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管理论文>成本管理论文

浅谈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对策

2016-08-30 16:2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随着企业竞争的激烈,企业的成本成为关系企业成败的重要因素。企业战略成本管理把成本管理提升到一个战略的高度,在众多的成本管理方法中具有明显优势,本文分析当前普遍存在的成本管理问题,并对战略成本管理的内涵、特点以及优势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战略成本管理的实施进行了简要介绍。


  一、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成本管理意识淡薄。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少企业成本管理普遍存在着重事后轻事前、重静态轻动态、重短期轻长远、重数量轻质量、重局部轻全局。在经济效益低下的企业,大多存在成本管理意识单一、思维观念狭隘的状况,成本管理只限于生产过程,对产品设计、开发、销售等环节产生的成本重视不够,侧重点放在算“而不是放在管”上,放在事后核算而不是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上,对间接费用与各产品之间的分配带有一定的假设条件,而不是依靠先进、科学切合实际的管理手段进行分配,这不仅耗费人力,而且计算结果也不精确,无法满足日后成本分析和成本决策的需要。


  2.成本核算方法不准确。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是根据行业特点及本企业要求来制定的,在传统成本核算下,不能准确区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费用,从而无法准确计算成本与利润,使管理人员不能对市场变化做出准确判断,导致企业决策失误。可见,采用传统单一的成本核算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虚增、虚降成本等人为因素势必会造成成本控制和预测的失真。

blob.png

  二、战略成本管理的内涵以及优势分析


  企业管理观念和管理技术的上述变化,对传统的成本管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要求成本管理更新观念、变革技术。在这种背景下,人们提出对传统成本管理范围和方法进行拓展,一方面将成本管理会计导入企业战略管理并与之融合;另一方面,在管理会计中导入战略管理思想,实现战略意义上的功能扩展,从而形成了战略成本管理(Strategic Cost Management,简称SCM)。


  1.战略成本管理是成本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战略成本管理是现代成本管理的创新和不断发展,它的产生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有效地服务和支持了企业的战略管理,是成本管理发展的战略阶段。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方向和领域突破了现代成本管理的局限,将立足点放在企业的战略目标,将视野扩展到企业的外部环境,较现行成本管理,其适用性更强、范围更广、效果更好。它是现代成本管理观念创新的一次重要飞跃,也必将成为成本管理发展的主流方向。


  战略成本管理是顺应时代对现代成本管理的要求而产生的,是战略管理得以顺利实施的基石,应用战略成本管理有助于企业从战略的角度把握成本管理、进行成本控制,避免只顾短期利益,一味降低成本的短期行为。根据企业不同的战略,确定成本管理的重点,提供竞争对手和企业自身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的成本信息,有利于管理者清楚了解企业的优势和劣势,并制定适合企业保持永久竞争优势的竞争战略。战略成本管理理论的引进并使用,必将有利于改善和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


  2.战略成本管理有利于建立和完善现代成本管理体系。每一时期的成本管理理论方法都反映了一定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管理科学发展水平。新经济环境的变化,使得传统成本管理面临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推动了成本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发展。战略成本管理的出现突破了传统成本管理的局限性,使得企业的重心由企业内部的价值耗费转向整体战略这一更为广阔的领域,更加关注企业的采购领域、生产领域、销售领域、竞争对手领域等,这有利于企业正确地进行成本预测、决策并选择企业的经营战略。进行战略成本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是完善现代企业成本管理体系的必然要求。


  3.战略成本的特点。战略成本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关注企业在不同战略下如何组织成本管理,即将成本信息贯穿于战略管理整个循环过程之中,通过对企业成本结构、成本行为的全面了解、控制与改善企业的成本结构,以寻求长久的竞争优势。


  战略成本管理的竞争性的特点。战略成本管理是在考虑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上进行的成本管理,重点关注企业的成本行为。对于企业竞争地位和竞争优势的影响,在帮助企业决策者正确确定企业竞争战略的同时,辅以与之相对应的成本管理战略。


  战略成本管理的长期性特点。战略成本管理立足于培育、维持和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为企业长远的战略目标服务。它是在创建企业竞争优势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成本管理活动,着眼于长期的企业目标。与传统的无视企业未来发展的短期战术性管理完全不同。


  战略成本管理的灵活性特点。战略成本管理作为一个管理系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的调整。战略成本管理与具体的竞争战略相结合,不同的战略选择需要不同的成本分析观和成本管理方法,战略成本管理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三、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原则


  在设计企业战略成本管理模型时,除要综合考虑内外部环境和竞争战略的影响外,还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1)竞争战略指导原则。在竞争性经济环境中,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完全决定于竞争战略的正确性及其执行的有效性。所以企业设计成本管理系统的指导思想也就是有效地实现竞争战略,设计出的成本管理系统的各个方面都应体现出竞争战略的指导作用。


  (2)成本效益原则。在设计成本管理系统的过程中,选择成本计算方法、成本控制方法应遵循成本效益的原则。为实现同一种竞争战略,通常可以使用多种成本管理方法,而采用不同的成本管理方法所需要的成本却是不同的。只有收益与成本之间差异最大的成本管理方法才是最优的成本管理方法。因此,企业在选择成本管理方法时,要考虑每种方法会给企业现有基础带来多大的收益和支出。


  (3)协调原则。成本管理系统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各个部分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系统是否能够良好运行取决于各个部分是否协调,因此在设计成本管理系统时应遵循协调性原则。


  (4)弹性原则。企业的成本管理系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企业的竞争战略或其他重要因素发生变化时,成本管理系统也就要进行相应的调整,而成本管理系统的调整同时也会使企业发生成本。因此为减少这种转换成本,在设计成本管理系统时应遵循弹性原则,也就是使成本管理系统保持一定弹性。


  四、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战略部署


  1.战略环境分析。战略环境分析是战略成本管理体系初始或循环的逻辑起点。通过考察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使用战略定位分析评判企业现行战略成本的竞争地位一强项、弱点、机会、威胁等。经过对企业战略管理内外部环境的考察,对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和竞争环境进行分析,确定企业的战略定位(SWOT分析),并由此为企业选择相应的竞争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或目标集聚战略。


  2.进行战略规划。根据战略成本管理的战略规划,确定了它的实施按战略选择的不同而不同。在战略成本实施过程中,由于内部资源、外部环境的变化,会使实施过程产生偏差,因此须进行战略成本控制。战略成本控制,是战略成本管理规划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制订控制标准、衡量实际偏差和采取纠正措施是成本控制的三项基本要素。战略成本控制不是控制成本本身,而是要分析探索引起成本发生的原因,确立新的控制点,即控制成本动因。


  作者:尹树博  中油辽河工程有限公司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