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切实转变观念、明确目标、更新手段、强化队伍建设,不断推进行政管理的改革与创新,才能支持和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才能使高校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
一、转变行政管理的观念
观念的创新是行政管理创新的前提和基础。这种新的观念或观念体系的建立应当立足于高校,面向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国际合作与竞争以及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新时期,行政管理者应当树立如下几种观念。
(一)重岗位、轻职位的观念
行政管理岗位的多少,每个岗位重要与否,是由高校发展的需要决定的。同时,岗位管理人员的职位高低、职数多少也是由岗位的需要决定的,即由岗位定职位,而不是由职位定岗位。在实施大学行政管理教育职员制的过程中,所有行政管理者,不管职位高低,都面临没有岗位就没有职位的现实。这不是“不在其位(职位),不谋其职”,而是不在其岗,没有其职。既然行政管理是岗位,就应当引人竞争机制,按岗择优聘用合适人员,并实行以岗位定薪、优劳优酬的分配办法。
(二)重智力、轻资历的观念
高校是知识分子的聚集地,是“凭智力过日子”的地方。在这种特殊的环境里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应当努力做一名名副其实的行政管理专家,更何况在一些高校中还有专门从事管理甚至行政管理研究的学术专家。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新时期,行政管理的知识含量会越来越高,正在向智力和技术集约化方向发展,仅凭借资历长、经验多、感觉好是不能做好行政管理工作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在竞聘岗位时“年轻人受宠,中老年人受冷”的主要缘故。
(三)重能力、轻权力的观念
当今行政管理日趋复杂,对管理者的要求越来越高,若管理者的管理能力不能适应管理发展的需要,仅靠职位所产生的权力就难以胜任工作。在计划经济时期,办学中的计划、任务等决策均由上级作出,经费由上级下拨,大学行政管理者的主要职责是完成上级下达的指令。而在环境多变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者的能力对于大学的发展十分重要,在这种情况下,不同职位上的管理者要求具有与之相匹配的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行政管理系统本身的价值观、方法论也在发展,这也要求行政管理者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能力。
(四)重效益、轻权益的观念
行政管理的效益是行政管理对于学校发展的实际贡献。行政管理一定要注重效益,没有效益就没有价值,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行政管理者如果过
分注重个人和“小集体”权益,势必陷于只讲权益、不讲效益的误区。行政管理应以效益求发展,管理者应以实干求进步。管理者个人权益的获得应以其对行政管理效益的贡献为标准,不能“干与不干一个样,会干不会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甚至“干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评的”,更不能以牺牲管理效益为代价。因此,要通过岗位职责界定,加强工作考评,促使管理者“诚实劳动”,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益。
(五)重服务、轻机关的观念
在学校中,管理就是服务。高校的大量行政管理工作不同于国家机关的公共行政管理,我们应当摈弃以往那种“管理就是坐机关”、“管理就是管你,管你就得服从”的观念和做法,强调管理的服务功能,使管理和服务融会贯通。
(六)既重数量,更重质量的观念
行政管理者在工作总结和述职时,经常大谈工作如何辛苦,做了多少多少,很少谈及工作质量的高低,服务对象是否满意,是否达到工作标准这类问题。即便谈及,也多为总结式的、概念化的,如“受到了好评”、“臝得了称赞”、“获得了表彰”。这反映出行政管理者对工作质量不够重视的倾向。在行政管理中,我们应当树立质量观念,并尽量制定合理的质量标准,据此下达任务和对管理工作进行考核。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化,高校必将建立校院(系)两级管理,院(系)为基础,教授领导的学术梯队是教学、科研和管理的基本单元的管理模式,相当一部分日常行政管理工作将下移到院系甚至教授那里。因此行政管理工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该下放的下放,该管理的则高质量地管好。
二、确立正确的行政管理目标
高校追求的目标是向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人才、知识、技术。高校行政管理追求的自标是效率和效益,并通过提高效率和效益使高校追求的目标得以实现。而效率和效益不高是目前行政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要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和效益就要追求行政管理的质量、秩序、速度和提高行政管理者的素质。否则容易造成行政管理人员“眼睛向上瞧,有劲向里用,对下不负责”的现象。就行政管理本身而言,应对职能处室和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有比较明确的质量要求,并把完成工作的质量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而且应加大服务对象对行政管理质量考评的权重。同时,应通过办公自动化平台等手段公开每个处室和行政管理者的工作质量标准,供师生员工随时监督和评价,并将反馈意见记载作为年终考评的依据之一。
(一)追求秩序
行政管理就是先建立一种秩序平台,然后利用秩序平台进行科学的管理。新时期的行政管理一定要强调依法治校和依法行政。这里的“法”包括国家的法律、法规,上级主管部门的指令、规定以及学校通过“法定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而且应当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以维护法律和规章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同时,应当处理好规章制度的稳定性和适应性的关系,既不能朝令夕改,也不能一成不变。行政管理的“艺术性”就体现在通过规章制度管好常规性事务,通过“例外原则”管好非常规性事务。
(二)追求效益
行政管理要建立快速反应机制,遇事行动快,及时处理。工作中要注意提高效率,追求效益。“反应冷淡、迟钝,动作缓慢、滞后”是行政管理中比较突出的问题。追求行政管理的速度就是要减少行政管理的过程和时间成本。行政管理人员不应总是呆在办公室里,坐在会议桌旁,扎在文件堆中,而应当深入实际,进行“现场办公”和“面对面管理”。同时,应简化行政,杜绝花样文章,快速、高效地把工作做好。
(三)追求管理者素质的提高
要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和效益,关键在于提高行政管理者的素质。以往我们比较注电行政管理者的“情商”,要求他们热爱本职、勤奋工作、仟劳任怨。但还不够,还应注重行政筲理者的“智商”,要求他们具有适应当代行政管砰:工作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因此,除了通过加强培训使行政管理者不断学习和提高行政管理知识和技能外,还应充分引入岗位竞聘机制和约束机制,使具有真才实学的人到行政管理队伍中来,并高质、高效地履行岗位职责。
三、建立科学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从高校内部来说,行政管理体制的首要任务是校级决策与管理。为了在新的形势下更好地保证高校的有效运作和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校级决策与管理应形成以行政为主、权力相对分散的相互制约机制。
(一)继续加强集体负责制
在制定学校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等方面,校党委、行政集体要发挥主导作用,以克服个人经验、知识、能力和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局限性,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公正性。
(二)实行管理上的校长负责制
校长是学校行政管理的主体,对外代表学校,对内全面负责本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其他行政工作。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中,党委的领导作用体现在学校工作的重大事项上,体现在决策过程中,是原则的和间接的;校长的领导作用体现在执行过程中,是具体的、直接的。因而既要保证党委的集体领导,又要保证校长独立行使职权。
(三)发挥学术委员会的作用
学术管理是高校管理区别于一般行政管理的主要内容,为更好地提高学术管理的水平和质量,高校学术管理应以学术管理机构承担为主,行政管理为辅。
(四)要积极实施校系两级管理
进一步明确校系两级管理工作重点,理清职责,明确任务,强化学校对各系(部、所)工作的宏观指导,变过程管理为目标管理,建立系统的工作评价体系,实现学校教学等管理工作重心向系级转移。①明确系级管理的建设目标,围绕学校的总体目标实行系级目标管理责任制,使管理目标与办学经济效益挂钩,充分发挥系级管理的最大功效。②向系放权,实行责权统一。在经费管理、教学仪器设备的更新和添置等方面使系有更多的自主权。③校级行政管理相对院系的管理要精简机构、转变职能。对系的管理工作重点转移到检查督促和协调服务上来。
(五)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是实施行政管理的依据和准绳,要促使管理人员依章履行职责,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从而使高校行政管理目标明确、责任落实、制度齐全、纪律严明,不断提高管理人员依章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有了规章制度还必须抓检查落实,检查是发现问题,而落实是具体实施规章制度,要通过检查落实来体现规章制度的有效性,从而有力地保证学校工作的顺利运行。
(六)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一要建立量化标准,使从事不同管理工作的人员有一个公正的比较。二要实行优胜劣汰制,提拔能力强、业绩好、有创新意识和管理水平的优秀者,调整那些默守成规、能力低、贡献小的人。三要实行严格的等级职务制,拉开不同职务之间的工资档次,通过等级职务的差别体现能力和工作绩效的差别。四要对各部门岗位进行合理核定,形成竞争上岗、竞争保岗的格局,激活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
作者简介:王敏(1966—),女,河南睢县人,商丘市技工学校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