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管理论文>旅游管理论文

基于产学合作教育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2016-03-27 10:4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一、产学合作教育的基本内涵

  

  产学合作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又是一种国家层面的政策导向,同时又可以被解读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产学合作教育是指充分利用学校、企业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其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和独特作用,把以课堂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学校教育与以获取实际经验、提升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的人才培养形式1。由产学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我们不难发现产学合作教育是一种学校与社会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是贯彻我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方针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实践出真知”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观。

  

  从微观的人才培养模式来看,产学合作教育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包括高校与企业,在产学合作教育过程中,高校与企业处于不同的地位,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具有不同的利益诉求。高校的基本职能在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在产学合作过程中,高校希望通过借助于企业资源培养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并且希望通过为企业提供科研服务深化这种合作关系;而企业是以赚取利润为天职,它存在的目的在于追求利润最大化,其本意并不是培养人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产学合作关系中企业无所求,恰恰相反,优秀人才和科研创新是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高校恰恰是人才的生产基地和学术科研的创新基地,从此角度讲,产学合作具有天然的联盟关系。

  

  因此,在产学合作教育中高校应该发挥主导作用,主动联系企业,采取多种方法调动企业合作教育的积极性,明智的企业也会从自身利益出发,积极迎接高校抛出的合作“绣球’通过双方努力,实现双赢,形成一种以“学校主动、政府牵动、业界随动,实现共同目标的融合、相近目标的契合、矛盾目标的转化”为特点的产学合作教育机制。

  

  二、产学合作教育的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本科教育从办学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上应高度重视与企业的深层联合^。正如美国著名的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在论述大学与社会外部关系的历史演进过程时所做的论断那样:“大学一宗教团体的关系已成为历史陈迹;大学一国家的关系也正在产生急剧的变化;展望未来,将产生最激动人心的管理方法一高等教育与企业界的联系。”由此可见,将产学合作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全过程、渗透于人才培养的每个环节应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基本教育规律,本文将借助金陵科技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具体说明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发挥作用、如何具体运作。

  

  (一)制定具有行业化特点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

  

  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受制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学科专业自身的教育规律、专家学者的意见以及学生家长的诉求等因素影响。作为致力于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制订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时,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更具体地说,是要充分考虑专业针对的行业(企业)的要求。

  

  如果仅仅按照一般性套路去“写作”一份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那是一件不太费神的事情。应用型本科院校制订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难处在于要体现出其产业针对性,即“行业化”。所谓“行业化”是指制订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时要以行业和产业发展为背景,依据相关行业的需求、发展趋势、标准以及技术要求、岗位能力需求,调整专业建设的内涵,制订专业建设标准,在此基础上,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构建具有行业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院旅游管理专业在制订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时,走访了南京三十多家大中小型旅游企业和省市旅游局,并邀请政府官员和旅游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到校研讨人才培养方案,在充分听取政府和企业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旅游管理专业自身的教育规律,制订了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实践证明,这种以行业(企业)调研为基础制订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为其后旅游管理专业连续5年实现100%协议就业率奠定了基础。

  

  (二)优化课程体系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是以市场需求和企业需要为导向的专业教育,因此,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强调按照行业、产业和企业所需的技术、技能知识,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学科知识重组。这就要求打破传统的学科本位课程体系的束缚,根据行业发展的最新要求构建专业教育的知识体系,按照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知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灵活设计各专业的课程体系。

  

  为了将前述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课程组织思想应用到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建构中,我院旅游管理专业在构建课程体系时,采用了“平台+模块”的课程组织形式。平台包括公共基础课平台和旅游管理专业基础课平台,模块是指饭店管理和导游与旅行社管理两个专业方向。如果说平台类课程培养的是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相关理论基础,是由学校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做出的课程安排,那么旅游管理专业的两个专业方向课程群则是根据旅游行业(企业)对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特征做出的课程安排,体现了产学合作教育中企业的利益诉求。在南京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不同层次、不同专业背景的旅游人才,如旅游规划、旅游文化、旅游经济等专业背景的人才,但是旅游企业需求量最大、需求最迫切的仍是饭店管理和导游人才。尽管旅游管理专业方向的确立受制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旅游产业结构、学生就业意愿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但毫无疑问,在产学合作的背景下,旅游企业的需求是确定专业方向的主要决定性因素。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育教学普遍处在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学生的基础理论、研究水平和研究能力比学术型大学低,但实践动手能力又不如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究其原因,教学内容滞后于行业发展是重要因素,因此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要根据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及时调整,缩短学生所学与企业实际生产所用的距离,体现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这种特点被总结为教学内容的“现时化”。

  

  在具体课程设置方面,旅游管理专业充分听取了旅游企业的建议。例如,总部设在南京的途牛旅游网、悠哉旅游网、乾隆旅游网等本土企业建议要加强学生电子商务能力的培养,我院旅游管理专业就专门开设了“旅游电子商务”课程,等等。

  

  (三)实施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也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教学特色。目前,应用型本科教育在实践教学上亟待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实践教学与高职高专的实践教学的联系与区别如何,二是如何根据职业岗位(群)的素能要求形成自身的、教学目的不同的、层次分明的实践教学体系,三是如何建立一大批专业对口、能够满足学生实习甚至就业需要的校外教学实习基地网络。在解决前两个问题时,企业发挥着参谋的作用、外脑的作用;后一个问题的解决,企业发挥着基地的作用。

  

  我院旅游管理专业依托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借助于职业分析理论,通过产学互动,充分发挥旅游行业专家的作用,制订了自身由单项的职业技能操作实践和综合性的职业素能实践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以保证学生在职业素能上,从层次来看高于高职高专学生,从能力来看高于学术型大学学生,以形成应用型本科教育背景下的学生素能特色。

  

  在产学合作教育中,企业在高校实践教学实施中发挥着重要的基地作用。我院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分为课内实践、综合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四种形式。课内实践贯穿于理论学习过程之中,例如“饭店餐饮管理与服务”总计48个课时,其中32个理论教学课时、16个课内实践课时。16个课内实践学时学生被分散到校内实验室进行基本职业技能训练,或者通过业余兼职的形式到实习单位勤工俭学。综合实习是学生修完导游与旅行社管理或者饭店管理课程群后,到旅行社或酒店进行顶岗实习。以2010届旅游管理专业为例,第三学期学完导游相关课程、考取了导游资格证书后到南京国际翻译导游公司、南京国际旅行社等进行导游业务综合实习;第五学期学习完饭店管理课程群后到南京华美达怡华酒店、南京玄武饭店、南京金丝利喜来登酒店等进行顶岗实习。毕业实习是学生择业和企业选拔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每年都有许多毕业生通过此途径获得了其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比如上市公司南京金陵饭店是一家五星级酒店,号称中国民族酒店品牌第一人,每年旅游管理专业都会输送学生到金陵饭店实习,从反馈的信息来看,饭店基本认可了学生的能力,愿意为多数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

  blob.png

  在毕业实习过程中贯穿了学生毕业论文写作,实习单位为学生论文写作提供了真实的研究环境,学生的研究成果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水平。例如,有学生以‘‘饭店员工工作倦怠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一以南京金陵饭店为例”为题,精心制订了调研表格,并且在金陵饭店对企业最高层领导和普通员工都做了精心调查,调查完后认真分析调查数据,采用相关的数学模型展开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该文不但获得了江苏省教育厅本科优秀论文三等奖,而且将其结论与金陵饭店领导交流,受到了企业领导的肯定。

  

  (四)培养“双师型”师资“双证式”学生

  

  应用型本科院校对教师的要求是“双师双高”,对学生的要求是“双证”,这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师资和毕业生的特点。近年来,旅游管理专业引入了不少重点院校的博士、硕士毕业生,这些博士、硕士虽有理论水平较高的优势,但也存在产业实践不足以及由此带来的教学、科研困境。旅游管理专业每年挑选若干青年骨干教师到合作企业挂职锻炼,培养“双师型”教师,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拓宽了教师的科研视野。

  

  南京国际翻译导游服务公司是一家隶属于南京市国际旅行社,专业从事导游员考证、挂靠的公司,旅游管理专业通过与其合作,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导游证考试的通过率,部分学生还通过了外语导游员资格考试。双证极大地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也是旅游管理专业连续5年实现100%协议就业率的重要影响因素。

  

  (五)科研反哺企业,深化产学合作

  

  产学合作不仅表现在人才培养层面,还表现在高校通过科研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通过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和管理问题来深化合作关系,使产学合作进入可持续发展轨道。

  

  近年来,我院旅游管理专业的横向课题大多来自产学合作单位,结题课题大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密切了产学关系。例如,与南京市农林局合作的课题“新农村建设中农业旅游开发模式研究”,提出了将尤努斯小额贷款思想和方法引入到农业旅游开发之中的思想,该政策建议被市农林局在产业发展政策中吸收,普惠式地提高了农民在旅游开发中的收益。与南京市旅游局合作的课题“旅游市场价格诚信缺失及其治理研究”,采用利益相关者理论系统分析了旅游市场价格诚信缺失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市旅游局认为该成果对于开阔工作思路、治理旅游市场顽疾发挥了重要作用。参与九江庐山醉石温泉度假村薪酬管理研究,设计出了成本控制与激励导向兼容的薪酬体系,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

  

  三、产学合作中的校企矛盾

  

  旅游管理专业产学合作中的校企矛盾,其本质是产学合作各方的利益诉求未得到充分满足所致。尽管旅游管理专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内涵,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确定、课程体系建立、实践教学实施、“双师型”教师和“双证式”学生培养等方面,但在产学合作过程中,校企双方依然存在着较大分歧。

  

  (一)从学校角度看,企业提供的岗位和学校需求错位

  

  1. 尽管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是中高级管理人员,但在实习和就业过程中,旅游企业特别是饭店型企业往往把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使用,用以节省占企业全部成本30%-40%的人力资源成本,而且就业和实习岗位往往是基层操作性岗位且不得轮岗,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还有一定距离。

  

  2. 应用型本科的旅游管理专业更希望通过科研方式服务于地方旅游产业和企业的发展,这是由应用型本科院校希望高出高职高专层次的同时追求应用型科技大学的发展诉求所决定的。然而,这种利益诉求尚不能得到旅游企业和省市旅游局的完全理解。由于旅游企业属于人力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而非科技密集型企业,而且很多校企合作单位都是如希尔顿、喜来登等国际知名酒店品牌下的加盟企业,本身就有一套完备的管理方案,因此管理咨询的需求并不迫切,校企双方存在供需错位;同时,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当地的高校群落中处于二流地位,当地旅游局如有管理咨询的需要也往往出于多种考虑,选择那些985或211工程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来承担,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科研空间受限。

  

  (二)从企业角度看,对学校部分学生和管理不满

  

  1. 对部分学生在实习中的表现不满意。认为有些学生,一是缺乏敬业精神,二是职业技能不熟练,三是心态浮躁。

  

  2. 有时对学校、专业的实习管理不满意。当学生在实习中出现了问题时,完全寄希望于学校能够压服学生,且一旦达不到目的,就对学校、专业怨声载道,而不反思自身对实习生的态度、培训、使用、待遇等方面的问题。

  

  四、产学合作中的优化对策

  

  (一)契约信用型产学合作

  

  针对校企双方都颇感头痛的实习管理问题,有学者提出了“契约信用型产学合作教育机制”加以解决0。所谓“契约信用型产学合作教育机制”是指: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基础,在与旅游企业签定的校企合作合同中明确规定学生的实习时间、实习要求、工作培训与考核、实习部门、岗位、轮岗安排、劳动条件、伤病处理、生活条件、工作报酬等,明确学校、企业和学生的权利、责任、义务等。

  

  世界合作教育协会将合作教育定义为“一种把学生课堂学习与有收入的、有计划的和有指导的实际工作经历相结合起来的一种教育模式,并且这种实际工作经历是与学生的学业目标和职业目标相关联的”0。该定义透露出这样的信息,即学生实习已经超越了纯粹的学校与学生间的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由于企业盈利性质的介入,使得学生实习必须纳入带有法律合同意味的实习合同管理之中,订立实习合同可以更好地协调和保障各方当事人的利益,特别是作为产学合作教育中过去长期受到忽视的学生的利益,为有效的实习管理提供依据,为校企合作育人奠定可靠的基础。

  

  (二)创新产学合作中的科研思路

  

  尽管本文认为,由于旅游企业劳动密集型的性质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二流地位,使得旅游管理专业的科研空间受限,但并不是说完全没有科研机会,相反近年来,我院旅游管理专业的若干产学结合课题的研究成果受到合作企业的欢迎和肯定,对于这些企业的服务、经营和管理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1. 在科研方向选择上,综合考虑当地旅游产业(企业)发展需要、自身的能力优势、竞争院校的学科优势等因素,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自身的科研特色。例如,南京地区的985、211工程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大多依托原有的地理、历史等母体学科选择了旅游规划作为自己的科研主打方向,而我院旅游管理专业根据自身的学科优势、当地旅游产业发展需要,本着错位发展的思路,选择了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旅游企业管理、旅游文化、旅游文学、生态旅游、文化遗产管理等作为自身科研方向,前述课题都是这些科研方向的具体反映,这种研究特色逐步得到了旅游企业和旅游局的认可。

  

  2. “弱弱联合”,争先进位。全国各地的旅游局在政府序列中处于二流地位,人力、物力、财力有限,一些985、211工程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并不是十分热衷于与其打交道,而且985、211工程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大都定位于培养旅游局局长,旅游企业大量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并不在其人才培养的视野之中,这种错位状况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科研空间拓展提供了机遇。实践证明,应用型本科院校淳朴的校风、真诚的合作态度、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学校定位、富有特色的专业方向、具有比较优势的科研领域等因素都是打动合作方的加分因素。从具体方法来说,如可以加入到某大型旅游企业集团之中成为其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与地方旅游局联办旅游发展研究所、联合申报和承担科研项目等。

  

  总之,应用型本科教育特征要求其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走产学合作之路,产学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特征的集中体现。近年来,更有学者认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过程具有“产学融合的主要特征”H,“产学融合”与“产学合作”虽只一字之差,但与“产学合作”的境界却大不相同“产学融合”更有层次上的跃升,这也是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改进和奋斗的目标。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