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管理论文>公共管理论文

我国对公共管理学科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

2016-04-09 17:3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一、我国公共管理人才的角色定位

  

  公共管理人员在理论上比较容易界定,简单地讲,就是从事公共管理的个人所组成的群体,但是,目前对于公共管理人才的具体界定则比较复杂。

  

  从管理人才所属主体来看,公共管理人才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政府公共管理组织中的公共管理人才,包括各级政府官员和业务技术人员,这类人才是公共管理人才的主体占到全社会公共管理人才的绝大部分;另一类是非政府组织中的管理人才,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这是政府公共管理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与补充部分。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当代社会阶层研究资料显示,目前这些人才在我国已达到3000万人左右。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决定了这部分人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在整个公共管理中居于核心地位。

  

  从公共管理人才的类型来看,按照西方的公共管理理论可以将公共管理人才分为两类:一类是政治家,这部分人才掌握着公共产品生产的决策权,决定着公共产品生产的具体需求,同时也掌握着公共产品生产的总体供给,是公共产品生产中的核心人才;另一类是官僚,这部分人才是公共管理中的技术人才,担负着公共产品的具体生产任务,在技术方面决定着公共产品的生产,是公共产品生产技术的垄断者。

  

  从上面的论述可见,公共管理者是在国家的政治体制框架下从事公共管理活动的,因此,一个国家的政体从总体上决定了公共管理人才应有的角色定位。我国与西方国家的政体有着本质的区别,其中最大的区别在于,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在国家整体公共管理中居于领导地位,而中国共产党又是人民的政党,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决定了我国公共管理人才总的角色定位是“人民的公仆”、“人民的勤务员”,而不是西方公共管理理论中定位的“经济人”或‘公益人”。“公仆”的概念最早出现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关于人权的理论论述中,后经马克思、恩格斯引用,成为对无产阶级政权工作人员的统一称谓。“人民勤务员”的概念形成于我国革命战争年代,是毛泽东同志对革命干部的角色定位。

  

  “公仆”或“人民勤务员”的角色定位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对政府官员的本质规定,包含了对公共管理人才的制度性规定和道德规范要求,其终极目标是要求公共管理人员按照该角色定位规范自己的一切行为,该角色的本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国《国家公务员暂行条彳例〉总则规定::国家公务员制度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我国长期推行的国家干部提拔使用制度以及目前所实行的国家公务员制度,都是按照“公仆”或“人民勤务员”的社会角色要求每一位公共管理人才的。

  

  二、我国对公共管理人才的素质要求

  

  我国对公共管理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完整地说就是现阶段我国对公共管理学科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这是因为,在一个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公共管理的性质、范围等都存在较大差异,这一点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共管理人才素质要求变动中特别明显,也符合一般的理论逻辑。在我国公共管理人才角色定位既定的前提下,我国现阶段对公共管理学科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取决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主要是:(1)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阶段;(2)我国社会化大生产已十分发达,目前正在进入知识经济阶段;(3)我国当前的年人均收入在1000美元左右,正在向小康社会迈进,各方面还处于激烈的变动时期,即所说的经济、社会青春期;(4)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基本完成,政治体制改革正在深入进行;(5)寻租条件没有得到有效消除,公权腐败还有“土壤”。这就要求居于公共管理核心地位的公共管理人才,必须具有“公仆”或“人民勤务员”的基本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完成我国历史进程赋予公共管理人才的基本任务,使我国的公共管理基本上实现决策正确、成本低廉、管理高效。具体地说,我国的公共管理人才应当具备六大基本素质。

  

  第一,具有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征的行为价值观修养。行为价值观主要是指人们对生活、工作以及自己所担负的社会责任或任务的基本看法或态度。公共管理人才的行为价值观念是否符合时代要求,直接决定着公共管理人才从事公共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工作热情和努力程度。因此,作为公共管理人才,必须进行现阶段所要求的行为价值观的培养,使自身的修养达到应有的水平。

  

  从我国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来看,总体上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这表现在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人民生活提升、生产技术进步等各个方面。社会发展要求公共管理人才的行为价值观必须随之改变,以适应新时期公共管理的要求。这些要求体现在公共管理人才的行为价值观上,就是要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不是纯粹的政治挂帅,政治优先;要树立公共管理的服务意识,而不是把公共管理作为以行政命令为主的变相公共管制;要树立竞争观念、平等观念、效率观念,而不是公共垄断、居高临下、不计成本;要树立全心全意为全国人民服务的动机,一切从全国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个人得失第一,集团利益优先;要树立严格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办事的观念,而不是以人治思想为主导,长官意志横行。这些行为价值观要在长期的专业学习和工作实践中逐步培养与提升。作为即将进入公共管理领域的人才,必须具备一定水平的、符合要求的行为价值观修养。

  

  第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政治理论修养。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马列主义是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作为公共管理的核心人才,只有具备基本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修养,才能做好我国社会主义的公共管理工作。

  

  首先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修养。公共管理的对象是公共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是非盈利生产,但不是不讲效益的生产,而是从全社会的范围长时期地关注全局的整体利益。这就要求我国的公共管理人才必须具备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运用逻辑思维和横向思维,长时间、大范围、多角度地看待公共产品的生产和消费问题,正确处理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的关系、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做到长时间、大范围的利益最大化。

  

  其次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修养。公共管理人才必须具有科学社会主义观,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灵魂,正确认识不同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要求。其中,最为迫切的就是理解和掌握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要求和表现,如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三个代表的要求、发展民营经济的要求等。只有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在一定的法律范围内和规章制度约束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做好公共管理工作。

  

blob.png

  再次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经济理论修养。进入新时代以来,经济建设已经成为全党工作的中心。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运行与管理的大部分

  

  理论依据和原理,都源自于马克思的经济学说以及以马克思经济理论为源头发展出来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作为现阶段我国的公共管理人才,如果不能较好地掌握和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就不能胜任以公共经济管理为中心的公共管理工作。

  

  第三,公共管理基本理论修养。随着经济发展进入信息化时代,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提高,公共管理逐步成为一门区别于财政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独立学科,形成了独立的知识体系和专门的理论系统。公共管理理论就是现代的包括经济、社会、科技、生态、资源和环境等公共问题的宏观管理科学。作为现阶段我国的公共管理人才,承担着公共产品生产和消费的体制设计、公共产品的生产和供应等重任。具备基本的公共管理理论修养,了解其运行的基本机制,是完成这些重任的前提,也是做好公共管理工作的个人基础。

  

  第四,思维模式修养。公共管理人才应该具备以系统性和连续性为特征的思维模式。系统性思维就是把一个事物或问题作为个体,放在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中,从整体的角度去看待,以整体功能最大化为目标,从个体与整体的联系中认识个体做好个体的工作。连续性思维就是把一个事物或问题放在时间的长河中,将其看成既是现实的产物,又是历史的必然结果,是历史链条中的一个环节,以长期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从各环节的联系中认识个体做好个体的工作。对于每一个公共管理者而言,其管理对象基本上都是系统性的。从横向看,或者是系统的一个方面,或者是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从纵向看,或者是总系统的一个时段,或者是子系统的一个时段。因此,作为公共管理组织或群体中的一员,公共管理人才必须建立系统性和连续性的思维模式,从空间和时间出发开展自己的公共管理工作。既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也不能鼠目寸光,不顾长远。

  

  第五,一定的现代西方理论修养。现代西方国家由于其科技和经济发展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因而形成了不少先进的现代理论,对于我国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借鉴作用。纵观我国各方面的现代理论,无不留有西方理论的烙印,公共管理理论也不例外。我国的公共管理理论实际上只是在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因而这种借鉴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公共管理人才而言,需要了解或基本掌握的现代西方理论主要包括西方公共管理理论、西方现代市场经济理论、西方应用哲学理论、西方公共政策分析理论、社会学理论以及这些理论所应用的方法论。

  

  第六,公共关系和社交能力修养。公共管理工作的管理对象是公共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工作性质决定了公共管理人才必须与构成“公共”基本元素的各种人士进行密切交往,如政府的各级官员必须与所管辖范围的民众密切交往,与下级官员交往,与上级官员及其管理人员交往;非政府组织的官员必须与所辖领域的人员交往,与政府官员交往。作为公共管理人才,具备起码的公共关系和社交能力修养是必不可少的,是整体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此之外,具备适应我国实际情况的决策风格、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知识结构、一定阶段的公共管理经验等,都是现阶段对我国公共管理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