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的现状
(―)现代高校在培养人才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之一,对企业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然而,高校在培养人才中却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高校的教材更新的周期较长,而且高校的教师在传授的过程中脱离实际等问题。除此之外,高校在工商管理的人才培养中,学生的实践能力较为薄弱,不能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这是影响我国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原因。要想改变这一现象,高校必须将理论知识与现代化市场经济的变化结合起来,并在教学方式上有所创新,让学生能够更多地接触市场经济,加强对经济学的学习。同时,还要让学生对企业管理的情况有所了解,并从实践中去认识与总结,以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求。
(二)在培养方向上缺乏明确的定位
我国当前在培养工商管理人才的过程中,只要一提到企业的工商管理的人才培养,就会自然地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那就是将工商管理的人才培养定为企业的高级人才培养对象。而这种定位的方法却过于笼统,没能够从技术方面与理论方面区分开来,这样不利于实际工作的有序进行。为了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人才教育模式也在发生着重要的转变,从高级人才向精英人才的过度,使传统的工商管理模式无法适应新的社会发展的需求。
(三)缺乏系统性地培养
对工商管理人才的定义缺乏科学性,只要是工商管理类的培养就笼统地定义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对象,这必然导致了培养上的盲目性。这样以来在培养的目标上就会出现没有差异性,对于人才培养的课程也没有显著的特色。在在培养的过程中,仍然会以传统的模式为主,与现代化的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在实践技能方面固然是不强的,对于事物的适应性也较差。
(四)缺乏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创新也就没有更好的发展。我国的传统教育是以应试教育为主,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使学生们的思想得到了禁锢而无法释放。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是以灌输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教学,这样必然导致了学生的潜力和自我意识得不到挖掘。对于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来说,没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也难以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然而在高校中却缺乏创新意识的培养,这对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是十分不利的。
二、传统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
(一)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长期以来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对个人思考方式造成了深刻的影响,短时间内是无法改变的。然而社会的发展如此迅猛,让很多高校的领导者意识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否则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培养也是极为不利的。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高校必须通过教学模式的创新来改变传统模式的落后现象,但是目前仍然是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课堂案例讨论的阶段。由于传统的思维方式已经根深蒂固了,很少有人能够深刻意识到创新才是发展的源泉,因此失去了对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学习。虽然已经有一些学生在看问题的方法和角度上有所增多,但是却很少能够将自己独到的见解融人其中,学生往往因为担心自我承担的风险而不敢进行大胆的决策。
(二)容易让学生产生一种满足感
我国的学生大多数都是通过应试教育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这种应试教育让学生的思维已经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学生都是从题海中走出来的,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完全形成了一种满足于解题的心态,只要是能够完成解题的任务,内心就得到了满足,也就不再进行更深人地探索了。而教师在针对题目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从不考虑学生个性的发展,只是以满足应试教育为目的,使很多问题都得不到真正的解答,更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三)学生难以具备企业家的创造精神
企业的工商管理与其他管理工作有所不同,工商管理工作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工作,因此也要求被培养的学生要具备这样一种创造精神。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应该赋有一定的冒险精神,不怕失败、敢于拼搏,然而受到传统教育的束缚,使学生难以实践自我。
当前的社会是一个不缺乏资金和技术的社会,而真正缺乏的是一种企业家的精神,是这种精神影响了我国经济的突飞猛进,同时也是当今社会最缺乏的一种动力。对于这一点,我们应该像温州人学习,那就是他们不畏艰险,勇于奋斗,充分展现了个人独特的商业头脑和企业家的精神,是值得我国新一代的年轻人学习和借鉴的。
三、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对策
(―)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在人才培养的新时期,因材施教成为了共同的主题。每个学生的知识储备、个性特点、兴趣爱好以及心理成熟程度都大相径庭。在共性培养的同时,要重点关注个性同学的思维方式。传统的一对多培养模式很难适应如今发展的需求,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才是主旋律。同时,更重要的是,我们专注培养的应该是学生们对于新事物的认知能力、对于不断学习和探索的兴趣以及大胆假设小心验证的态度。另外,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兴趣点我们应该都加以关注,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他们的兴趣诉求,力求让每个学生的不同的兴趣方向都形成一个个性发展的方面。
(二)增强教育的师资力量
学生的个性发展一方面需要鼓励其加强思考,另一方面则需要改善师资队伍的结构,老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课堂参与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不适合如今发展的局势。所以,寻求一种创新的、可以让学生充分参与的课堂模式,充分激发其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一个优秀的老师对于学生思维的引导在学生成长阶段非常重要,早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建立将为今后的个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构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体系
传统的教育培养模式使学生们产生了思维定势,导致了思维僵化,习惯于对老师、前辈的行为以及思想模仿,而缺乏改进和创新的思路。学生们相互之间的相同点太多,个性比较缺乏。所以,构建一个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尤其是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要让学生们做到真正意识到创新能力才是这个时代的根本,具备创新精神才能更好地挖掘自身的潜能,才能适应这个曰新月异的社会。首先,我们要由传统的重视结果转变为重视过程,更加关注学生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思想状态和思维方式。其次,我们要由单一化评价体系转变为多元化评价体系,多角度,多层次地来评价一个学生,全方位地考察和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尤其是思维能力和实践应用的能力。更加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从而培养出各种类型,面向各种角度的人才。
(四)强化实训教学,提高学生对工商管理工作的认识
在现代高校工商管理教学中,学生实训教学对提高学生工商管理工作认识、开展自身理论知识缺陷检查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高校毕业实习,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融人到企业的文化及企业经营活动中,进而从实际工作角度出发,检验自身工商管理理论知识体系中存在的不足,并以此为基础了解今后自我充实及再教育的重点。而且,在实习、实训工作中,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还能够从企业需求出发分析、考虑企业现行工商管理体系的优缺点。并通过与实习教师的沟通,检验理论实践能力,为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现代企业对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也相应地加快了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针对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有目标性地培养、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以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为中心来展开工商管理的教学活动。这对于促进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以及综合市场竞争力的提高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最后,要着重提出的就是创新。因为传统的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也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所以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并充分提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除此之外,还应该广泛地借鉴他国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国情来实现本国的发展需求,大胆地改变教育中存在的弊端,并能够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符合国际化发展的创造性工商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