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法学论文>行政法论文

浅析清末地方自治思潮的萌生与变迁

2015-08-26 13:5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论文摘要 百年前,在列强的坚船利炮下,清政府被动开启了宪政改革。而清末地方自治思潮,作为其过程的一部分,其萌生与变迁的轨迹就是这一过程极好的写照。汪太贤先生所著的《从治民到民治》是我国第一部专门研究清末地方自治思潮的专著,他在书中详细论证了从“治民”到“民治”的过程,从这论证过程中亦可以窥见先生心中的“民”。

  论文关键词 清末地方自治 治民民治 宪政

  一百多年前,列强的大炮打开了国门,中华民族到了亡国灭种的时刻。面对危难时局,不管是晚晴政府,还是当时之学人、社会最低层之民众,都作出了各种挽救危亡的尝试:从模仿列强船坚炮利的“器物层次”,到意识到危亡之根本所在——清政府落后的封建专制主义。而清末地方自治思潮,作为清末宪政的过程的一部分,其萌生与变迁的轨迹就是这一过程极好的写照。
  汪太贤先生从清末纷乱的时局中,从各派救亡人士的努力中洞见、透析和论证了那个时代的灵魂所在:“治民”到“民治”——对传统“民本”思想中“民”的解构和对西方“民权”“民治”等民主思想中“民”的重塑。作为客体的“民”向主体的“民”的转变,只这一转变足以惊天地,是几千年封建社会以来的最强音。我们的民众不再是被治理的对象,开始向“当家做主”转变!先生在《从民治到治民——清末地方自治思潮的萌生与变迁》这本书详细论证这一转变的过程。《从治民到民治》是我国第一部专门研究清末地方自治思潮的专著。汪太贤先生在十几年来一直致力于清末地方自治思想的研究,是较早对此关注和有建树的学者之一。从先生早期关于清末地方自治的诸论文,到其写就专著《从治民到民治——清末地方自治思潮的萌生和变迁》,是先生逐渐重现那段历史、不断求索并洞见其中真知过程。期间先生查阅并整理了卷帙浩繁的史料,可谓呕心沥血。在书中,先生用“明”“暗”两条线索,给我们展示了地方自治思想在清末酝酿、形成以及演变为思潮图景,并从这一图景中发掘出地方自治思想或思潮的意旨或诉求的转变。
  本文只是力图用一篇书评的形式,从几个维度,再现或是整理先生在书中关于清末地方自治的观点,以期让初识地方自治的读者对清末地方自治的状况及其实质有个直观的认识。先生在《引语》中写道:“也许,我们最高的敬意不是对它意义的挖掘,而是再现它所展示的那个时代国人最关注的问题和方式,以及最真实的心声或诉求,接着他们的思考再思考下去。”本文的作者,愿意接着先生的思考再思考下去!

  一、汪太贤先生对清末地方自治问题的研究态度和方法

  (一)采用历史的视角去研究问题
  在书中,先生采用历史的视角“将地方自治达到高潮这幅图景放到地方自治思想的整个流程中去理解”的。
  用历史的视角研究问题,是一种方法。在汪先生早年所著的《西方法治主义的源与流》一书中,他提到卡尔·波普尔的一段话:人们普遍相信,对待政治学真正科学的或哲学的态度,和对一般意义上的社会生活更深刻的理解,必须建立在对历史的沉思和阐释之上。尽管一般人认为生活环境、亲身经历和小坎小坷的重要性是理所当然的,但据说社会科学家和哲学家却必须从一个更高层面上眺望这件事。对此,先生得到如下的启示:这句话至少给予“我们思考法治的一种维度,也就是说,对于中国法治的思考,我们既不能留在技术这一层次,也不能完全局限于现实社会这一视角,而是应当把它上升到一种政治哲学的高度,并把视野扩展到整个历史领域。”采用历史视角研究问题,也是《从民治到治民——清末地方自治思潮的萌生与变迁》这本书所秉持的态度和方法之一。
  当然,用历史诠释的方法研究问题,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态度。徐复观先生曾在《研究中国思想史的方法与态度问题》中明确指出,“决定如何处理材料的是方法;但决定运用方法的则是研究者的态度”,由此他认为“治学的态度比治学的方法更重要”。清末地方自治虽然最终被历史定位为一股思潮而未能真正实现,但这并不意味这它在清末昙花一下,他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有着发展、变化、消亡的过程。对其的研究,应该追根溯源。当下的学术气氛比较浮躁的,我们是不是应该静下心来转过身去往回看看历史,从历史中思考些什么。在书的序中汪太贤先生便言:“当法治国家或者宪法政治被确定为中国政制改革的目标的时候,过去中国人在公法领域内为之付出的心血,或者是经验,或者是教训,都是我们不能忽视的脚印,这些脚印本身就是我们的积累,它已经构成我们前行方向的起点。”对于这些“脚印”的关注便是先生对清末地方自治研究的态度。
  在此,还要注意,用历史视角的方法研究问题的路径就是查阅和参考大量的历史史料。写就这本专著,先生查阅了大量相关的史料和著作。
  (二)不仅要从“外患”的角度——“挑战—回应”的模式,更要从“内忧”的角度去解读清末地方自治的思想或思潮
  马小泉教授也认为“我们不能认同某些西方学者用以描述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冲击—回应’的模式”。中国学者对中国现代性定性的研究,主要受两种方法论的影响:以美国费正清学派为代表的“挑战—回应”理论范式和“中国中心观”。但是,王人博教授认为,在“内忧”和“外患”的双重压力下,中国人既有应对,也有自己主动的思考和选择。无论是以“西方中心主义”的“挑战—回应”范式还是“中国中心观”都不是观察和分析中国问题的确当方法与路径。金耀基先生也认为“一百年来,在‘挑战—回应’的模式中,常常在盲目与错误中,迷失了方向,浪费了时间和精力。”本人十分赞同王人博和汪太贤教授的观点。因此,在分析地方自治缘起的时候,我们在分析西方软硬实力(坚船利炮和软文化、制度)入侵对中国造成影响的同时,也要主要到本土民众在应对变局时的“主体性”的选择。


  (三)回到清末“那个思想的情景中去”,用“心灵”去解读那个时代人们的“心灵”
  全面的研究那个时代的思想家的思想,从而更加具体地研究了清末的他方自治问题。
  (四)“任何一种本质论的历史解释都很难还原历史的思想或思潮于真相”
  目的论历史哲学家基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理性的膨胀,认为可以认识历史规律,并据此书写人类的历史,认为历史按照合目的的方向发展。他们认为人类的历史是一个有体系的历史,在对待历史的问题上,他们总是按照一个“普遍定律”的框框去套所有的问题。而历史现象哲学家们持相反的观点,他们认为历史是由诸个历史片段组成的,“终极实在”是不可被对象化、实体化的。他们强调个体的价值。阿伦特对目的论历史哲学则持批判的态度,她认为上帝和历史规律都是虚构的!在阿伦特看来,政治是关于表象的判断,而不是关于目的的判断;历史是现象的堆积,而不是目的的展开。

  二、《从民治到治民》的写作思路

  本人试图用“一二、二三”来概括和厘清书中汪先生关于清末地方自治的概貌,即“一点”“两线”“二个维度”“三个路径”。“一点”就是一个思考的立足点——“思想”到“思潮”演变的过程和原因。“两线”即明暗两条线。“两个维度”是指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三个路径”:从不同的利益群体对地方自治的观点的角度;从清末地方自治话语的主流话语、旨趣、表达范式及其变化到地方自治的思想工具和概念工具的形成;发展的眼光看清末地方自治思想(思潮)的变化。
  (一)“一个立足点”,清末地方自治思想演变成思潮的分析
  这一个立足点又引出两个追问:一是地方自治的本身的价值是什么;二是地方自治与时代要求(时代的主题就是自强求富)的关系。
  (二)“两线”“两个维度”的分析
  明线主要由时间维度和事件线索构成,是指地方自治思想在清末酝酿、形成以及演变为思潮的线路和图景,它又可以分为四个横断面,以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为分界点。
  暗线是指地方自治思想或思潮的意旨或诉求的转变和转换的事实,即从治民到民治(民权),再到立宪。
  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是指从纵向考察了地方自治思想在清末的生与变的历史,从横向充分展示了地方自治作为思潮广阔场面和思想内涵。
  (三)“三个路径”的分析
  1.从不同利益群体关于地方自治的差异性观点的角度。这些不同的利益群体大致可以分为朝廷使臣和清朝官僚内部的改革派、早期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立宪派和革命派、低层大众。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还包括早期的士大夫、游历和出使欧美人士。由于所属利益的不同,各个群体关于地方自治的立场和观点是不同的。先生在书中基于此对于各个群体的观点作了区分。
  2.从清末地方自治话语的主流话语、旨趣、表达范式(第二章地方自治的最初提出)及其变化到地方自治的思想工具和概念工具(从治民到民治:地方自治思想意旨的转变)的形成。从政治学技术的高度,通过学科术语抽象出地方自治图景的产生、变化过程。
  3.用发展的眼光观察清末地方自治思想(思潮)的变化。基于对地方自治的思想是不是国人在自强求富的过程中逐渐适应国情的一个过程的思考而提出的。救亡图存伊始,国人的目光聚焦于欧美列强的船坚炮利之上。甲午之战的惨败让国人从器物层次转变到制度层次之上。不管是学器物还是模仿制度,都经历了一个不注意本国国情到事事考虑国情的过程。当然,地方自治的推行也不例外。
  在我国法治面临诸多瓶颈的背景之下,先生重提或再现这段历史,是不是在启示着国人思考些什么,其醉翁之意是不是提醒时人关注清末“地方自治思潮”话语背后隐藏的思考和诉求,而这个思考和诉求,也给我们摆脱法治困境提供了有益的启发。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