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毕业论文

首页 毕业论文 问题

校园活动的意义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校园活动的意义毕业论文

1、增长社交能力:参加学校活动,不可避免的涉及到与学校领导,老师,同学的交流与合作,在参加学校活动的同时,是增加与其他人交流的机会,因为在学生时代,因为学业的繁忙,很多的学生都局限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与人交流的经验,为人处事的方法是很不成熟的。

2、培养兴趣,缓解学习压力:在中国学生的学业负担比较的重,特别是在中学阶段。所以适当的学校活动是会缓解学习压力的,让头脑能够放松一下,休息一下。这样对后面的学习会有帮助。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组织学生参加集体校外活动,学校一定要事先研究,作出周密计划,并有学校负责人或教师带队,要事先派人了解活动场地及周边的环境,活动中不要随便单独行动。应结伴而行,防止发生意外。

2、如果活动中需要使用交通工具时,必须符合安全要求,不得超员运载。

3、到浏览区和游乐场所活动,一定要考虑该场所的接待能力,不要组织学生到接待能力弱的地方或场所活动。

4、组织学生参加有关单位举办的集体活动,必须有安全保障措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校园活动

大学举办各种活动的意义,就是在于让大家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终会发挥自己的特长,然后展现自己为以后步入社会打下基础。

问题一:学校开展一系列活动有什么意义 现在学校讲究的是全方位教育,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学校开展一系列活动:1.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和感情;2.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和实践能力;3.帮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和体验社会;4.让学生懂得现实中感恩和回馈;5.让学生亲身体会生活的艰辛和快乐…… 问题二:开展班级活动对学生发展有什么意义 1.班级集体活动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积极作用 青少年学生正在长身体长知识时期,他们精力旺盛,求知欲强。开展多种有组织的班集体活动,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通过各种活动,可以增长知识,提高认识能力。在活动中,他们通过各种感官去感受事物,也可接触各种人与事从中获得知识,开阔视野,增强思考能力。通过多种形式活动可以学到某些技能提高实践能力,因为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要看、要听、要想,而且要说、要写、要做。社会调查、劳动、参观、访问、文艺、体育、科技活动都要身体力行,从活动的准备到活动的进行都可以得到一系列的学习、锻炼机会,从而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通过班级集体活动能够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学生的个性品质、兴趣,才能等在集体活动中能得到表现,也在活动中得到巩固、发展和调整。性格内向的学生,有的由于多次活动中获得满意的角色而积极参与,其智慧和特长得到发挥,变得活泼、开朗,喜与别人交往。而热情欠踏实的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多次承担较复杂任务,也可使他锻炼得比较冷静、实在。 2.班级活动对班级建设的积极作用 班级活动是建设良好班集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重要的内容。班级的共同努力目标要靠班级每个成员参与共同的活动而实现。班集体的形成,需要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而集体活动的有效开展,可促使集体目标的实现、集体纪律的增强、同学友谊的发展,因而也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集体的形成、发展、巩固。没有经常的集体活动,集体的生命是孱弱的,整个班级没有生气,导致集体发展停滞以至集体“窒息死亡”。中学生喜欢参加各种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集体活动。集体观念、集体的义务感、责任感、集体的荣誉感、为集体服务的能力,在集体活动中得到发展。通过集体活动增强着集体凝聚力,调动每个集体成员积极性,形成着健康积极的集体舆论和良好风气。 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每一个班集体的组织与建设都不是在静止的状态中进行和完成的,而是在活动的状态下进行和完成的。学生的成长面临着两个世界:知识的世界和生活的世界。“知识的世界”引导学生获得知识、开启智慧、拓展心智视野;“生活世界”启迪、培养学生的生活感受力,增进、丰富个人的生活体验。知识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融合,才能培养完整的人。可以说,班级活动把知识世界与生活世界联系了起来,作为我们班主任,需要从“知识世界”出发,引导每一个人面对“生活世界”,体验生活,发展个性、舒展自我,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所以说,做好班级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对学生个人的成长、班级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班集体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问题三:参加学校活动的好处 参加学校活动的好处 1、增长社交能力 参加学校活动,不可避免的涉及到与学校领导,老师,同学的交流与合作,在参加学校活动的同时,是你增加与其他人交流的机会,因为在学生时代,因为学业的繁忙,很多的学生都局限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与人交流的经验,为人处事的方法是很不成熟的,在学校里,参加学校活动,是可以打破局限,增广见闻的。通俗的说,社交能力就是与人打交道的本领。 2、培养兴趣,缓解学习压力 因为,在中国,学生的学业负担比较的重,特别是在中学阶段。所以,适当的学校活动是会缓解学习压力的,让你的头脑能够放松一下,休息一下。这样对你后面的学习会有帮助。 一般情况下,大学的学校活动比较的丰富,在大学一般的学校活动都是以社团活动为主,文学社团,音乐社团,体育社团等等,非常的丰富。通过参加这类的活动,也可以培养你的兴趣爱好。便于在学校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3、锻炼领导能力 这一点在是很重要的。在学校期间,通过参加学校活动,如果你有能力,有勇气的话,会在参加活动的时候脱颖而出,成为学生干部,这样你就在步入社会之前,具有了一些领导团队的体验,为你将来步入社会,提供了与众不同的能力。是很好的经验! 问题四: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对学生教育有什么教育意义 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更能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想学生的思想品德得到良好发展,真正做到言行一致,仅仅靠宣讲规章制度、靠课堂教学显然是不够的。因为思想品德是一个社会的问题,同时又是一个实践性的问题,学生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只能在社会实际活动中才能表现出来,并且在实践活动中受到检验。因此,课堂教学只有同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育人功能。 在实施德育中,我始终树立“不放弃每一个学生,使人人都有所收获”的育人观念,坚持“以爱动其心,以严动其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让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文明礼貌等深入每一个学生的脑海,使之全面得到提高。 一、 在日常生活中融入德育教育。每周一学校举行了统一的升国旗活动,从认识国旗、合唱国歌、介绍历史上的今天等活动中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每天有夕会课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品行教育;每天都有“班主任寄语”,对好人好事进行公开表彰;对检查的清洁卫生情况进行公布记载;经常以“安全”为主题的遵纪守法教育;以“关爱自我,文明交友”为主题的文明交往及自我保护教育;每周一的主题班会教育;读书节的朗诵比赛;艺术节的唱歌比赛;每学期召开的一次家长会;每星期的让每个学生每周做一件好事;还举行为有困难的学生献爱心活动等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促进了班级德育风气的形成,并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学生。 二、充分利用德育环境,丰富德育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活动,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有效途径,我想可以组织学生到厂矿、农村、街道、民营企业、社区开展社会调查,接触社会,参与社会劳动,丰富社会经验,经常开展“爱家乡,促环保”活动,组织环保义务宣传队。向社会倡导,宣传环保知识,组织学生到街道打扫卫生,去野炊,去春游,参加植树活动,让家乡美起来,亮起来。为发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经常组织学生到福利院看望孤寡老人,为他们打扫卫生、洗衣、种菜、梳头,并进行文艺慰问演出,有的还捐出自己的零花钱表达自己的爱心。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可以净化学生心灵,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传承民族文化,塑造孩学生健康向上的心灵。经常向学生讲述有关浏阳的历史人物和优秀的风土人情,开阔学生的视野,吸取民族的精华,了解本地的一些重大事件,参与家乡的建设,这样可以换来一个个充满自信,活泼可爱,积极向上的新形象。另外班级还可以成立一些特长爱好小组,如篮球、音乐等,这些活动的完善和积极推进,可以挖掘学生的艺术潜质,锻炼他们的创新意识,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生动活泼的良好学习氛围。四、在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意义就是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使他们的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而学生素质的发展主要靠课堂来完成,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因此在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尤为重要。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求知中受到教育,在明理中立志,在导行中逐渐成长。在各门课程中注意渗透德育、美育、心理素质教育。在音乐教学中传授民间乐器、民间舞蹈,在美术教学中组织学生画民族风情画等。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挖掘教材中蕴涵的丰厚的人文因素,自始至终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数学教师利用数学题目中蕴涵的反映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的数据和事例,抓住教材中介绍的数学家的故事,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和形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及科学的思想方法。在学生形成人生价值观的过程中,让德育教育多元素地在孩子的身心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由此看来,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对学......>> 问题五:创建校园文明活动的意义 高等学校是人类文明成果的重要传播场所,也是展示人类文明的一个窗口。文明校园的建设不仅推动高校的发展,而且事关和谐社会建设的大计。创建“文明校园”既是高校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十五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实践,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校园的一项具体行动。实践证明,加强文明校园建设对于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促进学校的改革、发展、稳定,对于优化育人环境,建立优良校风、教风、学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充分认识创建文明校园的重大意义 校园是体现学校精神、学术和文化的载体之一。创建高品味、环境优美、文化浓郁,适于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的文明校园,是一所高校综合办学水平和管理水平的直接体现,是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和实现长远发展目标的重要保证,是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在高等学校的具体落实,也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必要条件。 1、创建文明校园的重要性: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文明校园建设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抓手,也是学校综合实力的具体体现。文明校 园建设作为学校整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学校整体水平的重要标志。可以说,开展文明校园建设工作是推动教学、科研、后勤服务和管理工作上台阶、上水平的良好契机和必然选择。 2、创建文明校园的紧迫性:学校现实发展的需要 文明校园建设既是育人环境的营造,也是育人资源的挖掘。当前,高校通过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硬件建设普遍达到了较高水平,而在硬件环境得到根本性改善之后,却面临着逐步将基础条件向现实成果转化从而实现软环境优化的共同课题。作为这一优化的现实途径,文明校园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从高校发展的现实要求来看,还是从学校的未来发展来看,创建文明校园无疑是高校建设面对未来的新起点,是社会对高校建设的要求,是时代赋予高校刻不容缓的任务。因此,必须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合格人才、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任务常抓不懈。必须通过开展立意高远、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将校园文明和校园建设充分结合,形成良性互动、互相促进的长效机制。 二、积极创建文明校园,努力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1、围绕文明校园主题,构建和谐校园建设工作格局 建设文明校园,必须认真落实第十五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一是要求及时传达会议精神。构建和谐校园,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先学一步,率先领会其精神实质;二是在学习的基础上、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及时出台关于构建和谐校园的实施意见、工作方案;三是学校各级党组织、宣传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和宣传橱窗等载体和阵地,广泛宣传动员,形成构建和谐校园浓厚的良好舆论氛围;四是将创建文明校园作为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当前,高校必须紧紧围绕创建文明校园这一重要任务,全面推进和谐校园建设。高校各级组织必须切实加强对和谐校园建设的组织领导,把文明校园建设作 为构建和谐校园的总抓手,以创建文明校园为载体,把和谐校园建设的目标任务纳入学校和各单位、各部门的总体发展规划,一起部署,一起实施。 2、以文明校园创建为契机,提高和谐校园建设能力 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而和谐校园是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前提和条件,只有拥有和谐的环境氛围,学校的教育功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得到全面培养。同时,和谐校园又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作为知识创新的高地和人才培养的基地,作为重要的文化辐射源,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着示范和引领作用。高校必须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和谐社......>> 问题六:为学校班级组织一次活动的意义和好处 这么说吧,如果是一个新集体,组织活动最大的好处就是加速个体的融入过程,拉进个体间的关系,加强集体的凝聚力 问题七:学生会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会常见问题解答 1、什么是学生会组织? 学生会:学生自我管理的自制性群众组织。主要特点:一是自我管理,二是具有相对独立性。 2、设立学生会的目的:加强在校学生间的相互联系,充分调动学生在学校活动中的作用,促进师生间交流。 3、设立学生会的意义(1)、有利于学校管理,增强学校活力。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利用自我教育形式,互相帮助、监督,共同进步。(2)、有利于培养教育学生多方面能力。通过活动,使广大学生了解自身优势,充分发挥特长,锻炼各方面能力。(3)、有利于协调师生关系。(4)、有利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4、学生会发挥的主要作用:(1)、导向作用。(2)、沟通作用。(3)、发展作用。 5、学生会工作应遵循的原则:方向性、教育性、适应性、有效性、科学性、整体性、主动性 6、学生会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独立思考能力枣独当一面,善于独立处理各种问题。(2)、果敢行动能力枣坚决果敢,敢于承担责任,敢于行动,不推诿、不犹豫,坚持正确行为,具有开拓精神。(3)、泼辣大胆的工作作风枣雷厉风行,敢于闯路,善于开拓新局面,知难而进,不谨小慎微。(4)、坚忍不拔的毅力枣困难挫折面前不畏缩,有坚强的意志,有必胜的信心,持之以恒。(5)、突出的组织能力枣能够将各种有机力量结合在一起。(6)、开放、热情的性格枣热情、大方、开朗的性格特征。(7)、主动开拓的交际能力枣善于与不同的人交往,善于处理各种关系。(8)、清晰明快的语言表达能力。(9)、流畅清新的文字表述能力。 (10)、具有一技之长。(11)、学习成绩优良。(12)、协调和谐的人际关系。(13)、优良的道德品质。(14)、坚定的政治方向。 7、学生会活动主要内容: (1)、健全组织机构枣各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能 。(2)、配备干部枣品学兼优,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3)、搞好换届工作枣任期一年或一学期。(4)、定期通报有关情况枣了解学生各方面动态,做到防患于未然。(5)、加强与各班班委会联系。(6)、定期召开会议枣了解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开展工作。(7)、经常开展各种活动,丰富校园生活,各种活动要纳入工作计划,做到有目的、有保障。主要活动内容枣文娱、体育、学习、劳动、生活、社会实践、参观、访问、举行报告会等。 8、学生会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1)、坚持以学习为主,不影响正常的学习。(2)、充分利用活动,促进学习,锻炼能力。(3)、正确看待牺牲个人利益与为同学服务的关系。(4)、争取各方面理解、配合、协调。 9、学生会干部考评: (1)、工作态度。(2)、工作能力。(3)、工作方法。(4)、工作成绩。 如果进了学生会,只要好好的锻炼自己,不影响自己的正常的学习,那么你的社交、组织协调能力将会有很大的提高,加入学生会在自己学习成绩优秀的情况下对保研也有一定的帮助 问题八:比较有意义的校园活动 有意义的活动确实不少,可大可小。可以组织体育活动,文艺活动,象篮球赛,拔河比赛,象棋比赛,羽毛球比赛,乒乓球比赛,摄影比赛,诗歌朗诵比赛,歌咏比赛,书法比赛,作文比赛,可以组织茶话会,可以组织传球活动(好比有参与者61人,把一个篮球或者是乒乓球让大家传递,从第一个开始,把球从第一号开始传起,从第一个,第二个,---一直传到第九个,那么球传到第九个人的时候,这个人就必须表演节目,可以唱歌,可以表演口技,可以学动物叫。场面应该是比较热闹的,球应该传到第几个人,可以大家定,这样以此类推,再一个第九,又一个第九,循环往复)这样的活动,不用什么费用,还可以起到活跃气氛,产生凝聚力等作用。祝你成功! 问题九: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的活动目的是什么 交友

校园活动意义毕业论文题目

又到了写毕业论文的时候了,小编为大家送上毕业论文经典选题,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写出好的论文!1.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研究2. 基于提高大学生素质的审美教育研究3. “非正式组织”及其对大学生管理教育影响研究4. 广西高等教育国际化及对策研究5. 英国高等教育改革中的管理主义6. 中国石油管道局职业教育培训发展规划研究7. 论学习策略教育对于提高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作用8. 国际教育与国际人才培养路径研究9. 二战后德国政治教育在政治文化变迁中的作用研究10. 内蒙古地区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系统研究11. 弗洛姆爱的哲学思想及其教育启示12. 深入发展时期教育技术理论演变的研究13. 大学生绿色教育若干问题研究14. 法制教育的功能探究15.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16. 以构建和谐校园为基点加强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17. 中小学校教育服务研究18. 深圳中小学教育财政支出研究19. 运用教育技术实现有效教学20. 高职会计教育模式改革的研究21. 义务教育阶段办学模式选择与财政政策22.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评估的探索23.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研究24.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探析25. 试论魏书生的家庭教育思想26. 我国北方农村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的研究27. 初中学生环境教育的实践与思考28. 基于情报检索语言互操作技术的集成词库构建研究29. 《爱的教育》在中国百年的译文与接受30. 基于ASP开发的在线教育系统的分析与设计31. 我国教育中介组织失灵与治理之研究32. 涂尔干的道德教育理论及其当代价值33. 天津市基础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研究34. 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探源及其相应意义35. 普及农村义务教育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36. 新世纪我国会计人员后续教育问题研究37. 我国教育不平等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38. 活动理论在信息技术教育中的应用39. 梁启超的教育现代化思想研究40. 从近代化的角度看严复的教育思想与实践41. 远程教育中情感信息的建模与处理方法研究42. 基于情感计算的图像检索系统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应用研究43. GDP危险期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状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44. 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教育公平研究45. 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教育改革问题研究46. 论当前美国高等教育改革47. 生活与教育的涵义及其辩证关系48. 教师教育智慧的涵义、基本要素及生成49. 当代知识观的新发展及其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50. 内蒙古地区民族基础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51. 普通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应有的哲学理念52. 西方近现代思想道德教育方法的探究及其启示53. 唐代岭南谪宦及其对该地区教育的贡献54. 人文精神视角下的中学数学教育55. 重庆电力公司教育培训中心发展战略及实施方案研究56. “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思想与理论述评57.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质量管理评价研究58.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运营模式探究59.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60. 学生的教育消费需求与高校面临的挑战61. 中韩民办(私立)高等教育比较研究62. 高等教育功能的实现与和谐社会的构建63.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体系研究64. 高等职业院校教育质量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65.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与高师视唱练耳课程发展研究

提供一些教育方面毕业论文题目,供参考。1、教师心理素质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2、单亲家庭、贫困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3、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研究4、学习困难学生的特征及其干预研究5、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研究6、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7、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因素研究8、创造型教师成长的心理学研究9、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现状及问题10、当前教师职业倦怠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11、高校扩招后就业现状研究12、网络教育管理模式研究13、中学生网络成瘾及对策研究14、中(小)学生厌学问题及对策研究15、独生子女问题研究16、独生子女教育问题研究17、独生子女社会问题研究18、学习困难学生现状及对策研究19、学习困难学生心理及教育策略研究20、独生子女问题行为及对策研究21、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22、高校大学生勤工助学研究23、当前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24、教育生态环境研究25、外国教育史上某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与我国教育改革(这是论文方向,自己确定小标题)26、外国教育制度研究(这是论文方向,自己确定小标题)27、外国教育思想研究(这是论文方向,自己确定小标题)28、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29、我国义务教育投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30、浅析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状况31、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探讨32、“一费制”的实施对学校办学经费的影响33、我国现行义务教育投资体制的弊病及其改革34、我国教育投资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35、论择校费与教育公平36、论教育的经济功能37、论教育产品的属性与学校办学的市场化运作38、加入WTO对我国教育的冲击与对策39、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学校关系的探讨40、我国现阶段义务教育供求失衡的原因及对策41、我国学校教育资源使用效率的现状、原因与对策42、教育供求调节的两种模式对比——政府调节与市场调节43、我国基础教育投资地区差异分析44、教育筛选功能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中的发挥与失效45、我国民办学校办学的困境及其改革46、我国高校助学贷款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47、我国高校扩招的利弊分析48、论建立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49、目前我国中小学校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分析50、论公办教育投资效率不高的体制根源51、中小学校负债办学问题研究52、学校管理审美化研究53、人性理论对学校管理实践的指导作用54、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论减负55、中小学有效领导的构成与方法56、人际关系在学生班级管理中的作用57、教师工作积极性激励的有效性58、建立学校内部完善的激励机制59、对奖励的有效性的探索60、校长(班主任)的领导影响力构成与建立61、班主任的领导素质62、校长(班主任)领导威信的建立途径63、学校改革的动力与策略64、学生(教师)非正式群体的认知与管理65、师生进行有效沟通的策略66、学科教学中学生的合作学习研究67、学科教学中学生的探究学习研究68、中(小)学生学习方式改革初探69、教学评价改革探索70、成长记录袋使用研究71、如何指导学生写学习日记72、多元评价的实践探索73、如何听课与评课74、新课程实施中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的研究75、学科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的研究76、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探索77、加强学科教学的现实性和应用性研究78、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79、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理念与策略80、新课程理念与教学改革81、教师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82、学生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83、学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84、教学反思的作用与方法研究85、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研究86、加强学科联系的探索87、教师协作教学的探讨88、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研究89、网络文化与学校教育关系研究90、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与局限研究9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与教师积极性的调动研究92、网络情境下的学习方式(途径)研究93、大(或中、小、幼)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94、学生智力(或创造力、非智力因素)开发培养研究95、教师(或学生)心理压力及其应对策略研究96、学习困难学生(或差生)的成因及教育对策研究97、课堂教学情境中的师生互动研究98、能力(或个性)差异与因材施教的研究99、学校(或班级)环境建设研究(校风、班风、学风)100、品行(品德)不良学生的转化研究

问题一:学校开展一系列活动有什么意义 现在学校讲究的是全方位教育,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学校开展一系列活动:1.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和感情;2.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和实践能力;3.帮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和体验社会;4.让学生懂得现实中感恩和回馈;5.让学生亲身体会生活的艰辛和快乐…… 问题二:开展班级活动对学生发展有什么意义 1.班级集体活动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积极作用 青少年学生正在长身体长知识时期,他们精力旺盛,求知欲强。开展多种有组织的班集体活动,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通过各种活动,可以增长知识,提高认识能力。在活动中,他们通过各种感官去感受事物,也可接触各种人与事从中获得知识,开阔视野,增强思考能力。通过多种形式活动可以学到某些技能提高实践能力,因为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要看、要听、要想,而且要说、要写、要做。社会调查、劳动、参观、访问、文艺、体育、科技活动都要身体力行,从活动的准备到活动的进行都可以得到一系列的学习、锻炼机会,从而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通过班级集体活动能够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学生的个性品质、兴趣,才能等在集体活动中能得到表现,也在活动中得到巩固、发展和调整。性格内向的学生,有的由于多次活动中获得满意的角色而积极参与,其智慧和特长得到发挥,变得活泼、开朗,喜与别人交往。而热情欠踏实的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多次承担较复杂任务,也可使他锻炼得比较冷静、实在。 2.班级活动对班级建设的积极作用 班级活动是建设良好班集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重要的内容。班级的共同努力目标要靠班级每个成员参与共同的活动而实现。班集体的形成,需要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而集体活动的有效开展,可促使集体目标的实现、集体纪律的增强、同学友谊的发展,因而也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集体的形成、发展、巩固。没有经常的集体活动,集体的生命是孱弱的,整个班级没有生气,导致集体发展停滞以至集体“窒息死亡”。中学生喜欢参加各种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集体活动。集体观念、集体的义务感、责任感、集体的荣誉感、为集体服务的能力,在集体活动中得到发展。通过集体活动增强着集体凝聚力,调动每个集体成员积极性,形成着健康积极的集体舆论和良好风气。 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每一个班集体的组织与建设都不是在静止的状态中进行和完成的,而是在活动的状态下进行和完成的。学生的成长面临着两个世界:知识的世界和生活的世界。“知识的世界”引导学生获得知识、开启智慧、拓展心智视野;“生活世界”启迪、培养学生的生活感受力,增进、丰富个人的生活体验。知识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融合,才能培养完整的人。可以说,班级活动把知识世界与生活世界联系了起来,作为我们班主任,需要从“知识世界”出发,引导每一个人面对“生活世界”,体验生活,发展个性、舒展自我,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所以说,做好班级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对学生个人的成长、班级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班集体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问题三:参加学校活动的好处 参加学校活动的好处 1、增长社交能力 参加学校活动,不可避免的涉及到与学校领导,老师,同学的交流与合作,在参加学校活动的同时,是你增加与其他人交流的机会,因为在学生时代,因为学业的繁忙,很多的学生都局限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与人交流的经验,为人处事的方法是很不成熟的,在学校里,参加学校活动,是可以打破局限,增广见闻的。通俗的说,社交能力就是与人打交道的本领。 2、培养兴趣,缓解学习压力 因为,在中国,学生的学业负担比较的重,特别是在中学阶段。所以,适当的学校活动是会缓解学习压力的,让你的头脑能够放松一下,休息一下。这样对你后面的学习会有帮助。 一般情况下,大学的学校活动比较的丰富,在大学一般的学校活动都是以社团活动为主,文学社团,音乐社团,体育社团等等,非常的丰富。通过参加这类的活动,也可以培养你的兴趣爱好。便于在学校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3、锻炼领导能力 这一点在是很重要的。在学校期间,通过参加学校活动,如果你有能力,有勇气的话,会在参加活动的时候脱颖而出,成为学生干部,这样你就在步入社会之前,具有了一些领导团队的体验,为你将来步入社会,提供了与众不同的能力。是很好的经验! 问题四: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对学生教育有什么教育意义 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更能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想学生的思想品德得到良好发展,真正做到言行一致,仅仅靠宣讲规章制度、靠课堂教学显然是不够的。因为思想品德是一个社会的问题,同时又是一个实践性的问题,学生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只能在社会实际活动中才能表现出来,并且在实践活动中受到检验。因此,课堂教学只有同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育人功能。 在实施德育中,我始终树立“不放弃每一个学生,使人人都有所收获”的育人观念,坚持“以爱动其心,以严动其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让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文明礼貌等深入每一个学生的脑海,使之全面得到提高。 一、 在日常生活中融入德育教育。每周一学校举行了统一的升国旗活动,从认识国旗、合唱国歌、介绍历史上的今天等活动中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每天有夕会课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品行教育;每天都有“班主任寄语”,对好人好事进行公开表彰;对检查的清洁卫生情况进行公布记载;经常以“安全”为主题的遵纪守法教育;以“关爱自我,文明交友”为主题的文明交往及自我保护教育;每周一的主题班会教育;读书节的朗诵比赛;艺术节的唱歌比赛;每学期召开的一次家长会;每星期的让每个学生每周做一件好事;还举行为有困难的学生献爱心活动等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促进了班级德育风气的形成,并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学生。 二、充分利用德育环境,丰富德育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活动,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有效途径,我想可以组织学生到厂矿、农村、街道、民营企业、社区开展社会调查,接触社会,参与社会劳动,丰富社会经验,经常开展“爱家乡,促环保”活动,组织环保义务宣传队。向社会倡导,宣传环保知识,组织学生到街道打扫卫生,去野炊,去春游,参加植树活动,让家乡美起来,亮起来。为发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经常组织学生到福利院看望孤寡老人,为他们打扫卫生、洗衣、种菜、梳头,并进行文艺慰问演出,有的还捐出自己的零花钱表达自己的爱心。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可以净化学生心灵,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传承民族文化,塑造孩学生健康向上的心灵。经常向学生讲述有关浏阳的历史人物和优秀的风土人情,开阔学生的视野,吸取民族的精华,了解本地的一些重大事件,参与家乡的建设,这样可以换来一个个充满自信,活泼可爱,积极向上的新形象。另外班级还可以成立一些特长爱好小组,如篮球、音乐等,这些活动的完善和积极推进,可以挖掘学生的艺术潜质,锻炼他们的创新意识,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生动活泼的良好学习氛围。四、在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意义就是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使他们的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而学生素质的发展主要靠课堂来完成,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因此在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尤为重要。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求知中受到教育,在明理中立志,在导行中逐渐成长。在各门课程中注意渗透德育、美育、心理素质教育。在音乐教学中传授民间乐器、民间舞蹈,在美术教学中组织学生画民族风情画等。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挖掘教材中蕴涵的丰厚的人文因素,自始至终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数学教师利用数学题目中蕴涵的反映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的数据和事例,抓住教材中介绍的数学家的故事,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和形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及科学的思想方法。在学生形成人生价值观的过程中,让德育教育多元素地在孩子的身心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由此看来,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对学......>> 问题五:创建校园文明活动的意义 高等学校是人类文明成果的重要传播场所,也是展示人类文明的一个窗口。文明校园的建设不仅推动高校的发展,而且事关和谐社会建设的大计。创建“文明校园”既是高校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十五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实践,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校园的一项具体行动。实践证明,加强文明校园建设对于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促进学校的改革、发展、稳定,对于优化育人环境,建立优良校风、教风、学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充分认识创建文明校园的重大意义 校园是体现学校精神、学术和文化的载体之一。创建高品味、环境优美、文化浓郁,适于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的文明校园,是一所高校综合办学水平和管理水平的直接体现,是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和实现长远发展目标的重要保证,是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在高等学校的具体落实,也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必要条件。 1、创建文明校园的重要性: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文明校园建设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抓手,也是学校综合实力的具体体现。文明校 园建设作为学校整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学校整体水平的重要标志。可以说,开展文明校园建设工作是推动教学、科研、后勤服务和管理工作上台阶、上水平的良好契机和必然选择。 2、创建文明校园的紧迫性:学校现实发展的需要 文明校园建设既是育人环境的营造,也是育人资源的挖掘。当前,高校通过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硬件建设普遍达到了较高水平,而在硬件环境得到根本性改善之后,却面临着逐步将基础条件向现实成果转化从而实现软环境优化的共同课题。作为这一优化的现实途径,文明校园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从高校发展的现实要求来看,还是从学校的未来发展来看,创建文明校园无疑是高校建设面对未来的新起点,是社会对高校建设的要求,是时代赋予高校刻不容缓的任务。因此,必须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合格人才、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任务常抓不懈。必须通过开展立意高远、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将校园文明和校园建设充分结合,形成良性互动、互相促进的长效机制。 二、积极创建文明校园,努力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1、围绕文明校园主题,构建和谐校园建设工作格局 建设文明校园,必须认真落实第十五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一是要求及时传达会议精神。构建和谐校园,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先学一步,率先领会其精神实质;二是在学习的基础上、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及时出台关于构建和谐校园的实施意见、工作方案;三是学校各级党组织、宣传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和宣传橱窗等载体和阵地,广泛宣传动员,形成构建和谐校园浓厚的良好舆论氛围;四是将创建文明校园作为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当前,高校必须紧紧围绕创建文明校园这一重要任务,全面推进和谐校园建设。高校各级组织必须切实加强对和谐校园建设的组织领导,把文明校园建设作 为构建和谐校园的总抓手,以创建文明校园为载体,把和谐校园建设的目标任务纳入学校和各单位、各部门的总体发展规划,一起部署,一起实施。 2、以文明校园创建为契机,提高和谐校园建设能力 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而和谐校园是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前提和条件,只有拥有和谐的环境氛围,学校的教育功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得到全面培养。同时,和谐校园又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作为知识创新的高地和人才培养的基地,作为重要的文化辐射源,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着示范和引领作用。高校必须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和谐社......>> 问题六:为学校班级组织一次活动的意义和好处 这么说吧,如果是一个新集体,组织活动最大的好处就是加速个体的融入过程,拉进个体间的关系,加强集体的凝聚力 问题七:学生会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会常见问题解答 1、什么是学生会组织? 学生会:学生自我管理的自制性群众组织。主要特点:一是自我管理,二是具有相对独立性。 2、设立学生会的目的:加强在校学生间的相互联系,充分调动学生在学校活动中的作用,促进师生间交流。 3、设立学生会的意义(1)、有利于学校管理,增强学校活力。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利用自我教育形式,互相帮助、监督,共同进步。(2)、有利于培养教育学生多方面能力。通过活动,使广大学生了解自身优势,充分发挥特长,锻炼各方面能力。(3)、有利于协调师生关系。(4)、有利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4、学生会发挥的主要作用:(1)、导向作用。(2)、沟通作用。(3)、发展作用。 5、学生会工作应遵循的原则:方向性、教育性、适应性、有效性、科学性、整体性、主动性 6、学生会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独立思考能力枣独当一面,善于独立处理各种问题。(2)、果敢行动能力枣坚决果敢,敢于承担责任,敢于行动,不推诿、不犹豫,坚持正确行为,具有开拓精神。(3)、泼辣大胆的工作作风枣雷厉风行,敢于闯路,善于开拓新局面,知难而进,不谨小慎微。(4)、坚忍不拔的毅力枣困难挫折面前不畏缩,有坚强的意志,有必胜的信心,持之以恒。(5)、突出的组织能力枣能够将各种有机力量结合在一起。(6)、开放、热情的性格枣热情、大方、开朗的性格特征。(7)、主动开拓的交际能力枣善于与不同的人交往,善于处理各种关系。(8)、清晰明快的语言表达能力。(9)、流畅清新的文字表述能力。 (10)、具有一技之长。(11)、学习成绩优良。(12)、协调和谐的人际关系。(13)、优良的道德品质。(14)、坚定的政治方向。 7、学生会活动主要内容: (1)、健全组织机构枣各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能 。(2)、配备干部枣品学兼优,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3)、搞好换届工作枣任期一年或一学期。(4)、定期通报有关情况枣了解学生各方面动态,做到防患于未然。(5)、加强与各班班委会联系。(6)、定期召开会议枣了解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开展工作。(7)、经常开展各种活动,丰富校园生活,各种活动要纳入工作计划,做到有目的、有保障。主要活动内容枣文娱、体育、学习、劳动、生活、社会实践、参观、访问、举行报告会等。 8、学生会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1)、坚持以学习为主,不影响正常的学习。(2)、充分利用活动,促进学习,锻炼能力。(3)、正确看待牺牲个人利益与为同学服务的关系。(4)、争取各方面理解、配合、协调。 9、学生会干部考评: (1)、工作态度。(2)、工作能力。(3)、工作方法。(4)、工作成绩。 如果进了学生会,只要好好的锻炼自己,不影响自己的正常的学习,那么你的社交、组织协调能力将会有很大的提高,加入学生会在自己学习成绩优秀的情况下对保研也有一定的帮助 问题八:比较有意义的校园活动 有意义的活动确实不少,可大可小。可以组织体育活动,文艺活动,象篮球赛,拔河比赛,象棋比赛,羽毛球比赛,乒乓球比赛,摄影比赛,诗歌朗诵比赛,歌咏比赛,书法比赛,作文比赛,可以组织茶话会,可以组织传球活动(好比有参与者61人,把一个篮球或者是乒乓球让大家传递,从第一个开始,把球从第一号开始传起,从第一个,第二个,---一直传到第九个,那么球传到第九个人的时候,这个人就必须表演节目,可以唱歌,可以表演口技,可以学动物叫。场面应该是比较热闹的,球应该传到第几个人,可以大家定,这样以此类推,再一个第九,又一个第九,循环往复)这样的活动,不用什么费用,还可以起到活跃气氛,产生凝聚力等作用。祝你成功! 问题九: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的活动目的是什么 交友

班级活动的意义毕业论文

【关键词】 班级活动;学生;全面发展;意义;做法【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01—0041—01马克思曾说过:“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由此可见,集体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环境。而在班集体中,参加班级活动更是促进一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使班级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下去,笔者认为多开展一些活动,寓教于乐,可以增强班级凝聚力,对促进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一、开展班级活动的意义1. 开展班级活动能丰富学生生活,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与发展。学校生活不能仅停留在课堂听讲与课后作业中,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可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又适合的活动,使特长和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并在活动中促使个性的形成。2. 开展班级活动能挖掘学生内在潜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每个班级都有一些所谓的后进生,他们往往表现得没有自信。但是笔者在班级活动中发现,个别调皮捣蛋的学生很有主持的天赋,个别成绩不好的学生具有正确的判断能力和评价能力等。班主任通过丰

班级活动能增强班级凝聚力,实现对学生集体价值观念的培养;逐步构建刻苦学习、努力锻炼、互相关心、求实向上的班集体;通过亲切、平等的课堂以及户外活动氛围,及时、有效的批评和纠正学生的错误想法及行为偏差等。

班级活动是建设良好班集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重要的内容。班级的共同努力目标要靠班级每个成员参与共同的活动而实现。班集体的形成,需要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而集体活动的有效开展,可促使集体目标的实现、集体纪律的增强、同学友谊的发展。

扩展资料

所有这些班级活动、都有极强的目的性和严格的要求,要求班主任和教师加强对活动的管理和指导,确保达到应有的成效。例如,对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管理要努力形成一种有效的运行机制,即有达成目标、有活动原则、有基本的教育内容、有活动的安排、有时间的保证、有科学的评价和考核办法、有环境氛围、有畅通的教育渠道。

管理者只有不断落实和充实以上条件,才能避免活动的形式化、随意性和短期行为,保证活动的实效性。对体育卫生活动的管理,班主任和教师要帮助和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如按时上早操和课间操、按时作息、科学地安排时司等。

第一,班级活动是一种交往活动;

第二,班级活动目的一致性,产生了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与规范;

第三,班级活动的时空具有一致性;

第四,班级在活动中分工合作,互相配合,责任依从;

第五,班级活动导致一系列诸如暗示、模仿、感染、舆论、心理相容等社会心理现象的出现,产生良好和健康的人际关系。

班集体特征:

班集体不同于班级。班级是校内行政部门依据一定的编班原则把几十个年龄和学龄相当、程度相近的学生编成的正式群体。

第一,班集体是一个以学生亚文化为特征的社会群体,它传导和积淀着班级制度的社会文化基因(教育目标、规范和组织模式)。

第二,班集体又是一个以教学为中介的共同活动体系,它以课堂教学为中介,整合学校、社会、家庭的教育影响,社会化的共同学习活动是班集体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整合因素。

第三,班集体还是一个以直接交往为特征的人际关系系统,正是交往和人际关系,动态地反映了集体与个体、个体与个体、集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标志着集体形成的过程。

第四,班集体是一个以集体主义价值为导向的社会心理共同体,集体心理的统一性和社会成熟度综合反映了集体主体性的水平。

班级活动的意义和作用表现在:1、 在活动中发现学生传统的课堂教学以其严密的组织性、计划性、系统性而成为教学的主要形式。但长期以来课堂教学的条条框框又像枷索一样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认为:在课堂上不可以随便讲话。以至很多教师感叹:“平时聪明伶俐,只要一上课就成木瓜了。”想想在我们的周围,是不是有一部分学生课堂上很安静,而一到下课铃声响起,他们的精神就来了呢?其实,在他们的心中,这时已经很向往属于他们的课间活动了。假如你还想拖堂,完成你的教学任务。那是没有多大效果的。因为,他的心已经不在你这儿了,也许他在心里暗暗的诅咒你:说又是那个死老师、鬼老师让我们玩不成,恨死他了。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就是这个道理。在匆匆地上课、下课的交替中,一个个鲜活的心灵忽略、被埋没。2、 班级活动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的有效手段。班级凝聚力以良好学风、班风的形成为基础。班级活动可以实现对学生集体价值观念的培养。它通过创设亲切、平等、宽松的课堂或户外活动氛围,及时、有效地批评和纠正学生中的错误想法或行为偏差,逐步构建刻苦学习、努力锻炼、互相关心、求实向上的班集体,从而形成强大的班级凝聚力。3、 班级活动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桥梁。班级活动一方面是班主任展现个人才华、形象和魅力的重要舞台,另一方面也是师生同欢共乐、情感交流的场所。在师生互动、平等和谐的气 氛中,教师可以“不为师”,学生可以“不为生”,师生共鸣,隔阂顿失。这种双向的、多向的和混合式的教育模式,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最佳桥梁。4、 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现在的学生属于自己的空间太少了,一切都是家长、老师操纵好了的。他们自己就像一部机器被指挥过来、指挥过去。为此,我校一位老师特为同学们开辟“班级的花卉“。他们可以自由地设计、安排、自己解决问题,通过这一活动切实锻炼了学生实际动脑、动手能力,从而也培养了兴趣、陶冶了情操。学生在活动中必然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他们几经周折解决困难的过程,寻求帮助,与人密切合作的行为,都是对学生极好的锻炼。其实,也就是培养了学生的素质。素质教育是以创精神为核心的。在活动中,学生少了几分约束。多了几分创新意识,思维在活动中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我们有什么理由不重视开展活动呢?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是班主任对班级的学生进行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培养学生素质基础的基本形式,活动搞得多,内容丰富多彩,锻炼学生和学生干部的能力,在活动中寻找快乐,获得知识,提高各方面的能力。班级活动的主要类型有:一、过程型:写出活动主题和过程。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经过、结果。例如,十月份,学校布置各班级组织自己的班级文化。二、活动途径,保障措施,活动意义。例如:组织的全校逃生演习。三、主题班会:设计主题,讨论、辩论,组织安排,过程步骤,感受与预期效果。例如:元旦来了,我们怎样做?四、论文型:根据近阶段班级出现的问题,选择有代表性的。确立主题,分析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措施。例如:纪律问题,我们该如何做?总之,通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形式来实施班级管理工作,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情认识,扩大他们的知识视野,而且还能够寓教于乐,将繁琐的管理规则置于富有趣味的活动中,进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增强自我管理、自我督促的自觉性。

实践活动的意义毕业论文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大学生能力建设逐渐成为高校教书育人的重中之重。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人心。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是检验书本理论知识的必然选择,是学校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必经之路,是学以致用的客观要求,更是时代背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现实要求。

一、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现状

1.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的现状

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忐忐忑忑,直到改革开放才算稳定下来,经过30多年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到世界教育强国之列,占有一席之地,但在社会实践、动手能力方面还有明显的差距,还需要我国高校不懈努力。

2.社会对待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态度

中国社会对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一直积极支持的态度,并提供多项支持政策及便利。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自开展以来,社会各方面给予了很多支持,比如事业单位、企业等提供实习场所、岗位等,帮助大学生适应社会。

二、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

1.对自身进一步的正确认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国古往今来,一直在追寻着自身的认知,人的一生都在认知自己当中,当然这是一个过程。“人贵在自知”,知人方能识人,才能明人,知人的途径无非是通过自知和他知。而社会实践就是最好的试金石,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一方面通过发现自己的不足,做到自知;另一方面通过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他人的建议,做到他知。当明白自身不足时,想方设法弥补自身不足,这样人生才能走的更远,更完美。在海目星激光工作的日子里,慢慢弥补自身的不足,同时做到了空杯低姿态,促进自己能力的提升。

2.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大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广大学生对当下国家的政策、党的方针路线有了深入的了解和认知,尤其是在国家大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紧跟党的脚步,国家政策走。

3.促进大学生自身专业素质及各项能力的提升

大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将学校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4.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及对社会做出贡献

现实社会中,社会是群体,个人只有融入到社会当中才能发挥应有价值,实现自身价值。而社会实践多是群体性活动,需要多人的共同参与、合作才能完成,更多的强调“团队精神”,讲究团结协作的意识及良好的人际关系。而大学生社会化是指大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增强服务社会的责任感,逐步实现从学习角色到工作角色的转变,实现大学生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化。因此,今天的实践活动,也许就是其明天生活的内容。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能使他们清醒地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从而重新调整、完善自己,实现理想与实际、理论与实践、自身与社会的统一,尽快成为一个独立的人。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信息化浪潮冲击着瞬息万变的社会,人的能力到底如何,取决于能力的.兑现情况,这其实是整体素质的综合运用问题。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已经开展了很多年,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问题因人而生,因人而灭。那么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呢?

1.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认知程度不够。

2.有些高校在社会实践教育和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方面力度不够,多是凭学生自愿原则。

3.社会在对待大学生实践方面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比如产学研结合,提供更多实习岗位等。

四、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建设性提议

1.学校要加强社会实践的教育和支持力度

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高校重要的教育环节,应建设成为一项具有制度化、流程化的思想教育活动,高校要高度重视和支持。各高校应建立健全大学生实践教学工作管理运行机制,把社会实践和教学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加强社会实践的教育同时,更要提供有效的支持力度,可以与企业等单位建立社会实践合作机制,做到产学研相结合;高校建立相关奖励机制,对参与社会实践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奖励,调动学校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

2.社会要完善社会实践支持体系

社会要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给予支持,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支持体系,包括转变社会观念,欢迎大学生来社会实践;创设相关社会实践机制,获得政策上支持;整合社会资源,提供实习场所、岗位等;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宣传,鼓励民众支持等,从而真正实现实践育人的目的。

五、总结

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实践出真知。通过书本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强了专业知识的认知,提高了专业素质;空杯低姿态的社会实践学习,提升了自身各方面的能力,确立了未来的奋斗方向目标,为日后正式进入社会做好了准备。同时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离不开高校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只有大家一起努力,才能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更有价值意义。

参考文献:

[1]戴建兵,王运敏,高清波.《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张绪忠.《现代教育管理》.2015(12):118-123.

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论文摘要]积极有效地开展大学生实践活动是培育大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是大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的主要过渡方式。然而,目前我国在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仍面临实效性不佳的问题。文章对造成问题的根本原因进行了探讨,并对如何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社会实践应该加强与专业的联系,与就业结合,以提升大学生综合能力;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建立科学的社会实践制度。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实践 实效性 一、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 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大学生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通过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看到自己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客观地去重新认识、评价自我。第二,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实际的工作能力,在工作中发现不足,及时改进和提高,更新知识结构,以适应社会的需要。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新意识,不断提高个人素养,完善个性品质。 二、导致社会实践活动流于形式的原因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全国开展了二十多年,许多高校积累了不少经验,为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但由于部分高校在学生社会实践监督管理上的无力,而导致社会实践流于形式现状的存在,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社会实践与专业联系不够,缺乏针对性和创新性。由于部分高校把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单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观上没有将其和专业教学相结合,导致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计划性差,活动设计没能和学校的专业设置及培养目标相结合,缺乏系统的活动方案和全程的专业指导。学校与实践单位结合松散,参与社会实践的学生没能落实到具体实际的工作岗位中,没能结合岗位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没能很好地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并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社会服务。另一方面,传统的社会实践模式没能很好地与就业创业有机结合,社会实践往往采取参观、考察、走访等形式,不重视与实践单位的用人需求相联系,与实践单位缺乏就业合作内容,社会实践学生与实践单位没有建立用人机制。 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但相关结果表明,有40%的院校组织社会实践的形式过于呆板,流于表面,缺乏深度,针对大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而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更是少之又少,缺乏让大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空间,对于大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收效甚微。 2.社会实践活动缺乏有效的指导。部分高校对社会实践的指导缺乏力度,一些高校还没有把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中,没能充分发挥教师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指导作用。据一项关于河南省的高校社会实践状况调查显示,仅有的社会实践是专业教师组织的,其余为院校组织或同学自发组织的';仅有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得到了专业教师的指导,绝大多生的社会实践是自己独立完成或与同学合作完成的;的实践内容由学生自定或学校指定,与教师商定的比例只占。学生的社会实践知识大多来源于听讲座和自学,仅有的同学认为自己得到过专业教师的指点。 专业教师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与教师评优并无任何关联,因此,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不高。不少教师在指导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时,没有具体的指导方案,对学生的活动展开过程可能遇到哪些问题和困难缺乏预先的设想和解决方案。学生对如何开展社会实践感到茫然,不知道如何确定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主题,不知道如何具体实施社会实践,不知道如何撰写社会实践报告,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社会实践活动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目前,社会实践活动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主要体现在:社会实践缺乏具体的规划和统筹安排;社会实践过程缺乏监督;评价机制不健全,很多实践活动无法进行定性定量的考评;评价条目不具有可操作性,也没有针对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实际成效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功利化倾向明显,这是导致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当前高校实践评价体系的建立明显滞后于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考核往往凭借一些形式上的指标如实践报告、群众意见调查表、感谢信等,再根据这些评选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和优秀团队。这种评价方法重结果轻过程,重形式轻内容,重数量轻质量,不能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大学生社会实践状况,影响了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此外,由于社会实践活动过程缺乏监督,容易产生造假行为,助长不良学风。据福建某高校的一次调查显示,有12%的学生承认假期下乡的社会实践报告是从网上复制粘贴的。与此相对应的另外一个问题是,有些大学生虽然也进行了社会实践活动,但其实践却仅仅停留在浅尝辄止的层面上,不仅其实践作用十分有限,还需投入大量的、物力和财力作保障,单纯从效益的角度来看,这种实践模式亟须改进。 三、建立大学生实践活动长效机制,提升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性 1.加强与专业的联系,与就业结合,提升综合能力。社会实践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增强素质、丰富校园、提高专业技能、促进就业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校应进一步更新育人观念,积极组织、引导大学生结合本专业知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与专业相结合,特色会更鲜明,也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一方面,大学生可以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社会服务。另一方面,社会实践与专业培养目标结合,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确定活动内容,有计划地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知识、巩固知识,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在实践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与此同时,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加深了对专业社会价值的认识和专业发展方向的了解,帮助自己找出差距、优化知识结构,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全面提高,为他们今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面对当前越来越严峻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高校学生培养模式应作出新的调整。学校可以借助社会实践活动这个平台创造性地开展就业工作,在选择实践项目、实践单位以及教师在进行实践时都要为将来的就业做准备,要尽量考虑社会实践与毕业就业相结合,鼓励学生到专业相关单位进行顶岗,解决毕业生就业的盲目性、流动性。大学生借助社会实践活动平台,通过各种切身感受和体验,深入了解当前社会发展的各种现象和问题,了解当前的就业、政策和形势,分析状况,评判自我,找到与自己知识水平、性格特征、能力素质等相匹配的最佳职业结合点。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与用人单位相互了解,相互选择,接受实习单位的考核,在提高专业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就业竞争力,有利于最终实现直接就业。此外,要积极争取多方支持,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和加强基地的建设。稳定的、健康的实践基地能够使社会实践活动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和规模化,这是有针对性地深入、持久、有效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一个保障。 2.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指导的长效机制。教师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效形式,也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对提高教师自身教学能力、丰富教学经验也有重要作用。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指导教师应充分利用理论修养及业务水平较高的优势,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指导工作: 第一,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实践观。认识社会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激发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的热情。消除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方面存在的种种错误的思想认识,使学生真正认识到社会实践的意义。 第二,加强动态指导,搞好组织实施。指导、协调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编制实践指导大纲、指导大学生制定具体的实践方案以及具体的实践方式方法,使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具体指导。指导教师应利用自身专业特长的优势帮助学生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引导学生把理论和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同时结合本领域国内外的发展趋势,拓展社会实践的内涵,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其综合考虑问题的思维能力。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对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掌握并予以妥善解决。 第三,引导大学生搞好阶段。在社会实践活动的每一个阶段结束时,指导老师都要引导大学生进行阶段总结。指导老师利用阶段总结对学生们所取得的成绩尤其是创新成果予以充分的肯定;对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加以指导;将实践单位对大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及时进行反馈,使他们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及应注意的问题。 3.建立科学的社会实践制度。建立健全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有必要创新管理体制。只有建立一套科学的组织管理制度,才能保证社会实践活动长期化、制度化开展下去,否则,社会实践活动只能停留在活动层面上,失去了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的作用。 首先,社会实践是高校实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把它纳入教学管理体系,规定学时和学分,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出时间和任务要求,对社会实践活动的目标要求、形式内容、方法途径、时间要求等都作了充分、细致、具体的规划和统筹安排,以保证社会实践活动有序、持久地开展。 其次,必须制定必要的检查监督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社会实践组织实施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建立并完善活动信息反馈机制,建立社会实践信息反馈体系,及时了解、掌握社会实践活动各个阶段的进程和各项具体活动开展的详细情况,杜绝形式主义和造假行为。 再次,必须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大学生实践活动的考核和激励体制,科学、公正地评价学生社会实践的成绩。把社会实践组织水平、学生认识水平、社会实践直接效果作为对学生社会实践教学效果评估的基本指标,以客观、公正地体现学生社会实践情况。 此外,有必要将教师参与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计入教师的工作量,作为其职务晋升、表彰先进的重要依据,切实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论文相关查阅: 毕业论文范文 、 计算机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格式行政管理论文 、 毕业论文

论文的实践意义怎么写如下:

1、理论意义与价值:就哲学的高度而言,需要研究的价值意义,就专业或学科角度而言,需要研究的价值意义,就某个理论角度而言,需要研究的价值意义。

2、实践意义与价值:就实际的工作实践活动未来发展趋势、前景而言,需要研究的价值意义,就实际的现在工作的实践活动而言,需要研究的价值意义,就实际的现在工作的实践活动改进而言,需要研究的价值意义。

论文的意义写作方法

1、(你的选题)是前人没有研究过的,也就是说研究领域中一个新颖有意义的课题,被前人所忽略的。

2、前人有研究过,或者说阐述过但是没有阐述论证得足够全面,你加以丰满,或者驳斥前人的观点,总之意义和目的一定要叙述的清晰并且是有一定新意的。

3、其次注意自己所使用的理论,你是用什么理论证明你的观点,也要叙述清楚,否则难以有说服力,在做文献综述和国内外研究水平的评价等等也要有翔实的根据,这样才能衬托出你的选题的意义所在。

志愿活动的意义毕业论文

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意义 , 为什么参加志愿者活动

1、丰富心理世界。大学生作为特殊的青年群体,总体素质较高,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大多数大学生都认为参与志愿服务是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并希望能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来回报社会的培育,积极推动社会文明。志愿服务活动倡导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符合广大大学生的特点,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这也是许多大学生加入志愿者行列的最直接原因。

2、提高道德评价。当代大学生主体意识普遍较强,他们内心崇尚自我激励、完善,以构建符合当今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独立、健全的人格。志愿服务活动与志愿者精神符合现代的道德规范,获得了社会的积极评价。志愿服务虽然不计报酬,但收获了心灵的净化,提升了社会、集体和他人对自己的道德评价,这对大学生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丰富社会经验。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大多以校外的社会需求为服务终端。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接触社会、积累社会经验的一条重要途径。时代在变迁,社会在发展。现在的大学生,已经不满足于校园内的固步自封、孤芳自赏,他们渴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并在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使自己今后能够迅速的融入社会。

4、学习知识技能。随着志愿者行动的不断深化,志愿服务活动项目的专业化、知识化特点愈发明显。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能够充分运用所学业务知识,并在服务中巩固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生特别注重对自己各方面能力和特长的培养,而在活动中获得专业培训,掌握实用技能,就成为大学生从事志愿者工作可期待的直接回报。

总之,大学生通过参加志愿者行动,可以将自己与社会融为一体,把服务他人与教育自我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奉献精神和公民意识;另一方面也可以开阔视野,丰富人生经验,锻炼和增强参与社会事务和公共事务的能力,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技能。以上就是 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意义

大学志愿活动我想身为大学生都参加过或者想要去参加吧,其实参加志愿活动对于大学生来说真的作用很大,意义也很大。

志愿活动大多都是义务活动,没有报酬,所以参加的大部分都是大学生,对这种没有报酬的活动锻炼更多的是学生的责任心,不会因为没有好处就撒手不管,也不会因为遇到困难就退缩不干,在各种各样的志愿活动中你会遇见不同的困境,比如人际沟通能力,组织整顿能力甚至可以提高你的自律能力,这些能力在学校的时候你可能没有机会得到锻炼,但在志愿活动中,却能让你大展身手。

在大学里通常会有第二课堂的学分,而这些学分里,志愿活动学分也占据一席之地,只要在志愿活动中得到志愿证明,就可以在学校里置换相应的学分,甚至在学校组织的其他评奖评优活动中你也可以得到一个参加的机会,获得优先的名额,拥有一个志愿证书对于大学生来说也算是一个学业置换的加分项。

志愿活动不仅有学校组织,在家乡的社区一般都会有志愿活动,社区的志愿活动往往是争对这一片区的大学生,所以在一起工作的人与人之间是不认识的,但大都是同一个年龄的学生,在志愿工作中,大家都是会有交流的,久而久之你就会在一场志愿活动中结识更多的人,扩大自己的交际圈子,这些人或许不会和你在同一个学校但是大家的圈子实际都差不多,你可以得到某些其他你需要的信息。

参加志愿活动对于大学生来说还是好处多多的,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能力还能让自己的空闲时间过的更加充实,在校的大学生如果有合适的机会一定要去多多尝试。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方式。志愿服务恰恰是青年思想引领工作的.重要方面。

志愿服务的发展有效地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教育路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寓教于实践,在志愿服务中培养集体主义精神、爱岗敬业精神、家国情怀等,这些实践过程很好补充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1、是传递爱心,传播文明。志愿者在把关怀带给社会的同时,也传递了爱心,传播了文明,

2、是有助于建立和谐社会。志愿工作,提供了社交和互相帮助的机会,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及关怀,减低彼此间的疏远感,促进社会和谐。

3、是促进社会进步。社会的进步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志愿工作正是鼓励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服务社会的行列中来,对促进社会进步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这个组织是一个非常好的组织;让更多的人加入志愿者“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队伍中来;常说到: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一个优秀的学校,不仅仅要看它培养的学生能找到什么样的好工作;多少人考上更好的研究生。更要看看它培养的学生具不具备有爱心和为团队服务的心。

身为大学生,或许没有太多的金钱来帮助他人,回报社会。但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时间、自己的技能、自己的资源、自己的善心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帮助,这也正是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所需要做的事情。

如果大家都能积极参与到志愿者队伍中来服务社会,用自己的行动,慢慢影响周围的人,那么我相信,我们这个社会将会更加文明,我们这个国家将会更加进步。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