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从事多年教学的大学老师,如需要,打开登录名,里面有联系方式
南宁民俗文化旅游的SWOT分析
作者 陈瑶
【摘 要】 民俗文化作为地区最具特色的文化,是旅游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开发地区民俗文化旅游,打造民俗文化精品,必然会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分析法)分析了南宁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优劣势、机会以及威胁,从而认识南宁的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现状,明白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对拓展南宁旅游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南宁;民俗文化;旅游开发;SWOT分析
近年来,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以及对中国传统民族、民俗文化的重新认识与重视,旅游业迎来一个新的增长点——民俗文化旅游。所谓民俗是指一个民族地区的人们,在文艺、语言、信仰、服饰、饮食、居住、娱乐、节庆、婚恋、生丧、交通以及生产等方面,民间所特有,并广泛流行的爱好、风尚、传统和禁忌。而民俗文化旅游则是指人们以观赏、了解、领略、参与风土人情为主要目的的旅行活动。民俗作为无形文化资源,在现代旅游中的价值正日益展现出来,民俗文化旅游目前已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旅游项目之一。
2003年,广西制定了迈向旅游先进省区的发展规划,横县、上林、马山、隆安、宾阳五县划归南宁,南宁市也提出了“把南宁市建设成富有壮民族特色、南国园林化、面向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旅游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民俗文化作为地区最具特色的文化,是旅游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开发地区民俗文化旅游,打造民俗文化精品,必然会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南宁民俗旅游资源的了解和分析,加快民俗旅游的产品化,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1 旅游开发优势(S)
1.1 南宁的区位优势
南宁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处于中国华南、西南和东南亚经济圈的结合部,是环北部湾沿岸的重要经济中心,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地缘优势。南宁具有“两近两沿”的特点。“两近”:一是近海,距钦州港、防城港、北海港等港口最远的也就204公里;二是近边,距中越边境的东兴市、凭祥市不超过230公里。“两沿”:一是沿线,湘桂、黔桂、黎湛和南昆铁路在南宁交汇,是西南地区重要的铁路枢纽;二是沿江,邕江是西江的支流,而西江又是珠江的干流,西江二期整治工程完工后,1000吨级内河船舶可以从南宁直达港澳。据此,南宁成为广西旅游网络体系的重要核心节点,是广西南部旅游的中心,也是中国连接东盟的重要的陆路接合部,客观上具有南联北引、东西辐射的旅游集散地功能。
1.2 资源优势
南宁具有丰富的、独具特色的民俗旅游资源。例如,顶蛳山贝丘遗址,1997年发掘出一千多件史前人类使用过的生活用具和生产工具,包括石器、骨器、蚌器和当时人类遗弃的水类动物、牛、鹿、象等动物的骨骸,并且在顶蛳山发现了标志人类文明的石锛和杆栏式建筑,以及奇特的屈姿葬葬俗,被评为全国文化内涵丰富的史前人类生活贝丘遗址,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五批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上林大明山地区有着丰富的龙母文化资源,流传着别具特色的壮族文化习俗;宾阳的炮龙节、马山的壮族三声部民歌、武鸣的壮族三月三歌圩,都是南宁极富特色的民俗旅游资源;而且借壮族“三月三”歌圩为原型的南宁民歌艺术节以打造新民歌、弘扬民族文化、扩大中外文化交流的办节宗旨,经过几年的发展已成为南宁市的一个城市品牌。扬美古镇始建于宋代,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南宁市明清古建筑保留得最为完整的地方,现有二百多处;黄氏家族民居是南宁市清朝建筑物中保护提最完好的一处古建筑群,从中清朝建筑的特点可见一斑,具有较高的人文景观价值。
1.3 市场优势
随着南宁的对外交通条件的改善,境内旅游热潮的兴起,以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影响不断扩大,选择来南宁旅游,体验异质文化的游客与日俱增。南宁作为广西旅游及东南亚跨国旅游集散地的功能地位已逐步显现,以商务、会展、购物为目标的客源市场不断扩大。2006年,南宁市全年接待入境游客超10万人次,接待国内游客超18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在广西率先突破百亿。从南宁稳步增长的游客数量可以看出,发展南宁的民俗旅游是有广阔的市场和客源基础的。
2 旅游开发劣势 (W)
2.1 缺乏旅游精品
南宁的旅游资源中并没有闻名世界的世界文化遗产,虽然旅游产品很多,但缺乏高品位的旅游精品,从市区到周边地区都缺乏稳定的旅游热线,只有市区的青秀山和动物园、郊区的伊岭岩、周边地区的德天瀑布拥有较稳定的客源,而大量的景点远远达不到其旅游阈值。以体验民风民俗的旅游景点来说,景区、景点级别相对偏低,规模较小,景点的文化内涵没有得到充分挖掘,旅游资源缺乏文化内涵,因此没有突出的资源优势和鲜明的个性特色。长期以来,南宁旅游建设投入不足,对景区景点建设投入偏低,配套设施建设滞后,缺乏精品景区,已严重影响到南宁旅游的增长后劲,近两年来南宁入境旅游市场增速缓慢是这一影响的表现。
2.2 整体开发层次低
目前南宁市旅游资源缺乏深层次的开发,尤其是旅游资源的利用流于表面化和随大流,缺乏独特的文化底蕴。旅游业是以特色取胜的产业。根据旅游资源的普查,南宁市拥有众多文化独特的旅游资源,如壮民族风情、顶蛳山贝丘遗址、大明山、扬美古镇等。但这些体现南宁历史文化、民俗风情,而且潜力巨大的旅游资源至今仍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南宁的民俗旅游景点的开发,多处于自然状态,局限于原有的物质载体范围,并且由于产品单一,旅游空间容量小,旅游活动少,游客停留时间短暂。很多旅游产品都是一日或半日游,可参与性的活动不多见。而缺乏可参与性无疑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大大降低了。
顶蛳山贝丘遗址,南宁市惟一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内涵、意义和科学价值完全可以和西安半坡遗址博物馆,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博物馆相媲美。建立起以顶蛳山贝丘遗址为轴心的文化旅游点,对提升南宁市历史文化品位,建设文化南宁,促进南宁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至今遗址保护总体规划仍未出台,影响了这一旅游景点的深入开发。
又如中山路位于南宁新城区外滩附近,是一条保留最完整、规模最大、最热闹的老街,这里有许多清末、民国时期的古建筑。每一个到南宁来的人要品尝南宁美食,首选就是中山路。命名已有81年的中山路是历史沿袭下来的美食夜市街,不仅南宁人都懂,在全区甚至全国也小有名气。目前中山路夜市依然红火,但骑楼老化、电线线路复杂、食品卫生状况堪忧等问题却困扰着它。
2.3 部分旅游资源可开发性不高
南宁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不仅要体现壮乡的民族特色,还应在开发中关注南宁城市的历史文化发展过程,凸显城市的文化底蕴。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南宁保存下来的古代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名人故居也不少。如共青团南宁地委旧址(原为清朝右江镇总兵马盛治的祠堂“回春阁”)、中共广西省第二次代表大会旧址、雷沛鸿故居、梁烈亚故居、孔庙、邕江防洪古堤、新会书院、粤东会馆、安徽会馆等等。它们是南宁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也是南宁市城市亮点的一个潜在优势。但作为旅游资源它们分散在南宁的各大街小巷,规模也小,从民俗资源旅游开发可行性来说,其可观性、可娱性和可参与性等条件并不是很充分。它们的零星分布使得彼此之间相对比较孤立,难以开发成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高品位旅游线路产品,旅游资源和产品的整合提升力度不够强。
3 旅游开发机遇(O)
3.1 大旅游社会气候的形成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它已渗透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贸餐饮业、市政基础设施等方方面面。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方向已基本形成。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进入了大众化消费的新阶段。旅游已经从社会时尚发展成为社会生活,旅游支出在社会公众消费支出所占的比例也不断提高,旅游已经成为我国居民的重要生活方式之一。国际民俗文化旅游的快速发展和国内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不断升温,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假日不断增多,人们出游去体验异质文化、放松身心的愿望和要求越来越强烈。这些都将为南宁民俗旅游的进一步开发提供机遇。
3.2 政策的重视
近年来,南宁市委、市政府加大了对旅游业发展的力度。为保证“十一五”期间南宁市旅游业的加快发展,南宁市委、市政府已经出台了《关于加快南宁市旅游业发展的决定》、《南宁市加快旅游业发展实施方案》、《关于加快南宁市旅游业发展的若干规定》三个配套文件,在人、财、物和政策上配套支持,优化发展环境,发展大旅游,要把南宁建设成为旅游强市。
为突出“壮乡首府、绿城生态、会展商务”三大旅游主题,重点打造旅游吸引物及以旅游吸引物为核心依托的旅游景区点,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拳头旅游产品,南宁市政府提出要深度开发壮乡文化风情旅游产品,重点开发建设广西民族博物馆、广西少数民族生态博物馆、刘三姐剧场、东南亚美食街、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等为代表的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突出地域的文化、饮食、旅游商品特色、展示壮乡民俗风情文化,丰富旅游产品文化内涵。
3.3 区域经济合作的不断加强
随着“一轴两翼”区域合作战略的推进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快速推进,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以及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合作框架的逐步构建,为南宁旅游业的加快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契机。
尤其是从2004年起,中国—东盟博览会每年秋天在南宁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是伴随着中国大力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而产生的一个成果,是连接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关系的一座桥梁,更是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进行经济、社会和文化交往的一个平台。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举办,不仅提升了南宁的知名度,更带动了南宁与东盟区域旅游的发展。2005年南宁入境旅游前10名的客源国中,有4个是东盟国家,越南排在第一位。作为每年举办一次的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举办地南宁市,将发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前沿城市的作用,有条件建设成为面向东盟国家、西南经济圈和华南经济圈的区域性国际化的旅游基地。
4 旅游开发威胁(T)
4.1 周边省市旅游业蓬勃发展,造成南宁客源市场分流
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地位确立以后,各地纷纷出台旅游发展规划,挖掘和创造旅游产品。南宁周边省旅游的迅速发展和同类资源的激烈竞争都从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客流。
旅游业作为新兴产业,市场广阔,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投资小、风险低、见效快的产业。然而,由于各地对旅游业发展普遍看好,旅游开发的热情高涨,这就导致了旅游业竞争加剧、旅游业投资风险增大和发展成本提高。尽管南宁的旅游资源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但总体来讲知名度、产品的规模、质量都有一定的欠缺,在区内外竞争力都不算很强。例如省内的桂林,这几年不仅继续大打“山水甲天下”这张王牌,还大力开发民族民俗旅游资源,拓深桂林的文化内涵,对于南宁在同类资源产品开发方面就形成一种竞争态势。还有云南的西双版纳、石林以及贵州等地的旅游资源与广西又形成省与省之间的竞争。
4.2旅游人才匮乏
旅游业对从业人员的知识和修养都要求比较高。目前南宁市旅游业的从业人员,从旅游管理部门到旅行社,都存在着专业人员数量不足、素质不均的严重隐患,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要发展南宁的民俗文化旅游,不仅要求从业人员具备基础的专业知识,还要对广西的历史文化以及南宁本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有一定的了解。目前,这方面旅游人才是十分匮乏的,它极大地阻碍了南宁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另一方面,缺乏战略性旅游策划经营人才,特别是旅游营销行家,使南宁市的旅游营销、旅游线路设计、旅游服务质量难以适应市场的需要。
通过SWOT模式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南宁民俗文化旅游在发展中具有一定的资源优势,主要表现在资源的多样性与独特性保存较好,对南宁旅游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而劣势主要表现在如何深度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打造旅游精品方面,面临的机会有人们强烈出游的愿望和要求,政府的对旅游业高度重视和引导以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召开给南宁旅游带来的机遇等;存在的威胁主要有来自省内省外同类旅游产品的竞争以及旅游人才匮乏等。通过比较分析,在大环境下,南宁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优势大于劣势,机会多于竞争。发展民俗文化旅游是南宁拓展旅游业的一种现实选择。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2]邓永进,薛群慧,赵伯乐.民俗风情旅游[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
[3]南宁统计年鉴2006[G].南宁:南宁市统计局,2006年9月.
【作者简介】陈瑶(1979-),女,瑶族,广西融安人,民俗学硕士,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民俗与旅游。
民俗风情,在旅游中作为人文景观的一个极为重要内容,以其美学风貌,具
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这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的核心在于人的美的昭示和显现。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尤其是开放、改革的近十几年来,我们又在如何开展民俗
风情游、加强美育薰陶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很值得总结和发扬。本文围绕以
上的三个问题,进行论述。
(一)
中国旅游的审美对象,一般依次排列有:山水风光、名胜古迹、民俗风情…
…等。民俗风情,次于山水风光、名胜古迹,排列老三,不是没有道理的。这是
因为我国幅员十分广阔,地质地貌多样,名山大川遍布,山水美一直享有盛誉,
列为榜首,理所当然。同时,我国又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璀璨无比的历代
的文化遗产;帝王将相、名哲圣贤、道长高僧、文人雅士等在名山大川留下了众
多的名胜古迹。所以,我一直坚持中国旅游中“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密不可分”
的观点。如今要把“排行老三”单挑出来,改变传统的模式,开拓新的旅游领域
和项目,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从旅游审美来看,民俗风情与山水风光、名胜古迹等,在总体上是一致的,
都是“全身心”的感官开放和接纳、高级的精神享受,都是动静结合的休闲、娱
乐的活动。但是,民俗风情,与山水风光、名胜古迹相比较,在旅游审美中,在
其自身的特点:
第一、陌生新奇。
我国有五十五个民族组成一个大家庭,平等和睦,繁荣昌盛。就旅游资源的
分布来看,五岳、佛教四大名山、道教四大名山,都在汉族居住地,少数民族的
民俗风情游,比山水风光游的开发、利用,更占优势。就国内旅游客源的组成来
看,由于汉族在全国人口中占绝大多数,他们到汉族文化复盖的旅游风景区,与
到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游览区相比,凭添了由新奇、神秘引起的陌生感,大有不
到异域胜异域的感受。本来,旅游,就是生存和生活时空的一种移动或更换。由
新奇、神秘引起的陌生感,相对于日常生活、工作的环境来说的。蔡元培曾揭示
了人有一种“习久的心理”,“常住繁荣城市的人,一到乡村,觉得格外清幽。
”(《蔡元培美学文选》,第172页)美在发现中得以开拓,又经过对照,变
得更加强烈和新鲜。要知道人类不会倒退到旧石器时代,以良好环境能定居下来
为满足了。游人的陌生新奇感,既可以扩大“新知”,又可以激起游兴。正如沈
明编著《旅行》一书所指出的:
我国是个多民族地区,各民族都有着独具一格的诱人的习俗,到少数民族聚
居区作风情旅游,了解那里的历史变迁、生活现状和风情民俗,采集那里的民间
文艺珍品,直接感受特定的民族文化氛围,会对中华民族大家庭有着更为形象的
知识。总之,旅游处处皆学问,只要留意学习,定会得益非浅。(广西民族出版
社1990年版,第29页)
第二、参与亲切。
山水是自然物,古迹虽能“睹物思人”,毕竟是伴随着历史的回声,游人无
法直接参与,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沟通。而民俗风情则不一样,它是一种多功能
的群众性的活动,可以把游人裹夹进去,士农工商,全心投入,忘乎所以。如火
把节的习俗,至今在我国西南十几个少数民族中广泛流传。节日那天,人们穿起
民族盛装,杀牲庆贺,举行各种文体娱乐,晚上举着火把,排成火龙,在山间田
野上漫游,并互相“泼火”,互换吉祥。这个“泼火”,与云南傣族的“泼水”,
形成了鲜明对比,提供了人人参与的特定氛围。这样,“旅游经历就将新鲜程度
和亲切程度联系起来,将旧习惯的可靠性与环境变化所产生的兴奋联系起来”(
〔美〕罗伯特?麦金托金和夏希肯特?格波物《旅游学》,第81页),促使整
个身心健康,获得美的享受。
第三、喜庆认同。
任何审美活动都是通过审美主体个体进行的,其目的在于发现美、体验美、
认同美。这种发现美、体验美、认同美,在山水风光、名胜古迹、民俗风情等的
旅游活动中,是相同的。香港华莎《母女浪游中国》一书中,就对山水风光、名
胜古迹、民俗风情等方面,作了一系列的发现美、体验美、认同美的忠实的记录,
充分体现了“龙的传人”寻根探美的心迹。如,敦煌的鸣沙山从“单纯一致”的
形式美的角度,描绘了这座傍晚下的金黄色的山的色彩,线条和整个画面,鲜明、
晶亮,没有深浅,没有参杂,没有渗透,给人一种美的惊奇、爱的震摄。于是,
她说:“如果草原象征了青春的欢乐,荒漠象征了暮年的悲苦,那么鸣沙山就象
征了壮年胜利的喜悦了。”(第98―99页)但是,民俗风情,与山水风光、
名胜古迹在审美认同方面,还有差别。主要在于从美学的范畴来讲,山水(如,
桂林、西湖)偏于优美,古迹(如,万里长城、秦始皇兵马俑等)偏于崇高,而
民俗风情大多与节日活动联系在一起,则偏于喜剧性的范畴了。普天同庆,其乐
融融,使审美认同,比其他旅游审美对象来说,来得轻松、自如,不费什么心思。
这从中央电视台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越办越火红,就看得出这个审美认同
的感召力和凝聚力,而被称为“新民俗”。(《厦门晚报》1995年2月16
日刊《新华社发表春节晚会笔谈,认为电视观众欣赏心理成熟了》)
(二)
民俗风情美属于社会美的一种。但它又与社会美中社会事物的美,有所不同。
社会事物(如,劳动产品、工具)一般取物化形态,很难直接看到创造的过程。
而民俗风情,多为一种社会的群体活动,有着创造者本身的全过程的参与,可以
进行直接沟通、交流和对话。因此,作为人的美是社会美的核心来看,社会事物
美的显现程度,当然不如民俗风情美了。具体说来,大致有四方面:
第一、民俗风情与人的形体美。
民俗风情中,保留了不少远古的遗迹。那时,在生产力极度低下的情况下,
远古人面临着生存和生活的艰难和困苦。为了社会生产和自身生产,必须具有健
壮的体魂。这在一些民俗风情的艺术表演中充分体现出来。如,泉州的拍胸舞。
“表演者上身赤膊,头带草帽,上肢随着节拍有节奏地拍击胸膛、腋窝、大腿,
时而上跳,时而下蹲,头部诙谐地摇摆。舞蹈音乐配以脍炙人口的南曲《三千两
金》或其他车鼓乐。基本动作有击掌回音,八拍雄姿、玉驴颠步、金鸡独立、善
才抢牌、青蛙出洞、小阉鸡行、大阉鸡行,等”(厦门市思明区文艺联谊会《闽
台民俗风情》,鹭江出版社1989年版,第219页)试想,如果表演者都是
些鲁迅笔下的“驼背五少”,岂能赤裸干瘪的上身,又岂能进行如此的高难度的
舞蹈动作呢?同样,民俗一些节日,本身就含有旅游的审美意义,也与参与主体
(游人)的形体的健康、壮实有一定的关系。我在《登高、踏青、远足(旅游别
称的审美意义)》一文中,指出:
中国古代旅游的大众化的趋势,与西方不完全一样。西方现代旅游,依托着
交通工具中火车的出现、组团的经营手段。中国宋元明以后,旅游大众化的趋势,
主要是利用民间节日。登高与重阳节、踏青与清明节,早已成为民间习俗。远足,
一般也安排在公休假日。(《中国旅游报》1992年3月24日)
至于有的民俗的体育竞技项目,成为健、力、美的象征,规模宏大,深入人
心。“如端午赛龙舟,近年发展为跨县跨省的大型体育竞技活动,得到跨国公司
的赞助。1988年广东番禺县举办的莲花杯和希尔顿杯龙船大赛,观看者达二
十万人之众。近几年来每年重阳节到白云山登高者,也在三十万人左右。”(叶
春生《民俗美》,海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4页)
第二、民俗风情与人的装饰美。
服饰是人的装饰主要方面。服饰,不仅是人的“第二肌肤”,是文化的表征,
而且是各少数民族相互区别的外部特征。我国55个民族中,除了西北几个少数
民族为白种人外,大都为黄种人。我读一本人类学的书,说中国黄种人,北方为
蒙古种,南方为马来种。这就是说,一个标准的北方人和一个标准的南方人,在
体质上还是有区别的。而我们的少数民族的聚居地散布在全国各地,无法用是北
方人,还是南方人这个标准来衡量。服饰往往成了少数民族外部标志。或者说,
什么民族有什么样服饰,什么样服饰就是什么民族。这在民俗风情游的审美对象
中,也是十分突出的。
维吾尔族的小花帽、傣族的统裙、满族的旗袍、瑶族的花裤、藏族的哈达、
蒙古族的马靴,等等,无不装点着旅游的景观,制造了特定的审美氛围,保留着
诱人的魅力。有的经过一定文化教育或长期生活在他乡城镇内,不愿意穿本民族
的服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我也不想也不可能在这里讨论。但有一条,既然作
为旅游部门组织的民俗风情游,在接待地的各少数民族应该依据民俗要求来着装,
才能体现出一定的风情来,这是肯定的。
第三、民俗风情与人的风度仪表美。
在民俗风情美中,有两大部分,即社交风俗美和婚嫁民俗美,涉及人的风度
仪表美。我国素称为礼仪之邦。无论在行为、举止上,还是在待人接物上,均有
优良的传统和现行的规范。其中有一部分沉积在民俗风情上,时而清醒,时而狂
迷,烘托出人自身和人与人之间的美。如,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的花兰瑶胞,是
个很讲礼节的民族,他们有一种迎客仪式,瑶语叫“离贯侯棋”,直译为“远方
的朋友”,意译为“礼歌会”。又如,我国许多民族都有“打同年”的风俗。苗
语称为“嘎江”,直译为“老树的根”,意思是“结交最知心、最忠实可靠的朋
友”,俗称“拜把”、“结义”。不但在同一民族中,在不同民族中也相当盛行。
它成了团结的纽带,友谊的桥梁,在生活中留下了许多佳话。
第四、民俗风情与人的精神美。
民俗风情的形成、流传,与其蕴含的民族的深层心理有极大关系,张扬一种
人格精神。清明与纪念介子推、端午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老幼共知,耳熟能详。
至于“在我们源远流长的民俗礼仪中,婚姻习俗,最为繁缛,也最为有趣。千百
年来,这些礼俗随着人们观念的更新而不断变化,它从生活的一个侧面反映了人
民的心理、德行和品格,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内容,具有强烈的地方和民族色彩。
许多场面本身,就是一幅美好的民俗风情画,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民俗
美》,第141页)
以上只是简单地将民俗风情与人的美的四个不同层次,作了一点探讨和研究,
无非是说民俗风情在旅游中真正能够发挥使用的,在于人的美。人的美是民俗风
情美的核心。作为民俗风情游的组织、策划和实施者应该明白这一点。否则,这
一活动,不是搞成徒具形式的大轰大嗡,就是搞成庸俗、猎奇的走火入魔。
(三)
大力开展民俗风情游,深层发挥旅游审美中的人文资源。基于以上的认识,
结合开发、利用的实践,大致说来,要注意处理好三组关系。
第一、拳头产品和联片开发。
每一民族、每一地域都应该把自身民俗风情的旅游资源,作一次全面的模底
排队,进行学者、专家的论证,什么是这一民族、这一地域民俗风情的拳头产品,
力争做到“你无我有,你有我优”。前一段,厦门市文化界一次聚会,讨论到南
音问题。泉州有南音,厦门也有南音。两地南音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已有所不
同,开始形成流派。有人主张有。有人主张不分。这说明已是个客观存在。厦门
南音就应该助长自身流派的更加成熟,拿出整套、整台的节目出来,形成拳头产
品。
然而,旅游有日程安排,不能过于单调。要在形成拳头产品后,相应地进行
联片开发,点面结合,才能留得住游人。这里民俗风情自身有宽度和深度以外,
还可与山水风光、名胜古迹等积极地配合、穿插地进行,不能单打一。
第二、维护传统和开发新项。
日本进入现代化以后,十分重视民俗风情的发扬光大,将传统注入新的时代
意义。在东南亚,民俗风情,是他们旅游中的强项。近几年,山东曲阜的祭孔、
潍坊的国际风筝节、广东春节花市、广西三江口的歌圩和福建妈祖文化节,公祭
客家母亲河(汀江)、土楼文化节等,为我国旅游事业增加了异彩。我们应该看
到,民俗风情有双重性。一面有变异性、革新性,另一面有陋俗恶习,有惰性。
报载:“我国禁放烟花爆竹的城市今年已达到40多个,其中主要是北京、南京、
沈阳、石家庄等大中城市。”(《厦门晚报》1995年2月13日),就是革
除陋俗恶习的一例。我们在组织、策划和实施民俗风情游中,要坚持这一审美标
准和审美理想,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第三、旅游搭台,经贸唱戏。
据新华社电讯,“国家统计局和国家旅游局的最新统计结果表明,1994
年我国旅游外汇收入达73.23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达950亿元人民币,
两项合计折合1600亿元人民币,说明旅游业已成为我国新兴的重要产业。…
…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我国已在全球十大旅游目的地中跃居第八位。”(《厦
门日报》1995年2月10日)这说明,旅游业本身给社会既带来了经济效益,
又带来了社会效益。由于民俗风情这一旅游审美资源,与山水风光、名胜古迹相
比,它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地域性和参与性,几乎是它所依附的那一民族、那一
地域的人民,都须介入其中,更应该注意在开发、利用这一旅游项目时,给那一
民族、那一地域带来经济上的实惠。而“旅游搭台,经贸唱戏”,是个较好的组
织形式。上引的新华社电讯中,还有一段话说,“我国具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
改革开发以来,旅游业发展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旅游资源优势正在逐步转化为
现实生产力。”(《厦门日报》1994年2月10日)这段话中的第二句话,
“各级政府重视”,也得到了旅游为经贸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条件的回报。既然
旅游搭台,经贸唱戏,已为实践证明了的较好的活动方式,就应该把民俗风情游
尽量纳入其中,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构成良性循环。当然,任何问题不能绝对
化。我们强调旅游与经贸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并不否认民俗风情游有
独立的审美价值。
民俗风情,在旅游中作为人文景观的一个极为重要内容,以其美学风貌,具
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这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的核心在于人的美的昭示和显现。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尤其是开放、改革的近十几年来,我们又在如何开展民俗
风情游、加强美育薰陶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很值得总结和发扬。本文围绕以
上的三个问题,进行论述。
(一)
中国旅游的审美对象,一般依次排列有:山水风光、名胜古迹、民俗风情…
…等。民俗风情,次于山水风光、名胜古迹,排列老三,不是没有道理的。这是
因为我国幅员十分广阔,地质地貌多样,名山大川遍布,山水美一直享有盛誉,
列为榜首,理所当然。同时,我国又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璀璨无比的历代
的文化遗产;帝王将相、名哲圣贤、道长高僧、文人雅士等在名山大川留下了众
多的名胜古迹。所以,我一直坚持中国旅游中“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密不可分”
的观点。如今要把“排行老三”单挑出来,改变传统的模式,开拓新的旅游领域
和项目,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从旅游审美来看,民俗风情与山水风光、名胜古迹等,在总体上是一致的,
都是“全身心”的感官开放和接纳、高级的精神享受,都是动静结合的休闲、娱
乐的活动。但是,民俗风情,与山水风光、名胜古迹相比较,在旅游审美中,在
其自身的特点:
第一、陌生新奇。
我国有五十五个民族组成一个大家庭,平等和睦,繁荣昌盛。就旅游资源的
分布来看,五岳、佛教四大名山、道教四大名山,都在汉族居住地,少数民族的
民俗风情游,比山水风光游的开发、利用,更占优势。就国内旅游客源的组成来
看,由于汉族在全国人口中占绝大多数,他们到汉族文化复盖的旅游风景区,与
到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游览区相比,凭添了由新奇、神秘引起的陌生感,大有不
到异域胜异域的感受。本来,旅游,就是生存和生活时空的一种移动或更换。由
新奇、神秘引起的陌生感,相对于日常生活、工作的环境来说的。蔡元培曾揭示
了人有一种“习久的心理”,“常住繁荣城市的人,一到乡村,觉得格外清幽。
”(《蔡元培美学文选》,第172页)美在发现中得以开拓,又经过对照,变
得更加强烈和新鲜。要知道人类不会倒退到旧石器时代,以良好环境能定居下来
为满足了。游人的陌生新奇感,既可以扩大“新知”,又可以激起游兴。正如沈
明编著《旅行》一书所指出的:
我国是个多民族地区,各民族都有着独具一格的诱人的习俗,到少数民族聚
居区作风情旅游,了解那里的历史变迁、生活现状和风情民俗,采集那里的民间
文艺珍品,直接感受特定的民族文化氛围,会对中华民族大家庭有着更为形象的
知识。总之,旅游处处皆学问,只要留意学习,定会得益非浅。(广西民族出版
社1990年版,第29页)
第二、参与亲切。
山水是自然物,古迹虽能“睹物思人”,毕竟是伴随着历史的回声,游人无
法直接参与,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沟通。而民俗风情则不一样,它是一种多功能
的群众性的活动,可以把游人裹夹进去,士农工商,全心投入,忘乎所以。如火
把节的习俗,至今在我国西南十几个少数民族中广泛流传。节日那天,人们穿起
民族盛装,杀牲庆贺,举行各种文体娱乐,晚上举着火把,排成火龙,在山间田
野上漫游,并互相“泼火”,互换吉祥。这个“泼火”,与云南傣族的“泼水”,
形成了鲜明对比,提供了人人参与的特定氛围。这样,“旅游经历就将新鲜程度
和亲切程度联系起来,将旧习惯的可靠性与环境变化所产生的兴奋联系起来”(
〔美〕罗伯特?麦金托金和夏希肯特?格波物《旅游学》,第81页),促使整
个身心健康,获得美的享受。
第三、喜庆认同。
任何审美活动都是通过审美主体个体进行的,其目的在于发现美、体验美、
认同美。这种发现美、体验美、认同美,在山水风光、名胜古迹、民俗风情等的
旅游活动中,是相同的。香港华莎《母女浪游中国》一书中,就对山水风光、名
胜古迹、民俗风情等方面,作了一系列的发现美、体验美、认同美的忠实的记录,
充分体现了“龙的传人”寻根探美的心迹。如,敦煌的鸣沙山从“单纯一致”的
形式美的角度,描绘了这座傍晚下的金黄色的山的色彩,线条和整个画面,鲜明、
晶亮,没有深浅,没有参杂,没有渗透,给人一种美的惊奇、爱的震摄。于是,
她说:“如果草原象征了青春的欢乐,荒漠象征了暮年的悲苦,那么鸣沙山就象
征了壮年胜利的喜悦了。”(第98―99页)但是,民俗风情,与山水风光、
名胜古迹在审美认同方面,还有差别。主要在于从美学的范畴来讲,山水(如,
桂林、西湖)偏于优美,古迹(如,万里长城、秦始皇兵马俑等)偏于崇高,而
民俗风情大多与节日活动联系在一起,则偏于喜剧性的范畴了。普天同庆,其乐
融融,使审美认同,比其他旅游审美对象来说,来得轻松、自如,不费什么心思。
这从中央电视台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越办越火红,就看得出这个审美认同
的感召力和凝聚力,而被称为“新民俗”。(《厦门晚报》1995年2月16
日刊《新华社发表春节晚会笔谈,认为电视观众欣赏心理成熟了》)
(二)
民俗风情美属于社会美的一种。但它又与社会美中社会事物的美,有所不同。
社会事物(如,劳动产品、工具)一般取物化形态,很难直接看到创造的过程。
而民俗风情,多为一种社会的群体活动,有着创造者本身的全过程的参与,可以
进行直接沟通、交流和对话。因此,作为人的美是社会美的核心来看,社会事物
美的显现程度,当然不如民俗风情美了。具体说来,大致有四方面:
第一、民俗风情与人的形体美。
民俗风情中,保留了不少远古的遗迹。那时,在生产力极度低下的情况下,
远古人面临着生存和生活的艰难和困苦。为了社会生产和自身生产,必须具有健
壮的体魂。这在一些民俗风情的艺术表演中充分体现出来。如,泉州的拍胸舞。
“表演者上身赤膊,头带草帽,上肢随着节拍有节奏地拍击胸膛、腋窝、大腿,
时而上跳,时而下蹲,头部诙谐地摇摆。舞蹈音乐配以脍炙人口的南曲《三千两
金》或其他车鼓乐。基本动作有击掌回音,八拍雄姿、玉驴颠步、金鸡独立、善
才抢牌、青蛙出洞、小阉鸡行、大阉鸡行,等”(厦门市思明区文艺联谊会《闽
台民俗风情》,鹭江出版社1989年版,第219页)试想,如果表演者都是
些鲁迅笔下的“驼背五少”,岂能赤裸干瘪的上身,又岂能进行如此的高难度的
舞蹈动作呢?同样,民俗一些节日,本身就含有旅游的审美意义,也与参与主体
(游人)的形体的健康、壮实有一定的关系。我在《登高、踏青、远足(旅游别
称的审美意义)》一文中,指出:
中国古代旅游的大众化的趋势,与西方不完全一样。西方现代旅游,依托着
交通工具中火车的出现、组团的经营手段。中国宋元明以后,旅游大众化的趋势,
主要是利用民间节日。登高与重阳节、踏青与清明节,早已成为民间习俗。远足,
一般也安排在公休假日。(《中国旅游报》1992年3月24日)
至于有的民俗的体育竞技项目,成为健、力、美的象征,规模宏大,深入人
心。“如端午赛龙舟,近年发展为跨县跨省的大型体育竞技活动,得到跨国公司
的赞助。1988年广东番禺县举办的莲花杯和希尔顿杯龙船大赛,观看者达二
十万人之众。近几年来每年重阳节到白云山登高者,也在三十万人左右。”(叶
春生《民俗美》,海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4页)
第二、民俗风情与人的装饰美。
服饰是人的装饰主要方面。服饰,不仅是人的“第二肌肤”,是文化的表征,
而且是各少数民族相互区别的外部特征。我国55个民族中,除了西北几个少数
民族为白种人外,大都为黄种人。我读一本人类学的书,说中国黄种人,北方为
蒙古种,南方为马来种。这就是说,一个标准的北方人和一个标准的南方人,在
体质上还是有区别的。而我们的少数民族的聚居地散布在全国各地,无法用是北
方人,还是南方人这个标准来衡量。服饰往往成了少数民族外部标志。或者说,
什么民族有什么样服饰,什么样服饰就是什么民族。这在民俗风情游的审美对象
中,也是十分突出的。
维吾尔族的小花帽、傣族的统裙、满族的旗袍、瑶族的花裤、藏族的哈达、
蒙古族的马靴,等等,无不装点着旅游的景观,制造了特定的审美氛围,保留着
诱人的魅力。有的经过一定文化教育或长期生活在他乡城镇内,不愿意穿本民族
的服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我也不想也不可能在这里讨论。但有一条,既然作
为旅游部门组织的民俗风情游,在接待地的各少数民族应该依据民俗要求来着装,
才能体现出一定的风情来,这是肯定的。
第三、民俗风情与人的风度仪表美。
在民俗风情美中,有两大部分,即社交风俗美和婚嫁民俗美,涉及人的风度
仪表美。我国素称为礼仪之邦。无论在行为、举止上,还是在待人接物上,均有
优良的传统和现行的规范。其中有一部分沉积在民俗风情上,时而清醒,时而狂
迷,烘托出人自身和人与人之间的美。如,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的花兰瑶胞,是
个很讲礼节的民族,他们有一种迎客仪式,瑶语叫“离贯侯棋”,直译为“远方
的朋友”,意译为“礼歌会”。又如,我国许多民族都有“打同年”的风俗。苗
语称为“嘎江”,直译为“老树的根”,意思是“结交最知心、最忠实可靠的朋
友”,俗称“拜把”、“结义”。不但在同一民族中,在不同民族中也相当盛行。
它成了团结的纽带,友谊的桥梁,在生活中留下了许多佳话。
第四、民俗风情与人的精神美。
民俗风情的形成、流传,与其蕴含的民族的深层心理有极大关系,张扬一种
人格精神。清明与纪念介子推、端午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老幼共知,耳熟能详。
至于“在我们源远流长的民俗礼仪中,婚姻习俗,最为繁缛,也最为有趣。千百
年来,这些礼俗随着人们观念的更新而不断变化,它从生活的一个侧面反映了人
民的心理、德行和品格,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内容,具有强烈的地方和民族色彩。
许多场面本身,就是一幅美好的民俗风情画,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民俗
美》,第141页)
以上只是简单地将民俗风情与人的美的四个不同层次,作了一点探讨和研究,
无非是说民俗风情在旅游中真正能够发挥使用的,在于人的美。人的美是民俗风
情美的核心。作为民俗风情游的组织、策划和实施者应该明白这一点。否则,这
一活动,不是搞成徒具形式的大轰大嗡,就是搞成庸俗、猎奇的走火入魔。
(三)
大力开展民俗风情游,深层发挥旅游审美中的人文资源。基于以上的认识,
结合开发、利用的实践,大致说来,要注意处理好三组关系。
第一、拳头产品和联片开发。
每一民族、每一地域都应该把自身民俗风情的旅游资源,作一次全面的模底
排队,进行学者、专家的论证,什么是这一民族、这一地域民俗风情的拳头产品,
力争做到“你无我有,你有我优”。前一段,厦门市文化界一次聚会,讨论到南
音问题。泉州有南音,厦门也有南音。两地南音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已有所不
同,开始形成流派。有人主张有。有人主张不分。这说明已是个客观存在。厦门
南音就应该助长自身流派的更加成熟,拿出整套、整台的节目出来,形成拳头产
品。
然而,旅游有日程安排,不能过于单调。要在形成拳头产品后,相应地进行
联片开发,点面结合,才能留得住游人。这里民俗风情自身有宽度和深度以外,
还可与山水风光、名胜古迹等积极地配合、穿插地进行,不能单打一。
第二、维护传统和开发新项。
日本进入现代化以后,十分重视民俗风情的发扬光大,将传统注入新的时代
意义。在东南亚,民俗风情,是他们旅游中的强项。近几年,山东曲阜的祭孔、
潍坊的国际风筝节、广东春节花市、广西三江口的歌圩和福建妈祖文化节,公祭
客家母亲河(汀江)、土楼文化节等,为我国旅游事业增加了异彩。我们应该看
到,民俗风情有双重性。一面有变异性、革新性,另一面有陋俗恶习,有惰性。
报载:“我国禁放烟花爆竹的城市今年已达到40多个,其中主要是北京、南京、
沈阳、石家庄等大中城市。”(《厦门晚报》1995年2月13日),就是革
除陋俗恶习的一例。我们在组织、策划和实施民俗风情游中,要坚持这一审美标
准和审美理想,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第三、旅游搭台,经贸唱戏。
据新华社电讯,“国家统计局和国家旅游局的最新统计结果表明,1994
年我国旅游外汇收入达73.23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达950亿元人民币,
两项合计折合1600亿元人民币,说明旅游业已成为我国新兴的重要产业。…
…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我国已在全球十大旅游目的地中跃居第八位。”(《厦
门日报》1995年2月10日)这说明,旅游业本身给社会既带来了经济效益,
又带来了社会效益。由于民俗风情这一旅游审美资源,与山水风光、名胜古迹相
比,它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地域性和参与性,几乎是它所依附的那一民族、那一
地域的人民,都须介入其中,更应该注意在开发、利用这一旅游项目时,给那一
民族、那一地域带来经济上的实惠。而“旅游搭台,经贸唱戏”,是个较好的组
织形式。上引的新华社电讯中,还有一段话说,“我国具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
改革开发以来,旅游业发展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旅游资源优势正在逐步转化为
现实生产力。”(《厦门日报》1994年2月10日)这段话中的第二句话,
“各级政府重视”,也得到了旅游为经贸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条件的回报。既然
旅游搭台,经贸唱戏,已为实践证明了的较好的活动方式,就应该把民俗风情游
尽量纳入其中,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构成良性循环。当然,任何问题不能绝对
化。我们强调旅游与经贸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并不否认民俗风情游有
独立的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