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管理论文>旅游管理论文

当前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探究

2015-07-08 09:5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民俗文化的内容丰富多彩现已成为旅游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在我国当前的旅游资源开发中,大量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仍然散失在民间,自生自灭,默默无闻。积极地挖掘和开发民俗旅游资源,不仅可以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进同国际间的友好往来和交流,而且还可以形成旅游特色,弥补以纯观光旅游为主,产品结构单一的不足,提高我国旅游业在国内国际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一、民俗旅游概念
  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以地域民俗事项为主要观赏内容而进行的文化旅游活动的总和。目前民俗旅游已和自然风光、名胜古迹旅游一起构成了颇具特色的旅游三大系列产品。从广意来讲,旅游实际就是民俗旅游,民俗和旅游是文化与生活的复合体。
  二、民俗文化在旅游中的优势
  1、民俗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服饰饮食、婚丧嫁娶、待客礼仪、节庆游乐、民族工艺、建筑形式等等,都各有特色,形成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景观。这些民俗文化现象,以其丰富的内容、浓厚的地方色彩、鲜明的民族特点,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构成我国民俗旅游开发的丰厚资源,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
  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由于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内一次抽样调查表明,来华美国游客中主要目标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却达56.7%。www.lw881.com目前,无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民俗旅游均已蓬勃发展:北美的“活人博物馆”通过仿照当年格式建造的房屋、棚圈、碉堡、果园组成的“移民村”,再现了几百年前欧洲抵美移民的生活、劳动和风俗习惯;科特迪瓦利用其独特精巧的人造面具表现其传统文化,还举办了全国舞蹈节;突尼斯根据西方游客喜欢猎奇的心理,利用本国土著居民的村落古迹、山洞住宅、民族服饰和车马游玩等民俗文化来发展旅游业,已成为非洲和阿拉伯国家中的旅游大国。在国内,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汇集了全国几十个民族的灿烂文化,昆明云南民族村也展示了云南25个少数民族的风俗,在广东,岭南文化、客家文化和连南瑶族风情的旅游开发也是目前的关注热点。因此,对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进行研究已成为当今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2、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多种需求
  (1)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审美需求
  我国各种民间建筑、民间服饰、民间工艺品,都自然流露着纯真质朴之美,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民俗旅游的开展,为旅游者提供了体验民俗审美文化的良好机会,常使旅游者获得终身难忘的审美感受。

  (2)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娱乐需求
  我国各地许多的民俗活动,如蒙族的那达慕大会、壮族三月三歌会、苗族的花山节、芦笙舞等等,都带有浓厚的娱乐性质。在旅游活动中,开展这些各具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可以很好地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求娱、求乐的心理需求。
  (3)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精神需求
  民俗作为一种传承文化代代相传,保持着社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维系着成员的民族情感。通过参与、体验民俗旅游活动,对于国内游客来说,可以深入了解伟大祖国不同的民族、地区所呈现出来的特色各异的民俗风情,感受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风貌,在游览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海外华人来说,通过体会祖先的生活方式,使他们对中国的历史和现状产生更大的兴趣,从而形成更紧密的情感联系。
  三、两者关系
  旅游者通过开展民俗旅游活动,才可能亲身体验和触摸到旅游地民众生活事项,体会到当地的民俗事项,体会到当地人民的生活的方式和、思想意识和审美情趣,实现审美与自我完善的旅游目的,从而达到良好的游玩境界。从某种意思上来讲:民俗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旅游,在未来不久将成为现代旅游的主流之一;由于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是旅游资源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也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因此,民俗旅游资源是旅游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能把握好并利用好这一优势资源是提高我国旅游品位的关键所在。
  四、民俗特色旅游资源的保护
  旅游开发一方面本身存在着扭曲地反映文化与真实地反映文化的差别,更重要的是,它必将干扰民俗文化原有秩序和发展过程,使落后地区受到旅游者外来文化的冲击。当地居民思想行为的混乱和盲目仿效追随将淡化原有文化的特征,进而在长远角度上破坏了旅游资源特征。
  这种现象目前有不少少数民族地区业已出现,一些民俗旅游村落除了歌舞表演外,日常生活已面目全非,与外界趋同,旅游者求异求知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旅游点的市场吸引力日趋下降。我们固然要看到,没有一成不变的民俗文化,联合国把横断山区的一个小村落划定为世界民族人文保护区的做法毕竟不可能推广到各地,也很难保证取得较好的实际效果。我们在旅游开发工作中所应当做的,一方面是尽量真实地反映民俗文化,对于不同时期的民俗尽量予以时间说明;另一方面是向当地居民宣传教育,除了极少数野蛮的、愚昧无知的民治行为外,民俗文化是没有优劣高下之分的,都是世界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的同时更应保护自己的文化传统,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失却自己的民俗文化特色,也就基本失去了旅游生命力,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在开发民俗旅游资源的同时有效地保护民族文化资源,是民俗旅游发展的关键.现就我国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策略。

 五、开发和保护民俗旅游文化内涵的策略
  对传统民族文化进行旅游开发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其它积极影响,但它也给民族传统文化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作用,如传统民族文化的同化、庸俗化、商品化等.加强民族凝聚力,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策略,对于民俗旅游的开发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旅游业在开掘民俗文化资源时,要充分发挥民俗文化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树立保护民俗文化传统的意识;要多方位体现民俗文化的旅游价值。民俗旅游已成为当今旅游业的一个亮点.发展民族旅游业应做到:自觉地执行民俗文化的保留和传承原则;旅游开发商应注意保护民俗文化:注重民俗旅游开发的经济效益原则。
  1、因地制宜,挖掘、开发和建设各具特色的新景观、新产品
  民俗旅游资源散存在各地各处。开发,就是要使这些散落在民间或各地的民俗资源具有招徕游客前来观光的能力。既包括对新开辟的旅游区中民俗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也包括对原有的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建设。俗语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开发民俗旅游资源要依靠当地所拥有的固有资源,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地从当地的资源特点出发,利用本身所特有的优势。如建筑、服饰、风味食品、民族歌舞等等,保持古朴的民风、特有的风情,同时又要让现代生活中新的民俗脱颖而出。要办原汁原味的民俗旅游,并不是要把一些文化落后、思想愚昧的阴暗面暴露给来人,而是要在开发过程中扬长避短,把纯洁、文明的、表现民族气节的正确方面提供给游客,那些落后、愚昧的东西通过开办民俗旅游,接受先进、健康的文化、科技和思想,可以逐渐消除。
  2、自然风光、文物古迹与民俗文化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民俗作为一种文化资源还有一个突出特点:可移性。民俗旅游活动除了在本地开展活动,吸引游客,还可以移到自然风景区和旅游城市进行表演、交流,从而获得更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蕴藏着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尤其很多偏远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活动更为丰富。虽然民俗旅游投资少,不需要大兴土木和投入巨额资金去培植旅游景观,但要在民俗源地逐一开办民俗旅游活动,从可进入性和区域集中性来考虑,都十分困难。要使民俗旅游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与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有机结合,可通过开辟民俗旅游一条线或筹建民俗文化村、民俗风情区、民俗博物馆、民俗娱乐城等形式,带动民族饮食、民间蜡染、刺绣、挑花、编织等工艺品的综合开发,将有突出特色的民俗旅游项目引进著名的自然风景旅游点,以及国内外旅游城市,作为固定的或流动性项目,参与到观光和文物古迹旅游,使它们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3、采取相对封闭措施,防止被同化
  旅游者与旅游地之间的交流和影响是相互的,但事实上由于旅游者对旅游地的社会影响远大于他们接受到的旅游地社会的影响,因而,对于旅游地文化尤其民俗文化来说,易遭到异地文化的冲击和同化,导致地方文化的独特性被削弱。如广西侗族地区,把清代时建的鼓楼、风雨桥拆下卖掉,取而代之的是钢筋混凝土的砖房和拱桥。要避免这种消极作用的产生,就应采取慎重的态度和相应的防范对策。相对封闭措施、坚持民俗旅游民众办,这是一种抑制同化的有效方法。这样保持以地方习俗为主要旅游对象、当地群众参加经营的相对封闭性,既能防止民俗文化被同化,体现民俗旅游真正的民族味、朴实感、亲切感,又能造成文化、经济以及社会诸方面的相对神秘性,来刺激区域旅游动机的产生,带来更多的客源。
  4、高品位开发和利用民俗旅游资源,防止“庸俗化”
  民俗旅游开发要保证具有魅力的民族文化能真正得以弘扬和保护,就必须杜绝肆意亵渎和歪曲旅游地民俗风情资源的现象。扼制低格调,标新立异、生搬硬套而造成的民俗庸俗化。因此,高品位开发利用民俗资源是举棋之关键。高品位开发指旅游地在民俗资源开发上,要正确瞄准本地区的资源特色,结合本地区及周边地区旅游环境,把独特的风情民俗展示出来,开发建设民俗旅游资源,就应当对当地民俗资源充分地调查和研究,在此基础上,选择开发方向,确定文化定位,尽最大可能挖掘出当地民俗资源的潜力。
  5、加大力度宣传民俗旅游
  要坚持有的放矢供需对应。多开发有市场需求的项目,成立专门的专家部门对旅游客源市场进行有效的因素分析。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媒体对民俗风情进行宣传和推广还可以借助一些展览和博览会对相关的信息展现给大众。
  6、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民俗旅游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一旦过度开发,不注意保护就会枯竭乃至消失。科学合理的极大力度对民俗文化进行保护和发扬,我们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一方面及时组织有关的专家对民俗旅游资源环境进行评估,科学的规划旅游的接待量,制定年民俗文化环境保护规划,把民俗文化环境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协调起来。另一方面要依靠政府和媒体的力量,向公众传播有关的保护民俗资源的意识,加强民族意识,使少数民族群众能辨证的对待自身传统和生活方式,防止民俗被庸俗同化。

  三、结语
  总之,我们要在充分了解和认识自身民俗资源的前提基础下对其进行有效而又合理的开发,注意处理开发和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用科学的指导方针指导各项开发和利用。力争与时俱进,百花齐放,使我国的民俗旅游产品成为拳头产品,使其持久的散发出它的独特魅力,为我国的旅游添上亮丽的一笔,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同时让中国的民俗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