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管理论文>项目管理论文

油田企业科技项目管理探析

2016-08-23 14:2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随着科技投入的不断加大和项目数量的不断增多,科技项目出现了“来源多渠道、层次多样化、资助高强度”的良好态势,同时也出现了“重项目申报、轻过程管理”的问题,致使项目草率结题,难以形成实效的科技成果,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而且在实施生产中缺乏实际的指导作用。因此,对科技项目的管理控制显得非常紧迫而必要。本文根据冀东油田实际情况,就油田企业科技项目管理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探析,并提出相关改进建议,以提升企业的科技项目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经济效益。


  一、科技项目管理概述

 

  根据资金渠道不同,一般油田企业承担四类科技项目,分别是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专业公司科技项目、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和地区公司自筹科技项目。

 

  (一)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是指为了实现国家目标,通过核心技术突破和资源集成,在一定时限内完成的重大战略产品、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工程。《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确定了油气开发等16个重大专项。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行顶层设计,研究题目和研究框架内容由上级专家组确定后,指定具体承担单位,由承担单位开展详细的开题论证,通过专项办公室组织的国家层面的审查后实施。项目承担单位同时编制项目经费预算书,经费预算包括国家财政拨款和企业配套经费两部分。预算书通过财政部审批后执行。资金来源分为中央财政资金和企业自筹资金两部。中央财政资金由国家财政部直接通过银行特设账号直接拨入企业,企业自筹资金由企业自行筹集资金用于项目研究。

 

  (二)集团公司科技项目

 

  集团公司科技项目由集团(股份)公司科技管理部组织管理。项目文件由科技管理部下达,项目经费文件由集团公司预算办或财务部下达,资金渠道属成本。这类项目实行顶层设计,由科技管理部下达项目名称和框架研究内容并指定承担单位,承担单位负责详细开题设计和经费预算,通过科技管理部审批后实施。项目经费由财务部按年度和批次分别下达计划,先由企业自行承担经费,年终决算考核剔除。

 

  (三)勘探与生产公司科技项目

 

  勘探与生产公司科技项目由勘探与生产公司科技信息处、储量管理处、采油采气工程处、物探技术处、海洋工程管理处等业务处室分头管理,项目列入生产计划文件,资金渠道为投资。项目和经费均由勘探与生产公司计划处下文。科技信息处管理的科技项目参照了科技管理部的经费预算要求,其他处室管理的科技项目实质上属前期研究项目,未见经费预算管理相关规定。

 

  (四)地区公司自筹科技项目

 

  地区公司自筹科技项目包括科研项目和前期研究项目,前者资金渠道属成本,后者资金渠道属投资。科技项目由基层单位申报,经过专业主管领导组织审查,然后由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审批,最后发文下达实施。

油田企业科技项目管理探析

  二、科技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科技项目成果质量与效益评定缺乏技术标准

 

  科学研究的成果主要是技术产品,其质量水平主要依靠刊发这些成果的学术期刊级别或获奖成果的等别来衡量,出资部门难以按一般项目的经济评价的统一指标来具体定量评定,而主要由评审专家根据研究项目负责人完成的论文、专著、专利、研究报告、适用技术、获奖情况和培养人才等技术性成果与预期确定的数量对照验收。近年来,由于各类学术期刊迅速发展,其级别和影响因子都难以全面代表期刊学术水平的高低,尤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变成论文、专著、专利、研究报告等,成为了项目定量验收的主要依据。科技项目投资投入的效益难以体现,研究的质量难以评定。

 

  (二)资金下达与研究计划脱离,个别项目存在“突击花钱”现象

 

  除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外,其他类型的科技项目的预算均没有统一的标准,预算额度主要依据项目申报金额,再根据经验、惯例和大概的内容做出调整后下达实施。个别项目经费预算过于随意、笼统,预算内容难以反映项目的实际需求,项目的研究进展和预算实际执行难以统一平衡,往往出现项目技术指标已全部完成,但科技经费结余较大。迫于项目结题时间临近,导致个别科技项目期末盲目“为花钱而花钱”,避免本企业资金流失。

 

  (三)缺乏自主研发能力,大额外委现象严重

 

  科研项目组成人员大多由本企业科研人员构成,科研人员身兼数职,除完成本单位科室正常工作外,还要进行专项科技研究。科研人员分身乏术造成科技研发质量大幅下降,自主研发能力逐步减退。迫于完成项目研究指标,致使项目大额外委,“高、新、尖”的技术难题全部外委到高校和专业科研机构进行研究。对外委研究结果与验收,由本单位技术人员评定,项目成果鉴定、验收体制不完善,评价方法不够科学,缺乏客观性与技术性。

 

  (四)科技项目研究成果向生产力转换程度低,个别研究成果逐步沉淀

 

  研究资金大量投入,研究成果丰硕,但成果转化率较低,导向作用偏离生产力转化目标,不能体现对项目成果推广工作的推动作用,导致个别研究成果逐步沉淀,没有实现资金投入与成果产出的经济效益,资源大量流失。

 

  三、相关改进建议

 

  (一)完善研究成果验收体系,制定适时查新成果验收制度,提高研究成果质量

 

  科技项目验收是科技管理的重要收尾环节,验收质量的高低决定着成果应用的实际效果。逐步完善研究成果验收体系,可以通过制定适时查新制作为科技项目成果鉴定的标准,为验收提供快速、准确的信息服务。查新报告不是某一项目的信息服务的终结,而是其专题信息服务的开始。课题研究人员能否取得重大科研成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占有信息资料的质量。在项目研究与验收过程中,课题研究人员要尽量保证资料的查全和查准率,并及时了解反馈信息。同时明确论文发表级别与人才培养质量,用财务项目投资管理角度去考核科技项目验收,平衡降低投入与提高产出的关系,提高研究成果质量。

 

  (二)探索建立科研项目经费预算标准,规范预算行为

 

  国家油气重大专项预算书编制有严格的规定,预算科目也明确细致,可以参照制定其他类型科技项目的相关规定。科研活动是复杂的脑力劳动,有别于普通工程项目,给出定额标准不大可能。但规范科技项目的经费预算很有必要,应明确科技经费的列支费用项目,落实预算调整程序,便于科技项目顺利开展,提高科技资金使用效率。

 

  (三)科技项目管理注重营造以“人”为本的组织环境

 

  科研人员是科研机构最主要的资源,长期以来形成的科研机构层次的组织机构体系,严重束缚了研究人员的发展,挫伤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因此,组织的管理也应革故鼎新,创造一个宽松自由的组织环境,改变传统的依靠行政手段的科研管理体制,把研究任务、经费与利益结合起来,以有利于项目执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充分调动研究人员积极性,缩短研究周期,节约科研成本,提高科技研究质量。

 

  (四)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创造成果转化条件,努力创造成果效益

 

  可引入风险管理制度,加大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推广运用的风险分析与支持力度。为便于新技术推广项目,可单独安排独立资金,专款专用、单独核算,创造科技成果转化生产力的资金条件,最大限度发挥项目成果的经济效益。

 

  作者:谭锐 来源:中国总会计师 2016年4期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