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管理论文>公共管理论文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探究

2015-10-16 11:5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农村居民的生活习惯、传统文化和消费结构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都将积极地影响农村体育的发展,但农村体育的发展会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

  1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党的富民政策和惠民政策推动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农村体育发展在物质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 1我国农村人口参与体育的比率较低

  体育人口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体育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反映了人们对体育的参与程度及融入程度。有研究表明,目前城镇中有51.3%的人参加过体育活动,而农村中只有28. 97%的人参加过,远远低于中国体育人口总体百分比水平:农村人口中体育参与者在不同年龄段的比例均明显低于城镇人口,且城乡差异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加。

  1. 2农村体育经费严重不足,场地设施较少

  目前,体育经费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农村体育发展的瓶颈。体育资源是农村居民进行体育锻炼不可缺少的条件,虽然近些年国家对农村体育的投入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但是与所需的体育经费差距仍然较大,致使农村的体育资源严重匾乏。

  1.3农村体育观念落后,有组织的体育活动较少

  由于农村居民科技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打发闲暇时光的方式普遍是打扑克、打麻将等,而不愿意抽出时间参加体育锻炼。另外,农村居民普遍存在一种思想误区,即“干活就是锻炼,、“劳动等于运动”,因此在农民眼里,体育成了无关紧要的事。此外,目前由于存在乡镇农村干部和群众对体育的功能缺乏正确认识以及资金匾乏等问题,农村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和比赛数量较少,而这种现象大大限制了人们享受体育的权利,阻碍了农村体育的发展。

  1.4农民收入分配不均衡状况阻碍了农村体育的发展

  近几年,我国农村已进入了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农民收入保持了快速稳定的增长,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2013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 625 . 5元,比2012年提高了717. 5元,恩格尔系数进一步下降为37.7%,比2012年降低了1.6个百分点:2013年,农民用于文教娱乐的支出人均486. 0元,与2012年相比提高了40.5元。

  2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我国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2. 1改变了农村居民的体育意识和行为

  城镇化也使城镇的社会结构、人口结构、消费习惯、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新型城镇化战略的不断深入,城乡物质差别趋于消灭,精神文化生活日益提升,体育活动已不再是城镇居民的专利,农村居民同样渴求与城市人一样拥有丰富的体育文化活动。人们主动去接受体育,通过观赏体育、参与体育,向健康化的生活方式迈进。城镇化后人们对体育的各项功能的认识度较高,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也有很大变化。

  2. 2改善了农村体育的基本条件

  城镇化后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的变迁在直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改善了农村体育场地和设施的建设,为农民参与体育锻炼活动提供了物质条件。随着新型城镇化战略的不断深入,各级县、区、行政村、城镇社区的财政收入逐年增加,为修建公共体育设施提供了可能和财力上的保障。

  2. 3强化了农村体育工作的组织管理机制

  在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基层体育组织管理机制落后,农村开展体育活动完全处于自发状态。在新型城镇化影响下,体育工作的组织管理加强,目标责任日益明确。农村体育的组织者、管理者是联系农村居民体育各要素的纽带,有效地组织管理有利于体育公共服务的持续、稳定开展。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组织管理系统由各级政府部门、民间社团等构成。各级群众体育活动的政府主管部门,作为群众体育活动的发起者、推动者,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条令,推动区、镇(街道)、乡(社区)各级基层群众体育部门开展各项群众体育活动,成立体育文化指导站,并配备专职体育干部担任体育活动指导员:通过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对群众开展健身活动进行科学、系统地组织和指导,从而达到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根本目的。

  2. 4吸引了更多的农村居民参与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农村居民生活水平进入了小康社会水平,农村体育文化逐步更加贴近农民生活。各级政府、体育协会、各社区和群众团体,在每年的节假日都会组织一些民俗类体育比赛活动,参赛单位和人数逐年增多,项目设置更加体现出农民特色和传统特色。如各地农民运动会设置了农民喜闻乐见的中国式摔跤、象棋、自行车载重、武术、民兵军事三项、龙舟、舞龙舞狮、毽球花毽、风筝、钓鱼等项目,吸引着更多的农民参与其中。

  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体育发展的战略

  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进入到一个全新时期,中国农村体育正在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深入推进推动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广大农民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和体育文化生活的欲求愈来愈高。因此,我国农村体育面临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尽快缩小城乡差别,普及群众性的农村体育活动,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身体素质,日益丰富农民体育文化生活。

  3.1各级政府应重视体育工作

  在农村体育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对于推动农村群众文化体育事业的协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各级政府应把农村体育工作计划自觉纳入经济发展规划中,经常研究农村社会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对面临的实际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要建立健全各级文化体育工作领导机构,制定农村体育工作计划和工作内容,并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调整工作计划和工作内容:各县、镇要设立专门分管文体工作的领导,各行政村设立体育工作站,并根据工作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体育指导员。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各级政府在财政上对农村体育事业要予以保障,要确保各级政府财政收入的一部分用于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村体育场地和设施的建设,使农民参加体育锻炼活动有去处,以此促进农村人口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的转变,使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内在需求。

  3. 2体育工作管理人员要了解农村体育的特点

  我国农村体育活动受传统文化、经济、生活方式等影响较大,有其自身的特点。作为体育工作管理人员,要对农村体育工作的特点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不能盲目开展工作。我国农村体育活动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首先,我国农村体育活动项目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和形式的灵活性。自从改革以来,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闲暇时间日益增多,使农村地区体育需求发生了变化。农村居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3. 3以城带乡,城乡联动,实现城乡、区域均衡发展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实现城乡、区域平衡发展。农村体育工作坚持体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和促进,坚持以城带乡、城乡联动的方式,充分发挥城市体育的“示范作用”,积极鼓励城市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支持农村体育建设,协调城市与农村以及不同区域之间体育的全面进步,让城市和农村居民共享体育事业发展成果。在农村新型城镇化工作的引领下,农村体育事业发展既要统筹规划,全面推进,又要抓住农村体育的主要工作,事关农民利益的突出问题,重点突破。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