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管理论文>企业管理论文

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研究硕士论文(共5篇)

2023-12-05 20:0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第1篇:浅谈油田工程项目内部控制


  在当前新常态、持续低油价的新形势下,影响油田生产经营的环境不仅日益复杂,而且提升效益的措施越来越艰巨,油田已经进入了由盈转亏的严峻局面,如何提升油田核心竞争实力,不断提升油田生产经营效益,成为油田最为关注的问题,加强工程项目内部控制则为油田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保证。


  1.内部控制的概念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工程项目内部控制是从项目的计划建设到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的全过程的控制。以专业管理制度为基础,以防范风险、有效监管为目的,通过全方位建立过程控制体系、描述关键控制点和以流程形式直观表达生产经营业务过程而形成的管理规范。


  油田开发需要实施一系列的油田工程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工程建设项目),来促进企业实现既定的发展战略目标。由于工程建设项目具有投资金额大、建设周期长、风险及不确定因素相对较多等特点,因此这些建设项目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关系着油田的生存和发展。在工程建设项目中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目标,就是确保油田实施的建设项目的投资、工期、质量达到预定目标,最终实现油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2.实施工程建设项目内部控制的意义


  一是实施内部控制能提高工程管理活动效率。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可以保障企业对工程建设项目的有效控制,为企业减少风险或损失。有效的内部控制是对各种管理方法的全面、全过程的有效控制。可提高工程项目进度,保证其质量和投资效率。


  二是实施内部控制能避免违规造成的法律风险。良好的内部控制机制,可以确保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制度在企业实施工程项目时得到有效的执行。合法合规的工程项目管理活动,可以避免因管理违规给企业带来的法律风险。


  三是实施内部控制是保证工程建设项目控制效果的强有力手段。良好的内部控制机制,可以通过工程建设项目的预算控制、过程的监督和修正以及事后检查、汇总分析,从而有效地降低直接或间接成本的投入,提高投入产出比。


  四是实施内部控制是搭建工程建设项目的沟通桥梁。良好的内部控制机制,可以使单位与部门、部门与部门之间及相关人员职责明确,分工到位,确保沟通渠道顺畅,从而确保项目计划的执行,提高项目运行效率。


  五是实施内部控制可以保全企业财产。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可以堵塞工程建设项目漏洞,遏制企业内部的腐败,保证工程建设项目信息真实、合法、完整、规避经营管理中的风险,最终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当前工程建设项目在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通过内查外审,发现在油田部分单位的工程建设项目中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违规行为普遍存在,并且是屡查屡犯。具体问题表现在:


  3.1个别单位未严格履行建设程序


  一些单位把工程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当做要投资的工具,只在资金数量上下功夫,不重视项目论证;在实施中发生重大方案调整时,也未按规定重新报审、报批;存在擅自扩大建设规模、提高建设标准、增加建设内容,以及无效、低效投入等问题。还有的单位不按规定要求进行开工前报批,在还没有进行施工图设计时,就盲目开工,有的项目竣工后长期不办理验收。


  3.2规避招标投标,违规发包工程


  在过去的年度审计报告中最突出的一条就是工程建设项目应招标未招标。依据国家法律规定,建设工程总承包施工单项合同估算价在200万元以上必须进行招标。个别单位却视而不见,公开规避。还有一些单位将一个工程拆分成几个工程,使其合同金额达不到招标的强制要求。还有的单位甚至将法律规定必须公开招标的项目改为邀请招标。


  3.3合同管理制度不健全,权责不明确


  结合对前几年的工程项目的内审外查,发现个别工程项目的合同未经法律事务方面的专业人员审核,合同未使用规范的标准文本,合同内容不规范,不细致、不全面。合同签订的时间、地点、内容,甚至金额都不明确。先施工后签合同的事情时有发生。


  3.4工程设计变更不规范


  个别单位以抢工期为名,未给设计单位充分合理的时间进行勘察、设计,致使施工图粗糙,导致实际施工过程中工程變更频繁。一些应由设计人员变更的内容,建设方和监理方以现场联络单或实物点交的方式进行确认,有的变更金额甚至超出原设计预算分项的金额,如某井场道路,在完成设计规定的基层灰土厚度后,未经勘察设计、未经设计变更,建设方依据经验另外指令加深敷设基层灰土1米,超越了签证的权限,也大大的增加了工程造价。


  3.5用监理替代内部控制


  建设方委托监理后,疏于对工程建设项目的监督控制,或超权限替代监理单位履职。发生问题后相互推诿、职责不清,造成建设方内部控制缺位。


  3.6存在未完项目提前估价结算的“预结工程”


  前些年因总部计划下达较晚,为保证计划完成率,建设单位将当年未完成的工程项目,提前按合同额办理结算并转资。由于后期施工时发生变化,造成实际结算与预结项目不符。


  4.原因分析


  4.1法规意识淡薄,内部控制制度不落实


  未严格履行建设程序及规避招标投标的原因,主要是工程建设单位的法规意识淡薄,执行内部控制的力度不到位,再加上工程建设项目中还存在“传统做法”、“特事特办”、“时间紧,任务重,为提高效率”等等事由。他们有意、无意的绕开了内部控制,没有将企业建立的内部控制程序,制定的制度手册,当成自我监管的自觉意识。法律法规意识淡薄,导致个别部门和相关人员,不能完全按照制度落实内部控制的要求。


  提前“预结工程”,表面上企业按计划已完成投资,满足了考核,但实质也留下较大的隐患。一是造成“账实不符”,使经济数据不准确、不完整,财务核算失实;二是造成建设工程活动中的投资、工期、质量、安全、合同等控制目标的失控;三是易被不良从业人员,挪作他用或形成“小金库、账外账”,给油田造成不良影响和损失。“预结工程”缺乏有效的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手段,容易造成项目实施的信息渠道不畅和缺乏有效的监管方法,导致内审、外查时企业承担的风险大大增加,极易被严肃问责。


  4.2轻视控制活动,内部控制力量不扎实


  工程设计变更不规范,研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内部控制工作没有正确的认识,内部控制仅仅是停留在机构健全的层面,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油田内部控制流程中已明确规定,凡涉及结构安全及重大的变更,必须交由设计人员出具的设计变更单后方可实施。个别建设单位的现场管理人员,超审批权限及额度,违规签发工程变更单替代设计变更。


  4.3缺乏事前、事中监督,内部测试流程不完善


  产生上述所有问题在于内部控制监督部门采取事后监督的机制,全过程监督和其服务的功能没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造成了许多既成事实的问题无法整改的局面。油田已开展了在建项目跟踪审计及流程测试等事中监督措施。以内部控制单位开展的流程测试为例,目前仍存在样本选择不科学,各单位抽取样本随意,人为控制的因素多,发现样本有问题,也不上传的现象,测试流程尚需完善。


  4.4权责不清,沟通不畅,统筹规划不系统


  出现项目实施超投资,没有履行基本建设程序等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工程建设项目的计划实施相互沟通、协调、支持不够,存在“各管一摊”的现象。计划部门管投资落实及完成率,法律部门管合同签订,建设单位或项目部管建造过程,基建部门管程序及技术。一旦过程中发生较大变化或问题,各部门之间缺乏横向沟通,上级与下级间缺乏垂直沟通,以及沟通无效造成的。内部沟通不畅,必会造成工作秩序混乱,导致权利不清,责任不明。


  5.完善工程建设项目内部控制的措施


  5.1完善工程建设项目内部控制环境


  一是完善并梳理相关内部控制制度。目前关于工程建设项目制度更新较快。我们要尽量将相关的控制点匹配上对应的法规,便于内部控制手册对照执行。


  二是完善工程建设项目内部控制结构。工程建设项目的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要明确规定各种岗位的职责范围,明确涉及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责任和权限,逐步形成一整套自我制约和自动检查的岗位工作关系。


  三是提高认识,增强内部控制意识。如重大变更要依照建设程序上报原计划审批部门审批后方可实施。应按权限设定工程变更签证权限,应由设计部门确认的,建设单位不得自行确认。现场变更签证也应一事一签,大额签证要报有权限的领导审签;再如先施工后签订合同的“倒签合同”这一问题要认真分析产生的原因。例如有些抢修的工程,今年总部在编制2016年企业版内控手册时,采纳各个企业的建议,有四种特殊情况的,合同主办部门可在采取紧急措施后30日之内按规定完成合同的审核、审批、签署手续。这样就使内控实施细则不断完善。


  5.2建立有效工程建设项目内部控制的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企业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内控部门应对“预结工程”进行识别和评估。前述工程项目未完就提前估价结算并转资,造成“账实不符”,使投资、进度等控制目标的失控,内控部门应进行风险评估,计划及财务部门应摸清家底,将其纳入管控体系。相关部门要跟进,内控及审计部门要做好监督。


  5.3建立信息沟通系统


  工程建设项目内部控制各环节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管理好这些数据信息很重要,它不仅是外部监管法规的要求以及内部控制事后检查的重要证据,更是企业内部核算、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依据。


  工程建立项目内部控制的信息系统,可以极大地解决信息沟通不畅带来的负面影响。有效的信息系统使各部门、各单位的信息共享,也使管理能有机的结合起来。计划部门通过系统可以实时掌握项目动态,当发生重大变更按规定及时上报原审批部门审批。合同管理部门要及时掌握合同的履行情况,防止产生合同纠纷。基建部门要及时掌控质量,应对项目的工期以及基本建设程序履行进行实时控制。内控及审计监督要将事后监督推向事中监督,并加强服务。


  通过工程项目内部控制的信息系统可以进行科学的抽样检查,可以更清楚地了解业务流程、重要风险、关键控制点以及存在的缺陷,有利于加强管理。


  5.4制定权利、责任清单,严肃问责


  屡查屡犯现象是工程建设项目内部控制执行过程中的顽疾,它严重影响到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和对风险的控制能力。同时屡查屡犯对控制的权威性形成挑战。若任其发展,会使违规人员更加无视规章制度的存在,从而影响到大家对整体制度的执行自觉性。规避招投标应查明原因,对以权谋私给企业带来损失的必须严肃问责。要摒弃为追责而追责的形式主义,制定有效的权利清单、责任清单,规范职责权限,编制责任清单,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科学化、制度化、透明化。


  5.5建立系统的培训体系


  内部控制实施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培训。一是要端正态度,正确认识什么是内部控制,为什么要进行内部控制,从思想上重视内部控制。培训使全员都有内部控制的意识和责任。二是要明確培训制度、流程、授权和职责分工,加强实务指导,让每位员工都知道自己在内部控制中应该什么时候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行使什么权利,完成得好或不好,肩负什么责任,承担什么后果。将内部控制真正融入到员工日常工作中。三是要提高内控检查人员工作能力,真正掌握内部控制实施技术、方法和工具,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


  总之,工程建设项目内部控制贯穿着工程从立项到竣工验收、交付使用一系列过程中的每个环节的方方面面。加强企业工程建设项目的内部控制对提高项目的管理水平、风险行为防范能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越来越显示出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作者:杨玉萍

  第2篇: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


  一、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一)内部控制环境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1.治理结构。完善的公司治理应该是由股东、董事会和监事会对管理者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监控,从而确保企业能对准确、充分的信息进行及时的披露。相反,如果三者对管理者行为没有进行有效的监控,则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必然会受到影响。


  (1)股东。一般股东大会多采用“资本多数决策”做出决议,当上市公司的股权高度集中时,经营活动就很有可能由控股公司控制,所以会计信息的披露就会在很大程度上迎合控股公司的需要,这样一来就提高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可能性。


  (2)董事会。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处于核心地位,既承担了公司法人资产的经营,又是连接股东和管理层的桥梁。董事会的独立性会影响董事会工作的进程,进而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造成影响。如果董事会成员与管理层人员重合,就无法实现董事会和管理层之间的相互制衡,从而为管理层进行会计信息造假提供了机会。


  (3)监事会。监事会的主要工作就是检查公司的财务,对董事会成员、管理层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建立和完善监事会,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而监事会必须掌握相关财务和法律方面的知识,才能对会计信息造假的行为进行有效的制约。


  2.结构设置和权责分配。构建组织结构是实行内部控制的前提,职责分配是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能够使内部控制的作用和效果最大化,从而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结构合理,应确保组织和畅通无阻的信息交流,良好的信息沟通对会计信息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如果会计信息的沟通因为狭窄的流通渠道而受到阻碍,就会导致会计主管拿不出企业需要的,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这会对需求企业造成损害,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风险评估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有效的财务风险评估对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甚至企业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财务风险意识较弱,风险评估不当,就会使企业陷入非常窘困的境地。企业如果不能及时识别来自企业内外部的各种风险,并且对它进行必要的评价,就无法采取相应的内部控制手段有效的控制财务风险,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三)控制活动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控制活动是确保管理层的指令得到贯彻执行的公司政策和程序,如果企业在控制活动的制定和执行中出现了问题,那么预计的财务风险得不到控制,也无法针对突发事件建立有效的处理机制,就会使会计信息质量受损。如果企业通过风险评估有效的评估出了企业的经营活动存在的风险,但是没有执行良好的风险控制的能力,那么所有的评估和分析活动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和损失。控制活动对会计信息可靠性的保证作用与风险评估的要素一致。


  (四)信息和沟通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良好的信息与沟通系统会提高内部控制的效果。如果一个企业没有良好的信息与沟通系统,它提供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可靠性大大降低。通信失效和有关部门之间相互合作的缺失,会致使会计信息无法被及时的传递,进而使失真的会计信息出现。由于管理者为实现自己的私利而有意的操作,在证券市场中常常出现财务报告提交和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的情况。这也表明了不完善的信息沟通系统会致使在处理过程中的会计信息出现延迟。


  (五)内部监督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内部监控指的是以监事会和内部审计的监控为主的监控体系,健全的内部监督体系能够减少管理者的会计舞弊行为。监事会主要负责对董事会和管理者的行为进行监督,保证对外披露的财务资料的真卖性和可靠性。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责是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审查和评价,是一种特殊的控制活动。审计部门对公司财务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实施监管,对于尽可能地暴露故意或非故意的错误具有推动作用,提高会计信息的有效性。


  二、通过完善内部控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建议


  (一)完善内部环境


  1.建立网络内部监督机制。会计舞弊的产生一大主要原因是监督失效。因此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监督机制,加强企业内部监督和审计,从而提高内部控制的质量,成为内部控制的重点。由于会计数据的重要性,有必要指派一个专门的人员来负责会计网络审计工作,并且负责对网络会计信息的合规性,合法性进行审核。还应推动网络审计立法,加快和完善网络审计准则的建立,例如网络系统安全可靠性的评价标准,对网络审计人员的职业要求,还有网络系统的内部控制标准等,提供认证网络审计工作质量的标准,以保障网络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2.利用大数据时代的优势整合内部控制环境。大数据时代是一个信息更加全面,信息有用性更强的时代,在获取信息的途径被拓宽的同时,信息与使用者需求的契合度也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企业应该利用大数据带来的这些信息调整其激励机制、人员结构和权责分工等,因为在大数据背景下,任何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都是可以得到即時反馈的,认识并应对问题的机会显著增加,检验企业经营和管理活动所需的时间被大幅缩短了,所以在内部控制环境的构建过程中,充分运用大数据制定适应自身条件的策略,同时吸取他人的经验,是企业内部控制响应时代号召,适应环境变化的必然选择。


  (二)加强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公司员工的基本任务和职责,所有人员必须提高危机、风险防范意识,员工应该积极的向公司更高级的管理者反映可能出现在其管理职责范围内的危机。企业务必定期对下属人员进行风险、危机防范教育,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效果。


  公司每天面对着很多事由,一些对公司有积极的效果,而有一些恰恰相反。具有消极作用的事由会直接影响到公司的业务发展,假设发现带有消极作用的经济事由,公司管理者必须进行识别和评估。与此同时,公司的管理者应该注意事务的统一性、互联性,这样就可以通过某一种危机,来分析另一种风险或危机,并对该种风险进行管理。


  (三)建立有效的内部审计制度


  良好的公司管理者应调整内部审计的地位,积极为内部审计人员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管理工作不仅意味着带头执法,认真履行法律法规,也应该一如既往地支持内部审计员工的内部审计,应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给予高度重视。还应在晋升、提薪、工资福利待遇、为内部审计人员配备工作必须的硬件设备、必要的考核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使他们具备更加优渥的工作条件,让他们充满正能量地融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


  作者:刘天陇

  第3篇:现阶段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内部控制对于公立医院的运营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保障医院的正常运营,还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医院的健康长远发展。而实际情况是,当前许多公立医院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不仅无法发挥内控的最大作用,还相应影响了医院实际工作的有效开展。抓住现有的问题并采取最佳对策,是公立医院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


  一、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重要意义


  在新医改背景下,人民群众对于医疗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也就决定了公立医院需要不断实现自我发展和提升,进一步落实现有的法规和政策,强化医疗服务建设,并对参与的经济活动进行高度监督与控制,提升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品质和公众形象。开展并不断加强内部控制,能够通过严格而科学的管理制度对医院医疗服务和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监管,将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并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最大限度避免违规违纪现象,推动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升。在内部控制管理下,医院能够和谐运营发展,各种财会风险和运营风险也能得到有效防控。


  二、现阶段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主要问题


  (一)医院管理者对内控重视不足


  现阶段公立医院虽然较以往已经有了很大发展,但就内部控制方面来看,问题还是颇多的,首先便体现在医院管理者对于内控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上的不足。许多管理者均以医院的医疗技术进步、医疗质量提升和科研成果发展为主要目标,而忽视了内部控制上的建设,认为其对医院的发展意义不大,还会占用大量的资源与时间。一些公立医院虽然建立起了自身的内控机制,但人力和财力供应不足,各种制度建设与实施不到位,整体流于表面和形式,完全无法发挥内部控制真正的价值与作用。


  (二)预算管理机制建设不够完善


  内部控制的重要工作之一是对医院的预算进行科学有效管理,一方面保证预算资金的最优化利用,另一方面则确保各项财会数据的准确和完备。一些公立医院缺乏正确的认识,在内控当中并未建立起科学而规范的预算管理机制,尤其体现在编制方法不科学、管理理念较落后以及监管力度不到位等。在大型医用设备采购计划中未首先完成明确的筹资预算编制,对于细节性的预算使用也缺乏严谨的编制方法,导致医院的财务管理较为混乱,财务风险性加大,医院的整体运行受到较大的负面影响。


  (三)信息化内控手段仍较为滞后


  在信息社会中,信息化技术手段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对于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工作而言,还停留在落后的人力管控和传统管控方法上,不仅无法提升医院内部控制工作的效率,还不能保证内部控制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虽然一些公立医院建立起了信息化的办公模块,但其多为落后式、分散式的管理系统,资源共享性差,数据安全性低,给内控工作的效率性和安全性造成巨大影响。


  (四)专业内控人才队伍建设落后


  医院的内部控制工作需要应用到医疗、法律、信息和投资等各种专业知识,对于相关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而实际情况是,许多公立医院的专业内控人才队伍建设落后,现有的内控管理人员多为非专业的人员担任,且多由财务人员担任或兼任,其学历和职称层次不高,对于内部控制的知识掌握不强,甚至对医院业务知识和内部控制的简单流程都不了解,无法完成基本的内部控制工作,也就造成医院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落后。医院的内控机制运作不畅,相关制度建设与落实也不到位,大大强化了医院内部控制管理上的制约性。


  三、公立医院内部控制问题的有效对策


  (一)提升对内部控制的主观认识


  内部控制对于公立医院的管理和发展而言至关重要,也就决定了医院需要足够重视内部控制工作,尤其是医院管理者,应当改变以往的错误认识,通过加强学习来实现管理观念的转变和优化,进而加强内部控制工作的落实。同时,医院管理层还应当发挥自身的带动作用,通过组织培训等方式让所有员工都能够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积极主动配合医院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此外,医院还应以总会计师制度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支撑,实现内部控制工作的统一管理、统一实施,在强化制度建设的同时落实经济管理责任,使得医院内部控制能够得以建立和健全,并能良好的运行与发展。


  (二)重视强化预算管理制度建设


  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实施离不开完善的管理制度,其中,预算管理制度又是各种制度的重点。公立医院应当首先对自身情况进行全面了解,掌握医院在预算管理方面的关键环节和风险点,进而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并构建起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其次,应当完成医院预算管理组织架构,将各级机构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责任进行明确分解,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建立科学规范的预算编制流程,获得业务部门的积极配合,在获得各种预算项目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化分类,进而将医院发展目标和业务部门实际需求相结合,落实预算规划。


  (三)提高内控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强化医院的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使得内部控制工作能够全面运用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技术,提高内部控制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一方面,医院应加大基础性信息设备建设投入,提高医院的信息基建水平;另一方面,全面实现医院各信息子系统的升级与整合,完成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对接,实现信息的最大化利用,提高数据共享便捷性和效率。此外,应当加强信息安全防护建设,为内部控制工作中的所有信息设备提供立体的安全防护,避免信息设备损坏无用,也为避免内部信息的损毁和丢失。


  (四)提升内部控制人才专业素质


  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直接关系到内部控制工作落实的效果,也就要求公立医院在人才队伍建设上花大力气。一方面,医院应当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吸收大量具备综合性知识的高素质人才加入到内控队伍当中,既确保内控人员的高层次管理水平,又带动全员的知识观念更新;另一方面,应对现有的内控人才进行定期的培训,在不断拓展培训渠道的同时,鼓励内控人员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提升,在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和能力的同时,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为落实内控工作、推动医院长足发展不断奋进。


  结语


  公立医院加强内部控制是由医院内外环境决定的,是确保医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及时发现现有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办法进行有效解决,才能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为公立医院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作者:徐静

  第4篇: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探究


  一、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压力持续增加。做好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不但能更好管理、控制事业单位,还能满足事业单位的战略性发展需求。首先,全面实现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目标,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以降低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提高工作质量;其次,满足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需求,有效预防浪费、贪污现象的发生,保证财产安全;最后,加大事业单位的自我管理力度,在保证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工作正常进行的同时,实现内部控制的现代化管理目标。


  二、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问题


  1.不够重视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


  现阶段,我国相对较多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人员普遍存在不重视内部控制现象,表现为:部分管理人员认为财务会计控制仅是事业单位形式上的内容,通常只是走走内部控制过场,并未对其引起高度重视;不了解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内控意识淡薄,导致无法建立相对完善的监控制度;过度忽视单位的财务工作,降低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素质、工作效率,阻碍内部控制工作的正常进行。


  2.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不完善


  虽事业单位不断提高着财务会计管理、控制水平,但和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相关的制度建设仍相对缓慢,再加上相应制度的不健全,影响着内部控制工作的正常进行。一般来讲,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第二,事业单位的财务审计制度不完善。在这种情况的影响下,导致财务会计工作出现诸多漏洞,阻碍着内部控制工作的实施。


  3.财务会计岗位设置不合理


  目前,我国大多数事业单位均存在未合理设置财务会计岗位情况,具体表现为:未明确财务会计人员的岗位职责、违法操作等。财务会计中这些不良行为的存在,严重违反着我国财务岗位规定。因事业单位的机构过于精简,财务会计人员大多经由上级领导考核通过后,再统一分配到下层工作,致使财务会计工作經常出现人员缺岗情况,长此以往,间接加大事业单位的工作难度。同样,若事业单位工作中出现财务会计问题,极有可能因工作职责的不够明确,无法将岗位的监督制度落实到负责人身上,加大着事业单位的资金损失量。此外,我国少数事业单位还存在仅设置会计岗位、未落实内部控制制度的现象,造成无法充分发挥内部控制作用,降低工作质量。


  4.财务会计考核、监督方式单一


  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管理、控制中,因领导人员忽视对工作人员绩效的考核,缺乏综合性的管理、考核标准,致使其出现违法操作行为,降低工作效率。并且,在对工作进行考核时,大多将部门利润作为核心,未将管理者、内控参与者纳入其中。在这种情况的影响下,极有可能出现人为掩饰财务会计资料情况,影响财务会计信息、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发生该现象原因为财务会计内控考核、监督方式单一,给社会带来严重影响。


  三、加强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措施


  1.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


  ①事业单位管理人员需明确自身在财务会计控制的地位,了解财务会计控制重要性,树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理念。加大财务会计控制工作的宣传、推广力度,保证相应工作良好落实,并根据财务会计控制情况制定奖罚机制,从而为内控工作的实施提供保障。当然,在执行财务会计内控工作时,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需全面负责该工作,以促进单位稳步发展;②提高参与人员的内控意识,比如:借助讲座、宣传栏等方式帮助每位会计人员了解内部控制工作过程、重要性,促使其日常工作中严格遵循国家制度,在保证内控工作正常进行的情况下,提高工作质量。


  2.调整内部控制的管理体系


  事业单位经营中,若不存在相对完整、合理的管理体系,将无法正常实施内部控制工作。针对这种情况,事业单位需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内控管理体系,便于及时发现潜在性问题,并制定有效措施修正。同时,做好财务会计工作的管理、记录工作,这是保证内控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也是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真实、准确传递的重要指标。可通过对单位财务会计信息的动态性管理,形成相对立体的管理体系,保证内控工作的正常进行;适当调整和财务会计工作相关的管理体系,根据管理需求提高财务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另外,完善事业单位的安全控制体系,加大财务会计审计、监督力度,保证该工作的顺利进行。


  3.合理设置财务会计岗位,完善审计制度


  要想提高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质量,单位应根据自身情况,在严格遵循相应制度的情况下,充分了解各岗位对工作人员的需求,并根据财务人员的工作情况合理分配岗位。为从根本上规避某领导人员的专断行为,事业单位可安排工作经验丰富、高素质工作人员参与到财务会计工作的内部控制中,便于及时发现内控问题、及时处理;明确分工单位岗位,明文规定工作岗位职责,制定完善的财务会计岗位制度。总之,财务会计内控工作中合理设置会计岗位,除能保证该工作的正常进行外,还能从根本上预防身兼数职现象的发生,提高工作效率。


  从另一方面来看,虽事业单位制定了财务会计审计制度,但部分单位并未将其落实到底,导致无法充分发挥内控监督作用。因此,必须将审计部门从事业单位中独立出来,并根据实际的审计情况设置审计人员,严格遵循国家标准、制度,以在发挥审计部门作用的情况下,为财务会计内控工作的实施奠定基础;此外,还需根据事业单位工作情况加大信息系统的管理力度,做好对事业单位财会信息的维护、升级工作,制定有效措施保证财会内控网络系统的安全性,提高事业单位财会信息系统的管理质量。


  四、小结


  综上所述,伴随着事业单位的快速发展,其财务会计内控工作备受社会关注,做好事业单位的内控工作,对于保证财务会计工作正常进行、提高工作效率意义重大。但从财务会计内控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普遍存在不够重视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财务会计岗位设置不合理、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影响着财务会计内控工作的正常进行。因此,需加大事业单位的内控力度,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调整内部控制的管理体系,合理设置财务会计岗位,以在全面落实内控工作的基础上,促进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姜玉萍

  第5篇:基于风险管理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研究


  一、引言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提升当前银行的会计信息质量因素,从而可以提升目前银行资产的安全性能,从而能更好的使得客户的资料保密。银行的风险管理是由其内容、目标等多个方面组成的,其中银行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是指对会计相关工作的组织管理,对会计业务执行的整个过程中所有人员、所有部位、所有环节以及所有与会计业务相关内容的管理。本文以上海浦发银行为例,来探究上海浦发银行内部风险控制。


  二、商业银行业内部风险管理存在问题分析——以上海浦发银行为例


  (一)上海浦发银行发展及现状概况


  上海浦发银行在一九九二年八月二十八日正式由中国人民银行进行批准,从而成立的。上海浦发银行是在一九九三年的一月九日正式开业,并且浦发银行的总部是设立在上海的。


  (二)上海浦发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上海浦发银行这些年虽然在银行风险管理方面取得一些成果,但是目前来说仍然存在有一系列的问题,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制度执行力不足


  目前上海浦发银行对于当前银行会计制度执行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当前上海浦发银行内部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不能很好的执行,由于银行自身机构较大,并且银行会计管理部门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不能够很好的进行执行,从而导致银行内部一些问题不能够及时的传达到有关部门,这样在进行监督的过程中就不能很好的进行监督管理。其次,当前上海浦发银行在进行职责规避的过程中没有很好的进行完善,并且对于当前会计出纳工作中的一些管理办法没能很好的进行规范,从而造成银行的员工出现操作偏差,从而导致了银行风险的产生。


  2.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


  由于浦发银行体制改革完成重大转型,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建立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资产负债比例控制制度、组织结构内部控制制度,使浦发银行的资金风险会得到更大的保障。但风险控制是通过各种管理系统,内部控制也是以会计部为出发点蔓延至综合系统的每一个部门,对于不一样的职责,不一样的业务管理和业务进程都要互相联系起来。但浦发银行的风险管理系统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使每个部门的资源分配不够完善和科学,这样就会导致信贷企业对于资金安全产生忽略,那么会计部门为了可以更好的将资金进行筹集就会使得资金不能够更好的进行循环利用。加上衍生金融业务、新型业务的不断壮大,使得各个部门独立的进行核算而不经过会计部门。相反,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不仅没有将各个部门结合起来,而使各个部门单独行动,大大降低了会计内部制度的实施力度,没有充分利用资金,资金的安全也没有得到重视。


  3.会计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上海浦发银行目前对于其会计内部人员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当前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不达标以及当前会计从业人员的思想没能很好的跟上当前银行的发展。上海浦发银行对于其会计从业人员的的筛选是较为严格的,通常情况下会对内部会计人员进行各种考核,从月考到机考到年考以及会不定期的进行培养培训,但是由于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随着外资的不断流入,其银行内部从业人员的流动性会增大,这样就会导致一部分刚刚入职的员工无法在短时间内熟悉当前业务的流程以及其法律相关的业务流程,这样在一定的程度上就会导致目前会计从业人员之问出现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产生,这样就会直接影响到当前上海浦发银行严格控制其内部风险管理工作正常的产生。


  三、加强商业银行业内部风险管理的建议


  (一)强化执行力度,加强信息沟通


  上海浦发银行,应该严格按照落实当前会计进行出纳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准则,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将自身的工作进行完善,从而尽职尽责的进行活动,严格的细分当前对于会计岗位的需求,从而发现自身出现的偏差,要加强加快会计出纳业务的基本流程,让其行为准则符合其标准化内容,以此来有效的控制银行风险的产生。根据上海浦发银行在信息方面存在的风险和问题,上海浦发银行应加强对信息建设的重视程度,完善现有的沟通渠道和沟通的体系,并且对现代信息传递的方式加以利用,比如使用拥有对讲功能的设备,将不同的部门设定为不同的频道,以便相应的办公人员进行及时的信息咨询和反馈。于此同时,上海浦发银行还要加强各办公室之问的联系,通过各办公室之前的沟通协调来提升自身的运转效率,通过沟通和协调不仅能够提高上海浦发银行的信息处理能力,还可以提升上海浦发银行的凝聚力,從而提高会计内部风险控制的防范能力。


  (二)完善浦发银行内部控制制度


  中国商业银行改革的核心是实施符合国际标准的会计内部控制体系,弥补由不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产生的损失。国内商业银行业会计制度事实不明确,对坏账准备金计提比例太小,不良贷款的问题得不到较好的解决,导致商业银行的会计报表在表面上看起来盈利但是实际上可能是亏损的现象。与世界接轨,实施国际内部控制标准,可以促使商业银行迅速改革成功。通过巴塞尔核心原则的资本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可以运用以下手段:


  1.银行内部各部门各司其职,明确职责,明确分工。将部门的权力缩小,避免权力集中的情况出现。如:将贷款的审批和处理权交给不同的管理部门来完成。


  2.设立监管体制。通过建立内部审计部和稽核部来管理董事会,为避免被其他部门阻碍和干扰,在每一个步骤上都要相互合作监督。


  3.建立银行内部应急风险制度。根据银行的经营情况,科学的对风险进行预测,并作出应急方案,尽可能地保障银行的损失在可接受范围之内。此外,重视会计部门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监查力度。例如,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加强内部管理,要求各级部门建立决策系统,完成在公司治理结构下的执行系统和监控系统。建议浦发银行成立风险防控部门,并从自身水平出发,设立日常监管办事处,提高内部控制力度,严格防范财务风险。


  (三)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


  对于当前上海浦发银行会计从业人员的培训,首先是从会计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当前会计专业技能方面来进行,因为会计基础理论对于会计从业人员的日常工作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其专业基础能力是完成会计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保证,一名会计人员是否合格主要是从理论水准以及其专业技能方面进行甄别。对于上海浦发银行应该提高会计人员对会计风险控制的重视程度,明确在控制会计风险中担负的责任;要不定期的对企业的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只有让企业的培训人员可以很好的掌握所学的会计知识或者是会计准则制度,才能更好的进行内部风险的控制。这样对于国家发布的相关政策也能很好的进行解读。第二,就是加强企业会计人员的法律观念和意识。只有加强企业会计人员的法制观念,才能够让会计人员不会被眼前的利益所蒙蔽,从而让企业不会在会计报表上进行作假,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形成法制观念,时刻提醒企业管理者这些做法的严重性,所承担的法律责任,避免这种不正之风的形成,确保会计信息真实性。


  上海浦发银行对于银行内部的会计人员培训要分批进行,并且采取因人而异的培养方式,对于培训应尽量集中在假期以及每个月的中旬,只有这样才能不影响会计人员的正常工作,从而完成培训,让培训与工作两者之间互不矛盾。加强银行内部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可以更好的让会计人员进行提升,并且能让会计从业人员在不断的进行知识的汲取,也能对于当前会计从业人员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使得其自身产生一种社会认同感,从而更好的将自身投入到工作中。


  总结


  本文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是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的策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该行风险管理的策略。通过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一是上海浦发银行近年来对风险管理的认识逐步加深,风险管理水平也在逐步提高,但依旧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由于内部控制制度缺陷带来的操作风险以及由于整体风险管理技术不高而带来的各种风险。


  二是浦发银行可通过以下几种措施来达到风险管理的优化,通过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并完善三步走策略来提高操作风险的控制能力;通过提高风险管理技术水平,借助先进工具来达到对市场的深入分析,从而规避各类风险。


  作者:朱晓桃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