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序言
2007实施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质量工程)明确提出,高等院校应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工程的实施使得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再次成为社会争议的焦点。在近年来我国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普遍低迷的形势下,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已成为一大社会问题。为此,各级政府也积极探索缓解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举措,如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等。然而,上述举措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要解决我国当前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关键在于化解当前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人才需求间的结构性矛盾。针对该问题,教育界出现了“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争论,并且近年来这一争论愈演愈烈。这一问题反映出教育界对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本质还没有完全理解,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本研究针对我国本科的教学改革,通过分析高等院校招生模式的变化,以管理学科为例,探讨本科的人才培养模式及改革方向。
二、我国本科专业招生模式的发展
我国的近代高等教育起源于洋务运动。当时的大学充分借鉴西方大学的教育教学经验,采用通识教育的模式。如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和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都主张“沟通文理”、“通识为本”、“专识为末”。
1951年11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工学院院长会议标志着我国高等院校院系大调整的开始。这次院系调整“以苏联为师”,通过划分系和专业的方式强调专业化教育。专才培养模式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当时政治因素的影响,但基本符合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为各行各业培养了一大批专门化人才,对我国“工业兴国”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
1979年召开的全国高等学校科研工作会议,引发了教育界对“通才”和“专才”的大讨论。到21世纪,为响应“强化基础、淡化专业”的教学改革方针,大类招生作为实施“通才”的基础在部分院校开始实施,很多重点高校开始在部分学科推行“2+2”的大类招生模式。所谓“2+2;指前4个学期按大类进行通识教育,在第5学期进行专业分流,然后再进行专业教育。近年来,随着教育界对“大类招生、通才教育”认识的深入,部分高校提出了一些新的培养模式,如“2+4+X”的招生培养模式、北京大学的元培计划及“书院制”等。
受到社会、经济发展及历史原因,我国的管理学科直到1984年才恢复招生。虽然我国的管理学科及专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也是较早开展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探索的学科。通识教育作为管理学科人才培养的模式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认可。但近年来,部分院校受到就业压力、专业分流人数不均衡等的影响,开始回归按专业招生的模式,这反映出当前管理学科通识教育的模式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三、大类招生的优势及暴漏出的人才培养问题
(一)大类招生的优势
大类招生是为了适应通识教育培养模式而采取的举措,目的是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复合型人才。相对于以专才教育为目的的按专业招生,大类招生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减少学生专业选择的盲目性。大多数高考考试在选择专业填报志愿时,都不清清楚专业具体的培养方案及未来的发展前景。因此,学生的专业选择就具有很大的盲目性。而在大类招生模式下,学生首先经过1-2年的通识教育,因此对培养计划及未来发展有了一定的了解。此时进行专业选择,能够降低了学生专业选择的盲目性,而且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更加符合大学培养人才的理念。大学人才培养的本质在于学生思维方式、学习能力及综合素养的培养。首先应强调人格和价值观的塑造,其次通过现有知识的传输和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而不是通过特定知识的灌输把学生训练成专业化的工具。特别是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新的知识呈井喷式增长,因此创新性思维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就尤为重要。大类招生、通识教育的培养模式能够拓宽专业口径、强化基础支持,通过专业的交叉和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更加符合大学培养人才的理念。
3.有利于学科资源的整合优化。大类招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专业细化带来的教学资源重复的弊端,有利于在一个学科门类下教学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如河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会计和财务管理方向分别设置会计系和财务金融两个系,两个系针对各自的专业都配备了基础会计、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的教师,导致教师资源的严重浪费。而这两个专业由于受到总体教师规模的限制,短期内难以招聘能讲授其他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师。通过大类招生、通识教育的培养模式,至少可以在通识教育阶段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如课程模块、师资、教学设备等资源),也使得专业化培养阶段教学资源的配置更加游刃有余。
(二)大类招生存在的问题
虽然大类招生具有一系列的先天优势,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很多高校往往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类招生加剧了专业失衡的结构性矛盾。在大类招生模式下,专业分流大多完全取决于学生个人意愿,因此可能会导致大多数学生选择所谓的优势专业或容易就业的专业,加剧了专业间的结构性矛盾。河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14年以前一直按大类招生、大类培养,但2010级本科生在专业分流时,668名学生中,绝大多数学生选择了会计学,选择电子商务专业的只有3个,选择工商管理专业的只有13个。这种专业结构,导致学员教学资源的严重失衡。
2.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设置没有体现大类招生、通识教育的原则。大类招生与按专业招生的区别不仅表现在招生方式上,更大的区别则在于培养方案的设计、课程体系的制定等方面。当前很多院校采取了按大类招生的模式,但并没有制定出适合通识教育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造成专业分流时学生对要选择的专业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只能凭感觉、参考往届学生的就业等信息选择专业。
3.对教学管理、考核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类招生、通识教育由于前1-2年采用通才培养模式,使得教学工作跨越了不同的院系,因此对院系间的教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不同的院系对课程设置、教学进度、学生考核等方面都要协调一致。此外,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由于培养目标的不同,要求对学生的考核方式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四、大类招生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一)对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要求
在培养方案上,大类招生、通才教育的核心在于既突出厚基础,又不失专业。因此,“基础+专业”的培养方案是大类招生人才培养的关键。所谓“基础”,指的是在通识教育阶段应注重学生人文、社会和自然三个领域知识的传授,为学生人格的塑造、创新思维、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所谓“专业”,指的是既要在通识教育阶段融入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模块,又要在专业分流后通过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及专业技能培训等强化学生的专业素养。
在课程体系设置上,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能力培养,注重教学与科研相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教师授课为主的教学转变为从学生角度出发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将以往完成教学内容、教学计划的思想转变为夯实学生基础、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设置满足复合型、创新型、宽口径人才培养的课程模块,突出基础和能力的培养,就要满足学生就业的知识需求,又要为学生深造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
(二)对教学管理和教师队伍的要求
在教学管理方面,大类招生、通识教育由于涉及到多个院系和专业,因此在培养计划的制定、课程设置、教学管理等多个环节需要加强院系及专业间的沟通和协调,保障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具体管理过程中:(1)改变以往以专业或系(所)为主导的教学模式,由院级教务中心统一对教学工作进行管理、统一配备教学资源。(2)改变单纯“学年制”的管理模式,代之以“学分+学年”的综合管理模式。(3)改变以往以专业、行政班级为单位的班主任负责制,代之以学院统一管理、“辅导员+导师”责任制。(4)对学生的考核不仅仅局限在课程成绩上,而应包括课程成绩、专业技能竞赛、社会实践等多个方面。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一方面要对师资进行优化配置,避免师资的浪费,另一方面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不仅包括教师的专业能力,更包括人文素养和社会学知识),培养能胜任通识教育的师资队伍。此外,要改变以往教师单纯授课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学环节师生的共同参与,开展以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为特征的现代教学模式。在具体教学方法上可以综合采用课程论文、案例讨论、项目作业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