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诉权的行使必须追求客观公正,这是公诉活动的核心追求。[4]检察官(公诉人)的客观公正义务也正是检察权公信力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目前日益盛行的媒体审判之风面前,公诉人的客观公正立场经常会受到公众的质疑,面对这样的舆论和社会压力,公诉制度改革在制度设计上应当做出如下的应对:
1、透明而有间隔的司法程序。从直观上来看,司法的剧场化比之司法的广场化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尽管公众对于司法活动仍然可见,但却不能直接参与,有一种既透明却又有隔膜的感觉,这使得公众与司法机关之间可以有一定程度的接触,而又缺乏实质的肌肤之亲,在这样的环境中,理性和谨慎将会压过凭直觉行事的激情。因此,公诉制度改革中,在司法程序设计方面应当考虑既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却又让公众没有过度的参与或者说干涉的权利。
2、直观而有说理的公诉活动。长期以来,公诉机关权力意识较浓厚,认为“既然手中有权,何必多费口舌”。同时,在我国传统的刑事诉讼结构中,公诉方拥有明显的优势,助长了公诉人员有理也懒得解释的惰性。再加之部分公诉人员业务能力不足,往往说理不够,使得广大民众对于公诉活动的正确性无法有明确的判断。
3、严正而有节制的媒体宣传。媒体宣传与司法公正不是必然对立的一组事物,而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一方面,片面报道所误导的公众舆论,可能对独立审判产生负面影响;但是另一方面,新闻媒体对司法活动的关注和报道,又具有促进司法改革、减少司法腐败、实现司法公正的积极作用。总之,司法与传媒要各司其责,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大众传媒要恪守理性、建设性的原则,防止出现误导民意而酿成所谓“舆论审判”的恶果,大众传媒作为社会公器对此应加以明察。
4、迅速而有成效的诉讼监督。公诉权以维护公共利益为使命,通过诉讼程序进行运作。因此,为保障公诉权功能的实现,同时也为了在诉讼活动中维护公共利益,赋予公诉机关一定的诉讼监督权成为必要。即通过监督公诉功能相关的各诉讼环节的程序合法性以保障公诉质量,同时,保留对判决结果正当的质疑以保障通过公诉维护公共利益的目标得以落实。
三、公诉制度对“司法剧场”空间的营造
借鉴司法剧场化的相关理念,公诉制度改革中可以进行相关制度的完善和创新,从而营造公诉中的“司法剧场”空间。
(一)在公诉活动中引入通报制度
所谓的通报制度是指当出现、发生或即将发生可能对一定群体产生影响的情形或事件时,按照规定负有报告义务的有关人员和机构,应及时将有关信息向该群体报告的制度。通报制度是民主监督的重要形式。目前,通报制度在公安机关和人民法院办理案件过程中,已经开始实施,如“深圳梁丽案”、“杭州飙车案”、“湖南罗彩霞案”、“湖北邓玉娇案”等,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因此,在公诉活动中,也应该引入通报制度,对于公众关心的重要案件、热点案件,在不泄露案件机密的情况下,在起诉至法院后开庭前,对于起诉书认定的案件事实情况,对社会公众及时通报,使社会公众能够及时详细的了解相关案件情况,畅通民众与公诉机关的沟通渠道,减少民众对公诉机关公正办案的疑虑。
(二)借鉴大陪审团制度,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妥善引入民意
大陪审团制度始于英国。12世纪中叶,英国的陪审团已具有双重职能:除了事实审的功能,也就是认定被告是否有罪的功能之外,还有一项就是控告犯罪的职能,即“大陪审团”。根据12世纪的“克拉伦敦法令”和“诺桑普敦法令”的规定,每村里的每百户的村要选出12名代表,他们负责向法院告发在他们的所在地犯罪作案的嫌疑人。[5]陪审员的检控主要依据的不是证据,?而只是其对涉嫌犯罪事件的认识及怀疑。[6]但陪审员只能提出控告,无权做出被告是否有罪的裁决。然而,陪审制度至近代以来一直受到各方面的批评并逐渐衰落。尤其是负责控告职能的大陪审团,因其不采纳遵循先例原则,对证人权力未给予充分保障等原因而受到指责。[7]因此,到了现代,很多国家已经完全废除了大陪审团制度。在中国,虽然从来没有过大陪审团制度,但我们有人民监督员制度,公诉制度改革应该把执法说理与人民监督员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对由人民监督员监督评议犯罪嫌疑人不服逮捕决定的、拟撤销案件的、拟不起诉的“三类案件”及“五种情形”,邀请人民监督员这一中立的第三方来说理,缓解执法机关和案件当事人之间的对立情绪,消除社会对公诉机关执法工作的偏见,提高公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除此之外,还可以同时利用宣传手段,在进行法制教育中进行说理。公诉机关可以采取定期讲法制课、举办法制宣传周等方式,以案释法进行法制宣传教育,使群众与公诉机关的沟通更加顺畅,逐步培养民众的法治意识。
(三)加强法律新闻管制
公民有对案件、特别是重大案件的好奇心理,所以对其知情权的实现是新闻媒体义不容辞的义务,同时司法机关也有对案件在不受任何外界干预和影响下进行公正审理的要求,这是一组矛盾的关系。要保证双方目标的实现,就不能拒绝媒体进入法庭,也不能让媒体任意“发言”,参照其它国家的经验,双方事前可以拟定一份“君子协议”,协议内容大致包括:在案件开庭审理之前,新闻媒体应尽量不发表有偏见的报道,也不要对被告人是否违法或构成犯罪发表相关评论;对明显涉及被告人和被害人名誉和隐私的内容、没有查证的或效力不明确的证据、与实际勘察存在差异的证据等不准擅自发表。
(四)完善公诉说理制度
所谓公诉说理制度,就是公诉机关在公诉活动中揭示公诉机关判断和适用法律所依据理由的制度。其基础就是说理,而只有根据充分的证据,经过缜密的思考,才能为所作出的判断提供让人信服的理由。据此,要完善公诉说理制度,必须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1)在庭审中强化证据分析环节。证据分析是指在举证质证完毕后,公诉人对法庭调查中所出示的证据的客观真实性、证据与被告人行为、案件事实的内在关联性所作的综合性论证,对虚假证据或者证据间的矛盾进行合理排除的根据和理由所作的说明,以及证据对案件的证明意义所作的阐述。
(2)法理之外,勿忘人情。在任何追求理性的事业中,包括在执法、护法的过程中,决不能将理性和感情对立起来。[8]在司法实践中,有的案件,虽然被告人被定罪判刑了,但是案件审理的旁听效果及至社会效果未必就好,有的公诉人在法庭上虽努力执法,据理力争,但在旁听者乃至媒体的眼中,仍显刻板,缺乏说服力。究其原因,倒未必是观众对法律的理解不够。真正的原因在于有些公诉人没有意识到公诉发言不仅诉诸于合议庭,也诉诸于旁听者,诉诸于旁听者的理智与感情。在证人被告人犯罪行为及其社会危害性时,侧重于法理,而忽视对人情感的激发,是不能有效激发他人的共鸣的。法理之外,勿忘人情,要一个好的公诉效果,必须做到法与情的并蓄。
(3)以人为本,教育干警转变观念,强化说理意识。任何制度的实施和完善,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人的身上。因此,完善公诉说理制度,必须从公诉干警自身的素质完善做起。同时提高公诉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使公诉人员有较强说理的能力。
总而言之,公诉制度改革应当借鉴各国的先进经验和我国自身改革中的实践积累,努力开拓,不断创新,营造“司法剧场化”空间,扬长避短,将媒体审判对司法公正的影响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本文系浙江省政法委、浙江省法学会2010年法学研究课题成果,课题编号为2010nc30。
作者:李森红,女,杭州市上城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王沁,女,杭州市上城区人民检察院公诉科干部,田涛,男,杭州市上城区人民检察院公诉科副科长 。
[1]舒国滢.“从‘司法的广场化’到‘司法的剧场化’——一个符号学的视角” [j].政法论坛,1999,(3):24.
[2]舒国滢.“从‘司法的广场化’到‘司法的剧场化’——一个符号学的视角” [j].政法论坛,1999,(3):25.
[3] 刘仁文.“从‘广场化’到‘剧场化’的刑事司法——一个立足经济学的分析”[c].刑事一体化下的经济分析.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291.
[4]汤志勇.论检察监督与司法公正的相洽互适性[c].检察论丛第5卷.法律出版社,2002. 35.
[5] 孙斌.英国陪审制度今昔[j].比较法研究.1991,(4):38.
[6]sara?sun?beale.grand?jury[m].law?and?practice.west?group?inc.1997.1.
[7]sara?sun?beale.grand?jury[m].law?and?practice.west?group?inc.1997.2.
[8]季刚,刘晶.公诉规则与实务[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