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法制教育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的法律素养对全社会公民的法律素养具有重要的影响,他们的法治实践对于和谐社会的法制建设具有关键作用。法制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国家意识,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展开,社会上不良风气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形成了一定冲击,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大学生正处在青春成长期,人生观和价值观处于逐步确立的不成熟阶段,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处理不好往往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近年来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的频发,更加表明在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一、影响大学法制教育成效的主要因素
法律和道德是现代社会中调整人的思想和行为的两个必不可少的因素。高等学校是教书育人,使人成长成才的地方,更加需要培育和提高青年大学生的法律素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道德和法律教育,培养社会主义现代法治社会需要的知法守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目前,影响大学法制教育成效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大学生法律意识不强
从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违法犯罪事件来看,我国一部分大学生法律知识欠缺,法律观念淡薄,法制教育效果差强人意。一方面是大学生思想观念和法律观念受社会和校园不良风气影响,过分强调个人利益,自私自利,过于注重物质享受,而轻视精神文化和法律的学习,导致大学生自我价值观念功利化和物质化,甚至目无法纪,不择手段,背信弃义;另一方面是当前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对大学生思想造成了很大冲击。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加上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处于思想形成阶段的大学生迷失自我,甚至做出违背法律,违背基本人伦道德的行为,这些都是法制教育缺失的结果,从当前一些大学生陷入和组织传销等违法犯罪事件和刚刚发生的深圳硕士公务员廖某殴亲事件来看,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教育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2.法制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重视不够
目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部分学校偏重道德教育,对法律教育重视不够,以道德教育为主来完成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法制教育,这难免差强人意。法制教育课程设置将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统一并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但在课程实施上却基本上统一由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教师来讲解法律,无疑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大学法制教育打了折扣,法制教育也就难以达到预期目的。也就是说,现行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教育中法制教育没能很好地实现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法律意识和信仰,自觉学法、知法、懂法并以法为自己的行为规范等任务。导致部分大学生在道德自律中缺乏自我调控和自我监督,一旦遇到法律问题,不知如何处理,甚至做出丧失做人的道德底限的行为。这主要是由于现行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没有为其提供法治社会基本素养一信仰法律。法律是道德的底线正义,丧失对法律的信仰,必然丧失基本的社会道德和良知,如果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导致大学生迷失社会最低限度的正义,必然使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严重滑坡和倒退,缺乏起码的成人、成才的素质。
3.法制教育在教学内容、目标和手段上相对单一
目前高校法制教育大多流于课堂讲授形式,一定程度上缺少灵活多样的培养大学生懂法、信法和守法等法律素养的方式方法。大学生一旦遇到问题,缺少法律层面的理性思考和沉着应对的能力,往往通过不正当和不合理途径,甚至是以犯罪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如药家鑫交通肇事后的故意杀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偏重于法律知识的传授,忽视法律精神的弘扬,甚至将法制教育等同于或当作法律知识性教育,认为高校法制教育是法律知识教育,性质上属智育范畴,偏离了大学法制教育要求和任务一培育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律信仰。在教育过程中,大多数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多采取单一灌输的方法进行教学,以守法教育为目标,以法律知识为内容,片面强调法学课本理论知识讲授,忽视内心信仰和感知教育,不能把法律知识形象地内化为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渴求,进而转化为行动指南,把法学通识性教育当成法学专业性教学。这样做的后果是大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有一定困难,并且法律学习也不深入,最后是老师划范围,走出考场,什么也不记得。这种教育方式也很难让非法学专业的大学生在有限的课堂里理解那些零散的法学知识性理念,从而使大学生感觉法律枯燥无味,可遇而不可知。这严重打压了大学生主动学习和了解法律知识的积极性,也无法让大学生对法律产生敬畏和信仰,从而使得通过法制教育培养大学生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的目标落空。高校法制教育不应成为一种法学知识性教育,而是一种向高校学生普法的通识性教育,在于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和法律信仰,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法学意识,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
二、大学生法制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培养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增强法制观念,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的必然要求,大学生法律素质的高低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高等学校应该重视和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通过法制教育促进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坚持法制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在青年大学生中开展法制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信仰,帮助大学生坚守思想道德底线,为我国建设法治社会打下坚实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1.认真对待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法制教育
思想道德教育本身并不涵盖法制教育的内容,不能以思想道德教育来替代法制教育。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要“德法兼顾”重视法制教育。法制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人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培育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是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核心。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良好的公民法律意识有利于促进公民积极守法,从而实现整个社会法治目标。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增强其法律意识,使其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从而为培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合格人才奠定坚实基础。法律素养是一个人认识和运用法律的能力和素质,任何一个置身未来社会的人,摆脱法律将无法生存。法律素养是当代大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更加离不开一定的法律知识或法律技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必修课程之培养法律意识是法律基础课教学的根本目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加强法制教育,让大学生“信法为真”,与法同行,在法律学习中获得对法律的认同和尊崇,并使之成为自己的日常生活行为准则。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法制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并以此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思想文化素质,学会用法律规范来评价自己的行为规范,用公平与正义之法律精神武装自己,追寻法律的美德,树立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达到大学教书育人和培养人才的有机统一。
2.高校法制教育不能偏离德育教育
法律作为社会道德的最低底线,高校法制教育必须发挥其德育功能,包括通过法制教育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观念。法制教育应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通过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经典著作和理论的学习,对大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核心价值观教育。让大学生在接受社会主义法治核心价值的基础上,对国家法律和政策产生认同感,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的基本效果,基本达到我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法制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遵纪守法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通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使其理解我国法律背后的立党治国的执政理念和人民意志,增强民族使命感和责任感。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让大学生了解法律政策背后的历史与文化传统,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伦理道德和诚信美德,使学生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情理法,如诚实信用、尊老爱幼等。通过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法制教育相互促进,共同使大学生知悉社会的正义、公平与秩序理念,为大学生素质教育提供必要的思想条件和法制条件。
3.法制教育应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在于以德育人,让大学生知善恶、荣辱、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等人之为人的观念和原则,注重以德服人的人文精神和文化的传承。大学法制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教育手段,共同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塑造合格人才的任务。大学生的成人成才离不开法制教育,法制教育必须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法制教育应该宣扬法律之应然和必然之道德,并使之成为大学生进行道德评判的起码标准。如尊老爱幼是美德,殴亲伤人即违法又缺德,法制教育应该担当起宣传我国基本法律中对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任务,并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法制教育应该通过对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法律的教育,如宪法中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民法和刑法中的违法与犯罪、婚姻家庭继承法中的婚恋与家庭生活中权利与义务等知识的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家庭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感。也就是法制教育不仅应该让大学生明白法律,更应该让大学生明白在“明法”的基础上“明德”因为法律毕竟只是“道德的底线”也就是大学法制教育既要让大学生明白欺诈、不诚信和伤害是违法的,更要让其知道这是不道德的,如要保持自己不违法,则应以更高的道德规范来自律,唯有如此,才是大学之道。
三、德法兼顾和寓法于教的法制教育思路
法律是一种外在的行为规则,重在惩罚,是一种最低限度的道德。道德是一种内在的思想规则,重在劝善勉进,道德水准的提高有助于法律素质的培养。法律与道德二者相辅相成,一方施加压力,一方提供动力,唯有德法兼顾,标本兼治,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法治现代化建设中需要的合格人才。因此,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必须坚持法制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寓法于教的思路。
1.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突出法制教育的关键作用
法制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新型人才具有重大意义。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法制教育,首先必须转变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思路和理念,转变基本思路,改变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法制教育附属于德育教育的现状,树立通过法制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中的底线道德素质一法律素质,通过法律强制道德素养唤醒更高层次的大学生道德品质和素养,引导学生探寻法意,追求法律精神,以法律公平与正义之品格,自觉型塑自我人格和品德,学会用法律的理性思维去面对自己所遇到的任何问题。同时,重新正视大学法制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改变大学生法制教育被道德教育挤压或取代的现状。改变法制教育师资由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统一代劳现状,让具有法律专业素质的人员来开展高校法制教育,而且越是对非法学专业的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越需要配备具备较高的法律知识水平和法律素质的教师,同时要求担任法制教育课程的老师改进传统教育方式和专业性教学方式,注重培养法律意识和法律信仰,开展法学课程模块化通识性教育,并辅之以案例分析、模拟和实践观摩性教学,避免将“法制教育”同化为“法律知识教育”。
2.改革传统课堂理论教学,加强法制实践性教育
当前,高校法制教育多局限于传统课堂理论说教,缺少用事实说法和以案例说法的实践性直观性教学手段。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实践性法制教育
改变法制教育偏重于法律智识性教育的现状,在大学生法制教育中开展法制社会实践活动和实践性法律教育。坚持法制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社会热点问题和大学生身边事件背后的法律问题,并以这些即时的、可感知的实例来讲解法律,帮助大学生运用法律来分析和解决其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以调动大学生主动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针对知识学习中直接实践和感知的可接受性,以及法律教育实践性很强的特点,有必要增加法律实践教学活动,如邀请法律事务部门专家现身以案说法,举办法律知识大赛、“模拟法庭”、“引庭入校”等活动,让大学生感知到法律在身边,引导大学生自觉学法、懂法和守法,增强法制教育效果。组织学生旁听观摩法庭庭审,让学生亲临法庭现场感受人民司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接受真实的法制教育。
(2)从身边做起,注重法制教育与日常教育相结合
大学法制教育应注重常识性教育,从身边的法律学起。因此,有必要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与人们日常生活有关法律知识和案例的讲解和学习。针对课堂教授单一教学的弊端,可在日常教学中,结合大学生身边某些相关的法律,做到法律教学与大学校纪校规、日常行为规范相结合,实现了既自然又便于学生理解的教学效果。注重细节,将法制教育中法律意识和法律信仰的培养内化于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提高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和遵纪守法理念。为实现寓法制教育于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目标,有必要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加强校纪校规和诚信守法教育,将校纪校规教育常态化、全程化,贯穿大学生生活始终,并将校纪校规教育渗透到大学生党团生活和校园社团生活中去。对违反校纪校规的典型案例和事件,公开、公正、严肃处理,认真分析和总结,教育学生引以为戒,遵纪守法。
(3)关注大学生日常行为,注重感知教育
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应从人们对法律的认识、感受和理解三个阶段来进行,面对枯燥的法律行为规范,我们的法制教育需要拓展和完善法律教育的认知教育、法治观念教育和法律信仰培育三个方面的有机衔接,™这就需要从大学生日常生活和行为入手,让其形象感知和理解与其自身权益密切相关的法律,让大学生认识到知法、懂法和守法的重要性,并自觉学会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向一切违法犯罪行为说不,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这就需要将改进目前的课堂案例教学内容,应该借助多媒体技术,通过影视视频和动画,生动形象地展现案件以及司法机关的办案过程。让大学生感知什么是合法行为、违法犯罪行为等基本法律规范,明确日常法律行为规范。当遇到法律问题时,让大学生能从法律角度理性地判断和处理,运用法律主张自己的权利,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并敢于担当,自觉履行自己的义务,做到学以致用,做新时期大学生遵纪守法的表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充分发挥法制教育方面的功能,使法制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配合、相互影响,让法律行为规范内化为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思想政治学习,使自己的行为道德得到升华。
3.动员和发挥一切可以动员的社会力量,加强法律宣传教育
大学法制教育不应局限于校园和课堂,社会和家庭有必要为大学生法制教育提供良好的氛围和环境,这就需要动员和发挥全社会的力量,积极参与和配合,加强大学校园法律宣传教育。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是培养和提升现代大学生法律素质和实现依法治校的重要途径。宣传法制教育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的地位和功能,全社会关心大学生法制心理健康情况,为青年大学生提供学法、守法和护法的社会大环境。大学应该按照党中央的要求,根据社会形势,认真落实法律基础教育课程,在时事政治讲座和政治理论学习中,大力加强法律宣传教育。同时,尽可能采取多种形式、多方面宣传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同政法部门密切联系,聘请公安、检察机关、法院以及监狱等实务部门有丰富经验的人员为大学生开办讲座,并让学生到法院和监狱进行参观和感受,或听取违法犯罪人员的忏悔报告,尽可能地为大学生开辟生动直观的法制第二课堂。注重法治教育影片的宣传播放,组织学生配合有关部门向市民、向社区散发普法知识手册,让学生送法上街、送法下乡和社区,让学生在被宣传和宣传中学习和感知法律。总之,面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这项重大成果,高校必须自觉承担起培养和提高青年大学生法律素质的重任,并积极利用、引领社会和家庭一道,增强对大学生进行法制宣传和教育广度和宽度,基本做到使大学生知法、懂法、用法和守法。
作者:吴秀华(哈尔滨理工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