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格式>论文格式模板

浅谈中华文化概论论文撰写格式

2023-12-09 07:3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那同学们知道中华文化概论论文格式怎么写吗?不知道的先看下这个哦。下面是学术参考网小编为朋友们搜集整理的中国文化概论论文格式,欢迎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朋友们~


  1、论文格式的论文题目:(下附署名)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论文格式的目录

  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论文格式的内容提要:

  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论文格式的关键词或主题词

  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分析,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参见《汉语主题词表》和《世界汉语主题词表》)。

  5、论文格式的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问题-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

  d.结论。

  6、论文格式的参考文献

  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

  英文: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

  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2)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参考范文:


搭建“中华文化第一传播平台”的现实价值和战略意义


  [摘要]媒体的定位决定编辑思路和传播策略,也影响传播效果。对外中文电视频道在传播中国形象、向海外受众展现中国发展变化以及传承中华文化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将频道的定位从侧重新闻转向同时兼顾新闻与文化,这是一个具有现实价值和战略意义的转变,文章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揭示。

  [关键词]CCTV-4改版现实价值战略意义

  [中图分类号]G22[文献标识码]A

  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创建于1992年10月1日,是我国第一个面向全球观众24小时播出的对外频道。创办初期,CCTV-4的节目以中文和英文播出,中文节目为主,目标受众也主要是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2007年1月1日,CCTV-4分别针对亚洲、欧洲、美洲观众进行差异化编排,按照CCTV-4(亚洲)、CCTV-4(欧洲)和CCTV-4(美洲)三个版本播出。经过十多年的精心打造和磨砺,CCTV-4已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中文频道之一。截至2010年6月,CCTV-4已在121个国家和地区落地入户,约有1500万用户。2010年12月1日,CCTV-4进行了开播以来的第六次改版,对频道定位进行了重大调整,将“中华文化第一传播平台”作为频道建设的目标。本文着重分析其新定位的现实价值和战略意义。

  一、CCTV-4改版前的定位:“准新闻频道”的尴尬

  2006年1月30日,CCTV-4进行了第4次全面改版。改版后,CCTV-4新闻节目的首播从6次增加到24次,实现整点有新闻,次次有更新。自此,CCTV-4成为“准新闻频道”,但是,这种定位与频道自身的特点与功能、受众的期待与需求等都存在一定的差距。

  1.节目内容:不能满足海外华人受众需求

  据美国一家华文媒体对受众感兴趣的新闻进行的调查,受众最感兴趣的分别是“大陆新闻”、“社区新闻”,然后是“美国新闻”、“港台新闻”,最后才是“国际新闻”[1]。这个调查结果对于电视对外传播工作者来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笔者曾就此问题对印度尼西亚美都电视台中文节目资深编辑程涵进行访谈,她的回答颇引人深思:

  印度尼西亚美都电视台每天都录下央视4套的新闻,我想用这些画面,配上已翻译成印尼文的新闻稿,做成配套提供给印尼文的新闻组。可惜的是,我发现央视4套的新闻,大部分是国际新闻,中国国内的新闻反而不多。不知能否通过其他的渠道,获得有关中国新闻的画面,特别是经济发展方面的画面。因为大家目前对中国的经济发展特别感兴趣。

  一般来说,海外受众对中国传媒的需求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尽快而且全面地了解变化中的中国;第二,了解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尤其是投资环境和合作基础;第三,了解丰富的中国文化,包括:历史、艺术、风光、人物、语言和风俗等[2]。例如,美国观众GongqingWang就表示:“新闻节目很重要,CCTV-4对世界各地发生的事件反应很快,报道也很及时,但重复频率高了些,而且直播的新闻发布会太多,对国内各地的新闻报道太少。”[3]

  在目前尚没有一个专门的对外新闻频道时,CCTV-4确实承担着重要的对外传播中国新闻资讯的角色,但也要避免“过犹不及”。海外观众一方面期待通过这个平台了解中国,另一方面,也希望在这个平台上获得教益和休闲。例如,英国诺丁汉观众张锁贵就在给央视的反馈中表示:“我们下班以后(伦敦时间18:00—23:00,北京时间11:00—16:00)没有一个娱乐节目,主要是新闻节目。我们为了看国内节目,专门买了卫星接收设备。希望中央台能够多为我们着想。”[4]

  2.节目编排:与海外华人受众收视习惯和收视条件不符

  一个频道的节目编排方式必定要符合频道的定位。CCTV-4如果是以新闻为重,其节目自然就会按照“准新闻频道”的方式进行编排,但这样就不利于电视剧或者其他节目的编排。表1是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2010年10月8日的节目编排。

  从表1中可以看出,新闻节目在播出时间的长度和时段的编排上占据绝对的优势,全天48档节目中有22档新闻、新闻专题或新闻访谈类节目,而且在节目编排中,晚间黄金时段都以新闻类节目为主。如果从准新闻频道的编排思路出发,这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对于综合频道而言,多少还是有些偏离定位,至少不太符合海外华人受众的收看习惯和收视条件。例如,美国观众JuneSheng致函CCTV-4说:“每当有事件发生的时候,电视剧就会被替换掉。”[5]其他观众也多有同感,他们在给CCTV-4的反馈中都表达了类似的意思。例如,休斯顿观众曹珏女士表示:“CCTV-4最近经常直播新闻发布会,有些内容跟我们海外华人华侨的关系不大,却占用了我们的晚间黄金时间。而且被冲掉的电视剧我们也无法再看到,使我们很难完整地看到一部电视剧。我也了解了一下周围华人华侨的情况,他们都跟我有相同的感受。”旧金山观众陈女士表示:“我们都是上班族,下班回家后最好的休闲方式是看CCTV-4的电视剧,一方面可以多了解中国,另一方面全家人坐在一起收看,感觉很轻松。可是最近频繁的新闻发布会使我们享受不到这种乐趣了。希望你们能考虑将电视剧调整到我们晚间的另一个时间播放,以避免新闻发布会的影响。”美国亚利桑那州图森市的十几位华侨及中国留学生联名给CCTV-4写信说:“CCTV-4美洲版电视剧的首播时间是我们这里的晚上19:30,也就是北京时间的上午10:30,我们每天晚上都盼望着电视剧的播出,但是近几天却因为新闻发布会一直没有看到,而电视剧的重播时间不是在我们的半夜就是上午学习或工作的时间,我们不可能观看。可否将新闻发布会改为录播,安排至另外的时间播出?如果经常冲掉电视剧,我们担心很多人就会放弃CCTV-4而转看其他中文频道了……”[6]当然,观众的反馈只能代表一部分人的意见和态度,但也确实道出了CCTV-4在突出新闻节目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海外观众的收视习惯。

  二、“中华文化第一传播平台”定位的现实价值

  从理论上说,文化与电视媒体所进行的传播是互动的和一体的。文化是传播的文化,传播是文化的传播。没有文化的传播和没有传播的文化都是不存在的[7]。对于像CCTV-4这样的对外频道尤其如此。

  从现实价值层面来说,CCTV-4以传播文化作为频道定位可以大大满足受众的收视需求。美国著名传播学者拉斯韦尔在《社会传播与结构》(1948)一文中,总结了传播的三大功能,即监视环境、联系社会和传递遗产。传播功能研究的集大成者W.施拉姆在《传播学概论》(1982)一书中,认为传播功能包括一般功能、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具体的功能为雷达功能、控制功能、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8]。无论是表述为“传递遗产”还是“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媒体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与价值早已被认同。

  CCTV-4从创办之初就开播了不少以弘扬中华文化为宗旨的栏目,在此后的历次改版中,又增加或调整了不少文化类栏目,例如1998年第一次改版中创办的《中华医药》栏目以及2004年开播的《国宝档案》等栏目至今在海内外依然具有很高的关注度。2010年进行的第六次改版更加注重中华文化的传播,在栏目设置上增加了《文明之旅》等栏目,并对已有栏目的定位和内容进行调整,大大增加了文化类栏目的比例。这些文化类栏目能够较好地满足海外受众在求知和娱乐方面的需求,也将进一步增强CCTV-4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三、“中华文化第一传播平台”定位的战略意义

  CCTV-4将传播中华文化作为频道的定位不仅具有现实价值,还具有战略意义。有学者曾阐释文化外宣的三个战略意义,即提升国家形象、推动国家战略实施和增强国家软实力[9]。对于电视对外传播而言,传播文化对于增强海外受众对于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具有重要作用。

  我国电视对外传播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传播中华文化。随着“文化软实力”、“文化巧实力”和“文化吸引力”等概念的出现和流行,包括CCTV-4在内的对外频道在文化传播层面上被赋予了更多的使命和期待。对外电视频道要通过文化传播,增进海外华侨华人对中华文化的了解、理解和认同。20世纪末,俄罗斯学者利哈乔夫发表其绝笔力作《解读俄罗斯》,他在书中说了一段颇有哲理的话:一个民族权威的确立,不是靠坦克数量和版图大小,而是靠道德的尊严和人民的文化。他认为,走出危机的唯一出路在于文化的复兴,在于发展自己民族的文化——俄罗斯文化[10]。这段话对于当下的中国来说很有启示意义。中国电视对外传播更应该承担起中华文化传播的使命,并以此提升海外华人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有观众就建议CCTV-4制作中国姓氏起源的节目:“为加强海外华人的归属感,希望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制作一些诸如《千家姓》的来源、祖籍简史等介绍中国历史、文化的节目,让海外华侨能更多地了解自己的祖先,不忘记自己是龙的传人。”[11]由此可见,文化传播对于增进文化认知和认同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化认同(culturalidentity)指个人对一个特殊文化或族群所具有的归属感[12]。有论者指出:文化认同是人类对于文化的倾向性共识与认可。这种共识与认可是人类对自然认知的升华,并形成支配人类行为的思维准则与价值取向。由于人类存在于不同的文化体系中,因而文化认同也因文化的不同而各异。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文化认同,文化认同也因此而表现为对其文化的归属意识。文化认同的涵盖随着人的文化群体的形成、整合及人类文化的交融而扩大。一个国家的民族认同与文化统一性的发展潜力密切相关[13]。换而言之,民族认同与文化传播的能力与效果密切相关。而且,18世纪以降,民族认同已成为协调文化属性最引人注目的和最成功的现代模式[14]。毫无疑问,海外华人在适应当地社会的过程中难免会在中华文化和当地文化两者之间摇摆,甚至会被“同化”。“同化”意味着移入的一群人不仅失去了原来在另一个社会中培养成的行为方式,并逐渐吸收了新移入社会的方式,而且不再认为自己与别人有明显不同,这样,他们不被划入另类,不被与其他人区别对待。当然,对于新移民来说,大多数仅是“文化适应”,而非被“同化”[15]。CCTV-4等媒体通过传播中华文化,可以持续不断地唤起海外华人的集体记忆,构建共享的传统,借助对共同历史和遗产的认识,保持文化认同和集体认同的凝聚性。

  总之,要兼顾传承中华文化和服务全球华人这两个使命,CCTV-4就需要将传播文化作为该电视频道的定位。CCTV-4提出“构建中华文化第一传播平台”的发展目标,这既是对频道使命的进一步阐释,是对受众需求的回应,也是提升中华文化在海外受众中认同度的重要举措。需要指出的是,本文强调要加大传播文化的力度,并不是忽视传播新闻资讯的重要性。在没有专业对外新闻频道的情况下,CCTV-4无疑承担着传播新闻资讯的重要使命;只是新闻类节目和文化类节目的比例和编排需要有所平衡。

  注释:

  [1]郑晓东.了解读者:华文媒体危机中的生存之道//第五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论文集.香港:香港中国新闻出版社,2009:163.

  [2]杨伟芬主编.渗透与互动:广播电视与国际关系.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63.

  [3]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联络部编.海外观众反映,2009(19).http://blog.cntv.cn/html/73/806173-983670.html.

  [4]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联络部编.海外观众反映,2009(15).http://blog.cntv.cn/html/73/806173-847490.html.

  [5]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联络部编.海外观众反映,2008(21).http://blog.cntv.cn/html/73/806173-847490.html.

  [6]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联络部编.海外观众反映,2007(15)(内部资料).

  [7]庄晓东主编.传播与文化概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

  [8]庄晓东主编.文化传播:历史、理论与现实.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45-46.

  [9]梁岩.中国文化外宣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32-36.

  [10]转引自明安香总主编.海外传媒在中国.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206.

  [11]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联络部编.海外观众反映,2009(11).http://blog.cntv.cn/html/73/806173-763813.html.

  [12](美)陈国明.跨文化交际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71.

  [13](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解文化——全球化、后现代主义与认同.杨渝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24.

  [14]周宪主编.文学与认同:跨学科的反思.北京:中华书局,2008:155.

  [15](美)宋李瑞芳.美国华人的历史和现状.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55.

  (作者单位:中央电视台海外传播发展中心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作者:李宇  来源:中国编辑    2011年1期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