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管理论文>公共管理论文

新公共管理背景下的我国政府管理模式的改进

2016-06-27 14:2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一、新公共管理的基本主张


  自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人们生活逐渐变得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受这些因素影响,许多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经济危机、信贷危机。人们开始探索新的政府管理模式,以经济学管理和企业管理为导向,信息技术为推动力的新公共管理运动逐渐兴起。新公共管理强调以下几个问题:(1)政府的作用更应该是一个舵手而不是划桨者;(2)政府管理应参考市场管理模式,增强岗位竞争;(3)政府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应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引进企业成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4)防止权力集中,合理分权;(5)坚持服务理念,政府管理应以人为本,服务于大众;(6)有以前的注重工作过程转变为注重工作结果;(7)融合电子信息技术,建立网络管理平台,加强管理。


  二、我国目前政府管理模式的弊端


  政府管理模式是长期管理过程中形成的,由管理理念、体制、方式等组成的可以与社会互动的一个系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快了经济转型,大力发展市场化经济,推动我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改变,因此,政府管理的内容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略显陈旧,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暴露出了种种弊端,制约了管理工作的推进。


  1.管理理念落后。政府管理念是政府在管理工作中坚持的原则与指导思想,是政府行为的大体规范。我国在社会转型中也在同时进行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寻求管理模式的改进,提高政府效能的发挥。但是由于我国传统思想根深蒂固,一些工作人员存有"官就是管"、"权力最大"等封建社会的糟粕思想,使得他们在工作中把管制看得比服务重要;把权利看得比责任重要;只求数量而忽略了质量等一些列有损国家政府形象的行为,降低了政府效能。


  2.管理体制不合理。政府管理体制是对政府工作内容的规定。十七大召开以来,政府管理体制得到了进一步改革,是政府管理体制能够适应我国由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型,但是由于发展时间段,新的政府管理体制仍存在较多问题需要完善。政府职能混乱,管理中频频出现职能划分错误、一些管理部门越俎代庖进行管理、一些工作没有人管理等现象;公共项目建设不完善,存在不平衡现象,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有较大差距;职权划分不明确,交叉管理、跃层管理等得不到解决,降低了政府工作效率。


  3.管理方法陈旧。政府管理方法是政府在管理过程中为实现某一目标而采取的技术、措施。政府管理方法灵活度非常高,正确的管理方法能有效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工作人员不能死搬教条将其当做"工具"使用。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对政府的关注度加强,要求越来越高,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也明显加大,传统的管理方亟待创新。目前的政府工作人员无法改正以前形成的命令型工作模式;政府工作透明度过低,处理事务仍采用老旧的流程(审批、通过或取缔)与公众互动性不足。这些都制约了当前社会下政府工作顺利的展开,限制了政府管理能力的突破。


公共管理

  

三、新公共管理视角下我国政府管理模式的改进策略


  欧洲一些国家较早的应用了新公共管理模式,并取得了不错的反响。我国可以引进其管理模式,加以改进,取其精华,使其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政府管理工作的展开。


  1.转变政府管理理念。管理理念的先进与否决定了政府管理的方式,对政府效能的发挥有较大的影响。要想喜欢边政府管理理念就应做到以下几点。


  1.1树立服务理念。在企业管理中有一句话"顾客是上帝",而新公共管理也强调以人为本,政府服务应以人民的需求为导向。管理者应重新审视自己的身份,拋弃管理者的身份,转变思想,增加政府的亲和力,把人民视为顾客,不让"为人民服务"只是一句口号。政府在曰常管理工作中应注意调查人民需求,提高服务水平,改善政府在人们心中的形象。还应建立反馈机构,接纳民众意见,让公民也参与到某些决策中,并让公民对政府的服务做出评价,促进政府不断完善自我。另外,政府工作人员应该变传统的作风,尽星走到群众中间,与群众展开互动,尤其是各层领导,更应培养自身服务观念而不是作威作福。


  1.2树立市场理念。政府管理应借鉴市场机制,开展岗位之间的竞争,继而扩大到政府间的竞争,竞争服务水平、管理措施、服务质量等。政府开展公共事业时应具有商业眼光,展开招商投资,降低服务成本,为国家节省开支。通过招商,与企业展开合作,并通过取长补短促进了公共服务的市场化与服务样式的多样化,使政府管理体制更加完善。而企业中的一些先进的管理手段如果被政府所用也将大大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


  1.3树立质量理念。新公共管理要求对政府工作进行控制和评估,更加重视政府工作的结果而不是过程。因此政府工作人员应树立"质量第一"的工作理念,改变传统管理体制中重过程而轻结果,只要求数量而不要求质量的理念。通过对政府工作的评估,找到工作中的不足并加以改善,提高政府服务水平。


  2.加强深化政府体制改革。


  2.1转变政府职能。新公共管理模式要求政府职能重新定位,强调政府的作用更应该是一个舵手而不是划桨者,负责政策的制定与完善而不是"萧规曹随〃做一个执行者,政府的职能转变同样应以市场为导向,划分清楚政府、市场、社会各自的职能,防止出现越位、空位等现象。


  2.2推进政府组织结构改革。新公共管理要求用最新的组织理论对政府结构进行优化与改造,使政府管理体制能适应改革下的社会政治、经济各个方面的管理工作,减少管理深度、扩大管理宽度。建立信息平台,加强政府与外界的沟通联系,使政府能第一时间收到外界的反馈信息。另外,地方政府应于中央政府进行合理的权利划分,建立起平衡的关系。


  2.3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由于公共服务属于非盈利行为,没有企业的参与自然不存在竞争,这就导致了服务人员工作热情不高,服务效率低下。针对这一点,新公共管理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使公共服务带有市场色彩,打破了政府的垄断地位,增强了竞争。通过各方的竞争运营,服务更加多样化,资源配罝更加合理,同时也降低了公共服务的资金投入,减轻了财政负担。


  3.创新政府管理方法。


  3.1积极改进政府管理方法与技术。将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引入政府管理中是新公共管理强调的,但是并不能全盘接受这些方法,取其精华,如科学管理、重视客户反馈、绩效审核、成本控制等。通过改进,使之能为政府管理所用,建立符合政府管理的方法与技术,如政府部门的考核机制(包括绩效考核、目标考核),服务成本测算等,提高办公效率。


  3.2建设电子化政府。将政府管理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相融合,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加快政府改革,创新管理方法等。通过互联网,信息传递更加快捷,为政府扩大管理宽度提供了技术支持。通过建设电子化政府,使政务处理电子化与透明化,满足了日益增长的民众对政府的关注度,使民众拥有应有的知情权。


  四、结语


  总而言之,西方对新公共管理模式应用的成功为我国政府管理模式的改进带来了可借鉴的经验,我国在改进时应学会区别对待,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理论加以完善,脚踏实地的完成我国政府管理模式的改进。


吴钟雅

海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