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毕业论文

首页 毕业论文 问题

网络小说大江东去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网络小说大江东去毕业论文

“ 历史 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 历史 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

我们生于 历史 。也将归于 历史 ,又无时不刻不在创造 历史 ,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不可避免的带上了 历史 的烙印。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有人折戟沉沙,有人功成名就,有人被沿途风景迷惑,从此不复回还,窃以为《大江东去》这个名字,比电视剧后来改的名字要好一点,时代的潮流就像大海的波涛,裹挟着无数机遇、挑战,也裹挟着那些在时代中的人们,一路东去,但是再无回还。

每个时代都是独一无二的时代,它充满了未知,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来自中国的三个年轻人开始了他们的人生,他们所经历的,正是那个时代其他人所经历的。 在这样一个传奇的时代,时代的烙印与人性的复杂在这三个年轻人和他们的周边上演,大江东去,一段不可回溯的流金时代。

整部《大江东去》中,有两个字贯穿整部作品——政策。政策,是贯穿始终的两个字,是全书人物命运变化的推手,每个人物的成长与转变,都暗合了当时国家的发展形势。以文章三个主要人物为例。

首先是宋运辉,宋运辉从小就聪明,学习成绩好。可就算宋运辉什么都好,可只要有一样不好,他就始终低人一等,不被 社会 认可,那就是成分。

成分,是那个时代划分等级阶层的重要标准,成分不好,就意味着处处受歧视,就好像宋运辉所在街道的街道主任说的那样 “我们 社会 主义国家的高中,不是给这种人办的。”

于是宋运辉为了获得上高中的机会,不得不去更偏远的山区接受贫下中农劳动教育。

十年浩劫结束,高考恢复,国家政策发生变化,招生主要看个人表现,择优录取。它就像是一道特赦令,仿佛宋运辉身上的枷锁从此解除。

尽管此时,政策好像只是打开了一个小的窗口,尽管受成分影响, 宋运萍 不得不放弃上大学的机会,但是从这一刻起,宋运辉的命运就已经发生了改变。

就好像那个时代无数知识分子的命运一样,薄薄一张纸,短短几行字,就足以让他们的人生看到希望。

提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另一个人——宋季山。他懦弱,委曲求全,深深地爱着子女,却又对他们充满愧疚。十几年卑微的生活,让他习惯了低头,以此换取安稳的生活,以至于后来平反,他连递交申请的勇气都已经失去。

无疑,他是一个可怜人,但那个时代的可怜人,又何止他一个 。

其次是雷东宝。他是一个退伍军人,没什么文化,但是有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拼劲儿。 雷东宝的形象,就像金庸小说《笑傲江湖》中,任盈盈身边的江湖人士,但又比他们多了一些领导人的果绝。

从军五年回到小雷家,看到的是比五年前更穷的村庄,他是不满的,他要让小雷家吃饱饭,让村里的光棍都能娶上媳妇。

这个时候,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了,家庭联产承包的春风,从安徽凤阳吹向全国。没文化的雷东宝遇到已经是大学生的宋运辉,在他的解释之下,雷东宝一下子就明白,这就是一个让小雷家富起来的机会,小岗村,就是雷东宝心中小雷家的理想未来。

他从宋运辉身上了解到了国家的发展政策,很快抓住了机会,让小雷家成为了县里的模范,开始走向现代化的经济。

最后是杨巡。和其他两个比起来,杨巡显得更加平凡,他读书不灵光,也没有雷东宝的人脉和强硬的手腕,杨巡就是那个时代下中国普通农村青年的代表。 个体经营的成熟,中国市场经济的成熟,是这些青年命运的转折点。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有人一路向前,也有人迷失其中。

三个人,三种经济,国营经济、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的发展浪潮改变了当时中国青年的命运。

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相互交缠,封闭的 社会 也封锁了青年们改变命运的渠道,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同中国的青年一般,站在 历史 的转折点,为了这个国家和自身的前途命运而上下求索,在黑暗中蹒跚前进,磕磕绊绊寻找出路。

个人的力量无法与整个国家发展的方向抗衡,但却在冥冥之中改变着这个国家前途命运的选择。 宋运辉无法与成分抗衡,但是当千千万万个像宋运辉一样的人为自己的命运拼搏时,这个国家就找到了前进的方向。于是成分,不再是决定人命运的唯一标准。

奋斗、拼搏、开放,是那个时代的底色,也是那个时代青年人的模样。

《大江东去》的价值,在于它的真实。它不是理想主义者所构建的理想国度,而是一本记录真实的 社会 变迁的现实演义。 书里的人不是充满圣光的圣人,每个人都是复杂又矛盾的集合体,我们很难用好人或者坏人来评判故事中的人物。

书中的主角也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人、完人,人性的善与恶, 社会 的黑暗与光明,作者都在这部书中向我们娓娓道来。

依旧围绕三个男人的人生轨迹展开。书中三个男人的相识,和一个女人有关——宋运辉的姐姐,宋运萍。 如果说全书最完美的人是谁,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宋运萍 。

她是白月光,也是红玫瑰,是书中两位男主角的灵魂归处。她美丽善良、勤劳聪明,在家庭中,作为长姐的她主动承担起了家庭的责任,爱护父母,保护弟弟,她是一个习惯自苦的人。但是,她也有软弱的时候,渴望一个强有力的依靠,于是雷东宝出现了,于是他们相爱了。

鲁迅先生说: “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很显然,这本书并不是一部喜剧,所以宋运萍的结局是注定的,所以她必须离世,就像《平凡的世界》中,那个完美的女孩儿——田晓霞。

宋运萍的死,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全书最理想主义的部分的崩坍,从此刻开始,这个残酷的世界正式拉开了大幕,主角们开始了成长之路。

宋运辉无疑是有着主角光环的男人,学霸光环闪耀,但是他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他莽撞、清高、过于理想主义,是一个书生气很重的人。他会不顾一切冲父亲大吼,会肆意地宣泄个人的 情感 。

而这一切的改变都是因为姐姐的离世,宋运萍的存在,就是宋运辉的港湾,没有了宋运萍,宋运辉就只能自己成长。所以他慢慢成长,在 社会 中沉浮,围绕着权力、金钱、名誉等等展开了一系列的斗争。 幸运的是,他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初心,最终成长为了一个合格的管理者。

与之对应的是雷东宝。初期的雷东宝,是以保护者,开拓者的身份存在。他强势,有力量,所以能力排众议,在小雷家进行改革。但是这种强势也是他性格上的缺陷。 他心胸宽广,但这种宽广只针对与比他有文化的人。

没文化的雷东宝对知识有着天然的崇拜,所以他敬佩宋运辉,所以他爱上了宋运萍。他的本质依然是独断的,所以对村民的意见,他是忽略的,这种忽略,随着他实力的强大,越发的明显。

长期的乾纲独断导致的后果就是,雷东宝逐渐看不清自己。他变成了一个酷吏,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行贿,闹事,他的目的不完全是为了自己的私利,但是他的行为却已经挑战了道德的底线,野心盖过了理性,曾经的保护者如今已经面目全非。

或者说,他依然是个保护者,但是却是一个狭隘的保护者,一个改革浪潮中的迷失者。

很有意思的事情是,雷东宝以为自己是为了小雷家,小雷家却抛弃了雷东宝。或许这就是人性,利益的纠葛往往盖过 情感 的羁绊。如果说此时的雷东宝心中还有的善意,应当是他对宋运萍和宋运辉姐弟的感情,温暖而真挚。

物欲横流中沉浮的除了雷东宝还有杨巡。底层出身的他,有着向上的野心。杨巡敢拼,但是掩盖不了他道德上的缺点。

他渴望成为有钱人,想要爬得更高,至于用何种手段,却不在他的考虑之内。杨巡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小人物,没有轰轰烈烈,只剩下一地鸡毛。 他是挣扎在时代浪潮中普通人拼搏的身影,也是浪潮中迷失的身影。

尽管这些人物看起来如此的不完美,尽管他们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却仍然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总有人,能在翻腾的 社会 浪潮中坚定不移的走向梦想彼岸。

这部书,没有完美的人,只有发展的人,没有完美的时代,只有不断发展的时代。这个 社会 也许不完美,但是这也正是我们存在的意义——在时代中反思,在时代中前进。

《大江大河》以展现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领域的改革、社会生活的变化以及人们精神面貌的改变等方方面面,被誉为“描写中国改革开放的奇书”。从1977年恢复高考到1992年南方谈话,从乡镇企业萌芽到中国制造崛起,从房地产改革到2008年金融危机……小说通过讲述国企领导宋运辉、乡镇企业家雷东宝、个体户杨巡、海归知识分子柳钧等典型代表人物的不同经历,生动地刻画了改革开放时期的前沿代表人物,真实还原了一代人的创业生活、奋斗历程和命运沉浮。这本小说,人物形态丰满,性格鲜明,时代背景下,各有自己的特点。通过这本小说,我们感受到了,在那个时代里,人们的追求,人们的青葱岁月,人们对于时代的渴望,对于自己人生的期望,对于那些年自己的事业人生家庭的投入,时间是条河,河水从不复流,向前走,绝不回头,这也就注定了小说中人物的悲剧人生及痛苦的回忆,他们中有些不被理解,有些是被嘲笑,但是他们都坚持了自己的梦想,不求结果,但重过程。此书反应了时代,在当今看来,仍是一本佳作,值得多次阅读。

宋运辉代表着大多数出自农村家庭中对孩子抱有的期望,人品耿直,对知识技术执着,孝顺父母,即使最亲近的姐姐因意外去世,也能够原谅自己的姐夫,并当作亲哥哥看待,但是有点不适合于官场雷东宝是一员虎将,实干型的,感情专一,脾气大,顾全家人,有点欠缺法律意识,带领全村人致富大寻有脾气,为人处世比宋运辉强,讲义气,是个实打实的铁汉子,毕竟敬佩他的为人

一周的时间读完150万字的描写改革开放二十年浮沉的阿耐巨作《大江东去》,用一个词来形容阅读感受,那便是酣畅淋漓。类似这种横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小说我也读过一些,只是这一部在保持了文学性小说本身具有的以人物、故事、情节来引人入胜的特质之外,还有普通小说所不具备的纪实性和专业性。百度上说,这部作品全景表现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历史,百度上没有说的,是这部书为现代社会各阶层各年龄各身份人们所能够带来的诸多人生命题的思考。作者选用苏大学士《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的最初四个字“大江东去”作为这部书的标题,除了有气势恢宏之感之外,或许也有将此词作为本书的引子之意。首句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尾句是“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首尾相连,不禁让人感叹人生命运的不可预知和终始相连。 小说通过四个主要人物及他们身边人所代表的四种经济形态奠定了本书的基石。一是以东海厂厂长宋运辉为代表的国营经济,一是以小雷家村长雷东宝为代表的乡村集体经济,一是以杨巡为代表的私营个体经济,一是以从小去国外读书,后来在国际金融公司发展的梁思申为代表的外资经济。这四个人人生的跌宕起伏、悲欢离合最好地诠释了二十年来如同天翻地覆的激荡年代。 狄更斯《双城记》的开头描写道“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这是一个光明的季节,这是一个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应有尽有,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踏上天堂之路,人们正走向地狱之门。”这段话似乎可应用在任何一个正在开始大变革的社会。旧势力在沉沦,新贵们在兴起,阶层的流通变得史无前例的迅猛起来。陈旧而不合时宜的规则在纷纷土崩瓦解,取而代之的是方兴未艾的新规则,新想法,同时此消彼长的两股势力也在相互的抗衡和制约中产生了一些灰色或者真空地带。正是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小说描写的各色人物对于金钱、权力、情感、变革、发展、人生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和角逐。有人大刀阔斧,有人亦步亦趋,有人竭诚实干,有人投机捡漏,有人不忘初心,有人渐行渐远,有人与时俱进,有人固步自封,有人作茧自缚,有人峰回路转……世间百态、人情冷暖尽收眼底。 小说以史书编年体的体例从1978年开始写到1998年,除了改革开放这条贯穿始终的最大主线之外,经济知识、情感婚姻、权力倾轧、领袖品质、人生智慧、归处思考等无不涵盖,让人多有感慨。你会看到宋运辉与刘启明的昙花一现,与程开颜的貌合神离,与梁思申的惺惺相惜;你会看到雷东宝与宋运萍的心有独钟,与韦春红的患难真情;你会看到杨巡与戴娇凤的风花雪月,与梁思申的心中明月,与任遐迩的伉俪搭档。你会看到金州、东海、小雷家这些不同地方、不同层级下纷繁复杂的权力关系网,金州的水书记、闵厂长、程厂长之间,金州的刘总工、宋运辉、虞长卿之间,东海厂的宋运辉与新书记之间,镇上的徐县长与陈平原之间,小雷家的雷东宝与老书记之间,雷东宝与手下“四大金刚”之间,“四大金刚”彼此之间,“四大金刚”与后来的项东之间,觥筹交错中已是试探,人员安排下早有伏笔。你会看到几位主要人物在这群雄逐鹿的年代中最终独树一帜所共有的一些品质,比如持之以恒的学习力,敢为人先的创新力,抓住时机的决断力,倾覆之灾时的坚忍力,广交朋友的人脉力,善于总结的反思力。你会看到那些起起落落间的柳暗花明,朋友与对手间的移位转换,锋芒与温情的真真假假。你会看到理想主义者的妥协与无奈,实用主义者的迷茫与无措。你会看到高处不胜寒之时回想初心所在,卸下忙碌之后自问幸福真谛,环保问题初现之际追责发展弊端。当二十年后的我们以一个透明人的身份代入当年一步步小心翼翼的探索,一个个前途未卜的商机,一条条百转千回的道路,虽想大声警示却是不同时日,只能望洋兴叹,后世的人们看我们现在大概也是同样的道理。 小说只写到1998年,最后一节是宋运辉带着妻子儿女回到当年家乡的山路上,说起自己的成长故事,自己的获得与失去,自己对他人的爱恨消散。小说在反思与静谧的气氛中结束,悲凉中蕴含着对民智开启的欣慰,对美好前景的憧憬。让人稍有遗憾的是结尾包括最后几年的叙述都略显仓促了些,但似乎又有些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在。 转瞬间距离此书的结尾年份又将到达下一个二十年,在这二十年更加光怪陆离、思潮与发展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时期,或许作者又在酝酿着宋引、可可、小碗这些大江东去下一代们的生活、情感与工作了吧。当年是“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如今更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网络小说改编毕业论文

我对网络小说的一些看法作者: JINSHIWEN 发表日期: 2006-07-12 21:41 点击数: 3449我看网络小说大概有4年了吧,小说真是让我深深的着迷…… 可惜现在越来越失望。 1 一男多妻,基本是公式。典型的《猛龙过江》、(还挺好的一本网游小说)。 2 开头过程都不错结尾都草草结束典型《灵动》。 3 写黑道的那些战术都互抄,有的在电视上都能看见典型的……忘了…… 4 基本都带H~. 5 半更新不更新 ,《异体》、(前段时间更新挺快又停了,风格也变了)。 6 太监《难道我不是男生?》、《会魔法的弓箭手》……(都是有意思的书 本人认为)。 7 言情的形容帅哥、美女的形容词都差不多, 故事都老套。在韩国网络小说作家可爱淘,出了《那小子真帅》风靡一时,便纷纷效仿写那种类型的…… 没有一点文学价值。 封皮都差不多 , 看完一本甩都不甩。 8 我觉得变身小说都挺好玩的……《人妖不是我的错》。 不过都没有令我满意的结局…… 9 写的越来越差,《小兵传奇》、《衰神网游行》。 10 到现在让我满意的就2本《1/2王子》、《飘渺之旅》、 (那些续的跟飘渺大哥的没法比)。 现在的网络小说表现出的也许是现在人的思想状况。 出色的新人也不是没有, 但和以前还有很大的差距…… 大家看网络小说都是娱乐吧~ 鲁迅先生的作品有的让我大笑, 笑完后却很沉重, 他的文字就像一把锋利的刀。 的确他的作品看完后,我想没有一个人心情会好。 但所在的灵魂却时时督促我 , 我想先生的作品都快被淡忘了。 《西游记》不好意思 ,我到现在才知道他的真正寓意……(真是丢人……)。 《变色龙》讽刺的真是妙啊! 不知道咱国还有多少人读文言文…… 咱的那些古书。 本国人不当一回事 , 到外国人那却成了至宝 ,从中吸取的及多。 时代在进步, 许多东西都已经淘汰 ,但是穿越时空遗留下的文化瑰宝, 说明他们对现在依然有价值 . 这些书让我更深层次的思考 , 网络小说是无法比拟的。 总之希望大家在娱乐的同时 , 不要淡忘真正的书魂。

可以参考一些论文资料,好好研究

四川一位同学大学毕业论文写得就这个题材 最后没通过

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文秘专业教育迅猛发展。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改革的深入,文秘专业在课程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评价等诸多方面都暴露出不少问题。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文秘专业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虽然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了提高文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但是受专业教学理念、教学机制、课时分配等诸多因素局限往往难以有举措来应对。网络文化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载体,通过网络文化这一途径可以提高高职文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网络文化;高职文秘专业;人文素养

1前言

高职教育经过多年的办学实践,已经在社会上取得了较高的影响和地位,其培养的学生因其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实践技能得到了行业的好评。受学制设定、课程安排、办学理念、教学师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高职学生虽然在就业方面并不输于本科生,但是毕业后在职业生涯中却容易受到综合素质不足的瓶颈制约,大大抑制了其发展空间。在这些综合素质中,人文素养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项。众多调查显示,人文素质较高的人,工作期间胜任度和创造性方面都占有优势。[1]“大致来讲,人文素质涉及的是人自身如何处理与自然、社会、他人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社会属性方面的问题,它通过观念意识、品德情操、心理性格、价值取向和文化修养的外现而展示自我,它涉及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两个层面。”[2]高职文秘专业大学生的培养尤其应该注重人文素养的提高。这来源于秘书职业的特殊性。首先,秘书岗位的重要性决定着秘书必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秘书因为经常与外界联系,可以说是一个企业的门面,代表着企业的形象。秘书的谈吐、礼仪和能力往往被认为是其他单位了解企业的重要指征。而交际公关、礼仪规范等能力虽然可以通过一定的实训课程有所提高,然而要从根本上改善秘书的该项能力,还需要在本质上有所提升,那就是丰富的人文涵养。如果没有相应的人文素养作为基底,只能是徒有虚表。其次,秘书岗位应有的写作功底决定着秘书必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秘书曾经被戏称是“秘密的抄书”。可见秘书不仅要会“写”而且还要能“读”,只有“读书破万卷”,才能“下笔如有神”。明清时期的“秘书”———绍兴师爷曾经提倡多读经史可以代替读律法。在写作中,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学底蕴,就不能在写作中用笔自如,因此很多资深秘书除了公文以外,往往能写得一手好文章。最后,秘书岗位要求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决定着秘书必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秘书在企业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上司与员工之间的纽带。秘书不仅要能够正确理解上司的意图,与上司进行沟通,而且还要注意和其他员工搞好关系,以便使领导指示的工作能够更加顺利更加通畅地下达到各个部门。这就需要秘书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而该能力的培养并非通过某一门课程的设置或进行几次实践活动就能提高的,它需要人文素养的积累和沉淀,因为只有通达人情世故才能从本质上提高自己的沟通协调能力。然而,高职文秘大学生因为年轻,涉世不深,往往很难做到人情练达,这就需要从文艺作品中去提炼,从人际交往中去体会。尽管在高职院校增设人文素质课程、拓宽人文选修课等诸多建议曾被众多研究者反复提及,但是,受专业教学理念、教学机制、课时分配、部门利益等诸多因素局限,这些措施往往在落实上存在着不小的难度。[3]由于秘书经常要处理的是人与人的关系,而不是像理工科专业的大学毕业生那样主要的工作对象是机器和器械,所以对于人文素养的要求更高。虽然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了提高文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然而却鲜有实际的举措来应对,当然,客观条件的制约是一个重要的因素。高职教育由于学制短,在人文素养的提高上确实受到了一定的制约,但是也并非无路可通。网络文化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载体。网络文化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借助网络技术而产生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的总和。[4]21世纪,网络文化已经变成当代文化的一种重要存在方式,它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底,我国网民达亿,较2013年年底增加了1442万人。其中,手机网民规模亿,较2013年年底增加了2699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较2013年年底提升了个百分点。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率达,较2013年年底提升了个百分点,并且首次超越了传统PC整体的使用率,手机作为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更加巩固。[5]作为朝气蓬勃的大学生,当然接受了这一新兴事物。可以说,大学生是全国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对于大学生的影响也是日渐深远。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正面影响又有负面影响。无论是大学的德育工作还是其他学科的教育工作,研究者都持有一致的观点,那就是充分利用网络带给教育的便利,摒弃网络阴暗面带来的不利影响。关于网络的正负面影响,因为研究者众多而且不少研究已经相对成熟,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2利用网络文化提高高职文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第一,网络文学作为网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提高高职文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过去几年,网络文学往往被认为是精英文学以外的补充,但是随着文艺大众化,后现代化语境下的文学作品已经不是传统媒体上的纸质作品了,越来越多的网络文学作品为人们所接受和赞同。这几年以来,网络小说中的优秀作品被不断地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如《步步惊心》《倾世皇妃》《甄嬛传》《盗墓笔记》《何以笙箫默》《花千骨》等均来自网络小说,这些作品在市场上受欢迎的程度可以证明其存在的价值。网络小说已经成了影视作品改编的重要后备军。虽然网络小说由于数量众多,良莠不齐,有不少作品粗制滥造、情节单一、错字频现、语病百出。甚至一些小说中有大量不健康的描写,宣扬迷信、歌颂暴力、传播色情,成为危害社会的“毒草”。然而,也有一些网络小说是精心制作的,一些网络小说还有意模仿了名著的写法,如穿越小说《木槿花西月锦绣》的开头几章基本上模仿了《红楼梦》的写法。如果这时经过老师的引导,完全可以激发大学生读《红楼梦》的兴趣,从而完成经典的阅读。当然,网络文学的遴选和解读的指导变得非常重要,这不仅需要人文课程教师具有良好文学鉴赏能力,而且还需要人文课程教师自身不断适应网络文化的发展。通过优秀网络文学的阅读,不仅能够大大提高文秘大学生的文学素养,而且还能够使得学生从中得到一些社会常识和地方民俗风貌,以便毕业后能更快地融入社会中。并且,文学作品反映的是人性,而人情世故的了解恰恰是年轻的大学生所缺乏的。网络文学的特征之一就是门槛低,网络小说的作者大多并非专职的作家或研究者,而是来自各行各业,有白领、学生、工人、农民等。其中大学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文学中的不少作品完成于大学读书期间,如《甄嬛传》等。虽然秘书写的是公文,然而良好的文字功底能够促进应用文的写作水平。秘书在写好公文的基础上能够写一些散文、小说等,不仅能陶冶情操,而且能够提高公文写作水平。高职文秘专业的大学生不妨尝试写一些文艺作品,在网络上发表。因为网络具有开放性,作品一经发表就能得到网友的建议和意见,这样能迅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而且从笔者多年的写作课程教学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在写作课程的学习上过于偏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即写文章的环节往往不能很好的保证质量,写作中马虎、不用心的现象较多。而写作恰恰要靠很多的练习才能有所提高。究其原因,是因为公文写作课程布置的往往是一些应用文写作题目,较为死板枯燥,不能有效激发高职文秘大学生的兴趣。如果能写自己喜欢的文章,则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创作一些自己喜欢的小说、散文、诗歌无疑能提高自己对于文学的兴趣。并且,为了使得自己的文艺作品更加吸引人,笔者往往会借鉴一些名著或优秀的作品,这样,就起到了很好的良性循环作用,其实也完成了写作实践的任务。网络是平民化的,不用于纸质媒体由编辑等少数人控制着话语权,在网络中,人人都是自媒体,都有发言的权利,大学生能够在发言的同时听到不同的声音,可以更好地促进自己的写作水平。

第二,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可以提高高职文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美国社会学家曼纽尔•卡斯特说过:“网络是一组互相联结的节点,是一个开放的、能无限扩展的结构,所有的节点,只要他们共享信息就能联系。”[6]网络上的海量信息使得网民可以不再仅仅依赖纸质媒介,鼠标轻轻一点就能获取很多知识和信息。我们不出家门就可以从网易公开课等网站上享受著名专家和学者的讲课和演讲,从一定程度上说,可以补充高职文秘大学生学制短的弊病。高职文秘大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诸如文学、美学等课程来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当然由于网络信息往往泥沙俱下,需要自己练就火眼金睛去过滤和鉴别。笔者认为,懂得过滤与鉴别也是大学生要学习的一项本领,既要能快捷的从网络中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又要不沉溺、不过于依赖网络,这对于以后的职业生涯有很大的帮助。“信息素养”是人们在全球信息化的过程中需要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是新世纪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和客观需要。[7]网络文化具有共享性,在这种情况下,学习知识变得更方便更快捷。例如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甚至国外的一些文献在网络里均能查询。高职文秘大学生如果能够很好地利用这些资源,对于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有较好的效果。当然,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最好能得到老师的指导或建议,例如选择哪些课程、选择哪些优秀的网站等。同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最好能穿插一些互动性较强的学习实践活动。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了地方文化对于高职教育的重要性,因为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将留在省内工作,所以了解地方文化对于将来的可持续发展有较大的推动作用。鉴于此,一些高职院校开设了地方文化课程,如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围绕湖州人文特色资源,结合学校人文素质教育实际,编写人文素质教程,建立湖州文化网,极大丰富了人文素质课程资源。[8]将中国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放到网络背景下进行宣传和学习,无疑能更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激发学习兴趣。

第三,网络文化的交互性可以提高高职文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互联网和传统媒介最大的不同就是其互动的频繁和便利。无论在任何互联网的空间或网站,都可以看到有别于传统的、全新的社交模式。在网络文化的影响下,老人和小孩、男人和女人、教师和学生、富人和穷人、精英和草根,在互联网的牵引下,都可以平等的进行交流和沟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高职文秘大学生还仅仅从传统的社交模式中学习礼仪规范和人情世故,无疑是极大的资源浪费。高职文秘大学生因为年轻往往在人情世故上略逊一筹,这在秘书接待及上下沟通中会受其牵绊。高职文秘大学生因为接触面狭窄导致交往的朋友以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年轻人居多,互联网恰好能够补充其不足。通过网络的社交平台,高职文秘大学生能结识更多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朋友,以便将来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大环境。当然不少专家和学者担心网络社交平台因为过于虚拟容易使得大学生耽于幻想脱离现实,然而通过互联网结交朋友了解社会实际上已经成为当下年轻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与其粗暴禁止不如积极疏导。通过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指导和社会对于网络不良现象的遏制从而使得大学生能够通过互联网进行健康的社交。

3结论

网络课程的开放、人文网站的设立都为高职文秘大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学习的平台。网络对于教育最大的贡献不仅仅在于提供了海量的信息,还在于挑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在互联网时代,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时刻充满了全新的挑战。近年流行的翻转课堂教学、慕课、微课教学等均是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的颠覆和创新。在互联网时代,老师和学生已经不同于传统的师生关系,更多的是朋友模式。在教学网站上,学生可以任意的提问甚至质疑课程的内容。尤其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许多学科和知识将重组和变革,这就要求大学生能够改变自己的学习理念和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高职文秘大学生不同于理工科的学生,文秘工作面对的是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下的人和事,高职文秘大学生通过网络文化的交互性来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无疑是很好的途径选择。

参考文献:

[1]王旭善.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的分析与思考[N].光明日报,2006-11-06(002).

[2]杜时忠.人文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156-157.

[3]郜大军.浅谈高职专业课教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以文秘专业应用写作课程为例[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100-102.

[4]成秀萍.网络文化的时代特征与应用价值[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85-91.

[5]CNNIC.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6]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270.

[7]阎惠英.网络文化环境下的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19):80-81.

[8]杨群欢,吴新华.新时期秘书职业能力调查与高职文秘人才培养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1):

摘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入学教育能否为文秘专业学生日后的中职学习打下良好基础,直接影响学生未来3年的专业学习与成长,直接影响班主任日后的教学与日常管理工作。所以,新生入学教育需要不断研究探讨,使其真正发挥作用。

关键词:文秘专业;入学教育

一、中职文秘专业学生的特点

1.对专业认识不足,学习积极性不强

文秘专业的学生之所以选择文秘专业的原因可以归纳为几类:没有别的喜欢的专业可以选择;父母的意愿;初中的同班同学读文秘专业。大多数学生不了解文秘专业,对文秘专业认识不足,加上初中时的学习基础较差,对学习有畏惧心理,学习目的不明确,容易感到前途渺茫,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积极性不强。

2.自卑心理严重

中职学校学生普遍存在自卑心理,文秘专业的学生也不例外,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属于中专科层次,进来读书基本不看分数,与高中生相比有自卑心理;二是社会上对中职学生有认知偏见。

3.人际关系是新生难以解决的问题

“95后”的中职学校学生多成长在独生子女家庭,来到陌生的学校环境,面对来自不同地区的同学,同一个教室下有着不同的成长背景、生活习惯、人情风俗,他们渴望结交新朋友,却因为“自我为中心”的习性不懂得如何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班集体的凝聚力不够,班集体活动无法开展,同学之间相对冷漠,课堂教学活动也受到影响。

二、中职学校文秘专业新生入学的教育意义

1.入学教育是中职学校一项重要的教育活动内容,是新生进入中职学校教育活动的起点,内容包括: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安全教育、适应性教育、对文秘专业的认识。

2.根据“首因效应”可知,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所以,作为新生入学后的第一节课,入学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入学教育有利于文秘专业班集体的建设,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军训、入学第一堂课等内容选拔合适的班干部人选,通过活动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三、中职文秘专业入学教育方式探索

1.加强专业教育,引导学生热爱文秘专业

班主任应该向新生详细介绍学校的情况,以及文秘专业的专业介绍、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就业方向及岗位等,组织新生参观图书馆、文秘专业实训室等学校设施,使新生尽快熟悉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了解学校、了解自己的专业,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氛围和校园文化,使新生入学后就能了解文秘专业是培养从事秘书、文书、档案管理、公关礼仪及计算机文字处理等办公室程序性的人员。教育学生既来之,则安之;既安之,则学之。

2.注重专业兴趣培养

中职学校文秘专业的很多学生对所学专业并不了解,有的甚至根本不感兴趣,这势必影响学生以后的学习积极性。每年9月开学一个月内,会有少部分学生要求调换专业,甚至退学。针对这种情况,学校要对中职文秘学生进行职业及职业道德的培养,向新生介绍文秘专业的发展前景和掌握专业技能的重要性,介绍秘书岗位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中的地位、作用,组织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参观企业和机关单位。学生看到文秘专业将来就业的工作环境,增加从事文秘专业的责任心、使命感和自豪感,使新生逐渐树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思想,提高学生学习文秘专业的兴趣,调动学习专业的积极性,脚踏实地地把学习搞上去。

3.加强文秘专业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是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职业教育。中职学校学生一是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适应社会需要而学习;二是通过3年的中职学校的学习可以有机会进入到高等职业院校继续深造。中职文秘专业的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较好,对高等职业院校继续深造更为渴望。所以,入学教育应该帮助学生认识到用人单位对秘书人员的要求有两个方面:一是注重综合素质,即要求秘书人员德才兼备;二是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入学教育应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重新评估自己,审视自己未来的人生之路,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从而把专业学习与将来的就业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具有努力的方向和潜心学习的动力。

4.加强人际交往教育

俗话说:“会做事,更要会做人。”这句话很好地说明了在中文文秘专业的入学教育中加强人际交往教育的重要性。由于个性差异、生活习惯差异,很多学生却不太会处理人际关系,他们不懂得如何与室友友好相处,甚至有部分学生不愿意与班上其他同学交往,课余时间基本用来上网、玩手机。糟糕的人际关系影响了文秘班集体的凝聚力,班级活动难以开展,学生难以得到更好的锻炼和成长。因此,中职学校应帮助学生尽早地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逐步培养自信、自强、诚信、友爱等诸多方面的健全人格。通过建立班级QQ群、微信,满足学生对网络的依赖,丰富入学教育形式,增加学生之间的联络,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

5.加强生活常识和心理的教育

大部分中职学校学生第一次离家生活、学习,缺乏社会阅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文秘专业班主任应在入学教育时对学生加强生活常识教育。例如,向学生介绍在宿舍使用大功率电器的危害,提醒学生注意财产安全问题。班主任还应该对学生进行摸底,重点关注心理有障碍、贫困生、孤残及单亲家庭的学生,及时了解他们的动向,给予关心和爱护,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咨询,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实现自我身心的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入学教育能否为文秘专业学生日后的中职学习打下良好基础,直接影响学生未来3年的专业学习与成长,直接影响班主任日后的教学与日常管理工作。所以,新生入学教育需要不断研究探讨,使其真正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提高办公室文秘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有效策略分析陈斓;办公室业务2014-04-052

2、高职文秘礼仪课程教学法研究黄建聪;办公室业务2014-11-052

关于网络小说的毕业论文

个人觉的网络小说没特色也没特点

可以参考一些论文资料,好好研究

我对网络小说的一些看法作者: JINSHIWEN 发表日期: 2006-07-12 21:41 点击数: 3449我看网络小说大概有4年了吧,小说真是让我深深的着迷…… 可惜现在越来越失望。 1 一男多妻,基本是公式。典型的《猛龙过江》、(还挺好的一本网游小说)。 2 开头过程都不错结尾都草草结束典型《灵动》。 3 写黑道的那些战术都互抄,有的在电视上都能看见典型的……忘了…… 4 基本都带H~. 5 半更新不更新 ,《异体》、(前段时间更新挺快又停了,风格也变了)。 6 太监《难道我不是男生?》、《会魔法的弓箭手》……(都是有意思的书 本人认为)。 7 言情的形容帅哥、美女的形容词都差不多, 故事都老套。在韩国网络小说作家可爱淘,出了《那小子真帅》风靡一时,便纷纷效仿写那种类型的…… 没有一点文学价值。 封皮都差不多 , 看完一本甩都不甩。 8 我觉得变身小说都挺好玩的……《人妖不是我的错》。 不过都没有令我满意的结局…… 9 写的越来越差,《小兵传奇》、《衰神网游行》。 10 到现在让我满意的就2本《1/2王子》、《飘渺之旅》、 (那些续的跟飘渺大哥的没法比)。 现在的网络小说表现出的也许是现在人的思想状况。 出色的新人也不是没有, 但和以前还有很大的差距…… 大家看网络小说都是娱乐吧~ 鲁迅先生的作品有的让我大笑, 笑完后却很沉重, 他的文字就像一把锋利的刀。 的确他的作品看完后,我想没有一个人心情会好。 但所在的灵魂却时时督促我 , 我想先生的作品都快被淡忘了。 《西游记》不好意思 ,我到现在才知道他的真正寓意……(真是丢人……)。 《变色龙》讽刺的真是妙啊! 不知道咱国还有多少人读文言文…… 咱的那些古书。 本国人不当一回事 , 到外国人那却成了至宝 ,从中吸取的及多。 时代在进步, 许多东西都已经淘汰 ,但是穿越时空遗留下的文化瑰宝, 说明他们对现在依然有价值 . 这些书让我更深层次的思考 , 网络小说是无法比拟的。 总之希望大家在娱乐的同时 , 不要淡忘真正的书魂。

我晕,,~~大大你是打算当作者吧!~ 到起点找个作者,,,你可以详细的向他请教!!呵呵~! 只要你找本网游小说,随便加入个群进去就行了!!!呵呵!! 专业问题非唔所长!@!

歌曲大江东去毕业论文摘要

这首诗出自近现代周恩来《大江歌罢掉头东/无题》,诗意是:

在当时荒芜的中国已经找不到拯救未来和人民的方法,我只好东渡日本,在新世界学习各种新式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来发现拯救中国的道路。我像达摩祖师一样,面壁十年寒暑苦读,只为能够掌握真正的一身本领。即便我无法实现拯救民族的伟大理想,至少我也要成为这个时代英雄中群星闪耀之一。

在《无题》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对自己选择的人生道路具有多么重要的导向作用。正是这种为国为民奋斗不息的价值观,决定了周恩来革命的人生道路。

作者在雄壮的歌曲之中告别好友,决心向东渡海回国。他想在诸多的社会改造主义之中找到正确的那一个去改造危亡的中华民族。为了给民族找到正确的出路,他愿意付出一切。即便到头来壮志难酬,他仍然称得上是英雄。

周总理写下这首诗是在1917年,那时国内爆发了反帝反封建的洪流,他深受震动,依然决定回国,参加到这股洪流之中去。“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释义:抱着为国家为正义而死的决心去奔赴国难,把死亡看得就像回家一样)”在民族利益面前,每个人都必须全力以赴。正所谓位卑未敢忘忧国。

首句“大江歌罢掉头东”,写出作者出国时的激动与豪迈。“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释义:大江之水滚滚不断向东流去,淘尽了那些千古风流的人物。千古英雄人物)”。是啊,滚滚东去的大江大河,自古以来奔流不息。千百年中淘尽了天下多少的英雄志士啊!而今,年轻的周恩来神采奕奕,意气风发。

他满怀救国救民的理想,高声吟唱雄浑、悲壮的诗词,告别灾难深重的祖国,即将东渡扶桑。王国维《人间词话》里讲“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其中的“有我之境”,就是讲究诗中有“我”,情溢于诗。诗中有“我”,诗才有主宰;诗中有情,才不致味同嚼蜡。

周恩来此诗就善用此法,诗歌开篇,即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并巧设一疑:远离家邦,掉头不顾,究竟是为了什么?“邃密群科济世穷”,哦,原来是要努力学习各种科学知识,探寻拯救祖国于危亡之境、解人民于倒悬的真理啊。

穷,绝境。看来,周恩来东渡求学,不是为一己之私,而是为了实现自己少年时代立下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与抱负。

原诗:

《大江歌罢掉头东》近现代:周恩来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释义:

唱完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就掉头东去日本留学,精深严密的多种科学能够救世上的穷困。用了十年苦功,学成以后要回国干一番事业,挽救中国。假如这个志愿难以达到,即使像陈天华用投海而死来唤醒国人,也称得上是英雄。

扩展资料:

周总理的名句中,除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释义:要博览群书,全面发展,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人才,努力增强自身的文化修养,为富国强民而不懈努力)”这句,其实周总理也有很多流传广泛的诗句。

比如这首《无题》,一样非常的豪迈霸气、斗志昂扬。那是在1919年三月,当时周恩来正在日本求学。五四运动和共产主义思想已经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势如烈火的传播开来。周恩来决定放下学业,回到祖国来实现拯救人民创造和平强大国家的理想。当他准备回国的时候,将上面这首诗送给了他的好朋友张鸿诰等人。

这首诗是一首气势雄强的壮美诗篇,表现了青年周恩来的凌云壮志和救国济世的巨大决心,通篇洋溢着一种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豪迈之情,给人以强烈的震撼人心的感染力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江歌罢掉头东

毕业论文是衡量本科教学与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准,既是学生毕业与学士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运用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分析、阐述和解决问题之综合能力的体现。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本科音乐专业毕业论文选题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1. 高校美育与大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研究

2. 农村中学音乐课程实施现状分析与推进策略研究

3. 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调查及改革思路

4. 提高音乐素质 促进全面发展

5. 当今中国舞蹈创作的趋势

6. 高师声乐教育应注重实践

7. 普通高校大学生西洋古典音乐欣赏状况调查

8. 谈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创作及发展

9. 论钢琴表演艺术的发展趋向

10. 论新形势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11. 新农村传统艺术文化教育传播的思考

12.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背景下的音乐学科建设

13. 舞蹈重返大众视野的时代意义

14. 戏曲身段与民族声乐表演

15. 试论音乐实践对于高校弘扬民族音乐的重要性

16. 驻马店市中小学音乐课程设置研究

17. 本科院校音乐课程改革的利弊

18. 《梨园春》对河南豫剧的影响

19. 中国民族乐器分类法研究

20. 汉代的鼓吹乐对近世礼俗音乐的影响

21. 百戏之流变

22.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文化交流

23. 驻马店市说唱音乐探微

24. 李叔同学堂乐歌的创作实践

25. 萧友梅对中国近代音乐教育的贡献

26. 黎锦晖儿童音乐创作的艺术经验

27. 民族歌剧《白毛女》的成功经验

1. 西方早期合唱音乐

2. 舒曼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的创作与构思

3. 贝多芬三个阶段的音乐创作

4. 欧洲中世纪单声部歌曲与世俗歌曲

5. 如何学习西方音乐史

6. 肖邦音乐的民族性

7. 快乐教学,是音乐课的法宝

8. 学习音乐,从热爱开始

9. 如何辨别和挖掘一个孩子的音乐才能

10. 音乐素养,提升人生价值

11. 合唱的和谐美给我们带来的震撼

12. 如何训练业余合唱团

13. 轻声练习的好处

14. 以“赏”为先的音乐教育

15. 让孩子们快乐地舞起来

16. 如何保持孩子持续的练琴热情

17. 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训练童声

18. 如何教孩子们学习节奏

19. 如何练琴才最有效

20. 提升艺术生的文化修养是当务之急

21. “音乐热”带来的思考

22. 跑调的分析与研究

23. 唱的高,还是唱的美

24. 注重技巧,还是注重表现

25. 假如我是一名音乐老师

26. 卓越的成就,至诚的爱国心――试论我国音乐学家王光祈

27. 校园歌曲的创作特点

28. 谈肖邦创作特征中民族精神的体现

29. 论贝多芬晚期的钢琴奏鸣曲

30. 戏曲曲牌与宋元市井民俗

1. 从城市音乐文化看“选秀”

2. 浅论音乐音调与基本情绪运动状态的关系

3. 论舒伯特艺术歌曲中音乐与歌词的相互关系

4. 从《蝴蝶》看舒曼钢琴音乐创作特征

5. 青主的两首代表性艺术歌曲《我住长江头》、《大江东去》的创作和演唱分析

6. 李斯特艺术歌曲初探

7. 学龄前儿童音乐教育的认知问题研究

8. 中国原创摇滚音乐中的民族元素面面观

9. 对贝多芬《“热情”奏鸣曲》理解演奏处理

10. 华语流行乐坛的“中国风”

11. 从“引进”、“模仿”到“探索”、“创新”-20世纪上半叶中国艺术歌曲发展的历史轨迹

12. 浅谈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创作

13. 论20世纪上半叶中国普通学校音乐课程发展

14. 我看钢琴考级

15. 驻马店钢琴考级历史及其文化产业研究

16. 浅谈印象主义音乐

17. 试探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钢琴改编曲中的民族因素

18. 外音不“外”――试析肖邦钢琴作品中和弦外音的应用及其表现意义

19. 钢琴演奏指法选择的基础实践和基本原则

20. 胶片上流淌着的音乐篇章――有关电影音乐的综述

大江东去的作者阿 耐,女,浙江人。1990年大学毕业后从事商业工作。出版有《食荤者》、《余生》、《不得往下生》、《回家》等长篇小说。

东大网络教育毕业论文

东北大学简称东大,始建于1923年4月26日,是一所具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大学。东大坐落在东北中心城市沈阳,是直属的国家重点大学,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并实现、辽宁省、沈阳市重点共建。学校占地总面积20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2万平方米。学校设有65个本科专业,其中特色专业15个。

东北大学网络教育本科学士学位证条件是什么

参加毕业设计(论文)答辩,且成绩及格(60分)及以上;并且要求在有效期限内通过下列外语考试的一种(考试语种必须与本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语种相同):

1.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达到425分(含425分)以上或者小语种成绩合格以上;

2. 取得全国公共英语三级合格证(口试、笔试均合格);

3. 取得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外语等级(A级)统一考试合格证。

4. 在学籍有效期内参加并通过各省学位办公室统一组织的成人外语学位考试;

学校有权依法对学位申请者进行(德、智、体等)全面考核,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授予学士学位:

1.有严重违反四项基本原则的行为,经教育仍无转变者;

2.在学期间违反考试纪律,被认定为考试作弊或违纪,受到学校两次警告、记过、留校察看等其中一种行政处分者;

3.结业者;

4.不符合学位申请条件者。

硕士毕业论文要5个体系。1、序言:硕士毕业论文的序言主要是表明进行该项研究的原因,目前国内外对于该项研究的研究状况,论文的创新之处,论文框架结构。在语言上表达上应该简明清晰,加深印象与结论相呼应。一般而言,序言部分就可以反映出作者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以及对研究专业的了解程度。2、相关知识背景的阐述:当硕士毕业论文涉及其他学科或者专业的知识,需要在论文开始之前预先做介绍。介绍背景知识时,需要通过数据、性能做重点介绍。同时要介绍自己的研究工作,两者尽量结合在一起,做到合理自然。3、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这部分是重点,论文需要将研究内容阐述清楚,可能会分为2~3个章节,划分章节时,根据研究工作性质来定,最好根据模块来划分,模块的划分可以按任务划分,可以按性质划分,也可以按结构划分。在介绍自己研究工作过程中,有的部分是利用现成技术和结果的,有的是自己设计、推导或创造的,一定要描述清楚。不少论文对这一部分介绍的很详细,分不清那些工作是作者做的,那些工作是引用他人的。也看不出来特色是什么,能解决什么问题,该细的部分粗略带过,该简要的地方太过冗长。同样,章节不能多于4个,否则造成硕士毕业论文论点太分散,并且自身的工作量也太大,不太可能在一年内完成。4、验证结果:硕士毕业论文在做课题时要结合实际(纯理论研究除外),最好能完整的参与课题的全过程,所以最后的结果应和实际对比,接受实际检验,要通过对比数据说明研究成果的实际效用。充实的实验验证数据无疑增加了论文的价值,也可给读者提供应用的范例。在这一部分应该有分析和结论,因为科学研究本身就是探讨的过程。目前,许多研究工作离不开计算机,用来模拟、仿真、或数据处理等。所以,验证系统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5、结论部分:对硕士毕业论文起总结作用,通过阅读全文,论文的答题就内容就呈现出来了,最后进行收尾,所以,要将主要内容再提纲携领的复述一下,特别要注明论文的创新点。同时,要自己指出研究工作还需要改进的地方,或者今后继续努力的方向。实际上,专家在阅读完论文后,可能已经在脑子里对论文的内容、意义、价值、不足有了基本的印象,通过作者自己的叙述,说明作者对本研究工作还是比较透彻的,成绩和不足是心中有数的。另外,结尾部分和序言部分应该有一定的对应性,作者对结尾部分也应充分重视。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