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的生命在于运动,资本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发挥它的潜能“而这些潜能在一定程度上是和资本本身的价值量无关”。这就是说,资本的潜能,不取决于资本量的大小,而是取决于资本生命力的大小。资本的生命力,就是资本的运作能力。本文拟就企业内部资本运营能力的提升,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资本运营与企业资本运营能力
资本运营是形成于中国的一个经济学新名词,西方经济学中没有这一概念。目前资本运营在提法、含义、形式上都没有统一起来。常见的提法有以下几种:资本运营、资本营运、资本经营、资本运作。关于资本运营的含义,一种观点认为,企业资本运营就是企业外部交易型战略的运用,兼并收购与重组是企业外部交易型战略最复杂、最普通的运作形式,也是资本运营的核心。另一种观点认为,资本经营是对资本的筹划和管理活动,这种界定是较宽泛的,并非将资本仅仅看作狭义的资本金,而是将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都看做是可以增殖的资本。资本经营也不仅限于产权经营活动,还包括可以使资本得到最大增殖的一切活动,如实业资本经营、金融资本经营、无形资本经营。
由此可见,资本运营应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资本运营涉及的内容很广泛,资本运营从形态上,可以划分为实业资本运营、产权资本运营、金融资本运营和无形资本运营。所以,资本运营的广义内涵大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资本的内部积累,二是资本横向集中,三是资本的社会化控制。从狭义上说:资本运营是指企业通过具体的产业将自身的各类资本,不断地与其他企业、部门的资本进行流动与重组,以达到资本增值的运作行为。资本运营作为一个与生产经营相对应的概念,以资本价值为对象、从价值形态去运作企业资源,包括资本筹措、资源配置、资产重组、营运杠杆等价值环节。所以,资本运营是把企业所拥有的一切有形和无形资产以及企业的人力资源统统看成是可以增值的活化资本,通过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动态调整等多种形式,如收购、兼并、股份制、参股、控股以及联合、租赁等进行有效运作和经营,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本增值的运作行为。资本运营具有如下特点:第一,资本运营的对象是价值化、证券化了的物化资本,或是可以按价值化、证券化操作的物化资本;第二,资本运营的核心问题是通过优化配置来提高资产的运行效率,以确保资本不断增值;第三,资本运营的收益主要来自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后,生产效率提高所带来的经营收益增量,或生产效率提高后资本市值的增加;第四,资本运营中资本的循环与生产经营中资本的循环不尽相同,例如它可以表现为货币资本、虚拟资本两种形态,有时也可以表现为生产资本、货币资本、虚拟资本三种形态。
企业资本运营能力,主要是指企业通过物化资本的优化组合来提高其运行效率和外生效应的能力。资本天生是要追逐利润,这就注定其必然从效益低的部门流向效益高的部门。只要在法律允许的前提下,企业有权采取任何经营方式,来盘活资本,使企业对资本的经营由单功能向多功能转变。资本运营的效应,资本追求利润的天性,客观地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这是资本运营的外生效应;而按其产生利润的来源,大致可分为增值效应和转移效应两种内生效应。增值效应即通过企业资本运营而引起社会财富的增加,是增量范畴,属于整体社会财富的积累部分(也叫资本积聚;而转移效应则只是由资本运营引起的社会财富的转移,利润来自于被转移的财富,是对存量财富的再分配(也叫资本集中)。可见,前者是符合效率原则的,是一种帕累托改进。而后者则仅仅是社会中一部分人通过降低他人的福利水平,来改善自身的状况。这种效应能否长期存在,最终决定于能否产生增值效应,取决于资本运营的增值效应。
资本运营是生产经营的深化延伸和必需手段。如果说资本运营是企业的“外功”,那么生产经营就是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内功”,真正的企业高手应是“内外兼修”的。从根本上讲,资本运营收益是产业利润的一部分,表现为资本运营之前和之后企业利润的差额,往往通过资本收益率来反映资本增值情况。比较而言,资本运营是一种“可增长技能”,具体表现为通过收购、兼并、重组、分拆、合并、置换、变现等多种手段,对价值化(资本化或证券化)的企业资源进行存量调整、实现质量优化、促进增量扩大(资本集中)。因而企业一旦具有这种技能,就会在较短的时间内拥有不同寻常的竞争优势,获得难以想象的资本增值,甚至会收到“四两拨千斤”的神奇功效。资本的生命在于运动,资本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发挥它的潜能“而这些潜能在一定程度上是和资本本身的价值量无关”。这就是说,资本的潜能,不取决于资本量的大小,而是取决于资本生命力的大小。资本的生命力,就是资本的运作能力。本文拟就企业内部资本运营能力的提升,谈谈自己的看法。
由此看来,资本运营能力至少包括两个方面的能力:一是资本的增值能力;二是资本的外生效应能力,即资本的扩张力。随着资本运营成为现代企业经营中不可或缺的形式,甚至作为一种独立的经营运作形式而成为某些企业独特的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如何提升企业的资本运营能力,已经成为企业重要的研究课题。
二、影响我国企业资本运营能力提升的内在因素
(一)企业缺乏内源性融资能力
从资金来源渠道不同来分,企业融资主要有两种基本的融资方式:即内源性融资和外源性融资。内源性融资是指企业的融资资金来源于企业的内部积累,如折旧基金,新产品开发基金等各种基金,也包括企业公积金、留存收益,以及发行股票增加的实收资本等。因此,内源性融资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企业的盈利水平等因素。
企业的目的是追求高利润,通过资本积累,转化成更多的生产资本,可以带来更多的剩余价值,获得更多的盈利,从而促使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但我国大多数企业所面对的困难主要是:资本金不足、负债率高、亏损不断加重。虽然通过相继出台的系列改革措施,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已逐步面向市场,随着市场机制调节力度的加强、竞争压力的不断放大,企业经营管理者和职工的利益与企业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即企业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己普遍增强。然而,与此对应,企业中各种深层次的问题仍然存在,企业所面临的形势越来越严峻。表现在:负债率不断提高、资本循环不畅、周转失灵甚至出现大量的流失;停产、半停产和破产清算的企业不断增多;资本低效运营问题相当严重。所以,目前我国企业缺乏内源性融资能力。
(二)资本运营的动力不足
技术创新是资本运营的动力,是一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手段,技术创新是企业不断增值的直接推动力,是资本扩张的催化剂。而我国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存在许多障碍:其1,技术创新主体错位,应用与研究开发不足;其二,研发资金来源单一;其三,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脱节,与科技界普遍缺乏联系,技术改进效果欠佳。
(三)企业缺乏资本运营的战略规划
企业发展战略是一个企业开展生产经营与资本运营所必须的导向。对企业具体的生产经营活动来说,战略或许显得无关紧要,但企业资本运营是绝对离不开战略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任何企业都不可能自信的说自己是永远的胜者,瞬息万变的市场,今天的赢家有可能就是明天的败者。而部分弱势企业在资本运营的方式上,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误区,主要表现为:(1)贪大求全,重扩张轻收缩;(2)变化无所觉察或反应迟钝,缺乏战略管理的思想,没有主动调整资产结构,坐失资本运营的良机,给企业和国家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四)缺少懂资本运营的现代企业家
熊彼特认为只有那些对企业的发展具有远见卓识和捕捉能力,对发明或资源开发高瞻远瞩,对审度其经济潜力具有特殊天资并使其在投入使用后不断臻于完善的人,才堪称企业家。照此理解,真正的企业家不仅关心生产与营销,更要关心资本运作;不仅善于通过管理整合内部资源,而且善于通过外部交易吸纳外部资源。受我国传统的人事任免制度的影响,我国企业都有厂长、经理,而缺乏真正的企业家。特别是缺乏懂资本运营的企业家。
三、提升企业内部资本运营能力的对策
(一)确立优化资本、提升价值等资本运营的理念
企业的发展壮大与经营者的素质直接相关,而关键还要看经营者是否具有前瞻性的经营理念。有许多企业经营者均深谙商品的生产与经营,注重企业的生产、销售、采购、成本控制、客户服务、新产品研发、市场营销、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等等,怡怡缺少的是资本运营的理念。企业资本运营不是简单地出售资产或收购企业,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企业自愿开展和即将面临的一种经营活动。作为现代企业的经营者,更应该确立资本运营的理念,通过资本运营来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实现企业的目标。
(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营造资本运营的微观基础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所谓现代企业制度,用一句话来说,就是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对传统的工厂制国有企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造。只有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才能实现政企分开,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
(三)培训资本运营人才,造就优秀企业家队伍
企业的资本运营能否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经营者的能力和素质。经营者的能力、素质和决策关系到企业的兴衰,关系到企业的前途和命运。所以搞好资本运营理论培训,造就资本运营人才,选拔懂资本运营的优秀企业家担任企业的经营者是企业资本运营取得成功的关键,也是促使企业素质不断提高的关键。
要按照优胜劣汰竞争规律,促进人才流动,培养熟悉企业资本运营的专业人才,选拔优秀企业家担任企业的经营者。现阶段,我国完全符合企业经营者条件的人才并不太多,但有志于在实践中磨练、培养自己成为企业家的人却不少。推动资本运营,必须彻底摒弃上级行政机关任命制,而采用社会招标、招聘的方式,把选拔经营者推向市场,即按市场竞争规律在任何地区、任何部门、任何单位、任何职业的人当中选拔经营者。可以采用社会招标、投标方法选拔经营者。使人才在市场上自由流动,把真正懂资本运营的人才选拔上来,造就和扩大我们的企业家队伍。
(四)发展企业资本运营基金
企业资本运营基金是共同基金的创新品种,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企业资本运营过程中发挥了非常突出的作用。该基金既有共同基金“集体投资,专家经营,分散风险,共同受益”的共性,又因其有明确的投资方向而独具特色。我国当前企业资本运营的规模呈不断扩大之势,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企业资本运营基金,对开辟市场化企业资本运营的资金来源新渠道具有重要的意义。发展企业资本运营基金既要参照国际上有效的模式,又要结合当前我国的实际需要和条件,有序、规范发展,以市场培育为主,政府引导为辅。一方面,国家财政可拿出一定的专项资金,作为企业资本运营基金的发起资金,吸引社会投资者,组建以社会投资为主的基金,并委托专业管理公司运作;另一方面,要在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面积极鼓励非政府引导的企业资本运营基金的建立和发展。在给予税收、政策性贷款等方面优惠的同时,消除障碍,培育市场,使其在业务操作上有更大的运作空间。
(五)强化自身的管理机制,建立中长期发展战略
随着企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就会有建立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需要,这时就更需要改变企业自身管理,建立现代、科学的管理体制。当然,如果企业能够从一开始就建立规范的管理、治理结构,那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将会更为有利。很多跨国公司都有完善的中长期发展战略,而且在进行有关的资本运营之前,都会审慎地研究资本运营活动与企业长期发展战略之间的关系,是否符合长期发展的要求,是否有利于实现企业的长期目标等,以保证资本运营能够为企业带来长久的竞争优势、发展潜力。而这正是国内企业所缺乏的。这就要求我国的企业应建立企业发展的中长期战略,作为资本运营的基础,防止运营活动的短视现象。
(六)实施企业技术创新,增强企业资本运营的原动力
企业应通过资本运营充分挖掘现有资本的潜力,使资本存量变成流量,通过资本的流动性获得增值的契机。技术创新是实施资本运营的重要途径,倘若技术创新在企业发展的某一极限点上取得突破,就有可能发生新的产业结构突变,进而带动产品的更新和工艺的改进,使企业的产品占领更广泛的市场和获取更丰厚的收益。但技术创新是在现有资本存量基础上的创新,是充分发挥现有资本潜力,综合有效地利用企业人、财、物等资源的创新,是对现有资本的优化和重组。因此,企业资本运营战略的实施必须依托于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
通过技术创新,可以为企业资本的积累、集中和社会化控制提供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并使资本和科技紧密地结合起来,提高资本运营的效率。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具有很强的经济溢出效应。
资本运营对于我国企业来说,还是一个新的课题。目前虽然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但是,随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资本市场法律法规的健全,国家资本运营良好环境的营造,我国企业的资本运营一定能够走上规范的运行轨道。企业资本运营不是简单地出售资产或收购企业,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企业自愿开展和即将面临的一种经营活动。所以,提升企业内部的资本运营能力,是我国每一个企业必须炼好的内功。
作者:郭天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北京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