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增强工商管理人才的综合能力,本文针对目前工商管理类人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培养措施。
1.我国工商管理类人才现状
第一,对于工商管理的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面向社会的需求是培养工商管理人才最终的目的,但是目前的专业课程教材由于内容陈旧而缺乏实际应用性。此外,由于整个教学过分重视理论,从而造成培养的工商管理人才不能够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第二,缺乏明确的培养目标。目前,很多人一提到工商管理人才,就立马将其与企业中地位较高的高级管理人才联系在一起,这种错误的思想限制了实际教学的有效开展。
第三,缺乏创新意识。由于教师忽视了学生具有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在教学过程中一直照本宣科的讲解,最终使得培养的工商管理人才缺乏创新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2.高校在培养工商管理人才方面的改革定位
为了有效提高我国工商管理人才的综合能力,必须对高校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要想对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模式进行改革,首先就是调整专业学科和课程。我国在关于工商管理专业方面,经过几十年的专业设置调整,在学科内容老化以及专业课程面过窄等问题上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的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也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事情。转变思想观念、教学资源的配置以及社会认可度和自身改革方案的创新和实践等作为教学改革的难点,只有统一思想观念、具备物资条件以及适应中国国情和校情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有效的改革创新。因此,高等院校在进行改革的时候必须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探索出独有特色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改革方案,并通过长期的教学完善逐渐形成适合自己的独特的育人方式。
3.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对策
传统的工商管理类人才的培养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随着国际化竞争的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矛盾和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工商管理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因此,加大工商管理类人才的培养势在必行。针对目前我国在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方面的现状,提出以下改进对策:
第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个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是确保工商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逐渐年轻化,这些教师虽然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较高的学历以及意气风发的斗志,但是由于缺乏实践经验而多数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进行教学。因此,高校应当让这些年轻的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来丰富自己的实践教学,从而有效提高工商管理人才的实践能力。
第二,因材施教。从古至今,因材施教都应当作为教育学的最基本的原则之一。但是我国的工商管理专业教育长期以来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年复一年的重复一个教学计划使得培养出的人才千篇一律。但是中国高校进入21世纪后进入了教学改革时期,此时期最大的两点就是积极推行各种形式的学分制并重视因材施教的原则。如:重庆文理学院自从2003年升本后推出学分制教学改革,逐渐形成了以下三大特色:首先,为了充分体现尊重学生个人选择和发展的需要实施合理的选课制度;其次,对固定学制进行改革,适当的延长或提前学制;最后,实施严格但是又具有一定灵活性的重修和重考制度。
第三,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为了确保工商管理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具备工商管理人员的从业资格和一定的创业能力,高校应当根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学校相关政策以及结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同时按照地方经济和企业的要求安排合理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第四,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首先,为学生创造各种学习和创业条件。学校应当创造多种机会让学生的不同兴趣特长有展示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参加创业培训以及创办微型企业的活动来培养他们创业的意识。其次,为学生的特长搭建成功的阶梯。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大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更多的知识,为了提高大学生的能力,应当专门指派教师带领、培养有特长的大学生,为其取得成功做好铺垫。此外,对于应用能力突出的大学生,还可以鼓励其参加全国创业大赛、学科竞赛等。最后,为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成长提供渠道。如:根据高校一些特殊学生的特点推出主辅修和创意、创业培训制度。主辅修制度为学有余力的在校大学生开辟了一条获取复合型知识的渠道;而创意和创业培训则通过对一些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加以辅导,帮助他们创业成功。
第五,加强创业意识的培养。目前,我国大多数的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后都想着找一份安定以及收入可观的工作,很少有自己去创业的愿望。在我国就业压力日趋严重的情况下,作为工商管理的工作教育者应当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从而使之成为一个成功的创业者。
第六,对传统教学进行改革。让学生多学知识以及更多的牢固地掌握知识是传统教学的主要观点,但是这样降低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对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来讲,相比牢记知识而言,更重要的是思维观念和学习的方法,因此,管理作为一个过程和整理概念,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知识的相互联系,让学生真正理解什么是管理。此外,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对工商管理类人才的要求也逐渐细化,因此,高校在设置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的时候应当根据企业的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细化,以满足企业的需要为出发点设置基础课、专业课以及实践课。
第七,加强实践教学。工商管理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特点,如果仅实施课堂教学,就会造成学生毕业后无法适应企业的要求,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加强工商管理的实践教学:第一,通过学校平台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实习合作。要想加强学生的实践技能首先要落实实习基地,因此,学校应当通过多方渠道加强与各个企业的联系,从而增加工商企业管理大学生的实践机会,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能够为大学生日后毕业走向社会奠定一定的基础。第二,丰富大学生的实践教学活动。高校应当充分利用大学生假期或者业余时间安排其进行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在实践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将来从事工作的方向,还能够让大学生看到日后的就业压力,从而更加努力认真的学习。
第八,加强思想和道德的培养。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和就业压力,一个人的专业技能固然重要,但是要想长期发展下去,一个企业更看重一个人的道德、思想和品质,因此,加强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人格培养,对其以后在社会寻求长期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在当代中国,坑蒙拐骗、缺斤短两、掺加造假以及以次充好等道德问题已经发展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因此,为了树立良好的性格以及社会责任感,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此外,只有拥有健康思想的大学生才能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走的更长更远,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与道德教育一样关键。
4.结语
随着企业经营国际化的逐渐发展,对工商管理专业进行教学改革已经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总之,为了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发展的工商管理人才,作为从事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教育者应当对教学改革做出大胆的创新和探索。
作者简介:郭辰希(1984-)女 河南郑州人 助理讲师 本科 学士 研究方向院工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