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管理论文>旅游管理论文

旅游英语专业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培养若干问题简

2015-07-02 12:0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我国旅游行业的蓬勃发展对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在高职高专旅游英语专业的教学中,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本文通过对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结合针对旅游行业企业、高职高专师生问卷调查的结果,提出了解决培养旅游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语言交际能力主要问题的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职高专旅游英语语言交际能力若干问题分析与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旅游产业进一步快速增长,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旅游从业人员队伍作保障。具有扎实英语语言功底和语言交际能力,掌握旅游知识和技能,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实用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鉴于此,许多高校,尤其是高职高专,都开设了旅游英语专业。但因其产生的时间不长,缺乏相关理论及实践的支撑,加之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仍采用传统的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与实践相脱节,导致其自身特色的缺失,培养出的学生与市场实际需求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学生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于2007年11月,以“高职高专旅游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为课题开始了研究,并对全国7所高职高专相关专业师生以及4家旅游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和研究,基本了解了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开展了相关研究和实践探索,并就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原则和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WwW.133229.Com
  1语言交际能力的内涵
  “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competence)最早是由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hymes)于1972年在其发表的《论交际能力》一文中提出的。它是对传统的乔姆斯基(chomsky)的语言能力(linguisticcompetence)学说的进一步拓展。他认为一个人的交际能力包括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即一个人的交际能力是包括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能力、心理因素、社会文化知识、语篇理解和语言应用等方面在内的一种综合判断能力。
  语言交际能力则是指交际者运用语言手段来达到某一特定交际目标的综合能力,主要包括语音能力、听力能力、口语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中英口笔译能力等。通过进一步分析,语言交际能力应该是以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为基础,以听、说、读、写、译(语言技能)为主要形式,加上与该语言相关的社会文化知识而构成的综合性交际能力。它既包括语言知识又包括语言技能,既包括口语也包括书面语,既包括语言能力、语篇能力、认知能力、文化水平、文体知识、非语言交际知识、情感因素等,又涉及到语音、修辞、社会、文化、文体、语用、教育、心理、认知等诸方面的因素。由此可见,语言交际能力不能简单地理解成一个人的口头交际能力,应该理解成是包括听、说、读、写诸方面因素在内的一种综合能力。旅游英语专业学生语言交际能力(本课题中主要指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则是该专业学生从事涉外旅游服务工作所具备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它是衡量其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的最重要的标准之一。由此可以看出,培养旅游英语专业学生语言交际能力是该专业的最主要的、最重要的目标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应该是高职高专旅游英语专业教学的核心任务和主要目标。
  2主要问题分析及对策
  高职高专旅游英语专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英语语言基础、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和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能胜任涉外旅行社和宾馆饭店的导游、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实用型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对该专业的课程体系与教材体系、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实训设施和实习基地、师资队伍建设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调整、改革和建设,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培养模式。根据对全国7所高职高专旅游英语专业师生及4家旅游企业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对高职高专旅游英语专业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培养体系中存在的若干主要问题作简要分析,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2.1课程体系与教材体系
  
  2.1.1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高职高专旅游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与教材体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课程设置上理论性课程偏多,实践性课程不足;知识性课程偏多,技能性课程偏少;基础性课程偏重,专业性课程偏轻;单一性课程较多,综合性课程不足。教材体系总体上仍存在针对性不强,职业性不突出,实用性不够,形式比较单一,内容较为陈旧的问题。
  主要原因分析:首先是对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和任务认识不清,导致课程设置基本上仍沿袭本科院校的模式,差异不大;其次是受传统办学理念的影响,课程设置仍然在不同程度上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重基础,轻专业,重单一,轻综合的现象。教材体系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教材的编写者对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和办学方向不够清楚,对旅游业的行业特点认识不足,对职业规范了解不够,从业经验缺乏,以及对涉外旅游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的了解和认识不够而造成的。
  2.1.2对策建议
  (1)以企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设置课程,编写和选用教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面向旅游、服务与管理第一线设置课程,将企业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作为确定旅游英语专业主体框架的依据。课程设置上要体现实践性、技能性、专业性、综合性的原则。教材编写和选用上要针对高职院校的特点及学生的语基础,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具体地说,针对高职学生总体上英语基础较差,学制较短,就业岗位层次不高的特点,教材编写应体现语言知识低起点、教学数量少而精、教学内容专业化的原则。
  (2)以职业资格证书要求为主线,在课程体系中及教材编写和选用时融入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体现地方特色,体现旅游行业的职业性。针对资格证书,开设旅游汉语类课程和英语类课程。开设与饭店管理和涉外旅游密切相关的现代信息技术课程,如“饭店住宿管理”软件、“旅游资源选择与对比”软件等。可根据各地就业需求和师资条件,适当开设多语种课程,如日语或韩语课程,帮助学生拓展就业方向,提升就业空间。
  
  (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立独立规范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培养适合旅游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模式要求高职旅游英语人才培养针对该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需要调整教学计划,适当增加实践性课程,选用实践性突出的教材,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以满足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求职的需要。实践性教学课程包括课堂实践、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三个方面。
  2.2课堂教学方式方法
  2.2.1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高职高专旅游英语专业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重知识,轻技能;重书面,轻口语;重基础,轻专业;重传授,轻训练;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方法手段落后。具体表现为:课堂教学重点仍然是英语语言知识(基础语音、语法规则和词汇),而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训练严重不足;书面语(阅读、写作等)教学耗时过多,口语(听、说)教学不足;基础英语教学抓的很紧,而专业英语教学明显不够;课堂上教师讲解过多,学生技能训练活动不够。由于教学设备设施等条件限制,大部分教学仅在教室进行,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不广泛或效率很低。
  主要原因分析: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教师对语言教学的认识有偏差,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方法;二是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用不适当,限制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内容;三是教师本人的旅游专业知识和英语专业技能(尤其是听说技能)不足;另外还有教学设备设施、学制、学生语言基础等客观条件限制等原因。
  2.2.2对策建议
  
  (1)充分重视英语语言技能的传授和训练。端正对语言教学本质的认识,将学习语言知识作为基础,培养语言技能作为主要教学目标。由此,努力改进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2)充分重视英语听说能力,尤其是旅游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从第二学期到第四学期每学期都应开设听力课和口语课。听力课和口语课应分开设置,口语课程由外教担任,听力课程由中国教师担任,中外教师相辅相成。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或电教设备,设计出逼真的模拟旅游,饭店交际背景,提供听说操练的配套练习,提高口语操练的质量。
  (3)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必须与旅游专业知识相结合。注重英语语言交际能力与旅游专业知识有机结合。用英语来系统讲解旅游专业相关知识,介绍最新国内外的旅游管理理念;引导学生把旅游理论知识和实际运用英语语言相结合;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以旅游专业知识为主要内容:口语训练可以围绕介绍旅游景点、接待外宾、订餐订票等和旅游业相关的内容来进行,使学生了解在旅游业中的语言习惯、相关表达等,培养学生在这一特殊服务领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
  (4)英语语言训练必须和文化知识相结合。开设《中国历史文化》、《英语国家概况》等课程。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基本国情教育,从而使学生胜任将来的工作。用英语讲述中国主要的名山大川等自然景观和地理地貌,使学生对中国丰富的自然资源有一个较为完整的认识。然后通过进行模拟导游训练,让学生自己能够充当导游介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2.3实训设施和实习基地
  2.3.1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高职高专旅游英语专业实训设施和实习基地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现有的实训设施和实习基地数量不足,质量不高,设置不规范;实训实习内容和方式比较落后,不能保证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和满足提高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的需要。
  主要原因分析:一些院校受传统的办学方式影响,对实训设施和实习基地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加上学院办学经费紧张,对这方面投入不够,导致实训设施规划不科学,设施不完善,设备质量低劣;实习基地建设力度不够且分布不合理;实训实习的内容单一,方式落后。
  2.3.2对策建议
  (1)学校领导必须提高对实训设施和实习基地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大力加强实训设施和实习基地的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尤其是对硬件建设方面的投入。完善多媒体语言实验室、自主学习室、模拟实训室等实训设施;对实训设施和实习基地建设进行科学规划,起点要高,设置要尽量规范和配套,尽可能接近或达到国内旅游行业现行的基本设施要求。
  (2)要采取多种形式与国内尤其是本地和毕业生就业集中地区的旅游企业建立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和稳定的实习基地。
  (3)实训内容与方式:有效的实训内容应以听说技能训练为中心,包括英语语音语调实训、英语听说实训、读写能力实训、翻译实训、旅游英语专业能力实训等。要采取多种有效而灵活的实训方式,包括课堂实训、校内实训、校外实训等。实训课的内容和时间安排尽可能与相关教学课程和教学内容衔接。学生实习应根据不同情况,灵活采用校内与校外结合、集中与分散结合、长期与短期结合的方式进行,以有利于学生获得良好的效果和尽可能多的就业机会为目的。
  2.4师资队伍建设
  2.4.1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高职高专旅游英语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合格的专业师资队伍数量不够,兼职教师缺乏;专业知识不足,专业技能不强;专业实践经验较少,教学水平不高,尤其是实践性教学能力较差。
  主要原因分析:旅游英语专业强调知识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其专业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英语教师、专业旅游教师应具备的素质,而且还要具备技术型人才的各种素质。与专业英语教师和专业旅游教师相比,高职旅游英语专业教师的智能储备应更全面,相关知识面应更宽广,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亦应更强大。而现有的高职院校旅游英语专业教师大部分来源于原有的英语专业教师或旅游专业教师,大部分人都缺少从业经历,其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与教学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实践性教学能力较差。由于学校与旅游企业和涉外旅游从业人员还没有建立起密切合作、协作的关系,缺少优秀的兼职教师的现状仍普遍存在,这对实践性教学更是雪上加霜。
  2.4.2对策建议
  (1)专职教师应既懂英语又懂旅游,具备旅游+英语的复合教学能力。同时还应具备一定的行业从业经验。建立相关培训制度和激励机制,鼓励现有教师学习进修。如选派英语教师参加各种旅游专业知识的培训,并鼓励他们考取导游证。安排实习指导教师时,采取1+1的方式,既每组实习指导教师都由一个旅游专业教师加一个英语专业教师组成,每月定期到实习单位蹲点、考察,写出书面考察报告。组织学校教师到校企合作企业各部门进行实际操作,安排教师到协作企业考察、挂职进修。通过教师参与企业管理,指导企业经营,既可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同时又获得了实习环境,提高教学的实践性。
  (2)兼职教师应是长期工作在旅游行业一线的从业人员。如资深的涉外导游,酒店的人力资源部经理等。学校把他们请进来,聘为兼职教师,参与学校教学、科研等工作,把企业经营管理的经验教训以案例的教学形式引入课堂。充分发挥这些人的专业特长和实际操作运用知识的能力,充分利用他们丰富的经验,及其对旅游行业前沿最新动态的了解与把握,在向学生教授一些操作技能性较强和实践经验较多的课程时,潜移默化地影响并形成学生的岗位意识和职业习惯。这样,旅游专业教师队伍才能逐渐成长为一支过硬的、名副其实"双师型"师资队伍,
  2008年北京奥运会给旅游产业和旅游英语专业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它将为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巩固国际旅游市场,建设一支高水准的行业队伍起到推动作用。为此,我们应不断完善旅游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深化教学改革,进一步调整专业结构,对该专业的课程体系与教材体系、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实训设施和实习基地、师资队伍建设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调整、改革和建设,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为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z].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姜希星,王鹏.高等职业院校旅游英语专业教学实践探索[j].中国高职研究,2006(07)
  [3杨群.构建高职旅游英语人才培养模式.中国旅游报[n],2006-2-24(6)
  [4]谢先泽,郑贤贵.旅游英语实践能力培养之载体探析[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7(03)
  [5]彭志韬.浅论旅游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革新[j].科教文汇,2007(07)
  [6]邓秋萍,孙心坚.探讨我院旅游英语专业的建设[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7(01)
  [7]李丹,崔蓉蓉.高职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初探[j].教育探索,2006(11)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