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管理论文>旅游管理论文

基于就业能力培育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2016-07-05 14:2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随着我国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发展旅游的大环境逐渐得以优化,近年来旅游业发展的势头日益迅猛。作为服务业的一个分支,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急需大量相关专业的高校毕业生作为支撑。这就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然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状况却并不令人乐观。归纳起来原因有很多,比如学生自身的因素、环境的因素都会深刻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热情;此外,传统的教学模式与不断更新的人才培养要求也存在着极大的差距,不利于毕业生在日益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只能一次次被相关用人单位淘汰。


  一、旅游管理专业的供需现状


  毋庸置疑,旅游业对于国民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相关服务业的人才缺口也越来越大;然而’整个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及知识能力结构却不容乐观。作为培养相关专业人才的高校必须洞悉就业市场的风云变幻,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才能圆满完成向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光荣使命。


  (一)旅游业巨大的人才缺口


  根据官方数据显示,某省旅游从业人员为60万左右,而每年旅游专业大学毕业生只有六七万,况且其中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方向的人员尚不足20%。专业人士认为,旅游行业的人才市场现状是“人力资源不规范、从业人员不愿进、高端学历日益减少”,旅游从业已经沦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跳板”。据统计,目前我国旅游行业人才的缺口总数目在200万以上。


  旅游人才不仅在数量上存在相当大的缺口,而且在学历层次上也显现出明显偏低的不足。旅游业从业人员学历层次低,综合素质也远远满足不了旅游市场的要求。我国的导游队伍从学历水准上来看,本科以上学历者仅占18.9%;从执业资格的等级来看,导游队伍持初级资格证的居多,达到96.3%。作为旅游管理人员,我国旅行社经理人员的学历也普遍较低,本科以上学历者仅占26.9%。


  (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情况


  根据2013年中国髙校各专业就业状况调査报告显示:旅游管理类就业面一般,工作对口度高,起薪偏低,跳槽率较高,五年后收人低,综合满意度低。具体表现在旅游管理专业的平均跳槽时间为1.5年,专业稳定性在92个被调査的专业中排到76位,毕业生平均起薪为每月3127元,五年后平均收人为每月4900元,相对于其他管理类专业较低。此外,调查显示,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从事本专业方向的人数仅占全部本专业学生的20%,许多学生更加倾向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等部门,还有些学生转而从事会计、销售、设计等职业。


  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缺陷


  从当前的就业形势来看,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方向非常明朗,但实际上他们的就业效果并不理想;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当前高校专业教育中的缺陷不无关联。


  (一)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


  目前,不同层次的高校在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方向上产生了明显的差异:综合性本科院校更加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着重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研究水平,实践性环节则不太受到重视;高职院校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与企业合作强化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但是在理论知识的教学方面则相差甚远。


  (二)培养课程设置不合理


  课程的设置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培养效果。目前,许多高校开设的课程过于繁琐,内容更新的效率低下,与社会实际严重脱节,很难满足当下旅游业对人才的要求。此外,许多院校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千篇一律,教学模式一向墨守成规。这种单向的知识传输虽然可以应付传统的考试,却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至整体能力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提升,也就很难满足旅游管理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


  (三)实践培养教育不充分


  近年来,学生在下厂实习期间发生事故的案例频发,相关事件的报道也屡屡在媒体出现,对学校的声誉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为此,许多学校大大削减了学生下厂实习的时间,这样一来,学生通过实习提高实践技能、直接面向岗位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也就随之减少了。即使学校提供了一些有限的实习机会,但是从实际来看,要么是实训基地建设比较落后,满足不了学生创新型实践研究的要求,要么是学生在企业里只是做一些最基本的手工劳动,充当公司企业的“廉价劳动力”,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技能却得不到锻炼和提高。这些因素使得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大打折扣,与工作岗位的实际要求相去甚远。


旅游管理


  一方面,旅游管理部门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甚高,另一方面,高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规格却不甚理想。这种企业需求与教学培养之间的隔离也就造成了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虽然就业形势一片光明,但是实际就业率却大打折扣。他们即使到与专业相关的岗位就业,也很难适应工作要求,因而最终选择跳槽。


  三、基于就业能力培育的教学模式


  当前我国旅游业对就业人才的需求倒逼高校对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进一步调整。结合人才市场导向,旅游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可调整为培养一批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丰富的知识面、较高综合素质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提高旅游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高校有必要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实施一系列的改革。


  (一)制订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决定着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基于就业能力的培养模式就是要把就业作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培养的指导方向。当前旅游业正逐渐面向平民化、国际化、科技化发展,境内外旅游已经不再是少数富人专属的特权,旅游业正在走向寻常百姓家。相应地,平民化的旅游业发展趋势需要旅游管理专业方向的毕业生拥有更加丰富的知识储备。


  能够理性应对不同群体提出的各种问题和诉求,包括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人际交往学等多方面,这就成为旅游专业学生孜孜以求的方向。除此以外,毕业生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不同的服务人群,并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们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就人们出游的总体发展方向来说,出境游曰益受到人们的青睐,国外游客访问中国的人数也在大幅度增长。越来越国际化的旅游业发展趋势要求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应当具备非常熟练的外语水平,能够流利的应对国外游客。此外,毕业生还需要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能够了解国外其他国家相关的人文历史,掌握他们的风俗习惯、饮食习惯、禁忌等,避免发生由于不懂他国的风俗而产生不良的反应。就旅游业的发展方式来说,当今旅游业已不再仅仅是爬山、游泳那么简单。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许多先进的技术手段巳经应用到旅游行业中,比如利用观光设备、游玩设施等增加人们的兴致和激情’增设感应开关、数字投影等增加人民的舒适度等等。随着人们对生命的重视,许多时候可以通过科技手段实现整个旅游过程的安全监督、安全玩乐、安全保障等,所以,这就要求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首先要有一定的科技知识储备,能够熟练应用相关科技产品,以满足游客的要求。当然,还要求毕业生能够了解相关科技产品的技术要求,当遇到情况时能够处变不惊,从容应对。


  总之,为适应当前的旅游业发展要求,就需要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丰富知识储备、良好的社会适应力、优秀的综合素质的高级复合型旅游人才,此外,还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实践,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将这些能力的培养作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一定能够顺应当今旅游业发展的形势需要,从而满足当今旅游管理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二)全面优化课程结构 


  专业课程结构的设置直接关系着培养目标的最终完成。当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存在相当多的不合理现象,不利于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在制订新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必须重新审视传统的课程体系,积极探索适应就业形势的新体系,要继续保持其专业性、基础性,更要体现出其创新性、实用性,因此,课程知识结构的优化尤为重要。


  1.对相关学科门类进行整合


  我们必须果断地摒弃一些陈旧的知识和课程,同时引进先进的旅游管理知识和理念,优化管理学、心理学等相关专业课程的结构体系。这样一来,不仅加强了学生的基本专业知识的掌握,而且实现专业知识的创新性、实用性、专业性。


  2.充分满足旅游管理行业的需要


  当代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对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要求更高,因此,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不仅仅要有坚实的基础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要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为此,学校的课程设置就要进行不断的优化和调节,不能只注重专业课程的学习,还要开设更加丰富的选修课内容。比如说选修课的选择就需要更加开放化、人文化,通过开设自然科学、历史文化、文史地理、饮食音乐等相关课程来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陶冶他们的情操;同时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他们的眼界,以利于他们走向更高的境界。


  3.审时度势,及时增加一些新的课程


  比如说,伴随着当今电子信息也的飞速发展,电子产业也逐渐深人到旅游管理行业中,因此,在不久的将来,就业市场更需要那些既懂得电子信息技术,又了解旅游管理的专业人才的需求。这就要求相关高校牢牢地抓住机遇,通过开设诸如电子商务、电子信息技术等方面的课程,或者设置电子旅游管理等相关方向,以此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满足旅游管理行业发展的未来需要,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加强实践教学力度旅游管理专业对实践能力的要求很严格,因此在学生教育培养过程中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健全实践教学体系。具体到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开放实习环境,改善校内实训条件,提高实训室的建设标准,从而满足实习实训的客观需求;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加快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就业实践能力为着力点,选择那些声誉良好、管理严格、旅游资源丰富的企业作为实践教学基地。在此基础上,学校还要做好稳妥的应急预案来保障学生的实习安全。


  学生的实习实训离不开教师的悉心指导。首先,教师要能够充分了解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人格性格等,因人而异地开展实践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相统一,增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基础;其次,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多观察、多记录,通过真实的职场体验、旅游指引等实践活动来达到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最后,要适时指出学生实践技能的不足之处,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以达到就业单位对学生能力的要求。


  四、结语


  旅游业作为我国的一个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为顺应国家对旅游业发展的需要,提升旅游业整体水平和质量,提高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必须将专业培养方案与旅游管理企业的需要有机结合,重视专业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科学安排实习实训,以提高毕业生整体素质,培养出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较为完备的知识结构、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新型旅游专业人才。


  许耀杰\济源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管理系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