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管理论文>项目管理论文

对关键链项目管理的反思 ——基于和谐理论的视

2016-04-07 12:5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0引言

  

  项目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决策系统,人的介入使得系统的复杂程度和不确定程度显著加大,而一般的项目管理分析工具无法描述人的“有限理性”行为特征。近十年来,一种考虑项目决策者行为特性的项目管理方法一关键链项目管理方法日益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采用这一方法能够有效缩短项目工期,提高项目绩效。在我国,尽管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在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但关键链项目管理方法及其理念在国内却很少得到实质性的应用,鲜见成功案例。如何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把握市场机会,运用前摄性的、柔性的项目决策方法消减行为偏差,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实现项目的高绩效,这已经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和谐发展的重要议题。

  

  1文献回顾及评述

  

  1.1关键链项目管理文献回顾及述评

  

  目前,项目管理技术已经日趋成熟,学者们对项目管理中的资源优化技术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各种项目管理软件也为项目管理提供了更可靠的分析工具。即便如此,项目延期、超支等现象依然屡见不鲜。除了环境的不确定性之外,项目利益相关者的行为不确定性对项目整体绩效也带来极大的冲击。如何消减项目利益相关者行为不确定性带来的负面影响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以色列物理学家Gdiat在约束理论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了行为学、心理学、系统动力学及统计学等学科知识提出的关键链项目管理方法在考虑项目利益相关者行为不确定性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111。近十年来,关键链项目管理理念在国外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运用,包括波音、朗讯、贝尔等在内的全球著名企业,甚至连美国海军陆战队等军事机构都在积极应用关键链项目管理方法,并取得了非凡成效。

  

  尽管关键链项目管理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理论,但是并没有提供一个完整的项目管理方案,在工期的合理估计、关键链的稳定性、多任务下资源的利用率以及项目组织和营运环境等方面都没有给出深入的解释,因而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存在广阔的发展空间121。目前国内外针对关键链项目管理的文献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

  

  (1) 关键链的识别方法。Rbbn等131将关键链理论和传统资源限制项目计划方法进行整合,引入了危险程度系数(CiticalityIndex)和重要程度系数(CuciliyUdex)构造了一个0—1整数规划模型,对活动优先级别进行排序,以此为基础确定关键链。Lon等M引入了模糊的概念,提出了一种资源约束和不确定性制约下的模糊关键链项目计划方法,根据项目实际进度对项目计划实现动态更新,使项目计划更加准确。该方法对确定性资源约束计划问题中关键链的识别进行了有益的补充。在国内,采用基于资源受限项目调度问题的优化方法设计求解最短关键链的算法得到很多学者的重视|5—71。

  

  (2) 缓冲的设置方法。缓冲区是保证项目计划如期进行的有效措施,缓冲区尺寸的确定也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缓冲区尺寸的设置与资源约束、项目的具体要求、工期置信度以及利益相关者的风险偏好等因素密切相关而Galdait并没有对这些细节进行详细说明。针对这一问题,国外很多学者从不同视角进行了深入阐述。T4e等181认为以前的研究在确定缓冲时没有考虑项目的特点,通过整合资源密度和复杂性网络参数重新对缓冲尺寸进行计算,采用较小的缓冲就能够为项目完工提供足够的保护。L等19通过建立活动工期的可信度、活动进程系数和人力资源的利用程度等三个参数的模糊集,采用模糊技术对项目缓冲进行了估算。杨立熙等110则选取关键链中包含的工序数数量、工序执行时间不确定程度和开工柔性程度作为评价项目属性的指标,对关键链项目计划缓冲重新进行了设置,并针对各个指标的典型取值阐述了不同条件下缓冲设置的适用方法。

  

  (3) 缓冲的控制方法。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对缓冲消耗程度的监控成为项目控制的主要指标。通过对项目缓冲的消耗程度来判断项目的实际进度是否在可控范围内,是否需要采用非常规手段对实施中的瓶颈进行赶工处理。但Golda^11提出的三分之一缓冲消耗标准依然忽视了工序的不同属性和执行者的不同特质,环境的影响、人员认知能力和动机的差异会使得行为偏差和绩效偏差依然处于不可控的状态。仅仅是在进度计划的工序时间的估计上做出了一些考虑,在其余的管理环节并没有充分考虑人的认知有限性及其特点,对关键链的识别、缓冲的设置及控制依然停留在对物的要素的优化阶段,需要系统调查行为偏差对项目绩效的影响,探寻纠正这些误差的可能的应对措施。尽管行为不确定无法彻底消除,人的心理无法或难以改变,但可以设计相应的系统来减少或者消除偏差从而纠正或减少偏差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对认知和行为的进一步兼容成为关键链项目管理理论的未来研究方向。

  

  1. 2和谐管理文献回顾及评述

  

  1987年席酉民正式提出了和谐管理理论体系,在借鉴西方先进的管理科学和理论体系的同时,充分反映了中国国情和组织管理活动的人文特色,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解决方法。和谐管理理论体系设计了两类消减管理不确定性的方法,一是通过消减、降低不确定性程度,使之尽可能转化为确定性;二是对相对确定的事物进一步优化使之能够得到更为简洁、经济、有效的处理。为将不确定性转化为相对确定性,该理论提出了“优化设计”与“人的能动作用”双规则的方法,认为“优化设计”就是探求相关事物的确定性规律,并通过流程、结构、严格的制度消减不确定性或使可确定性的事物得到更为经济有效的解决;而“人的能动作用”就是探求人、人群行为及其相关活动的规律,并以此设计相应的契约或者环境机制来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使其倾向于组织期望的行为,以人的能动的不确定性应对管理的不确定丨性从而相对减少不确定性。

  

  项目管理中的和谐管理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何继善、王孟钧1121从工程管理价值观的角度指出工程管理应体现和遵循“和谐管理”与“管理要和谐”的理念,应自觉地有意识地认识与贯彻和谐管理的思想指引。还有一些文献探讨席酉民教授的和谐管理论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如付强,曾国平等113对特大型工程项目和谐管理绩效评价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包含“3+N”和谐主题、组织结构、管理制度、人力管理和财务管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评价方法并通过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刘国东,王雪青等1141提到,在传统的建设合同中,业主与承包商之间往往视彼此为对手,这导致了效率的降低和成本的增加。因此,工程项目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来处理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的工作关系,于是和谐项目管理的理念与方式就应运而生。邢会歌等1151分析pameing漠式中和谐机制的实施过程,指出和谐主题的分辨体现在“特定的商业利益”、“追求共同目标和理解各组织的期望与价值观”等方面,即系统内组织成员之间在共同目标的作用下,通过某种机制实现共赢,Pateinl糢式除了和则机制以外,还具有参与约束机制,即公平的风险分配、客观的履约行为评价、公平的奖惩机制。从已有的资料来看,国内的一些专家学者己从不同的角度对项目的和谐管理展开了一些研究,但还没有以和谐理论体系为基础对关键链项目管理工具进行系统的分析和价值再造,使之适合我国现阶段国情和和谐发展思路。

  

  2构建和谐关键链项目管理的分析框架

  

  2.1构建和谐关键链项目管理的意义

  

  尽管关键链项目管理在国外发展得如火如荼,关键链项目管理技术在国内远远没有普及,在国内成功的应用案例还非常少见。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人和”,“守信”与关键链项目管理理念存在文化冲突;构建和谐社会所要求的“以人为本”与关键链项目管理的过于武断的决策和实施方法是相违背的,比如:直接将预设工序时间缩短并不能增加行为的可靠性,反而可能激化内部冲突,增加下一次消减行为不确定性的难度。对行为偏差进行的修复应该在和谐的环境中通过消减或内化不确定性得到,对不确定性的态度也应该由原来的一味排斥转变为接纳和内化。由此可见,直接移植这一管理模式会导致项目管理整体的不和谐,需要对这一来自西方的理论体系重新进行定义和设

  

  和谐源于中国古代丰富的管理思想和文化,和谐关键链项目管理的研究是借鉴西方管理科学成果和结合中国具体国情的研究,是本土化的项目管理创新,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价值。在和谐管理的视角下研究关键链项目管理,将为关键链项目管理构建一个全新的项目管理模式,注入新的观点和方法,因而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同时,和谐关键链项目管理关注项目中人的不确定性,强调“以人为本”以及“适应性”、“可变性”的柔性管理思想,其根本目的是消减行为偏差带来的负面影响并通过内化不确定性创造更大的柔性价值,为项目管理人员提供可操作性的实践方法。因此,对和谐关键链项目管理中行为修复策略的研究又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22构建和谐关键链项目管理的主要思路

  

  项目管理中个体行为的不确定性是指个体由于认知有限和情感因素而对客体的难以准确预测性1161。关键链项目管理主要针对行为不确定性中的拖延现象提出了相应对策,认为“学生综合症”、“帕金森现象”等是行为不确定性的具体表象,由此产生的行为偏差会导致各种管理问题。关键链项目管理的目的是消除项目参与者心理上的保险期,促使其即时行动避免项目延期超时。但从本质上来说,这一方法并没有将行为的不确定要素转化为相对确定的要素,而且增加了再次消减不确定性的难度。因此此理想的模式是结合行为决策理论,通过追踪行为不确定性产生的全过程,通过挖掘行为偏差产生的根源,设计相应的管理机制,将不确定性转化为相对确定性。

  

  在不确定环境中,决策者的认知能力和认知动机、审视、解释等决策能力都是有差异的,王军认为行为不确定性可以产生于以下三个阶段:信息收集、信息编辑和信息评估116O只有揭示不同决策阶段中决策者的认知特性影响决策的方式和机制,针对不同阶段设计不同的管理制度和方法,才能从根本上消减、降低行为不确定性程度,发挥人的能动作用,实现关键链项目管理的真实意图,并为理解和探索不确定环境中决策者、认知过程和决策选择之间的联系提供实证依据以往的项目决策模型往往从专业化的角度出发,借助数理工具来表述模型,这些模型说明决策是什么,为什么,但是没有说明怎么做。但是本文提出的描述性决策模型直接针对如何解决问题,因此更具有实用性。

  

  另一方面,由于行为偏差是无法完全消除的,不确定性的存在从某种程度上提供了一类新的机会窗。以机会窗价值最大为目标,通过对物的要素的分配规则进行重新界定,设计出人们所应该遵循的确定性的流程、结构或者严格的制度,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行为不确定因素内化,又可以通过优化流程进行流程重组,全面而系统地挖掘项目生命周期内的全部价值。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者主要从关键链识别、缓冲设置和缓冲控制三方面对关键链项目管理展开研究[17],可以借鉴这一分析框架,分别从以上三方面研究内化不确定性的优化思路和解决方法,最终从宏观的角度实现项目利益相关者价值的整体最大化,如图1所示。

  

blob.png

  综合运用和谐管理理论、关键链项目管理理论以及行为决策理论,构建基于和谐管理视角的关键链项目管理模型,并从行为机制设计和模型优化两个层面加以展开,在此基础上运用系统动力学对和谐关键链项目管理的耦合动力机制进行分析。由于行为机制设计以项目运作过程中的个体行为为分析对象,实验设计、问卷调研、情景试验和案例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论证工具;而对已有模型的二次优化则需要借鉴运筹学的思路,通过数据仿真、算法模拟等工具进行拓展,辅以必要的案例研究进行解释说明。

  

  和谐管理理论认为:任何系统之间和系统内部的各种要素都是相关的,且存在一种系统目的意义下的和谐机制。这一机制使得系统由不和谐逐步趋于和谐,使个体与个体、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合作形成一个整体[1(8。研究和谐关键链项目管理就是通过制定行为修复策略以培育项目组织内在的和谐机制,从而使组织能够充分地应对复杂环境下组织管理的各种行为不确定性。

  

  一方面,现有关键链项目管理的各类文献也为不同属性的任务规划了具体的实施工具和策略,并且关键链项目管理的程序和实施步骤己经被实践证明能够对项目绩效进行优化,因此关键链项目管理的具体任务可以被事先充分认识并得到优化设计,适用“谐则”实现和谐主题。另一方面由于环境不确定性和项目利益相关者的有限理彳性无法预测行为人的行为路线,更不可能事先准确规定行为路线,这些难以理性设计的部分可以通过创造文化氛围等环境手段,鼓励人与人之间的密切沟通和配合及其对组织的承诺,来自主地寻找解决方案。“和则”成为降低非理性行为偏差的基本策略。最后,通过系统性的优化过程将程序及步骤和文化及人际思维有机地耦合一起,设计有利于实现和谐关键链项目管理的行动方案并付诸实施。

  

  3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和则”与“谐则”的对话,能够主动调整冲突;而和谐主题一旦确定下来,根据和谐管理理论的假定,就能找到相应的“和则”与“谐则”解决方法的组合,围绕和谐主题的“和则”与“谐则”的互动耦合就形成了和谐机制及相应的运行状态。通过对这一重点的突破,就可以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具备“和谐”特征的关键链项目管理新方法。

  

  另外,由于决策是建立在信息加工基础上的,决策者认知需求水平会影响他们在决策过程中的表现。因为认知者的价值观、经验、个性、兴趣、经验、知识结构、偏见和信念等有很大不同,个体的认知偏差程度有很大差异。决策者个体因素成为检索、解释事件和设计行动方案的信息处理平台,在信息处理的过程中,就会由外界和自身的因素产生认知偏差,而偏差的程度直接影响了决策的质量和决策的结果。建立行动诱发机制的信息处理平台,可以为个性化的实施解决方案提供技术支持,“以人为本”的战略意图才有可能最终实现。

  

  总之,和谐关键链项目管理的研究是借鉴西方管理科学成果并结合中国具体国情的研究,是本土化的项目管理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创新,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价值。同时,和谐关键链项目管理能够实现项目管理内外关系的和谐,解决项目管理中的实际问题,为项目管理人员提供可操作性的理论和方法。其次,本课题在充分考查认知局限性的基础上,致力于通过管理系统的设计来减少甚至消除行为偏差产生的负面影响;对行为修复策略的研究则充分融入了人本管理和柔性管理的思想,不论是管理机制的设计、行为偏差的防范还是对缓冲设置、控制以及关键链的识别策略所进行的二次优化,都体现了对行为主体特征的把握,关注行为因素对传统决策的影响,更能够与项目利益相关者的非理性特征相吻合,因而具有更大的应用和发展空间。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