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管理论文>市场营销论文

农业大学参与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分析

2015-07-03 11:5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 从 社会 的边缘迈向 经济 建设主战场,主动为“三农”服务,是新时期赋予农业大学的责任和义务。将 农村 主导产业、 科技 专家以及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与农村商务信息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建立目标管理和激励与约束机制,以适度规模的信息服务站为主要建设 内容 ,参与到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既发挥了大学知识、人才、信息创新源和辐射源的作用,又促进了商务信息在农村的迅速传播,还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农村商品流通的效率和效益。
  [关键词] 农业大学 农村 商务信息 服务体系 构建思路
  
  实施“新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工程”是当前我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之一。农业大学对口支援建立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将农村主导产业、科技专家以及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与农村商务信息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切实体现了学校在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中的作用,促进了商务信息在农村的迅速传播,进一步发挥了农业高校技术源的优势和人才的优势,使工程的实施做到高起点、出实效,多方共赢的良好结果。同时对于帮助农民获取和发布商务信息,帮助农村逐步 发展 流通,帮助农民利用信息手段致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业大学参与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可行性 分析
  1.人才和科技优势突出,为开展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奠定了基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的社会角色和职能正在迅速的从社会的边缘迈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在传统的以培养高层次人才为基本任务的基础上,为社会提供技术服务的社会职能日渐突出。wWw.133229 .COM同时,农业大学是知识、人才、信息的创新源和辐射源,是农业科技 研究 的排头兵,也是农业科技成果的重要产生源,有着技术和人才的优势,为“三农”服务又是农业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这都为开展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奠定了基础。
  2.推广与示范工作加强,为开展农村商务信息服务搭建了平台
  (1)建立了三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网络 。近年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按照强化杨凌科技示范园带动功能,巩固提高省内示范基地建设水平,拓展省外示范基地建设范围的基本思路,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45个,形成了以杨凌为中心,立足陕西,面向西北的三级农村科技示范推广网络。
  (2) 总结 了不同特色信息咨询培训形式。学校与国内8所农业大学建立了高校网络联盟,与陕西电信联合开通农林科技“168”热线和“农家乐”服务,同时针对农业生产中存在的 问题 ,开展了集中培训、现场培训、网络培训等不同形式的科技培训,提高了农村劳动者整体科技素质。
  (3)形成了校地科技合作良性互动机制。近年来,学校积极与地方政府、涉农 企业 开展科技合作60多项,创建了咸(阳)?杨(凌)农业科技产业经济一体化模式。科技对农业产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的贡献,使许多地方政府积极主动要求与学校签订科技合作协议,形成了政府、企业提供项目、资金、场地,学校提供专家、技术、成果的良性互动机制。
  3.形式多样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为参与农村商务信息服务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学农、爱农、服务‘三农’”意识,是该校长期以来的优良传统。学校坚持以“受 教育 、长才干、做贡献”为宗旨,形成了以产学研紧密结合为特色,以科技支农、科技下乡为主体,以文化教育下乡为辅助,以“绿色营精神”为支柱,以“博士+硕士+本科”模式组队的社会实践新格局。每年组织学生2万余人次开展以送农业科技下乡、文艺下乡、社会调查、社会服务、义务助教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并在杨凌4个乡镇、35个行政村、12个中学和34家企业建立了社会实践基地。三年来,利用假期集中组织了60余支社会实践服务队,约3000名大学生在陕西、山东、北京、新疆等地的40多个县300多个村庄开展服务活动;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50余期,培训农业及企业技术人员15600余人次,解决农村及企业中的实际问题180余个,向地方政府提交了申报书和可行性报告36份。
  二、农业大学参与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机制分析
  1.总体思路。按照政府新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要求,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科技和教学资源,在已经取得的农村社会化服务成果基础上,建立商务信息进村入户的新通道,实现农村商务信息快速传播,促进农村产业的发展和物资流通,发挥科技在农业商务信息传播中的重要作用,促进传统农业向 现代 农业的跨越,促进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并为全国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积累经验,做出示范。

  2.实现与地方主导产业、 科技 专家以及大学生的 社会 实践活动三方面的结合。(1)结合地方主导产业 主导产业是地方 农村 经济 发展 的重要支撑,也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经济来源,与市场的联系最为紧密,信息的需求尤为重要,因此,结合主导产业的商务信息服务应该作为重要的服务 内容 ,由其产生的经济效益和辐射效应最为突出。(2)结合专家的科技服务活动 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不能只是片面的信息服务,应当与专家的科技服务活动、科技入户相结合,这样才能满足农村对市场信息和科技信息的双重需求。以提高农民的市场意识和信息采集 应用 能力,提高农产品的营销能力,这样才能使科技服务和信息服务有机结合,相得益彰。(3)结合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生在 网络 商务信息的采集和使用方面有着显著的技术优势和为农村服务的热情。通过大学生的实践和驻村活动,一方面可以提高农民的 计算 机知识和使用能力,为农村培养一批留得住的计算机使用人才。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大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得到锻炼和加强,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3.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体系建设运行机制(如下图)
  4.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管理机制。为了保证高校对口支援建立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体系的顺利建设和运行,可以成立项目领导小组、项目实施工作小组和项目管理办公室。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组织和领导工作,制定项目运作、管理制度。工作小组负责总体实施方案的制定、调整和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技术指导工作。办公室负责项目的落实、经验交流、 总结 和检查、督促等日常管理工作。
  为了提高学校科教人员到商务信息服务体系工作的积极性,应当将专家到站服务的工作纳入年终考核的内容,并在职称晋升、 教育 培训、津贴发放等方面予以考虑。对学生参与到服务站工作,记入创新与技能8学分的考核内容。同时按照相关规定向驻点工作人员发放下乡补贴。
  三、农业大学参与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 分析
  1.主要建设任务。在确定任务时,要考虑到地方主导产业、科技专家以及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三方面的结合,通过建立高校对口支援建立农村商务信息服务站,组织专家和大学生进村入户,帮助农民和农村经合组织收集、整理、发布商务信息、咨询商务信息,开展培训、提高其利用商务信息的技能。
  2.建设内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结合已经取得的农业科技推广网络基础,在大学周边的150个~180个村子建立农村商务信息服务站,组织专家和学生到服务站开展咨询和培训活动。他们在选址时结合了地方政府确定的主导产业规划,在不同的主导产业区,选择 交通 便捷,商务流通量大,商务信息服务的网络基础较好的村子建立服务站,同时考虑学校已有的试验示范基地或者大学生实践基地周边,便于信息服务与科技服务开展。
  3.建设规模。学校首先结合杨凌确立的设施农业、奶畜、杂果、农牧良种等主导产业建立了30~40信息服务站,为每个信息服务站配备电脑等设备,定时组织专家和学生到站开展工作。同时依据所在省农业生态条件、产业特色、资源状况和农产品优势区域划分,结合该省确定的主导产业,根据农民的致富需求,在学校现有示范基地的基础上,在不同生态区域和优势产业中心地带,如苹果、猕猴桃、茶叶、葡萄、设施园艺、花椒、奶畜等产业集中或集散区,建立信息服务站120个~140个。另外,依据相对集中与信息共享的原则,将各个信息服务站通过网络连为一体,形成共享数据平台,开放实用,提高了信息使用效率。
   参考 文献 :
  [1]路 剑 李小北:关于农户信息化 问题 的思考.农业经济问题,2005,(5)
  [2]黄和文 和谐发展视域中的“三农”问题审视.高等农业教育,2006,(1)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