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管理论文>成本管理论文

工程造价管理预算控制问题策略论文(共6篇)

2023-12-11 02:0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第1篇:建设单位在工程施工招标阶段工程造价管理


  1、招标特点概述


  建设单位要想更好的加强在工程施工招标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提高工程投资的效益,首先应较为全面的把握招标的特点。招标具有以下特点:1)招标具有平等性。也就是说在招标阶段,独立的法人所开展的经济活动必须遵循平等、自愿原则,而且双方所享有的权利和义务也是平等的。2)招标具有公开性。即应在网站和报刊上公开发布招标公告,并且清楚表述招标事宜,保证整个招标过程公开、透明。3)招标具有竞争性。招标阶段竞争性强,而招標活动开展过程中至少应有三级及以上的投标企业,才能形成良性竞争。


  建设单位要想在招标阶段做好造价管理工作,首先要把握好招标的特点。其次可从招标文件报价、编制招标合同、选择施工单位、审核工程量清单、确定成本价以及评标等方面进行工程造价管理。其中评标工作和选择施工单位是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重中之重,所以本文就这两面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


  2、科学评标


  就本人多年工作实践而言,目前许多工程的评标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建设单位要想在投标阶段做好造价管理工作,做好评标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首先,评标工作要始终秉持公平公正和科学的原则;其次,应聘请专业的评标专家,对于最低投标价应谨慎评标;最后,在审评投标文件时,要保证其能够达到招标文件中的要求,仔细审评之后才能确定科学合理的底标标价。在终审中应通过答辩的方式来确定工程投资,这样能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工程投资,达到在投标过程中管理工程造价的目的。根据我国现行的《招投标法》,评标有综合评价法和最低评标价法两种方法可循。


  2.1综合评价法


  综合评价法是指运用多个指标书来进行综合评定,对投标人的资质、施工方案、技术水平和工期进度等指标归纳成100分,然后对分项进行量化打分,其次依照权重进行加总,最后完成对整个投标问价的评分。通常情况下去综合得分最高值作为中标单位。综合评价法的优势主要在于能够对各项指标进行量化,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加权。综合评价法又包括为技术标评价和商务标评价两种。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发挥评标专家的作用,遏制恶意低价竞争。但是,建设单位难以把握评标的指标和其具体的权重,特别是某些工程管理经验不足的单位就更难对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进行量化了。其次,综合评价法中评标专家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这也就使得评标过程中夹杂着许多主观因素。评标专家凭借自身的经验和对标书的理解对分项打分,分数不能做到完全客观,也有可能发生暗箱操作的情况。


  2.2最低评标价法


  最低评价法是指能满足招标文件实质要求,经由评审最低价格中标的办法。最低评价法的核心内容就是经专家审评的投标价格最低,但其前提条件是能够满足招标的要求。最低评价法的优势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首先,投标方为了中标会在合理范围内尽量压低自己的报价。这会促使投标方利用先进的管理经验、物美价廉的材料和先进技术以压低工程的成本,有利于提高建设单位的经济效益。其次,最低评价法还能有效减少不公平竞争,遏制腐败或暗箱操作等现象。再者,由于只有成本较低的企业才能种标,这就促使施工企业不断改进施工技术、改善经营管理。但是最低评价法也有不足之处,一方面价格低的投标方不一定代表该施工企业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较高的技术水平,也可能是错误套用定额、漏算错算项目,甚至有的企业会先利用低价中标,然后再利用签证或索赔等手段来提高利润。另一方面而言,最低评价法的报价不能低于成本价。但是由于施工企业存在着技术水平差异,而发包方根据套用定额算出的预算价只是基于社会平均技术水平,施工企业成本价就很难准确把握。


  选用何种评标方法必须参照施工工程本身的特点。施工项目技术通用且发包方对施工技术无其他特殊要求、建设单位工程管理能力强、设计图纸精准完善、招标文件认真严谨、风险考虑周全、工程量清单编制准确等前期工作完善且后期的预期风险较小的工程,可采用最低评价法,将成本压缩到最低,达到管控工程造价的目的。但是,若施工项目技术要求高且带有附加要求、图纸设计不够完善、建设单位的管理能力不足、工程量清单编制出现漏项或错项、风险预测不够全面,应采用综合评价法,才能降低建设单位工程造价管理的风险。


  3、加强施工单位资质审查


  施工单位是工程施工的主体,也是实体工程形成的主体。因此,建设单位在招标过程中就要严格审查施工单位的资质,在根本上保证整个工程能够顺利进行,这样才能将工程造价管控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建设单位在招标过程中,不能只注重于选取低价投标方而忽视了对投标方资质的审查。若建设单位选择了资质水平不佳的施工单位,就会严重影响工程的质量,造成得不偿失的后果。这不仅不能达到管控工程造价目的,反而会影响企业的效益。因此,明确审查施工单位的资质的内容和方向对于造价管理也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建设单位在审查施工单位时要注意以下事项:1).审查施工单位是否具有权威的机构所颁发的工商营业制造证书和从业资格证书;2).审查施工单位的技术实力、财产状况和社会信誉度;3).深入施工单位,实地审查其资质是否合格。总之,建设单位应尽量选择综合能力较强的施工单位承包工程,这样才能有效规避以次充好或偷工减料等不良现象,在提高工程质量的同时也达到了管控工程造价的目标。


  结语:


  综上所述,建设单位在招标阶段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建设单位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把握招标的内涵和特点。切实合理的设定招标文件的要求,积极参与招标合同条款的制定,同时加强对施工单位资质和工程量清单的审查,科学评标以确定科学合理的标底标价。而且还应严谨仔细地洽谈和制定合同条款,这样才有效管控工程造价,同时也能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


  作者:周围

  第2篇: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要点与优化策略探析


  建筑工程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具有施工时间长、投资大、施工技术难度高、工程关联性大、易受外部因素影响等特点,每一个方面都与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密切相关。而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由于涉及方面广,内容多,因素类别复杂,其管控难度也非常高。因此,为了保证企业快速、平稳的发展,必须加强建筑企业造价管理的水平。


  1、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要点


  在现代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运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可以显著地帮助建筑行业企业增强对其造价控制的能力,降低该过程中的风险性。


  1.1深入了解其造价的基本构成


  现代建筑工程造价拥有非常多的组成要素,其中某一些要素还会对工程造价的主体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该工程的造价管理中,相关企业要深入了解其造价的基本构成要素,合理设定造价内容以及资金投入比例,提升对高比例构成要素的监督与管理。


  1.2科学的编制造价预算


  编制造价预算对于每一个工程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科学的造价预算才能够对投资主体进行规范。所以,在该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一定要运用科学的方式和方法来编制预算管理,尽可能的计算建设中的误差,提升预算结果的精准度。


  1.3规范造价影响因素


  有很多因素能够对现代建筑工程造价产生影响,比如环境因素、人为因素、设备因素等。建筑工程建设企业,应该依据实际情况,在工程开始前寻找到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加强对其控制和管理力度。


  1.4重视工程招投标工作,避免该环节的缺陷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当前,招投标已经成为我国建设方和施工方相互选择的一种常见方式,这一环节的工作通过工程所在地的招投标机构来完成。但是,现在我国建筑招投标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还不完善,部分扩建、改建等涉及国有资金较多的项目因为缺乏相应的法律指导而未能进行招投标;还有的建筑工程即便进行了招标,但是在实际上还存在着标底不明、暗箱操作等情况,更加严重的是当前建筑行业中还出现了无底招标的现象,这种现象加剧了降级压价的状况出现,提升了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开展难度。


  2、现代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优化策略


  工程造價的控制措施是应该贯穿于整个工程的全过程,通过对现在我国现代建筑工程造价的具体状况开展有效的调查与分析,本文提出了如下控制措施。


  2.1决策环节的优化策略


  对现代建筑工程造价的决策环节来实施有效的控制措施,可以有效帮助工程进行成本决算和预算,保障编制出的造价能够满足工程建设的实际要求。在决策环节进行造价的控制,重要的目的是为了提升现代建筑工程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有效规避工程造价中存在的一些风险,强化造价控制在工程决策环节起到的作用。在工程的决策环节,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进入到施工现场,并对现场的工程量进行统计,并编制出完善的工程量清单,才能够确保预算的规范性。


  2.2设计环节的优化策略


  设计环节是对整个工程造价过程进行控制的核心,对该环节中现代建筑的工程造价来进行控制,可以有效地对项目的总投资进行评估和控制,确定投资成本以及规模,之后再依据工程设计的有关要求,科学的开展设计环节的各项评审工作。在设计环节的造价控制过程中要非常清晰的确定出工程建设中各项内容对成本的占比,然后依据市场的各项标准来对需要采购的物资进行评估,使得造价信息的编制与分配工作做到科学有序。


  2.3招投标环节的优化策略


  想要提升对建筑工程招投标工作的管理力度,进一步提升招投标工作的合法化与规范化,将竞争机制引入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工作中是一种非常好的办法,这样不但可以降低建设方的投入成本,而且还能够保证建筑的质量、缩短工期,获得双赢的良好局面。在招投标工作中引入竞争机制,就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1)招标工作要遵守公平公正公开诚信的原则,在招标工作开始之前,招标监督代理和监督机构要严格审查投标机构的各种资质,确保进入投标名单的建设单位都具有良好的行业信誉度和施工能力。(2)做好招标文件的编写工作。招标文件中要将和工程造价相关的各种数据和资料进行整理和总结,对可能对建筑工程造价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进行反复推敲并确认后在写入文件中。(3)增强对招标工作的计价控制能力。应该选择科学严谨的定标方式以及评价体系,确保最优的投标单位才能够中标。


  2.4施工环节的优化策略


  对工程造价的施工环节来进行控制,最根本的目标是确保施工过程的平稳、安全与有序,避免其他因素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笔者在深入研究当前现代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础上,对施工环节的造价控制提出了一些控制措施。(1)严格依据编制的造价方案来对物资进行分配,并对施工过程进行重点监督,寻找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项目偏差,并及时进行纠正;(2)严格按照有关合同的规定,假如过程施工过程中支出超出预算,首先要查明超支原因,之后再经过预算部门的审批才可以编制后续的成本计划,避免对工程的造价控制产生影响。


  2.5竣工阶段的优化策略


  对现代建筑工程造价的竣工阶段来进行控制,不但能够更深入的对造价内容进行规范,还能够对总成本进行总结。对竣工阶段进行造价控制,必须要靠站工程验收以及质量检测工作,并对工程造价进行全面的审核。竣工环节的造价控制措施主要有:(1)按照工程造价的相关要求进行审核;(2)对工程项目的实际工程量进行精准计算,并将其有效的落实到竣工环节,确保工程造价的平衡发展;(3)依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科学的商定相关的补偿以及赔偿款项,从整体上管控竣工环节的造价管理。


  结语:


  当前,我国建筑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和建设时期,在这一时期对现代建筑的工程造价进行控制和管理,主要目标是有效规避工程中的造价风险,更好的对工程成本进行分配,提升该工程的经济性,促进我国建筑事业健康平稳的发展。


  作者:王东霞

  第3篇: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针对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叙述工程建设投资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与竣工等关键阶段造价管理问题,并提出对应有效的解决对策,为造价管理发挥预期作用,确保工程造价合理性提供可靠依据。


  1、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1.1造价管理没有覆盖整个过程


  近些年来,一些企业只对决算阶段以及施工阶段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予以重视,却没有正确的认识项目决策以及前期设计的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也因此对其不够重视。建筑企业若想对经济利益进行获取,就需要保证项目决策的正确性,如果工程造价管理没有在设计阶段落到实处,就会使得企业不够了解项目的可行性,进而使得其无法科学的论证设计方案的效益,所以需要加强企业的全过程造价管理。


  1.2管理体制存在缺陷


  尽管我国现在已经将比较完善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建立了起来,但是其体制还不够健全,与此同时,政府在管理的过程中具有多部门和多层次的特点,这也使得造价管理工作政府部门不能有效地展开。第二,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开始向市场经济的方向转变经济制度,但是由于国家各方面情况的影响,使得政府宏观调控仍然是我国市场经济的主导,这就会使得政府中部分部门的工程造价管理理念不够动态,从而在行政方面干扰市场经济,在此情况下就无法保障市场经济的有效性和真实性。第三,现阶段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还不具备完善的法规和法律,因此无法有效的控制管理复杂程度越来越高的工程造价市场,除此之外在处理惩罚违规违法行为和监督方面还存在缺陷,因此时常会出现不正当竞争或作假等问题。


  2、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问题


  造价管理涉及整个建筑建设过程,造价管理流程如图1所示。


  2.1工程投资决策阶段造价管理问题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其长期存在投资膨胀等问题,导致造价不断升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为工程建设早期缺乏可靠的造价确定依据,决策人员仅能根据已经完成的项目对拟建项目造价进行确定,此外加之众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三超问题频繁发生。


  2.2设计阶段造价管理问题


  ①招标不全面


  单一关注方案设计时期的招标工作,忽视施工图设计与技术设计等方面的招标。在方案中标以后,技术设计及施工图设计将变成中标方“一揽子工程”,在缺乏良性竞争的局势下,设计方没有任何压力,造价管理积极性将大打折扣。


  ②设计取费不合理


  设计费用主要取决于建筑规模及造价高低,基于此很多设计单位为实现利润最大化,盲目增大工程规模,方案无法达到最佳的效果,甚至部分设计人员未按要求增大梁柱截面,修改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最终产生一系列不合理问题。


  2.3招投标阶段造价管理问题


  ①不重视前期工作


  项目招投标时前期工作不够充分,对于各个工程细节未能进行深入的分析,施工图纸没有得到会审,图中提到的造价计算等内容存在一定矛盾等。


  ②评标方式不合理就目前而言,很多工程的招投标方式还倚重于传统的按照行政管理形式所编制的各项规则,评标方式及内容依然局限在数理统计。在招投标过程中,投标方根据估算明确下浮费率,缺少细致的预算分析文件,导致业主无法准确判断报价是否合理。


  ③材料价格失真如今,新型建材充斥着建筑施工材料市场,尤其是那些装饰材料,虽然新材料能起到提高建筑品质的作用,但由于信息不畅等因素的影响,会使很多承包商及业主无法掌握新材料市场行情,导致工程造价失去有效控制。


  2.4施工阶段造价管理问题


  ①现场管理混乱


  部分监理人员缺乏完善的业务素质,未能了解合同及预算。还有一些签证单需要由承包商进行填写,为追求高额利润,弄虚作假,更改了合同界限定义。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都是由现场管理较为混乱造成的。


  ②定额计价存在很大差异对于现行计价而言,很多地区都按照现行的相关规定。未能广泛实行统一量,市场价政策没有改变成市场价格,也没有借助市场经济方式处理各项市场问题,价值规律无法发挥预期作用,使得工程成本远远偏离实际情况。


  2.5竣工阶段造价管理问题由于现代建筑施工时常会应用新技术和新工艺,这会增大定额缺项等内容。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缺乏可靠的调查数据,导致预算定额存在一定不合理性。竣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同样具有重要作用,必须引起相关人员高度重视。


  3、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对策


  3.1投资决策阶段造价管理对策


  切实做好各类资料的搜集工作,如施工现场水电路状况、地质条件、施工建材信息等。针对需要进行经济评价的关键项目还需广泛收集项目经济发展背景等资料。合理应用集体决策制度,为有效避免盲目性投资,相应的投资决策必须合理应用集体决策制度,组织各个相关部门对项目建设可行性进行分析。


  3.2设计阶段造价管理对策


  ①实行设计招标


  通过对设计招标制度的实行,促使设计人员对项目规模等信息进行全面分析,以给出最佳方案。而对于项目的建设单位而言,需要借助价值工程等理论对方案实施深入的经济性分析,从而选取经济性、先进性最佳的设计方案。


  ②限额设计


  投资分解与工程量的控制是实现项目限额设计有效方式,对于可实施定量分析的所有内容,都要经过可靠计算,在设计过程中对施工可能性进行充分考虑,尽量避免使用质量没有保障、采购难度较大的材料与机械设备。


  3.3招投标阶段造价管理对策


  ①注重前期工作


  为强化该阶段造价控制,需切实做好以下工作:强化招标文件方面的编制管控,由专业的造价工程师参与到审定等环节;通过对编标合同内容的进一步细化,明确编标义务及责任。


  ②招标中期管控


  在规范的招投标程序当中增设询标环节,以此为投标人提供可靠的报价依据。在此基础上,公开工程量清单,提高项目招投标公开度,避免产生违法的权钱交易。


  ③招標后期管控


  保证合同语言严谨性。在招投标工作结束以后,需切实强化合同签订管理,造价人员应对造价条款细节进行审定,并选择适宜的合同价款方式。


  3.4施工阶段造价管理对策


  ①对工程洽谈进行严格控制,重视工程变更对造价带来的影响,并发挥现场监理预期作用,加强现场管理。


  ②对承包商提出的索赔要求进行严格的审查。


  ③切实完善施工材料的加工、运输,避免由于材料存在质量问题,造成成本增加。


  3.5竣工阶段造价管理对策


  对于施工合同中没有提出的工程结算方式,事后虽然存在约定,但其不够明确的,需要按照地方政府给出的规定实施结算。材料供应商所定报价与合同价及采购价间会存在很大差异,在审价的过程中,需找出这一差距按实计算。


  小结:


  在近年参加的评标活动中,笔者见识了不同类型的空调设备招标文件,也从中学习了不少知识,但有些问题一直存在争议,从而影响了评标过程的顺利进行。


  作者:梁宏

  第4篇:工程造价管理中的概预算编制问题


  工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难免会遇到市场、人为因素的风险,使实际的支出超过了预算的范围,这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建设。所以我们应该不断的提高概预算的编制质量,做好工程造价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概预算的编制工作。


  1材料价格的取定和计算


  工、料、机单价是概、预算的计费基础,是构成建筑工程造价的四大要素之首。一般情况下,我们根据外业调查的资料(包括人工费的各项组成内容,材料的供应价格和运输方式及运距,机械费中的油燃料及电的价格等),按照概、预算编制办法规定的计算方法,计算工、料、机单价。但是,在当前我国市场经济还不成熟的条件下,即材料的供应还没有形成专业化、系列化,材料的供不应求以及国家政策对材料价格的影响,都给确定材料价格带来很多困难。这就对概预算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对所需材料价格进行多方面询价,另一方面要对询价结果进行分析,根据已有的材料价格信息资料和对国内外主要建筑材料价格情况及供求发展趋势的了解,确定询价时效和可能发生变化的趋势,使材料价格的取定趋于合理。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这一点是有很大难度的,但做好这项工作,就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概、预算质量,因此,多下点功夫和力气是值得的。


  目前各种刊有材料信息的杂志比较多,平时要多看多记并根据需要归类整理,以便于在取定材料价格时作为参考。计算材料价格时还要注意分清主要材料和次要材料,对那些数量或价格变动对概、预算影响大的材料,要多分析、多研究;对那些次要材料,可少花费时间和精力,以便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查对工程量


  查对工程量时,首先应熟悉设计图纸,包括总体布置图和设计工程量清单。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建筑设计文件中有些工程量的表述与概、预算定额不一致。因此,概、预算人员可根据具体情况拟定符合概、预算编制要求的工程量清单,明确所需的内容、深度和质量,不清楚的地方,要查阅图纸,并请设计人员协助提供所需要的工程量,特别是对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概预算人员要认真阅读设计图纸,理解设计意图,力求做到工程量完整不漏项。概预算人员与设计人员良好配合,是提高概预算编制质量的保障。


  3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设计是实现设计蓝图所必须的。施工方案设计好坏,直接影响概、预算质量。一般情况下施工方案设计是工程概、预算人员根据经验确定。对于新结构和特殊工程则要与设计人员共同探讨后由设计人员计算出工程量,作为编制概、预算的依据。


  这里想重点强调的是,施工中的大型临时工程,特别是有新结构、新工艺的特高建筑和大型临时工程,设计人员往往将主要精力放在结构设计上,而对施工方案、辅助设施、临时工程以及必须增加的工程量容易疏忽或考虑不全。应该重视这些问题,一方面提醒设计人员计入这些,另一方面概、预算人员要注意搜集有关工程的总结资料,有条件应多深入到工地参观学习。


  在这方面我们是有经验教训的。由于认识不足及缺乏经验,在施工方案设计中对大型临时工程考虑不足,成为概算不准的原因之一。有条件的工程概、预算人员应常到一些特高建筑、大型工程项目工地参观学习;还应多搜集查阅国内外某些特高建筑、大型工程项目的施工图片和信息资料,从而提高认识、积累经验,为以后编制特高建筑、大型工程项目的概、预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4合理选用定额并作好补充定额工作


  有了完整、准确的工程量和经过优选的施工方案设计,就为编制概、预算奠定了基础;合理地选用定额则是为工程定价的过程,因而它是概、预算人员的主要工作之一。


  使用定额以前首先应读懂定额。概、预算定额有总说明、章节说明,对工程量计算规则以及一些特殊规定都有详细描述。各项定额中的工程内容也应在选用定额前弄清楚。概算定额和预算定额的作用不同,在使用中应首先弄清定额项目所综合的内容和适用的范围,以避免重算或漏算。同时还要注意工程量单位必须与定额取得一致,避免因单位不同造成重大错误。另外,定额中有些项目是允许调整的,概、预算人员应根据具体工程的工期要求和结构特点等因素进行调整,以提高概、预算的准确度。


  这里要强调的是补充定额问题。建设迅速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大量出现,造成概、预算定额缺项。在编制概、预算时,首先应对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并与已有的类似结构的定额作比较。只是材料不同而施工步骤大致相同的结构,可参照类似结构定额进行抽换和调整后,作為补充定额使用。其他专业的定额中有相应定额,可将其调整后作为补充定额。对于全新结构的工程则要多花些时间和精力,弄懂其结构和施工工艺,并根据概、预算定额的编制方法和原则,编制补充定额。这项工作可以说是整个概、预算编制中最困难的部分。对全新结构,如果国外已有实例,应尽量多搜集有关资料和信息,供借鉴参考。如果全无先例,需将新结构进行分解并研究其施工工艺及工效,然后由概、预算人员编制补充定额。这就要求概、预算人员拓宽知识面,大量搜集有关新材料、新工艺的资料。同时,还要提高分析和整理使用信息的能力,充分利用信息的时效和功效。


  5造价分析


  目前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基本上已经实现电算化,编制出的概、预算是否正确,还要进行造价分析加以验证。造价分析是保证概、预算质量的重要环节;在进行多方案比选时,还可为设计人员提供技术经济分析结果,使概、预算人员能动地参与设计方案的优化工作。


  造价分析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项目本身各部位相互之间造价关系是否合理;二是与其他相同或相类似结构工程的造价相比是否合理。具体做法是:将完成的概、预算结果,按结构部位计算出各自的经济指标,分析这些指标与相对应的工程条件和工程量是否符合;把这些指标与其它项目同类结构的指标进行横向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分析这种关系是否合理。若有不正常突变,要及时查找原因,属于工程量的问题,要向设计人员反馈信息,核对工程量;属于工程量以外内容的,要查对材料价格、选用定额等方面是否有误;根据查对结果及时修正概、预算。反复分析对比,直到满意为止。


  6结束语


  总而言之,工程造价的概预算编制质量对工程最后的造价有着直接的影响,这就要求提高编制人员的综合素质,严格控制概预算编制的各个环节,充分的掌握工程造价的各个因素,以编制一套科学、合理的概预算方案,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作者:陈丕岩

  第5篇:房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研究


  1.房屋建筑工程造价概述


  所谓的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指的是建设项目在筹建、完工、投入使用这一过程中所投入的所有资金费用的总和。购置设备及工具的费用、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预备费、建设期贷款利息、投资方向调节税以及工程建设中所需要的其他费用都属于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范围。了解工程造价中最基本的几种计价方法是做好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基础。目前我国工程造价中所使用的计价模式有两种,分别是: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和定额计价模式。其中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是我国吸收外国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再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所创新出来的一种工程造价计价方法,两种计价方法的使用,从工程施工中的各个方面减少了成本的投入,使投标报价明显降低,从而提高了建筑工程的中标概率。而对于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控制有很多种方法,都要符合以下几点要求:第一,工程造价管理科学控制的要求。第二,控制目标设置要合理。第三,要对建设项目进行全过程的工程造价控制。第四,将经济与技术结合起来控制工程造价。第五,实现主动控制,而非被动控制。


  2.房屋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方法


  2.1房屋建筑工程造价决策阶段的控制方法


  在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决策阶段主要受建设标准水平、建设地区及地点、生产工艺的水平以及选用设备的性能好坏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对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决策阶段进行控制时首先要对项目投资进行预测,而预测需要对施工地区的地质情况、水电路情况、使用的设备材料的价格以及类似工程的资料都要有一个充分、全面的了解。其次,建设项目施工人员需要对建设项目在经济、技术、工程上的可行性做出全面的分析、讨论并作出客观的评价。要做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建立健全估算投资的风险机制,采用估算投资包干办法。建设项目的投资估算应由项目建设单位提出,对于超过估算的支出部分由项目建设单位承担,这样可以督促项目建设单位在进行投资估算时能够实事求是,避免对建设项目真实估算资金的隐瞒,这样可以帮助工作人员更好的工程造价进行控制。第二,在对工程造价进行可行性研究阶段可以采用简单初测的方式提高可行性估算投资的准确性。施工人员应该对各个方案中的重点工程进行简单的初步测验,这样做可以准确的設计出工程的数量,提高估算投资的准确性,进而能够将工程造价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然后,需要对投资估算进行全面细致的编制。所谓的投资估算指的是在投资决策的整个过程中,根据资料和一定的方法,估算建设项目所需要的总体投资数额。因此对投资数额估算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建设项目的施工和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做好投资估算工作至关重要。之后,要建立健全财务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国家现行的价格体系和财税制度,对项目直接发行的财务费用及效益进行分析、计算,从而对财务报表进行编制,对评价指标进行计算。同时,要根据不同的标准建立不同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基于可行性研究报告,使用专家论证和招投标的方式对多个建设项目的解决方案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从而选取最优的方案进行实施。


  2.2房屋建筑工程造价设计阶段的控制方法


  目前我国建设项目工程造价设计阶段的控制中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例如:设计体制上存在严重弊端,不健全的协调与监督机制。导致工程造价技术人员的预算编制只是按照图纸的套定额进行的,根本不了解有关工程设计的专业知识。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在对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工程造价进行控制时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对设计过程加强监督与协调。首先要对工程实行总承包的方式,工程建设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过程,采用总承包的工程建造方式可以避免工程设计与施工的脱节,有利于工程的设计、采购、施工等阶段的相互协调,对建筑工程的每一个部分都能有很好的控制,从而实现对建设项目工程造价设计阶段的整体控制。第二,对设计招标进行不断的完善。受市场经济制度的影响,招投标制度已经成为我国建设项目中主要的竞争、采购手段。因此在招投标的过程中制定一个全面、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于工程造价的控制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我们可以在招标设计过程中引进竞争机制,集合众多建筑工程设计人员的共同智慧,以此保证设计招标方案的最优化。第三,加强对限额的设计。所谓限额设计指的是在投资估算以及设计任务书的基础上,在符合功能要求的情况下对初步设计的总概算以及施工图设计进行控制。但是限额设计不是对投资资源的节约而减少工程造价,是站在科学、实事求是的基础上,重视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建筑技术的水平进行设计的。


  2.3房屋建筑工程造价施工阶段的控制方法


  在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中,我门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工程报价和标底的制定要准确合理。目前我国主要采用工料单价法和综合单价法来对标底进行编制。工料单价法是根据施工图纸的说明、预算定额来计算出建设项目的工程量,再利用单位估价表确定出直接费,之后再逐步确定现场经费、间接费、计划利润及税金等费用,将其汇总后形成最后的工程造价预算。综合单价法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只要确定人工费、机械费、材料费、间接费、利润、税金等综合单价后,再将其与各部分项工程量进行相乘汇总,就可以得出最后的标底价格。工程报价是投标企业计算出建设工程中所需要的各种费用。进行工程报价时首先要对工程量进行详细的计算,同时将施工方案已经施工进度计划预先确定下来,另外应采取合同的形式对招标计算进行协调。第二,对承包合同价进行科学的设定及管理。工程承包价应以中标价为基础确定,在确定承包合同价后,除工程实际的实物量与建筑单位所提供的不符合、修改设计图纸而造成实物量的改变、建筑工期大于12个月而且工程承包价内不包含风险费的情况外,其他任何因素都不允许对承包合同价进行调整。第三,在对建设工程施工阶段进行工程造价控制时,我们可以采用工程清单的报价方式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这样有利于分别计取工程中的直接费用、独立费用以及法定费用,便于对工程造价中所用费用的结算。另外还可以综合单价的方式以及按照市场价格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


  3.结语


  房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存在有着非常大的意义,它渗透到工程项目中的每个阶段,并且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范围广、程度深,所以工程建设单位应该要加强对工程造价的管理,从决策、设计、投标、施工和竣工阶段都要采用一定的方法来控制工程造价,以保证其处于预算的可控范围内,从而来提高建设投资者的经济效益。


  作者:吴清忠

  第6篇:关于工程造价管理相关问题的探讨


  1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


  目前,国内各界普遍采用的工程造价控制模式,是静态管理与动态管理相结合的模式。即指由各地区主管部门统一采用单价法编制工程预算定额实行价格管理(地区平均成本价)与分阶段调整市场动态价格、将指导价和指定价相结合,定期不定期公布指导性系数,再由各地区的工程造价机构据此编制、审查、确定工程造价。


  多年来,这种管理办法基本适应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强化了政府对工程造价的宏观调控,初步做到了自成体系,管理有序,控制造价,促进效益的积极作用。同时,已经开始实施的注册造价工程师制度,又促使我国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向专业化、正规化方向前进了一大步。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行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存在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并已开始制约管理水平的提高与发展。虽然管理层已经意识到存在的局限性对经济发展造成的不利因素,并已开始制定相关制度,但其力度与速度明显不足。


  2当前造价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工程造价管理体制不健全,存在多头管理


  就工程定额而言,按主编单位和管理权限分为:全国统一定额、行业统一定额、地区统一定额、企业定额、补充定额等,地区省定额是由省定额站编制颁发在全省统一执行的,政府投资的市政工程又由政府颁发了市政定额,由于两部门的要求和掌握尺度不同,在执行过程中常常发生矛盾,致使定额使用单位无所适从,有关主管部门难以仲裁。


  2.2计价方式落后,不适应建筑市场经济的发展


  当前,我国的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中所采用的工程造价计算模式仍然是以定额计价为主的计划经济模式。定额总想包罗万象,却总是不可能面面俱到,因为社会在进步,技术在发展,定额越是追求全面,越是事与愿违,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时间上的滞后性和内容的呆板常常会使人在使用定额时处于进退两难、十分尴尬的境地。另外我国现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工程预算定额消耗量和有关费用以及相应价格是按照社会平均水平编制的,以此为依据形成的工程造价基本上属于社会平均价格。这种平均价格可作为市场竞争的参考价格,但不能充分反映参与竞争企业的实际消耗和技术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公平竞争。


  2.3工程造价全面成本管理的理念尚未形成


  目前,对于造价管理的理解只停留在预算上,致使工程造价管理缺乏全面而系统的定位,缺乏全过程、全方位动态的管理,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主要侧重于事后核算,即对竣工结算进行审核,对其他阶段的控制显得较为薄弱,从而造成工程建设项目投资超支。


  2.4设计变更随意性大


  由于工程施工阶段设计变更随意性大,给工程建设项目造价管理带来诸多的问题,工程项目应该经过严格的可行性研究和投资额度的审批程序,实施中各阶段的工程造价实际发生额度也应控制在限额以内。但很多建设单位急于开工,又没有做好必要的准备,对投资额度的要求,建筑标准的把握,装潢标准的把握,设计深度的审查,招标文件和承包合同的合理与完善程度没有严格把关,造成边施工边变更,对施工中的工程想改就改,有的项目一改再改,对更改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没有监督,对更改造成的损失没有相应的责任制约。


  3加强工程造价管理的几点建议


  3.1签定公平合理的合同是做好工程造价管理的基础


  工程在中标以后,施工单位将与建设单位签定工程施工合同,合同签订时双方应处于平等地位,合同本身也应具有公平性,严重有失公平的合同本身就是违法合同而不具有法律效力。同时我们也应意识到合同的严肃性,即合同一经签订就不得单方更改,合同便成为日后双方行为的准则。从造价角度看合同中的每一句话都有可能成为日后双方争论的焦点,因此在中标之后的签约阶段,承包商應据理力争签定公平合理的合同,为造价管理打好基础。合同条款中语言应周密、详实,不能给予模棱两可的解释,任何这方面模棱两可的文字,都可能给承包商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合同条款中应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和责任。我们知道,承包商一般至少具有以下权利:①享有工程预付款的权利;②按期收回工程款及逾期利息的权利;③遇有不可抗力或不可预见事件时索赔的权利;④业主违约时停止履行合同的权利。承包商在限制业主提出过分要求的同时,应依据国家及当地政府规定的管理办法,结合实际情况争取更多的权利。


  3.2加大设计管理


  实行设计招标及限额设计,使技术和经济有机地结合,一个成功的设计方案应该是功能适宜、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统一体,只有三者得以充分平衡时,建筑的价值才能充分体现。设计单位依据建设单位的具体要求,按审批的设计任务书和投资估算、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的设计。利用价值工程的原理对工程造价进行分解,合理地确定设计方案。


  3.3工程施工期间的全方位管理是加强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环节


  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承包商应“以合同为依据,以事实为基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全方位的造价管理工作。


  3.3.1做好工程量的统计工作工程量的统计,是造价管理中一项最基本的工作,在造价管理中地位举足轻重。统计人员应熟悉施工现场的情况和概(预)算方面的知识,掌握一些施工常识,不错算漏算工程项目,与预算人员密切配合,善于发现可以进行索赔的因素,如实做好统计报量工作。


  3.3.2做好工程实施中的索赔工作造价管理人员应熟悉合同规定,善于抓住索赔机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最常见的索赔有:延误工期索赔,变更索赔,赶工索赔,不可抗力索赔等。承包商不一定期望每一个索赔均获成功,但不应放弃任何一个索赔机会。同时要注意索赔的程序和有关资料的整理,以作为日后索赔工作的依据。


  3.3.3建立良好的造价管理系统造价管理部门在承包商内部应处于造价管理的核心地位,其它各部门应与其密切配合,材料采购清单及发票复印件、工程变更、技术交底、施工方案、生产计划安排等资料都应递交造价管理部门。然后由该部门的预算人员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比较,定期进行核算,当发现预算用量等实际用量有较大出入时,应分析是预算原因还是施工管理的原因,并相应采取补救措施。当存在投标中不可预见的特殊原因时,应结合合同有关规定及时提出索赔方案。


  3.4技术方案与经济管理的结合是加强工程造价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经济与技术,是两个不同范畴的学科,但在工程施工中,两者结合的好与差,将直接影响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施工企业的技术工作,重点放在提高工程质量和保证建设工期上,这是无可非议的,说明重视社会效益的一面。但同时必须注重企业的经济效益,如果一个企业没有经济效益,严重亏损,面临生存的危险,那么我们的技术工作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加强工造价管理,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在招投标阶段,要按照有关规定,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在工程中标后,要签定公平合理的合同,确定工程承包合同价;在工程实施阶段,要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对工程造价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管理等等。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有利于企业的管理水平及经济效益的提高,更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作者:陈慧玲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