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管理论文>公共管理论文

试论高校图书馆信息化水平测评指标体系初探

2015-07-04 20:2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论文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信息化 测评 指标体系
〔论文摘要〕随着信息化浪潮的到来和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高校图书馆领域的信息化建设也在稳步推进,时高校图书馆信息化水平进行测评势在必行。应根据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的内涵和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科学合理地设计出可信度较高、操作性较强、适用性较广的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化水平测评指标体系,并依据一定的步骤来计算图书馆信息化水平的指数。
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的社会价值及其重要性已为社会所公认,开发信息资源、加速信息传递,成了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有效对策。我国高校图书馆作为贮存人类知识的宝库,在当今全球信息化的浪潮推动下,成了现代社会的主要信息机构之一。
  1图书馆信息化的科学内涵
图书馆信息化是指通过使用最新信息技术,使图书馆自动化水平逐步提高,向适应信息社会的现代化图书馆的转化。这一定义包括三个方面的涵义:
第一,信息技术在图书馆中的推广与应用。随着internet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广泛用于图书馆领域,并产生了很大的效果,这在某些国家己经得到证实。信息技术在图书馆服务与管理活动中得到运用与推广是一种必然趋势,将使图书馆服务方法、服务内容、服务形式发生探刻变化。
第二,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www.133229.cOM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实质是知识的分配问题,图书馆信息化使得信息资源在信息技术条件下(网络、计算机终端、虚拟现实等)得到合理利用,以优化信息资源的配置和调整信息资源结构。
第三,图书馆信息化是一种全新的理念。图书馆信息化是图书馆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和虚拟化,而且服务设施相当完善,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很高,其管理水平、服务方式和手段均达到现代化。它改变了图书馆的信息存贮、传递和检索方式,向着开放式的社会化的服务方式转变,将使信息资源以数字化的电子信息形式在网络上对读者服务,形成全球性的虚拟的图书馆,极大地改善着信息服务的质量,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互补。
  2高校图书馆信息化指标体系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高校图书馆信息化水平的评估和测定,必须依据相应的指标体系,而建立高校图书馆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必须以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为依托,同时突出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的个性特色。具体来讲,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2.1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主要体现在理论与实际结合和采用科学的评测方法等方面。理论上要站得住,同时又能反映评价对象的客观实际情况。同时,科学性还反映适度的简单,要反映其先进性,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利用计算机的优势。另外,科学性还表现为测评的合理性。高校图书馆信息化指标体系的建立,既要遵循图书馆信息化的科学概念和理论体系,借鉴和吸收信息理论最新的研究成果,使指标体系建立在科学规范的基础上;又要对每个具体指标进行必要的相关分析,要全面、系统,避免重复,使每个指标都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2.2系统性原则
高校图书馆信息化水平测评是对“系统行为”的综合把握。由于系统行为的广泛性、复杂性,必须用若干指标来衡量,同时每个指标可能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但是,我们在测评中,每个指标又必须是独立的,不相互包容的,即我们的测评体系应该是不相干元素的集合,这样就必须考虑指标的整体性、系统性。系统性原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高校图书馆信息化评价对象具有整体性,二是指高校图书馆信息化承担的任务具有系统性,应当完整地、全面地来评价高校图书馆信息化。

  2.3可操作性原则
一定的测评体系应是可行的、操作方便的,一个体系的可操作性要从测评系统的背景、物质、社会关系、实际水平特别是整个系统的人的思想意识与观念来考察。高校图书馆信息化指标体系的设计,要突出其实用性,也就是说,在具体指标的确定上,既要考虑某一指标的必要性,同时,更要考虑这一指标资料取得的可能性,要尽可能的与现有的统计数字相衔接,以便能够准确、及时地收集到相应的信息资料。
  2.4指导性原则
高校图书馆信息化测评体系要具有一定指导作用,反映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方向和框架、体系、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内容。通过高校图书馆信息化指标体系的设计,一是可用于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估,以反映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现状,便于制定和出台必要的政策和制度,整体推进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和发展;二是能引导各个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加强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
  2.5计量性原则
反映与评价高校图书馆信息化水平,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两种手段。而信息化指标主要是在定性的基础上用定量的方式来给予事物以准确的衡量。构建高校图书馆信息化指标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将难以测量的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现象转换成为可以量度、计算和比较的数字、数据、符号。
  3高校图书馆信息化水平测评指标体系设计
测评信息化水平时,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尽量寻找、选取或创造那些与客观事实本身最为接近的指标,使之达到与事实更为吻合的联系。由于各高校图书馆的面积、读者人数都不尽相同。运用总量比较显然不太合理,综合来看,人均输出或单位面积输出的指标比较合理。根据图书馆信息化的有关理论和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化指标体系,可以围绕以下六个方面(准则层)来设置。
—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是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的基础,包括信息电子设备与网络传输线路。
—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是在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互动中共同创造的,信息资源通过信息的服务得到充分利用,有利于把握知识创新与知识共享的平衡,有利于兼顾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中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信息技术的利用。信息技术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图书馆开发和管理信息的能力。
—信息化人才。信息化人才是衡量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信息化政策法规。法规是软环境,是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保证,其测评标准主要看是否为信息共享、知识创新提供有效保障。
—教育事业发展。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知识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
然后对六个准则层进行分解,可以得出如上表所示的测评指标体系。

  4高校图书馆信息化测评的步骤
计算高校图书馆信息化测评指标的基本思路是:首先确定一公认的评价参照值(标杆指标值),然后根据权重和实际数值逐层算出各层(指标)的值,最后得出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的总体指数值。
  4.1标杆指标值的确定
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的测评,其目的是找出国与国、地区与地区、学校与学校之间在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的差距,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全局性发展和整体性提高。既然有差距,就必然有做得好的公认的一种评价参照,可以以此为主要刻度,来计算、判定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水平。我们可以借鉴我国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的做法,通过对标杆高校图书馆采集标杆指标值,作为评价参照。标杆高校图书馆是指在高校图书馆系统内、同规模、相同发展阶段情况下与其它高校图书馆相比,在信息化方面有某些特色、有相当的先进性的图书馆,是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的示范样本,将其作为要素来构造“标杆值”表,从而来构造各指标的标杆指标值。
  4.2权重的确定
指标权重是对每个指标在整个体系中的相对重要性的数量表示。由于高校图书馆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比较庞大,因此常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对于准则层的权重,可以采用专家意见法(德尔菲法)来确定,即请若干专家在彼此隔离的情况下分别填写权重调查表,回收后作出汇总整理,把统计结果返回给各位专家,请他们陈述理由再给出相应的权重,向多位专家进行多轮调查后将结果采用简单平均法得出权重。
对于指标层的权重,可以采用改进的ahp方法,即先建立判断矩阵,同一子目标层中的指标两两对比,根据相对重要程度按0.1.2三个标度来给出判断值,从而得到初始判断矩阵。按各项指标重要性程度进行排序,将三个标度初始判断矩阵转化为正式判断矩阵。再用方根法进行计算并通过一致性检验,就可得出各指标的相应权重。
  4.3定性指标定量化
本测评指标体系中只有“信息化政策”层各指标属于定性指标,为了便于操作和计量的标准化,需要将该层指标作定量化处理。具体转化方法是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综合打分法,即在具体测评时,由考核专家根据调研,直接给出该层指标的相应分值,然后采用简单算术平均的方法,得出一个平均值,作为该指标的具体指标数值。
  4.4指数计算
在标杆指标值和权重确定的情况下,可以采用逐层计算的方式,测算出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的总体指数。
首先,计算出每个指标的信息化指数。设标准信息化指标的指数为100,其信息化标杆指标为ai(i为指标号),被测信息化指标分别为bi,那么各个被测信息化指标的信息化指数设为ci,那么可得:

其次.分别计算各指标对应的上级准则层指数。由于各指标的权重(wi)和信息化指数(ci)已出来,准则层信息化指数(为层次号)为各指标指数乘以权重后之和,即
最后,计算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的总指数(iq)。由准则层信息化指数(ij)和各准则层的权重(wj)可得出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