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管理论文>公共管理论文

以经营理念推进公共文化场馆建设与管理研究

2016-09-10 16:0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中国经济发展到今日,大部分群众不再满足于最低层次的生存和安全需求,而是在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我国强调要让群众广泛享有基本或免费的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文化场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播公共知识和信息以及开发智力资源的重要职责。因此,以经营理念推进公共文化场馆建设对提高我国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效率有所裨益。


  对于公共文化场馆的建设与管理是各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公共文化场馆建设是基于传统的公共文化管理以及国内外先进的经验,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遵循经济发展规律,而进行的由理论、理念、政策、机制、体制等一系列创新的综合。在公共文化场馆管理中只有做好传统与现代、理论与实践、国内和国际的结合经营理念,才能进一步建设好中国特色的公共文化场馆。

 

  一、公共文化场馆

 

  公共文化场馆是一种对应于经营性文化产业,以非赢利性为目的,重点关注社会效益,为全社会提供非排他性、非竞争性的公共文化服务。其基本范畴包括:事关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主权,或与国家、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文化产品;重要公共文化设施;各类特殊群体的公共文化服务产品提供。

 

以经营理念推进公共文化场馆建设与管理研究


  二、经营理念下公共文化场馆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1.政府供给捉襟见肘。由于对公共文化场馆的重视程度不够,以及地方政府自身财力有限,长期以来,我国公共文化场馆面临供给总量不足的尴尬局面。随着民众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公共文化消费的需求不断提升,这也进一步拉大了公共文化服务的供需缺口。但由于历史欠账较大,我国当前公共文化场馆建设与管理有待提高,政府公共财政投入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从公共文化场馆建设与管理来看,对于我国多数公共文化场馆来说,开展公共文化场馆的所需经费并未列入政府财政预算,政府投入显得捉襟见肘,使得公共文化场馆难以保持长期性、连续性,很多优质的公共文化场馆最终“夭折”。

 

  2.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缺位。公共文化场馆供给的“官办”色彩还较为浓厚,其他社会主体的参与度和参与积极性还不够高,社会化管理机制还未完成建立。公共文化场馆供给的“需求导向”管理薄弱,没有重视和积极培育群众性参与管理。其次,包括公共文化设施在内的公共文化场馆供给缺乏一系列的业务管理和服务质量的标准体系,或者各地区之间的服务标准体系不统一,造成公共文化场馆的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在一些地区的公共文化场馆,有些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的确有自身特色和优势,但由于相关业务资源支持不足,业务保障体系没有建立或完善,导致整个服务项目难以为继,从而造成整个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浪费。

 

  3.资源开发和共享机制不健全。公共文化场馆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各个主体的积极参与和协助。然而目前我国公共文化场馆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共享现状并不理想,公共文化场馆资源开发和共享机制不健全。一方面,公共文化场馆建设资源闲置现象较为明显,得不到有效的深度开发和利用。另一方面,许多优秀公共文化场馆资源缺乏共享机制,造成资源的“另类”浪费。

 

  三、优化经营理念下公共文化场馆建设与管理的基本对策建议

 

  1.构建经营理念下政府制度创新支持条件。政府部门要有策略性地减轻自身的供给负担,不能面面俱到,要注重把握公共文化场馆供给的宏观战略问题。其次,政府要创新公共文化场馆建设与管理政策,积极引导社会化主体参与公共文化场馆供给。通过税收优惠、财政杠杆、金融融资等各种政策鼓励社会化主体参与公共文化场馆服务,推动社会化主体在公共文化场馆供给方式方面的尝试和创新。

 

  2.实现经营理念下资金投入的社会化服务。公共文化场馆服务的有效供给离不开充足资金的保障。公共文化场馆服务的运营如果仅仅是依托政府公共财政这个单一渠道,那么公共文化场馆供给的持续化就很难实现。公共文化场馆社会化供给机制首先就是要强调资金投入的社会化,要改变传统情况下政府一家“垄断供给”的局面,逐渐让市场化机制参与进来。各级政府要积极拓宽和优化公共文化场馆的投融资渠道,对其他资金性质参与公共文化场馆供给要持开放、欢迎的态度,采取各项优惠和鼓励政策,让政府、企业及社会均参与到公共文化场馆的资金供给中,从而保证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实现多方共赢的局面。

 

  3.突出经营理念下内容提供的社会化服务。公共文化场馆的内容提供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基础的公共文化场馆服务内容提供,包括图书报刊阅读、公共文化信息和艺术鉴赏服务等;另一个是延伸的公共文化场馆服务内容提供,包括文化艺术表演、文化活动演出等。针对绝大部分基本的公共文化场馆服务内容提供,各级政府还可以通过开办社区文化馆、社区图书室、美术馆以及博物馆等公益性文化机构的形式参与公共文化场馆服务的内容提供。这些公益性文化机构利用自身的文化资源和专业人才优势,为居民提供基本的公共文化场馆服务。

 

  作者:卢焕堂 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6年7期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