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概述了我国高等院校 旅游 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现状,并在客观分析了当前我国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方案确立、人才培养途径选择、人才养效果评估及反馈与调整等5个方面构建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
[关键词]旅游 教育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我国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概述
(一)培养目标定位
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罗兹等[1]认为应注意以下2点:(1)侧重理论和侧重操作都未免失之偏颇;(2)不宜定位于为旅游行业培养输送“高级”管理人才。赵鹏等[2]认为应定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要充分体现旅游管理专业的应用性特点,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
(二)课程体系的设置
为实现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保证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具备学习型知识结构、适应型能力结构和综合型素质结构,徐刚等[3]认为必须建立以公共基础课、管 理学 、 经济 学、业务技能和实践性教学为课程模块的课程体系。田喜洲[4]认为旅游管理课程体系应由素质教育课程群、专业基础教育课程群、专业 发展 教育课程群三大模块有机结合而的,其中素质教育课程群占总课时的50%,专业基础教育课程群划分为管理学基础课和旅游学基础课两大课程组,占总课时的40%,专业发展教育课程群可分为饭店管理课程组、旅行社管理课程组和旅游规划课程组三类,占总课时的10%。WwW.133229.COM罗兹柏等[1]认为以一种新的视角将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分为专业主干课、素质技能课和相关知识课三大系列来设计。何建伟[5]强调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要创新,课程设置的类别除了工具课、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之外,还要有非专业的拓展课。刘文江等[6]认为教学、实践、科研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是比较合适的,即以教学为核心基础,以技能培训为实践推动环节,以科研探索为发展导向的教学-实践-科研一体化,要以素质教育为依据进行课程设置。
(三)实践教学
杨得福[7]阐述了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李淼焱[8]对于如何制定实习计划,安排实践教学给出自己的建议。王伟伟[9]认为要保证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就应 科学 设计课程体系,要调整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比例,增强实践教学学时,形成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习 规律 ,并注重分阶段实习内容的不同,尤其注意习时间与旅游业淡旺季的致性。罗兹柏等[1]概括了旅游管理专业实践环节的4种类型:(1)模拟操作实习;(2)现场操作实习;(3)观摩性实习(见习);(4)考察性实习。黄明超等[10]对高校校外实习的有效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
(四)人才培养模式
田喜洲[4]认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的落脚点。徐刚等[3]认为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正在经历从“知识传授型”教育转变过渡到“能力训练型”教育,最终发展成为“素质培养型”教育,因此,旅游管理的教育模式必须协调和平衡知识、能力和素质之间的关系,同时,建立校企结合办学模式。张建春等[11]认为高等学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路应是厚基础、高素质、宽口径、一专多能。
二、我国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投入不足
旅游管理专业属于工商管理学科下面的二级学科,管理学科给人印象是不需要太多的投入,而旅游管专业由于有它自身的特殊性,在众多模拟实验室的建设上需要较大的投入,另外旅游管理这个专业又比较年轻,往往不是各个学校的优势学科,很难引起学校领导的重视,因此各学校的旅游管理专业都面临着不同程度上的投入不足的问题。
(二)师资队伍不精
目前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半路出家”者居多,学科背景的制约很难使他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科带头人。近年来补充进入教师队伍的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普遍学历层次不高,硕士以上学历占的比例较小,再加上教师普遍缺乏旅游岗位实践的经验,从而严重制约着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课程设置混乱,教学内容滞后
我国旅游院校或旅游专业大多数是由其他专业、学科转向而来,如 历史 专业、地理专业、森林动物保护专业等。这些院校由于缺乏师资,往往根据学校本身的性质和原有专业的特长进行课程设置,而并没有根据 企业 和学生就业的需要进行设置。另外,由于教师自身缺乏旅游管理方面的理论素养和实践,导致各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上局限于有限的几本教材上,教师往往还会结合自己原有的专业背景和基础、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对教学内容进旅游企业的实际需要有较大的偏差。
(四)旅游科研力量薄弱,学术研究水平偏低
旅游管理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到目前为止其自身的学科体系仍然很不成熟。高校旅游专业教师科研工作难以得到资助,旅游课题的申报较为困难,申报成功的也大都是一些科研经费少的小课题,大课题难得一见。另外国内高质量的旅游学术期刊也太少,学术交流活动也不活跃,以上种种情况都导致我国高校的旅游科研力量薄弱,学术研究水平偏低,从而 自然 也束缚了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教学方法落后
目前,我国大多数旅游院校采用的仍然是普通教育的传统教育模式,即强调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活动以课堂讲解为中心,教师讲解以教材为中心,讲解教材以应付 考试 为中心[12]。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只能不加思辩的、被动的、机械的接受教师所讲的内容,而教师所讲的内容也往往仅来源于教材,未经实践的检验,这样就很可能导致学生在课堂所学的理论与旅游产业的客观实际有较大的偏差,导致学校培养出来的旅游人才不能达到旅游企业的要求。
(六)学生的实践环节较为薄弱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各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都较为重视学生的实习和实践,毕业生在毕业之前都经历了时间长短不一的实习,但是大多数学生并没有达到实习的要求。学生到饭店、旅行社等旅游企业或旅游行政管理机关去实习只不过是做一些单的重复操作的事情,有些旅行社不让那些有导游证的学生带团,有些饭店把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长期把他们固定在某个岗位,而不愿意让学生实习多个岗位,这样的实习不仅不能使学生增强动手能力,得到实践的锻炼,反而会使学生对旅游行业产生不良印象,从而影响到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选择。
三、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人才培养模式是各级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11]。旅游管理本科专业要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人才,就必须构建一个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才的培养规格和培养方案。有些学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按综合性大学模式办学,以培养高学历人才为培养目标,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较高,但动手能力较差;另外有些高校则主要按职业技术学院的模式办学,面向旅游企业,培养适用性的人学生有较好的实践操作能力,但理论基础不够扎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既要考虑自身的特点和实力水平,也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旅游市场的需求。具体而言,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可定位为:培养具有一定学科理论
基础,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外语表达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能胜任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旅游管理工作的高素质管理人才。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确立
旅游管理专业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来确定的合适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
1.教育者的教育。
旅游管理专业要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人才,首先需要教师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教育者同样要不断接受继续教育。(1)要鼓励优秀教师积极进行国内、国际间的旅游学术交流,使教师能随时掌握国内外旅游管理的最新研究动态。(2)要鼓励青年教师继续深造,提高学历层次。(3)与旅游企业加强合作,多方面创造条件,选送专业教师到高星级酒店、国际旅行社、旅游景区参与这些企业的管理,一方面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也开阔了教师的视野,为教师积累了实践管理的经验,这样就能使课堂讲授的内容不会与实际情况脱节。
2.课程体系规划。
旅游 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划是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最终具备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主要取决于其所接受的课程体系的 教育 。当然,各高校课程体系的规划与设计不必千篇一律,各自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学科背景的差异性要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应该有所体现。也就是说,除了各学校都一样的旅游管理必须有的一些主干课程以外,各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还可给学生开设一些特色课程,如 经济 管理类院校可多开设些经营管理类的课程;地理类院校可多安排一些地质地貌方面的课程;农林院校可开设一些休闲农业、观赏植物、森林景观方面的课程。这样,就可以保证各高校的毕业生有自己的专长,以后能在各自相对熟悉的领域有较大的用武之地。另外,各学校在进行课程体系的设计时应注意一些不同类型课程的比例关系。如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关系,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比例关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关系等。必修课的比重如果过大,就限制了学生的选择面,这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喜爱;但是如果选修课的比重太大,虽然一程度上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的 发展 ,但是可能无法达到旅游管理专业系统培养的要求。基础课的比例大些,有利于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毕业生,可以使学生在未来的就业选择面更大,适应性更强,但是可能会使学生专业意识较为淡薄,对自己的就业前景较为迷惑,另外可能导致学生的专业训练也不足;专业课的比重大些,能使学生有较好的专业训练,较能适应未来旅游行业各种类型 企业 的工作,但是可能会造成以后的就业选择面较小。理论课的比例较大,能使学生掌握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但是由于实践实习的课程不够,可能会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偏弱。因此实践教学环节应该在整个课程体系有一个合理的比例。国外一些著名的餐旅学院,如美国的康奈尔大学、希尔顿大学、拉斯维加斯大学、纽约州立大学、丹佛大学等,要求该专业的学生社会实践至少为1000小时,著名的洛桑酒店管 理学 院的做法也值得我们借鉴,他们的教学和实习基本上是各占一半的时间。
3.教学创新。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规划设计完毕后,如何保证各门课的教学质量就成为了重中之重。要保证教学质量,必须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上不断改革与创新。(1)教学手段创新。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应该尽可能引入一切先进的 现代 教学设施和设备,如投影仪、摄像机等,来突破传统教学过程中各方面的限制,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有条件的学校,应建立现代化的旅游管理专业模拟实验室,让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前能对旅游企业的设备、设施有一个初步了解,并能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2)教学方法创新。传统的注入式教学重知识教学,忽视能力培养,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将教师权威绝对化,而将学生视为被动接受灌输的知识仓库和存储器,因而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采用单向的“填鸭式”的强制灌输,忽视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及对学生独立学习活动的组织与学习方法的指导。这种思想与方法只能教会学生模仿和记忆,而压抑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创造性的发展,因此我们主张在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方法应采用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强调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能力的培养及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在肯定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强调学生既是受教育的对象又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认识的主体[6]。旅游管理专业的启发式教学可以突出案例讨论和实证分析。(3)教学内容创新。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传授的教学内容不能局限于几本教材,教学案例也不能老生常谈,教师要随时根据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补充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新的教学内容。教学内既要有理论介绍,也要有实践的操作,如果条件不具备也可以用场景模拟达到这样的效果。
(三)人才培养途径的选择
鉴于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校企作应该是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理想途径。旅游管理专业的实习、实践环节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具备较好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国外旅游发达国的旅游院校都很重视学生的实习、实践教学,一般都对学生的实习时间进行了最低限制,而且,它们还要求学生的实习不仅仅是做服务员,他们必须到所在实习单位的各个部门顶岗操作,达到了较好实习效果。当然,这些旅游院校一般都有自己所属的酒店或旅游公司,他们学生的实习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我国的旅游院校现阶段一般没有自己的酒店或旅游公司,所以进行校企合作应该是一条较为理想的出路。以暨南大学中旅学院为例,它依托深圳华侨城集团(集团董事长兼中旅学院的院长)的酒店、旅行社、景区景点,让学生在4年的学习过程中一边学习、一边实践,走的就是校企合作的道路。高校与旅游企业的合作是一件双赢的好事。一方面,学校可以把旅游企业当作自己一个稳定的实践基地,不但可以让学生到企业实习,同时也可以给教师提供实践机会;另一方面,旅游企业往往缺乏合格的、接受过培训的教师,企业可以把学校作为企业内部工的培训基地,让员工定期到合作高校接受必要的理论培训,这样既节省员工培训费用,又能达到较好的培训效果。
(四)人才培养效果的评估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效果及质量,有2种评价尺度。一种是学校内部的评价尺度。学校对人才培养效果的评估,主要是以教学质量作为评价依据,即评价学校培养出来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整体上是否达到学校规定的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另一种是学校外部的评价尺度,即社会上旅游行业的评价尺度。社会对高等学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效果和质量的评价,主要是以毕业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作为评价依据,而对高等学校内部的培养方案、教学活动不太关注,简单来说社会对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整体评价,主要是评价毕业生能否很好地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培养效果的评估,要综合使用内部及外部的评价尺度,两者缺一不可。相对而言,外部评估尺度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效果的评估更有实际意义。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效果的评估不能仅凭学生的 考试 成绩来衡量,又不能仅由学校或老师来评估,应该由更多的实际用人单位参与评估。学校可以考虑成立一个专业评估委员会,专门对学生的培养效果进行适当的评估,评估委员会中用人单位应该占较大的比例。另外,学校也可以考虑对历届的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调查结果作为做出评估的一个依据。
(五)反馈与调整
人才培养效果的评估并不是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终点,我们更应该把它看作是一个新的起点。学校在得到人才培养效果的评估结果后,要对结果进行系统的分析,找出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对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方案等进行相应的调整。
[ 参考 文献 ]
[1]罗兹柏,罗有贤.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设计再研究[j].旅游学刊,1998,(旅游教育专刊):69-72.
[2]赵鹏,王慧云.面向21世纪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研究[j].旅游学刊,1998,(旅游教育专刊):21-27.
[3]徐刚,梁文兰,牟红,等.创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