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管理论文>行政管理论文

浅析高校行政管理改革的现状与对策

2016-04-19 16:2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众所周知,高校行政管理在我国高校管理系统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和功能。高校行政管理是学校实施教育、科研和师生管理的前提条件,而且也是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保证办学方向和实施依法治校的必要保障。高校行政管理在高校管理体系中既处于领导组织地位,又处于保障和服务的基础地位。它在高校管理系统中具有鲜明的导向功能、制约功能、调节功能。因此,如果缺失行政管理,高校教育职能的实现就缺乏基本保证,高校教育发展规划、教学、科研、学术管理以及师生管理各项的运转都可能失去牵引而导致功能障碍,教学科研秩序就将失去规范和保证,各项工作可能无法可依、无章可循,最终导致校风涣散、教育质量下降、科学研究萎缩等不良现象产生。

  

  一、我国高校行政管理改革所面临的现状与弊端

  

  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应是直接为教学和科研等学术活动服务的,在整个学校的架构中起着组织和决策的作用。行政管理工作的好与否,直接影响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当前,我国各类高校(以公立学校为主)内部管理机构的工作方式和思路基本仍都沿袭了原先计划体制下的管理套路,多数高校的行政决策依然依赖“自上而下、逐级加以贯彻和落实”的模式。长此以往,必将给高校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弊端。

  

  (一)高校行政权力泛化,挤占学术权力现象层出不穷

  

  在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虽获得巨大发展,完成了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人才,但由于目前的高等教育在管理上主要沿用的是机关行政管理体制,是一种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这使得行政权力易于泛化在高校组织当中,从而也使得行政权力挤占学术权力的现象变得比较普遍和严重。高校行政权力泛化直接导致学术权力萎缩,从而使得其自身服务功能也大为削弱。例如,在各类高校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行政不支持,学术活动就无法进行”、教师业务需求难获满足、各类学术上的合理化意见不能有效地被采纳并付诸实施等现象,进而造成了“官本位”观念在一些高校盛行、行政与学术本末倒置的现象发生,弱化了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学术地位,严重影响与阻碍了学术的创新与发展;在有些高校,当教师教学与开会的时间档发生冲突时,教务管理部门却坚持“教学必须为会议让路”的荒谬原则,要求教师“课可以不上,但会必须开”。可以试想,以学术活动为中心任务的高等学府,其学术活动被限制在行政指令下“齐步走”,不能充分发挥出个人的想象和思考能力;学术团体无权独立自由地开展学术研究,只能唯行政指令是从,久而久之,就会思想僵化、思维褊狭,从而将使高校的整体发展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使高校教育失去创造力,至于新知识、新思想、新创造力更无从产生。因此,高校行政应还权于学术,并且还要建立可行的机制以保障学术权力。

  

  (二)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务职能严重削弱,服务意识不强

  

  行政服务职能是我国行政中的一种基本职能,它体现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而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务职能,主要是指高校行政职能部门为教学科研、基层、教职工、学生等各方面提供服务的思想作风和工作态度、工作效率。但在当前我国高校的行政管理中,普遍存在着服务意识淡薄、服务态度轻慢、服务效率低下等旧式机关作风,有时甚至还出现有偿服务的不良倾向,其主要表现为:一是许多行政职能部门的人员对高校行政服务职能的内涵知之甚少,没有树立牢固的服务观念,服务意识较为淡薄;二是有些行政部门在行政过程中实行有偿服务,哪个院系送了红包或请吃,对其服务就相应地热情,对没有“表示”的则“酌情”办事,甚至“不送红包不办事,送了红包乱办事”,变相形成“一切朝钱看”管理怪象;三是教职工到机关职能部门办事依然存在“事难办”的现象。在高校中,教务人员与教师之间,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上课时间安排、课程临时调整等发生矛盾的问题,特别是问题出现后,一些责任心不强的教务人员往往就用“再等几天”、“不要着急嘛”、“我又不是神仙,临时变动有啥办法啊”等带有官腔的话语予以搪塞。这种现象在高校固然是个别的,但从中也可略见高校行政服务的实际水平了。

  

  (三)行政管理人员的队伍素质不高、素质发展不平衡,人员定位不当

  

  作为一名行政管理人员,行政管理工作要求其必须具备较高行政素质。但在现实中国的高校中,各级领导往往不太重视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问题。有些领导认为,行政工作无外乎是跑腿、接待、处理公文等日常杂事,任何人都能干好,因此在人员安排上,常不考虑工作性质和个人的性格、特长以及爱好之间的关系,既不对人员进行专门培训,也不明确和定位其工作岗位的职责,这就导致许多行政管理人员在自己的岗位上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另外,由于行政管理人员所学习的专业与行政管理岗位常常不吻合,而一些行政岗位是要求有较强的业务知识水平和能力才能够胜任的。现在许多高校的行政人员都是在业务知识基本为零以及对本岗位工作的内容和职责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上岗的,这就使得高校的行政管理效率低下,整体的管理水平难以提升。

  

  (四)行政人员待遇较低,管理队伍不稳定

  

  在我国的不少高校,行政人员工资待遇普遍不高。在有的学校,行政人员连基本工资都比教师的低出太多,两者年综合收入的差距就更不用谈了。加上人们对高校行政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这两方面因素致使学校一部分人不愿意从事行政工作,高学历的人拼命要转到教师队伍,有能力的人想办法调动工作或岗位,高校行政管理队伍变动过于频繁,使行政部门无法建立一个合理的管理人员梯队。

  

  美国学者科恩和马奇在《领导与模糊性》一书中称大学是“有组织的无政府状态”,是一种独特的学术组织,是一个特殊部门。大学有其自身特点,在这个结构中,行政管理人员要协调、制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两者间的关系,若没有专业化程度较高的行政管理队伍,就很难完成任务。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全面实施,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深入进行,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加快高校行政管理改革、提高行政效率已刻不容缓。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行政管理的改革与创新已经成为高校实现和谐、可持续化发展所必须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blob.png

  二、高校行政改革过程中的具体对策

  

  (一)在体制和观念上实现行政管理职能的转变,逐步增强服务意识

  

  当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模式普遍存在机关设置重叠、部门职能交叉、人浮于事、形而上学、办事效率低下、信息阻滞等弊端,已不符合现实发展的要求。因此,笔者认为,高校行政管理改革应抛开原有机关管理模式,参照企业经营管理体制和思路,实施岗位责任制。按照权责相应的原则,明确每位行政人员在享受一定岗位待遇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在行使权力时,要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做到权责一致,从而强化行政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在日常工作中,行政人员要经常深入教学、科研和管理第一线,去了解广大师生的需求,发现问题,适时调整管理方案,努力优化管理手段,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二)强化行政执行能力

  

  “行政执行是贯穿于全部行政管理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决策和管理目标最重要的行政活动。”鉴于行政执行具有目标性、经常性、务实性、强制性和时效性等诸多特点,这也使得行政执行成为一项有明确目标导向、反复经历重复劳动过程、强制贯彻行政意志、时间要求限制多的行政管理活动。可以说,行政执行既是行政管理目标实现的手段,也是高校行政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没有有力的执行,再正确的决策都将变得毫无意义。因此,充分认识和理解行政执行,是提高管理决策执行力度的关键所在。

  

  (三)适当分散权力,转变传统管理模式和思路

  

  如今,校一院一系三级管理体制在高校中日渐得到认可和推崇。而建立学院制根本目的就是要将高校权力中心逐渐下移,变垂直管理为扁平化管理;在分权给基层的同时,逐步扩大和稳固基层的自主权,适当提高基层行政机构的适应能力,从而更好地激发出基层自主发展的动力。当然,在权力分散时,学校还要做好将权力在更多利益群体之间合理分配的工作,并适当建立一些代表议事组织,让各种利益群体能够充分参与学校的决策活动,从而提高学校层面决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避免利益冲突的发生。

  

  (四)建立和完善行政管理的科学决策机制

  

  正确的决策通常源于集体智慧和客观实际,而集体智慧又推动了民主与科学精神的健康发展。高校在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上,大体都须经历会前深入调研、会中广泛求证、会后追踪执行、指导监督直至落实的过程。但现实情况中,不少高校往往是决策多、执行少;开会多、落实少;布置多、检查执行指导少,而且这种现象普遍存在。要改变这一状况,高校必须建立和完善决策机制。首先,要在会前把会议决策提纲事先发给每个与会人员,并进行充分酝酿和讨论;其次,要实行决策民主,广开言路,让每个与会者都能平等、充分地表达意见;再次,要以宽宏大度的态度正确处理决策中的不同意见,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

  

  (五)推行行政执行监督问责制

  

  一是建立执行监督制度。成立专门督导小组,对执行部门进行评估、监督,以督促重大决策的贯彻执行。二是适当放权。校、院主要行政领导应充分尊重职能部门的职务权力并还权于机关职能部门,以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切忌不要越权。三是推行执行责任问责制。推行问责制,能有效推动决策的贯彻落实,提高行政管理效率。

  

  (六)提高行政管理队伍的素质,加快专业化建设

  

  高校行政管理机制的转变,应坚持走知识化、专业化的道路,逐步提高队伍素质。要通过对高校行政管理队伍的改造,进一步合理配置行政编制,减少冗员;要按岗用人,而不是因人设岗;要不断加大对行政管理队伍的培养力度,适时、大胆地提拔和起用那些专业知识功底扎实、管理能力强、品学兼优的年轻人,把他们放在重要岗位上进行历练和培养;要充分引入岗位竞争机制和管理合约机制,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提高工资待遇,吸引有真才实学的人到行政管理队伍中来;要以社会公开考试和招聘的方式,考评和引进高级专门管理人才。建设一支高效率的专业化行政管理队伍是一项综合和复杂的工程,这不仅要有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而且需要高校行政管理队伍自身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探究,在实践工作中做到学以致用,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明确职责,依法办事,始终牢固树立为师生服务的观念,在不断创新中实现管理效益的最大化。

  

  江泽民同志曾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校的发展,也离不开其行政管理的不断创新。就目前而言,我国各类高校在行政管理方面或多或少存有观念僵化、机构臃肿、方法陈旧、手段落后、效益低下等诸多弊端,这与我国现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趋势很不适应,这些在客观上都迫切要求高校对其行政管理进行全面创新。

  

  需要指出的是,转换管理模式并不是我们推行高校行政管理改革的终极目的,高校施行行政管理现代化,最终还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行政管理存在目的”,更好地担负起为师生服务的使命,以达到发展科研学术、培养合格人才的最终目标,高校行政管理应为教育目标服务。高校行政管理部门应逐步向开放型机构发展,并遵循民主化、科学化、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深入将改革与创新工作开展下去。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