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业作为企业继生产、销售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其作用正日益受到政府、企业界与学术界的高度重视。许多公司,包括许多上市公司,纷纷宣布涉足物流业,各种有关物流管理的书籍也大量涌现。正是由于对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许多高校正积极顺应形势发展之需要,筹划设立物流管理专业,或开设物流管理相关课程。加快启动我国物流人才教育工程已成为各方有识之士的共识。
作为一门管理类学科,物流管理包括多项核心内容课程,其内容涉及物流的各个环节,如物流管理基础、企业物流管理、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物流配送、物流自动化、第三方物流、物流信息、物流系统分析、物流规划等。现就如何开展物流管理教学,提出以下意见:
1.从企业需要出发,培养应用型人才
现代物流管理作为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其存在的最重要价值就是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服务,服务于社会经济。这种服务不是纸上谈兵,是实实在在的。因此,我们的教育会不会只停留在概念阶段,会不会口号大于实际,我们是不是有能力使课程非常细化,非常实际,是不是有能力把概念转化为应用。这是关系到教学成败的关键。尽管作为本科教学,对人才的培养中理论、素质与能力的并重至关重要。
要具备什么样的知识与能力才是合格的物流人才?许多生产制造企业和物流企业的董事长们认为,不是所有物流专业的大学生、研究生、甚至是博士生毕业后就是人才,考察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人才,最重要的是看他们的实际操作技能和终身继续教育的能力。这种能力与技能可理解为:(1)从学生的角度,表现为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知识积累程度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这里突出的是个体的差异性;(2)从教育的角度,即高校如何从企业需要出发,培养既掌握有实际操作技能,又具备管理理论的“成熟成品”,而不是“初级阶段产品”或“半成品”。
一个现代企业的需求是什么?在我国大力发展以知识为基础的服务业的今天,众多的企业都在思考如何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为客户提供便捷、准确的服务。为实现这样一个目标,企业要在多方面对自身进行改造。
国外很多著名企业现代化、高度信息化的物流管理系统的建设历程,代表着一个企业与时俱进,不断创造竞争优势的必然。这正是我国目前众多工商企业与物流企业在发展中所要面对的。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所面临的不同的问题,要求有“人”来解决,有“人”来提出解决为企业进行设计,即既有思想,又能动手。只会谈大道理而不懂技术细节的人无法担此重任。而培养这样的人才,将是物流教学的重中之重。
我国企业的物流管理建设尚在起步阶段,企业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制造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传统的仓储、运输企业如何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大型物流中心的建设、ERP技术如何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等等。为满足企业的需求,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作为教学与科研第一线的高等院校,可考虑:
首先,由教学单位组建行业组织,或借助其它行业组织,如中物联,加强与各地物流企业的联系,而不只是由某一地的某一人或某一个教学单位去建立联系。这样可以加强力度,有效保证工作的开展。
其次,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和企业保持经常的联系,对企业的改造与再造提供解决方案,形成教学一科研一企业间稳定、牢固的关系^最后,校企资源共享。由一个教学单位牵头,对当地物流企业开展培训、规划,但培训、规划人员由上述行业组织承担,当地教学机构参与。
以知识为基础的服务型经济增长带来的结果之一,就是对学术培训的逐渐重视。这是自工业化产业占据统治地位以来发生的一个重大转变。在此之前,学术界常被商业巨头们用这样一句话加以嘲笑能干成的人,就亲身去做;干不成的人,就去学校教别人如何干。”但时代已经变了。管理原来被认为只能在实际工作中才可以学到,而现在大家都认为最好在商学院教授的指导下学习。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各著名商学院都能最大程度的确保教授们在实际商界中发挥作用并获取丰厚回报。实际上,许多教授管理的公司欣欣向荣,长期作为大公司战略咨询。学生们直接受益都是教授的亲身经验。这种模式受到企业公司的极大欢迎,因为企业知道,他们才是最终的受益人。
2. 设计使用虚拟教学方法
归根到底物流是一个链,是一个程序。在这个链条当中,不仅有为数众多的供应、生产、加工、储存以及运输等流程,还包括在这些流程中的现代化工具与技术,如自动化分拣设备、吊装设备(吊车、托盘、叉车、高位叉车)等;在信息流中的各种技术装备,如EOS(电子自动订货系统)、条形码(商品条形码与物流条形码)、POS(销售时点系统)在使用中的流程与步骤、信息走向;以及目前许多正在筹建或者正在建设中的、基于航海、航空港基础上的大型和超大型物流运转中心的功能。
可是这部分在我们的教材中大多数以文字的形式描述。对这些比较抽象的东西,但凭口头描述难以想象整个工作流程。此种教学方式必然是学生兴趣索然,导致课堂枯燥乏味。学生们对这些以前从未接触过的名词只能完全凭记忆力记住,这一方面使学生难以从学习中产生灵感,更谈不上一种创造性的思维;另一方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不利于教师营造生动的课堂气氛,如对物流成本进行控制、对配送中心进行设计、对供应链进行优化与再造、流通与运输企业按现代物流的要求进行改造、通过何种方式与手段对现有物资等。这种困难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内陆省份,从观念、技术、设备、规模等许多方面与各口岸、各大沿海城市的大型物流企业相比都存在很大差距,难以作为物流教学基地,故此,实现虚拟教学势在必行。
所谓虚拟教学,就是通过动态的、可视的,多媒体方式来推演整个物流的发生流程、产生信息流的流程、库存管理的流程,以及配送的流程。例如,、供应链的环节等外部的、较直观的部分物流过程可使用沙盘辅助;各类物流自动化设备辅以多媒体技术可拍摄成图片或者动态图像;而VCD或多媒体信息流的过程可用来动态演示,较直观反映如二维码的不同作用在不同的阶段。
另外,用POS系统实现零库存管理的流程;VMI(买方管理库存)如何自动向企业物流中心发出发货指令,补充零售商的库存;CAO(计算机辅助订货系统)如何非人工生成企业补货订单,各环节指令的接收与发送,都是比较抽象的、较难理解认识的概念,需要通过更加直观的、形象的方式来协助学生理解。
而对于物流的仓库自动化管理和自动化设备,如果仅仅按照旧的模式去学习,只怕学生也是难以理解。所以,如果能通过VCD、电视片等方式,拍摄出运作的过程,将使学生欣然接受这些枯燥的概念与流程。但是单凭学校的力量显然是难以实现,需要企业与相关行业的协助才能完成。
3. 教学内容应避免相互重叠
纵观目前市面各种介绍物流学、物流管理方面的教材,大多在内容和形式上存在重叠。如物流概念、物流的要素、物流中心建设、物流的产生与发展、不同行业的企业物流(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供应链管理等都是重复率较髙的内容,几乎在大部分的教材中都有出现。其它的如物流信息技术、物流自动化技术、物流系统的设计等,基本上也出现在多种的物流教材中,并且篇幅较大。
如果使用这类教材,则教学上会面临一些困难:
一是课程内容安排方面不论何种教材都有中心思想体系.若要协调课程体系的设计.则需重新编排教材.进行大量内容上的删减与补充.这是一个工作量较大的工程。
二是课程体系的设计方面由于不同教材在内容上雷同.课程的先后顺序显得尤为重要。
三是选取的案例容易反复虽然在物流教学中有大量的案例可供分析.但如果在教材中发生案例内容重复出现.学生们的反应必然会出现反感失去兴趣。
四是学生反应大拿到手的教材差异性很小.缺乏创新性和实效性.一些理论早已过时。这样做浪费了学生的时间.讲授的内容也是不断重复,考察的只是不同教师的授课技巧与水平教学内容要避免雷同.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教材。这就现有教材,一要在数量上,二要在质量上可供选择。所以.当务之急是编写内容新颖与实效性强的教材.这方面很多国外学科体系建立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这可以我们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减少盲目性物流在我国曾属于“商业储运”、“物资经济学”、“物资企业管理学”的范畴现代物流将物流理论与物流实践提升一个新层次.特别对构建现代物流知识体系提出了更高层次要求我国现代物流处于初级阶段,和国外先进水平有着较大差距,我们应本着严谨、科学的态度。规划好框架和体系.而作为大专院校.担负着为社会与企业输送高质量现代物流管理人才,应慎之又慎,摸清规律办学,不可急功近利。
目前物流人才匮乏的问题已经成为现代物流发展的瓶颈北京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1年公布的人才开发专业目录中.现代物流人才已被列为10类紧缺人才之一。据深圳人才市场调查报道,深圳市目前物流高管的供需比例为1:8O在天津,随着大物流的兴起,急需30万物流专业人才.但目前从事相关工作的人数却不到三分之一加强改进物流管理教学的原动力是全社会对物流人才的迫切需求:培养一名合格的物流人才.不仅仅是拿到文凭的大学生.具备更高的物流技能和理念,是对今后高职物流管理教学的更高层次要求。
何名芳(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江西九江33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