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毕业论文

首页 毕业论文 问题

毕业论文叙事艺术特点

发布时间:

毕业论文叙事艺术特点

叙事特点是虚构性和故事性。叙事是一个完整鲜明的故事,通常我们在读整篇小说时不会发生混乱,能够跟随故事的情节一环扣一环的发展下去,能够把人带入进去。叙事文又称记叙文,是一种按一定时间顺序记叙事件发生过程的篇章类型。叙事文包括讲故事、说笑活、淡经历、忆历史等的各类文章,凡供人欣赏的小说,回顾往事的传记,报导真实的新闻,内容翔实的日志,都属叙事文,叙事文的写作目的十分明确,作开通过记叙过去事件,使人们了解事实,受到启迪或得到某种艺术享受。

目的要求1、记叙性散文的真实性;2、散文的主旨确定;3、散文的材料选择;4、散文的结构安排。教学重点:主旨和选材教学难点:语言提炼和手法运用。教学步骤:一、散文的类型:散文根据其内容和性质可分为1叙事散文指以写入记事为主的散文。以对人和事物的具体叙述和描绘为其突出特色,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这是因为,叙事散文所写的人和事,大都与作者有密切的关系。所写的人,或是亲人,或是师长,或是战友,或是所敬仰爱戴的人;所写的事,或是亲身经历,或是教育大、影响深的事。因此,作者写这些人和事,必然带有饱满的感情。叙事散文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鲁迅的《藤野先生》和吴伯箫的《记一辆纺车》,就是优秀的以写人记事为主的叙事散文。

具体的范文模板链接:

问题一:文章叙述风格有哪些 文章叙述风格有: 1、第一人称叙事法 2、第三人称叙事法 3、顺叙法 4、倒叙法 5、插叙法 6、补叙法 7、分叙法 8、详叙法 9、略叙法 10、直接抒情法 11、间接抒情法 12、先叙后议法 13、先议后叙法 14、夹叙夹议法 15、以物为线索 16、以人为线索 17、以思想变化为线索 18、以中畅事件为线索 19、写生法 20、转动法 21、剥笋法 22、拟人法 23、化动法 24、说明法 25、运用“五觉”法 26、借物抒情法 27、托物言志法 28、物品自述法 29、远眺近看法 30、内外结合法 31、移步换形法 32、说明介绍法 33、环境衬托法 34、彩笔描绘法 35、远近结合法 36、时序变换法 37、生长变化法 38、展开联想法 39、突出重点法 40、对照比较法 41、赞美颂扬法 42、静态素描法 43、总分结合法 44、特征举例法 45、特征说明法 46、重点突出法 47、成长变化法 48、实验证明法 49、群体描写法 51、拟人法 52、动物自述法 53、议论抒情法 54、景物衬托法 55、季节特征法 56、随时变化法 57、日内变化法 58、定点换景法 59、定景换点法 60、移步换景法 61、围绕中心法 62、分类描写法 问题二:什么是叙事风格 叙事风格是:指作者在叙事的过程中所使用的、使文艺作品呈现出这样或那样特色的艺术方法的倾向性。 “叙事”又称“叙述”,是中国文化最早就有的术语;简而言之,叙事就是讲故事;“讲故事”是“叙事”这种文化活动中的一个核心功能。在叙事的过程中,因作者选择的表现角度、运用的艺术方法等等存在差别,从而表现出不同的叙事风格。比如:余华的著名小说《活着》,采用了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的双重叙事风格――在悲观主义的叙事下,不同的人物以死亡的形式,展示了大时代下人物的渺小与无力;在乐观主义的叙事风格下,人间温情成为好好活着的动力。张艺谋拍摄的影片,从《红高粱》到《十面埋伏》经历了戏剧性的浪漫传奇、故事性的理性纪实、影像性的虚幻诗意的嬗变过程,一步一步从中国电影传统的叙事风格迈向目前世界具有现代性的电影叙事风格;张艺谋在变化中逐渐强化了以影像语言为叙事元素的地位,同时也完成了自己向影像本体的回归。・・・・・・・ 问题三:记叙文的叙事顺序有哪些,各自特点 记叙的顺序 记叙的顺序有三种:顺叙.倒叙和插叙 。 顺叙法 【特点】 顺叙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事情,这就跟事情发生发展的实际情况相一致,所以易于把文章写得条理清楚,脉络分明。运用顺叙,要注意剪裁得当,重点突出。否则,容易出现罗列现象,犯平铺直叙的毛病,像一本流水帐,使人读了索然无味。 【作用】使人物、事件的叙述有头有尾、脉络清楚,有较强的时空层次性。 倒叙法 【特点】倒叙并不是把整个事件都倒过来叙述,而是除了把某个部分提前外,其他仍是顺叙的方法。采用倒叙的情况一般有三种:一是为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二是为了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三是为了表现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倒叙时要交代清楚起点。倒叙与顺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还要有必要的文字过渡,做到自然衔接。特别要注意,不要无目的地颠来倒去,反反复复,使文章的眉目不清。 【作用】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增加叙事波澜;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可读性和感染力。 插叙法 【特点】 插叙是为了表达文章中心的需要。有时是为了帮助读者了解故事情节的追叙;有时是对出场人物的情节作注释、说明。使用插叙一定要服从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做到不节外生枝,不喧宾夺主。在插入叙述的时候,还要注意文章的过渡、照应和衔接,不能有断裂的痕迹。 【作用】 帮助展开主要事件,或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或对主要人物的身份作简要介绍,或诠释某一细节;使文章波澜起伏,增大了文章容量,可读性增强。 问题四:记叙文的叙事方式和各自特点有哪些 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如小说.散文.寓言.童话.故事.通讯.游记.传记.回忆录等。文章的中心思想通过人、事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记叙文的主要特点是以记叙为主,采取综合表达的方法,包括记叙中的描写.记叙中的说明.记叙中的议论和抒情等。 记叙的要素 记叙的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记叙的顺序 记叙的顺序有三种:顺叙.倒叙和插叙 。 记叙文的线索 (1) 以时间为线索.(2) 以事件为线索. (3) 以某物为线索.(4) 以某人为线索. (5) 以见闻为线索.(6) 以地点的转换为线索. (7) 以感情为线索. 记叙文的分类: 从写作内容与方式看,可分为两类:简单的记叙文和复杂的记叙文。 从写作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四类: 1.写人的记叙文。不一定有完整的故事,但一定要有集中的人物。 2.叙事的记叙文。不一定有集中的人物,但一定要有完整的事件。(记事的六要素一定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 3.写景的记叙文(即散文)。观察逼真、绘景绚丽、语言优美。 4、状物的记叙文:没有完整的事件和集中的人物。但是它们知识性强,内容新鲜,描写生动,富有儿童情趣 问题五:故事的叙事特点有哪些 1.情境性 课程故事的情境性表现为它总是向读者展示故事不断展开的“场景”与“情节”.“场景”指的是课程故事发生的环境.一般来说,课程故事中所描述的环境分为物理的环境和文化社会的环境,前者通常指教室布置,桌椅摆放等,后者则把班级、课堂喻为“小社会”、“文化群体”.但是杜威认为,“环境不仅表示围绕个体的周围事物,还表示周围事物和个体自己的主动趋势的特殊的连续性.”据此,他提出:“真环境”的概念,其意指与个体相交作用的事物,并使得“一个人的活动跟着事物而变异”,课程故事中描述的“场景”并不只是故事的展开提供―个“空间”,而是“场景”成为引发促进或阻碍课程故事发生发展的因素以及支持或挫败教育教学的条件.“场景”在一定程度上,支持、滋养、教育了故事中的人.在第二个故事中,“讲台”“同学们”都是“我”和那个羞怯的男生所处的故事场景.“讲台”“课堂”“同学们”是故事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与故事的主角相互作用.男孩走上讲台,使出现了故事中的尴尬局面.同学们的哄笑,“课堂死寂一片”使“我”陷入教学困境.“我”背对讲台,成为应对困境、推动故事发展的方式.背对讲台的“我”体会到保护学生自信的意义.站在讲台上的男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不再怯懦恐惧.课程故事的价值在于“情节”打动人、感染人、教育人,而不全是以“理”服人.在课程故事中,“失误”“误解”“悔恨”“冲突”等等是经常映入眼帘的“情节”.它常常引人人胜、感人至深.在“情节”中,故事的主角经历的情感的震动,使得教师意识到自身思想的误区,便抛弃陈见,转变教育观念.尼尔斯(Nias,f.)指出,教师转变观念的过程是一场情感的经历.只有当教师心中的职业形象在经历长期的混乱、困惑、痛苦后,观念的转变才真正得到实现.再者,课程故事之所以能吸引广大教师,即在于故事中的情结.情节再现了具体而丰富的教育教学过程.倾听、阅读故事的教师会感到这些故事似曾相识,仿佛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因而倍感亲切、真实,认为可以从中获得启示.这些故事中也有教师的教学行为举措,但不像教师经验论文那样只强调自己的作法,并雄心勃勃,试图建立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教学模式.那些去掉情景的“一法”“一得”往往显得干瘪,缺乏当初的活力.教师的“一法”“一得”只有在具体真实的教育情境中才显露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2.探究性 课程故事记录的是,教师思考课程问题、寻求课程实施出路、谋划课程实施策略;实施课程设计的探究过程,我们把课程实施视为一个动态生成的历时过程.制定再完美的课程设计也不可能保证教师应付所发生的一切教学事件.课程故事往往始于教学现实与课程设计的矛盾冲突之时.课程故事通常采用深度描写的写作方式,详细展示教师面临的“中途触礁”“令人头痛、诧异”“困惑”“后悔”等一系列矛盾冲突问题.在上述‘案例中,作者不惜笔墨,详述了“我”悔恨的内心感受.此时,课程故事的主角一一教师不再是一名旁观者,而是置身于课程问题中,这使得教师不得不“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直面“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许多教师“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矢志不渝,执著于分析教育问题,思考走出课程困境的办法,调整课程实施方案,尝试解决课程问题.教师一旦开始思考课程问题和谋划课程实施的出路,总是在“众里寻她千百度”之后,“摹然回首”重新认识教师、学生、课程等原点问题.由此看来,课程故事展现的是教师遭遇课程问题、探究课程问题、解决课程问题的过程. 3.自我实践性 从上述课程故事不难看出,“我”是课程故事的组织,是“我”在讲述自己课堂上亲身经历.“我”不是故事中的旁观者,而是故事的建构者和故事中的实践者.“我”在......>> 问题六:叙事手法有哪些!分别是? 30分 顺叙 插叙 倒叙

毕业论文叙事艺术特征

著名作家毛姆说过:“要把散文写好,有赖于好的教养。散文和诗不同,原是一种文雅的艺术。有人说过,好的散文应该像斯文人的谈吐。叙事散文中,那些隐藏于文字后面的情与思,越厚重越真挚,就越能打动读者,越能呈现出验和事实的力量教养”、“文雅”和“斯文人的谈吐”,一定是要有深厚的人生经验作为支撑的,它必定暗含着对生活和存在的独特发现,同时,它也一定是一种艺术的创造,否则就不会是“文雅的艺术”了 叙事散文的素材应该来源于我们熟悉的生活,人物和事件都应该是曾经使你产生过心灵震颤或者让你记忆深刻的,你可以在行文的时候有具体细节上的修饰和加工,但不能失去生活的本来面目。国学大师余光中先生在《散文的知性与感性》一文中说:“在一切文体之中,散文是最亲切、最平实、最透明的言谈,不像诗可以破空而来,绝尘而去,也不像小说可以戴上人物的假面具,事件的隐身衣。散文家理当维持与读者对话的形态,所以其人品尽在文中,伪装不得。”在写叙事散文的时候,用情虚假,不是一味拔高,歌功颂德,就是情绪低落,盲目的贬低。其实这是叙事散文行文的大忌。前苏联剧作家维o罗佐夫谈自己写作的经验,他这样说:“按照自己心灵的吩咐”。我的理解是叙事散文应该注重个人内心情感的真实抒发和自然流露。 细节是事物的细部特征,在叙事散文写作中尤其要注重细节描写。因为细节不但是你形象思维的一个展现,而且往往会成为文章中的一个亮点,对刻画人物形象和塑造人物性格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细节包含很多种,像人物的动作刻画,人物的神态刻画,个性化语言的刻画,当时环境的刻画,人物内在心理的描摹等等,不一而足。在叙事散文中,对人物的动作描写的要求,就是要通过人物的动作表现人物的心理。这里就涉及到了细节的典型性的话题。其实人物的举手投足都是细节,但并不是这些举手投足的动作都能让我们印象深刻。真正打动人心的细节是具有典型性的,但又是常常被人们所忽略的,比如有一篇散文写一个经济条件不允而被迫辍学的女孩子,全班同学为了这个女生送行,吃饭的时候,作者描写了这个女生夹豆腐的细节,她怎么努力都无法把豆腐夹进嘴里。这就是一个生活中常常被忽略的地方,作者把她夹豆腐的神态和对生活无能为力的赶上描写得淋漓尽致,感人至深。细节是刻画人物的有力武器,通过细节刻画人物,才能让人物鲜活有力,性格清晰可见。细节一般采取白描的手法,鲁迅在谈到白描时这样说:“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在《故乡》中描绘杨二嫂的形貌时,鲁迅这样写道:“凸颧骨,薄嘴唇,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洗脚伶仃的圆规。” 简单的几笔勾画就把杨二嫂尖酸刻薄的形象塑造的淋漓尽致。“她一面忿忿的回转身,一面絮絮地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幅手套塞在裤腰,出去了。” 将杨二嫂的自私,贪小便宜的性格刻画的神形兼备。这就是细节描写的魅力。这里的细节描写,已经不再是客观地对某一场景或特征的叙述,而是作者内心情感的外在体现了。细节如雕塑,面无表情的塑像虽然威严但生硬。要是在塑像上雕出这人微微翘起的嘴角,这个雕塑马上便生动活泼起来。好的细节描写,往往可以打动考官并会留下深刻印象。但是细节一定要运用有度,并不是越多越好,整篇文章都是细节,便成了流水账,不但没有妙用,反而显得累赘。

论文的特点有六个:论文的创新性、论文的学术性、论文的科学性、论文的平易性、专业性、实践性。

一、论文的创新性

论文要有新意,要从不同层次进行新颖独到的见解;

填补空白的新发现、新发明、新理论。在前人未开拓的土地上进行探索的研究从而提出填补空白的新发现,例如居里夫人发现镭;新发明,如音乐家杰思罗·塔尔,把风琴传声结构的原理用于播种机,解决了种子落地的速度问题,发明出世界上第一台实用的播种机;新理论,如牛顿经过一系列的实验、观测和演算,发现了着名的“万有引力定律”.

更正前说错误。论文的研究成果能更正前人错误的认识。如伽利略推翻了亚里土多德的物体下落学说;李四光否定了中国大陆无石油的所谓权威定论。

弥补前说不足。与前人论述同一事物或现象,但从新的角度研究,补充完善前说观点、内容。学术论文的写作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衡量一个人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主要标志。学术论文就是系统的、专门的知识来讨论或研究某种问题或研究错的学理性文章。

二、论文的学术性

所谓学术,是指较为专门、有系统的学问。学术性是毕业论文的本质特征。论文一般是针对某一个专门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揭示事物或现象的本质规律,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分析带有学术价值的问题,引述各种事实和道理去论证自己的新见解。其学术性具体体现在:

论点的正确。论点正确是论文的生命力,它必须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因面,它要求作者立论要客观,不能带有个人的偏见。

论据的真实。论文中的引用材料、数据水实必须符合客观实际。论文作者必须通过实验、观察、调查、研究,最大限度地占有材料,事实要充分而且要有足够的说服力。

论证周密。论文的论述过程符合人们推理规律,层次清楚,首尾连贯、结构严谨。论证就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其目的在于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必然的逻辑关系。

三、论文的科学性

学术论文的科学性,要求作者在理论上不得带有个人的好恶的偏见,不得主观臆造,必须切实地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符合实际的结论。在论据上,尽可能的多地占有资料,以最充分的、确凿优利德 论据作为立论的依据。在论证时,必须经过周密的思考,进行严谨的论证。坚持论文的科学性,就要坚持实事求是,切忌感情用事,更不能凭空臆造、随意发挥。论文的科学性表现在:

论文观点客观。正确鲜明集中。无论是证明还是反驳,论点必须正确。在论证过程中,紧紧围绕论点进行论述,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论据确凿,足以支撑作者观点。观点需要用充分有力的、真实可靠的论据来支持。要求作者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查阅大量相关数据,认真核实每个论据。为立论打下良好的基础。

论证合乎逻辑。 用证据说明论点,要善于用科学的方法,充分阐述论点与论据之间内在的逻辑,做到论文结构严谨、推理严密。

四、论文的平易性

平易性是论文在形式与表达方面必不可少的特点。值得是要用通俗的语言表述科学道理,不仅要做到文字从字顺,而且要准确、鲜明、和谐、力求生动。具体如下:

论文的结构要有条理性,主次有别,言而有序。不求章法奇特,但求顺理成章。

做到概念准确。判断正确,事物与事物、事理与事理之间的联系同异分明,说明事物事理的内容、属性和存在形式时要恰如其分,如实反映客观事物、事理的面貌。

论文文句流畅,叙述深人浅出。把深奥的问题尽可能明白无误地表达出来。要求论文写作语言具有明确、简洁周密、规范的特点,遣词造句不仅要合乎语法规范,而且要注意词汇的精确性和单性,避免产生歧义。

要将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图像、照片、表格、符号、公式等)配合使用形成独特的书面语言表达体系,这不仅可以节省篇幅,提高直观性、形象性,还便于读者理解,增添阅读的兴趣。

五、专业性

论文的专业性是区别不同类型论文的主要标志,也是论文分类的主要依据。按研究的学科,可将学术论文分为自然科学论文社会科学论文。每类又可按各自的门类分下去。如社会科学论文,又可细分为文学、历史、哲学、教育、政治等学科论文。按研究的内容可将=学术论文分为两类研究论文和应用研究论文。理论研究,重在对各自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研究;应用研究,侧重于如何将。

学论文分为理论研究论文和应用研究论文。理论研究重在对各自的学科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研究;应用研究侧重于对如何将各学科的知识转化于专业技术和生产技术,直接服务于社会。

六、实践性

是论文价值的具体体现。它表内容上,旨在根据一定的各位职责与目标要求培养能力。

小说叙事特征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分析:

1. 叙述方式:顺序、倒叙、插叙、补叙、平叙。

2. 叙述人称及视角:

第一人称:给人真实感,令人信服,便于直抒胸臆。

第二人称:便于交流感情,给人以亲切感,便于强烈呼告。

第三人称:视野开阔,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便于客观描述。

视角:全知全能视角(也叫“上帝视角”、“0视角”)、有限视角(也叫“凡人视角”、“内视角” )、其他(如儿童视角的《吉祥如意》,动物视角的《我是猫》)。

3. 情节安排(构思+)技巧:

线索、悬念、伏笔、照应、铺垫、抑扬、对比、衬托、突转、以……话题引入等等。

4. 叙述安排上的技巧:

对话、心理、回忆、叙述与写景结合、回忆与现实交织、时空集中。

5. 叙事节奏:快速(概要、省略)、慢速(停顿、场景)。

6. 小说叙事语言:

小说既用叙述性的语言,也用描写性的语言,但以描写性的语言为主。

小说长短句兼有,但以长句为主;语言生动、细腻、富有感情。 影视剧本既用叙述性的语言,也用描写性的语言,但以叙述性的语言为主;长短句兼用,但短句为主。

小说语言简洁、朴素;语言表述能转换成动作、画面或场景。

毕业论文叙事艺术特征分析

相信许多人都写过叙事结构的探究吧,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桃花扇》象征与叙事结构的探究,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摘要 :《桃花扇》是明清传奇戏剧的代表巨作,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其象征与叙事结构的巧妙运用。因此本文从该剧的象征叙事结构的叙事手段、结构方法和意象三方面入手,深入探究作品的主题、情节冲突、整体结构以及象征叙事结构产生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 :《桃花扇》;象征;艺术效果;叙事结构

一、引言

《桃花扇》是清代著名戏曲作家孔尚任(1648~1718年)的代表作,在明清传奇历史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时,“王公荐绅,莫不借钞”,“歌台演出,岁无虚日”。这一著作标志着继汤显祖以来中国戏剧的新巅峰,孔尚任也因此与《长生殿》的作者洪升并论,被称作“南洪北孔”。

孔尚任在刻本卷首还特地撰写了《桃花扇考据》一文,详细列出了创作该剧所参考的文献的细目,全书有上下两卷,共40出(上下本首末又各加了一出,实际共有44出),以桃花扇贯穿始终,以赠扇,题扇,溅扇,画扇,寄扇,裂扇构成基本剧情。

《桃花扇》在叙事结构的安排上精妙严谨,梁启超在其《小说丛话》曾赞扬道:“但以结构之精严,文藻之壮丽,寄托之遥深论之,窃谓孔云亭《桃花扇》冠绝千古矣!”由此可见,除了词藻的修饰和情感的流露,戏剧的叙事结构也非常重要。戏剧的叙事结构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叙事的语法结构,叙事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等。从叙事结构的角度探讨能够补充和发展《桃花扇》的研究。本文主要探讨《桃花扇》中体现出的象征叙事结构以及套式双重结构。这两点是《桃花扇》较其他戏剧而言更为突出的创作特色,而且使该剧成为明清传奇的压卷之作。

二、《桃花扇》及其相关研究

自《桃花扇》成文便一时洛阳纸贵,在当时主要是用来传阅和舞台表演,却并没有涉及到研究。19世纪末以来,对《桃花扇》的研究才开始起步。

《桃花扇》的研究

民国初年,受西学东渐的影响,王国维、梁启超等人接受了西方的哲学与美学观念,从哲学、美学、伦理价值以及社会政治的角度阐述《桃花扇》的内涵或者用来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辛亥革命至1949年间,对《桃花扇》的研究由古典转向现代化,主要是借史来阐发民族意识,但是受到国内政治局势的影响,对《桃花扇》的学术研究难以深入展开。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桃花扇》的研究工作进入了新阶段且发展迅速,20世纪以来研究视角越来越多元化,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

近年来,《桃花扇》的研究者们主要从艺术审美的角度讨论《桃花扇》,如李瑛、尹志鹏(2011)认为孔尚任的《桃花扇》是中国古典戏曲中思想性与艺术性结合得最为完美的杰作之一,其审美意蕴的最关键所在是将离合之情与兴亡之感融合起来并别出心裁地构建表达出来。还有许多学者从比较法来研究《桃花扇》,如赵秋棉(2004)有少数学者从《桃花扇》与传统文化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3]如张松辉(2000)的《谈<桃花扇>中的道家道教思想》。

《桃花扇》的叙事研究

然而,从叙事方面对《桃花扇》的研究屈指可数,例如2014年张宇从叙事策略来浅析《桃花扇》,他认为《桃花扇》在创作中既承袭了传奇创作传统,又别具匠心,以角色叙述者、多声部叙事、时间的扭曲等多种叙事手段将历史真实与传奇元素相结合,不仅营造出历史的真实感,而且显现出清代文人传奇的叙事追求与主体意识。研究者们在近10年内才对《桃花扇》的叙事结构有所开拓,例如李多娇(1998)从意象结构角度浅谈,她认为“桃花扇”如草蛇灰线贯穿全剧。“桃花扇”不仅仅是一个文体的代码,一个多边的隐喻,更是全剧重要的意象结构的载体,不仅承载着一个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而且承载着一代兴盛衰亡的南朝历史。孙敏强(2006)也从意象结构来分析,他提出作为中心意象,“桃花扇”具有特殊的艺术效应与结构功能,它使整个作品的艺术结构和形象体系别开生面,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成为“曲珠”说的成功范例和最好注脚,具有特殊的美学意义和理论价值,他认为孔尚任对中国叙事文学文论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吴瑞霞(2006)从李渔关于戏剧叙事应以“一人一事”为剧情枢纽的“立主脑”理论分析了《桃花扇》的剧情结构,得出李香君一人,“却奁”一事,是《桃花扇》所立之“主脑”。袁韵(2011)认为《桃花扇》叙事结构的成功向来为人所欣赏,是该剧艺术成就的一个重要方面。《桃花扇》叙事艺术结构的美学特征主要体现在杂而不越"的整体美、"草蛇灰线"的谨严美和"不奇而奇"的曲折美这三方面。还有张鹏(2014)提出《桃花扇》在叙事上有着多重结构。首先,《桃花扇》叙事的功能结构是具有普化范式的叙事单元的组合;其次,《桃花扇》叙事的语法结构是有着多条叙事线索的复合型叙事序列;再次,在该戏的文本内部,还隐藏着一个叙事的深层结构,它是文本叙事的内在动因,指明了其情节发展的脉络和终点。

从叙事结构研究戏剧这一视角较新,但国内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目前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值得研究的内容很多。例如从象征叙事结构这一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可以进一步推进戏剧叙事结构的发展。因此本文决定从叙事结构这一方面着手来探讨《桃花扇》的价值, 希望对《桃花扇》的研究以及对整个戏剧研究领域起到绵薄的贡献。

三、《桃花扇》中的象征叙事结构

Kirby(1987)编撰的《简明现代思潮辞典》“象征”条目写道:一个形象是一个经验或一个对象的具体描写;要是在具体形象之外,尚有第二层含义的话,那么,形象就变成了象征。象征的主要手法是把具体的人和事物抽象成象征物,再折射出哲理。叙事指的是叙述故事情节。所谓的象征叙事就是将象征手法融入到故事情节的叙述中去。在巴尔特的《S/Z》一书中把文本看成是符码的编织物或网络,并将这些混合与交织着的符码分为五种,其中的象征性符码是指叙事行为中文字符号的`象征性作用。因此,我们可以用文本符号的象征性来分析戏剧的张力所在。所谓象征叙事结构是作者通过特殊的叙事手段和结构方法来构设出贯穿全局、带有特定象征意味的意象,对作品主题、情节冲突、整体结构起到推进、润色等艺术效果以及其他的效果。叙事结构与象征的巧妙结合并且运用于戏剧作品,使戏剧的表层与深层的二元因素发挥到极致,也使其文化品位得到提升。

《桃花扇》的叙事手段

从叙事手段上来说,《桃花扇》一文设置了一个贯穿全剧的中心意象即“桃花扇”并通过娴熟的象征手法来展开叙事和揭示主题。“桃花扇”奇就奇在它的象征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叙事的不断进行不断变化着,正是这种变化使得该剧主题一步步得到升华。“桃花扇”这柄定情信物原本只是侯方域和李香君爱情的美好象征,也只会让人对一对才子佳人的美好未来充满期待和祝福。但是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桃花不仅会让人联想到女子的美貌,爱情的美好,娇艳无比的桃花生性却柔弱,让人不禁联想到“人面只今何处在,桃花依旧笑春风”等诗句,很自然地带给读者一些悲伤的情怀,让人们感怀物是人非,容颜易逝以及爱情的悲剧。孔尚任在《桃花扇小识》中说道“惟美人之血痕,扇面之桃花,啧啧在口,历历在目,此则事之不奇而奇,不必传而可传者也。”李香君誓死守楼明志,血溅诗扇后这柄扇子就有了更为深刻、耐人寻味的意义。可见,随着情节的曲折发展,“桃花扇”象征的内容也由美好渐渐转为凄凉。作为明清历史传奇的代表作,侯李爱情的离合只是表层,是艺术媒介;南朝的兴亡才是主旨,是艺术意蕴。“桃花命薄,扇底飘零”,这柄“桃花扇”见证了爱情的离合悲欢,也见证了国家的兴衰存亡。象征作为该剧的重要叙事手段,将“桃花扇”的积淀意义与主旨旋律成功地融为一体,赋予该剧深刻的历史韵味和哲理意义。“桃花扇”的奇妙象征对于全剧叙事结构的建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桃花扇》的结构方法

从结构方法上来说,“桃花扇”作为全剧最核心的结构线索,融会贯通了全文,完美地实现了双线结构的叙事。与其他明清传奇所不同的是,孔尚任还别出心裁地将套式结构与双线结构巧妙结合,构成了独特的套式双重结构。爱情的离合与国家的兴亡无不与这把“桃花扇”紧密相连,赠扇、题扇、溅扇、画扇、寄扇、裂扇作为《桃花扇》的情节发展线索,如线串珠地将离合之情与兴亡之感这两条主线串联起来,顺利自然地构成了全剧的双线结构。除了正文四十出以外,该剧还特地在上下本的首尾各增添一出,上本开头试一出《先声》,末尾闰一出《闲话》;下本开头添一出《孤吟》,末尾续一出《余韵》。除《闲话》外其余三出均以老赞礼为主角,在《先声》中老赞礼作为开场人物首次出场,明确说明全剧是“明朝末年近事。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实事实人,有凭有据”;《孤吟》中,老赞礼说道“当年真是戏,今日戏如真”,点出了戏剧轰动一时的演出效果、实人实事的写作手法以及哀伤的写作基调;《余韵》中,老赞礼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作者的化身,与柳、苏二人共同谱写了一曲南朝灭亡的哀歌作为全剧的收场。在《闲话》中,张道士首次登场,指出了他结场人物的身份。作为结场人物,他不仅将剧中人物联系起来还向主角指明了人生出路,对全剧的叙事结构起到了重要作用。没有这四出,该剧情节仍然完整,但是情感的表达不够强烈,结构安排不够紧密严谨,称不上完美。当作者有意识地套装上历史参与者和见证人老赞礼、张道士等人对剧情背景的交代以及对主角人物命运的感慨,侯李爱情的离合以及南朝的兴亡的无奈与忧伤展现地更加深入,戏剧的主题也更加突出,同时观众也能更加切身地体会到剧中人物的感受。套式双线结构的巧妙运用体现出作者驾驭艺术作品的高超技艺,使《桃花扇》成为明清传奇戏剧中的佼佼者。

《桃花扇》的意象

从意象上来说,《桃花扇》一文有多个意象而非最显著的“桃花扇”一个。纵观全剧,扇、桃花、桃花源也都是值得探讨的意象。“桃花扇”的最终成形是经历了一个曲折跌宕的过程,起初它只是一把普通的扇子,等到扇面溅上了香君忠贞的鲜血才渐渐有了扇面桃花,这把扇子才形成了“桃花扇”。

扇子的意象

扇子作为意象,在剧中寄托了文人的诗情画意,也寄托了作者对处于乱世的复社文人怀才不遇以及渴望建功立业的感伤之情。第六回《眠香》中侯方域在扇上题诗道“夹道朱楼一径斜,王孙初御富平车。青溪尽是辛夷树,不及东风桃李花。”在美人面前,一代才子不仅表达了对香君的爱慕之情,而且将自己的文采表现得淋漓尽致。在第二十三回《寄扇》中,杨龙友见扇上有几滴血痕,妙笔生花借美人的血竟画出了几笔折枝桃花。这把扇渲染了文人的水墨情怀。第一回《听稗》中,侯方域讽刺南都人士学金粉南朝的亡国作风并暗想“那些莺颠燕狂,关甚兴亡!”然而,侯方域最后还是流连美色,学了金粉南朝模样。在第十四回《阻奸》中,侯方域列举了马、阮等人想要拥立的福王的“三大罪”还有“五不可立”,表现出自己的刚正与决心;然而,在第十八回《争位》中,他却胆怯了,说道“且看局势,再做商量。”这些前后矛盾的心理与行为其实是文人们怀才不遇的心境的写照。第十二回《辞院》中,史可法哀叹道“黄尘起,王气昏,羽扇难挥建业军”表达出自己在末世无法展示才华,无法再力挽狂澜的心酸以及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桃花的意象

桃花作为又一意象,在剧中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当然消极占主要地位。桃花既是香君貌美如花,如《却奁》中“正芬芳桃香李香,都题在宫纱扇上”;又是容颜易逝的体现,如在《寄扇》中,李香君见到杨龙友为她点画的桃花扇唱道:“樱唇上调朱,莲腮上临稿,写意儿几笔红桃。补称些翠枝青叶,分外夭夭,薄命人写了一副桃花照。”桃花虽然是侯李美好爱情的体现,如《题画》中“想起小生定情之日,桃花盛开,映着簇新新一座妆楼”;但更多的是爱情破碎的载体,如《题画》中“不料美人一去,零落至此。”

桃花源的意象

除了扇子和桃花,桃花源这一意象在剧中也有重要的含义。在陶渊明的笔下,桃花源是一片理想的乐园,而在孔尚任的笔下,桃花源带有更多的却是悲剧色彩。桃花源在《桃花扇》中第一次出现在第一回《听稗》,“俺们一叶扁舟桃源路,这才是江湖满地,几个渔翁。”以及“重来访,但是桃花误处,问俺渔郎。”“桃源路”和“桃花误处”借用了陶渊明的《桃花源》来表达对自由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在乱世无法实现理想生活的惆怅。在第二十八出《题画》,“桃花源”这一意象就出现了三次,“这是一幅桃源图”,“原是看花洞里人,重来那得便迷津,渔郎诳指空山路,留取桃源自避秦。归德侯方域题。”“这流水溪堪羡,落红英千千片。抹云烟,绿树浓,青峰远。仍是春风旧境不曾变,没个人儿将咱系恋。是一座空桃源。”。这一桃花源表达出了侯方域对李香君的思念之情,在乱世寻找避难之所的渴望,以及对美人离去后仅剩空壳桃花源的感伤。

“桃花扇”从字面上解释为一把绘有桃花的扇子,它的意象也就是以上所有意象的集合,既有表层的意义,如爱情的离合悲欢、文人的水墨情怀,更有其深层的意义,如怀才不遇和渴望建功立业的矛盾冲突、国家的兴衰存亡。因此我们可以说“桃花扇”这一中心意象具有积淀性和多义性。以这把特殊的“桃花扇”为剧名设置了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体现出作者的匠心独运。

象征叙事结构的艺术效果

象征的叙事手段,套式双线的叙事结构,以及多义性、积淀性的意象的结合构成了该剧的象征叙事结构。这一结构首先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使冲突清晰明朗,撼动人心。其次循序渐进地揭示了戏剧的真正主旨,离合之情很自然地融于兴亡之感中。最后将象征叙事结构用于中国古代传统经典戏剧对作品审美意蕴的表现和艺术结构的构建产生了巨大的效果。从文体效果上来看,不仅使得整部戏剧以含蓄的方式流畅地表达出深远的含义,而且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从舞台效果上看,“桃花扇”作为剧名,又是剧中重要的道具,这表明“桃花扇”是全剧象征叙事结构的核心,在戏剧表演中的剧情发展和矛盾冲突上起到了媒介的作用,扇子形式的不断完整以及内涵和意义的不断深化产生了渐变式的舞台效果并引起观众心灵的震荡。

四、结语

象征叙事结构是明清传奇巨作《桃花扇》的重要艺术特征之一,对全剧的行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象征叙事结构这一角度研究结合了文体学和叙事学的相关知识,能够更加具体深入地阐释全剧。孔尚任用多个意象的积淀象征,配合上套式双重结构的叙事,推进了情节的冲突,淋漓尽致地揭示全剧国家兴亡的实质主题,将象征叙事结构的运用发挥到了极致,体现出当时文学向社会化、人文化发展的趋势。全剧因为象征叙事结构的成功运用,其结构产生了杂而不越、草蛇灰线、不奇而奇的美感,产生了巨大的文体和舞台效果。

小说叙事特征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分析:

1. 叙述方式:顺序、倒叙、插叙、补叙、平叙。

2. 叙述人称及视角:

第一人称:给人真实感,令人信服,便于直抒胸臆。

第二人称:便于交流感情,给人以亲切感,便于强烈呼告。

第三人称:视野开阔,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便于客观描述。

视角:全知全能视角(也叫“上帝视角”、“0视角”)、有限视角(也叫“凡人视角”、“内视角” )、其他(如儿童视角的《吉祥如意》,动物视角的《我是猫》)。

3. 情节安排(构思+)技巧:

线索、悬念、伏笔、照应、铺垫、抑扬、对比、衬托、突转、以……话题引入等等。

4. 叙述安排上的技巧:

对话、心理、回忆、叙述与写景结合、回忆与现实交织、时空集中。

5. 叙事节奏:快速(概要、省略)、慢速(停顿、场景)。

6. 小说叙事语言:

小说既用叙述性的语言,也用描写性的语言,但以描写性的语言为主。

小说长短句兼有,但以长句为主;语言生动、细腻、富有感情。 影视剧本既用叙述性的语言,也用描写性的语言,但以叙述性的语言为主;长短句兼用,但短句为主。

小说语言简洁、朴素;语言表述能转换成动作、画面或场景。

毕业论文叙事艺术特征有哪些

问题一:文章叙述风格有哪些 文章叙述风格有: 1、第一人称叙事法 2、第三人称叙事法 3、顺叙法 4、倒叙法 5、插叙法 6、补叙法 7、分叙法 8、详叙法 9、略叙法 10、直接抒情法 11、间接抒情法 12、先叙后议法 13、先议后叙法 14、夹叙夹议法 15、以物为线索 16、以人为线索 17、以思想变化为线索 18、以中畅事件为线索 19、写生法 20、转动法 21、剥笋法 22、拟人法 23、化动法 24、说明法 25、运用“五觉”法 26、借物抒情法 27、托物言志法 28、物品自述法 29、远眺近看法 30、内外结合法 31、移步换形法 32、说明介绍法 33、环境衬托法 34、彩笔描绘法 35、远近结合法 36、时序变换法 37、生长变化法 38、展开联想法 39、突出重点法 40、对照比较法 41、赞美颂扬法 42、静态素描法 43、总分结合法 44、特征举例法 45、特征说明法 46、重点突出法 47、成长变化法 48、实验证明法 49、群体描写法 51、拟人法 52、动物自述法 53、议论抒情法 54、景物衬托法 55、季节特征法 56、随时变化法 57、日内变化法 58、定点换景法 59、定景换点法 60、移步换景法 61、围绕中心法 62、分类描写法 问题二:什么是叙事风格 叙事风格是:指作者在叙事的过程中所使用的、使文艺作品呈现出这样或那样特色的艺术方法的倾向性。 “叙事”又称“叙述”,是中国文化最早就有的术语;简而言之,叙事就是讲故事;“讲故事”是“叙事”这种文化活动中的一个核心功能。在叙事的过程中,因作者选择的表现角度、运用的艺术方法等等存在差别,从而表现出不同的叙事风格。比如:余华的著名小说《活着》,采用了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的双重叙事风格――在悲观主义的叙事下,不同的人物以死亡的形式,展示了大时代下人物的渺小与无力;在乐观主义的叙事风格下,人间温情成为好好活着的动力。张艺谋拍摄的影片,从《红高粱》到《十面埋伏》经历了戏剧性的浪漫传奇、故事性的理性纪实、影像性的虚幻诗意的嬗变过程,一步一步从中国电影传统的叙事风格迈向目前世界具有现代性的电影叙事风格;张艺谋在变化中逐渐强化了以影像语言为叙事元素的地位,同时也完成了自己向影像本体的回归。・・・・・・・ 问题三:记叙文的叙事顺序有哪些,各自特点 记叙的顺序 记叙的顺序有三种:顺叙.倒叙和插叙 。 顺叙法 【特点】 顺叙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事情,这就跟事情发生发展的实际情况相一致,所以易于把文章写得条理清楚,脉络分明。运用顺叙,要注意剪裁得当,重点突出。否则,容易出现罗列现象,犯平铺直叙的毛病,像一本流水帐,使人读了索然无味。 【作用】使人物、事件的叙述有头有尾、脉络清楚,有较强的时空层次性。 倒叙法 【特点】倒叙并不是把整个事件都倒过来叙述,而是除了把某个部分提前外,其他仍是顺叙的方法。采用倒叙的情况一般有三种:一是为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二是为了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三是为了表现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倒叙时要交代清楚起点。倒叙与顺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还要有必要的文字过渡,做到自然衔接。特别要注意,不要无目的地颠来倒去,反反复复,使文章的眉目不清。 【作用】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增加叙事波澜;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可读性和感染力。 插叙法 【特点】 插叙是为了表达文章中心的需要。有时是为了帮助读者了解故事情节的追叙;有时是对出场人物的情节作注释、说明。使用插叙一定要服从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做到不节外生枝,不喧宾夺主。在插入叙述的时候,还要注意文章的过渡、照应和衔接,不能有断裂的痕迹。 【作用】 帮助展开主要事件,或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或对主要人物的身份作简要介绍,或诠释某一细节;使文章波澜起伏,增大了文章容量,可读性增强。 问题四:记叙文的叙事方式和各自特点有哪些 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如小说.散文.寓言.童话.故事.通讯.游记.传记.回忆录等。文章的中心思想通过人、事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记叙文的主要特点是以记叙为主,采取综合表达的方法,包括记叙中的描写.记叙中的说明.记叙中的议论和抒情等。 记叙的要素 记叙的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记叙的顺序 记叙的顺序有三种:顺叙.倒叙和插叙 。 记叙文的线索 (1) 以时间为线索.(2) 以事件为线索. (3) 以某物为线索.(4) 以某人为线索. (5) 以见闻为线索.(6) 以地点的转换为线索. (7) 以感情为线索. 记叙文的分类: 从写作内容与方式看,可分为两类:简单的记叙文和复杂的记叙文。 从写作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四类: 1.写人的记叙文。不一定有完整的故事,但一定要有集中的人物。 2.叙事的记叙文。不一定有集中的人物,但一定要有完整的事件。(记事的六要素一定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 3.写景的记叙文(即散文)。观察逼真、绘景绚丽、语言优美。 4、状物的记叙文:没有完整的事件和集中的人物。但是它们知识性强,内容新鲜,描写生动,富有儿童情趣 问题五:故事的叙事特点有哪些 1.情境性 课程故事的情境性表现为它总是向读者展示故事不断展开的“场景”与“情节”.“场景”指的是课程故事发生的环境.一般来说,课程故事中所描述的环境分为物理的环境和文化社会的环境,前者通常指教室布置,桌椅摆放等,后者则把班级、课堂喻为“小社会”、“文化群体”.但是杜威认为,“环境不仅表示围绕个体的周围事物,还表示周围事物和个体自己的主动趋势的特殊的连续性.”据此,他提出:“真环境”的概念,其意指与个体相交作用的事物,并使得“一个人的活动跟着事物而变异”,课程故事中描述的“场景”并不只是故事的展开提供―个“空间”,而是“场景”成为引发促进或阻碍课程故事发生发展的因素以及支持或挫败教育教学的条件.“场景”在一定程度上,支持、滋养、教育了故事中的人.在第二个故事中,“讲台”“同学们”都是“我”和那个羞怯的男生所处的故事场景.“讲台”“课堂”“同学们”是故事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与故事的主角相互作用.男孩走上讲台,使出现了故事中的尴尬局面.同学们的哄笑,“课堂死寂一片”使“我”陷入教学困境.“我”背对讲台,成为应对困境、推动故事发展的方式.背对讲台的“我”体会到保护学生自信的意义.站在讲台上的男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不再怯懦恐惧.课程故事的价值在于“情节”打动人、感染人、教育人,而不全是以“理”服人.在课程故事中,“失误”“误解”“悔恨”“冲突”等等是经常映入眼帘的“情节”.它常常引人人胜、感人至深.在“情节”中,故事的主角经历的情感的震动,使得教师意识到自身思想的误区,便抛弃陈见,转变教育观念.尼尔斯(Nias,f.)指出,教师转变观念的过程是一场情感的经历.只有当教师心中的职业形象在经历长期的混乱、困惑、痛苦后,观念的转变才真正得到实现.再者,课程故事之所以能吸引广大教师,即在于故事中的情结.情节再现了具体而丰富的教育教学过程.倾听、阅读故事的教师会感到这些故事似曾相识,仿佛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因而倍感亲切、真实,认为可以从中获得启示.这些故事中也有教师的教学行为举措,但不像教师经验论文那样只强调自己的作法,并雄心勃勃,试图建立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教学模式.那些去掉情景的“一法”“一得”往往显得干瘪,缺乏当初的活力.教师的“一法”“一得”只有在具体真实的教育情境中才显露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2.探究性 课程故事记录的是,教师思考课程问题、寻求课程实施出路、谋划课程实施策略;实施课程设计的探究过程,我们把课程实施视为一个动态生成的历时过程.制定再完美的课程设计也不可能保证教师应付所发生的一切教学事件.课程故事往往始于教学现实与课程设计的矛盾冲突之时.课程故事通常采用深度描写的写作方式,详细展示教师面临的“中途触礁”“令人头痛、诧异”“困惑”“后悔”等一系列矛盾冲突问题.在上述‘案例中,作者不惜笔墨,详述了“我”悔恨的内心感受.此时,课程故事的主角一一教师不再是一名旁观者,而是置身于课程问题中,这使得教师不得不“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直面“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许多教师“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矢志不渝,执著于分析教育问题,思考走出课程困境的办法,调整课程实施方案,尝试解决课程问题.教师一旦开始思考课程问题和谋划课程实施的出路,总是在“众里寻她千百度”之后,“摹然回首”重新认识教师、学生、课程等原点问题.由此看来,课程故事展现的是教师遭遇课程问题、探究课程问题、解决课程问题的过程. 3.自我实践性 从上述课程故事不难看出,“我”是课程故事的组织,是“我”在讲述自己课堂上亲身经历.“我”不是故事中的旁观者,而是故事的建构者和故事中的实践者.“我”在......>> 问题六:叙事手法有哪些!分别是? 30分 顺叙 插叙 倒叙

艺术的基本特征:形象性、主体性和审美性。一、形象性1.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2.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3.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二、主体性1.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的特征;2.艺术作品具有主体性的特点;3.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的特点。三、审美性1.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2.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3.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优秀的叙事散文,都有哪些特点呢?最大的特点是融叙事、议论、抒情于一炉。回忆性散文也是以散文的基本形式为基础的。就是在叙事中回忆过去。描写和回忆过去发生的事件。

兴山神聚:"兴山 "不仅指题材广泛,写作方法多样,而且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聚 "既指围绕中心,又指贯穿全文的线索。散文写人、写事只是一种表面现象,从根本上说,写作就是情感体验。情感体验是 "不散的神",而人和事则是 "散 "的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 "形"。

"形散 "主要是指散文素材非常广泛和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述人物的形象,可以表达情感,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和变化。"神不散 "主要是从散文的思想方面说的,即散文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达技巧多么灵活,都是为更好地表达主题服务的。

深刻的艺术构思:注意表达作者的生活感受,强烈的抒情性,真挚的情感。作者借助于想象和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及虚地依次写出,能寓情于景,情在事中,事在物中,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达到物我合一,表现出更深刻的思想,使读者明白更深刻的道理。语言优美:所谓优美,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快(亦即优美),生动活泼,富有音乐感,写起来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滔滔不绝,情真意切。所谓简洁,是指散文的语言简单朴实,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能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表现出深远的艺术构思。

从内容分析,叙事的内容是社会生活事件过程,即人的社会行为及其结果,叙事的社会意义就在于显示了社会生活的动态过程;从形式分析,叙事是话语的虚构,叙事话语中所指的对象仅仅存在于叙事话语之中,因而使得叙事内容与客观现实之间产生距离。

叙事的内容是社会生活事件过程,即人的社会行为及其结果。叙事的对象一般是社会的人,这是文学作品的共同对象。与抒情性作品不同,叙事文学讲故事,表现的是客观的事件。

叙事文学则是讲故事,即通过对外部事件的描述来把握社会现实本身。叙事的兴趣不在于静止的人或物,而在于动态的事件,即人的行为及其造成的后果,它的认识价值就在于显示了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过程及其意义。

叙事艺术小说毕业论文

迷宫的叙事简而言之,意即有关“迷宫”这一主题的叙事,这是后现代小说寓意最为丰富深刻的主题。以下是我分享的后现代小说迷宫的叙事手法探析 论文 ,欢迎阅读借鉴。

一、叙事的迷宫

堪称后现代小说先驱的博尔赫斯,是小说形式的最先实验者,他在短篇小说《小径分岔的花园》里就进行着叙事迷宫的实验;20世纪的塞尔维亚作家帕维奇,则将小说形式的创新进行到底,《哈扎尔辞典》营造的“梦网迷宫”体现了他纯熟的叙事本领。这两部后现代小说所呈现的“叙事的迷宫”颇具有典型性,功劳自然要归于两位作家高超的叙事策略。

(一)环形叙事———无开头无结尾

在《小径分叉的花园》开篇,博尔赫斯简单交代了间谍故事的背景后,就直接开始叙述故事的发展,而故事的开端却以一串省略号代之,使得读者一开始就感到一头雾水,稀里糊涂地闯进叙事的迷宫之中。之后,读者将再也走不出这一迷宫,因为小说也没有结尾为读者提供出口。小说的最后一段,余准开枪将艾伯特杀死成功送出了情报,同时艾伯特的死因也得到揭示,真相终于大白,给读者顿悟之感,然而最后一句:“他不知道(谁都不可能知道)我的无限悔恨和厌倦”,再一次让读者迷惑不已,因为它似乎是在否定前边以杀死艾伯特、处死余准为结局的结尾。

确实,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结尾,而只是形式上的结尾、感觉上的结尾,是博尔赫斯在众多可能性的结尾中必须做出的一个选择,正如余华先生所说:“他的叙述是假装地要确定下来了,可是永远无法确定。”博尔赫斯在小说中也早已借助汉学家艾伯特对彭崔小说写作技巧的探讨,暗示过小说结尾的不确定,主人公可以选择所有的可能性,从而产生许多不同的结局,结尾实际上是游移不定的。《哈扎尔辞典》 “辞典体”的结构形式则更形象地呈现出环形叙事的特点。无所谓开头,读者可以以任意一个辞条为起点开始阅读;无所谓结局,读者在红书、黄书、绿书中会读到三种结局,每一种宗教的代言人都极力宣称哈扎尔族改信了自己的宗教,读者的思绪被淹没在嘈杂的喧嚣声中,找不到方向。

(二)虚构叙事———虚构的真实

小说是虚构的艺术,然而后现代小说的虚构叙事有自身的特点:小说家一边建构微妙逼真的虚构之笔,一边故意揭露它们的虚构性。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制造出一种云雾缭绕之感裹挟着读者,使他们的双脚想要离地却又分明受到地心力的牵引。博尔赫斯是虚构的能手,他经常“在现实与神秘之间来回走动,就像在一座桥上来回踱步一样自然流畅和从容不迫。”[2]59《小径分岔的花园》一开篇,他先以超叙述者的身份客观叙述了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即《欧洲战争史》对英国炮队推迟攻击目的地原因的官方书写。博尔赫斯用历史史料,给随后以省略号为起点开始虚构的余准证言披上了真实的外衣,从而便于自己接下来任意驰骋在想象之中。

然而当读者落入这一虚构的现实之网,博尔赫斯就将大胆地将情节向虚幻的方向转化:现实中的小径分岔的花园开始和余准记忆里曾祖父彭崔的迷宫花园出现重叠; 汉学家艾伯特对彭崔小说的探讨又悄悄将读者引入哲学的玄思之中。读者被牵着鼻子在真实与虚幻之间来回穿梭,逻辑推理一次次被莫名其妙地打断,头脑混混沌沌、越来越感觉到真假难辨、虚实难分,如入迷宫。帕维奇将小说的虚构性放置在“辞典体”这一客观严肃的文学样式中,从而巧妙地模糊了虚构与真实的界限,同时还在很多辞条中有意使用诸多考据学专用语如“据古代文献记载”、“史家认为”“据**编年史记载”、“根据一种史料的说法”等,来加强虚构的真实性。

而小说同时又以多种方式对自身虚构的真实性进行解构,如三种文献对哈扎尔改信宗教之事的记载,在细节或人物的描述上有时候颇为一致,有时竟截然相反且都能引经据典、振振有词;文书尼科尔斯基神甫在忏悔书中说自己“杜撰出不少隐士的生平……编造了新的圣迹显灵的故事”,甚至直接揭露“任何作家都可毫不费力地用两行字宰杀他笔下的主人公。而宰杀一个有血有肉的读者,只消用一本书的人物,或者传记的主人公,稍加隐喻便可做到。这是轻而易举的……”[这些相互矛盾的情节使读者越读越困惑,不知道到底何为真何为假,想要搞清楚却变得更加糊涂,不知不觉掉进作家编织的“梦网迷宫”。

(三)空间叙事———情节的分叉和并置

后现代小说家将传统的线性叙事(开端———中部———结尾)转换成生动的空间叙事,主要是通过情节的分叉和并置两种叙事策略来实现的。情节分叉,即一个情节随着时空的变换不断地进行分叉,由一个主情节可以衍生出多个次要情节,而每一个次要情节再向四面八方开出多个分支……就这样无限延展分岔下去,拓展出情节的内部空间,使得无数的情节得以相互交织缠绕形成一个迷宫之网;情节并置,是在同一个时空内放置多个情节,情节与情节之间构成交叉,增生出更多的情节,使得情节越来越复杂。博尔赫斯在《小径分岔的花园》中主要运用了情节分叉,以配合形式上的间谍故事。他在紧张、快节奏的追捕情节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悄悄将情节引向余准的心理活动,由此衍生出余准曾祖父彭崔的故事和余准对迷宫的想象,而当余准走进小径分岔的花园这一特定时空之后,叙事开始出现明显的分叉,其具体形态是故事嵌套故事———先是横生出汉学家艾伯特的故事,艾伯特的出现又引出余准祖先崔朋建造迷宫的故事,由迷宫故事又延伸出彭崔小说的故事……由此,情节一直向叙事的深层空间扩展,无限延展下去,永无止尽。

同时余准传递情报的情节又与马登上尉实施追捕的情节在空间上是并置的,而分岔出的艾伯特的情节又与以上两情节在某一时刻、在花园中心发生交汇,不难想象这些分岔的情节在交叉之后又会继续像四面八方蔓延开来,由此也再次证明小说的结尾只是所有结局的一种可能性而已。博尔赫斯以这种将情节无限向内部扩展的叙事方式,在短短十几页的小说勾织出庞大的、枝杈交错的网状结构,使得读者在阅读中不断迷失着方向,最终落入迷宫的深渊。帕维奇在《哈扎尔辞典》里首先最明显地采用了情节并置的手段,小说的“辞典体”形式确保了每一个辞条都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情节,叙述者可以轻松地将同一时刻发生的不同事件平行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由此,读者可以自由选择一个辞条作为阅读的起点,也可以以任一辞条作为阅读的终点。然而,毫无顺序的多重情节,也对读者的阅读能力发起了挑战,读者要想拾起那些碎片化的情节,“重建书中的世界”,可以说纯属妄想,即便是细心的读者能够析出词典中各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对于小说到底讲了什么,可以说,还是一无所知。情节分叉在《哈扎尔辞典》里被运用得较为隐秘,它是在情节自身的多次重复中实现的。书中无论是关于捕梦者、哈扎尔族的研究者、天神或者魔鬼的生平事迹,还是有关“哈扎尔大辩论”这一事件,都要分别在红书、黄书、绿书中叙述一遍,不过,看似重复的情节内大有文章。帕维奇在对一个事件或人物进行重复叙述的时候,在其中稍加入一点新的叙事因素,就使得人物或事件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异:一个人现实中发生的事情可以同步出现在另一个人的梦里;好几个人经历的事情可以重复、集中发生在另一个人身上;命运相连的人们会穿越几个世纪于同样的地点重新相遇,只不过都换了面孔……情节在多次重复和变异中,一点点拓展出越来越广阔的空间,促进了叙事迷宫的形成。

二、迷宫的叙事

何为“迷宫的叙事”?简而言之,意即有关“迷宫”这一主题的叙事,这是后现代小说寓意最为丰富深刻的主题。可以说,后现代小说家营造的迷宫结构并不是一种单纯的结构形式,而是“有意味的形式”,因为在其结构框架内往往蕴藏着一个迷宫主题,那些有关时间、历史、梦、死亡的迷宫叙事填充了“迷宫”式的结构框架,使得它不仅骨骼健全,且血肉丰满。“迷宫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地方,它把从外部到内部,从形式到冥想、从有时到无时的象征性运动永久地固定下来……在迷宫的中心有一个生命,即怪物或神。不管是神还是怪物,迷宫的中心蕴藏着一个谜。”《小径分岔的花园》显在的线索是一个典型的侦探故事,但在迷宫结构的中心就隐藏着一个谜———汉学家艾伯特讲述的时间之谜。艾伯特认为彭崔创作的《小径分岔的花园》这本小说实际上是一个掩盖着“时间”之谜底的谜面,由于时间是 “有无数系列,背离的、汇合的和平行的时间组成一张不断增长、错综复杂的网。由相互靠拢、分歧、交错或者永远互不干扰的时间织成的网络包含了所有的可能性”,彭崔小说中的主人公才能“在第三回里死了,第四回里又活了过来。”

相信许多人都写过叙事结构的探究吧,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桃花扇》象征与叙事结构的探究,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摘要 :《桃花扇》是明清传奇戏剧的代表巨作,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其象征与叙事结构的巧妙运用。因此本文从该剧的象征叙事结构的叙事手段、结构方法和意象三方面入手,深入探究作品的主题、情节冲突、整体结构以及象征叙事结构产生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 :《桃花扇》;象征;艺术效果;叙事结构

一、引言

《桃花扇》是清代著名戏曲作家孔尚任(1648~1718年)的代表作,在明清传奇历史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时,“王公荐绅,莫不借钞”,“歌台演出,岁无虚日”。这一著作标志着继汤显祖以来中国戏剧的新巅峰,孔尚任也因此与《长生殿》的作者洪升并论,被称作“南洪北孔”。

孔尚任在刻本卷首还特地撰写了《桃花扇考据》一文,详细列出了创作该剧所参考的文献的细目,全书有上下两卷,共40出(上下本首末又各加了一出,实际共有44出),以桃花扇贯穿始终,以赠扇,题扇,溅扇,画扇,寄扇,裂扇构成基本剧情。

《桃花扇》在叙事结构的安排上精妙严谨,梁启超在其《小说丛话》曾赞扬道:“但以结构之精严,文藻之壮丽,寄托之遥深论之,窃谓孔云亭《桃花扇》冠绝千古矣!”由此可见,除了词藻的修饰和情感的流露,戏剧的叙事结构也非常重要。戏剧的叙事结构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叙事的语法结构,叙事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等。从叙事结构的角度探讨能够补充和发展《桃花扇》的研究。本文主要探讨《桃花扇》中体现出的象征叙事结构以及套式双重结构。这两点是《桃花扇》较其他戏剧而言更为突出的创作特色,而且使该剧成为明清传奇的压卷之作。

二、《桃花扇》及其相关研究

自《桃花扇》成文便一时洛阳纸贵,在当时主要是用来传阅和舞台表演,却并没有涉及到研究。19世纪末以来,对《桃花扇》的研究才开始起步。

《桃花扇》的研究

民国初年,受西学东渐的影响,王国维、梁启超等人接受了西方的哲学与美学观念,从哲学、美学、伦理价值以及社会政治的角度阐述《桃花扇》的内涵或者用来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辛亥革命至1949年间,对《桃花扇》的研究由古典转向现代化,主要是借史来阐发民族意识,但是受到国内政治局势的影响,对《桃花扇》的学术研究难以深入展开。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桃花扇》的研究工作进入了新阶段且发展迅速,20世纪以来研究视角越来越多元化,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

近年来,《桃花扇》的研究者们主要从艺术审美的角度讨论《桃花扇》,如李瑛、尹志鹏(2011)认为孔尚任的《桃花扇》是中国古典戏曲中思想性与艺术性结合得最为完美的杰作之一,其审美意蕴的最关键所在是将离合之情与兴亡之感融合起来并别出心裁地构建表达出来。还有许多学者从比较法来研究《桃花扇》,如赵秋棉(2004)有少数学者从《桃花扇》与传统文化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3]如张松辉(2000)的《谈<桃花扇>中的道家道教思想》。

《桃花扇》的叙事研究

然而,从叙事方面对《桃花扇》的研究屈指可数,例如2014年张宇从叙事策略来浅析《桃花扇》,他认为《桃花扇》在创作中既承袭了传奇创作传统,又别具匠心,以角色叙述者、多声部叙事、时间的扭曲等多种叙事手段将历史真实与传奇元素相结合,不仅营造出历史的真实感,而且显现出清代文人传奇的叙事追求与主体意识。研究者们在近10年内才对《桃花扇》的叙事结构有所开拓,例如李多娇(1998)从意象结构角度浅谈,她认为“桃花扇”如草蛇灰线贯穿全剧。“桃花扇”不仅仅是一个文体的代码,一个多边的隐喻,更是全剧重要的意象结构的载体,不仅承载着一个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而且承载着一代兴盛衰亡的南朝历史。孙敏强(2006)也从意象结构来分析,他提出作为中心意象,“桃花扇”具有特殊的艺术效应与结构功能,它使整个作品的艺术结构和形象体系别开生面,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成为“曲珠”说的成功范例和最好注脚,具有特殊的美学意义和理论价值,他认为孔尚任对中国叙事文学文论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吴瑞霞(2006)从李渔关于戏剧叙事应以“一人一事”为剧情枢纽的“立主脑”理论分析了《桃花扇》的剧情结构,得出李香君一人,“却奁”一事,是《桃花扇》所立之“主脑”。袁韵(2011)认为《桃花扇》叙事结构的成功向来为人所欣赏,是该剧艺术成就的一个重要方面。《桃花扇》叙事艺术结构的美学特征主要体现在杂而不越"的整体美、"草蛇灰线"的谨严美和"不奇而奇"的曲折美这三方面。还有张鹏(2014)提出《桃花扇》在叙事上有着多重结构。首先,《桃花扇》叙事的功能结构是具有普化范式的叙事单元的组合;其次,《桃花扇》叙事的语法结构是有着多条叙事线索的复合型叙事序列;再次,在该戏的文本内部,还隐藏着一个叙事的深层结构,它是文本叙事的内在动因,指明了其情节发展的脉络和终点。

从叙事结构研究戏剧这一视角较新,但国内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目前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值得研究的内容很多。例如从象征叙事结构这一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可以进一步推进戏剧叙事结构的发展。因此本文决定从叙事结构这一方面着手来探讨《桃花扇》的价值, 希望对《桃花扇》的研究以及对整个戏剧研究领域起到绵薄的贡献。

三、《桃花扇》中的象征叙事结构

Kirby(1987)编撰的《简明现代思潮辞典》“象征”条目写道:一个形象是一个经验或一个对象的具体描写;要是在具体形象之外,尚有第二层含义的话,那么,形象就变成了象征。象征的主要手法是把具体的人和事物抽象成象征物,再折射出哲理。叙事指的是叙述故事情节。所谓的象征叙事就是将象征手法融入到故事情节的叙述中去。在巴尔特的《S/Z》一书中把文本看成是符码的编织物或网络,并将这些混合与交织着的符码分为五种,其中的象征性符码是指叙事行为中文字符号的`象征性作用。因此,我们可以用文本符号的象征性来分析戏剧的张力所在。所谓象征叙事结构是作者通过特殊的叙事手段和结构方法来构设出贯穿全局、带有特定象征意味的意象,对作品主题、情节冲突、整体结构起到推进、润色等艺术效果以及其他的效果。叙事结构与象征的巧妙结合并且运用于戏剧作品,使戏剧的表层与深层的二元因素发挥到极致,也使其文化品位得到提升。

《桃花扇》的叙事手段

从叙事手段上来说,《桃花扇》一文设置了一个贯穿全剧的中心意象即“桃花扇”并通过娴熟的象征手法来展开叙事和揭示主题。“桃花扇”奇就奇在它的象征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叙事的不断进行不断变化着,正是这种变化使得该剧主题一步步得到升华。“桃花扇”这柄定情信物原本只是侯方域和李香君爱情的美好象征,也只会让人对一对才子佳人的美好未来充满期待和祝福。但是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桃花不仅会让人联想到女子的美貌,爱情的美好,娇艳无比的桃花生性却柔弱,让人不禁联想到“人面只今何处在,桃花依旧笑春风”等诗句,很自然地带给读者一些悲伤的情怀,让人们感怀物是人非,容颜易逝以及爱情的悲剧。孔尚任在《桃花扇小识》中说道“惟美人之血痕,扇面之桃花,啧啧在口,历历在目,此则事之不奇而奇,不必传而可传者也。”李香君誓死守楼明志,血溅诗扇后这柄扇子就有了更为深刻、耐人寻味的意义。可见,随着情节的曲折发展,“桃花扇”象征的内容也由美好渐渐转为凄凉。作为明清历史传奇的代表作,侯李爱情的离合只是表层,是艺术媒介;南朝的兴亡才是主旨,是艺术意蕴。“桃花命薄,扇底飘零”,这柄“桃花扇”见证了爱情的离合悲欢,也见证了国家的兴衰存亡。象征作为该剧的重要叙事手段,将“桃花扇”的积淀意义与主旨旋律成功地融为一体,赋予该剧深刻的历史韵味和哲理意义。“桃花扇”的奇妙象征对于全剧叙事结构的建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桃花扇》的结构方法

从结构方法上来说,“桃花扇”作为全剧最核心的结构线索,融会贯通了全文,完美地实现了双线结构的叙事。与其他明清传奇所不同的是,孔尚任还别出心裁地将套式结构与双线结构巧妙结合,构成了独特的套式双重结构。爱情的离合与国家的兴亡无不与这把“桃花扇”紧密相连,赠扇、题扇、溅扇、画扇、寄扇、裂扇作为《桃花扇》的情节发展线索,如线串珠地将离合之情与兴亡之感这两条主线串联起来,顺利自然地构成了全剧的双线结构。除了正文四十出以外,该剧还特地在上下本的首尾各增添一出,上本开头试一出《先声》,末尾闰一出《闲话》;下本开头添一出《孤吟》,末尾续一出《余韵》。除《闲话》外其余三出均以老赞礼为主角,在《先声》中老赞礼作为开场人物首次出场,明确说明全剧是“明朝末年近事。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实事实人,有凭有据”;《孤吟》中,老赞礼说道“当年真是戏,今日戏如真”,点出了戏剧轰动一时的演出效果、实人实事的写作手法以及哀伤的写作基调;《余韵》中,老赞礼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作者的化身,与柳、苏二人共同谱写了一曲南朝灭亡的哀歌作为全剧的收场。在《闲话》中,张道士首次登场,指出了他结场人物的身份。作为结场人物,他不仅将剧中人物联系起来还向主角指明了人生出路,对全剧的叙事结构起到了重要作用。没有这四出,该剧情节仍然完整,但是情感的表达不够强烈,结构安排不够紧密严谨,称不上完美。当作者有意识地套装上历史参与者和见证人老赞礼、张道士等人对剧情背景的交代以及对主角人物命运的感慨,侯李爱情的离合以及南朝的兴亡的无奈与忧伤展现地更加深入,戏剧的主题也更加突出,同时观众也能更加切身地体会到剧中人物的感受。套式双线结构的巧妙运用体现出作者驾驭艺术作品的高超技艺,使《桃花扇》成为明清传奇戏剧中的佼佼者。

《桃花扇》的意象

从意象上来说,《桃花扇》一文有多个意象而非最显著的“桃花扇”一个。纵观全剧,扇、桃花、桃花源也都是值得探讨的意象。“桃花扇”的最终成形是经历了一个曲折跌宕的过程,起初它只是一把普通的扇子,等到扇面溅上了香君忠贞的鲜血才渐渐有了扇面桃花,这把扇子才形成了“桃花扇”。

扇子的意象

扇子作为意象,在剧中寄托了文人的诗情画意,也寄托了作者对处于乱世的复社文人怀才不遇以及渴望建功立业的感伤之情。第六回《眠香》中侯方域在扇上题诗道“夹道朱楼一径斜,王孙初御富平车。青溪尽是辛夷树,不及东风桃李花。”在美人面前,一代才子不仅表达了对香君的爱慕之情,而且将自己的文采表现得淋漓尽致。在第二十三回《寄扇》中,杨龙友见扇上有几滴血痕,妙笔生花借美人的血竟画出了几笔折枝桃花。这把扇渲染了文人的水墨情怀。第一回《听稗》中,侯方域讽刺南都人士学金粉南朝的亡国作风并暗想“那些莺颠燕狂,关甚兴亡!”然而,侯方域最后还是流连美色,学了金粉南朝模样。在第十四回《阻奸》中,侯方域列举了马、阮等人想要拥立的福王的“三大罪”还有“五不可立”,表现出自己的刚正与决心;然而,在第十八回《争位》中,他却胆怯了,说道“且看局势,再做商量。”这些前后矛盾的心理与行为其实是文人们怀才不遇的心境的写照。第十二回《辞院》中,史可法哀叹道“黄尘起,王气昏,羽扇难挥建业军”表达出自己在末世无法展示才华,无法再力挽狂澜的心酸以及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桃花的意象

桃花作为又一意象,在剧中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当然消极占主要地位。桃花既是香君貌美如花,如《却奁》中“正芬芳桃香李香,都题在宫纱扇上”;又是容颜易逝的体现,如在《寄扇》中,李香君见到杨龙友为她点画的桃花扇唱道:“樱唇上调朱,莲腮上临稿,写意儿几笔红桃。补称些翠枝青叶,分外夭夭,薄命人写了一副桃花照。”桃花虽然是侯李美好爱情的体现,如《题画》中“想起小生定情之日,桃花盛开,映着簇新新一座妆楼”;但更多的是爱情破碎的载体,如《题画》中“不料美人一去,零落至此。”

桃花源的意象

除了扇子和桃花,桃花源这一意象在剧中也有重要的含义。在陶渊明的笔下,桃花源是一片理想的乐园,而在孔尚任的笔下,桃花源带有更多的却是悲剧色彩。桃花源在《桃花扇》中第一次出现在第一回《听稗》,“俺们一叶扁舟桃源路,这才是江湖满地,几个渔翁。”以及“重来访,但是桃花误处,问俺渔郎。”“桃源路”和“桃花误处”借用了陶渊明的《桃花源》来表达对自由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在乱世无法实现理想生活的惆怅。在第二十八出《题画》,“桃花源”这一意象就出现了三次,“这是一幅桃源图”,“原是看花洞里人,重来那得便迷津,渔郎诳指空山路,留取桃源自避秦。归德侯方域题。”“这流水溪堪羡,落红英千千片。抹云烟,绿树浓,青峰远。仍是春风旧境不曾变,没个人儿将咱系恋。是一座空桃源。”。这一桃花源表达出了侯方域对李香君的思念之情,在乱世寻找避难之所的渴望,以及对美人离去后仅剩空壳桃花源的感伤。

“桃花扇”从字面上解释为一把绘有桃花的扇子,它的意象也就是以上所有意象的集合,既有表层的意义,如爱情的离合悲欢、文人的水墨情怀,更有其深层的意义,如怀才不遇和渴望建功立业的矛盾冲突、国家的兴衰存亡。因此我们可以说“桃花扇”这一中心意象具有积淀性和多义性。以这把特殊的“桃花扇”为剧名设置了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体现出作者的匠心独运。

象征叙事结构的艺术效果

象征的叙事手段,套式双线的叙事结构,以及多义性、积淀性的意象的结合构成了该剧的象征叙事结构。这一结构首先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使冲突清晰明朗,撼动人心。其次循序渐进地揭示了戏剧的真正主旨,离合之情很自然地融于兴亡之感中。最后将象征叙事结构用于中国古代传统经典戏剧对作品审美意蕴的表现和艺术结构的构建产生了巨大的效果。从文体效果上来看,不仅使得整部戏剧以含蓄的方式流畅地表达出深远的含义,而且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从舞台效果上看,“桃花扇”作为剧名,又是剧中重要的道具,这表明“桃花扇”是全剧象征叙事结构的核心,在戏剧表演中的剧情发展和矛盾冲突上起到了媒介的作用,扇子形式的不断完整以及内涵和意义的不断深化产生了渐变式的舞台效果并引起观众心灵的震荡。

四、结语

象征叙事结构是明清传奇巨作《桃花扇》的重要艺术特征之一,对全剧的行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象征叙事结构这一角度研究结合了文体学和叙事学的相关知识,能够更加具体深入地阐释全剧。孔尚任用多个意象的积淀象征,配合上套式双重结构的叙事,推进了情节的冲突,淋漓尽致地揭示全剧国家兴亡的实质主题,将象征叙事结构的运用发挥到了极致,体现出当时文学向社会化、人文化发展的趋势。全剧因为象征叙事结构的成功运用,其结构产生了杂而不越、草蛇灰线、不奇而奇的美感,产生了巨大的文体和舞台效果。

就写原著和单田芳版本的比较,会很深刻的。

大哥 我跟你说 如果你写毕业论文 强烈推荐你别写《隋唐演义》(虽然我个人很喜欢这部书)《隋唐演义》不是中国古代小说的精品 从某种意义来说它甚至是被公认的低俗小说 小说在构思 语言 逻辑 刻画人物方面都做的不好,情节也不精彩,没有任何学术研究的价值。而且他人物塑造非常不成功 咱们现在所理解的秦琼 程咬金的形象不是从《隋唐演义》中得来的 而是从《说唐》《兴唐传》来的 完全没有把秦琼的侠义 程咬金的马虎 热心写出来 《隋唐演义》甚至不能和《三侠五义》《说岳全传》相比 所以如果你作为毕业论文 建议别写《隋唐演义》当然这是我的看法 不代表你!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