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又是云南当前急需推进的一个重大课题。如何在合理转移农村人力资源的同时又能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顺利建设?以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永宁乡为例,根据当前农村人力资源转移现状和农村人力资源转移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对农村人力资源转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人力资源转移;对策
一、永宁乡基本概况
永宁乡位于泸西县城南部,距县城23公里,总面积229.8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占总面积的75%。乡内沟壑纵横,山高坡陡谷深,属于泸西县的贫困乡。
全乡有耕地26 298亩,其中:水田5 500亩,旱地20 798亩。全乡有5 923户,总人口22 989,其中农业人口22 268,占96.8%,非农业人口721,占3.13%。居住着汉、彝、苗、壮四种民族,其中汉族人口19 181,占全乡人口的83.4%,少数民族人口4 499,占全乡人口的16.6 %。全乡立体气候明显,境内海拔低、积温高、霜期短、因此农民主要经济来源为山区特色小产业:冬早蔬菜、生姜、小米辣、甜橙、油茶、核桃、万寿菊、灯盏花。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约6 736.5万元,地方财政收入约538.9万元,粮食总产约769.1万公斤,农民人均有粮约335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 816元左右。
二、永宁乡人力资源就业现状和特点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的就业结构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非农就业比重上升。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趋势表现为,本乡内非农就业比例下降,流向城市就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比例略微上升,县级城市和小城镇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能力有增强,农村劳动力跨省就业的趋势明显 [1]。wWW.133229
.coM
1.永宁乡人力资源及就业现状。永宁乡目前有劳动力13 000人左右。待转移劳动力约3 000人,2010年底共转移农村劳动力1 752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3.4%,接受劳动技能培训的516人。在文化水平上转移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明显高于全部农业劳动力。转移劳动力接受初中、高中以上教育的比例均高于全部农业劳动力,但中专以上教育者转移比例较小,已转移的人口初中文化水平占总转移人口的60%以上。在年龄构成上已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集中在30岁以下的青壮年和30~50岁之间的中年人。
2.永宁乡人力资源转移特点。永宁乡目前的劳动力以转移流动为主,平时在外打工,农忙时则回到农村;大部分进城农民在小城镇,就近就地就业,进入大城市的较少。大部分进城农民从事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对文化程度要求不高的服务行业。永宁乡通过对剩余劳动力比较集中的村开始实施整村推进计划。集中培训,定向转移,政府组织培训工种达30多个,输出的岗位主要有以下几大类:手工艺品加工、餐饮服务、纺织品加工、家政服务、计算机应用、车床加工、驾驶与维修、机械制造、电焊,而且出现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工种。实现人均月劳务收入达到800元以上,对农民增收的作用不断增强。
三、永宁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状
山区农业是永宁乡农业的典型特征,与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的目标要求相比,永宁乡农业科技建设具有特殊的难度。永宁乡的新农村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结合乡情,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生产生活质量为根本,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永宁乡新农村建设现状如下:
第一,对农民做了一些相应的培训。在新农村建设中,6名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和农科站全体科技人员深入各村寨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20余期,参训人员达320余人次。第二,培育了一批科技示范户。黄果栽培、畜牧业、生姜、小米辣、灯盏花、万寿菊、生物资源开发等产业是近年来该乡农业结构调整中培育起来的能够促进全乡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全乡共培育科技示范户50余户,形成以户看户、以户带户,以户帮户的模式,为把广大农户培育成新农村建设的科技能手和致富带头人搭建了平台,提供了保障。第三,以市场引导农村经济发展。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的生产生活面貌,不断壮大特色产业,同时畅通特色产品外销的通道。按照“你发财,我发展”的思路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先后引进省内龙头企业5家,并与之签订了生产销售合同,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规模,形成市场和技术优势与示范带动效应辐射农户,加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