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浅析互联网环境下对学校行政管理的影响及其措施
学校行政管理网络化已经成为当前所有学校的发展趋势,但是目前互联网环境下的学校行政管理工作仍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会对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必须要有针对性的弥补这些缺陷,不断完善互联网环境下的行政管理工作,從而促进学校的发展,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一定的贡献。以下就互联网环境下对学校行政管理的影响及其措施进行探讨。
一、互联网环境下学校行政管理的概述
互联网环境下的学校行政管理不仅能够满足信息化社会的需求,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互联网环境下的学校行政管理是指学校在管理内部事务和处理外部事务时,普遍利用网络化系统进行办公,通过在学校管理层办公地方安装相关的网络设备,根据学校行政管理的特点进行实际应用网络。通过网络化系统,学校在进行师生之间的管理、教学、科研等方面的管理更加便利,工作效率得到了有效地提高,并且提高了学校教职工的工作质量。
二、互联网环境下对学校行政管理的影响
1、互联网环境下对学校行政管理的负面影响。(1)导致学校行政管理过于机械化。在学校行政管理中,管理对象就是人,所以行政管理人员要与被管理的人员进行一定的沟通和交流,良好的沟通能够提高管理效果。但是在互联网环境下,情感交流往往被忽视,甚至就是放弃与被管理人员的沟通。虽然互联网环境下的行政管理工作能够有效的提高各部门的工作效率,但是会减少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机会,同时也会降低管理层与被管理层沟通的次数,这就导致部分信息很难得到及时的传达,影响到决策结果,从而造成政策执行效率不理性。行政管理过程中,只依靠网络会导致人的感觉僵化,会使行政管理人员没有办法了解下层人员的情感波动,最终达不到理想的管理效果,影响学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2)互联网环境下学校行政管理的网络信息维护成本大。学校在应用互联网进行行政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对网络系统做定期的维护,时刻保证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学习行政管理网络化具有特殊性,其不仅会存储所有学生的信息,还会存储一些财务上的信息,如果这些信息出现丢失的现象,这会对学校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建立学校行政管理网络系统的时候,一定要采用一些先进,并且质量非常好的软硬件设备,而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出现很大的成本问题。引进先进的软硬件设施,这不仅会增加购置设备的成本,在维护的过程中,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维护成本,如果行政管理网络系统发生瘫痪,还会产生很大的恢复成本,这对于学校来说,会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从而影响到学校的正常运转。此外进行网络化确实能够提高办公效率,但是在学校行政管理中进行网络化办公会使行政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冷漠。
2、互联网环境下对学校行政管理的积极影响。(1)提高学校行政管理工作效率。互联网环境下的学校行政管理工作能够有效的提高行政管理工作效率。在互联网环境下,学校可以进行电视或者电话会议,各部门的领导不用到指定的地点进行开会,只要打开电脑,按照相应的要求进行开会就可以,这样不仅能够减轻领导的负担,还会提高学校行政管理工作效率。(2)降低学校行政管理的成本。学校行政管理网络化能够有效的减少学校行政管理的成本,为学校节约了大量的行政资源,从而促进学校的发展。互联网环境下的学校行政管理能够节约行政用纸,以往学校在发布信息的时候,都会打印很多通知单分别发到不同的部门,而当前只要在网络上发布一个通知就可以,学校的所有部门都会接到通知,并且及时的进行落实,同时只要在每个部门配置一个信息联络员完成信息工作就可以,这样能够减少一定的人员成本。(3)优化学校行政管理结构。学校行政管理结构会受到网络化影响。以往学校管理机构的等级较多,管理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这种结构类型不仅会影响学校行政管理的效益,还会影响到其工作质量。而在互联网环境下就不再需要这么多的管理等级,这有助于形成一个高效和精简的管理体系,同时这个体系不仅组织层级较少,管理幅度也相对较宽一些,这样能够有效的提高学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率。
三、互联网环境下加强学校行政管理的措施
1、树立大数据意识。互联网环境下的学生管理工作,首先需要提高对数据信息的敏感性,主动收集、整理信息数据并认真分析。可以通过对学生上网浏览情况的分析,找出学生的兴趣点和关注点,最终扩大活动的参与度和影响力;可以通过对学校图书馆图书目录检索信息的汇总分析,为不同的学生群体推送不同类型的书籍;可以通过对学生校园卡消费记录信息的分析,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供相应的资助帮扶;可以通过对招聘单位信息的汇总整理和分析,为学生提供更为实用的就业指导,为学校的招生、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等提供多方面的参考。
2、加强大数据分析团队建设。互联网环境下需要很多具备数据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就目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队伍结构而言,很难在短时间内充实一支既具有大数据技术知识背景,又熟悉学生管理工作规律的教师力量。因此,要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就需要组建具有大数据分析能力的团队。在团队中引入更多的特定技术培训,掌握在大数据平台上进行数据分析的理论、方法和工具,构建以云计算为基础的学生管理工作系统等。可以通过对校园内部交流论坛的实时跟踪分析,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针对学生讨论、关心的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积极进行舆论引导,维护校园安全与稳定;可以通过建设和完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主题网站,逐步实现新闻信息发布和互动渠道的立体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学生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3、加强信息安全保护制度建设。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为大数据存储与处理扫清了障碍,大数据成为重要资产。然而如果不能妥善保护这些资产,一旦信息被泄露出去,将会造成“大数据就是大风险”的可怕后果。信息安全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管理问题。必须要建立并完善信息安全保护制度,为大数据技术在学校行政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提供制度保障。
结束语
学校行政管理工作应用互联网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在学校行政管理网络化中还是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需要学校不断地改进办公模式,使网络化不仅走入人们的生活,同时也使其对管理人员产生的负面影响逐渐减小,使其能够更加便利地为人所用,因此分析互联网环境下对学校行政管理的影响及其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文
第2篇:刍议技工学校行政管理改革与创新
行政管理、后勤管理以及教学管理都属于技工学校管理工作的一部分,技工学校对学生和教学管理实施就需要建立在行政管理的基础上,行政管理也是技工学校依法治校、对办学方向进行保障、对国家和党的教育政策方针进行贯彻执行的保证。在技工学校管理体系之中,其行政管理十分重要,行政管理既处于基础地位也处于领导地位[1]。对教学观念进行改变,对技工学校行政管理创新和改革进行促进,将服务于师生和教学的理念建立起来,能够对技工学校的发展现状进行改变,从而对技工学校的发展水平进行提升。
一、技工学校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团队缺乏较高的素质
行政管理这一工作十分特殊和重要,这两种特性使得其需要精于业务、具有较强能力和较广知识面的素质较高的人员。在技工学校,学校和领导往往忽略了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技工学校的管理人员具有较低的学历和较大年龄,但是一般情况下教师若想对自身学历进行提升,就可以通过脱产学习来实现。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这些行政管理人员无法控制自身工作量,并且人员少工作繁多,因此其学习进修的机会十分有限,在这种环境中,行政管理人员就会缺乏足够的知识和创新能力,与此同时其素质也较低,并且观念落后。
第二,一些负责行政管理工作的管理人员和领导,其负责的对象包括管理和教学,因此其很难在行政管理工作中投入所有的精力,这就会使得行政管理工作缺乏较高的效率,很难提升整体管理水平[2]。
第三,近些年,技工学校对教师待遇进行了提升,并且改革了分配制度,在此情况下教师的平均薪资水平要远远高于行政管理人员,这就使得很多行政管理人员工作激情和热情缺乏,对工作保持消极的态度。
(二)行政管理权力不够集中
技工学校在进行行政管理的过程中,行政管理权力不集中会造成学术权力削弱,从而使得行政管理权力变为为学术权力服务的对象。站在管理学方面进行观察,可以发现行政管理有利有弊,一方面,行政管理对管理事物的方法和重要性十分重视,其倡导在办事的时候按照规范和程序进行,对权力依据等级进行分配这一观念十分强调。另一方面行政权力对膨胀性、放射性和扩张性十分强调,经常对自身职能管辖之外的事物进行管理。这就会导致在技工学校行政管理中学术权力被行政权力干涉和介入太多,行政权力和行政化管理会使得教师的学术地位弱化,对官本位思想进行强化。对学术自由和权力进行尊重,这也是技工学校对整体竞争力进行提升必要基础,行政管理权力过于集中也会使得技工学校发展十分艰难[3]。
二、技工学校行政管理改革与创新的措施
(一)对资源进行科学的配置
技工学校领导需要对自身观念进行转变,在安排行政管理人员的时候对个人特点和工作性质进行充分考虑,例如将就业、招生部门工作安排给对沟通和思想政治工作较为擅长的外向性格的管理人员。学校领导需要对中长期培训计划进行制定,将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应用于行政管理人员,将业务培训有计划的展开,从而对管理人员的素质进行提升。与此同时,还需要将先进的管理机制和岗位竞争机制引进来,将岗位责任制建立起来并对其进行完善,将定期考核的工作做好。目前技工学校所实施的考核机制是年末考核,在这一考核制度下,许多员工即使平时工作不认真,也可以在年末进行补习。所以需要将考核办法制定出来,并对其合理性和科学性进行保证,结合年终考核和平时考核,将晋升和考核制度直接联系起来,从而对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进行提升,提高其管理水平[4]。
(二)对管理理念进行转变
技工学校原本在教学过程中,其观念都是对管理进行轻视、对教学进行重视,对这一观念进行转变,对行政管理人员和教师的分配制度进行制定,保证其合理性和科学性,从而将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从而对技工学校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进行提升。与此同时,还需要对技工学校的民主意识进行强化,从而在管理学校的过程中,将重点定为学生和教师,从而保证管理的科学性。与此同时,还要将共产党员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进而不断提升技工学校的行政管理工作。
(三)对校园网络资源进行科学的应用
若想创新管理,就需要对网络资源进行科学的应用,技工学校的行政管理处在向有关部门传递学学校会议精神以及学校通知和决定的时候,通常都是通过对办公自动化系统这一校园网的重要部分进行应用进而实现的。教师可以将学生成绩、管理情况以及教学课件等通过教学管理系统进行传递。除此之外,学生也可以将住宿、伙食、教学等方面的建议和情况向有关部门通过网络留言板进行反映。对网络资源进行充分利用,降低技工学校行政管理工作的管理工作,能够对大量的物力和人力资源进行节约,并且提升其管理效率[5]。
三、结语
本文就技工学校行政管理改革与创新进行了探讨,首先对技工学校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随后将技工学校行政管理改革与创新的措施提了出来。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素质水平和管理理念的提升和更新会对技工学校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产生很大的影响。安排行政管理工作对技工学校各部门工作的开展、教学任务的开展、科教活动的开展以及技工学校发展的实现来说非常重要,所以提升行政管理工作水平,能够帮助技工学校发展的更加科学合理。
作者:韩玲
第3篇:高等学校行政管理创新思路的探寻
行政管理是高等学校(以下简称为高校)日常教学工作、科研活动和师生管理动作的前提条件,在高校管理体系中既扮演了核心领导角色,又处于基层保障和服务地位。积极有效的高校行政管理系统,可以帮助高校整体教学科研等活动的顺利展开,起到向导、制约和调节的功能。
本文基于高校内部在职行政人员的调查研究数据,主要从高校行政管理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高校行政管理改革的目标与定位以及高校行政管理创新的思路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
1主要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市场经济的蓬勃增长对我国各行业的管理理念都起到了一定的影响。其中高校行政管理制度不论是改革思路,还是阶段性成效上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收获,但不得不说相对于国外一些高水平高校的行政管理制度,我们依旧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近年来,国家对高校的改革方向主要集中于科研能力、素质人才的培养等方面,社会大力提倡的“双创”,即创业和创新型人才,其培养重点也集中在教学方面,对我国高校行政管理方面的要求和重视度严重不足。
本研究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针对高校在职行政管理人员,包含在岗的专职行政管理人员,涉及学院(系)、直属单位、学校等行政科室在内的78名行政管理人员。本问卷发放问卷100份,回收问卷81份,其中有效问卷78份,调查方法包括微信问卷表的反馈和纸质调查问卷的发放,被调查人员匿名填写,以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1)管理制度落后。通过问卷的反馈数据,我们发现行政人员中年龄越大、工龄越长的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越高。而相对的年轻行政管理人员对现有工作存在更多不满情况。该数据从侧面反映了高校行政管理体系相对老旧沉闷,使得作为即将成为中坚力量的年轻行政管理人员无法得到应有的职务,然而这些年轻人正是激发高校创新改革的主动力。
(2)人员培训不足。目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岗位人员的组成结构比较复杂,在现行的高校行政管理制度下存在大量的“面子人员”,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在行政管理人员的安排上常常出现无法兼顾岗位工作性质与性格匹配度之间的关系,并且岗前培训和人员技能培训等都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这使得众多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对本岗位工作内容和职责理解的缺失,只能凭着直接领导及前辈同事的安排和经验开展工作,使得工作效率低下,毫无创新。在职位的晋升上考虑更多的是工作年限以及相关学术期刊的文献发表,而并非实际工作中的能力展现。这也严重限制了优秀的年轻行政管理人员快速提升成长和晋升的速度,同时在某种意义上也形成了一个错误的指导方向——日常工作成绩并不是工作的中心,这就使得高校整体的管理水平提升受到了极大的阻碍。
2高校行政管理改革的目标与定位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管理思想方法切实影响着高校行政管理制度。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等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高校就已经开始引进企业管理的思想来进行相应的管理工作。而在我国,虽然有部分学者较早地开始了相关内容的讨论,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才逐步出现相关文献的讨论。而直到近年,我国高校才逐步实施相关改革。我们知道实施一个体系的改革,需要观念上的转变,以及工具等技术上的支持,二者缺一不可。
(1)以人为本。我国高校行政体系的改革是一项庞大复杂的工程,首先是要建立人本理念,创造良好的环境,做到优化人才环境,增强人才匹配和最大化岗位功能。在高校行政管理体系中,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对于高校领导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在管理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调动激发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工作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各层级的行政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尤其是高校行政管理体系中,高学历知识群体人员占有较大比例,此类群体需要更多精神上的关怀和激励。
(2)创新管理手段。除了整体的思想转变,在高校行政改革中也需要一些科学的管理手段,做到有效考核,规范评判,重视优秀行政管理人员的招聘,培养与激励。合理引用科学的管理工具,如教学质量评价,价值链管理,师生关系管理,SWOT矩阵分析,KPI绩效考核等。我国现在已有不少高校也在管理中引入了相应的科学管理工具和模式,但如何能够结合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体系的现状加以高效合理的运用,也是一条颇为艰巨的探索创新之路。
(3)管理文化的建设。高校行政管理体系有别于其他企业、机构或组织,想要全面提高高校行政管理机制就必须摒弃单纯靠制度和指标来制约的粗放式管理方法,它必须是靠每一位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自觉意识。在继承高校已有的文化传统之余,要根据新时代环境变化和学生群体变化等具体情况,制定出与时俱进的高校行政管理目标。学校在日常规章制度之外,可以真正做到为学生服务为高校发展服务。在有重大决策的时候,可以广泛调动起教职员工和学生群体的积极性,尽可能做到科学、民主。
3高校行政管理的新思路
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制度改革缺乏自身动力,贯彻执行和监管等环节均有疏漏,来自高校内部的改革需求较弱,大多数是注重决策,而无有力的后续执行监督;高密度的会议,却缺少实际步骤的实施方案,此类现象广泛存在。为改进这些问题,从而提出以下建议:
(1)集体智慧的发掘。集体智慧的发掘和应用在高校行政管理中具有巨大的潜力,也可以推动科学民主精神的发展。高校需尽快建立和完善决策及相应监管机制,强调集体智慧的重要性,听取来自各方面的声音,让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发扬主人翁意识,参与管理和监督,加强对本校的认同感,提高凝聚力进而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2)创新管理工具和模型。执行力是保证组织和机构贯彻执行相关决策的重要保证之一,也是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体系中非常欠缺的部分。可以说,执行力是高校行政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没有有力的执行,再正确的决策都将变得毫无意义。
想要全面提高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执行力和工作效率,就需要进入更为合理的管理工具和机制,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考核激励环境。如用KPI绩效考核指标来引导阶段性工作和考核重点,PDCA闭环来监督执行过程质量,7S管理方法来规范化、标准化基础日常活动等等。以此激发行政管理人员的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3)电子信息化管理。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以及网络化在年轻人中的不断扩大和渗透,互联网+的概念也应该在高校行政管理中得到贯彻。建立完善的校园网络平台,更加全面生动地展示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提高消息传递与反馈速度,如网上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行政材料网上申领报销系统等。既符合现代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的生活习惯,有利于了解学生更全面的想法和动态,也直接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人力消耗。
作者:熊彬
第4篇:提高中职教育学校行政管理效率初探
中职教育学校行政管理工作能为学校各级领导、教职工、师生等提供辅助服务,能有效的保障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如何在实际的工作中运用行政管理方法和技巧,发挥人、财、物优化整合应有的效能和作用,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已经成为中职教育学校面临的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行政管理的效率如何,直接关系到中职教育学校的生存质量与发展的前景。
一、中职教育学校行政管理效率不高存在的因素
(一)思想观念落后
在以往中职教育学校的管理工作中,忽视了学校管理工作的复杂性,观念僵化、只唯上不唯实,轻视真理和知识,不思进取、崇尚权力等等问题。这样就成为了提高中职业教育学校行政管理效率的巨大障碍。
(二)行政管理工作没有法制保障
中职业教育学校行政管理效率不高的学校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无规范化的工作制度,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各职能部门没有明确职权和责任,这样的状况必定造成行政效率低下。
(三)行政机构设置缺乏科学性
中职教育学校行政管理效率低下与学校行政机构吗繁多、分工过细及职责不明确有直接的关系。由于分工过细,带来职责不清,造成物极必反,相互扯皮。当学校出现教学质量下降的现象时,经常会相互推诿,谁也不承担责任,影响行政管理的效率。
二、提升中职教育学校行政管理效率的重要性
(一)提升中职教育学校行政管理效率是是新形势下的迫切要求
中职教育学校行政管理效率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校各项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直接关系到高校的社会形象与信誉。中职教育学校行政机关是学校管理系统中协调左右、承上启下的纽带和桥梁;是学校对内对外交流的平台和窗口;是直接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基层行政管理部门。
(二)提升中职教育学校行政管理效率是充分发挥行政机关的综合职能作用的重要保证
随着中职教育学校规模的快速发展和中职教育学校改革的日益深人,中职教育学校内部管理模式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职业教育学校行政机关在学校管理中承担着参谋助手、督促检查、综合协调、后勤服务等多种职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只有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才能充分发挥行政机关的各项职能作用。
(三)提升中职教育学校行政管理效率是实现学校行政管理信息化的必然结果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作节奏也日益加快,信息量越来越大;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办公信息化、科学化、规范化,冲击着中职业教育学校的传统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促进着新的管理机制诞生,也给学校的行政机关带来重大变革,要实现学校行政管理信息化,就必须提升中职教育学校行政管理效率。
三、提高中职教育学校行政效率的途径
(一)转变中职教育学校行政管理的观念
要严格界定行政管理岗位的职责、权力、义务;要要求学校行政管理者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努力具备实施依法治校的能力;要要求学校行政管理者在学校提高民主办学的能力,要具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行政管理的能力。
(二)要改革和建立健全中职教育学校行政管理体制和工作制度
要改革现行的中职业教育学校行政管理体制。中职业教育学校职能部门的设置要从整体性出发,要具有科学性。每个部门都应有明确的职责,人员编制要精,要科学分工,各部门之间要协调配合,团结共进。要建立和健全科学各种工作规章制度。建立领导值班制度、岗位责任制度、考核奖惩制度、办公制度、规范的文书工作制度等等。一在实际的工作中,根据展的需要,不断进行修改各种规章制度,以提高工作效率为原则。要团结奋进互相监督。
(三)提高中职教育学校行政管理干部的素质
中职教育学校行政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校行政管理质量,要配合学校的建设,必然要拥有高素质的行政管理队伍。中职业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必须具有—政治思想素质、心理素质、业务素质、创新素质。政治思想素质是指行政管理人员应具有的政治立场、政治思想品质、政治方向和思想作用。这是中职教育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综合素质中最重要的素质,是每个学校行政管理人员搞好行政管理工作的保证。心理素质是要求行政管理人员具备稳定的情绪、博大的胸怀、坚强的意志和健康的人格。业务素质是做好学校行政管理各项工作的基础,是提高学校行政管理效率的基本保障。创新素质是一种精神风貌,是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勇于探索的思想状态。
(四)构建中职教育学校有效的监督机制
职教育学校应从多渠道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要充分的发挥学校纪律检查机关的监督职能,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把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全面贯彻到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不仅有利于高校和政策制度能够准确地传达,还有利于领导与师生职工的关系有良性发展,有利于学校执行力的发展。建立和健全监督机制,建立全方位、系统的监督网络,能够对学校的各项发展目标进行追踪跟进管理。
四、结语
中职教育学校行政管理是中职教育学校运作的重要辅助系统,它为学校实现优化其教学科研,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和更好的服务社会等职能起着重要的保障和支持作用。中职教育学校行政管理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中职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学校行政管理效率能否提高,直接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运行,也制约着全校的整体效率。
作者:刘梅
第5篇:互联网对学校行政管理的影响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逐渐成为社会中不可获取的一部分。不过,我们在看到互联网提高学校行政管理效率的同时,也应当意识到它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本文针对互联网对学校行政管理的影响作出简要探讨。
一、现今学校行政管理暴露出的问题
1.学校行政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学校行政管理与互联网相结合,的确可以极大地提高行政效率促进学校的发展,但是这也对学校行政管理的负责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需要具有充足的校园行政管理经验,还要熟练地掌握互联网知识。除此之外,校园行政管理人员也要充分认识网络管理的重要性。然而,很多初等教育院校的行政管理人员不能满足这些要求,导致校园行政管理流于形式化。由此可见,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是十分有必要的。
2.每个学校的发展不同,导致网络资源的分配有着较大差异。由于学校的等级不同,所处的地域不同,导致每个学校自身的发展水平不同,所拥有的网络资源也有差异,从而影响学校行政管理的水平。比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相比于西北内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们的思想较为先进,对新兴技术的接纳程度高,从而导致东南沿海地区的校园互联网化程度远高于西北内陆地区。除此之外,学科的结构差异,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影响到网络水平,这主要体现在各大高校之中。比如,高校中的一些文科学院,在行政管理的效率上要略微逊色于理工科学校。
二、互联网对校园行政管理的积极作用
1.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优化校园行政管理的结构。相对于过去校园内管理系统繁杂,管理范围受到较大限制,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校园行政管理的效率,同时也会影响到教师的工作。然而,校园行政管理同互联网有效结合后,就可以最大化地避开校园管理的层级系统,通过精简校园行政管理系统,提高校园行政管理效率。
2.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校行政管理的花费。校园行政管理引入互联网之后,需要通知信息,只要在网络上发布一个通知,就可以让浏览的教师都接收到信息,减少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行政管理的效率。
3.提高行政管理效率。行政管理的效率对于学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引用互联网后就可以极大地提高校园行政管理的效率,越过学校的层层管理等级,将信息定点下发到每个教师的手中,免去原先各个部门教师集合开会这种冗杂的方式,在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的同时,还减轻了学校领导的负担,可谓一举多得。
三、互联网对校园行政管理的消极作用
1.校园行政管理的互联网化,作为一项较为前沿的技术,其费用比较大。学校使用互联网管理行政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也需要对其做定期维护。学校行政管理系统不仅关系着校园行政管理的流畅程度,还具有其特别的意义,其中储存着教师的个人信息、学生的成绩录入,甚至还包括学校财务上的诸多信息,一旦这些信息遗失或泄露,都会给教师个人以及学校带来不必要的困扰。为此,学校在建立行政管理系统之初,就必须购入相应的软硬件设备,还要聘请专业的计算机人员为其设计合理的行政管理系统,同时定期对其进行维护,这就造成了较大的开销。即便做到了这些,也不能保证校园行政管理系统就能一直流畅运行,难免会出现大大小小的问题,导致系统出现瘫痪等情况,在不同程度上加大了学校用于维护校园行政管理系统的费用,有些时候还会影响学校的正常运转。
2.校园行政管理的网络化缺少必要的语言沟通交流,过于机械化。在现今阶段,人们过分看重行政管理的效率,行政管理的网络化正是为此应运而生,然而,这种苍白的管理方式大大忽视了管理的对象,过于机械化的管理,不利于教师同学校管理层的交流。缺少必要的交流和沟通,对导致基层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反映给上级领导,从而影响到管理层的决策,造成恶性行政率。长时间实行网络化的行政管理也会让基层人员感到管理的坚硬和死板,上层领导不能体察基层教师的情绪,最终导致行政管理偏离正常轨道,从长远角度上看影响学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
目前校园行政管理网络化还不很成熟,仍旧暴露出许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校园行政管理的效率,成为普及校园行政管理网络化的障碍,针对这些问题,各个学校需要不断完善行政管理手段,通过彼此间的交流,共同将行政管理的网络化推向更高的层次。
作者:张金萍
第6篇:如何提高学校行政管理效率
学校在发展的时候要特别重视行政管理质量以及行政管理效率。但学校当前的行政管理效率比较低下,该问题如果不能够及时进行解决将会严重制约学校的发展。所以提高学校行政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它能够更好的提升学校教学管理质量。
一、影响学校行政管理工作效率的因素
1.机构设置因素
效率低下与学校行政机构臃肿,条线过多,分工过细及职责不清有关。有些学校由于分工过细,往往造成职责不清,相互扯皮现象。当出现教育教学质量下降的现象时,说不清是谁的责任,结果是相互推诿,谁也不承担责任。
2、管理制度因素
凡是行政管理效率高的学校,必定有完善的规章制度,一切行政管理都具有基本的规范和程序、各职能部门明确职权和责任,上下左右关系理顺、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而一些效率低下的学校,往往无规范化的工作制度,工作凭主观经验、随意性较大,这样的状况必定会造成行政管理效率低下。
3、领导者因素
一个学校如果没有素质较高的领导者,就会成为一个松散的缺乏战斗力的机构,效率两字便无从谈起。现在的学校领导,大多是业务上有一定权威的专业人才,但对于学校管理,往往不够精通。所以,要提高行政管理效率,校领导必须学习管理知识,提高自身的领导素质和领导艺术。
4、管理技术因素
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工具是提高工作效率的物质保障。现代管理中,技术作用不能忽视。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信息空前膨胀。如办公手段只靠陈旧的一叠纸,一只笔及一部电话,那么,不言而喻行政管理效率要明显受到影响。
二、提高学校行政管理效率的措施
1、要进行机构改革、精简机构
学校职能部门的设置要从科学性和整体性出发,必须符合精干、高效的原则。人员编制不能过多,每个部门都应有明确的职责、科学的分工、部门间还应该强调密切的协调配合。
2、建立和健全科学管理工作制度
学校一切行政活动,都应具有基本的规范和程序。学校各职能部门要有严格的工作制度,从制度上杜绝敷衍塞责、拖拉扯皮、争功诿过现象。制度应根据实践发展的需要而不断进行修改,主要以提高工作效率为原则。在制订制度时,必须尊重绝大多数人意见,使大多数人认可,在执行时,必须依靠大家、互相促进、互相监督,还要不断加强行政人员的法制观念、纪律观念、依法行政。
3、要提高学校领导者管理素质和领导艺术
要提高学校行政管理效率,校领导应当具备现代管理观念,他们应该通晓现代管理的特点和规律、树立信息观念、系统观念、时间观念和信誉观念等,充分发挥集体作用,在分工把关的前提下保证领导管理的一致性,极大地提高行政工作效率。
4、加强在职培训工作,提高行政人员的素质
现代学校管理不仅需要行政人员具备专业技术和学校管理知识,同时还应掌握计算机和外文知识。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要,提高学校管理的行政效率。因此,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行政人员学习新的管理技能应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5、实行激励机制,调动行政队伍的积极性
学校行政人员,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常常遇到具体困难和问题,学校领导应采用物质、精神激励的方法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时要关心他们的职称、职务、住房、工资等实际问题,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的积极性和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以提高行政管理效率。
6、实行管理技术和工具的现代化
为提高学校行政管理效率,解决办公现代化问题已迫在眉睫。各学校应普及计算机管理,尽量采用计算机处理公文、传递信息和贮存信息,这能大大提高办公速度和质量。运用计算机的信息系统,为准确、及时地决策和果断迅速地执行创造有效的条件。
7、测定行政管理效率,刺激效率提高
行政管理效率测定,这是国内外公认的难题。自然物质运动的能量测定,可直接用公式得出精确的数字比率关系。而行政管理效率的测定就较复杂了,它没有一般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及其产品那样的硬指标,可以根据实际取得的成果与定额标准直接进行比较。我们认为,在现行学校管理中,可以使用行政职能测量结果评定效率,即考核学校行政人员和行政机关是否圆满完成任务,是否达到职能目标。另外,还可采用因素评分法,对影响行政工作结果的人力、经费、制度、方法等因素,按其作用不同确定不同分数。
8、建立学校智囊团
现代学校管理,需要集体的智慧和众人的力量。学校智囊团的成员由有关专家兼任,不设专门机构,定期讨论研究学校重大决策,供校长参考,以提高行政管理效率。总之,现代学校离不开高效的行政管理,不断提高学校行政管理效率,将对学校的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结语
我国学校行政管理需要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同时还应该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学校要积极改善自身管理制度,积极鼓励全校师生共同参与高校的行政管理。监督管理人员在管理中,以身作则加强监督,减少不良管理行为的发生,从而促进高校行政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的提高。
作者:青梅才仁
第7篇:浅析升格发展时期学校行政管理中的心理学问题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桐城中学堂总理马其昶秉承桐城派后期大师、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吴汝纶先生的遗志,创建“桐城中学堂师范班”,开安徽新式师范教育之先河,桐城师范教育也因之发端。百余年来,桐城师范学校培养培训了三万余名毕业生,为皖西南乃至安徽省的基础教育、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1999年,为适应师范教育办学结构由三级向二级过渡的形式,桐城师范学校在全省中师中率先提出了申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目标。2010年1月21日,教育部高校设置五届四次会议上以高票通过。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即将挂牌。
升格发展时期学校的行政管理,包括用人、管物、理财、办事各个方面,但其中心任务仍然是人的管理,是调动广大教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实现申专目标而凝心聚力。这一方面要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各项教育政策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解决教职工的理想、人生观和工作纪律问题,发扬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努力把各项工作搞好;另一方面,要注意升格发展过程中管理中的心理问题,如目标管理问题、工作分配问题、需要满足问题、参与管理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界定职责、解决矛盾、增进感情、协调活动,从各方面激发教职工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管理效能、促进申专进程的目的。
一、设置合理的奋斗目标
人的行动都是指向一定目标的。目标设置合理,对人的行动有导向和激励作用,对集体关系有团结和凝聚作用,它可以有力地激发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目标也是制定具体计划和措施、有效使用人力物力的依据,是协调各方面力量共同完成工作任务的指针。学校确定了总的目标,那就是申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各职能部门无疑也应确立分目标和个人目标。领导者的职能就是按照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确定学校的总目标,并与各部门的分目标和个人目标统一起来。为了使目标更富于激励效果,除了长期目标外,还应有中期和近期的目标。如我们从2006年起就排定了迎接升格评审硬、软件任务分解表,分管校长牵头各部门主任为落实责任人,各项任务实行倒计时工作制,同时安排一名副校长专职督查、即时通报工作。
目标的设置应从实际出发,切实可行,既要反对因循守旧,也要反对说大话、空话,提过高指标。根据管理心理学的公式;激励力量=目标价值×期望概率,所谓目标价值,即是目标符合人的需要的程度,所谓期望概率,就是达到目标的可能性的大小。目标价值很低,当然起不到激励行动的作用,但目标价值虽高而实现的可能性很小,也只会挫伤教职工的积极性。设置了合理的奋斗目标,才能实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的良好局面。
二、知人善任,建立合理的学校人员机构
管理的重要任务是用人,是组织,是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用激励的方法把全体教职工的工作责任心、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组织起来。因此,领导要深入了解每个教职工的能力、知识、情感、品德、个性、年龄等各方面的特点,据以安排他们适当的工作。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地位,干成事的有威信。要发挥每个人的专长,尽力做到学用一致,扬长避短。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调动同志们的积极性、主动性。
学校员工除了在政治上应有统一要求外,还要有一个在知识能力、年龄上的合理结构。如在各学科教师中,既选拔了学科带头人,也注意培养年轻的管理、教学骨干,做好传、帮、带的工作,唯有如此,才能保证经久不衰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学校还根据有关规定,确定每个人的工作任务,实行岗位责任制,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责、权、利三者相结合。岗位责任制既要有数量的指标,也要有质量的要求,指标应客观可比,要求要具体明确,以利于监督检查,实行奖惩。同时还积极提倡在分工原则下的协作精神,以及在按劳计酬总原则下不斤斤计较报酬的奉献精神。
三、关心教职工的需要,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
需要是教职工对某种事物的追求,它是调动教职工积极性的内在因素。一个人有了某种需要,就会产生行动动机,就会推动他乐意去干某种工作,干好某种工作。需要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既有生物性需要,也有社会性需要;既有物质需要,也有精神需要。根据一个人的需要所指向的对象不同,可以判断一个人当时的精神状态和他积极行动的原因。
学校领导要了解教职工的需要结构,如工资待遇、职称评定问题,婚姻恋爱问题,家庭负担问题,住房问题,子女升学就业问题,疾病医疗,学习进修,工作条件,文化娱乐,入党提拔问题等等。有条件解决的,应努力设法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也要耐心解释,说明情况,取得教职工的谅解。关键是学校领导能以身作则,真心诚意地关心教育职工的痛痒,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实现申专目标为己任,视提高教职工待遇为天职。坚持以人为本,贯彻执政为民,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升格发展,就必须下决心不断地完善教职工意见表达机制、利益诉求机制,让教职工的意见成为我们决策的依据、行动的向导,及时有效地解决广大教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四、实行民主的管理方式,激发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
管理心理学认为,参与和认同是激发组织成员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参与就是让每一个普通成员也参加管理活动;认同,就是个人与集体能互相理解,并达到情感上的交融。通过参与和认同,可使每一个成员更加关心集体,并自愿为集体努力工作。一所普通中师要升格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涉及到征地、拆迁、基础建设、设备添置等繁重的硬件设施建设,更涉及到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班风、学风、校风建设等软实力的提升。工作千头万绪,如果没有全体教职工的积极参与和认同,简直不能想象。
社会民主管理的思想和实践,在我国具有优良的传统,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社会条件下,教职工是国家的主人,在工作上同学校领导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在政治上是平等的同志式的关系。学校管理不单是凭领导人发号施令就能把事情办好的,而应让教职工参与学校的管理,群策群力,和衷共济,才能达到和实现学校的目标。
领导遇事要多与教职工商量,尊重他们的合理意见,欢迎他们对领导的批评,不能让教职工把话憋在心里,憋久了就会转化成怨气,问题久拖不决就会小事托大,大事拖炸,因此,要畅通诉求渠道。在重大决策上,可在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后由校长会、行政会先期进行讨论,然后由教代会作出决定,贯彻实施。
五、协调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集体心理气氛
人际关系是集体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关系。诸如认识是否一致,情感是否融洽,行动是否协调,其中情感因素占主要地位。这种关系在集体中的典型表现就构成集体心理气氛。集体心理气氛有力地影响着集体和个人工作的成效。健康、融洽、充满温暖和友善的集体心理气氛,能使其成员强烈体验到在集体中的安全感、满足感、幸福感、责任感,容易顺从集体的态度和价值观,增强学习和认同他人的趋向,养成奋发向上、乐于进取的创新精神。而涣散、冷漠、缺乏关怀和同情的集体心理气氛则会使集体成员产生误解和隔阂,出现压抑、不满、消沉,甚至敌视的情绪和行为,严重影响人的积极性的发挥。因此,学校领导首先应当从政治、思想上统一大家的行动方向,并用以处理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分歧和冲突,还要在教职工之间创造交往的机会,以增进互相之间的了解和认识,提倡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促进情感上的交流,使教职工之间逐渐由表面接触达到倾心共事,从见面寒暄到推心置腹;从生活相助到志同道合,形成一个团结、融洽、互助、体谅、奋发、求实进取的战斗集体,共同为提高学校管理效率、提升教育质量、实现升格发展而作出最大的努力。
正确的路线确定之后,管理者就是决定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管子·内业》书中有句话“静则得之,躁作失之。”意思是说,宁静方能得道,急躁、浮躁、焦躁就会失其道。可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保持宁心静气、心平气和的状态,是认识规律、探索创新、开拓进取的重要心理基础。要切防出现有所进取又躁动不安的心态和状态。有的同志干事挺积极,但内心时常为名位躁动不安,宁不下心,安不住神,这必然要分散精力,损耗智慧,折磨自己。修身之本在于安心,不安心、不凝神,就难以修身,这是古人的人生智慧,也是我们加强修养的基本要领,再者,升格发展时期,不论大事小事,身为管理者都要行不失身份,为不损品格。党的干部慎于行,不仅要清醒地把握好自己每一个具体的行为,处处体现出领导者应有的表率意识、规范意识、自律意识,展示出良好的精神面貌、作风素养和人生态度,而且要自觉做到慎微,当面背后一个样,明里暗里一个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始终一身正气,坦坦荡荡。群众的监督无处不在,如果不能严格要求自己,自作聪明,不拘小节,被群众抓住了尾巴,再来消除影响,是十分艰难的。当年大庆人的“三老四严”精神,即“对待革命事业,要当老实人,说才实话,办老实事;对待革命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我看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仍然值得大力提倡。良好的心态和妥贴、上进的行为是互动的。埋头干事走正道,各方信任威望高,工作推进走正道,各方信任威望高,工作推进多顺畅,自感欣慰心情好。
作者:王敏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