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针对门诊护理工作特点,从过程管理入手,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避免和减少护理纠纷。方法 细化工作中每一个环节,将“查对”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防范和巧妙化解护理纠纷,防止事态恶化。
论文关键词:过程管理,防范,护理纠纷
总结近6年内护理纠纷的特点,共发生护理纠纷22例,其中11例是因为工作过程中没有认真查对,凭经验配药出错,5例是由于护士心情急躁,出错。其它6例均是由于沟通不到位或解释不耐心,语言生硬激怒了患者,22例纠纷中1例给予经济补偿,3例由院主要部门出面协调解决,其余18例均在科内妥善解决。
2009年元月起从细化工作中每一个环节开始,将“查对”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取得了显著效果,至今没有由于过错引起的纠纷发生,院级投诉为零,现将具体方法报导如下。
1查对工作贯穿于输液的全过程
1.1统一思想,加强薄弱环节的控制,门诊输液室的工作繁忙,强度大、人员少、对穿刺技术的要求高,每个患者的血管条件各不一样,比如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血管条件差(这时就需要有经验、技巧、语言、悟性)。当遇到就诊患者多,环境嘈杂的情况时,护士容易产生急躁情绪、工作慌乱、易出错,因此,护士必须做到情绪平稳、不急、不燥、不慌,仔细查对,按操作流程工作,是避免差错,降低纠纷的重要手段。
1.2从接待病人开始查对,无论皮试、静脉输液,护士在接到药品时就要开始查对,查对药品,防堵药房发错药,询问过敏史,防止发生过敏反应;查对用药方式、剂量、药物质量等;查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等;健康教育、特殊病人特殊对待(糖尿病病人需将药物溶入盐水中);耐心倾听患者的询问,一方面医患双方都有权利和义务保护自己,另一方面患者也督促我们再一次查对。
1.3准确配药,要求护士看清楚处方单上的药品名称、剂量、浓度、给药方法,无医生签名不能执行。查对清楚后准确配药,配药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消毒隔离制度。有的护士习惯凭借经验配药,不认真查对给药剂量、浓度、有效期,容易将药物剂量配错,发生危险,引起纠纷。
1.4认真查对、核实,准确穿刺。穿刺前还应认真查对、核实,由于等待输液的病人多,打针护士着急,对“三查七对一注意”有时不能有效落实,个别护士与患者沟通不到位,这也是输液室工作的薄弱环节,加强查对意识能够防范很多隐患的发生。
①有的患者由于对医院输液环境陌生,对打针有些恐惧心理,没听清护士是否在呼叫自己的名字就伸手打针。②有的老年患者听不清护士呼叫自己的名字,也容易出错。③有的患者心理想着别的事,没有注意听护士呼叫自己的名字,着急打针,也易造成护士打错针。④还有护士的原因,工作时思想不集中,配着药想着其他的事,把药配错,把针打错。⑤做好输液病人的巡视,防范护理纠纷,在多数护士的思想里认为巡视工作简单,不需要什么技术,不认真巡视,在出现问题时不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引起护理纠纷,正确调节输液速度,对患者进行指导和宣教,认真观察用药后局部及全身反应,及时更换液体,正确拔针,正确指导患者拔针后如何按压及注意事项。
2总结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吸取经验教训
2.1转变服务理念,强化服务意识,据报道有70-80%的医疗纠纷,并不属于医疗事故,而是由于服务引起的,确实因为护理水平不到位引起的护理纠纷所占比例小于5%,态度生硬,主要原因是缺乏与患者的沟通,在确定医患关系的同时,应发自内心的对患者表示关心,把患者当成自己的亲人、朋友、站在病人的立场换位思考,利用打针时间与患者沟通,同时充分调动起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和与医护人员的互动。当患者血管条件差或打针怕痛时,护士主动为患者选择小针头打针,这样会使患者感受到被关注、关爱、体贴而谅解护士,在工作中发扬医学人道主义精神,发自内心的同情、关心、爱护病人,视患者为亲人,平等负责对待病人,尊重病人的生命,人格。当今社会在医患关系物化、商业化中更应主动的接近、关心了解病人。因此转变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能有效防范医疗纠纷。
2.2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科内每月组织召开一次护理安全分析会议,对纠纷的苗头隐患进行分析,从过程管理入手,从环节上查找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持续改进,并定期进行效果评价,每一环节的质量决定了整个流程的质量,每一流程的质量决定了最终结果的质量。
2.3做好护士的心理辅导,从管理入手,首先做好护士的心理工作,组织讨论收集大家意见,统一理念,从思想根部改变对患者的态度,完善自我服务意识和质量。
我们之所以选择了这个职业就应该把它干好,正是因为有了这个职业才使我们相对独立,心态端正了,语言表达才美。工作才能踏踏实实,才能在实际工作中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就不会引起不必要的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