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就是因为空气太过于干燥了,其实也是因为喝的水太少,所以才会导致上火的。
疱疹性咽峡炎是儿童时期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这种病症多发于夏秋季节(5-8月份),具有很强的感染性、传播速度快,疱疹性咽峡炎是特殊性的上呼吸道感染,会出现咽喉肿痛充血、高热、厌食、流涎、呕吐等症状。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主要是通过粪便、口、呼吸道传播途径,感染性比较强,但疱疹性咽峡炎并不是传染病。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疱疹性咽峡炎也进入了高发期,这种疾病的很多症状跟手足口病非常类似,如果不注意,很容易混淆,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都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因此疱疹性咽峡炎也被称为隐形的手足口病。
这两种病症的最大区别在于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只在口腔中出现,而手足口病的症状是先从嗓子出现疱疹,然后再发展到手心和脚心,也有少数患者会在手背和脚背,并伴有高烧。出的疹子小的如小米,大的有绿豆般大小,疹子周围有灰白色小疱疹,患处不疼不痒也不会结痂。
疱疹性咽峡炎发病初期,会在口腔内发现两到四毫米的灰白色疱疹,疱疹的周围有红晕,看起来如同我们常见的口腔溃疡,并伴有疼痛感、咽部充血、厌食、高热、呕吐症状。最难受的是在孩子退烧后这段溃疡期间,口腔内有溃疡,吃咸味的食物就会碰到创伤面。家长一定要鼓励孩子多喝水,可以吃一些易消化的流质食物。
医生建议,在疱疹性咽峡炎发病高峰期,应特别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和室内环境,要做到勤洗手,预防病从口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不要去人多密集的地方。如果孩子出现以上症状应该及时去医院就诊,不要随便给孩子吃药,不要误认为是感冒而耽误了治疗。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吃什么药好得快? 你好,这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病程约在7-10天左右痊愈。可以选择性使用阿昔洛韦或伐昔洛韦口服。中成埂可以使用,抗病毒口服液、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等清热解毒的中成药即可,只选1种就行。另外口腔内还可以使用银尔通喷剂喷咽峡部的疱疹。这样均可以使疾病恢复的快一点儿。 疱疹性咽颊炎用什么药 对疱疹性咽炎的治疗,应该用一些抗病毒的药物。如果病情比较重孩子高烧,不能进食,可以静脉点滴病毒唑之类的药,对病毒有效。病轻者可口服新博林或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并且应对症治疗,如用一些退热药。中药可以口服抗病毒口服药、板蓝根冲...hdph○ 疱疹性咽脥炎吃什么药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其传染性强、流行快,主要侵犯1岁—7岁儿童,严重的可以引起心肌的损伤。 “疱疹性咽峡炎”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发热、咽痛,患儿可伴恶心、呕吐与咳嗽等症状。患儿一般为起病急、突然高热,早期可伴有流鼻涕,大一点的孩子会因口腔疼痛而拒食,小一点的孩子则表现为拒乳、哭闹、不能睡眠,流口水等,重者影响吞咽功能,但多数不影响发声。进行体格检查时,可见咽部出血,有数个灰白色约小米粒大小的疱疹,直径约为1-50px,周围有红晕。疱疹多分散存在,主要分布于咽腭弓边沿、口腔黏膜、扁桃体、咽后壁等处,疱疹可破溃,破溃后形成黄色溃疡。诊断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并不十分困难,难在疱疹未显现之前易被误诊为普通感冒或咽炎,对此,家长要加强观察。对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常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主要以中药治疗为主。可选择一些清热、解毒、利咽的药物如板蓝根冲剂,汤药常用银花、连翘、蒲公英、薄荷、生石膏、竹叶、生地等清热解毒的药物。较重一些的孩子可静脉点滴炎琥宁、清开灵注射液。同时,还可以用雾化超声吸入中药双黄连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西医一般多采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对于病情比较重、高热的孩子,应根据病情化验后再进行静点。病轻者可口服新博林等抗病毒药物及退热药。 当孩子患疱疹性咽峡炎时,应多饮水有利于降温。吃有营养而且容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如牛奶、米粥、果汁。饮食应少量多次,不要给孩子吃辛辣、甜腻或油炸的食品。另外,给孩子多吃一些含维生素的青菜、水果等,尤其是不能吃过热的食物。另外,为防止继发感染,在治疗期间要避免淋雨、过度疲劳,一定要让孩子保持口腔清洁,每日可选用淡盐水漱口。 得了疱疹性咽峡炎吃什么药好得快 要喝抗病毒口服液和小儿咽扁颗粒,是孩子吗?去年我家孩子得了喝了三天就好了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应该吃什么药? 要不能乱吃,需要就诊后才知道吃什么
这种感染的症状就是喉咙发痒,咳嗽,说话还无力。要多喝热水,多锻炼身体,这样就能预防这个病。
猫疱疹病毒(fhv)是一种有囊膜的DNA病毒,全球流行,只有一个血清型fhv-1。又称猫病毒性鼻气管炎(FVR),简称猫鼻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猫上呼吸道疾病。潜伏期在2-6天,病毒在呼吸道的淋巴细胞和上皮细胞复制。 一旦得了猫疱疹病毒,它就会终生感染。 猫疱症病毒的感染途径是什么呢?疱疹病毒的传染途径主要通过分泌物传播,例如口鼻的分泌物或唾液,这些分泌物通过直接接触感染或间接接触感染,这些病毒的状态是间歇性排毒。 认识猫疱疹病毒 由于FHV为一种被膜易碎的病毒,所以在环境中比较容易灭活,一般的消毒剂即能进行有效的消毒,在干燥环境中存活不超过12小时。 有一些研究估计,90%的猫对FHV-1为血清阳性;80%的猫在第一次接触后持续带毒,并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潜伏状态;45%的猫终身带毒;无临床症状的猫有10%以下可以排毒,自身不表现任何临床症状,处于携带状态,但是可以被检测出来疱疹病毒。 猫刚开始感染疱疹病毒,并不会马上出现症状,所有感染的猫都会进入潜伏期,最先感染的是三叉神经节,在神经节隐藏躲避起来,当猫自身抵抗力弱,或者猫处于一种应激状态可能会再次活化病毒并排毒(很多猫的疾病和应激都有很大关系,应激在猫上一直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一些猫感染疱疹病毒可能很长时间没有任何表现,但如果抵抗力下降或者应激就可能随时发病(这解释了为什么说疱疹病毒一旦感染,终身带毒) 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与感冒类似,体温升高、打喷嚏,流鼻液、鼻分泌物增多、结膜炎、食欲下降、精神沉郁。与健康成年猫相比,小猫、老年猫或未打疫苗的猫通常会出现更严重的症状:1)发烧、食欲减退;2)精神不振、昏昏欲睡;3)结膜炎、眼睑炎,fhv-1是引起角膜炎的重要原因,也可以引发严重的角膜溃疡性和嗜酸性面部皮肤病。 眼睛症状也是猫疱症(猫鼻支)和猫感冒的最大区别。 猫疱疹病的治疗 治疗:️溶痰:溴己新、乙酰半胱氨酸等药物,当然雾化也是一个很不错的办法,并且可以自己在家做雾化,粘液容易堵塞鼻腔所以可以采取溶痰。一般来说雾化就生理盐水就可以进行,不需要添加抗生素,情况严重的时候可以用一些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这些对猫上呼吸道黏膜是一直种负担也是一种刺激,所以不要随便用。化繁为简、灵活变通就好。 抗生素的选择:当猫患有疱疹病毒时,经常会伴随其他感染:支原体、衣原体、波氏杆菌...抗生素主要是预防继发的细菌感染,合理选择很重要,这里也不展开来讲,说一下重点就好,速诺(支原体无效)、多西环素(一线用药)都可以。多西环素要记得和食物同服或者用注射器从嘴角灌5ml左右水,不需要太多。应该注意多西环素可能会引发食道溃疡和狭窄。抗生素的选择是根据猫患有什么感染而决定,多西环素对上呼吸道感染的大多数细菌都有很好的效果所以作为一线用药,当然可以选择的抗生素很多,合理用药。 抗病毒治疗:无环核苷类似物通常用于治疗人甲型疱疹病毒的全身治疗,这类药物已经经过研究用于治疗Fhv-1包括:阿昔洛韦(前体药物伐昔洛韦)、更昔洛韦、喷昔洛韦(前体药物泛昔洛韦)。所有药物都需要三个磷酸化步骤才能被激活,第一步由FHV-1病毒的胸苷激酶催化,这使得药物在体内毒性更小。但是与人相比酶活性不相等。第二步第三步是由宿主酶进行的,但在猫中不如人体内有效。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这类药物在治疗猫疱疹病毒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以及为什么要在猫中进行药代动力学和疗效的研究来确定合适的给药剂量。 阿昔洛韦:阿昔洛韦抗病毒能力相对较弱并且生物利用度低,有效治疗量需要非常大的剂量,大剂量也会带来不可接受的毒性:骨髓抑制和肾毒性相关的症状。伐昔洛韦是为了提高在人体内生物利用度而开发的一种阿昔洛韦的前体药物。但是在治疗猫FHV-1时会有严重的毒性表现为:致死性的肝脏肾脏坏死以及骨髓抑制,并且不能减轻临床症状。伐昔洛韦相较于阿昔洛韦有很好的药代动力学,但不能应用于猫。 更昔洛韦:只记载更昔洛韦在体外治疗FHV-1的效果比阿昔洛韦好10倍。 泛昔洛韦:泛昔洛韦是治疗FHV-1最有前景的全身性药物之一。泛昔洛韦前体药物喷昔洛韦在体外能很好的抑制FHV-1的复制,但口服给药时,效果很差。所以研发了口服的泛昔洛韦,泛昔洛韦生物利用度高且肠道吸收好。目前还没有确定泛昔洛韦的确切剂量,当前的药动力代学数据表明需要每天给药三次。建议40ng/kg的剂量治疗患有FHV-1感染的猫,一天三次。 抗病毒药物不仅能杀伤病毒并且对宿主细胞有害,所以抗病毒药物本身就比抗菌药物有更强的毒性,对人安全的抗病毒药物对于猫来说不一定安全,猫个体本身以及感染猫对药物的代谢是不确定的,也是不可预测的。 总结一下:当猫感染FHV-1时,抗病毒首选泛昔洛韦作为全身性治疗,配合局部的眼部治疗,以及营养支持、抗生素疗法、雾化溶痰。 猫疱症的护理 l 用汽化器放松呼吸和排泄,如果没有汽化器,洗个热水澡直到房间里有蒸汽,把你的猫留在浴室里10-15分钟; l 保持鼻孔和眼睛没有分泌物,用棉球、纱布和温盐水蘸温水擦掉分泌物; l 如果你家里还有其他猫,隔离受感染的猫直到它康复; l 确保猫获得足够的食物和液体。营养支持包括提供美味的食物(如有必要可加温)、也可用食欲刺激剂:米氮平、赛庚定。如果有鼻腔病变鼻炎这类的不建议鼻饲管,本身鼻腔黏膜已经受损可以考虑食道饲管。如果猫拒绝进食,则需要一根喂食管(如下图); 此时猫咪食欲仍然低下,维持猫咪自身的免疫力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补充足够优质的营养尤为关键!不需要吃很多,但要吃的对! 吃营养高的食物,配合营养补充品。可以提高免疫力增加体能和热量。最好选用鲜肉类型的主粮代替膨化粮,再定期给予少量营养膏配合饮食。
一、概述
是由猫疱疹病毒(FHV-1)引起的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临床上以上呼吸道感染、角膜结膜炎及流产为特征,但以上呼吸道症状为主。临床上发病率接近100%,主要侵害幼猫,死亡率为50%,成猫一般不发生死亡。
本病的潜伏期为2-6天,仔猫较成年猫易感.
临床症状:
一、上呼吸道症状明显,表现为突然发作,阵发性咳嗽和喷嚏,眼、鼻分泌物增多,羞明、流泪,出现结膜、角膜炎。眼、鼻分泌物由开始的透明状逐渐转变为黏脓状。
二、疱疹性角膜炎是疱疹病毒感染的示病性症状,典型损害是出现普遍严重的树枝状溃疡。继发细菌感染时可致溃疡加深,导致角膜穿孔。溃疡在修复过程中,结缔组织形成,甚至可导致角膜结膜黏连。感染进一步加深,导致全眼球炎,造成永久性失明。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会导致角膜剥离。
三、溃疡:由于分泌物的刺激,眼鼻周围被毛脱落,并发生溃疡,伴发细菌感染。有的猫还会出现牙龈、舌、硬腭溃疡,导致咀嚼、吞咽疼痛,不愿进食。
四、全身症状:患猫体温升高,精神不振、食欲下降,体重减轻。
五、病程:由于感染猫的免疫能力不同,病程长短不一,急性病例一般持续10-14天,幼猫死亡率约为50%,并发细菌感染的死亡率更高,成猫一般不发生死亡。
六、急性感染猫疱疹病毒临床治愈的猫大部分转为慢性带毒者,临床症状不明显,表现出间歇性角膜、结膜炎及鼻炎,尤其是遇环境、气候改变时较易复发。
七、幼猫感染时,鼻甲损害表现为鼻甲及粘膜充血、溃疡及扭曲变形,由于正常解剖学改变及粘膜防御机能降低,易引起细菌感染,导致慢性鼻窦炎。
八、孕猫感染时,缺乏典型的上呼吸道症状,但可能造成死胎或流产,幼仔多伴有呼吸道症状、体格衰弱、极易发生死亡。.
猫咪疱疹病毒那有可能会有鼻支的情况,如果猫咪出现打喷嚏、流鼻涕的那要注意及时给猫咪解决了,这主要是猫鼻支的表现,一旦发现了猫咪有猫鼻支期间的表现症状,就需要采取相对应的措施了:
1、隔离消毒,避免二次传染。
猫鼻支是一种传染性疾病,要及时对猫咪待过的环境进行消毒,猫砂也需要每天进行清理,需要进行单独隔离猫咪,避免传染给其他猫咪或者二次感染。
2.加强营养补给。猫鼻支期间猫咪身体虚弱,需要大量的营养补充,特别是赖氨酸,可以考虑给猫咪使用喵支趣这类的赖氨酸。
3.服用阿莫西林,打退烧针。猫鼻支是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可以搭配猫用阿莫西林,帮助猫咪减少痛苦,如果猫咪发烧了,还需带到宠物医院进行诊断。
4.不可忽视的其他措施。有些猫咪感染了猫鼻支眼睛经常流泪,可以使用喵滴净进行眼部清理。有些还容易得口腔溃疡,可以喂食宠口付、家趣维生素B,外用宠口青,帮助猫咪减少痛苦。
猫咪得了疱疹和杯状病毒,如果很严重的情况下,自然是需要带去看宠物医生进行专业治疗的
慢性咽炎相当于中医的“虚火喉痹”,其病因病机为肺肾阴虚导致的虚火上升,咽喉失养.治宜滋养肺肾,清热化痰,润喉利咽.经验证明,正确应用药茶有助于治疗慢性咽炎.下列几则药茶方可供选用. 【橄揽海蜜茶】橄榄3g,胖大海3枚,绿茶3g,蜂蜜1匙.先将橄榄放入清水中煮片刻,然后冲泡胖大海及绿茶,闷盖片刻,入蜂蜜调匀,徐徐饮之.每日1~2剂.功能清热解毒,利咽润喉.主治慢性咽喉炎,咽喉干燥不舒,或声音嘶哑等属阴虚燥热证者.【二绿女贞茶】绿萼梅,绿茶,橘络各3g,女贞子6g.先将女贞子捣碎后,与前三味共入杯内,以沸水冲泡即可.每日1剂,不拘时饮服.功能养阴利咽,行气化痰.对肝肾阴虚,虚火上浮,气郁痰结之咽痛不适,咽喉异物感,饮之有良益. 【桑菊杏仁茶】桑叶10g,菊花10g,杏仁10g,冰糖适量.将杏仁捣碎后,与桑叶,菊花,冰糖共置保温瓶中,加沸水冲泡,约盖闷15分钟后,即可当茶水饮用,边饮边加开水,每天1剂.功能清热疏风,化痰利咽.【双根大海茶】板蓝根15g,山豆根10g,甘草10g,胖大海5g.共置保温瓶中,用沸水冲泡,盖闷20分钟后即可当茶水饮用.也可加水煎煮后,倒保温瓶中慢慢饮用,每天1剂.有清热,解毒,利咽的作用,适用于慢性咽炎咽喉疼痛明显者.【马鞭草绿豆蜜茶】鲜马鞭草50g,绿豆30g,蜂蜜30g.将绿豆洗净沥干,新鲜马鞭草连根洗净,用线扎成2小捆,与绿豆一起放锅内,加水1500毫升用小火炖1小时,至绿豆酥烂时离火,捞去马鞭草,趁热加入蜂蜜搅化即可饮汤食豆.每日1剂,分2次服,连服数日.【清音茶】药用胖大海5g,蝉衣3g,石斛15g.水煎代茶饮.功能养阴润喉,利咽治喑,适用于慢性咽炎伴有声音嘶哑者.【山楂利咽茶】药用生山楂20g,丹参20g,夏枯草15g.使用时,先用清水洗去浮尘,然后加水煎30分钟后,滤取药汁,一日数次,当茶频饮.功能活血散结,清热利咽.适用于慢性咽炎而咽部淋巴滤泡增生明显者.
(1)慢咽汤
辨证:肺肾阴虚,虚火上扰。
治法:滋养肺肾,祛湿化痰。
组成:熟地20g,当归10g,法夏12g,茯苓15g,桔梗15g,大力子10g,陈皮10g,皂刺12g,重楼15g,甘草1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 剂,日服3 次。
出处:《云南中医杂志》。
(2)二四合剂
辨证:七情郁结,痰滞咽中。
治法:疏气化痰。
组成:半夏9g,陈皮12g,茯苓6g,甘草6g,川朴12g,苏梗12 克,生地9g,玄参12g,沙参12g,南星9g,菖蒲12g,桔梗6g,僵蚕9g。
用法:水煎服,每日1 剂,日服2 次。
出处:石家庄市中医院方。
(3)咽喉甘露饮
辨证:肺肾阴虚,咽喉失其润养。
治法:滋养肺肾。
组成:天门冬、麦门冬各12g,生地黄、熟地黄各9g,赤芍、白芍各9g,元参6g,元芩6g,石斛9g,杷叶9g,甘草6g,玉蝴蝶6g。
用法:水煎服,每日1 剂,日服2 次。
出处:齐强方。
(4)新加甘露饮
辨证:虚火上炎。
治法:滋阴凉血,清热利咽。
组成:麦冬20g,生地15g,玄参15g,豆根15g,黄芩10g,杷叶10g,石斛10g,射干1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 剂,日服2 次。
出处:陆寒月方。
(5)利咽汤
辨证:肺肾阴虚。
治法:养阴清热利咽。
组成:玄参12g,麦冬10g,丹皮10g,赤芍10g,桔梗5g,射干5g,生甘草3g,玉蝴蝶5g,瓜蒌皮10g,蝉衣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 剂,日服2 次。
出处:黄煌方。
(6)苦酒汤
辨证:痰湿结聚,气血瘀滞。
治法:燥湿化痰,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组成:半夏(砸碎)500g,醋2500ml。
用法:将醋、半夏入锅内浸泡24 小时,煮沸捞弃半夏,加入苯甲酸钠(量按药液的 加),过滤,分装100ml 瓶备用。每次服10ml,每日1 ~ 2 次。
出处:蔡福养方。
(7)二根二白玄梅桔甘汤
辨证:邪热羁留上焦,化燥灼伤肺阴。
治法:清热解毒,利咽豁痰,酸甘化阴。
组成:山豆根9 ~ 12g,板蓝根15 ~ 30g,玄参15 ~ 30g,乌梅10g,桔梗10g,生甘草10g,白薇9 ~ 12g,白蔹9 ~ 12g。
用法:水煎服,每日1 剂,日服2 次。
出处:《四川中医》。
(8)滋阴清咽汤
辨证:肺肾阴亏,阴虚血热,复感风邪,结于咽喉。
治法:滋阴凉血疏风。
组成:生地9g,丹皮9g,天花粉9g,知母9g,麦冬12g,女贞子12g,旱莲草12g,石斛12g,蝉蜕6g,薄荷6g,桑叶4 片,绿萼梅10 朵,甘草3g。
用法:水煎服,每日1 剂,日服2 次。
出处:李斯炽方。
(9)百生汤
辨证:肺肾阴虚,咽喉失于濡润。
治法:滋阴润肺,清热养肾。
组成:百合10g,生地10g,熟地10g,桑白皮10g,玄参10g,麦冬10g,柿霜6g,川贝粉(冲服)3g,甘草3g,芦根3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 剂,日服2 次。
出处:干祖望方。
患慢性咽喉炎,喉咙里老是发痒、发干,没痰但就是咳嗽不止,尤其是晚上,简直无法入睡,真是很让人头痛,还好我喝了杏甘茶才慢慢治好了
治疗慢性咽炎中药方:沙参麦冬汤加减。北沙参、麦冬、黄芩、桑白皮、花粉、玄参、射干、山慈菇各10克。桔梗、生甘草各5克。水煎服。3剂。
中医学不是自然科学的分支 ,它一直与中国古代哲学交融在一起 ,中医学有着自己对生命本体的认识 ,有着自己特定的思维方式与思维过程。下文是中医毕业论文范文大全,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中医毕业论文范文大全【1】
试谈中医学专业的生理学教学改革
摘 要:在医学课程中,生理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
根据教学要求,中医学专业学生也要学习生理学。
针对该层次学生,我们认为采取“中西医融合”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中医学专业 生理学 中西医融合
作为一名生理学教师,面对中医学专业同学,如何能够既突出中医学的特点,又讲好生理学的基础知识,是学好中医学专业的重点。
在中医专业教学工作中,我们逐渐摸索出一些较为有效的方法,即:“中西医融合”。
1 对教师的要求
生理学是研究正常机体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
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学好西医的基础。
但中医专业学生在学习生理学之前,往往先学习中医学基础理论,特别是中医学基础的“脏象学”部分,相当于中医的“人体生理学”。
中医学对生理过程的认识自成一套体系,当学生接触到西医生理学时,这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会对学生学习和理解造成困难。
因此,作为西医院校毕业的教师,要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中药学以及中医诊断学等内容,既可拓展自己的知识层面,又有利于更好地与学生探讨[1]。
另外,教师还需正视一个新问题:如何应对已从网络获得大量信息的学生?它迫切要求高校教师不断补充学术养份、拓展学术视野、更新学术理念,以保持对学术新知的热情,从而主动及时地给自己的学术生命输入新鲜血液[2]。
本教研室要求教师除了课堂教学外,在课余时间也要学习中医的基础理论和相关学科知识,拓展自己的知识层面;另一方面,利用现代网络技术,积极关注前沿学术动态,了解学术热点,参加科研活动,撰写科研文章。
2 理论教学中要做到“中西医融合”
中西医都是科学,只是各自的研究方法、手段、发展背景的不同而形成了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3]。
在理论教学中,尽力寻找到一些生理学与中医学的共通点,在讲授的时候加以结合,以此构建中西医理论体系之间的沟通平台[4]。
第一,我们对中医学和西医学中内涵一致,仅仅是提法不同的内容进行整合。
打个比方,学习绪论这章时,根据内环境稳态内容,把生命活动的对立统一、维持相对稳定状态等普遍存在的规律与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互相转化的阴阳对立统一学说相比较,使学生在掌握内环境稳态的基础上,对于中医理论的总纲―“阴阳学说”[3]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又如,在讲授器官生理作用时,把中医理论中脏腑的相关功能与之相比较:西医中心脏的泵血功能与中医学中心主血脉的功能是一致的;西医中肝的主要功能是:贮血和消化,这与中医学中肝主藏血、主疏泄的功能是一致的;西医中生成尿液是肾脏的主要功能,这与中医学中肾主水的功能是一致的。
通过“中西医融合”的方法将两大理论体系不断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从而达到融会贯通,为学生架设起一座沟通中西医学的桥梁。
第二,除了比较这些共通点,我们还特别提出中西医之间对器官生理功能和意义理解上的差异,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理解和记忆。
例如:中医学对心功能的阐述是“藏神,主血脉”,它除去包含西医生理学中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其中还囊括神经系统的部分功能。
3 实验教学的“中西医融合”
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其一切理论都源于实验[5]。
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如动脉血压调节实验中,学生通过给家兔耳缘静脉注射肝素、乌拉坦等药品,随后进行颈总动脉插管,就可以掌握静脉注射、动脉插管等操作方法。
同时通过牵拉、夹闭颈总动脉以及电刺激迷走神经等操作,来验证降压反射的相关理论,使学生对此知识点理解得更透彻,记得更牢固。
实验教学是最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科研思维,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如何做好生理实验,如何通过实验得出相应的理论知识。
同时,在常规的实验项目中,我们还特地加入一些中医药学内容,以提高中医系同学的兴趣。
例如,实验5:调节动脉血压中,可以建议同学观察三七这种中药对动脉血压的影响;还可以观察中药木香对小肠平滑肌的影响。
4 根据不同专业区别对待
在我校,中医专业学生既有文科生,又有理科生,学生起点差异比较大,而且生理学教学课的时间有限。
因此,作为生理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知识掌握的不同水平,对教学内容有所侧重,当然是在保证掌握基本内容的前提下。
例如:生物电现象的形成机制,对于药学专业,这部分内容熟悉即可,并不要求学生掌握其详细过程;但对于中医专业,该部分内容要求全面理解和掌握。
通过这种不同专业和层次的区别对待,在有限的课时内,既做到了生理学基本原理和知识点的覆盖,又突出各专业的特色和重点。
5 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对于中医学专业学生而言,生理学内容较多,而课时少,如果采取“填鸭式”的讲授方法,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
所以在要使学生有限的时间内最大程度地掌握好基本知识,作为教师必须抓住各章重点,突破难点。
抓住重点就是对教学大纲中所要求掌握的重点知识,进行详尽地讲解。
如呼吸运动的调节重点在于呼吸的反射性调节,而其中又以化学感受性反射尤为重要。
因此授课时主要讲授化学因素CO2,O2和H+对呼吸的影响,这样才能突出重点,做到层次分明。
也利于引导学生把握住重点进行自学和复习。
至于难点内容,也就是学生认为难以理解、难于掌握的内容,可采取比喻的方法,从而化难为易。
教学中抓住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就能抓住要点,分清主次,更深入地了解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余畅,余华荣.“中西医结合”在生理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20(4):339-340.
[2] 文菊华,陈懿,邓冰湘,等.五年制中医学专业生理学教学的体会[J].医药教育,2011,18(3):116.
[3]李保兰,韩曼.我校中医实验班生理学教学模式改革之探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8):363.
[4] 肖爱娇,闵建新,伍庆华.PBL教学法运用于中医院校医学专业生理学教学的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2013,35(3):154-156.
[5] 刘海梅,闫福曼,徐进文,等.中医院校生理学推行TBL教学法的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2,14(7):489-491.
中医毕业论文范文大全【2】
浅析中医临床医学面临的挑战及策略
【摘 要】中医临床基础医学成立至今,尽管在学科建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目前的现状并不容乐观,尤其在学科性质、学科定位、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明显问题。
因此,面对现状,应当有策略、有计划的积极应对在现有基础上,强化经典以弥补不足,并尽可能发挥学科原有的优势,大胆进行改革,努力推陈出新,以促进学科的迅速发展。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中医学科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门传统经典课程合并组建为中医临床基础学科。
此后,各中医院校以此为模式,纷纷进行了学科的改革,以新的.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来开展各项工作。
尽管临床基础学科从组建开始就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但教学、科研、临床等工作依然按此方式在进行着。
回顾新学科成立后近8年的时间,其在各方面均取得了新的进步,尤其学科的整体面貌有灿然一新之感。
但若从各方面的具体情况而言,其现状不容乐观。
【关键词】中医临床医学;现状;对策
1 学科现状的客观评价
临床基础学科成立至今,从学科发展的总体状况来看,应该说是利弊共存、喜忧参半。
对此作一客观的评价和分析,是目前学科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重要工作。
学科面临的困境
临床基础学科成立后虽然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一些有利的影响,但也明显地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归纳起来说,主要面临三方面的困境。
其一,《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的合并是行政划分的结果,合并之前应该进行过科学的论证。
但到目前为止,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是“三家”分而行之,基本与合并之前无太大变化。
因此,远远没有达到产生“合力”的效果。
其二,由于历史的原因,各校原来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专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伤寒专业实力雄厚,有的可能在金匮、温病专业方面研究水平较高。
而简单地合并之后,就冲淡了三门课程的原有优势。
也许初衷是以优促建,以好带动全体共同前进。
但结果却是相互牵扯制约,干扰了学科的发展进程。
其三,没有新的统一的教材,教学还是保持着原貌,因而完全不能表现出“临床基础”的特色或独特之处。
三门课程的合并,结果就象是“拼盘”一样,只有形式,没有贯穿整体的核心内容。
学科长处面面观
任何新生事物均有生机勃勃的一面,因此,临床基础学科以新学科的形式出现,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以理推之,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其一,拓宽了专业范围。
由于临床基础学科涵盖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门课程的丰富内容,所以其研究的范围较之原有学科明显扩大,在研究的内容方面则可更为灵活。
《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均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学内容,但在外感热病及内伤杂病的诊治方法上,又有着一定的相通之处。
因此,打破原有的学科框框,可以对这些交叉内容进行深人的研究,改变以往此类研究较少的现象。
其二,更新了原有的学术思维模式。
以前三门课程单独而立时,在学术思维方面也大多是各不相干的。
比如,虽然温病学理论的形成与《伤寒论》有密切关系,但在具体的研究思维方面,却很少联系到《伤寒论》来展开思考。
再如,《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同为张仲景所作,尽管各自涉及的重点不同,但学术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然而从这一方面进行学术研究的学者却并不多见。
所以,三门课程合并之后,对学术的发展可以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尤其对仲景学说的深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其三,为该领域研究生整体能力的提高提供广阔的空间。
温病学是研究外感热病的专门学科,《伤寒论》中亦有许多有关外感热病的理论和方法,前者主要探讨感受温热病邪引起的温病,后者则主要研究感受寒邪引起的外感热病。
二者在这一点上既有共同之处,又各有所长,分而研究均不全面。
在原有学科之中,研究生在选题时,理论、实验及临床研究必然会受到学科研究领域的限制,因而对其整体学术水平和能力的培养都是不利的。
而学科合并之后,突破了这个“瓶颈”,研究生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将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导师也将从外感热病辨治的角度进行培养,从而使研究生实际诊治疾病的能力和科研能力均得以提高。
2 学科困境的原因探析
要想从根本上改变临床基础学科目前存在的问题,找出其关键环节至关重要。
笔者认为,当前临床基础学科不良现状的主要原因是学科性质模糊、学科定位不准、课程设置僵化。
中西医结合医学论文范文篇2 浅论新时期中西医结合 21世纪必将是中西医结合医学蓬勃发展的世纪,也是全人类传统医药与现代医药相结合的“结合医学”蓬勃发展的世纪。促进和实现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医学发展的方向和远大目标,是我国医药卫生工作者及科技工作者共同承担的历史使命。 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定义是:“综合运用中西医药理论与方法,以及中西医药学互相交叉渗透中产生的新理论与新方法,研究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与环境(自然与社会)的关系,探索并解决人类健康、疾病及生命问题的科学。”中西医结合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一门学科,它是建立在中国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基础上,且在两者之间相互兼容、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后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 中西医结合的内涵,应该是通过比较中西两种医学体系在医疗实践中所采用的思维方式、认识手段和应对措施的异同,吸收各自的长处,逐步做到在理论体系上融会贯通,在临床实践中优势互补。现代科学可以帮助理解和阐明深奥复杂的中医理论,而中医药学对人体生命现象的独特认识和对疾病独到的治疗手段又能丰富和充实现代生命科学的内涵。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医学事业发展的特色和亮点,也是我们缩短与医学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并以自己的特色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的优势所在。 目前国外对“结合医学”的研究和投入呈逐年上升趋势,美国NIH1992年用于整个替代医学的研究经费仅200万美元,而近年仅哈佛大学麻省总院用于中医药的科研经费已超过1亿美元。广东等省政府都已明确将中医、中西医结合研究列入全省重点工作之一。这些都为我们积极谋求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面对这样一个大好的时机,中西医结合工作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一、中西医结合的意义 1.疾病预防。如在传染病的预防当中,中医学在这方面办法不多,而西医学“疫苗”方法就很有效而且简单方便。 2.疾病诊断。中医在诊断上是笼统的、抽象的、理论性的,而西医在诊断上是具体的、准确的、实在的。如高血压脑血管意外患者,中医说是“中风”、“肝风内动”等所致,这的确不好理解,患者也不易接受。要明确诊断该病,就需要应用现代化设备,即西医检查手段,如CT、MRT或DSA。 3.疾病治疗。对某一种疾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思考,明确中医治疗疗效好还是西医治疗疗效好,然后应用疗效好的方法治疗,以尽量减少患者痛苦,减轻患者负担。 4.疾病康复。许多疾病,西医只能采取加强营养、增强功能锻炼等措施,靠人体自身恢复,而中医可以采用针灸、理疗等康复措施,这时中、医康复治疗措施就是最好的。 二、理论互补发展 建国初期制定的“团结中西医”的卫生工作方针,以及1954年以后中西团结合作的真正实现,是中西医结合迈出的第一步。在中西医结合的研究过程中,“西学中”人员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主体。后来随着中医院校正规教育的发展,通过进一步学习西医而由中医成长为中西医结合人才者逐渐增多。这类人才与“西学中”相比,虽有西医学基础不够坚实的缺陷,但在“系统学习,全面掌握”中医学方面,却又表现出一定的优势。确立现代科学方法为中西医结合研究方法,是中西医结合研究工作的关键。现代科学方法当然包括现代医学方法。一般而言,生命科学不过是物理、化学、数学等非生命科学在生命研究领域中的应用。由于方法论的统一性,现代医学与不断发展的现代自然科学的高度亲和性,是传统医学所无法比拟的。 近两百年来,现代科学的进展带来西医的飞速发展。西医一直致力于从微观角度探讨生理、病理,从而带动新的疗法及药物的发明。在后基因组学时代,生物医学界认识到基因并不能决定一切,因此又有了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等帮助人们了解从基因到蛋白再到组织和器官,直至人体这一复杂系统的运作方式。其治疗手段的发展可归结为以基因或某些分子为目标的靶向治疗、代表药物等。 因此,多数学者认为中医应当向西医学习,打开黑箱,探求脏腑经络阴阳的本质,各相当于西医的何种系统、器官、功能乃至分子,方药治疗不仅能表现为临床疗效,而且要从分子机理上进行实验验证,从而说明中医的某一理论是科学的,并且把这当作中西医结合的首要任务。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西医界一直在做上述努力,并取得不少的成果,如肾本质的研究、阴阳的物质基础、经络的实质等。 三、用西医的方法评价中医疗效 具体而言,就是用队列研究、循证医学的方法评价中医疗效,规范中医的“辨证”。例如冠心病全都归于数种乃至一种证型,并以固定的方药施治,再以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判断疗效。多数学者认为这种以病统证,及于方药的治疗及评价体系,有助于中医证的客观化及疗效的可重复性。 这种方法将中医辨“证”的特点纳入到了西医诊“病”的体系之中,简化了中医的思维,易于掌握,方便西医运用中成药,例如治疗心衰用参麦针,治疗发热用清开灵,等等,但同时也失去了中医个体化治疗的优势。中医诊断和治疗的核心环节是证。通过患者的表现,归纳出属于何证,便可制定相应的法、方、药,如药证相符,即可收到预期的效果。否则,即需进一步思考辨证、用药是否正确。成功治疗一例患者后,以后遇到类似的患者就会考虑以相同的理法方药略作调整加以应用,同一类证可以用同一类方,《伤寒论》即为代表,这就是中医疗效的可重复性。 中西医结合可以理解为把中医学理论和西医学理论相联系,各取其优势,做到优势互补,然后应用到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实现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目的;为了推广中医药,证明中医药的疗效,对中药进行有效成分研究,即中药的西药化研究,这也是中西医结合的一部分内容。 参考文献: [1]沈自尹.从肾本质研究到证本质研究的思考与实践――中西医结合研究推动了更高层次的中医与西医互补.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34(4):47. [2]北京中医学院.中医学基础[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猜你喜欢: 1. 中西医结合医学毕业论文范文 2. 大学生医学论文范文 3. 本科医学毕业论文范本 4. 大学医学论文范文
湿疹的形成与许多因素有关,包括环境、遗传、免疫系统和皮肤屏障功能等。其中,湿疹痒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皮肤干燥:湿疹患者皮肤的天然屏障功能受损,失去了保湿能力,导致皮肤干燥,从而产生瘙痒感。3.炎症反应:湿疹引起皮肤炎症反应,释放出多种炎症介质,如白细胞介素-1、组织胺等,这些物质会刺激神经末梢,导致瘙痒。湿疹痒的缓解方法有很多,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方法:2.避免刺激:湿疹患者应该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洗涤剂、香水等物品,以免加重瘙痒。1.皮肤干燥:湿疹患者皮肤的天然屏障功能受损,失去了保湿能力,导致皮肤干燥,从而产生瘙痒感。
湿疹的病因十分复杂,可能与遗传、环境、免疫系统异常等多种因素有关。湿疹患者皮肤屏障功能受到损害,导致皮肤水分流失增加,皮肤干燥,角质层受到破坏,而角质层是皮肤的第一道防线,一旦破坏,外界刺激更容易侵入皮肤,引起皮肤炎症反应,从而导致皮肤瘙痒。
物理治疗包括光疗、温泉疗法等,这些治疗方法能够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改善皮肤屏障功能,缓解湿疹瘙痒。
湿疹的症状主要是皮肤瘙痒、红肿、起皮、渗液等。其中瘙痒是最为明显的症状,瘙痒的程度不同,有的患者轻微,有的则非常严重,瘙痒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患者的睡眠质量下降,甚至会引起患者的抓痕、感染等并发症。
中医治疗湿疹常常采用中药熏洗、中药浸泡等方法,这些治疗方法能够改善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但需要长期坚持使用,效果较慢。
治疗湿疹的方法有很多,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中医治疗等,这里介绍几种常见的缓解湿疹瘙痒的方法。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其主要症状之一就是瘙痒。那么为什么湿疹会痒呢?本文将从湿疹的病因、症状以及治疗方法三个方面探究湿疹瘙痒的原因及缓解方法。
常用的药物包括外用的激素类药物、免疫抑制剂、抗生素等。其中激素类药物是治疗湿疹的一线药物,能够迅速缓解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但长期使用会有一定的副作用,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湿疹的病因十分复杂,可能与遗传、环境、免疫系统异常等多种因素有关。湿疹患者皮肤屏障功能受到损害,导致皮肤水分流失增加,皮肤干燥,角质层受到破坏,而角质层是皮肤的第一道防线,一旦破坏,外界刺激更容易侵入皮肤,引起皮肤炎症反应,从而导致皮肤瘙痒。
总之,湿疹瘙痒是湿疹患者最为困扰的症状之一,治疗湿疹应该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因、症状以及治疗方法等多方面因素,采取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才能够缓解湿疹瘙痒,恢复皮肤健康。
治疗湿疹的方法有很多,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中医治疗等,这里介绍几种常见的缓解湿疹瘙痒的方法。
1.皮肤干燥:湿疹患者皮肤的天然屏障功能受损,失去了保湿能力,导致皮肤干燥,从而产生瘙痒感。湿疹的形成与许多因素有关,包括环境、遗传、免疫系统和皮肤屏障功能等。其中,湿疹痒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2.神经元兴奋:湿疹引起皮肤神经元的兴奋,神经元释放组胺等物质,导致皮肤瘙痒。1.皮肤干燥:湿疹患者皮肤的天然屏障功能受损,失去了保湿能力,导致皮肤干燥,从而产生瘙痒感。3.炎症反应:湿疹引起皮肤炎症反应,释放出多种炎症介质,如白细胞介素-1、组织胺等,这些物质会刺激神经末梢,导致瘙痒。4.感染:湿疹患者皮肤易受细菌、真菌等感染,感染会引起皮肤炎症,从而导致瘙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