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法学论文>行政法论文

简论从实现政治民主的角度看公民政治参与

2015-09-22 09:1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论文摘要 公民的政治参与是现代社会民主制度赖以存在的基础,也是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之一。公民政治参与对政治民主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实现政治民主的根本途径。影响公民政治参与的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环境、参与机制以及参与主体本身的素质,因此,要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就必须同时从经济、环境、制度和教育文化这几个方面着手,才能切实的扩大公民政治参与,从而推动政治民主的到来。

  论文关键词 政治参与 政治民主 影响因素

  中国共产党历来都很重视发扬民主,并一直把政治民主作为政治发展的重要目标。邓小平同志甚至提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论断。但我国的民主发展水平并没有随着领导人的重视而相应提高,我国的民主仍处于低水平阶段,有些人甚至认为我国根本就没有民主可言。这在民主已成为共识的今天,不得不引起社会的反思。实现民主的途径很多,但笔者认为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是最根本的途径。但这种参与必须是有序的,合理合法的参与。否则,不仅不能推动民主的发展,反而会影响社会稳定。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既是政治民主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体现。由于以政治民主为目标的政治体制改革往往意味着对既得利益者的损害,因而必然遭到他们的阻碍和破坏。因此,政治民主的实现,只能寄希望于既得利益阶层之外的社会大众。通过民众本身的参与来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和价值取向,从而实现政治的民主化。

  一、公民政治参与在实现政治民主中的重要意义

  公民政治参与是指公民自愿地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与政治生活的行为,用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治之决定的行为,以及公民试图影响和推动政治系统决策过程的活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十分重视在民主政治建设中发挥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的作用,并强调这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特点和重要内容,是维护和实现人民的民主权利、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标志和重要途径。
  (一)公民广泛的政治参与有利于维护自身的权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公民参与意识的提高,使公民愿意通过政治参与来实现自己的利益。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物质利益得到增长的同时,也促进了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以及利益追求的多样化和利益矛盾的增加,这些又反过来激起人们通过政治参与来争取、实现自己物质利益的愿望。
  政治参与的实质就是利益表达的过程。公民要真正实现自身民主、自由、平等等各项权利,就必须通过有序的政治参与来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经济发展加速了社会分化,各利益主体为谋求和维护自身利益,就会设法去影响政治体系;公民在政治参与中维护了自己利益的同时,又提高了自身的政治素质,这些无疑都有利于民主的实现。
  (二)公民广泛的政治参与有利于形成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对国家权力的运行保持一种自下而上的经常性的影响力,既有利于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又有利于保证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缺乏监督和制约的权力,必然走向腐化,从而侵犯人民的利益。公民的政治参与使权力的运行处于社会的监督之下,真正实现权力的透明化,同时也使权力的运行走上规范化的道路。
  公民通过选举、罢免公职人员,通过意见表达和舆论监督活动,或者通过直接介入管理过程等来制约政府的政治管理活动,从而保障政府的廉洁和效能,促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建设。
  (三)公民广泛的政治参与有利于实现的社会和谐稳定
  当民众无法通过合理合法的渠道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时,往往会采取一些极端的措施,从而形成了社会不稳定的因素。而有序的政治参与正好为公民提供了这种制度化的利益表达渠道,将不稳定的因素消灭在萌芽阶段,从而实现社会稳定。
  在表达公民的价值和诉求的同时,有序的政治参与还有助于实现政策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良性互动,这不仅为政策的顺利执行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也为社会的和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近年来经常发生的暴力拆迁事件,就是由于缺少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造成对社会和谐稳定的破坏的典型。公民不能通过合理合法的渠道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只能通过非理性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这既阻碍了政府政策的顺利实施,使政府的拆迁政策失去合法性,同时还造成了社会的动荡不安,构成了对民主的极大破坏。

  二、影响公民政治参与的因素

  政治参与是在一定的社会政治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因此而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一)经济发展水平
  一定程度的经济发展是政治参与的前提和基础。经济发展为政治参与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只有当社会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的情况下,才能使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改善,从而为其政治参与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经济的发展促使人们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从而增进人们政治参与的能力。经济越发展,政治参与水平越高。人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实际地位,也对政治参与具有深刻的影响。一般来说,市场经济体制比计划经济体制更能促进政治参与的发展,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社会成员比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社会成员的参与比例要高。


  (二)参与机制
  政治体系自身所具有的参与机制既是政治参与形成的基本条件,也是影响政治参与的重要因素。政治体系能否具有完善的参与机制,从某种程度上说,对政治参与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只有在政治参与机制健全、参与渠道多元化的情况下,政治参与才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政治参与机制对政治参与的影响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参与渠道,二是参与的效果。如果政治体系所能提供的参与渠道是多样化的和通畅的,政治参与就获得了很多的便利,在这样的情况下,实际的参与也会很容易的发生。“只要克服较少的障碍便可行动”,人们就去参与;遇到的障碍越大,人们“就越不大会介入政治”,这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现象。参与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对参与的影响也很大。一般说来,如果参与能够取得实际的效果,这种结果反过来就会对政治参与起到鼓励作用,导致更多的政治参与。反之,如果参与的作用很小,甚至完全不起作用,则会对参与产生限制作用。如果人们觉得通过政治参与并不能得到什么,或者所得甚少,人们“就不大会介入政治。”
  (三)社会环境
  公民政治参与的程度与水平和公民所处的具体社会环境离不开。不同社会环境中的公民的政治参与有不同的表现。不同类型的政治文化对政治参与的影响也不同。在社会的主导政治文化是地域型和臣属型这样两种类型的情况下,由于政治文化并不鼓励人们参与政治,相应的,政治参与量也较少;在社会的主导政治文化是参与型政治文化的情况下,由于政治文化鼓励人们政治参与来争取、实现和维护自己的利益,相应地,政治参与也比较活跃,发展得较为成熟和完善。
  (四)参与主体自身的文化素质
  有序的政治参与是需要一定的文化水平的。否则,政治参与不仅不能促进民主的发展,反而会阻碍政治民主的进程。一定的文化水平为人们的政治参与作好了某种必要的准备,形成“实际反应前的预备”,使人们能够在一定的刺激下迅速地作出反应。一般而言,文化水平越高,人们参与政治的积极性越高,政治参与的能力也越强,也越容易达到更高的效能。反之,文化水平低的人政治参与意识较低,政治参与的能力也较弱,不容易达到较高的效能。
  三、进一步发挥公民政治参与在实现政治民主中的优势和作用

  (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决定政治,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能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因此,要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首先必须不断的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首先,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的意识和能力;其次,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带来利益关系的不断变化,这一方面提高了国民财富和公民受教育程度,为人们提供了社会地位较高的就业机会,从而增加了摆脱生计压力的人的公民不得不诉诸政治行为来维护并进一步实现自身利益;最后,经济的发展还能带来公民政治参与所需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发展。
  (二)完善参与机制,畅通政治参与渠道
  参与机制不健全,是制约公民政治参与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其主要表现为参与途径太少。因此,要提高政治参与水平、实现政治民主就必须建立健全政治参与机制,扩展政治参与渠道。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逐步扩大基层民主,加强农村乡镇政权建设以及村民自治组织、城市社区和居民自治组织的建设,坚持和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坚持和完善基层选举制度,普遍推行政务公开,财务公开,加强对基层政权及其工作人员的民主监督。
  (三)加快政治体制改革,形成权力制衡机制
  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通过权力的监督制衡、吏治的改革、行政机构的改革和行政垄断的治理,实现公民政治参与的民主化、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进而实现政治民主。推进国家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公民参与的危机,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就是民主的危机,也是国家的政治危机。这些危机最终的结果,或是剥夺公民正当的政治权利,或是酿成公民与政府的政治对抗,或是破坏社会的安定局面,甚至可能造成政府的下台或政府对公民的流血镇压。一旦发生上述危机,社会政治就可能动荡不定,社会的经济发展也会受阻,公民的正常生活也势必受到严重影响。要维护公民的权利,维持政治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促进执政党权威的加强,就必然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扩大公民政治参与。
  (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不断提高公民的思想文化素质
  文化因素是影响公民政治参与的主要因素之一。文化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到公民参与的意识,同时还决定了公民参与的效能。没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就没有对政治活动的普遍参与,没有全体公民的普遍参与,政治活动必然是少数人的事情,民主政治成了空中楼阁。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培育公民的参与意识,提高民主主体的民主素质。参与意识是政治参与的前提。这种参与意识,是使命感和责任感的统一,是政治热情和民主意识的统一,它不是对权利的追求和服从,而是对民主的呼唤和憧憬。它不会为自身的个别利益采取非理性的行为,而是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和公共决策,为本地区的繁荣和国家的昌盛,为多数人的富裕文明出谋划策。而且,这种参与意识,不应为少数社会精英所独有,而应成为全体公民的共同观念。遗憾的是,这种参与意识在中国还没有形成。这不仅因为中国几千年的专制传统根深蒂固,也因为全国大多数公民的文化素质不高,民主能力太差。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