之所以存在的原因,可以配以大家能够理解的简单的公式推导,而不把重心放在构成热电偶的温差电动势和接触电动势形成的公式推导上。 2、重点讲述传感器的实物应用。增加实际案例是学生能够对传感器的应用有更感性的认识。 3、适当补充传感器与系统互联的方法。在先期几种传感器的应用中加入传感器接入控制器的方式介绍,使其思考所学课程之间的关联,对所学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能更加深入的认识,建立起系统的概念。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为了克服课程教学中客观存在的困难,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力求将教学内容讲解得更加生动、具体。 1、采用多媒体技术,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一方面可以省去教师用于黑板板书的大量时间,克服课时减少的问题;另一方面,以动画的形式生动形象的演示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展示所学传感器的各种照片、复杂检测系统的原理图或线路图,使学生能够直观地认识传感器,更容易理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例如,学习光栅传感器时,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使同学们理解莫尔条文的形成及其移动过程,使用对媒体课件就可以以动画的形式使同学们直观的明暗相间的莫尔条纹是什么样子,还可以以不同的速度使指示光栅在标尺光栅上进行移动,清晰的看出条纹移动的方向与光栅夹角及指示光栅移动方向的关系。学习增量式光电编码器时,很多同学很难理解编码器的辨向问题,通过使用幻灯片展示编码器的内部结构,直接了解光栏板上刻缝、码盘及光电元件的位置关系后,同学们就能更容易的理解辨向码道、增量码道与零位码道形成脉冲的相位关系,佐以简单的辨向电路就可以使同学们更高效的学习该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方法。 总而言之,利用多媒体技术使学生能够获取更多的信息,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2、重视绪论,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很多教材的绪论写的比较简略,但我个人认为这不代表它不重要,特别是面对学生主观上不重视课程的情况下,更要下大力气上好绪论这第一次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到这门课程的实用价值。通过幻灯片演示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同学们了解到小到日常生活,大到航空航天、海洋预测等方面都有着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应用,更根据各种行业背景中需要检测的物理量,自动控制理论在实现过程中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关键作用,使学生认识该课程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我校长年开展本科生科研实训项目,在开设本课程时已有部分同学成功申请实训课题,一般本专业的同学还是围绕专业应用领域申请课题,其中大部分会涉及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内容,所以也就他们正在进行的课题中使用传感器解决的具体问题进行讨论,更加直接的体会到本课程的关键作用,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主动性,克服考查课为本课程教学带来的部分阴影。 3、加大案例教学比重、侧重应用 根据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本课程教学的首要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合理选择传感器,对传感器技术问题有一定的分析和处理能力,知晓传感器的工程设计方法和实验研究方法。所以在教学中注意分析各类传感器的区别与联系,利用大量的具体案例分析传感器的应用特点。 例如,教材中在介绍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主要是从传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测量电路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介绍的,缺乏实际应用案例。在教学中用幻灯片展示不同应用的实物图,譬如轮辐式的地中衡的称重传感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悬臂梁式的电子秤、人体称、扭力扳手等。用生动的动画显示不同应用下的传感器的反应,例如,进行常用传感器热电偶的学习时,展示各种类型热电偶的实物照片,补充热电偶安装的方式,以换热站控制系统为案例,分析热电偶在温度测量上的应用,重点讲解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及与控制系统互连问题。在介绍光电池传感器时补充用于控制的干手器、用于检测的光电式数字转速表及照度表的应用案例,通过案例是同学们对传感器应用的认识更加深入。 4、利用学校的科研实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我校学生自二年级起可以开始申请科研实训项目,指导老师指导,学生负责,本课程在学生三年级第一学期开设,在此之前已有部分同学参加了科研实训项目,在这些项目中,譬如智能车项目、数据采集系统实现等实训项目中都包含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应用,上课前教师了解这些项目,就可以就实际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提升学习的兴趣。另外可以在学习的同时启发同学们集思广益,与实验中心老师联系,联合二年级同学进行传感器的设计制作,或者进入专业实验室进行传感器应用方面的实训实验,鼓励同学申报的科研实训项目,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结束语 通过几年的教学与总结,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作了适当的改革。调整的教学内容重点更突出,侧重应用,补充了丰富的案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的教学方法增强了教学的生动性,与科研实训的相结合,对课堂教学进行拓展,加强了学习的主动性,提升了实践能力。从近几年的网上评教结果来看,所做的教学调整与改革受学生的欢迎和好评,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袁向荣.“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 教育 ,2010,(21):85-86. [2]陈静.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改革探索\[J\].现代教育装备,2011,(15):94-95. [3]周祥才,孟飞.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0,(12):91-92. [4]张齐,华亮,吴晓.“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27):42-43.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论文篇二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是电气信息类专业重要的主干专业课,传统授课方法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应用层面的培养。针对此问题试图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效果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案改革进行探讨,提出一套技能与理论知识相结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 关键词: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工程思维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是电气信息类专业重要的主干专业课,是一门必修课,也是一门涉及电工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光电检测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精密机械设计技术等众多基础理论和技术的综合性技术,现代检测系统通常集光、机、电于一体,软硬件相结合。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课程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我国普通高校的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开设。本课程侧重于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理论的传授,重知识,轻技能;教师之间也缺乏沟通,教学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一、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改革必要性分析 笔者在独立学院讲授“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课程已有四年,最开始沿用了研究型大学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由于研究型大学是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而独立学院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有较大差异,在逐渐深入的过程中发现传统方案不太符合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定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重理论,轻实践 该课程是应用型课程,其中也有大量的理论知识、数学推导,而传统的研究型教学方法普遍都以理论教学为主,在课堂上大篇幅讲解传感器的原理,进行数学公式推导,相比而言传感器的应用通常只是通过一个实例简单介绍,导致最后大多数学生只是粗略地知道该传感器的结构,而不知道如何用,在哪里用。 2.教学模式单一 该课程传统上以讲授的教学方式为主,将现成的结论、公式和定理告诉学生,学生不能主动地思考和探索,过程枯燥乏味,导致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同时理论教学与实训、实践教学脱节问题也很严重。 3.教学实验安排不合理 传统的实验课程安排,验证性实验比例高达80%,综合设计性实验极少,缺少实训、实践环节。然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该以实践教学为核心,重点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和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以在学生 毕业 时达到企业对技术水平与能力的要求,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 二、适合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方案改革 传统的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课程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实验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这种方案能够培养研究型人才,但却无法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潜心研习,并反复实践,总结出以下几个可以改革的方面。 1.优化教学内容,注重工程思维 本课程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是各种类型传感器的原理,传统的教学要讲清楚其中的来龙去脉,而本人则认为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充分讲授清楚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即可,涉及大额数学公式可以选择重要的进行讲解,其他则可作为学生的自学内容,让学生课余自学。同时应该重点讲解该传感器的工程应用实例;另一方面要结合最新实际工程讲解。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应用型工程学习思维。 2.改革教学方法,改变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是“灌输式”的方法,无论学生是否接受,直接把要讲的内容全部讲述给学生,而这也违背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出发点和归宿。笔者认为应该应用工程案例教学,实行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3.与工程实际相结合,与其他课程相结合 教学过程中要从不同行业提取典型的工程应用实例,精简以后作为实例进行讲解。在进行教学时,要培养学生的系统观,让学生明白这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而是与自动控制原理、智能控制理论等课程相融合的,以达到融会贯通的学习效果。 4.实验环节改革 实验教学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课堂教学中理论、概念的感性认识。以往该课程的实验内容大部分为原理性、验证性的实验,学生容易感到枯燥无味,毫无学习积极性,很少有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并发现问题,实验效果极不理想。为了改变这种模式化的教育,笔者将实验内容由传统的验证性实验调整为设计开发型实验。在实验教学中根据客观条件在适当减少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开拓性实验项目以及设计综合性实验。 5.改革教学评价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高效的学习成果反馈机制是促进教学相长的必要手段,目前该课程都是通过课程作业进行学习效果反馈,可以采用每一个章节布置一道设计型题目,让学生更加广泛地查阅资料,并在一定知识广度的基础上深入分析题目中用到的内容,进而从更深的层面分析解决问题,以达到深度、广度相结合的效果。 本文针对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传统研究型大学的方案,提出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并根据四年的教学积累,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实验环节、教学评价及反馈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分析并提出了一套改革的方法和 措施 。本方案以实际工程应用实例为核心,在教学内容上侧重于传感器应用方面的讲解,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和能力,重视实验环节,以设计性、综合性实验代替验证性实验培养学生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建平,甘媛.“传感器”课程实验教学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 [2]曹良玉,赵堂春.传感器技术及其应用.课程改革初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3]李玉华,胡雪梅.传感器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Ⅱ技术与市场. (作者单位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
常州工学院的论文答辩难易程度,可能因人而异。但一般来说,它与其他学校的论文答辩难度差别不大。论文答辩是个人学术水平的体现,需要考生对自己的研究内容及方法有深刻的理解,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表达和沟通能力。对于难点来说,首先需要回答委员会提出的问题。这要求考生在短时间内对自己的研究内容有全面的掌握,因此考生在准备答辩的过程中一定要重点突出,并进行深入研究。其次,考生还需要在答辩过程中准确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并与委员会进行深入交流,这要求考生具有充分的思考和沟通能力。最后,论文答辩还需要考虑口语表达能力及语言文化习惯,这也是需要我们在平时多加练习与提高的方面。综上所述,常州工学院的论文答辩并不难,只要学生在平时多关注学术、学习方法与交流技巧的锻炼上下工夫,配合深入研究论文内容,相信是可以成功通过答辩的。
优秀毕设怎么评选的介绍如下:
一、评选范围
参加评选的毕业设计(论文),必须是当年本、专科生的毕业设计(论文)。鼓励推荐申报由团队合作完成的优秀毕业设计作品。
二、推荐数量
各二级学院推荐数量为当年本、专科毕业生总数的百分之二至百分之三。
优秀毕业设计团队评选重在对团队成员之间的实质性协作和整体质量的评价,学校不作推荐数量限制。
三、评选条件和标准
以单篇形式推荐的毕业设计(论文)须具备以下条件:
1. 毕业设计(论文)的综合评定成绩达到优秀;
2. 选题科学,符合本专业教学要求;
3. 能够较好地体现本专业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综合应用;
4. 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或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和独到见解,或具有一定的实用(参考)价值。
以团队形式推荐的毕业设计作品须具备以下条件:
1. 每个团队不少于3位学生共同设计完成,鼓励跨学科、跨专业组建毕业设计团队;
2. 团队有总的指导教师,每个学生有各自的指导教师;
3. 选题科学,符合本专业教学要求,各子课题设计合理,分工明确;
4. 注重相互之间的实质性协作与配合,具有较强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 设计作品整体质量较高。
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标准见附件一《常州工学院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标准》。
四、奖励办法
1. 奖励等级分为一、二、三等;
2. 学校为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
3. 获得一等奖的毕业设计(论文),可由学校推荐参加省优秀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转眼间充实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大学毕业前都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有计划的、比较正规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写毕业论文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毕业论文的写作是成人高等教育英语本科专业教学大纲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它是英语专业学生完成本科阶段学习的标志性作业,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和考查,也是学生取得学士学位资格的重要依据。因此,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一个独立的、不可替代的重要的教学环节,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随着成人高校招生比例的提高、教育投入资金不足、生源层次要求不高等多方面因素,使得成教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水平令人担忧,如何提高成人教育学院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质量成为当务之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以常州工学院成教学院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当前毕业论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探讨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并尝试提出提升论文质量的对策。
一、论文写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不重视毕业论文
由于在职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的态度。笔者发现学生对本科毕业论文的认识不足和主观态度不认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投入的时间极其有限,花费的精力少之又少。在部分学生看来,论文成绩不会影响其毕业,在这种功利之心的支配下,产生一种应付的心态;另外,一些学生认为自己已是成年人,指导老师不会太严格,老师一定会让过关的,只要应付一下就行了,这就导致他们在写作过程中出现消极的情绪,毕业论文问题较多。
2、学生盲目选题
选题缺乏科学性,缺乏现实指导意义。学生在选题时往往会根据自己的一时兴趣来定题,而且学生选题时对课题的了解不够充分,也没有一定的资料积累,只是很表面地根据题目来判断是否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因此这样盲目选题,导致论文写到一半后发现写不下去了,想要更改课题,或者只能勉为其难,硬着头皮往下写。还有个别学生选题时特别被动,没有自己感兴趣的课题,选题时举棋不定,最后甚至要求指导教师直接给他命题。
3、学生缺乏撰写论文的相关知识和能力
由于不少学生对如何撰写毕业论文知之甚少,平时又不注重对相关专业课题的思考、钻研,直到要毕业时才匆匆上阵。既不了解毕业论文写作的意义,也不知晓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和毕业论文的基本格式,更谈不上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盲目地选题、定题,这必然会影响论文的质量。
4、学生论文的`书写格式不规范
学生对论文写作环节了解不到位,导致论文的格式不够规范。不少学生把论文的大写、缩写、斜体、字体、标题、序号、列举、着录等都当作枝节小事,无关紧要,完全忽略了这些方面的要求。因此,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论文的标题空泛,旨意不明,拟写的提纲、摘要、关键词不具备应有的功能;列出的参考文献不够规范,其结果是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很难达到教学要求。
5、学生语言基本功差
较突出的问题是言语的表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学生缺乏一定的理论修养与思辨能力,不会借助相应的理论知识对其论点予以逻辑分析,也不善于以清晰的思路、严密的论述阐明自己的观点,这就使得论文思路不清晰,论证层次欠分明。
(2)英语语言功底差,用词、语法错误百出,有的学生不会用英语表达,只好借助电子工具,结果机器翻译的东西,内容可想而知。可见,语言基本功成了影响论文质量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
6、与指导教师配合不力
大多数学生根本不清楚如何撰写毕业论文,对写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不清楚,甚至是毫无计划。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很少有学生能够及时和指导老师沟通并请教老师,很大部分因素是学生认为毕业论文就是随便写写,于是我行我素,东拼西凑将就了事。结果是指导老师经常抱怨老是联系不到他们的学生,因为学生总是以工作太忙为借口。
二、导致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的原因
1、学生的学习动机
很多学生表明自己读书就是为了增加就业砝码,说白了就是“混文凭”、这样不纯的入学动机导致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缺乏研究意识。安心学习、静心做学问对他们来说是不可能的事。他们的主要注意力不在学习和科研上,而在于其结果;其努力的目标不在于如何去完成任务,而在于完成任务的回报。为了文凭而学习成了部分学生的真实写照。因此,此类学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会寻求用最少的时间完成学业,以最小的努力获得足够的学分和完成粗制滥造的毕业论文。
2、学校的课程设置
目前我校成人教育课程设置上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专业课相对较多,综合实践课少;课程设置随意性较大,“因人设课”现象较普遍。这就导致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不够宽厚,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十分肤浅,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缺少问题意识,不会发现问题。另外,学生学习的很多知识要通过实践才更有意义和价值,而理论课多,实践课少会影响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从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仅停留在课本上,不能通过相应的科研实践使其变成自己的知识,同时阻碍了学生进一步开展创新活动。同时,我国大部分成人教育培养缺少论文写作课程,因此学生在学习阶段很少参与科学研究,没有科研论文写作的经验。进入写作阶段也是从模仿论文写作起步的,由于缺少论文写作方法和技巧,到了写论文的时候就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三、解决对策
为了加强本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实现培养目标,针对本专业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强化学生对论文写作重要性的认识
无论是学校还是指导教师,都应向学生强调毕业论文的重要性,要求学生把毕业论文写作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上,认识到毕业论文写作是完成本科教学内容的重要步骤,是全面检验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的主要手段,是学生毕业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强化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内在需求。从以往的经验和现实的情况看,即便将来毕业生不是主要从事研究工作,专业写作能力的强弱同样会影响到其择业和未来的职业生涯。
2、完善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方式
建议在成教学生培养计划中,适当增加关于科研方法的课程内容,提高学生应用综合研究方法的能力。开设一些关于从选题到开题再到写作,从理论知识到写作等全方位的论文写作方面的选修或必修课程。这些课程内容应该包括论文写作的目的、意义、特点、写作原则、方法和论文写作需要遵循的各种规范、标准和语言习惯等。强调该课程是本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论文写作课,要端正学生的写作态度,构建学术道德,使其掌握写作规范,提高写作能力,最终培养创新能力。此外,学生进行课程学习不仅要学习知识,更应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习动机,发挥其潜力,创造性地进行科学研究。因此,在本专业课程教学方式上应灵活多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渗透研究意识,以自己的教学为示范,让学生从教师分析问题的角度、方法中受到启迪,从而培养学生自学的主动性和探索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尚凤、李美能、韦艳梅《广西英语课程与教学论硕士学位论文调查和分析》[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3)
2、舒玲娥,《论学位论文写作中的选题》[J]、文学教育,2010(15)
3、于淑娟、朴正日,《从编辑角度谈论文写作中的形式问题》[J]、东疆学刊,2001(4)
4、朱健安,《指导文科学生写论文的探索》[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5)
5、张霖欣、代玉华《试论英语学术论文写作中的文献参考与利用》[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7(6)
常州工学院挺好的,师资力量很强,宿舍条件也不错,4个人一间屋,有独立的卫生间,很干净。教学氛围也很好,老师都很有实力,也很了解学生真正需要的知识,讲的全是知识点。
常州工学院(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IT),是江苏省主管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入选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立项高校和首批启动高校。
学校有辽河路校区、巫山路校区、会馆浜路继续教育学院和长江路科技产业园,总占地面积近1300亩。设有18个教学单位,开办58个本科专业,普通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
学校有在职教职工12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9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7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450余人、硕士研究生导师52人,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省“333工程”培养人选、省高校“青蓝工程”培养对象等125人次。
以上内容参:百度百科--常州工学院
论文答辩是一项需要认真准备的重要任务,但难度与否并不是固定的,取决于个人的准备程度和掌握的知识水平。通常情况下,论文答辩需要回答评委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涉及到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创新性等等方面,需要用大白话明确结论并解释原因,同时进行内容延伸以回答更深层次的问题。因此,需要认真研读论文、了解研究领域热点、掌握其它相关学科知识、提前准备好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进行反复模拟答辩,才能做到不出差错、迅速回答问题、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
我们都知道,由于受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全国各地的大学都推迟开学了,尤其是疫情严重的地区。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控制,部分大学也已经准备开学了,而部分学校已经明确本学期不开学了。那么哪些大学本学期不开学呢?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吧!
随着疫情的变化,多地又按下了开学暂停键,西交利物浦大学、北师港浸大本科毕业班外的其他年级学生、西南石油大学本科生、南京农业大学部分毕业生等多所高校都发布了不返校或暂缓返校的通知。南京农业大学还决定本科毕业论文不答辩,这让其他学校的学生感到十分羡慕。
此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校纷纷发布“不返校”通知,大学线下开学进程缓慢,而有一些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已经彻底放弃了本学期开学,将课程全部移到了网上。
最近,西交利物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这两所中外合作大学,以及西南石油大学等高校也都发布了“不返校”通知。
近期,华中科技大学教务处发布了一则2020届本科毕业生相关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到,毕业生应在5月23日前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各院(系)要充分发挥学科特色,加强毕业设计(论文)线上指导;论文涉及到实验实践等环节的可用其他方式代替。毕业生所有课程补(缓)考和重修考核工作必须安排在5月20日之前完成。学校定于5月26日前组织召开学校学士学位评定小组会议,审核通过应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和学位授予名单。
看来,华科将在五月底集中处理本科毕业的各类事务,但毕业生返校事宜未见相关安排。
据悉,同为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的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也发出了“不返校”通知。据读者提供的学校邮件内容,北师港浸大决定除本科毕业班学生外,本科其他年级的所有学生和研究生本学期不返校,返校日期另行通知。
据苏州市人民政府官网4月15日消息,西交利物浦大学决定,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所有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将继续在线学习,本学期无需返校。学校就学生和家长最为关切的若干事项,根据学校计划和专题研究进行回复,具体可参看学校官网。
南京农业大学4月5日曾发布开学公告,称学校将于17日起分期分批错峰开学。据悉,因各类学生具体情况差别较大,学校尊重学生意愿,可选择自愿返校或不返校。
对于毕业年级学生,可灵活掌握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要求和答辩形式,毕业论文(设计)相关工作,应尽可能在导师指导下,利用网络条件在线上进行。如果学生没有必须返校的原因并提出暂缓返校要求,可暂缓返校。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安排 ,本年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不采取答辩方式,改由学院组建毕业论文(设计)考核小组,对学生提交的论文和 PPT 进行评定后给出考核成绩,并根据导师评阅成绩、评阅教师评阅成绩和考核小组考核成绩,综合计算论文(设计)成绩。
4月16日,西南石油大学官网发布《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本科学生9-12周继续实施在线教学的通知》。通知内容提到,鉴于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势,经学校研究决定,本学期校历9-12周继续按要求实施在线教学,同时请师生适当做好13周及以后开课课程的在线教学准备工作,第13周及以后是否继续实施在线教学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情况另行通知。
此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曾发布开学通知称,学生自4月23日起分批开学。
在返校通知中,学校安排硕士生、博士生以及本科四年级先返校,而本科其他年级学生的返校时间依然待定。
从以上几所学校的消息来看,学校对本科生基本倾向于线上答辩,在家完成论文;需要完成实验等其他线下操作的硕博士生才是返校的主流;而其他年级基本倾向于保持在线教学的状态。总之,非必须在学校才能完成实验等科研任务的人群基本上可以不返回学校。
4月17日,河南省教育厅发布通知安排高校学生返校:以4月25日为返校复课起始时间,原则上,达到返校复课条件的高校毕业年级和有重要科研任务的研究生优先返校;其他年级自5月6日起陆续有序返校。
4月19日,陕西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做好陕西高校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工作的通知,根据通知,4月27日起,陕西省内各高校可以开始安排毕业年级(含高职和本、硕、博)、医学专业、医学类院校和有科研任务的学生错时错峰返校,具体返校时间由各高校统筹安排。5月6日后,各高校可以开始安排毕业年级以外的其他年级(含高职和本、硕、博)学生错峰返校。但尚在境外(含港、澳、台地区)的师生一律不返校,具体返校时间另行通知。
近日,浙江省也明确该省高校开学时间,要求全省高校从4月26日起至5月10日陆续开学。通知提出,在细化学生分期分批开学返校工作方案基础上,实行错时、错峰、错校开学,确保春季学期学生返校安全、平稳、有序。
据报道,4月13日,包括南京医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内的江苏3所高校学生返校;4月15日起,江苏海洋大学、盐城工学院、中国矿业大学等校已安排学生分批有序返校;4月18日,包括广西科技大学、南宁师范大学、玉林师范学院及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在内的广西5所高职院校首批学生已开始陆续返回校园。
未来,多所高校也将开学。4月14日,苏州科技大学发布消息,学校将于4月22日起安排学生分批有序返校。南京审计大学于日前发布信息,通知将从4月23日起安排学生分批有序返校。常州工学院也将自4月29日起安排学生分批有序返校。
此外,青海、新疆、山西等地高校已陆续开学。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江苏、河南、陕西、浙江等18个省份近70所高校明确开学时间。
第一首先高校生要明确规划返校路线,由于高校生来自全国不同省市,返校方式也是不一样,为了避免学生和更多人员接触,学校一般会采取点对点的接学生返校。一般会在火车站和客运站以及乘坐飞机场的学生,会在这些地方安排专门人员接待学生,然后统一送回学校,这样可以尽可能减少学生接触,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第二返校后进行隔离,学生来自不同省市,而且每个省市疫情情况不一样,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返校后进行隔离还是很有必要的,毕竟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安全着想,而且目前很多省市开学都是采取了封闭式的管理,学生一旦返校进入校园,也就意味着不能随意出入校们,同时还要在宿舍进行隔离,进而保证人员不聚集,也会有部分学校会让学生在校隔离14天后才可以进入教室,因此这个事情也让很多家长和学生比较纠结和难受,其实这也是为了学生安全着想,也是为了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第三返校后在校饮食问题,这个问题也是需要学生自己重视,饮食问题一直都比较受关注,目前有是疫情近期更需要注意,不聚集分批吃饭,同时做好个人卫生问题,这也是需要自己重视的。同时由于疫情期间一直在家,难免返校后想和自己玩的好的同学聚聚,但这个时候一定要听学校的安排,要保证自己的安全同时也是保证其他人的安全,切不可大意。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属于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及过程装备与控制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对学生综合运用所专业学知识有着关键的作用,这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论文,仅供参考!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论文篇一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探索 摘 要: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属于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及过程装备与控制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对学生综合运用所专业学知识有着关键的作用,文中针对课程的特点及现存的问题,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调整与 教学 方法 改进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质量与效果。 关键词: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1009-0118(2012)05-0132-02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是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及过程装备与控制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主要研究自动检测系统中的信息提取、信息转换及信息处理的理论与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一门应用技术课程。传感技术是自动检测系统,更是控制系统的前哨,它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在在促进生产发展和现代科技进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生学好这门课程不仅能为后续课程打下好的基础,也对学生综合运用所专业学知识有着关键的作用,自从2005年课程教学大纲调整以后,在教学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很难获得良好的教学质量与效果。 一、课程教学现存的问题 自2005年起我校重新制定了自动化专业的教学大纲,其中将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由考试课调整为考查课,并将课时由64学时更改为32课时,通过几年的 教学 总结 出该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困难: (一)教学内容多而散 课程内容多且散,涉及知识面广,有物理学,化学,电子学,力学等等,属于多学科渗透的一门课程,学生学习有难度,特别是对于一些基础不太好的同学更是有困难。 (二)典型应用性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属于典型的应用课程,要学习各种传感器的原理,并掌握它的使用,在此基础上掌握搭建检测系统的方法,单靠理论的学习必定是有差距的。而实验课时不充裕,实验条件也有限。 (三)学时越来越少 学校目前对学生的定位是“培养优秀的工程应用型人才”,为了加大实践环节的因此对课程设置与课时作了调整,本课程课时被缩减至32课时。 (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差 由于本课程被定为考查课,所以有相当一部份同学从 学习态度 上不太重视,没有投入必要的精力和时间,学习主动性差,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探索 (一)教学内容的调整 目前大部分的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教材多侧重于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测量线路及信息处理等方面,而对具体应用涉及较少,针对课程的内容多课时少的情况,教学时无法做到面面俱到,教学内容必须做适当调整。根据学校对工科本科生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定位,教学内容的调整遵循以下原则: 1、避免繁琐的理论推导过程,以避繁就简的方式向学生讲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例如:用幻灯片演示使用酒精灯分别燃烧热电偶的两端,在两端存在温差的时候两电极间即出现电势差,无温差时电势差消失,通过这个实例讲解电势差之所以存在的原因,可以配以大家能够理解的简单的公式推导,而不把重心放在构成热电偶的温差电动势和接触电动势形成的公式推导上。 2、重点讲述传感器的实物应用。增加实际案例是学生能够对传感器的应用有更感性的认识。 3、适当补充传感器与系统互联的方法。在先期几种传感器的应用中加入传感器接入控制器的方式介绍,使其思考所学课程之间的关联,对所学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能更加深入的认识,建立起系统的概念。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为了克服课程教学中客观存在的困难,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力求将教学内容讲解得更加生动、具体。 1、采用多媒体技术,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一方面可以省去教师用于黑板板书的大量时间,克服课时减少的问题;另一方面,以动画的形式生动形象的演示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展示所学传感器的各种照片、复杂检测系统的原理图或线路图,使学生能够直观地认识传感器,更容易理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例如,学习光栅传感器时,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使同学们理解莫尔条文的形成及其移动过程,使用对媒体课件就可以以动画的形式使同学们直观的明暗相间的莫尔条纹是什么样子,还可以以不同的速度使指示光栅在标尺光栅上进行移动,清晰的看出条纹移动的方向与光栅夹角及指示光栅移动方向的关系。学习增量式光电编码器时,很多同学很难理解编码器的辨向问题,通过使用幻灯片展示编码器的内部结构,直接了解光栏板上刻缝、码盘及光电元件的位置关系后,同学们就能更容易的理解辨向码道、增量码道与零位码道形成脉冲的相位关系,佐以简单的辨向电路就可以使同学们更高效的学习该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方法。 总而言之,利用多媒体技术使学生能够获取更多的信息,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2、重视绪论,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很多教材的绪论写的比较简略,但我个人认为这不代表它不重要,特别是面对学生主观上不重视课程的情况下,更要下大力气上好绪论这第一次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到这门课程的实用价值。通过幻灯片演示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同学们了解到小到日常生活,大到航空航天、海洋预测等方面都有着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应用,更根据各种行业背景中需要检测的物理量,自动控制理论在实现过程中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关键作用,使学生认识该课程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我校长年开展本科生科研实训项目,在开设本课程时已有部分同学成功申请实训课题,一般本专业的同学还是围绕专业应用领域申请课题,其中大部分会涉及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内容,所以也就他们正在进行的课题中使用传感器解决的具体问题进行讨论,更加直接的体会到本课程的关键作用,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主动性,克服考查课为本课程教学带来的部分阴影。 3、加大案例教学比重、侧重应用 根据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本课程教学的首要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合理选择传感器,对传感器技术问题有一定的分析和处理能力,知晓传感器的工程设计方法和实验研究方法。所以在教学中注意分析各类传感器的区别与联系,利用大量的具体案例分析传感器的应用特点。 例如,教材中在介绍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主要是从传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测量电路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介绍的,缺乏实际应用案例。在教学中用幻灯片展示不同应用的实物图,譬如轮辐式的地中衡的称重传感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悬臂梁式的电子秤、人体称、扭力扳手等。用生动的动画显示不同应用下的传感器的反应,例如,进行常用传感器热电偶的学习时,展示各种类型热电偶的实物照片,补充热电偶安装的方式,以换热站控制系统为案例,分析热电偶在温度测量上的应用,重点讲解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及与控制系统互连问题。在介绍光电池传感器时补充用于控制的干手器、用于检测的光电式数字转速表及照度表的应用案例,通过案例是同学们对传感器应用的认识更加深入。 4、利用学校的科研实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我校学生自二年级起可以开始申请科研实训项目,指导老师指导,学生负责,本课程在学生三年级第一学期开设,在此之前已有部分同学参加了科研实训项目,在这些项目中,譬如智能车项目、数据采集系统实现等实训项目中都包含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应用,上课前教师了解这些项目,就可以就实际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提升学习的兴趣。另外可以在学习的同时启发同学们集思广益,与实验中心老师联系,联合二年级同学进行传感器的设计制作,或者进入专业实验室进行传感器应用方面的实训实验,鼓励同学申报的科研实训项目,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结束语 通过几年的教学与总结,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作了适当的改革。调整的教学内容重点更突出,侧重应用,补充了丰富的案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的教学方法增强了教学的生动性,与科研实训的相结合,对课堂教学进行拓展,加强了学习的主动性,提升了实践能力。从近几年的网上评教结果来看,所做的教学调整与改革受学生的欢迎和好评,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袁向荣.“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 教育 ,2010,(21):85-86. [2]陈静.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改革探索\[J\].现代教育装备,2011,(15):94-95. [3]周祥才,孟飞.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0,(12):91-92. [4]张齐,华亮,吴晓.“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27):42-43.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论文篇二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是电气信息类专业重要的主干专业课,传统授课方法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应用层面的培养。针对此问题试图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效果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案改革进行探讨,提出一套技能与理论知识相结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 关键词: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工程思维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是电气信息类专业重要的主干专业课,是一门必修课,也是一门涉及电工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光电检测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精密机械设计技术等众多基础理论和技术的综合性技术,现代检测系统通常集光、机、电于一体,软硬件相结合。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课程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我国普通高校的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开设。本课程侧重于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理论的传授,重知识,轻技能;教师之间也缺乏沟通,教学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一、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改革必要性分析 笔者在独立学院讲授“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课程已有四年,最开始沿用了研究型大学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由于研究型大学是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而独立学院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有较大差异,在逐渐深入的过程中发现传统方案不太符合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定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重理论,轻实践 该课程是应用型课程,其中也有大量的理论知识、数学推导,而传统的研究型教学方法普遍都以理论教学为主,在课堂上大篇幅讲解传感器的原理,进行数学公式推导,相比而言传感器的应用通常只是通过一个实例简单介绍,导致最后大多数学生只是粗略地知道该传感器的结构,而不知道如何用,在哪里用。 2.教学模式单一 该课程传统上以讲授的教学方式为主,将现成的结论、公式和定理告诉学生,学生不能主动地思考和探索,过程枯燥乏味,导致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同时理论教学与实训、实践教学脱节问题也很严重。 3.教学实验安排不合理 传统的实验课程安排,验证性实验比例高达80%,综合设计性实验极少,缺少实训、实践环节。然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该以实践教学为核心,重点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和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以在学生 毕业 时达到企业对技术水平与能力的要求,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 二、适合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方案改革 传统的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课程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实验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这种方案能够培养研究型人才,但却无法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潜心研习,并反复实践,总结出以下几个可以改革的方面。 1.优化教学内容,注重工程思维 本课程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是各种类型传感器的原理,传统的教学要讲清楚其中的来龙去脉,而本人则认为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充分讲授清楚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即可,涉及大额数学公式可以选择重要的进行讲解,其他则可作为学生的自学内容,让学生课余自学。同时应该重点讲解该传感器的工程应用实例;另一方面要结合最新实际工程讲解。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应用型工程学习思维。 2.改革教学方法,改变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是“灌输式”的方法,无论学生是否接受,直接把要讲的内容全部讲述给学生,而这也违背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出发点和归宿。笔者认为应该应用工程案例教学,实行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3.与工程实际相结合,与其他课程相结合 教学过程中要从不同行业提取典型的工程应用实例,精简以后作为实例进行讲解。在进行教学时,要培养学生的系统观,让学生明白这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而是与自动控制原理、智能控制理论等课程相融合的,以达到融会贯通的学习效果。 4.实验环节改革 实验教学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课堂教学中理论、概念的感性认识。以往该课程的实验内容大部分为原理性、验证性的实验,学生容易感到枯燥无味,毫无学习积极性,很少有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并发现问题,实验效果极不理想。为了改变这种模式化的教育,笔者将实验内容由传统的验证性实验调整为设计开发型实验。在实验教学中根据客观条件在适当减少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开拓性实验项目以及设计综合性实验。 5.改革教学评价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高效的学习成果反馈机制是促进教学相长的必要手段,目前该课程都是通过课程作业进行学习效果反馈,可以采用每一个章节布置一道设计型题目,让学生更加广泛地查阅资料,并在一定知识广度的基础上深入分析题目中用到的内容,进而从更深的层面分析解决问题,以达到深度、广度相结合的效果。 本文针对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传统研究型大学的方案,提出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并根据四年的教学积累,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实验环节、教学评价及反馈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分析并提出了一套改革的方法和 措施 。本方案以实际工程应用实例为核心,在教学内容上侧重于传感器应用方面的讲解,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和能力,重视实验环节,以设计性、综合性实验代替验证性实验培养学生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建平,甘媛.“传感器”课程实验教学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 [2]曹良玉,赵堂春.传感器技术及其应用.课程改革初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3]李玉华,胡雪梅.传感器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Ⅱ技术与市场. (作者单位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
常州工学院的论文答辩难易程度,可能因人而异。但一般来说,它与其他学校的论文答辩难度差别不大。论文答辩是个人学术水平的体现,需要考生对自己的研究内容及方法有深刻的理解,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表达和沟通能力。对于难点来说,首先需要回答委员会提出的问题。这要求考生在短时间内对自己的研究内容有全面的掌握,因此考生在准备答辩的过程中一定要重点突出,并进行深入研究。其次,考生还需要在答辩过程中准确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并与委员会进行深入交流,这要求考生具有充分的思考和沟通能力。最后,论文答辩还需要考虑口语表达能力及语言文化习惯,这也是需要我们在平时多加练习与提高的方面。综上所述,常州工学院的论文答辩并不难,只要学生在平时多关注学术、学习方法与交流技巧的锻炼上下工夫,配合深入研究论文内容,相信是可以成功通过答辩的。
论文写作存在的问题
三、其他相关问题探讨
(一)高职学生是否要完成毕业论文在教师中,对高职学生是否要完成毕业论文的困惑由来已久,甚至在本科院校也有取消毕业论文环节的动议,分析其原因大致有以下方面:一是认为,高职毕业生与本科生一样,完成毕业论文,要求太高;二是在以往的指导过程中出现的前文所述的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写作水平有限,缺乏积累,再就是个别学生的学习态度存在问题,使得教师指导甚为困难;三是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指导的篇数太多,教师工作负荷过重等。毕业论文是学生总结学习成果,巩固、综合已学知识,进行专业训练,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本文认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要求其毕业生完成毕业论文,这也是世界许多国家的通用作法。在一些先进国家,特别注重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连小学生、中学生都要完成研究性学习的作业,也可以称作为论文、调研报告,至少也是小论文吧;另一方面,从职业活动的需求看,在人的职业生涯中,人们要不断地与外界沟通,与上级、内部其他部门及下级沟通,要不断地总结自己的工作等,写作能力的培养对个人职业的发展极其重要,这是无可置疑的。至于上述困惑的解决有些可以寄望于学校资源的改善,作为教师我们主要可以做的是,通过合理的安排、规划,指导学生收集来自实践领域的、专业领域的资料,通过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论文水平。
(二)提倡高职论文选题应紧密联系实践以全面促进学生就业为导向进行论文写作,体现在论文的选题中,在学生专业知识应用和业务技能训练前提下,尽可能结合生产经营需要,积极选取从实践中提出的应用题目。选题的实践性强,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运用所学,解决或深入了解一个实际问题并积累实践经验的途径;选题的实践性强,既能为生产、管理服务,又能接受生产、管理实践的检验,同学们可在实践中得到磨砺和提高,应大力提倡。建议可否将论文写作全部或部分纳入实践教学环节。
参考文献:
[1]卢德馨研究型教学20年—理念、实践、物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2]周建松主编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管理写的论文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7
摘要: 当前大学生在论文的写作中存在许多的问题,这严重地影响了学生个人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本文对大学生论文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应该发挥学校、老师及学生的作用,多管齐下,共同促进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写作 问题 对策
当前高校越来越重视大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重视论文写作研究的深度广度。在此期间发现了论文写作中的一些问题,偏离了论文写作的本意。那么,对于偏离论文写作初心的问题应如何解决呢?本文将就此提出对策。
一、毕业论文写作的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1)缺乏主动性,不够积极。其一,由于有的论文指导老师与学生研究方向不一致,老师对于学生的研究内容不了解,所以缺乏有效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研究的积极性。其二,有的专业要想有研究成果需要长时间去研究去探索,但是在论文写作时间较少的情况下,学生对于论文的写作积极性必然下降,同时也不利于科研的发展。其三,学校过度关注论文的查重率而忽视论文的质量,所以学生在态度上不重视论文的写作而只重视查重率。
(2)内容不恰当,结构松散。其一,表达不恰当。论文写作的过程当中,全篇都是介绍性的文字,或者是叙述、描写的文字较多,给人感觉像流水账一样,参考价值较低,不具有真正的实用性。其二,写作的思路不够清晰。①文中重点内容不够充实,而有些可以一笔代过的却浪费了大量的笔墨去研究;在同一个段落中经常会出现多个中心思想词,同时全文当中主次不分,不能突出重点,不能明确主旨思想。
(3)选题不恰当,定位不准。有的学生选题太大,没有从小的角度去研究深挖,而只是从表面上去研究研究而已;有的同学所选的题目与自己的专业关系不大,相关性不强;有的学生对于研究的内容不了解,并不知道研究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不知道如何写作,只是靠自己的兴趣就定题;还有的同学所选的题太旧,已经是过时的,没有创新点。这些都是选题不切合实际的表现。这些学生都没有从自己所学的专业出发,这些学生没有从实际出发,这都是不恰当的。
二、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问题的产生原因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上述现象的发生呢?
(1)缺乏写作的功底。在大学有的专业没有开设论文写作课程,例如:经济管理系、传媒系、书法系、美术系。学生不了解论文的写作格式,不了解写作要求和写作规范,学校也没有针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写作训练。有的专业虽然开设了相关的论文写作课程,但是学生没有认识到其重要性,没有很好地把握这次学习的机会。同时许多学生很长时间不接触写作,写作功底不深;不能得心应手地使用专业语言;文章的研究性也不强。
(2)思维方式较沉旧。由于受到专业因素的影响:文科生接受的多是死记硬背的知识,理科生则侧重培养严谨性。所以,都不善于创新。同时,由于本身受到专业知识的影响,本科生与研究生相比专业知识较少。很多同学缺乏创新的思想,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思想比较沉旧,选题写作还是跳不出前人的框架,只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小修小改。现在科技比较发达,资源获取更为方便,由于受到这种行为习惯的影响,大学生从小就形成直接百度的习惯,导致思维的局限性。
(3)查重上存在困难。有的学生存在大片的抄袭现象,毋庸置疑论文是通不过的。有的同学发现应用一些专业术语就会被查重,因此为了避免自己的论文出现飘红的现象就把专业术语改成自己的语言去表达。有的学生将本来一句很通顺的话前后颠倒语序,以过查重关。例如:法学专业学生写论文的过程中当需要应用法律条文去解决分析这个问题时,为了防止查重就只能自己去改动法条,有时候改得面目全非。
三、毕业论文写作中解决问题的对策
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深究其现象我们知道了原因所在,对此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去解决这个问题,提高学生的论文写作质量。
(1)学校应培养学生论文写作能力。只有加强写作课训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写作论文中出现的大多问题。学校应该开设论文写作课程,让学生形成经常写作的习惯,这样学生才能写好毕业论文,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毕业论文写作者。同时对于论文写作的深入学习,有利于强化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作为老师应该提高对学生写作的要求,督促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的任务,尽到老师教书育人的责任。学校也应该相应地加强管理,提高对论文的重视程度,让那些不主动学论文写作的人能静下心来研究写作。学生只有提升对写作的认识,才能以正确的心态去学习,去了解写作技能以及论文的写作方法与要求,端正自己的态度,才能更好地完成这项任务。
(2)学生提前做好论文写作的准备工作。资料的搜集对于写论文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就像砖对于盖房子的作用那样。但有的学生却嫌太过于麻烦不去实际搜集资料,自己坐在那里凭空想象,凭空捏造,“假、大、空”,最终写成的论文缺乏实用性、研究性和可参考性;有的学生虽然态度端正,但是盲目地去搜集资料,资料找了一大堆却不知道哪些是自己的论文所真正需要的,不舍得放弃,也不会对资料进行取舍,导致写出来的作文“一锅粥”,中心思想也不明确。在搜集参考资料的过程中应该对上面这些情况加以重视,让自己搜集的资料更充分、更贴切地为论文写作服务。
(3)学生应该树立发散性思维方式。可能很多人同时就一个问题开展研究,那么,不同的写作者就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善于去发现不同,大家群策群力,这样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如果一个问题大家都对此有了比较深入的研究,那么就不要再去研究这个问题了,而是要用发展的眼光,要善于去发现新问题,要有创新思维和意识。对于查重系统,学校应该根据综合考虑实际情况对系统加以完善,为学生更好地完成论文写作创造条件、创造环境。例如:增加学校图书库存,让学生多渠道获取研究资料,开设写作课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借鉴其他高校的经验,不能墨守成规。
大学生应该激发自身对所研究题目的兴趣。选题要以学生为主,如果选题不恰当老师再对其进行修改,而不是老师直接定题。老师应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建立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要进行思想交流和碰撞,更好地为论文写作服务。同时学校可以通过办板报、开讲座、开主题班会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形成诚信的校风。因此,我们应该发挥学校、老师及学生的作用,多管齐下,共同促进大学生写作质量的提高。
注释:
①辛悦.大学生毕业论文撰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读与写杂志,2012(10).
参考文献:
[1]周欣宇.上海师大毕业论文事件始末[N].中国青年报,2006.
[2]康星华.高校毕业论文质量管理浅论[J].江西蓝天学院学报,2007(3).
[3]郑琳.大学生毕业论文选题存在问题与对策[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8(4).
[4]陈道兰.大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与文献资料查找[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5).
毕业论文写作是硕士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更是硕士教育阶段学生学习的总结升华过程,也是硕士教育的最终检验方式。然而,硕士生毕业论文普遍存在论文质量低、创见不足、抄袭严重等问题。
本文通过调查发现,问题产生于硕士生毕业论文写作全过程:论文训练阶段,毕业论文写作教学质量不高,论文写作训练不充分;论文写作准备阶段,选题不当,资料收集少,设计不合理;论文写作阶段,时间精力投入不足,主动思考少,急于求成;论文修改阶段,态度不端正,敷衍了事,缺乏再思考。本文,针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改进策略和建议,以期提高硕士生毕业论文的写作水平。
一、论文写作训练阶段
高校虽然都有《论文写作》课程,但是重视程度普遍不够。首先,从课程定位来说,大多数高校把《论文写作》仅仅定位为一门课程,但要求其承担本应由各门课程共同承担的培训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写作能力的任务。其次,重视不足,师资配置不当。许多高校的《论文写作》课程教学都是由非专职教师担任,承担这些课程教学的不少是行政教师,极少配置学术能力强、写作经验丰富的高水平教师。
此外,论文写作训练不够,很多学校的课程考核几乎都是考试,没有合理安排课程论文,或者安排了课程论文,但缺少教师的专业指导和意见。课程论文不严谨、不认真,抄袭严重、质量低,这显然不利于学生论文写作态度和能力的培养。
因此,高校必须重视《论文写作》课程,并把《论文写作》课程同其他课程教学相结合,合理调整《论文写作》课程的开课时间,适当安排其他课程进行课程论文考核。高校对《论文写作》课程必须配置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具有丰富的论文写作实践经验的教师承担课程教学,要求其他课程教师配合教学,课程论文考核要求课程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专业写作指导,并提出严格写作要求,使学生端正态度,培养学生论文写作能力和思维。
二、论文写作准备阶段
论文写作阶段主要的任务是选题、论文设计和资料收集。论文选题和设计时,需要学生和教师进行充分沟通和讨论,以学生为主,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积累、兴趣方向和能力水平,积极引导学生思考。这一过程要避免两极端,防止出现论文指导老师要么甩手不闻不问,要么大包大揽,前者容易导致学生选题不当、设计不合理,后者容易导致学生产生依赖心理。很多人对资料的收集重视不够,尤其是论文写作的新手,认为资料收集只是为了解决论文的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问题。实际上,资料收集在论文写作前,根据论文选题对相关资料的收集、阅读、分析、整理和思考的系列过程,既是对选题的初步论证,也是论文思考设计的过程。同时,论文写作中涉及到许多专业问题,对于了解不深的问题、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参阅相关资料就有可能解开疑惑,对于比较了解的问题,也可以通过参阅相关文献资料拓展视野、深化思考。实践性论文的写作,更是如此,除了要收集文献资料,还需要进行相关数据资料的考证、调研。
因此,资料收集,既是论文写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论文选题的初步论证和设计过程,更是论文专业问题初步思考和解决过程,这一过程在论文写作时至关重要。
三、论文写作阶段
论文的正式写作过程实际上是在论文框架基础上对论文相关专业问题的`思考、论证和解决过程。从目标管理的角度来看,任何问题或任务都可以进行层层分解,总目标可以分解为几个分目标,分目标可以进一步细化。毕业论文写作也是如此,论文的实质就是要解决某个专业问题,这一大问题必然涉及几个方面或者几个小问题,小问题可以分解为更小的问题,论文的写作过程就是解决一个个问题的过程。
论文写作过程中对于一个个专业问题的解决,首先需要对前期收集的相关专业资料进行反复阅读,很多时候还需要进一步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其次,要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和整理,从而对该专业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意见。
在论文写作前,作者都会形成已有的观点,但这些观点需要进一步论证和阐述,更需要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找到支撑观点的依据,在此过程中可能会形成新的观点或者相反的观点,这时则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论证,并形成最终观点,进而在论文中进行阐述。因此,论文写作过程是一个反复思考、反复论证的过程。
四、论文修改阶段
论文修改实际是一个再思考和完善的过程,主要任务是对论文框架、观点进行完善和对论文文字、格式进行修正。然而,硕士生的毕业论文写作时间和精力投入不足是普遍现象,他们迫于就业的压力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找工作,很难有足够的时间沉下心来进行论文写作,更别说修改论文。针对这一现实问题,需要学校合理安排课程、实习和毕业论文写作时间,同时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对毕业论文写作给予重视,科学合理的安排时间进行论文写作与修改。
论文修改阶段的关键词是“完善”,一是对论文的整体框架、逻辑思路、观点和依据进行完善;二是对论文的文字和格式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完善。前者尤为重要,很多人觉得论文写完了就大功告成了,其实这时候的论文还是比较粗糙的,就如毛坯房一样,框架墙体都起来了,但还没有粉刷装饰。论文的修改就是如一个房子的装修过程,需要在不破坏主体框架的前提下进行结构的调整和整体的修饰。
论文修改时,需要对已经完成的论文进行反复地阅读,检查论文框架、逻辑是否合理,主要观点是否清晰,论证是否充分,依据是否可靠,以便进一步改进。同时,要严格参照论文规范文件对论文格式进行修正,题目、标题、正文、图表、参考文献、页眉、页码等的字号、字体、段落、要求是否符合,细节决定成败,一篇格式规范的论文才能称为好的论文。
结语
毕业论文是硕士教育的结晶,毕业论文的水平直接体现了硕士教育的水平,是检验硕士教育的最终指标。毕业论文写作实际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硕士教育的全过程,而不是某一个课程或某一个老师的任务。需要学校从整体进行思考,系统规划,合理安排,高度重视。
同时,毕业论文写作是一个大规模、集中式、专业化的知识总结和思维训练过程,是硕士教育极为精彩和重要的部分。硕士生需要树立正确的观念,通过论文写作使自己的专业知识得到进一步深化,使自己的思维得到专业的训练,使自己的学术素养和能力得以展现和提升。
毕业论文的写作是成人高等教育英语本科专业教学大纲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它是英语专业学生完成本科阶段学习的标志性作业,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和考查,也是学生取得学士学位资格的重要依据。因此,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一个独立的、不可替代的重要的教学环节,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随着成人高校招生比例的提高、教育投入资金不足、生源层次要求不高等多方面因素,使得成教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水平令人担忧,如何提高成人教育学院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质量成为当务之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以常州工学院成教学院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当前毕业论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探讨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并尝试提出提升论文质量的对策。
一 、论文写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不重视毕业论文
由于在职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的态度。笔者发现学生对本科毕业论文的认识不足和主观态度不认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投入的时间极其有限,花费的精力少之又少。在部分学生看来,论文成绩不会影响其毕业,在这种功利之心的支配下,产生一种应付的心态;另外,一些学生认为自己已是成年人,指导老师不会太严格,老师一定会让过关的,只要应付一下就行了,这就导致他们在写作过程中出现消极的情绪,毕业论文问题较多。
2.学生盲目选题
选题缺乏科学性,缺乏现实指导意义。学生在选题时往往会根据自己的一时兴趣来定题,而且学生选题时对课题的了解不够充分,也没有一定的资料积累,只是很表面地根据题目来判断是否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因此这样盲目选题,导致论文写到一半后发现写不下去了,想要更改课题,或者只能勉为其难,硬着头皮往下写。还有个别学生选题时特别被动,没有自己感兴趣的课题,选题时举棋不定,最后甚至要求指导教师直接给他命题。
3.学生缺乏撰写论文的相关知识和能力
由于不少学生对如何撰写毕业论文知之甚少,平时又不注重对相关专业课题的思考、钻研,直到要毕业时才匆匆上阵。既不了解毕业论文写作的意义,也不知晓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和毕业论文的基本格式,更谈不上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盲目地选题、定题,这必然会影响论文的质量。
4.学生论文的书写格式不规范
学生对论文写作环节了解不到位,导致论文的格式不够规范。不少学生把论文的大写、缩写、斜体、字体、标题、序号、列举、着录等都当作枝节小事,无关紧要,完全忽略了这些方面的要求。因此,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论文的标题空泛,旨意不明,拟写的提纲、摘要、关键词不具备应有的功能;列出的参考文献不够规范,其结果是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很难达到教学要求。
5.学生语言基本功差
较突出的问题是言语的表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学生缺乏一定的理论修养与思辨能力,不会借助相应的理论知识对其论点予以逻辑分析,也不善于以清晰的思路、严密的论述阐明自己的观点,这就使得论文思路不清晰,论证层次欠分明。
(2)英语语言功底差,用词、语法错误百出,有的学生不会用英语表达,只好借助电子工具,结果机器翻译的东西,内容可想而知。可见,语言基本功成了影响论文质量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
6.与指导教师配合不力
大多数学生根本不清楚如何撰写毕业论文,对写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不清楚,甚至是毫无计划。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很少有学生能够及时和指导老师沟通并请教老师,很大部分因素是学生认为毕业论文就是随便写写,于是我行我素,东拼西凑将就了事。结果是指导老师经常抱怨老是联系不到他们的学生,因为学生总是以工作太忙为借口。
二 、导致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的原因
1.学生的学习动机
很多学生表明自己读书就是为了增加就业砝码,说白了就是“混文凭”.这样不纯的入学动机导致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缺乏研究意识。安心学习、静心做学问对他们来说是不可能的事。他们的主要注意力不在学习和科研上,而在于其结果;其努力的目标不在于如何去完成任务,而在于完成任务的回报。为了文凭而学习成了部分学生的真实写照。因此,此类学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会寻求用最少的时间完成学业,以最小的努力获得足够的学分和完成粗制滥造的毕业论文。
2.学校的课程设置
目前我校成人教育课程设置上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专业课相对较多,综合实践课少;课程设置随意性较大,“因人设课”现象较普遍。这就导致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不够宽厚,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十分肤浅,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缺少问题意识,不会发现问题。另外,学生学习的很多知识要通过实践才更有意义和价值,而理论课多,实践课少会影响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从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仅停留在课本上,不能通过相应的科研实践使其变成自己的知识,同时阻碍了学生进一步开展创新活动。同时,我国大部分成人教育培养缺少论文写作课程,因此学生在学习阶段很少参与科学研究,没有科研论文写作的经验。进入写作阶段也是从模仿论文写作起步的,由于缺少论文写作方法和技巧,到了写论文的时候就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三、 解决对策
为了加强本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实现培养目标,针对本专业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强化学生对论文写作重要性的认识
无论是学校还是指导教师,都应向学生强调毕业论文的重要性,要求学生把毕业论文写作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上,认识到毕业论文写作是完成本科教学内容的重要步骤,是全面检验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的主要手段,是学生毕业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强化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内在需求。从以往的经验和现实的情况看,即便将来毕业生不是主要从事研究工作,专业写作能力的强弱同样会影响到其择业和未来的职业生涯。
2.完善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方式
建议在成教学生培养计划中,适当增加关于科研方法的课程内容,提高学生应用综合研究方法的能力。开设一些关于从选题到开题再到写作,从理论知识到写作等全方位的论文写作方面的选修或必修课程。这些课程内容应该包括论文写作的目的、意义、特点、写作原则、方法和论文写作需要遵循的各种规范、标准和语言习惯等。强调该课程是本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论文写作课,要端正学生的写作态度,构建学术道德,使其掌握写作规范,提高写作能力,最终培养创新能力。此外,学生进行课程学习不仅要学习知识,更应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习动机,发挥其潜力,创造性地进行科学研究。因此,在本专业课程教学方式上应灵活多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渗透研究意识,以自己的教学为示范,让学生从教师分析问题的角度、方法中受到启迪,从而培养学生自学的主动性和探索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尚凤、李美能、韦艳梅《广西英语课程与教学论硕士学位论文调查和分析》[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3)
2、舒玲娥,《论学位论文写作中的选题》[J].文学教育,2010(15)
3、于淑娟、朴正日,《从编辑角度谈论文写作中的形式问题》[J].东疆学刊,2001(4)
4、朱健安,《指导文科学生写论文的探索》[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5)
5、张霖欣、代玉华《试论英语学术论文写作中的文献参考与利用》[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7(6)
历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58,最高为617。
常熟理工学院在江苏是第二批次本科招生,所以我们通常认为常熟理工学院是二本大学。前身是创办于1958年的苏州师范专科学校和1984年建校的常熟职业大学,1989年两校合并为常熟高等专科学校。2001年江苏省人口学校并入。2004年5月12日,经教育部批准在常熟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建立常熟理工学院。
学术资源:
截至2013年底,常熟理工学院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140余万册,电子图书285万种,纸质期刊近1900种,数据库30个,数字信息资源量30TB。
学校办有《东吴学术》、《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种学术期刊。其中《常熟理工学院学报》的前身是创办于1988年的《苏州师专学报》(1990年更名为《吴中学刊》)和创办于1992年的《常熟高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近年来先后派出专家、学者赴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交流或进修,聘请外籍教师数百人次,与英国、美国、德国、法国、新西兰、加拿大、印度、意大利、韩国、日本等国家的50多所高校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学校设有国家汉办外国人汉语水平考试(HSK)考点。
2021年常熟理工学院高考录取分数线如下:
1、2021年常熟理工学院在江苏省,物理类(首选物理,再选不限)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92分,所对应的位次为94681位。
2、2021年常熟理工学院在天津市,综合(物理必选)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05分,所对应的位次为32449位。
3、2021年常熟理工学院在河北省,物理类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01分,所对应的位次为86253位;历史类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31,所对应的位次为20508位。
4、2021年常熟理工学院在安徽省,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87分,所对应的位次为89979位;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61,所对应的位次为21432位。
5、2021年常熟理工学院在安徽省,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74分,所对应的位次为87344位;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54,所对应的位次为15488位。
6、2021年常熟理工学院在四川省,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31分,所对应的位次为23672位。
7、2021年常熟理工学院在湖南省,物理类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05分,所对应的位次为77389位。
8、2021年常熟理工学院在上海,综合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48分,所对应的位次为27131位。
常熟理工学院简介
常熟理工学院坐落于人文荟萃、山明水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花园城市——苏州常熟,是江苏省省属公立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1958年建校(苏州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本。学校占地面积1800多亩,建筑面积60多万平方米,建有东湖和东南两个校区。
学校现设有14个二级学院(部),49个招生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7大学科门类,面向全国21个省招生;普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9610人,联合培养全日制研究生100多人,继续教育学院成人学历教育在籍学生6600多人。
现有教职工1472人,其中专任教师961人,高级职称653人,博士544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333工程”“青蓝工程”“六大人才高峰”培养人选等254人次,国家级教学名师、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优秀教学团队(科技创新团队)11个。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常熟理工学院
常熟理工学院2022录取分数线(江苏省)历史等科目类:物理等科目类:说明:常熟理工学院普通类专业对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办法为,按照考生的实际投档成绩从高到低排序安排录取专业。当实际投档成绩相同时,依次按语文数学两科之和、语文(历史等科目类)或数学(物理等科目类)单科成绩、外语单科成绩、首选科目单科成绩、再选科目单科最高成绩从高到低排序,若仍相同则参考考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投档最低分同分考生排序项以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公布为准,具体说明详见考试院网站公布的投档线说明。2021年常熟理工学院高考录取分数线1、2021年常熟理工学院在江苏省,物理类(首选物理,再选不限)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92分,所对应的位次为94681位。2、2021年常熟理工学院在天津市,综合(物理必选)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05分,所对应的位次为32449位。3、2021年常熟理工学院在河北省,物理类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01分,所对应的位次为86253位;历史类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31,所对应的位次为20508位。4、2021年常熟理工学院在安徽省,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87分,所对应的位次为89979位;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61,所对应的位次为21432位。5、2021年常熟理工学院在安徽省,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74分,所对应的位次为87344位;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54,所对应的位次为15488位。6、2021年常熟理工学院在四川省,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31分,所对应的位次为23672位。7、2021年常熟理工学院在湖南省,物理类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05分,所对应的位次为77389位。8、2021年常熟理工学院在上海,综合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48分,所对应的位次为27131位。以上内容参考:-常熟理工学院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常熟理工学院2021年录取分数线常熟理工学院2021年录取分数线在江苏招生物理类分数线是425分,省最低排名是147158名;历史类分数线是496分,省最低排名是43490名。在河北招生物理类分数线是501分,省最低排名是86253名;历史类分数线是531分,省最低排名是20508名。在福建招生物理类分数线是514分,省最低排名是46167名;历史类分数线是522分,省最低排名是12893名。在江西招生理科分数线是474分,省最低排名是87344名;文科分数线是554分,省最低排名是15488名。在河南招生理科分数线是512分,省最低排名是125339名;文科分数线是552分,省最低排名是26451名。在四川招生理科分数线是448分,省最低排名是159694名;文科分数线是531分,省最低排名是23672名。在广西招生理科分数线是443分,省最低排名是69109名;文科分数线是503分,省最低排名是16761名。学校现设有14个二级学院(部),49个招生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7大学科门类,面向全国21个省招生。普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9749人,联合培养全日制研究生100多人,继续教育学院成人学历教育在籍学生5800多人。现有教职工1551人,其中专任教师1100人,高级职称702人,博士59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