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管理论文>工商管理论文

“嵌入式”培养模式在独立学的应用研究

2016-03-30 11:0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创新的重要成果,已为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然而,由于在专业设置上与母体高校有较大的重复性,加上办学资源和生源条件的限制,使得独立学院不能再沿用母体高校原有的培养模式,必须寻求新的突破。

  

  独立学院的工商管理专业具有专业面宽、应用性强、需求面广的特点,面临着比其他工科专业,甚至比管理类其他专业还严峻的市场挑战。因此,以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试点,探讨独立学院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创新,不仅有利于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提高其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而且可以为独立学院其他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一、嵌入式系统和嵌入式培养模式

  

  嵌入式系统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以应用为中心、软硬件可裁剪并且对系统的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等要求严格的专业计算机系统,是一种“嵌入到对象体系中的专业计算机系统”。它是源于通用计算机系统,但又不同于通用计算机系统的一种新型专用计算机系统,其专用性、嵌入性和计算机系统性的特征,使它具50有通用计算机系统无可比拟的对象智能化控制能力。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与母体院校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如同嵌入式系统与通用计算机系统之间的关系。因此,促成“嵌入式系统”快速发展的三个特征,对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1. 以细分的市场需求确定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专用性是嵌入式系统的一大特征。正是这一特征,使嵌入式系统源于通用计算机系统,却有别于通用计算机系统。该系统成功的奥秘就在于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产品设计,找到了细分的市场,而且与通用计算机系统实现了友好互补,满足了市场需求。独立学院源于母体的本科院校,在专业设置上与母体存在极大的重复性。如何找到独立学院人才的市场定位,确定培养目标,使独立学院培养的人才既不同于母体又适应市场的需要?这就需要进行人才的市场细分与定位。

  

  2. 以集成的系统思维设计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嵌入性是嵌入式系统得以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嵌入到具体对象中的技术关键。如果没有高度集成的技术知识系统,只是设备、技术的简单叠加,就不可能将具备电脑功能的软硬件,镶嵌到许多体积很小的家用电器以

  

  及其他高科技产品。同样的,虽然市场对独立学院的学生素质有各种要求,但由于学生学习的期限、精力有限,学校不可能将所有的要求均通过课堂的课程予以解决。这就需要学校领导、老师以集成的系统思维,将对学生的素质要求镶嵌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而非仅仅通过设置专门的课程予以解决。

  

  3.以科学的保障体系确保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规格不具备计算机系统的控制系统,就难以实现对对象系统的智能控制。因此,计算机系统是嵌入式系统能够在系统控制应用方面替代通用计算机系统,并成为与通用计算机系统并行发展的新型系统的先决条件。独立学院的办学资源和生源条件虽然有别于其母体高校,但独立学院作为培养本科生的属性不能被改变,否则,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就会受到影响。

  

  上述三点思路源于“嵌入式系统”的设计理念,因此,我们把由此形成的人才培养模式,称之为“‘嵌入式’培养模式”。

  blob.png

  二、“嵌入式”培养模式的设计

  

  按照“嵌入式”培养模式设计的思路,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展开:

  

  1.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确定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时,应考虑如下因素:一是人才培养目标必须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必须考虑人才供求体系中独立学院可占据和渗透的空间。为了满足区域经济和有色金属、钢铁行业对我院所培养人才的多样化需求,我院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在科学技术的转化及知识的运用层次,即基层经营和管理人员层次;二是人才培养目标必须与母体高校的历史积淀、学科优势、办学特色相统一,并与独立学院自身的资源条件相适应。我院母体学校江西理工大学是一所有着52年本科办学历史,具有鲜明矿业、冶金、材料特色,主要为我国有色金属、钢铁行业服务的多科性大学。该校毕业生以“为人诚实、基础扎实、工作踏实”的“三实特点”广受社会称赞。这样,我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既要努力秉承母体学校的光荣传统,着力培养广受社会欢迎的“三实人才”,又要考虑独立学院的实际情况,与母体学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形成错位发展;三是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必须适应它所面对的生源基础。由于独立学院考生的入学分数往往比普通本科学生低40-50分,相对来说,他们的基础更弱,但接受能力、创新精神、环境适应性等并不差。这样,在培养目标定位时就更需要针对学生的兴趣、性格、职业规划来分模块选择课程,做到量体裁衣,因材施教。

  

  基于这些因素,我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为:培养具备企业管理方面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公共管理部门从事现场经营管理、员工培训、管理咨询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2.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确立

  

  为实现上述培养目标,按照集成的系统思维,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应围绕“模块教学、证书导向、校企结合”的体系进行设计,将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所要求的专业素质、职业技能系统地穿插在四年的教学中。

  

  (1) 模块教学。按照细分的市场定位要求,我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主要服务面向是基层经营管理人员,尤其要考虑更多的学生可能面向矿业、冶金企业就业,或者在这些领域创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设置若干个模块供学生进行选学。为此,我们构建了“生产运营管理模块'“人力资源管理模块财务管理模块市场营销模块企业发展与创新模块创业模块基础公务员考试课程模块”等7个模块的教学计划。同时,设置了若干门有关矿业、冶金概论的课程,供学生选修,以增加行业专业背景知识。

  

  各模块的课程设置涵盖大学四年的全过程,由各模块导师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选择相应的模块进行学习。

  

  (2) 证书导向。证书导向是以集成的系统思维,将学生所学课程集成到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过程。这是突出独立学院培养实务型现场经营管理人员的具体体现,也是衡量人才培养目标是否达到本科规格要求的其中一个标准。引导学生从大三开始根据自身选择的知识模块,报考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将“基础知识学习——岗位能力培养——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三项内容融为一体,实现实务技能培养与职业证书集中培养有机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该专业学生所报考的职业资格证书主要有:助理人力资源师、助理物流师、内部质量审核员、报关员及报检员、会计从业资格证等职业资格证书。

  

  (3) 校企结合。校企结合是整个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人才培养目标、方案的设计需要企业的积极参与;实务型人才的培养以及实践性环节的完成需要企业的大力支持和热心参与;学生的就业还需要得到企业的认可。因此,校企结合应贯穿于人才培养过程的始终。

  

  三、“嵌入式”培养模式在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

  

  按照以上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我院在2007级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中开始了“嵌入式”培养模式的试点工作。

  

  1.实施条件

  

  “嵌入式”培养模式特别强调人才的培养要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要将市场对人才的各种素质要求集成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因此,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考核“嵌入式”培养模式是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需要相应的实践平台,为此,我院集中力量搭建了校内外两个重要的实践平台。

  

  (1)校内实践平台。为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我们通过局域网整合企业经营ERP沙盘模拟实验室、证券投资模拟实验室、创业投资分析模拟实验室、财会模拟实验室、国际贸易电子交易平台等10多个实验室,构建了院内综合实训教学体系,模拟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形成公司与公司之间的交易与竞争。由不同模块学生模拟企业不同经营环境,担任不同职业角色,代表不同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身份,体验商业竞争的激烈性。

  

  通过校内实践平台的模拟实验,学生能以企业的生产部、供应部、销售部、仓库、财务部等部门为一个整体,从整个资金流、物流、信息流之间的关系为出发点来学习和体验。还可以体验到每一笔经济业务从物流的采购或销售开始,到资金流的应收应付款,再到物流的库存、存货,最后形成资金流的总账报表。除此之外,还可利用银行、税务岗位以及海关报关、报税等环节,学会如何与银行、税务、海关打交道,真实模拟企业的实际运行过程和经营环境。

  

  (2)校外实践平台。校企合作是母体学校江西理工大学的一大优势,这为我院通过院企合作打造校外实践平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近年来,学院先后与江西铜业公司、福建马坑铁矿、赣州启德家电集团公司、深圳人人乐商业集团公司等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采用“3+1”和“2.5+1.5”等灵活的培养模式,为企业培养急需人才。同时,企业也为学院提供了难得的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机会。迄今为止,本院工商管理专业已建立了5个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与46个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2.实施过程

  

  从2007级学生入学开始,我们即按本培养方案分四年进行试点工作。

  

  (1) 第一学年,了解新知识。通过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达到了解新知识的目的。2007级工商管理专业从大一开始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学生群体细分,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知识模块选择,以确保模块教学目标的实现,从而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全面提高。

  

  (2) 第二学年,由了解知识到掌握知识阶段。大二阶段进入专业技术和专业基础理论的学习,在理论教学中贯穿了专业课程设计、社会调查等实践环节。同时,利用第二课堂、兴趣小组等形式,引导学生到ERP沙盘模拟实验室和投资管理实验室训练,并参加“用友杯”ERP沙盘模拟对抗赛和挑战职场创业大赛。

  

  (3) 第三学年,由掌握知识阶段转变为能力提升阶段。大三阶段是专业知识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大提升、大演练阶段,将“校企结合一证书导向一模块教学”三项内容融为一体,对学生进行分类、分层次、分知识模块教学,其中一学期在校内学习,另一学期在企业实践。根据学生的特点,引导一部分学生在校内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参加相应模块知识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另一部分学生利用校外实践平台到企业实践,如到人人乐商业集团、赣州启德家电等企业进行为期一学期的实践学习,使模块知识、实务技能培养与职业资格证书培养相结合。

  

  (4) 第四学年,专业模块知识的深化学习阶段。 大四阶段一学期在校内学习,另一学期在企业实践。同学们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带到校内进行深化学习,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探讨。在校内一学期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中,还贯穿了企业模拟招聘和企业模拟经营等综合性实训环节,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另一学期由学生到相关企业进行毕业实习,并完成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将理论与实践进一步紧密结合。

  

  为确保教学效果,完善学生的培养体系,我们对每一个学生实行跟踪管理,从大一开始为每一个学生建立个人档案,包含有学生各学年的职业规划、选择的模块课程及个人成长卡,通过这样的跟踪管理来确保本科教学水平,实现学生知识体系的动态调整。

  

  3. 初显成效

  

  通过近四年的实践,我们感到,“嵌入式”培养模式在我院工商管理专业的试点是比较成功的,已取得初步成效:

  

  (1)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按照面向对象的要求,将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素质和技能要求,在四年的培养方案中分别予以体现并且付诸实践,使每一阶段的课程体系中都有相当数量的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性环节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相当一部分学生从被动学转为主动学,学生的到课率也相应提高。

  

  (2) 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实践教学时,一般都选择在某一方面比较熟悉有经验的老师或单位的专业能手给学生授课,让学生感到每个教师都能传授给他们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学生参加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和考试的信心,又能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迄今为止,我院2007级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中,考取各类职业资格证书的比率已经达到40%以上。

  

  (3) 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带来的是办学水平的提升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高。通过搭建校内外实践平台,实现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的“零接轨”,使学生的专业能力更加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通过集成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的素质和技能更加符合岗位现在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从而提高了学生就业竞争能力。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