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今的物流市场上对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但许多的高等职业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会出现就业难或就业与专业不对口等问题,究其原因所在,物流管理专业对学生的培养方向和目标与企业需求不吻合。因此,结合物流管理专业发展及专业建设的现状、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模式,对现有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出自己的意见。并针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目标和思路,也提出了自己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方法改革的具体措施。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逐渐加快和当今电子商务业的飞速发展,物流产业已成为整合经济资源、实现规模发展的重要产业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也是国民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行业之一。当前,中国物流业对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量非常旺盛,如果按照当前的发展速度到2020年,我国物流从业人员缺口将达1000万人之多。但与物流人才紧缺相矛盾的是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不能很好适应具体的岗位要求和企业的需求或者毕业后不从事物流专业等。因此,我们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对高职院校的物流专业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满足企业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要求,并能很快的适应具体岗位。
一、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国际化的步伐逐渐加快,现代物流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运输产品的单位产值的重量由重变轻,产品价值逐渐增大,短、小、薄、轻的产品将占主流。运输需求量的增加速度逐渐放缓,但运输质量、效率和服务需求越来越高,时效性越来越强。
(一)全国性物流基础设施日益完备
在全国大中城市、主要商品生产、集散地和交通枢纽,已建成多个合理规模、运作规范的现代化物流中心和专业配送中心,构建了全国性物流配送网络,培养了多个国家物流骨干基地,有条件的地区如深圳、上海已发展成亚洲乃至国际的重要物流中心。在此基础上,培育和发展了一大批具有全国性经营网络的专业化骨干物流配送中心。
(二)第三方物流企业蓬勃发展
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对工商企业和电子商务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产生重点影响,使之更加强化核心业务,加强企业联盟,进一步实行社会化分工,不断将核心业务之外的供应、仓储、运输、配送等环节剥离出来。互联网的普及,是运输业进一步贯穿于国民经济的生产、分配、流通和分配的全过程,体现了运输业的基础性作用,同时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因此,一大批规范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蓬勃发展起来。
(三)物流专业人才需求持续旺盛
从国外物流发展的经验来看,企业要求物流方面的从业人员应具有一定物流知识和实践经验。为此,国外物流的教育和培训非常发达,形成了比较合理的物流人才教育培训系统。相当多的大学和学院设置了物流管理专业,同时在各国物流协会的领导下,全面开展了物流的职业教育。而我国在高等院校中设置物流专业和课程的尚为数不多,职业教育更加贫乏,远远不能满足物流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二、对教学方法的认识
教学方法不只是教师的教学法,同时还是学生的学习法。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太过于保守,只是一味的想让学生把课文上的知识都了解即可,甚至有时候就直接让学生死记硬背,这样学生学习知识就会显得很被动,给学生主动学习、思考的空间太少了,学生的接受能力也会变得很低。但如果说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任何的优点,那也是对传统教育方法的一种偏见,虽然它有一定的弊端,但这不代表它就是一无是处的。我们应该持辩证的态度去看待它,而不是一味的否定。推陈出新,所有的新方法都是从旧的方法中衍生出来的。新方法的出现,是为了适应新的社会环境,体现了它在这个社会发展中起的作用也是不容小觑的。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进步的生产物,是从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变革而来的,所以它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前进了。当然不容否认是事实是它虽然与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有着相同的出发点,那就是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需要,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但是方法就不是尽然相同的了。它是从传统教育教学方式中一味的灌输知识转变成为了今天的以开发学生智力能力能力以及动手能力为主的新教学方式。在教学理念上,提倡因材施教,注重学生在各方面的能力,挖掘他们身上更多的新能源。把教学重心从之前的老师占主导地位的局面改为让学生占主导地位,把原来着重教的局面改为着重于学,两者相互结合。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积极主动学习更多的知识。这相比于传统的教育模式来说,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变多了,思考的空间也变得多看起来,不会有什么局限性了,能够学习到的知识相对来讲也会多许多。
三、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方法改革—以《物流信息管理》课程为例
我院开设《物流信息管理》课程为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B类课,理论+实践为主要模式,整体课程为64个课时,开设于第四学期。我通过几学期的这门课程的教学实践,认识到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再吸引学生们的兴趣,改革教学方法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该门课程的理论部分的教学方法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进行:
1.教学手段,教学主要在网络教室和实训室进行。
2.任课教师,根据教师专业技能和素质不同特点,把过去一个教师教一门课,改为一个教师教若干内容模块。
3.学生分组抗衡,根据我们对学生的细分,我们实行分组学习,不同的小组,问题不同、作业不同、辅导不同和考核标准不同。
4.具体的教学方法,从教法上总结,主要有讲授法和直观演示法,讲授法我们主要采用抽象概括和逻辑推理法,从学法上看,主要采用课堂讨论法和课下练习法。大体做法如下:
(1)课程组根据教学任务,提出本门课程大纲(若干模块),对各个模块的教学提出要求;
(2)课程组在教研室甚至在系部范围内,选择任课教师,任课教师初步设计各个模块的教学方法,任课教师利用多媒体和网络在课程组进行说课;
(3)班主任初步细分学生,结果给任课教师参考,在课堂教学实施初步的教学方法,实施过程是先由教师讲授和演示、然后分组讨论和课下练习;
(4)任课教师自我评价教学方法实施的效果并及时反馈给课程组,课程组和任课教师一起继续完善教学方法
实务操作部分的教学方法改革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教学手段。操作部分教学主要在校内的物流实训室模拟训练和校外的实训基地实地学习。
2.任课教师。操作部分任课教师具有较高水平的物流实际操作能力。
3.学生生学习,采用团队练习方法,一个组一个团队。
4.具体的教学方法,从教法上总结,主要有示范法和研究法,研究法主要是老师提问题,学生自己动手解决;从学法中总结,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重点是模拟实验法,学生自己动手,提高能力。做法如下:
(1)任课教师根据模块化大纲要求,制定实训计划。
(2)教师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在物流实训室,按照教师示范和要求分组实训。
(3)教师在实训过程中适时检查实训情况,实训结束写出实训报告,根据实训报告,教师从每组中随机抽出2名同学进行实训考核。
(4)校内考核通过后进入校外实训基地实地现察学习,观察学习之后由校外实训基地教师从每组中随机抽出2名学生进行物流岗位的实际操作,(实际操作同学给自己小组讲解技术要领,实训基地学习后,每个同学写出最终的实训报告。
总之,高职教育是以职业教育作为宗旨,服务于国家、服务于地方、服务于企业,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制,为企业在学校培养订单和需求性人才,直接把企业岗前培训放到高职教学中,使高职学生一出校门就踏进企业大门。学校发挥专业技术优势,企业展示实训、实习优势,双方优势结合,建立“双动合一”合作机制。针对于物流教学,要兼顾高职教育的特点和当今高职学生的具体情况,改变原有课堂呆板机制,结合企业把课堂搬到真实场景中,做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不断探究适合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新颖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促进我国物流教学的进步,也为培养物流适应性后备人才作出努力和贡献。
作者:张一 来源:锦绣 2016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