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毕业论文

首页 毕业论文 问题

关于俄国史毕业论文选题

发布时间:

关于俄国史毕业论文选题

我这有详细的论文资料,但是字数太多发不过来,或者你留个邮箱。

关于俄语专业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导语:俄罗斯是我们祖国最大的邻国了,两国的交流非常频繁,所以,很多的中国学生到俄罗斯留学。而对于中国留学生而言,撰写俄语专业毕业论文是一件非常困恼的事情。下面是我分享的俄语专业毕业论文格式要求,欢迎阅读!

俄语论文(包括初稿)必须打字。页码标注采用底部居中的方式采用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字加黑。目录内容独立排页。封面用学校统一的模板制作,论文一律用A4纸打印

1. 汉语封面: 包括中文题目、作者姓名、班级、学号、专业、指导教师姓名、职称。标题应该简短、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应注意:序号即为学生学号,应填写完整,例如“050141008”,不能填写“8号”或“08“等,专业名称填写本专业的全称,例如“俄英专业”,不能填写“俄英”等。题目用小二号黑体字,副标题用小三号黑体字,其它项目用四号宋体字。

2. 俄语论文封面包括: 俄文题目(可加一个副标题 )、学校名称、院系名称、指导教师姓名、职称、学生姓名、班级。学校名称上空一行,用黑体一号字,居中;下空一行后,写院系名称,用黑体小二号字,居中;下空两行,写论文题目,用黑体小二号字,副标题用黑体小三号字,居中;下空四至六行,写指导教师姓名职称,作对齐,右侧写学生姓名班级,用黑体四号字;下空两行,写城市名及时间,用黑体四号字,居中。

3. 摘要: 摘要分俄语摘要和汉语摘要两部分。中文摘要一般要求500字以内。论文摘要另起页并排在标题页之后,先俄文后中文,分页打印。摘要部分包括论文题目、论文摘要和关键词 。俄文题目用Times New Roman三号字居中打印。之后,空两行开始摘要部分。将“Тезис”一词加方括号,前空两格,用Times New Roman四号字加黑,俄文摘要内容用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字。中文题目用三号黑体,居中,空两行开始打摘要部分。将中文“摘要”二字加方括号,前空两格,用黑体四号字。中文摘要内容用宋体小四号字。

4. 关键词: 中文摘要内容下空一行加方括号打印“关键词”三字(四号黑体),中文关键词之间空四格(或一个Tab键),不加标点符号。俄语摘要内容下空一行加方括号打印Ключевые слова ,用Times New Roman四号字加黑,俄文关键词之间空四格(或一个Tab键),不加标点符号,字体为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字。必须提供3-5个关键词。

5. 目录: 写出目录,标明页码。目录页应另起页并排在摘要页之后。上空1-2行,“Содержание”字体为Times New Roman黑体四号字。下空两行,书写章、节、小节及其开始页码,页码放在行末,目录内容和页码之间用虚线连接。内容部分用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字书写。

6. 正文: 另起页排在目录页之后。字体采用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字。行距为固定值20。页边距:上,下,左75px,右。正文中的例句要用斜体小四号字。例如:Пример: Старик был просто в восторге, записку настрочил, послал за лошадьми. (Ф.М. Достоевский) Все как будто были в восторге, как будто выдавали кого-то замуж. (Л.Н. Толстой) Тут они был в совершенном восторге; в восторге от Израиля, в восторге от арабов, и от Голландских высот в особенности. (В.Ерофеев) Он был в бешенстве и сознавал, что от этого сам смешон. (Ф.М. Достоевский)

(1)绪论(Введение)。Введение一词上空一行,居中,字体用Times New Roman三号字加黑。之后隔行打印绪论内容,应包含актуальность темы, цель работы, задачи, объект рассмотрения, практическая значимость, структура работы等内容,以上词语加黑。绪论内容字体用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字。绪论部分完成后,需另页开始本论部分。

(2)标题层次。毕业论文的全部标题层次应有条不紊,整齐清晰。相同的层次应采用统一的表示体例,正文中各级标题下的内容应同各自的标题对应,不应有与标题无关的内容。标题符号从大到小依次为:

(3)

Глава 1 Глава 2 Глава 3 Глава 4 Глава 5 …Заключение (上下各空一行,第一个字母大写,Times New Roman小三号字加黑,居中打字) 俄语论文

. . . . ... Выводы(上空一行,第一个字母大写,Times New Roman四号字加黑)

. . . . . . . …(上空一行,第一个字母大写,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字加黑)

(3) 引文。正文中的引文一律采用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字,短句混排在正文中,其后必须用圆括号注出作者姓名,出版年,页码, 例:(Кузнецов 1978: 76)(刘润清2001: 234)

(4)谢词。结论结束后,空一行,写谢词,以简短的文字对在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过程中曾给予帮助的人员表示自己的谢意。用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字。

7. 参考文献: Литература一词用Times New Roman四号字,上空一行,居中。一般情况下应至少开列出15本(篇)以上的引用书目(文章)。中俄文参考书目的.比例为8:7。

8.(1)俄文书目的著录格式:

作者姓名,如: Кузнецов А. В.

作者姓名后空一格,写作品标题,如作品系某一书,则在作品标题后点俄文句号。句号后写出出版地,出版社名,出版年代(出版地、出版社名、出版年代之间用俄文逗号连接)。如:Кузнецов А. В.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и языковая личность. М., Диалог МГУ, 1998.

如引文引自某一书或某一杂志中的一篇文章,则在作者姓名后空一格,写文章名称,文章名称加句号后加双斜线 // ,然后写书或杂志名,加句号并空格后写出版地、出版社名(杂志可不写出版地、出版社名)、出版年代(份)。如:Голованова А. В. К вопросу о категории ценности и её репрезентации в языке.// Язык и культура. Волгоград, Перемена, 2003. Голованова А. В. К вопросу о категории ценности и её репрезентации в языке. //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в школе. 2003. № 5.

引用页码。如正文中的括号标出时此处不必再加。

(2)中文书目的著录格式:

1)专著注录格式:作者,书名,版本(版本为第一版时可省略),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日期.

2) 文的注录格式:作者,题目名称 //期刊名称,出版年,卷(刊)号。参考文献部分字体采用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字。

如: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吴国华,论世界语言图景 //外语学刊,2003年第2期。

9. 附录: 正文主体的补充项目,包括放在正文中过分冗长的图表及有关说明等。附录排在参考书目之后,如没有可不带附录。用Times New Roman四号字。

论文的装订要求

按以下顺序装订毕业设计说明书或毕业论文:

(1) 汉语封面

(2) 俄语封面

(3) 俄文摘要(含关键词)

(4) 中文摘要(含关键词)

(4) 目录

(5) 正文 (含谢词)

(7) 参考文献

(8) 附录

(9) 封底

知识扩展:俄语专业毕业论文题目集锦

1. 十九世纪俄国文学中的妇女形象分析 Анализ женских образов в русской литературе девятнадцатого века

2. 小说《罪与罚》的人物形象及情节发展分析 Образы героев и сюжетное развитие романа “Преступление и наказание”

3. 浅析布宁作品集《幽暗的林荫道》 Анализ сборника И.А. Бунина “Темные аллеи”

4. 索氏文学情怀—《俄罗斯问题》 “Русский вопрос”- тема в произведениях А.Солженицына

5. 萨尔蒂科夫·谢德林童话的总体研究 Комплексное рассмотрение сказок Салтыкова-Шедрина

6. 屠格涅夫的长篇小说《父与子》的象征主义 Символы в романе И.С.Тургенева "Отцы и дети"

7. 俄语委婉语研究 Исследование эвфемизмов в русском языке

8. 俄汉谚语中女性形象对比分析 Сравнительный анализ образа женщины в китайских и русских пословицах

9. 契诃夫的喜剧《樱桃园》中主人公的时代特征 Черты эпохи героев в комедии “Вишневый сад” А.П. Чехова

10. 浅谈俄语中带身体部位元素的成语 О фразеологизмах с семантикой “части тела” в русском языке

11. 俄汉语幽默对比分析 Сопоставительный анализ юмора в русском и китайском языках

12. 从俄语语义视角看俄语词“死” О слове "смерть" с точки зрения семантики русског языка

13. 屠格涅夫作品中的景物描写(以《猎人笔记》为例) Описание природы в произведениях И. С. Тургенева (на атериале"Записки охотника")

14. 论现代俄语的演变 Об эволюции современного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

15. 柳·彼特鲁舍夫斯卡娅作品中的“小人物”形象 Образ "Маленького человека" в произведениях Л. Петрушевской

16. 浅析契诃夫作品《三姐妹》中的人物形象 Об образах героев в 《Три сестры》А. П. Чехова

17. 浅析普希金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形象 Об образах женщины в творчестве А. С. Пушкина

18. 契诃夫作品中的庄园形象 Образ русской усадьбы в пьесах Чехова

19. 俄语词汇的同音异义现象初探 Омонимии в русском языке

20. 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白痴》中纳斯塔西娅·菲里波芙娜的形象分析 Образ Настасьи илипповны Барашковой в романе Ф.М.Достовского "Идиот"

21. 浅谈儿童文学作品对俄罗斯民族价值观的影

自1978年成为"文革"后首届苏联史专业研究生起,我治苏联东欧史已历时20余年。这20来年大体可以化为前后两个阶段:1981-1990年是以苏联史研究为主,这也是我学术研究和思想的形成期、积累期,通过案例、事件、人物以及民族文化、社会体制的研究,我建立了自己的苏联史研究体系,也为后来的苏联东欧现状与转轨进程研究打下了基础。 我在一篇文章中曾谈过,我走上这条治学之路是偶然也是必然,每个阶段孤立地看,都是偶然因素造成的,但无形中前一阶段的结果却为下一阶段的起点作了准备。我父亲就是搞苏共党史的,为此他吃尽了苦。我曾发誓再也不走父亲的路,但在"文革"中文化极度贫乏的情况下,我能读到的也只有"抄家"后留下的马恩列斯全集和一些历史书籍。1969年初中毕业,我这个"黑五类子女"被剥夺了升学权利,下乡插队在甘肃省中部干旱地区。1974年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使我以"可以教育好子女"的身份进入兰州大学外语系,毕业时听说要招研究生,当时离考试只有几个月的时间,临阵磨枪好像还是"家学"的那点底子管用,于是乎就像有上帝之手,我又走上了父亲的道路。读研时我的关注点在俄国史方面,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和当时参与的科研任务都没有突破1917年,我心里有个小九九,不搞现代史。不光是父亲的遭遇留给我的印象太深,主要是我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我的逻辑思维能力不强,搞搞考据、梳理清楚历史的来龙去脉还可以,一上升到"形而上"层面,理论功底的薄弱就会突显。仅从搞专业扬长避短的角度我好像也更适应"前段",何况我在读研期间对基辅罗斯社会形态、金帐汗国对罗斯文化的影响、俄国村社起源及其发展和19世纪各种思想论争,都有浓厚的兴趣,也写过一些习作。1982年到陕西师大工作以后想就沿着已有的思路走下去。但当时师大的重点在近现代史,不在古代、中世纪,我所在的苏联史研究室也是只搞"苏联",不搞"俄国"。我多次要求说,你们大家当桌面,我来续个桌子腿,干吗都挤在一条道上。未得应允,学科设置迫使我必须"转向",于是在很不情愿的情况下我开始研究十月革命后的俄国农村问题。一 "新经济政策与俄国农民"是我进入的第一个领域。这不仅因为当时我国农村改革刚启动,农民问题已成为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首先突破的方向,而且也因为农业是苏联体制弊病最突出的领域。我从所接触的史料上感觉到当时苏联所谓的富农只不过是新经济政策下农民逐步富裕的必然现象,因而起了为所谓"富农"翻案的念头。在1982-1983年前后的这个时期,为集体化前成功的家庭农场与农户(所谓"富农")作整体性辩护,从性质上否定"消灭富农"运动(而不是仅仅指出其"扩大化"),这不仅在我国,而且在那时苏东国家的史学界都是第一次,为此不能不做大量的考证工作,因此那个阶段的文章都写得很长,由于涉及当时的敏感领域与前沿话题,论证不充分,不敢迈步,而论证充分了,篇幅又过长,好在我们自己办一份《苏联历史问题》的刊物,给我提供了发表的场地,让我能够从实证角度做大量论述。也正因为当时从每一个环节入手时都十分谨慎,反复核对我所有能见到的史料、文献,作了大量卡片,然后在分析论证。现在回头看来,在有关苏联模式真相的大量资料与研究滚滚而来的今天,这些当年的作品也并不过时。 1983年,我连续发表了一组关于新经济政策时期农村政策的演变与所谓"富农经济"的若干问题的文章,用大量统计材料考证了历来被称为"富农"的富裕农民商品经济在集体化前的几个发展阶段:1918年--1920年的地下经济阶段、1921年--1922年的半合法发展阶段、1922年--1925年的合法化阶段、1925年--1927年的相对极盛阶段及1927年--1929年的自行消灭阶段。通过对"富农"一词的含义在苏俄历史上的演变和苏联农村阶级分析方法的源流及发展的考察,指出了"富农"(库拉克)一词原来在俄语中的传统含义是"吝啬鬼"、"守财奴",是一句骂人的话,本无什么标准。只是后来民粹派把它定义为一个阶级即"年轻的农村资产阶级"。后来布尔什维克接过了这一概念,但直到"消灭富农"时为止这一概念仍然含糊不清。我根据所能见到的关于富农收入的统计资料对"相对极盛"时期的"富农经济"做了统计分析,认为即使在这个时期,"富农"阶层总收入中剥削所得只占,而劳动所得要占92。1%左右。据此,我认为说革命后的"富农"是农村资产阶级、是"最后的、最庞大的资产阶级"的传统看法不妥,如果说,革命前的富农尚未完全资产阶级化,尚未发展成一个经济政治上成熟的阶级,那么新经济政策时期的"富农"作为一个阶层而言,基本上属于带有资本主义倾向的小商品生产者,这样,也就从根本上否定了苏联20-30年代之交的那场"消灭富农"运动。 此后,我又在这一领域里继续深入,1984年发表了《论苏联1927-28年度的粮食危机》一文,对导致新经济政策崩溃、党内斗争激化、农村政策急剧左倾最后形成斯大林模式的"大转变"的关键事件--1927年底爆发的"粮食危机"进行了研究,认为危机时并不是农民商品粮"供"得太少,而是由于"超工业化"导致对商品粮"求"得太多,危机的原因既不是斯大林讲的"富农进攻",也不是所谓"小农经济的分散落后",而是苏联在工业化方面过分冒进,在农业政策方面的左倾失误。我认为剪刀差对粮食危机的影响主要表现于生产过程,而不是象传统所认为那样表现于流通过程,与其说农民因价格低而囤粮不售,不如说因价格低而影响了商品粮生产的发展。总的来说,粮食危机是当时工业化急于求成而导致的一种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现象。由于急于工业化,经济上就使各种剪刀差与违反价值规律的价格体系得不到改善,政治上就产生唯恐农民富裕的左倾思想。由于这两者都没有改变,1928年后的种种反危机政策自然都难于收效。如所周知,粮食危机是后来苏联打击乃至消灭"富农"的主要借口,也是取消新经济政策的直接原因。对这一问题的澄清不仅加深了我对"富农"问题的系统看法,而且促使我进一步去研究新经济政策在苏联何以最后失败的更深的原因与教训。 1986后年我分别发表了《论苏联20年代关于农村分化问题的统计学研究》(《苏联历史问题》1986、1)《关于苏联阶级划分的统计学问题》(《史林》(1988年、1)二文,对苏联农村阶级分析方法的源流与发展作了系统分析,从革命前民粹派统计学、"自治局统计学家"到社会主义统计学者的发展,从革命前"动态研究"与"预算研究"两大统计学派的论证及其对革命后统计学界的影响,直到革命后的各种农村分化统计理论的兴衰演变,我都进行了大量接触。革命后初期农村统计中"动态研究"占主导,其代表是中央统计局系统的波波夫、赫里亚谢娃等,新经济政策时期新的"预算研究"学派兴起,其代表是共产主义科学院的克里茨曼、盖斯特尔等,到了新经济政策后期,以涅姆钦诺夫为代表的综合以上两派并有所扬弃的新统计学理论发展起来。但无论那种统计理论,在证明农村中存在严重"阶级分化"时都遇到了困难,以涅姆钦诺夫统计模式为例,在他做的调查中,经济中剥削成分在15%以上的农户只占全部农户的。这一在新经济政策时期农村统计学中具有总结性的模式尽管仍有夸大资本主义的倾向,但即使如此它也证实了后来苏联对"富农危险"的估计是没有统计学根据、只从政治需要出发的一种错误判断。 通过这一阶段的研究我感觉苏联史中的谬误太多,只要站在翔实实证和科学的基础上就会把很多问题搞清楚。1988年我发表了《苏联集体化前夕"富农经济"自行消灭问题》。专门分析了所谓"富农经济"在1927-1929年即大转变之前的状况,当时由于粮食危机和苏联一系列政策和经济气候的影响,农民商品经济急剧萎缩,即使按苏联新经济政策时期的标准,所谓"富农经济"在"消灭富农"运动发动以前就已经"自行消灭"而不存在了。这一时期的所谓"富农",无论经济规模、商品率还是经济中的剥削成分所占比重都与新经济政策兴盛时代的"中农"水平没有什么区别,与当时全体农户平均水平几乎一致,因此后来的"消灭富农"运动主要是出于政治需要、为强制推行集体化而发动的,它所消灭的实际上已不但不是真正的农村资产阶级,甚至也不是以新经济政策时期的标准来衡量的富裕农民,而是那些反对强制集体化的人。全盘集体化就是要把农民编制起来提供"原始积累"。显然,它与农村中是否发生了贫富差异并没有什么关系,更与农村中是否有"资产阶级"毫不相干。哪怕当时的小农是"一拨齐"的全无差别,只要国家工业化需要"原始积累",他们就必须编制成集体农庄,而为了压制他们的反抗,并为集体农庄本身提供原始积累,"消灭富农"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这一时期我对苏联农业及农民问题的研究受苏联新经济政策思想、尤其是布哈林的思想影响很深,主要是在纠谬辩误、批判"左倾"上下功夫,着重在否认当时的苏联存在着所谓的资本主义威胁、富农威胁等等,并把斯大林那一套错误归结为过火、冒进、太急、太快、扩大化等等。但在逐步推进的研究中我发现这些看法有严重的局限性,尤其是在深入的实证研究后我感到问题并不是那么简单,新经济政策时的苏联国内确实不存在严重的资本主义威胁,但这并不意味这时的社会就是一幅"无矛盾"的理想图景,只是因为斯大林个人所作所为才使这幅图景遭到破坏。我日益觉得,最关键的已不是单纯的"批判",而是探讨这样的体制因何而生,从何而来,为什么会发展成这样。这使我把目光向"苏联模式"的前、后延伸。的确在"大转变"时俄国的"资本主义威胁"并不严重,但俄罗斯悠久的封建传统留下的深厚历史积淀却十分严重,它与新经济政策时期苏联的现代化潮流、即市场经济、民主化和人的自由个性发展的潮流形成了尖锐矛盾,从而使新经济政策时代的苏联从一开始就潜伏着危机,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一政策的失败。在批判"全盘集体化"时人们往往有意无意地把集体化前的新经济政策理想化,正如批判斯大林时,人们往往把布哈林塑造成新的先知。然而历史总是连续的,苏联模式也有其传统之根。渲染集体化前的"富农-资产阶级"危险,固然是"左"的表现,但这并不意味着那时没有比"资产阶级"更负面的东西。 二 对"新经济政策思想"、主要是布哈林、李可夫(20年代的人民委员会主席,主管经济工作)等人思想的重新评价是我在80年代搞"富农"问题的延伸和深化。我对布哈林思想最初的研究是从他对"富农"的看法与他关于社会主义多样性的理论开始的,1985-1987年先后发表了《布哈林与社会主义模式理论》(《苏联历史问题》1985年、3)《再论布哈林与社会主义模式:答高放先生》(《陕西师大学报》1987年、2)等文,这一时期主要是受对布哈林平反辨诬、重树丰碑之潮流的影响,从正面发掘与弘扬他的遗产。但是,随着我对苏联史宏观体系认识的深化,使我对新经济政策的历史背景、性质与失败的原因产生了新的看法,日益感到布哈林等人思想中历史局限性及其与新经济政策失败之间的联系。《论李可夫》(《苏联历史问题》1988年、3)与《论布哈林悲剧的理论根源》(《苏联历史问题》1989年、2)二文就是关于这方面思考的结果。 李可夫与布哈林二人的性格差异很大:学者出身、长期侨居国外的布哈林是个理论家,而农民出身、长期坚持国内工作的李可夫是个实干家,布哈林最初首先折服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逻辑上的完美而怀着爱智求真的愿望接受了它,而李可夫则主要因为马克思主义的正义性与革命性,怀着解决社会问题的迫切愿望接受它的。布哈林在理念上或抽象思维的领域中一直是很"左"的,他在政策思想上的温和倾向,很大程度上是出自一种人道的感情,而李可夫则具有浓厚的经验主义色彩,他的温和既不是出自理念也不是出自感情,而只是出自一种现实的考虑。布哈林的商品经济理论基本上是一种"让步论",而李可夫则把商品经济基本上看作是自然而然的选择。在农村分化问题上,布哈林只认为"富农"并不可怕,而李可夫则把这些所谓的"富农"看成"苏联最好的当家人"予以褒奖。布哈林反对用行政手段压制富农,而李可夫则认为不仅不应当用行政手段去压制,也不必用经济手段去排挤,应当允许他们"自由积累"。布哈林与李可夫都对集体农庄缺乏热情而寄希望于合作制,但布哈林对合作制抱有浪漫的乐观情绪,李可夫则对合作制面临的困境忧心忡忡。在20年代的许多场合下,李可夫作为"右翼"代表人物的名气不下于布哈林,以至于在"左翼"反对派的一些文件中往往把李可夫、加里宁等列为"右派",而把布哈林与斯大林并列为"中派"。从20年代的历史画卷中可以看出,党内斗争固然有政见之争的一面,但在这个宗法传统浓厚的国家,党争中也含有无庸讳言的权力斗争或朋党斗争的因素,比如上述各派的组成就有复杂的人事背景,并不完全是以理论、政见的一致为基础的。在斯大林一派中,就既有尤里.拉林这样连普列奥布拉任斯基也嫌其"左"的理论上的"超左派",也有加里宁这样连李可夫也嫌其"右"的"超右派"。但相比之下,"右翼"的纯政见性质或非朋党性质则要强得多,当然他们在理论上也并不完全一致。 关于布哈林和布哈林理论是这一时期谈得很多的话题,整个学界有一种把布哈林理想化的趋势。我并不这么看,布哈林等人在由战时共产主义过渡到新经济政策时的思想转变只是经验的与感情的,而不是理念的。他在社会主义方法论即"到社会主义之路"问题上是转变了,而在社会主义本体论即"社会主义是什么"的问题上并无变化。在理念世界里布哈林仍然维持着他当年在《过渡时期经济学》中构筑的体系。在那里,"无产阶级的超经济强制"、劳动军事化、命令-供给制经济以及对政治自由的否定仍然保持着逻辑上的完美与思维过程中无矛盾的和谐。从这一点上说,并不存在着什么社会主义的"布哈林模式",布哈林所追求的社会主义基本上仍然是"斯大林模式"的那种社会主义,只是他希望通过一条痛苦较少的道路来走向它而已。 布哈林的新经济政策学说主要建立在两个基础上,其一是哲学上的"平衡论",即认为新经济政策只是两次突变之间的一种暂时的平衡状态。这不仅意味着这一政策在逻辑上只能是一种"喘息",它必然为"再次进攻"所取代。而且更重要的是在"平衡"的口号下抹杀了新经济政策本质上的民主革命性质。其二是政治上的"工农联盟论",实际上就是说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就其本质来说不需要商品经济,只是为了"联盟"的需要,为了争取农民的支持、照顾盟友的利益才有此一举。"平衡论"与"工农联盟论"作为哲学与政治学的观点在当时是有其合理性的,但若把它看作布哈林新经济政策的理论支点,实际上就等于说新经济政策和"让步论"并无原则区别,而布哈林与"左派"的分歧也就仅在于"让"多少和"让"多久这一点。 布哈林在理论上一直把商品经济视为小生产的属性,并坚决认为社会主义是没有商品经济、没有市场、没有价值规律、没有货币与工资的"统一的单一的有机体"。他甚至认为过渡时期苏维埃经济中的工资等范畴也是一种不合理的虚假形式,是"小生产"污染的结果,是非社会主义成份从外部强加于国营企业的"资本主义工作方式"。他用"劳动消耗规律"论与普列奥布拉任斯基的过渡时期"两个调节者"并存论对抗,而"劳动消耗规律论"本是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特别流行的学说,在理论上它比普列奥布拉任斯基的观点还"左"。 在理论上把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势必导致在逻辑上"合理"的把新经济政策仅仅看成对商品经济死刑的"缓期执行"。布哈林提出的"在市场关系的基础上克服市场关系",具体地说就是:在社会主义大工业(据认为它本性上是不要商品关系的)十分弱小而强敌四逼、外部环境恶劣的条件下,一面利用市场关系争取农民的支持,一面使国营企业有可能通过与小农业的交换来求得自身发展,而工业化以后,社会主义在有力量抵抗外敌的同时也就有力量改造农民,使市场关系缩小乃至消失。对此"左""右"两派并无本质区别。他们都认为新经济政策只是没有工业化的国家在极落后的情况下才实行的政策,区别只在于:在工业化尚未成功而战争威胁严重起来时该怎么办?是争取农民支持(不惜再让步)重要呢,还是加速工业化(不惜开罪农民)更重要?布哈林持前一种观点,斯大林持后一种观点,如果仅就这一点而论,应该说后来的事实证明了"左派"的预见:二战中,苏联并不是靠向农民让步赢得他们的支持而胜利,而是靠以牺牲农民为代价的工业化成就取得胜利的。 由于在理论上布哈林仍认为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不相容,因而对新经济政策下的社会分化,他也像"左派"那样认为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两极分化,不同之处只在于他认为分化的速度与程度没有那么大而已。无论"左派""右派"都从农民是"小商品生产者",有劳动者与私有者的两重性并分别对应于革命与保守两种倾向,在市场经济中将分化为资产者与无产者等共同的理论逻辑出发来谈农民问题,区别只在于"左派"比较强调农民是私有者,而"右派"更强调农民是劳动者。然而实际上,当时俄国农村95%以上的是村社农民,当时与其说是"小商品生产者"的汪洋大海,勿宁说更多的是宗法村社的汪洋大海,俄国农民与其说是小资产阶级,毋宁说更多的是宗法共同体成员,其对历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属性与其说是"劳动者与私有者"的两重性,毋宁说是人的独立性与依附性、即民主性与宗法性的两重性。因此虽然当时的农村分化中确有资本主义分化的成分,但从主流说,它与其说是从"小资产阶级"中分化出了资产者与无产者,毋宁说是商品生产者从宗法农民中分化出来,成熟的个人从"狭隘人群的附属物"中分化出来。这种分化与其说是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顽抗,毋宁说是市场经济对宗法自然经济的胜利。事实上,市场经济对于建立在广泛联系与发达社会分工基础上的社会主义来说是一种内在需要和本质特征,其意义对于宗法村社农民来说十分重大。然而布哈林不可能理解这一点,于是市场经济对他来说不是"让步"、"后退"就是"迂回",总之不是走正道,而宗法因素的潜在威胁却在"联盟"、"平衡"、"妥协"的表象下被掩盖了。 有人说布哈林的弱点在于"只有理论而无实际对策",我认为布哈林之"无实际对策",正是其理论的局限性所至。有人说布哈林已经从理念上或逻辑上否定了苏联那种社会主义,然而因对它的终极信仰所支配而不能自拔,因此才有他的悲剧。我认为正好相反,是布哈林在理念上坚持那种社会主义的合理性,所以他的"让步"除了形势所迫外,就主要是出于一种终极关怀式的恻隐之心。他不像后来的奥斯卡.兰格、科尔奈等人那样经过理论重构之后的社会主义本体论中逻辑的推出他们的改革结论,而仅仅是从反对野蛮的"原始积累"的道义立场出发来行事的。在这一点上,他缺乏普列汉诺夫那种对俄国的透彻了解和大眼光,因此他不可能理解新经济政策的实质,也不可能正视它所面临的危机。他可以对关于"资本主义威胁"的宣传不以为然,却看不到前近代的封建体制威胁严重存在 ,他看到了个体农业还有很大潜力,却看不到村社农业正日暮途穷;他反对斯大林的"革命",却没有意识到当时苏联确实需要另一种意义上的"革命"。经过战时共产主义的挫折他懂了实现自己理念中构筑的那种社会主义是很不容易的,但对商品经济、市场却看的很简单,似乎认为商品经济是原来现成的"汪洋大海",社会主义之嫌其多,不怕其少,"消灭"它不易(所以要"让步"),"利用"它不难,只要"让步"、"松绑",不管在什么土壤上它都会如雨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发展市场经济仅仅是个宽容问题。然而,在一个权力-依附性社会中,"自由放任"的结果可以使中央集权变为领主林立,统一国家变为一盘散沙,却不能使市场经济取代自然经济,只能放出无数个地方势力和土围子,却不能放出一个企业家队伍来。"让步"政策曾经有效地把国民经济从战时共产主义的崩溃中挽救出来,但恢复时期一结束,农业发展后劲不足就凸显出来,而布哈林等人囿于理念上的传统框架,既不能把经济变革深入到政治、文化领域,又不能从农业的变革深入带动工业,甚至在农业上也只停留于"放宽限制",而没有对停留在经济深层的前近代关系进行清理,只幻想以"平衡"维持现状。结果是市场机制无法健全,农民经济自然萎缩,造成了新经济政策的危机。 布哈林理念上的社会主义本体论决定了他那"公"比"私"好的基本价值定向,他只把改造农民看成改造小私有者,如果他们不喜欢"公有",只好向他们"让步",但如果他们已待在共同体中,怎么能够设想发动他们冲破共同体去追求"私有制"呢?因此布哈林等人一方面反对对村社农民强制集体化,一方面又严厉谴责"用独立农庄的土地使用制"取代村社的企图,实际上走上了民粹派经济浪漫主义之路。 布哈林热情提倡合作制,然而却看不到作为商品生产者契约性联合体的合作制与宗法共同体水火不相容,在他乐观地描绘合作制前景时,实干家李可夫却对现实中的合作制危机一筹莫展。布哈林支持提高粮价以刺激生产,然而他不知道价格对生产的刺激作用要在市场机制下才能发挥,这恰恰是当时的苏联农村最忌讳和不具备的。粮食危机发生后,布哈林并不赞成"大转变",但他赞成搞临时性的"非常措施"强购粮食。在他看来,农民商品生产者的本性是"自发"的,只要一"松绑",就又会冒出来。殊不知村社农民并非亚当.斯密笔下的"经济人",他们的价值趋向并非利润最大化,而是宁谧、和谐和无分化、无竞争的日子,结果第一次"非常措施"取消后,商品性农业不但没有恢复元气,反而更加萧条,不得不再次实行"非常措施",到最后大转变的实行已无法避免了。 布哈林与斯大林最后公开决裂时,也并没有怀疑后者追求的模式是否正确,只是认为斯大林的方式无法追求到所要的目标。他断言斯大林的蠢举将导致"农民暴动","异常残酷的阶级斗争的结果是无产阶级专政被消灭",然而斯大林又一次显示了他比布哈林更了解俄国农民,他们毕竟不是美国农民,他们是可以被超经济强制的暴力所征服的。最后,布哈林在临终前留给"未来一代"的遗嘱中,把自己的冤狱仅仅归咎于斯大林的病态猜疑与内务部官员的卑鄙,而一个字也没有谈到制度、体制与模式问题。他叹息:"现在捷尔任斯基已不在人间,契卡的优良传统已成为过去"。但捷尔任斯基时代"红色恐怖"对公民权利、人的尊严的践踏,不正是布哈林等悲剧的根源吗?从布哈林对自己悲剧的认识中,我们难道不是看到了一个更大的悲剧--布哈林路线与布哈林理论的悲剧吗? 三 接下来我把注意力集中在俄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进程的冲突以及苏联史逻辑体系的重构上。我对俄罗斯传统的研究是从村社问题开始的,十月革命70周年时我发表了《农村公社与十月革命》的文章(《苏联历史问题》1987年、3)这是国内研究俄罗斯村社共同体在革命中、革命后的作用的首篇文章。十月革命的发生固然是由于俄国社会内部矛盾运动的发展,但它与俄国民族文化与社会的传统特点也有密切联系。其中作为俄国传统要素之一的村社,对十月革命的发生、进程与结果,都有明显影响。19世纪以来农民反对村社中世纪束缚、争取独立发展的斗争在1905年革命中达到高潮,但农民在斯托雷平改革后斗争的方向发生了转变。本来,1906年的斯托雷平改革是符合市场经济和现代化的历史大潮的,但其改革方式缺乏公正的社会规则,它是以权贵利益本位为出发点,这种不公正竞争的力量与反竞争的"公正"要求不断积累,终于导致十月革命爆发,这样的背景就使十月革命造成的历史巨变具有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它在土地国有的名义下用农民的土地占有消灭了地主占有,为农民拥护政权奠定了基础,但另一方面也是常为人忽视的是:它又用传统村社消灭了独立农民,造成了村社复活,使俄国历史遂转向了相反的方向。如果说前一变化使俄国农村或作为农民国家的俄国走上了社会主义之路的话,那么后一变化则决定了这种社会主义后来的发展形式。实际上,当时的俄国并不是"小资产阶级的汪洋大海",而是35万个宗法村社的汪洋大海,工农联盟在很大程度上也不是工人阶级与小资产阶级农民联合反对资产阶级的联盟,而是工人阶级与宗法农民(村社)联合反对小资产阶级(商品生产者农民)的联盟。本来在俄国这样的国家中,社会主义进程不仅要改造农民的私有性,更要改造农民的宗法性。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后一改造不仅被长期被忽视,反而被加以弘扬,致使宗法传统文化以极大的惯性使俄国走上了一条在马克思主义旗号下而有着许多旧俄国特征的道路,反映在村社问题上,就是党内普遍认为村社农民比独立农民好。如果说当时对村社也有批评(主要来自"左派")的话,这只是因为它扼杀商品经济还不够有力,还不能消灭"资本主义倾向"。而对于村社的宗法共同体性质则无人抨击,甚至还把村社的宗法性视为克服农民私有性的有利因素加以强化,认为这是俄国的民族性中最值得称道之处。其结果,便使农民商品经济的潜力在宗法共同体躯壳下无法发挥,最终导致了危机和大转变。 从俄国道路的农民背景、苏联模式的传统之根对其发展的影响出发,我在1988年连续发表三篇阐述这方面思考的文章,《俄罗斯传统文化与斯大林模式》(世界史研究动态)1988年、1)、《对苏联史逻辑体系的重新思考》(《苏联历史问题》1988年、2)、《俄罗斯传统文化与苏联现代化进程的冲突》(《陕西师大学报》1988年、4)这是我从更为宏观的角度分析俄苏历史发展中的新旧冲突的思考。我认为这和社会主义国家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反思运动是同步的。其第一阶段是批评领袖个人及个别政策的错误,

苏联的集体农庄一方面是领导人急于求成 急于在农业上搞社会主义 但另一方面 与苏联当时的国际环境也是分不开的 其时的苏联 国内残破不堪 国外强敌环伺 按部就班的一点点搞建设是不可能的 需要一个 增强国力的速成方法 而这个速成方法 就是优先发展重工业 农业必须做出牺牲 而要有效的从农业方面 调动出财力 物力 人力 集体农庄是最好的选择 这可能是苏联当时唯一可行的道路了 要么国内做出牺牲 要么 国家完蛋 现阶段的中国与当时的苏联国情不同 现在的中国新农村建设应当做的是加大对农业的投入 而不是加大农业对其他行业的输出

关于历史毕业论文的选题

其实你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去确定一个方向,然后再具体的去找下资料和范文,先不着急去写,然后再定题目,最好要根据题目去找找资料和文献,再然后列个大纲给你们老师看,跟你们老师请教一下。汉武帝“独尊儒术”对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发展的影响 北朝时期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历史条件及表现士族门阀制度形成的历史条件及其衰落原因隋唐时期的政治体制的内容及其意义科举制对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影响科举制的公平性及现代思考科举制的废除与清末绅士的命运魏晋时期中央行政体制的发展演变汉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宦官之祸的根源及社会影响论汉初统治思想变化汉武帝时期的经济政策述评论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

毕业论文是教学科研过程的一个环节,也是学业成绩考核和评定的一种重要方式。毕业论文的目的在于总结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具有综合地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全部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较为复杂问题的能力并使他们受到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眉目。各类文章的标题,样式繁多,但无论是何种形式,总要以全部或不同的侧面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主旨。毕业论文的标题一般分为总标题、副标题、分标题几种。总标题总标题是文章总体内容的体现。常见的写法有:①揭示课题的实质。这种形式的标题,高度概括全文内容,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它具有高度的明确性,便于读者把握全文内容的核心。诸如此类的标题很多,也很普遍。如《关于经济体制的模式问题》、《经济中心论》、《县级行政机构改革之我见》等。②提问式。这类标题用设问句的方式,隐去要回答的内容,实际上作者的观点是十分明确的,只不过语意婉转,需要读者加以思考罢了。这种形式的标题因其观点含蓄,轻易激起读者的注重。如《家庭联产承包制就是单干吗?》、《商品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吗?》等。③交代内容范围。这种形式的标题,从其本身的角度看,看不出作者所指的观点,只是对文章内容的范围做出限定。拟定这种标题,一方面是文章的主要论点难以用一句简短的话加以归纳;另一方面,交代文章内容的范围,可引起同仁读者的注重,以求引起共鸣。这种形式的标题也较普遍。如《试论我国农村的双层经营体制》、《正确处理中心和地方、条条与块块的关系》、《战后西方贸易自由化剖析》等。④用判定句式。这种形式的标题给予全文内容的限定,可伸可缩,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文章研究对象是具体的,面较小,但引申的思想又须有很强的概括性,面较宽。这种从小处着眼,大处着手的标题,有利于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的拓展。如《从乡镇企业的兴起看中国农村的希望之光》、《科技进步与农业经济》、《从“劳动创造了美”看美的本质》等。⑤用形象化的语句。如《激励人心的治理体制》、《科技史上的曙光》、《普照之光的理论》等。标题的样式还有多种,作者可以在实践中大胆创新。副标题和分标题为了点明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对总标题加以补充、解说,有的论文还可以加副标题。非凡是一些商榷性的论文,一般都有一个副标题,如在总标题下方,添上“与××商榷”之类的副标题。另外,为了强调论文所研究的某个侧重面,也可以加副标题。如《如何看待现阶段劳动报酬的差别——也谈按劳分配中的资产阶级权利》、《开发蛋白质资源,提高蛋白质利用效率——探讨解决吃饭问题的一种发展战略》等。设置分标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清楚地显示文章的层次。有的用文字,一般都把本层次的中心内容昭然其上;也有的用数码,仅标明“一、二、三”等的顺序,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需要注重的是: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要紧扣所属层次的内容,以及上文与下文的联系紧密性。目录一般说来,篇幅较长的毕业论文,都没有分标题。设置分标题的论文,因其内容的层次较多,整个理论体系较庞大、复杂,故通常设目录。设置目录的目的主要是:1.使读者能够在阅读该论文之前对全文的内容、结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便读者决定是读还是不读,是精读还是略读等。2.为读者选读论文中的某个分论点时提供方便。长篇论文,除中心论点外,还有许多分论点。当读者需要进一步了解某个分论点时,就可以依靠目录而节省时间。目录一般放置在论文正文的前面,因而是论文的导读图。要使目录真正起到导读图的作用,必须注重:1.准确。目录必须与全文的纲目相一致。也就是说,本文的标题、分标题与目录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2.清楚无误。目录应逐一标注该行目录在正文中的页码。标注页码必须清楚无误。3.完整。目录既然是论文的导读图,因而必然要求具有完整性。也就是要求文章的各项内容,都应在目录中反映出来,不得遗漏。目录有两种基本类型:1.用文字表示的目录。2.用数码表示的目录。这种目录较少见。但长篇大论,便于读者阅读,也有采用这种方式的。内容提要内容提要是全文内容的缩影。在这里,作者以极经济的笔墨,勾画出全文的整体面目;提出主要论点、揭示论文的研究成果、简要叙述全文的框架结构。内容提要是正文的附属部分,一般放置在论文的篇首。写作内容提要的目的在于:1.为了使指导老师在未审阅论文全文时,先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大体上的了解,知道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研究的主要逻辑顺序。2.为了使其他读者通过阅读内容提要,就能大略了解作者所研究的问题,假如产生共鸣,则再进一步阅读全文。在这里,内容提要成了把论文推荐给众多读者的“广告”。因此,内容提要应把论文的主要观点提示出来,便于读者一看就能了解论文内容的要点。论文提要要求写得简明而又全面,不要啰哩啰嗦抓不住要点或者只是干巴巴的几条筋,缺乏说明观点的材料。内容提要可分为报道性提要和指示性提要。报道性提要,主要介绍研究的主要方法与成果以及成果分析等,对文章内容的提示较全面。指示性提要,只简要地叙述研究的成果(数据、看法、意见、结论等),对研究手段、方法、过程等均不涉及。毕业论文一般使用指示性提要。关键词关键词是标示文献关键主题内容,但未经规范处理的主题词。它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要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一篇论文可选取3~8个词作为关键词。正文一般来说,学术论文主题的内容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事实根据(通过本人实际考察所得到的语言、文化、文学、教育、社会、思想等事例或现象)。提出的事实根据要客观、真实,必要时要注明出处;2.前人的相关论述(包括前人的考察方法、考察过程、所得结论等)。理论分析中,应将他人的意见、观点与本人的意见、观点明确区分。无论是直接引用还是间接引用他人的成果,都应该注明出处;3.本人的分析、论述和结论等。做到使事实根据、前人的成果和本人的分析论述有机地结合,注意其间的逻辑关系。结论结论应是毕业论文的最终的、总体的结论,换句话说,结论应是整篇论文的结局、是整篇论文的归宿,而不是某一局部问题或某一分支问题的结论,也不是正文中各段的小结的简单重复。结论是该论文结论应当体现作者更深层的认识,且是从全篇论文的全部材料出发,经过推理、判断、归纳等逻辑分析过程而得到的新的学术总观念、总见解。结论可采“结论”等字样,要求精炼、准确地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或新的见解及其意义和作用,还可提出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和建议。结论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练。

你是历史专业,建议考虑未来2020年的金融危机,从牛顿的金本位开始。如果历史刚研究没有对未来指导作用的话,要历史没用

要做一篇十分重要的论文了,其重要程度等同于毕业论文。 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认为历史学就是研究政治史和经济史,经过一年多的学习,我的思路可以说是开阔了一些。历史,从广义上说,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进程。因此无论是什么问题,其实都可以纳入历史学的研究范畴。只是“术业有专攻”,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科分类越来越精细,因此自然科学方面的问题和历史,主要由理工科类去研究,而“历史”作为一个学科,主要或是说完全转向了人文、社会领域的研究。 除了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其他的诸如服装、各种文化现象、思想发展潮流等等都可以成为历史学科的研究范围。我个人现在更对文化史感兴趣。这部分历史和问题,与社会学、心态学、哲学、思想潮流都有极其紧密的联系。而且研究的问题也都更有趣,更轻松。但要做成学术论文的样子还是很难。 这次要做的论文,我想写写“八大胡同与娼妓文化”的相关事情,想把自己从政治史和经济史中解放出来。这个题目挺变态,但老师没说存在什么道德上的问题。这只是正常的学术讨论和写作,只是了解我们不知道的历史。老师还说让我实地考查。但我现在对历史非常的排斥,论文也许写起来会很痛苦。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没有心情翻阅资料和书籍…… 对历史研究认识的狭隘,也是现行中学教育的一个的弊病。迫于各种考试,我们的历史课几乎是只将政治、经济和军事,这就给学生造成了极大的误区。而孰知,历史也许就隐藏在那些不起眼的角落中……

关于党史的毕业论文选题

这个主要侧重于时事。国家关注什么,重视什么,提出了什么观点都是很重要的。还有各种先进思想和历史经验的总结以及其发展

找篇文章自己改..

这种文章在党的网站到处都有呢

比如四次统一战线的比较;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工商业政策、整风运动、解放思想运动等等

关于民国史的毕业论文

据相关资料统计,1912年至1949年,全国有名有姓的作家有700多位,浙江籍的有130多位,占比五分之一,但在影响力上,几乎占据民国文坛“半壁江山”。

鲁迅是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乡土小说和散文诗的开山祖;周作人是‘人的文学’的倡导者,现代美文的开路人;茅盾是文学研究会的主角,又是社会剖析派小说的领袖和开拓者;郁达夫则是另一个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健将,小说方面的主要代表,自叙传小说的创立者;徐志摩是新月社的主要诗人,新格律诗倡导者;丰子恺则是散文一派的代表……

刘鹤认为,民国时期有着独特的社会特征,充满了各种社会矛盾,国家当时正处于内外交困中,文化上则是流派纷呈,学术上也是自由争鸣。

仔细分析一下民国时期浙江文学崛起的原因,主要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首先,当时的政治格局为文学自由生长提供了土壤。

其次,当时的浙江处于有史以来最为开放的时期之一,新文学生态链出现,产生了文学的族群效应,促使文学事业如雨后春笋得到了迅速发展,很多新文学主导的文学社团与文学流派,均以浙江人为主。

江浙一带从明末清初起就有很浓的反清氛围,有黄宗羲这类的学术大家,也有张苍水这样的英雄人物,还出现过沈光文这样从反清义士到“台湾文化始祖”的传奇人物。

这种历史情结,加上“敢为天下先”的浙江精神,以及浙江文人群体中充满了正义与爱国的气节,使得浙江在民国时期,不仅文学名家辈出,其文学特征也与别的省份有所差别。因此,民国时期的浙江文坛对中国文化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文坛向前走了一大步。

《从韩国看的中华民国史》(裴京汉)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

书名:从韩国看的中华民国史

作者:裴京汉

豆瓣评分: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4-1-1

页数:306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具有关中国近代史研究论文的汇集,大致分三部分:一是对中华民国时期中韩关系的论述,二是对有关民国史专题的研究论文,三是介绍韩国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情况。

主要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浙江的开放程度有关,对教育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

论文摘要:民国时期,职业教育基本沿袭了清朝“癸卯学制”关于实业学校课程的分类方法,把实践教学作为职业学校独立的、重要的教学环节,在政策和实践层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研究民国时期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指导原则、措施、方式、成效与不足,对于指导当今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培养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论文关键词:民国时期;职业教育;实践教学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十一月,清政府颁发了由张之洞、荣庆、张百熙重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这一学制把实业学校课程大体上分为三类:专门学科(即关于实业的专门学科)、实习及实验(即关于实业专门学科的实际练习)以及普通科目(即普通学校所设的科目)。以此为标志,实践教学作为职业学校一个独立重要的教学环节,不断地得到重视和强化。民国建立后,基本上沿袭了这一课程分类方法,并在政策和实践层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

一、实践教学的指导原则及措施

(一)实践教学的原则

民国二年(1913年)八月教育部公布《实业学校规程》,首次明确了实践教学占实业学校教学总学时的比例,并对不同类型学校的实践教学活动进行了原则上的区分。规定指出:“实业学校之学科,关于实习及实验时间,须占总受业时间五分之二以上,但是商业学校得酌量减少”。

民国六年(1917年)全国实业学校校长会议对职业教育的师资、学时、评价等又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实习教员和授课教员不可各异其人,但除专科教员外,得兼聘技艺熟练之人充当实习教员;注重实习分数,确定实习钟点,各校最高级学生每星期实习钟点应占授课全时数二分之一以上;规定最高级学生分业专攻,最高级学生须认定一二种学科特别研究,专心练习,毕业后可以确能实用;注重经济练习,实习制作应使学生于原料价格、用具消费、时间工资等项详细估计其成本,列表报告,为检查成绩高下之标准。总以物美而工料最节省者为尚。”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国民政府制定《教育部指定职业学校设置中等机械电机技术科毕业生铨定资格考试规则》直接把实践教学成绩列入取得资格的必备条件:“考试分笔记及实习成绩审查,笔试不及格者不得应实习成绩审查;实习成绩审查就实习工厂之报告评定之;笔试成绩和实习成绩合计为总成绩,笔试占百分之六十,实习占百分比之四十;考试及格者取得考试法上普通考试及格资格,由考试院发给及格证书。”

至此,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不论从课程设置、课时分配、考试考核等方面都形成了基本的原则要求,对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可供操作的基本原则。

(二)实践教学的措施

民国十九年(1930年)四月十五日到二十三日举行的第二次全国教育会议规定了职业实习办法:“职业科高级中学或各科职业学校学生均应注重实地练习;学校中附设工厂、商店、农场者,设备务求完善,而切实用,应规定学生每日有若干时间服务;利用校外工厂、商店、农场实习;实习不但注重习作,而且要注重组织、经营。”按照上述原则,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实业学校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值得借鉴。

1.设置专门实习领导组织机关。为加强对实习教学活动领导和协调,不少学校相继成立了实习指导机构,在实习教学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广西省立柳州高级农业职业学校实习处,“专项学生各项实习计划、指导、督查及奖之责,训练学生。自力经营创作精神与职业技能,以达手脑并用之智力;本处职务在于管理课程实习事宜,及筹划发展本校农场。”实习处负责全校实习的所有工作,成为一个独立的系统,对充分利用本校资源,协调和外界的联系,弥补本校实习设备不足等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校内实习和校外实践相结合。把校内实习和校外生产相结合,可有效弥补校内实习脱离生产实际、理论意味过强的不足,通过不同形式的校外实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不断解决课堂上所不能涉及到的实际问题,实现理论和操作能力的双重提高。广西省中小学收音机人员讲习班的课程和实习安排具有典型性,反映了职业教育实习的基本要求和原则,充分体现了校内实习和校外实践的结合。讲习班的班课程及教学方法,比较切合实际,尤其注重实习工作,“科目分为学科、实习两种,学科有无线电常识,收音机修理方法,播音教育实施法,扩音行政法四科;实习方面,则分修理实习与教育实习两种,每日上午为学科上课时间,下午及晚上则为实习时间,此外尚有讲演座谈会、参观等活动。为便利实习起见,特装设强力扩音机一具,每日下午播送各种节目,情况至为紧张热烈。桂省党部等机关,以该班教学实用技能机会难得,纷纷保送学员入班学习”。 "

3.校内实习与实际生产对接。民国六年(1917年)三月教育部《通咨各省区甲乙种工校实习工场应照普通工厂组织俾学生实地工作》文中提到:“工业学校本有应备实习工场之规定,惟近查各省办法,此项工场之设,不过视为实验之地,与工业学校设立工场之旨,终未十分贯彻。故学生虽亦从事作业,而与材料之节省,药品之配置,货物之适否,仍未能得其确实经验”。这种情况表明,学校内的实习离实际的生产操作还有相当距离,不能使学生养成劳动的身手。为此必须对校内的实习设备和组织形式进行改造,那就是校内实习与实际生产对接——实习生产化。教育部为加强这项建设作出规定:“嗣后无论甲乙种工业学校,所有工场,均应完全设立。其组织设备布置,一照普通工厂办理。凡属学生能作之业,即以学生为职工,除通习科目及必须在教室内讲授之学科,尽可就工场施教,实地工作,以资练习。其金工、木工、染织、窑业、漆工、藤竹诸科所制货品,务须体察地方情形,期以适用,力求改良。制成之品,即由学校售卖,除开支原材料器具杂费外,所有余利,可照普通工厂之例,以一部分作为职员、职工红利或奖励,其余即为学校扩充设备之用,庶学生即可养成实地工作及营业之经验,而学校作业实验,亦不至于徒归消耗。”

4.提倡不同形式的实习性经营活动。民国六年(1917年)全国实业学校校长会议,对农、工、商等职业学校的实习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规定了不同类型的职业学校实习的方法,特别强调了特殊实习时要加强经营活动或独立的生产活动,以养成学生适应实际生产的能力。具体提出要求如下:A.农业学校特殊实习要求。注重实习分配法。实习分公共、单独两项,第一二年级学生每级分地若干亩为公共实习,分给材料或种子若干,以为共同种植制造之用。至第三学年须进行单独实习,每人分地若干或材料若干,使其自为经营,借分优劣。其实习法由教员指导,学生以日记形式写作实习经过,汇编报告,以资考查;B.工校特殊实习要求。利用假期休养时间,凡本科二年级以上的学生,应令在年暑假内赴各工场及私家工作场地实地练习或参观,结束时写出报告;C.商校特殊实习要求。设临时负贩团,不论甲乙种商校,每年修学旅行或寒暑假期内,可组织临时负商团以为实习。同时在培养过程中应加强管理训练,养成学生适应实业界的各种习惯,应加强有规律的习惯,养成耐劳的习惯,养成勤奋的习惯,养成简朴的习惯,引导其企业之心而消除轻视之见,铸成其乐就实业界的.意志。教育部的提倡和要求,对于促进各职业学校实践教学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实际生产技能,起到了极好的引导作用。

二、实践教学开展的方式

(一)充实设备,加大校内实习的力度

实习实训设备是开展职业教育教学的前提,为改善学校实践教学条件,国家协助督促职业学校充实设备,改善实习状况。民国六年(1917年)全国实业学校校长会议特别提示和要求各职业学校:“各项实习与经费有连带关系,必须宽酬经费,方足以达实习之目的。各校预算书内,应与实习特设一项,开列节目,不得混入普通消耗或杂支之内。其数目以确能供农工商各校实习之用为度”。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实习资金的来源,对实习教学的正常开展意义重大。同时政府积极帮助职业学校解决实习场地问题。如廖仲恺先生纪念筹备委员会拟计划在纪念园内成立农工学校,政府积极协调用地问题。在国民政府的电文中提到:“应如拟办理,并分令广东省政府市政厅拨地及筹款购地建筑各在案,惟农业种桑须赖水利,故不能并设园内,查土敏工厂东南角有围田、潮田及旷地约三百顷余,系为该厂所管,最适于设立农校及农业实验场之用,合备文呈请饬令广东省政厅划拨,俾得从事筹建等情,据此应既照准,除此批合行令,仰该省政府转饬财政厅遵照办理。”。

(二)立足地方产业发展,开展针对性实践教学

职业学校的设置和服务目标就是要为当地的生产发展服务,为当地的生产技术进步做贡献,使地方能够利用现代的生产技术和工艺以及管理方式促进地方产业的发展和社会的改造。调查地方物产及生产状况,能够使职业学校的设置和教学更能适合地方需要,同时使职业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更加具有针对性。教育部于二十三年(1934年)九月特制《就各省市产业种类暨职业学校已有及拟办科目调查表》,令各省市教育厅局逐项查明填报,其调查结果于二十四年(1935年)九月整理刊行。并将各省市已设科目与各省市产业种类未能密切关联的情形及嗣后应设法改善的地方,通令各省市切实照遵。二十四年(1935年)复颁发主要手工业调查表,令各省市厅局会同建设厅将各项主要工业名称、地点、所需工具、工作方法、工资及待遇情形、学习方法及所需时间、出品数量、出品销路、本业将来发展及其改良意见等详细填报,可作为各地实施职业补习教育的参考。通过对各地实情的调查与汇总,为各职业学校教育服务地方社会的功能更能得以发挥。

(三)政府补助生产经费,扶持优秀职业学校实习教学

要切实提高学生的生产技能,必须加大对学生的训练力度。而学生的实习实训都要求有大量实习设备和实习消耗费用,这对于经费经常处于紧张状态的职业学校来说负担沉重。为帮助职业学校减轻实践教学费用压力过重的局面,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度起,教育部呈准行政院批准,开始对职业学校进行经费补助。专设公私立优良职业学校补助费。由教育部门就生产教育费项下每年拨二分之一以上的数额作为补助费用。其用途以扩充职业学科实习与研究设备及专科教员薪水;同时规定农工两科职业学校每年应占补助费总额的百分之八十至九十,商业及家事职业学校每年占百分之十至二十。各省市教育厅局,应就所属公私立职业学校,选择办学成绩优良而经费困难的十二所学校,向教育部申请补助。从1936年到1938年,国民政府共拨款九十七万元,补助116所学校。为解决职业学校资金紧张状况,改善办学条件,国家还直接对优秀职业学校进行资金支持。 "

为规范协助职业学校资金制度,增加协作效率,教育部于1940年颁布《教育部协助职业学校生产资金暂行办法》,规定“凡实习设备较有基础及办理尚佳之职业学校,经本部考查,认为应迅速实行生产,并成立生产组织者,得享受本办法资金之协助;凡受本部协款之学校,各省市应予同样资金协助,其数额不得少于本部”。此规定把单纯的教育部协助职业学校生产资金变为各级行政部分共同负担的任务,这对改善职业学校生产资金来源,充实职业学校实习设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兴办校办工厂、农场、商店,学生进行实地操作

学生的生产技能在学校的实验室里是养不成的,必须使学生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不断地摸索、实践,在不断地反复过程中才能养成,因此设立实际生产组织对职业教育来说是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鉴于此,1939年教育部要求在本年度内,已具备基本设备的各科职业学校,一律成立生产组织(如工科设立工厂、农科设立农场、商科设立银行商店、家事科设立缝纫、针织、饮食、商店等)以供学生实地练习,其生产基金,公立学校由省市县核拨,私立学校自行筹措,由公家适当补助,成本之外的盈余,需提成一部分用于奖励成绩优良的学生。这样一来,学校的生产组织能使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落到实处,而且能够部分解决实习经费问题,通过对学生的生产劳动成果的出售,激发学生的实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各个职业学校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之下,积极设立生产组织,为学生的实习提供场所。

(五)兴办商店、贩卖部以推销实习制品

职业学校的实习成品如何处置不仅关系到实习经费问题,而且处置的方式直接关系到实习教学开展的效果。产品凝聚了学生的汗水和热情,职业学校对此的政策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民国六年(1917年),全国实业学校校长会议提出,职业学校应建立校内售物品所或贩卖所。“凡校内出品及校外物品均可出售或贩卖;其资本按照厂场公司组织办法,由职教员、学生分认股本,或以校友会经费量为移用;至其中各项职务,悉由学生分别担任,以便实地操练,兼可收经济实习之功”。教育部对全国实业学校校长会议的建议极为赞同,以政府的名义要求各职业学校兴办商店、贩卖部以推销学生实习制品,经积极推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六)举办职业学校实习作品展览会,激发学生实习兴趣 (七)实行建教合作,弥补学校实习设备之不足

教育机关和实业机关的联络,是职业教育机关利用建设机关设备和技术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利用社会力量弥补职业学校设备不足的有效方式。中央为谋建设与教育事业密切联络,沟通供求需要及增加教育事业起见,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制定职业学校与建设机关合作大纲,通令各学校应与校外生产实习机关,详定分派学生实习方法指导考核实习成绩。同年颁布《职业学校设置顾问委员会办法》,令各校聘请与学校同性质的农工商医各界专家或领袖组成委员会,商讨关于学生服务道德、精神训练、教材选择、实习指导、及就业等事项。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中央成立建教合作委员会,由教育、经济、交通、军政、内政、航空委员会等部会参加,由教育部主持。其任务是调查各项技术人才、编制各项统计、拟定各级职业学校及专科大学设科计划与教学训练方案,筹拟教育与建设国防机关联络办法以及统筹毕业生出路等事项。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教育部为增进教育设施有效利用,又颁布《各省市分区辅导职业学校办法大纲》,令各省市教育厅局应与省内外专科以上学校及生产、经济、军事工业机关密切联络,并划分职业学校区,分别邀请专科以上学校及机关专门负责学术及技能上的辅导责任,使职业学校随时都有协助督促的便利。一切用人行政及教学,均须以辅导机关意见为依据。建教合作改变了职业学校和社会隔离的状态,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 、实践教学的成效与问题

(一)取得成效 2.许多职业学校在实践教学中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对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引导意义。如国立金江实用职业学校实行“教学合一”的方式,他们“在课堂上所授的农学理论能够随即表现实践于农场,所得的收获可说不负国家社会的期望,做到了教无不学,学无不实用的地步。社会服务方面,在星期例假或平常日子,会里街头或乡间随时可以看见金江职校的学生在为抗战建国而宣传,为民众幸福在服务,最近该校学生参加了食粮增产督导团,努力工作,更显出了可观的成效”。

(二)存在问题

1.实习设备普遍缺乏。实习设备缺乏一直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瓶颈。它和师资缺乏一样成为民国时期职业教育的又一顽疾。民国四年(1915年)三月教育部通咨各省巡按史申明部章并饬甲乙种实业学校认真办理文中提到:“现时各省甲乙种实业学校,设备多不完全,甚至号称实业,而一切校室、校具及其他实习用具、场厂、器械、标本、图画、药品等事,均付缺如。以此类学校毕业之学生,能否致用,能否自立,不问可知。”这种现象在当时的职业学校中广泛存在,成为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2.普通课程过多,实习课程课时数不足。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践教学的成效,但民国时期虽然国家和教育行政部门对实践教学的时数作了规定,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学校实习设备缺乏和实习耗费的巨大,导致各职业学校压缩实践教学时数,增加课堂理论教学时间。虽然政府一再强调纠正这种错误倾向,但是根据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对十个农业学校的调查情况来看,一是普通学程太多,七所学校超过部颁标准,最多的几乎是规定的三倍。二是实习时间过少,除一所学校与部颁标准符合外,其余各校皆不足。而农业职业学校最大的目的,便是造就实地经营人才。所以在学校里,就应该给学生完全经济化与社会接触的实习,而不至于毕业后只是学习了书本上的知识,对于社会则无所适从。

3.职业补习教育出现过度实习的营业性质倾向。在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普遍不足的情况之下,在部分私立职业学校,特别是私立职业补习学校中出现了影响职业教育的另一种极端倾向,那就是实习时间过多,理论科被忽视,成为完全营业性质的教育。1935年在教育部督学钟道赞视察浙江职业教育时提到“私立杭州女子初级家事商科职业学校的艺徒班专事工作,上课甚少,完全营业性质,应酌加科目,以符合职业补习之目的。”虽然这只是个别现象,但是对职业教育的宗旨形成了严重的歪曲,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关于明朝历史毕业论文选题

那就说说明清以后中国落后与世界的原因,从土地,税收,财政,组织这几个方面来说!上面所说的希望能对你有点用!

唐诗宋词,明清小说。所以,明代文学可以选择浅谈明代小说特色为主线作为论文题目。

明清适合当论文的选题如下:

写作思路:根据历史的记载来详细阐述鸿门宴的过程,项羽大破秦军后设下“鸿门夜宴”一心诛除刘邦等等。

正文:

胜吴广起义后,各地云起响应,其中有楚国贵族出身的项梁、项羽叔侄,有农民出身的刘邦。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项梁扶楚怀王的孙子名叫芈心的人作了楚王,刘邦也投靠了项梁。公元前207年,项梁战死,怀王派项羽等去救援被秦军围困的赵国,同时派刘邦领兵攻打函谷关。临行时,怀王与诸将约定,谁先入关,便封为关中王。

项羽大破秦军后,听说刘邦已出咸阳,非常恼火,就攻破函谷关,直抵新丰鸿门。这时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暗中派人告诉项羽说刘邦想在关中称王。项羽听了,更加恼怒,决定第二天发兵攻打刘邦。

张良向刘邦分析,不宜和项羽硬拼,刘邦只得退出咸阳,回师霸上,更知道自己军力不及于项羽四十万大军,刘邦更把在咸阳所得一切,原封不动的送到项羽营中,更说愿让项羽称关中王。

范增已觉出刘邦必成大器,便命项羽设下“鸿门夜宴”一心诛除刘邦,但此事为项伯知悉,项伯竟顾念和张良故人之情,向刘邦大军报讯,刘邦知道这鸿门宴是去不得的凶险之地,但张良却表示不去便只有死路一条,赴会也许能有生机,刘邦无奈只得应约前往。

鸿门宴当日,范增早已布下天罗地网,定要把刘邦人头留下,谁知刘邦竟以一跪化解了项羽之怨恨,范增便再命“项庄舞剑,志在沛公”,一心要在席中把刘邦刺死,可是还是被项伯和樊哙给刘邦解了围,刘邦终于更借往如厕而逃遁而去。

任何本专业论文最好加入些非相关专业的内容,这样可以避免重复命题。历史专业可以和政治,经济,地理相连。如清代的强权即公理弱国无外交,明代的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与缓慢发展,近代以来的国家或某地区的疆域变化及由此折射出的历史问题。经验之谈,希望有帮助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