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我国公共政策评估研究以及经验借鉴
一、引言
公共政策评估在政策发展方面日益受到重视,通过评估,我们能够较为有效地判断该项公共政策的合理性和期望的效果,进而决定该项政策的走向。
目前,对于公共政策评估的定义,国内外尚未达成共识。国外学者安德森认为“作为某种功能活动,政策评价能够而且确定发生在整个政策过程中,而不是简单地将其作为最后阶段”。[1]而国内学者朱志宏认为“就一项公共政策而言,发现误差、修正误差就是政策评估。换言之,政策评估的工作就是发现并修正政策的误差”[2]。我国研究公共政策起步较晚,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如何立足我国国情基础上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是当前公共政策研究与发展的重中之重。
二、目前我国在公共政策评估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评估的制度尚不规范
公共政策评估未作为一项制度加以确立,这使我国政策评估的发展受到很大影响:决策主体往往并不会视政策评估为一项本职的工作,能不评估的尽量不评估,即使评估也常常是敷衍了事,任意妄为,严重制约了公共政策评估工作规范健康地发展。
(二)评估的内容往往忽略政策结果
政策結果则是这项具体政策产物对社会、团体、个人、政治系统以及自然环境等的真实影响[3]。公共政策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而制定的,所以评价该项政策是否有效不仅要看该项政策是否能有效地执行以及政府为此采取了哪些措施,更重要的是该项政策所产生的结果和影响。
(三)评估的主体单一,没有充分发挥不同社会主体的作用
由于公共政策评估工作起步较晚,重视度不够,以及其他原因,使政府在评估中“一枝独秀”,普通民众在政策评估中发挥的作用几乎可以忽略,这也使民众对政策越发不关心,形成了“恶性循环”。除此之外,由于我国公共政务公开性有限,使第三方独立评估机构在信息收集方面阻力就很大。而且,专门性的人才在我国也较缺乏,这都直接制约第三方独立评估机构在我国的发展。
三、国外公共政策评估的做法
(一)评估主体的多元化,全方位多角度获取民意
在发达国家的政策评估活动中,主体除了纯官方的政府部门外,还有半官方组织(如美国兰德公司)、完全独立的民间组织(如美国布鲁金斯学院)以及与政策相关的普通民众的参与[4]。
(二)公共政策的评估有具体的法律制度保障
国外很多对公共政策评估领域研究较早的国家,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制定了有关公共政策评估的法律法规,从法律上保证了公共政策评估的地位。2006年,韩国实施《政府业务评价基本法》,对各种政策评估制度加以综合,最终确立了完善的政策评估制度[5],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其贯彻实施。
(三)评估机构发展较好,有较强的独立性和专业性
从公共政策评估发展较好的国家来看,他们的民间评估机构都得到了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和独立的发展空间,有很好的专业性。同时独立性和专业性也增强了它们在公共政策评估过程中的权威性,而这些都是需要一系列法律制度的保障才能完成的。
四、进一步推进我国公共政策评估发展
(一)建立专门的法律和完善的体系
从法律的高度来承认公共政策评估,确保在公共政策评估过程中各参与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已经刻不容缓;要保证第三方评估机构在整个政策评估中得到应有的权利和地位,并建立机构资质的评估制度,促进政策评估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二)增加不同群体的参与程度
第一,在政策评估的整个过程中要征询政策目标群体的意见,他们的评估结论将作为评估结果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评估采用的方法和标准以及参与评估的主体和最终的结果都要公开。
(三)建立独立性强、专业化程度高的组织机构
一是要引导和支持民间独立评估机构的发展。政府要保证他们独立的地位,不干涉其运行,并给予适当的税收优惠,建立相应的服务通道,给机构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要加大对公共政策评估专业性人才的培养力度,如有效实施评估资格认定制度,并规定评估工作的从业条件,发展壮大职业性评估人员的队伍。
五、结论
当前,公共政策评估的作用在当前社会发展中越发显著,我们要在借鉴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从国情出发,不断促进我国公共政策评估事业的发展。
作者:王瑜华
第2篇:网络民意对公共政策的影响探析
一、网络民意的形成及特征
随着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网络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新媒体以及多种移动网络通讯的深度普及,进一步推动了大众参政、议政和表达政治诉求的广泛参与,这为公共部门在进行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制定公共政策提供便利。网络民意是指在网络虚拟空间中由某热点事件而引发的虚拟网民逐渐集中,因某事件而表达观点、意见和权益的一致性意见。
首先,网络民意的形成必须有被网民关注的焦点事件,才能使得网民人群逐渐集中,关心、关注和表达网民意见,据互联网网民人数统计调查发现,近年来网民参与人数的剧增,并网民偏年轻化,学历层次也在提高,亦即网络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与阅历结构质量与日提高,为促进公共政策的有效制定提供了有利参与保障;其次,网络通讯技术的高度发展为网民参与网络事件提供物质基础,网络技术的家庭普及,家家有电脑,人人有移动通讯工具,无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点都可以随时随地的关注和发表意见建议,这对网民积极参与议政论政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之外,也为网络大众及时表达权益并对自身利益进行维权提供的平台;再次,网络参政、议政和表达民主權益的诉求逐渐增加,大大提高了公共部门制定公共政策有效性,公共部门直接通过不同媒体平台、网站、BBS和官网发布征求意见平台,网民可以随时随地的参与进来,能够让公共部门及时掌握民意,进而促进民意的积极发展。
二、网络民意的表达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网络民意是一把双刃剑,对公共政策既有积极性影响,也存在消极性的一面。因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平台的广阔性以及不限是时空等特点,网民可以通过不同渠道实行非实名发表意见和观念,在网络虚拟空间中难以保证都是理性观念意见,如果消极意见未作及时引导与回复,将引发公共舆论群体性事件,引发群体性舆论灾难,因此,一方面,通过网络平台利用到位,必然促进决策的科学性;另一方面,网络民意为加及时发现、引导与解决将引发群体性舆论事件。
首先,正面影响。其一,通过网络参政议政的人数逐渐增加,为公共部门在进行社会管理的过程中统计数据、分析群众思想动态、及时了解老百姓的生活状况,能够做到及时掌握,改变传统繁琐统计调查环节,节省了大量的物力、人力和精力,大大提高了效率。其二,因网络空间的虚拟性,百姓们可以真实表达,无后顾之忧担心报复等,通过网络空间收集的民意具有原生态性,一切信息来源均来自于老百姓真实的内心感受,提高了公共政策的有效性。
其次,负面影响。其一,网络空间的虚拟性,民众发言具有非理性,无言论约束管制,随意性范围较大,难以保障所有言论的理性,难免有不法之人利用这一漏洞进行谣言舆论炒作,进而引发不明真相的民众跟风导致公共危机事件的频发;其二,我国还存在对网络监管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健全,漏洞百出导致网络民意的真实性大打折扣,不良信息遍布网络空间,让众多网民不明真相而难以辨别事实真伪,对非理性言论和谣言处置条例未完全严格处置等。
三、网络民意与公共政策制定的互动策略
首先,完善网络监管的相关法律法规。政府部门加大对网络监管的力度,完善网络监管的法律法规,减少不法分子利用法规漏洞破坏网络空间纯净,在完善网络基础设施促进网民与公共部门互动的前后缓解,完善各项法规,对肆意扰乱公共秩序,制造谣言者进行严厉处置,加大对监管的投入,完善挤出机设施建设,加大对网络平台与民众之间的互动,打造线下和线上一体化互动,坚决杜绝不良言论的飞传。
其次,规范对网络民意的管理,积极引导网络民意。公共部门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把握好新媒体平台的特性,发挥网络论坛、BBS、网络空间等平台的作用,同时利用先进的网络通讯技术,对网络空间传播的信息进行及时的跟踪、整理与发布,对谣言与非理性言论进行及时的引导与更正,对不明真相的群众言论进行及时的引导告知。新媒体与传统信息传播媒体而言是搭建信息和反馈信息交流平台,网络论坛对网络民意言论正确引导具有重要作用。就目前我国对网络空间的管理想现状虽有较大的改观,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公共部门规范对网络民意的管理,并对民意进行积极的行到,才能发挥基于新媒体下网络民意的积极意义。
最后,加强对网民的素质培养,倡导大众文明网络行为。群众意见是公共部门制定公共决策的重要依据,制定科学有效的公共政策其终极目标是能够效益最大化的保障全体公民权益,保障全体公民权利以及促进社会民主发展,但是由多重因素所致,网络民众虽近年来随着网络的便捷,科学技术的发展,参与问政议政的人数剧增,但是在网络平台文明理性表达权益诉求的网络仅限于部分,存在部分网民还游离在跟风状态,即人云亦云的过程中,在部门公共事件中,这部分非理性的网络并没有理想表达权益诉求,被不法分子利用。因此,公共部门有责任通过采取积极的措施鼓励、支持网民提高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并从适当的途径提高网络群体的综合素质。
作者:李开
第3篇:关于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提升的思考
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法律法规、行政规定或命令、国家领导人口头或书面的指示、政府规划等,以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为主要目的,规范和指导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的行动。公共政策从一开始的制定到完成都离不开政府的指挥、协调和运作,提升地方政府公共政策的执行力不仅具有政策意义,还具有重要的的现实意义。
1公共政策执行与公共政策执行力
公共政策的执行是指在公共政策出台后,执行主体通过一系列法律、行政、文化、教育等手段或诸如发布命令、订立契约、收集信息等行动,将公共政策中的内容变成现实的过程,也就是一项政策的实现过程。公共政策的执行受到来自政策本身、政策执行环境、机构和主体等因素的干扰。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也就是地方政府达成已定的政策目标的能力,是公共政策执行主体以及相关的机构和人员对于将政策条文变成现实的能力,政策执行力的大小直接决定了政策执行的效果以及政策能否顺利实现。
2我国地方政府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政策执行过程中信息沟通的问题
从公共政策的制定开始,信息就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在信息传递过程中,政策的制定者并没有接触到制定政策需要的相关一手信息和资料,容易造成忽视部分利益集团诉求的情况发生。一方面下属一般不会将了解到的真实情况赤裸裸的摆在上级领导面前,大多加以自己的加工和修饰,从一定的程度上造成了信息的失真,导致政策的失衡。在公共政策执行的过程中,信息的传递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对称性。群众无法感知到政策的作用点,政府无法真正了解到政策是否起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政策执行。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弱,所以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无法兼顾到每个方面,无法及时地收集处理信息,最终无法达成政策目标。
2.2政策执行失真
地方政府在执行一项政策时,往往由于缺少一定的管束,而出现一种情况: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由于地方政府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不能严格的执行政策,反而用尽权力和手段,钻政策漏洞,另一方面由于政策发挥作用会有一定的迟滞,所以造成政府部门以此为借口,不尽全力执行政策,造成政策失真。
2.3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不具应变性
地方政府在执行政策时往往通过固定的步骤和固定的手段,将政策的执行看做一个由上级政府交代的任务,只是简单的执行政策中的内容,而不会判断政策中的内容是否适合本地区、本部门,执行过程中缺乏应变性,太过教条刻板,政策执行套路化严重,将政策定死,限制了人的创新性和创造性,然而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能否进行手段创新是关系到政策执行力能否提升的关键因素。
2.4政策执行的长期效应被忽视
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少数政策执行主体为了向百姓群众宣扬政绩,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挑能显示自己能力的内容,能够在短期内得到群众认可的内容,而对于那些以长期发展的眼光来看十分有益的政策则选择避而不谈,视而不见,生怕短期内没有“成果”,被“后人”抢了功劳。也就是说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政策执行主体加入大量的个人选择意愿,使政策无法真正传达政策制定者的想法。
3提升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的建议
3.1建立健全决策机制
提升公共政策执行力的根本前提在于实现公共政策决策过程的民主化、科学化、法制化。政策执行过程中所开展的一系列活动都是针对决策进行的,是围绕着决策展开的,也就是说决策是执行的先决条件,如果不能制定出高质量的政策,那么政策执行就很难找到着力点,执行的结果也就会大打折扣,政策执行实现的目标也就差强人意。因此,必须严格遵循公共政策设计程序来科学决策;充分考虑各方利益集体的意见和诉求进行民主决策;在决策过程中有法可依,违法必究进行法制决策。有了强大的政策自身的支持,政策执行力也将有显著的提升。
3.2提高政策执行人员的素质水平
政策执行需要大量的人力,所以政策执行人员个体的能力严重影响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所能达到的目标。政策执行人员的作用不仅仅是执行政策以达到预期目标,其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同样代表着有关政府部门,所以加强政策执行主体的综合素质,通过培训业务、思想教育、理论学习以及多方监督等手段不断更新政策执行主体的思想观念,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使他们能够正确领会到政策的精神,采取适当的方法实施政策,避免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和变形,从而提高公共政策执行力。
3.3创新政策执行方式
改变陈旧的政策执行的手段,将政策的执行与现代化高科技手段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利用现代办公手段和网络技术,网络化政府信息,构建电子政务平台,一方面使政府政务信息公开化,透明化,搭建起政民交流沟通的平台,使政府渗入到公众的生活中去;另一方面保持政府内部人员信息沟通渠道的通畅,提高办事效率,降低行政成本,使政府成为一个有序的政府,变成一个有着强大政策执行力的政府。
3.4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一个健康的监督机制包括监督主体为行政机关的政府内部监督,以及监督主体为公众的外部监督,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要讓政府内部人员以及公民群众、舆论媒体全部参与进来。于政府内部而言,建立完善的绩效考评机制,针对政策执行主体执行政策的畅通程度、政策预期目标的完成度、政策执行的效率以及政策执行的成本等进行全面的考查和评价,充分发挥政府内部的监督力量,促使政策执行主体积极思考,提升政策执行力。与公众而言,在互联网的支持下,公民群众能够轻而易举的进入政府官网首页,得到相因政策的最新消息,积极行使自己的监督权力。还需要强化责任追究制,将公共责任落实到具体个人,保证监督机关的独立性。
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看上去只与地方政府密切联系,其实不然,执行力的提升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全民的付出。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能力的提升涉及到各个方面,首先要有高质量的政策,政策时执行的根据,也是政策执行的前提;其次政策执行人员的文化素质水品的提升,只有正确的理解了政策的精神实质才能保证执行过程的不偏不倚;再次是利用现代化办公软件和互联网平台,搭建政民交流平台;最后是监督,充分调动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人员的积极性,落实贯彻责任追究制,在政策执行力提升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不可松弛懈怠。
作者:杨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