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论文百科 > 正文

对老年医学的认识论文

2023-12-10 07:41:5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关于对老年病的认识论文

摘要 随着的进步和的,我国人口平均寿命的逐渐延长,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也日趋增加,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也越来越受到医疗,狐狸工作着的广泛关注。如何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使老年人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下度过各自的晚年生活,已成为当今老年人心理狐狸的重要。解决老年人的心理问题,对于老年人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已成为当今社区忽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关键词 老年人 心理 心理护理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而逐渐衰老,各项共仍呈直线下降,如食欲减退,误及记忆力和认识功能减退,失眠、视力下降、两耳失职、头发变白、免疫功能低下等等。这些都是老年人正常生理方面的改变,伴着健康状态和社会环境的改变,老年人的心理也会或多或少地产生一些变化,出现一些心理健康问题,社区护理针对老年人的这些特点,对老年人的心理进行护理指导,以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  老年人的心理问题  1失落感  老年人由于社会角色的改变,心理上会产生一种失落感,从而表现出两种情绪:有的沉默寡语,表情淡漠,情绪低落,凡事都无动于衷;有的急躁易怒,易发脾气,对周围的事物看不惯,为一点小事而发脾气。  2孤独感  老年人由于丧偶、独居、离退休、人际交往减少,社会及家庭地位改变,生活中空间增多或身体心理及其它原因导致的行动交往不方便,使老年人感到空虚寂寞,心理上往往产生隔绝感或孤独感,进而感到烦躁无聊。如:有的老年人患脑梗死、脑萎缩而行动不便,心理上则产生自卑感,不愿意出门怕见熟人,自感低人一等,整天待在家里象与世隔绝一样,这样未免会从心理上产生一种从未有过的孤独感。  3恐惧感  老年人由于担心患病,自理能力下降以及给心理加重负担等问题的发生,心理上会产生忧虑感或恐惧感,从而表现出冷漠或急噪的情绪,有的老人身体早感不舒服,考虑到自己的经济状况不是很好,对自给儿女增加经济负担,所以耽误了最佳的时期,使身体雪上加霜,增加了心理上的恐惧感。  4抑郁  呀郁是老年人常见的情绪和心理失调,随着老年人的逐渐衰老,情绪变化也日益明显,有的老年人甚至有轻生的念头。抑郁多由于老年人受到慢性疾病的困扰及死的威胁,从而心理产生恐惧抑郁心理,有的老年人则因生活单调或失去配偶,家庭不和,内心空虚而产生了焦虑及抑郁,有的老年人由于退休后生活方式的改变,社会交往减少,缺乏归属感,造成心情抑郁,遇事灰心,悲观失望。  5 健忘  老年人的年龄逐渐增加,身体日渐衰老,智力水平也会随之下降,表现为近期记忆力减退,常出现健忘,由此老年人经常忘记吃药,刚刚手拿着的东西,一会儿就东找西找;出门忘记关门,然后自问我关门了吗?这些都是老年人十分常见的健忘现象,这也是老年人近期记忆力衰退不明显,所以会出现经常唠叨自己年轻时候的事情,留恋过去,而对率挛锊桓行巳ぃ�荒芙邮埽�枷肜匣�?/P>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的因素  2.1角色转变  这是老年人离退休后的心理不适应之一。离退休后虽然是一种正常的角色变化,但不同职业群体的人对离退休的心理感受却不太一样。据调查工人退休前后心理感受变化不大,他(她)们退休后摆脱了沉重的体力劳动,有更充足的时间料理家务,消遣娱乐和结交朋友,并且有够的退休金和公费医疗,所以心理比较满足,情绪比较稳定,社会适应良好。但退休干部的心理状况就不大相同了,这些老干部在退休之前,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广泛的社会联系,其生活和重心是机关和事业,离退休后的生活重心变成了家庭琐事,广泛的社会联系骤然减少,特别是一些领导岗位的老干部更是感到很不习惯,很不适应。  2.2 经济状况  经济是保证老年人正常日常生活和享受健康的基础,我国老年人的经济收入一般都低于在职人员,加上医疗服务费用的逐渐上升,使老年人的经济来源缺乏独立可靠的保障。老年人的经济来源主要靠自己的劳动和儿女供给,对于丧失劳动能力,儿女收入不佳的老年人而言,经济问题更加突出。经济收入的不足,社会地位不高,因而这类老年人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所以直接影响了老年人的营养,生活条件和医疗卫生服务的享受,从而影响了其身心的健康。  2.3家庭环境  家庭是人类生活的最基本单位,老年人离退休后,从社会转向家庭,家庭便成为老年最重要的精神、物质和生活的依托。因此家庭对老年人具有特殊的意义,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也具有重大的影响。然而许多老年人由于丧偶、独居、夫妻争吵,亲友亡故,婆媳不和,突发重病等意外刺激,生活于“空巢家庭”及不愉快的家庭之中,从而不仅导致生活上的诸多不便,而且在心理上也产生了许多问题,最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2.4 身心衰老  具有价值观念和思想追求的老年人,通常在离开工作岗位之后,都不甘于清闲。他(她)们渴望在有生之年,能够再为社会多做一些工作,所谓退而不休,老有所为,便是老年人崇高精神追求的真实写照。然而,许多志高不减的老年人,身心健康状况却并不理想。他(她)们或者机体衰老严重,或者身患多种疾病,有的在感知、记忆、思维等心理能力的衰退方面,也非常明显,这样使得一些老年人陷入深深的苦恼和焦虑之中,从而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3 老年人的心理护理  目前,我国导致老年人死亡的前三种疾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其致病原因多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因此,社区护士对老年人的心理护理及对老年人的心理卫生健康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可以预防疾病和生理改变给老年人带来的影响,还能使老年较好地处理好各种自身的、家庭的以及社会的心理问题,使老年人保持较好的心理状态、健康长寿,具体措施如下:  3.1 定期开展老年人健康教育 有针对性地介绍疾病的基本知识,治疗及康复,帮助老年人正确认识疾病,增强自我保健和自我照顾的能力,有的老年人总有躯体的某种病症,可能会加得他(她)们的狐独、恐惧、抑郁的心理,社区护士要和蔼、友善热情的服务,这样,可以增加老年人对生活的信心。教育老年人要树立坚强的信念,树立正确的生死。从生活中寻找生存的意义和乐趣。善于安慰、控制自己,对不良情绪进行调节,适当参加社交活动,充实精神生活,安排好家庭生活、保持家庭和谐与温馨,取得家庭成员的理解、支持和照料,从而提高生活和生命质量,消除或减少各种心理问题。  3.2帮助老年人保持与的接触 社区护士应多给予老年人特别的关心,经常主动与他(她)们沟通,帮助他(她)们认识自身的变化,尊重衰老的客观,帮助他(她)们安排适应新的生活,使生活充满情趣,通过各种方式帮助他(她)们走向社会保持与人交往,从社会生活中寻找生活动力,摆脱孤独,消除失落感和不必要的担心。如介绍同龄同爱好的人一起谈话,跳舞、扭秧歌,下棋等活动,使老年人的精神、心理得到满足。  3.3 帮助老年人调整情绪 社会护士多给予老年人特殊的照顾,热情的关怀,减少其精神刺激,帮助老年人积极面对疾病,积极面对各种生活中的,对立正确的对待疾病的志度和信心,向老年人讲述和示范各种情绪调节法,如自我法,活动转移法,沟通调节法,环境调节法和适当发泄法等,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活动和锻炼,除了语言交流外,社区护士还应该增加一些非语言的交流如轻抚老人,搀扶老人走路,帮助老人做一些喜欢的事情等。多与老年人交流,调整他(她)们郁闷的情绪。  3.4 保持家庭关系和谐 老年人身边关心,亲近的人越多,生活就越充实,因此要维持家庭关系和谐。社区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多与老年人的家庭进行多方面联系,教育家属密切配合,多关心体贴老人,特别是一些丧偶及患有身体疾病的老年人,安慰开导家属,使老年人保持心胸开阔乐观向上的志度,减轻其孤独、恐惧的心理。  3.5帮助老年人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培养适当的兴趣和爱好 社区护士应考虑到老年人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鼓励老年人参加适当的活动如唱歌、跳舞、听、打太极拳、练气功,健身活动等等。这样能保持机体代谢平衡,促进身心健康,延缓衰老,丰富他(她)们离退休后的生活,并鼓励老年人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为社会贡献点余热。  3.6 帮助老年人保持乐观开朗的性格 社会护士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指导老年人时刻保持乐观的态度,充满好奇心,培养生活情趣,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一种美好的心表,比吃药更能解决生理上的痛苦”,老年人要学会挖掘自身的快乐的豁达,更要会享用自身宝贵的资源,只要每个人都能乐观、豁达,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那么其生活质量和人生价值将具有更大的社会。  3.7强化老年人智力素质 鼓励老年人勤于,用脑,善于用科学的知识养生保健,既锻炼了智力,又学会了自我保健和照顾的技能,不是有句话叫“活到老,学到老吗?”进入老年学习的东西也很多,如:老年自我保健,老年社会学,老年心,家政学等,同时还可以了解国内外大事,了解社会变更,更新观念,紧跟步伐,既丰富了自己的生活,也锻炼了智力。  8抑郁的护理 对一些抑郁的老年人,社区护工应其心理上的支持,经常与他(她)们交流,了解他(她)们的思想变化和情绪变化。在接触这类老年人时首先要尊重他(她)们,比如:主动与其打招呼,耐心听取意见,积极想办法解决他(她)们遇到的各种问题等等,使他(她)们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和被他人的重视。在尊的基础上关怀老人的生活,比如了解他(她)门的需求,沟通时的态度要和谐语言亲切温柔,从而消除他(她)们的抑郁心理,获得老年人的信任,使他(她)们充分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同时让他(她)们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运动和室外活动,保持一定体力,维持自理生活的能力,并参加一些文娱活动,使其精神愉快。  9对老年人健康的护理 首先帮助老年人安排规律的生活,老年人回将日常生活用品一放就忘,因此社区护工应指导老年人有规律地安放自己的日常用品形成固定的位置或指定日程安排,便于记忆,如帮助老年人将每日服用的药物固定摆放,安排合理的日程表,保持有规律的日常生活等,并指导老年人对健康有正确的思想认识,告诉老年人健忘是正常的衰老现象,不必过分担心同时还要经常提醒他,这样可以减少健忘带来的麻烦和。  10老年人应“仁慈”社区护士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指导老年人认识到“仁慈”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也会起到很大的作用。“仁慈”就是要心地善良,待人宽厚“仁者寿”为无数长寿老人的实践所证实。在我们的生活中,长寿老人几乎慈祥善良,同情和帮助别人,同样也有自身的心理健康 。常言道“心底无邪天地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就是说,对人宽厚,帮助别人,不仅有益于别人,也有益于自身。比如:有条件的老年人,捐助一些希望小学的贫困失学儿童或因家境贫寒上不起学的有志青年,或者灾区等需要帮助的人,邻里之间互相帮助团结友爱,营造一个善良友好的生活环境,对自己的身心健康确实会起很大的帮助。  正确对待死之,消除对死之的恐惧  死之是生命历程终结,人们从古到今始终避讳讨论死亡,特别是老年人,更是忌讳死亡,由于人们长期对死亡采取不接纳的态度,对于一个人因疾病的而处于临终阶段,往往不是看作是生命发展的必然结果,而是看作是医疗的失败,生命可能回被放弃。其实护理观念认为---死之理解为生命的一个阶段,死之只是生命有机体的自然变化,是临终阶段为患者提供了完美自我和个人发展的最后机遇,因此人们不应该对死之采取拒绝的态度,而应该采取接纳的态度,人们对死之的种种恐惧不是来源于死之的本身,而是来源于对死之的恐惧和焦虑,特别是到晚年或身患疑难病症时,便会掉进死之恐惧的旋涡,愁绪满怀,忧心忡忡,弄得自己卧不安席,食不甘味,梦幻纷扰,进而自暴自弃,消极悲观。[5]这样不仅会加速死之的到来,纵然活着,也将会把生命的乐趣剥夺。  人生必有死,这是人生的客观规律“人生自古谁无死”如果真正懂得了这个道理,便会消除不必要的恐惧感,抱着坦然处之的态度,报纸乐观豁达的情绪,这样便可以使人摆脱恐惧感和忧虑感,使人心情安静,延年益寿。常言道“不怕人老,就怕心老”年老真言老,人老心不老,就会从内心里产生一种青春活力。面对死之,心理状态好的人,心志安定,气血调和,身体各项机能必然和谐,生理活动运行正常规律,就会硬朗,福寿永存,反之,则会激起神经系统的功能,必然导致许多身心疾病的发生。  “信心是半个生命,淡漠是半个死亡”,人有了信心才能激发人的拼搏精神,产生顽强的意志,保持坦然的心境,乐观的态度,才能产生自身的抗病的潜在能力,任何时候,求生观念不可淡漠,老年人进入晚年并不意味着等待人生的结束,而是重构新生活的始端,因此社区护士应引导老年人正确对待、认识死亡、冲出死亡的恐惧,老年人唯有端正世界观,认识到死亡是生命的必然规律,这样既可以不忌讳死亡,亦不会陷入恐惧和焦虑之中,坦然面对一切,安度自己宝贵的晚年。  5 小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人在社会中所占的比例也逐渐增加,老年人的身心问题及社会环境引发的各种问题也日益突出,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和身心健康水平也有待提高,因此,社区护士在老年人的心理护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社区护士必须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帮助老年人改变不良的心理行为和生活方式,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及时为老年人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指导他(她)们自我的心理适应和调节,帮助老年人保持身心健康及良好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广大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和自身健康的群体水平。  刘纯燕主编,社区护理学,湖南 湖南出版社,2001。142-149  王青 杨代红,军队离退休干部社区保健需要与对策,中华护理杂志,1998 33(8):489-490  张小玲 老年痴呆病人的家庭护理及预防保健,护士进修尽修杂志,1998,13(5):19  李芳 许有芹 精神病人的社区康复护理 中华护理杂志 ,1998 33(7) 427-428  颜廷健 社会转型期老年人自杀现象 人口研究 5

论点的基本要求是:作者的主张看法和观点;论据基本要求是:事实论据(名人事例)和道理论据(有权威性的名言,格言,诗句和俗句);论证的基本要求是:对比说理、比喻说理和引证法。  写议论文要考虑论点,考虑用什么作论据来证明它,怎样来论证,然后得出结论。它可以是先提出一个总论点,然后分别进行论述,分析各个分论点,最后得出结论;也可以先引述一个故事,一段对话,或描写一个场面,再一层一层地从事实分析出道理,归纳引申出一个新的结论。这种写法叫总分式,是中学生经常采用的一种作文方式。也可以在文章开头先提出一个人们关心的疑问,然后一一作答,逐层深入,这是答难式的写法。还要以是作者有意把两个不同事物以对立的方式提出来加以比较、对照,然后得出结论,这是对比式写法,通过对比更突显作者的观点。  议论文写作细节  认真思考  1、高瞻远瞩:站得高,看得远,不要就事论事。有时看上去好像没有什么,但认真分析一下还是能够发现问题。在看似没有问题的问题中发现了问题,这就是高瞻远瞩。  2、见微知著:也就是说,要从报微小的事物中看到一种发展的趋势,看到一种大的事情。  3、由表及里:要从表面深入到事物的本质进行分析。  4、由此及彼:有时两个事物看上去没有什么联系,其实他们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你要能把他们挂起钩来。

一、引言   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老龄化人口最多的国家,社会保障和医疗保健压力巨大。根据国际通用解释,若65岁以上人口的比例超过总人口的7%,就是老龄化的社会;超过14%,就是老龄社会。目前,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属于老龄化的社会,如法国、美国、英国、日本等等。据统计,从65岁以上人口的比例超过总人口的7%上升到14%,法国用了114年,美国用了65年,英国用了45年,日本用了24年,而我国只用了20年,预计到2050年中国老龄化人口将会达到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   老龄化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两个:一为寿命延长,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医疗保健水平的提高,中国的人均寿命由1949年的35岁达到现在的75岁,翻了一番还多,反映出祖国的社会变迁,这是国富民强的象征;二为非均衡生育,未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前,中国“一家多胎”现象严重,自1983年开始的计划生育政策,减缓了中国的人口增长速度。   如何解决中国老龄化问题,基于以上两点原因,提出不同的对策。寿命延长导致的老龄化问题不可避免,由此带来的后果通常为养老金不足和养老保障措施不配套,只能通过延迟退休和加强养老保障措施来解决;非均衡生育带来的老龄化问题,只能通过均衡生育来应对,根据2010年的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在过去的10年中,中国人口增加了7000多万,但是生育率却低于5,即每个负率平均生了不到5个小孩,远远低于1的更替生育率,这就意味着中国的下一代人会比上一代人的数量少30%,不远的将来,中国人口将进入负增长的时期,人口老龄化问题将更加突出。   二、城市老人生活现状   (一)家庭基本状况   计划生育政策实行30年来,第一二代出生的独生子女已经进入结婚和生育的年龄,在这种背景下,“四二一”家庭模式逐渐普遍起来,即四个老人,一对夫妻和一个孩子的家庭模式。四个老人需要两个独生子女赡养,同时还要抚养一个孩子,加上独生子女本身存在的严重依赖性,在社会飞速发展、竞争压力剧增的今天,往往力不从心,照料不及。   另外,“空巢家庭”和鳏寡孤独家庭逐渐增加,其原因多种多样:(1)老年人希望独立生活,不愿离开久居的环境;(2)老人希望与子女住在一起,但由于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不同,为避免冲突矛盾而选择独立生活;(3)子女工作忙、住房紧张,客观条件不允许;(4)因子女婚嫁离开父母异地成家;(5)不愿赡养父母等。   (二)经济状况   与农村老年人相比,城市老年人退休后基本上都有退休金,加上普遍存在的储蓄习惯,因此经济收入和消费水平较高。据统计,城市中85%的老人退休后的主要来源为退休金,13%的老人依靠子女的资助。由此可见,老年人的主要收入来源为退休金。但是,不同单位的退休人员在退休金待遇上有明显差距,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较企业离退休人员高很多。   (三)健康状况与医疗需求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老年人的寿命不断延长。但是,寿命的延长不代表健康状况的延长。目前,我国城市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堪忧,只有1/3的老人身体健康状况较好,其余2/3的老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所患疾病多以慢性病为主,其中较常见的为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一半的城市老人还同时患有多种以上疾病,城市老年群体的生活自理能力、身体健康状况都不如人意。   老年人的医疗需求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经济因素,其次是手续繁琐,再有是行动和交通不便。除了上述因素,不同地区的老人还有不同的困难,在城区的老人还经常面临报销不便,挂号难、住院难等,而郊区的老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周围没有好医院,常常无法及时就医。调查显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危害城市老人健康的最大杀手,但是有三分之一的患病老人没有去治疗,而且有四分之一的患病老人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就诊。因此,老年人的医疗服务呈现出个性化和多样化的特点。   三、养老模式探析   (一)家庭养老模式   目前最适合中国国情且经济成本最低的养老模式为家庭养老。现阶段很多老人都由子女赡养,与子女吃住在一起,身体健康的老人通常还会帮衬带带孩子,甚至买菜、煮饭。但是还存在一部分身患疾病的老人,需要子女照顾,特别是患有半身不遂、瘫痪在床的老人,身边不能没有人照料,这对普通公民的经济和生活状况无疑是雪上加霜。   为了改善家庭养老模式的现状,我们提出一种专业化家庭养老模式:中国城市中有40%的人群属于低收入群体,对于这类人群,可以给予选择提前退休去照顾自己家的老人,由政府拨出专项资金发放社会工资。这些回家照顾老人的劳动者,需要参加各种专业培训并与社区签订协议,通过社区的社会工作机构定期对劳动者的家庭照料做出评估,从而给予报酬。这样,不仅使老人得到悉心的照料,还解决了低收入群体的工作问题,一举两得。   (二)社区养老模式   社区养老模式是以老人的子女、亲戚、朋友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的服务队伍为依靠,为城市中在家居住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顾、医疗保健以及法律援助的养老模式。这种养老模式的特点是老人住在自己家里,得到子女照顾的同时,由社区的服务机构和专业人士提供上门服务,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利,同时还弥补了因各种原因子女无法照顾老人的缺憾,并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建设养老院的资金。   社区养老模式不同于家庭养老模式,它的实质是社区中的家庭养老模式;与机构养老模式相比,将社会机构中的养老服务引入了社区,吸收了家庭养老模式和机构养老模式的优点,是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面对老龄化问题提出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   社区养老模式中主要服务群体为社工,目前我国社工的发展状况不尽人意,原因包括:(1)我国对社工这个职业的认识不到位,没有专门的机构对社工进行培训,内地大多数大学都没有社会工作会专业,而在香港和国外这个专业已经发展成熟;(2)政府对社工服务的投入不够,导致社会工作者没有良好的工资薪酬和福利制度,社会地位不高;(3)中国人传统观念严重,存在“家丑不可外扬”的思想,通常不愿雇佣社工来解决家庭问题。   (三)机构养老模式   机构养老模式的主体是养老院、福利院、医院以及各种康复中心,老年人通过入住养老院、福利院等养老机构,进行集中供养和居住,由专人负责照料日常生活。这种养老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子女的负担,同时避免了因为生活习惯、价值观念等问题引起的生活冲突。其次,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家庭的养老风险,实现了养老资源的共济和共享。   社区养老模式的成本很高,同时无法满足老年人对亲情交流的渴望,无法提供精神慰籍。我国的养老院大部分都是早期建立,其服务设施和专业服务水平很难跟得上社会的发展和需要,养老机构的设备条件普遍很差,专业服务人员水平不高,管理模式滞后,无法满足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   四、对养老问题的一些想法   在生活方面,政府可否对老年人方法生活补助费,每月300元,独立于养老保险之外。截止到2013年,中国有大约2亿的老龄化人口,2×12×300=7200亿,而我国的2013年GDP预计将达到10万亿美元,不会对我国财政造成很大负担。   在医疗方面,政府可否对老年人开放免费医疗。虽然全民医疗到现在还不现实,但只是针对老年人的免费医疗并非不可行。   在精神需求方面,政府文化部门应经常组织针对老年人的文化活动,组织老人观看电影、戏剧等活动,同时建设老年大学和老年娱乐活动设施。   五、结束语   在现阶段,笔者认为应加强对养老问题的政府投入,以家庭养老模式和社区养老模式为主,机构养老模式为辅,使养老医疗服务专业化,资源配置合理化、社区规模体系化、管理标准化,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模式,更好的满足我国对养老问题的基本需求。

对核医学的认识论文

你附得的是基本要求。核医学毕业论文既然写就得按要求给出处理。要就快点,come

1、不作常规检查;2、评估全身摄核病灶(一般为恶性肿瘤)分布范围;3、选择性定性检查。

核医学是研究原子核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及其理论的学科, 是一门新兴的应用放射性核素或核射线进行疾病诊断、治疗及医学研究的学科。核医学涉及领域之多、应用范围之广、技术手段之先进、方法学内涵之丰富是核技术现代应用的典范。 核医学的日常工作离不开放射性核素和核射线。由于原子核技术在战争中应用的缘故,人们对射线普遍存在着一种恐惧心理,甚至包括一些医务人员在内,对核医学知识的了解也不多,患上了恐“核”症,谈“核”色变。也许您要问:应用核医学方法进行诊治真有那么危险吗? 放射性核素在医学的合理应用与核武器的使用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我们可以用自然现象打一个比方,同为气象学的降雨,春季里陪伴春风缓缓落下的绵绵春雨是滋润大地的甘露,它催就了百花盛开与春意盎然;而夏日里龙卷风夹杂着急速坠落的冰雹带来的却是大地和人类的灾难。核医学就像春天里的春风与春雨,而核武器就像飓风与冰雹;一个是抚平人类的疾苦,而另一个却是给大自然与人类留下无限的创痛。显而易见,二者对人类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究其原因除了人们利用它们的目的不同之外,其根本区别是核射线与辐射剂量不同。核医学所用的射线能量较低、半衰期短,且所用剂量较小,因而是非常安全的,合理应用它不仅不会给人类带来损伤,相反给人类开辟了一条具有广阔前景的诊治新途径,这里我们真要好好谢谢那些为核物理及核医学做出卓越贡献的先驱们。 其实,人类本身就生活在一个充满射线的世界里,只不过我们对它不了解而已。我们每个人随时随地都在与射线“亲密接触”,尽管看不见摸不着,却都在不知不觉中承受着射线的辐照。来自太空的宇宙射线时时处处就笼罩在我们的上空;地球上的土壤、岩石和水源中也存在着微量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在人类的各项生产、消费活动中,也会产生放射性,比如我们每天观看电视节目,电视机的显像管受到高速电子的轰击,也会有微量的放射线产生。此外,手机、电脑等等都会有微量辐射。这一切所构成的基础辐射我们称为放射性本底。相对于这些已有的放射源,核医学所带来的辐射剂量并没有显著的增加,因而不会对受检者造成危害,而且在核医学诊疗过程中所用的放射性药物,其用量本身都被严格控制在绝对安全的范围之内,可以说核医学是十分安全的。 核医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医学应用中有着巨大优势。在医学示踪研究中,它是一种灵敏、准确的示踪技术,对于人体生物活性物质的定量测定,它提供了高度特异性的超微量分析手段;在疾病诊断方面,SPECT/CT与PET/CT的应用已将形态学检查与功能代谢检查有机的结合起来,提供的不仅仅是形态学的图像,更重要的是给予了有关脏器功能、代谢及受体变化的资料,使人们能从分子水平去认识疾病的本质,开创了分子影像学的新纪元。核素治疗有了近70年的发展历程,它应用靶向治疗的全新理念,为甲状腺疾病、恶性肿瘤及皮肤等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我们深信、也在努力,必将使核医学为现代医学的发展做出了新的巨大贡献。

对社会医学的认识论文

研究病人、医生、医务人员和医疗保健机构的社会关系、社会功能及其与整个社会相互关系的一门社会学分支学科。它是社会学与医学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有医疗社会学、卫生社会学、保健社会学、健康和病患的社会学、医学和病患的社会学、医学的社会学、医学中的社会学等不同名称。   发展简况  1894年美国医学家C麦克英泰尔发表题为《医学社会学研究的重要意义》的论文,首先提出《医学社会学》的概念,他下的定义为:“是把医师本身作为特定群类的社会现象来加以研究的科学,是从总体上研究医疗职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的科学”。1902年英国医生E布莱克威尔博士编的《医学社会学》,收集了一些关于社会工作和公共卫生方面的论文。1910年J瓦巴斯的《医学社会学》出版,书中对医学提出一些改革措施,其中特别强调进行健康教育。在20世纪的头30年中,医学社会学一词主要是指医疗方面的社会工作。30年代以后,特别是50年代,美国的一些社会学家进入医学领域,医学社会学得到了较大发展。1957年,美国医学社会学家斯特劳斯在《美国社会学评论》上发表的《医学社会学的性质和状态》一文中,把医学社会学分为:①医学中的社会学。着重分析健康障碍的病因,社会对于健康的态度方面的差别,以及诸如年龄、性别、社会经济状态、种族和部族、教育水平和职业等因素对于某种特定的健康障碍的产生和流行的关系。研究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医学问题。②医学的社会学。主要研究医学实践中的组织、角色关系、规范、价值观念和信念等人类行为的因素,着重研讨在医学领域中的社会过程,帮助人们了解医学与社会的关系。50年代后,医学社会学的研究发展很快。1960年,美国从事医学社会学研究的人数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十余人增至数百人,1950~1959年间,医学社会学的从业人员比社会学其他各分支学科从业人员增长的百分数都要大。英国较有影响的《医学社会学在英国:研究和教学名录》(第3版,1978)一书,收录1970年以来英国 260位医学社会学家的情况,介绍约500 个进行中的研究计划和在综合大学、医学院中所开设的约 100种医学社会学的课程。在苏联,60年代以来,共出版医学社会学专著达数十种,其中查列戈罗得采夫著的《医疗的社会问题》、伊祖特金等著的《医学的社会学》影响较大。保加利亚、波兰、匈牙利等东欧国家也开展了医学社会学的教学与研究。日本于1977年建立了保健·医疗社会学研究会,每年出版一册论文集。国际社会学学会设有专门的医学社会学研究委员会。   研究内容和方法 医学社会学主要研究的内容有:①医学领域中的角色,主要是医生、护士、病人等角色;角色行为,包括求医行为、施医行为、遵医行为等;角色关系,包括医患关系、医际关系、医护关系、护际关系、患际关系等,以及角色组织、角色流动和角色变迁等。②医学与各种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如医学与政治、医学与军事、医学与经济、医学与文化、医学与宗教等的相互关系。③不同类型的医疗保健机构的组织结构、服务形式和社会效用。   医学社会学主要是运用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的一般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尚未形成自己的独特理论和方法。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流行病学方法、实验医学方法、临床观察方法等医学方法也越来越多地被引进了医学社会学的研究。   医学社会学在中国  医学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的兴起,始于 1981年 12月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的首届全国医学辩证法学术讨论会上成立的“医学社会学研究组”,随后出版了内部交流刊物《医学社会学研究通讯》。1982年 5月在中国社会学会首届年会上,医学社会学研究组为中国社会学会接纳。1982年8月,在黑龙江省镜泊湖召开“医学社会学近期工作规划会议”。1983年 8月,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办“全国首届医学社会学讲习班”。1984年8月,在河北省北戴河召开了首次医学社会学学术讨论会。江苏、北京、山西、陕西等地也建立了医学社会学研究组,开展了一些专题研究。《医学与哲学》、《中国医院管理》、《中国社会医学》等杂志有专栏刊登医学社会学文章。部分高等医学院校相继开设了医学社会学课程。1983年,台湾出版了蓝采凤、廖荣利合著的《医学社会学》;1985年,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社出版了刘宗秀、阮芳赋主编的《医学社会学概论》;1986年,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蔡建章主编的《医学社会学》;1987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美国H恰范特、蔡勇美和中国刘宗秀、阮芳赋合著的《医学社会学》。

首先,登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或者 维普数据库(此为中国三大专业文献数据库)或Pubmed/Medline等国外专业数据库,然后搜索相关的文献,写出您的文章。其次,再去以上数据库中搜索相关专业期刊编辑部信息,找到投稿联系方式,这样的方法避免网上很多钓鱼网站,确保您投稿的期刊是合法的。最后,祝好运。欢迎交流。静石医疗,竭诚为您服务。

毕业论文吗

社会医学论文写作方法和一般的医学论文一样,首先写摘要:阐述下论文研究目的和内容,以及研究结果。引言部分做做前人成果对比分析,正文先介绍基础理论,然后讲述自己的思想和方法等,最后测试结果做做曲线图分析。如果你还是不懂如何写,可以百度搜下:普刊学术中心,有相关论文写作方法视频教程

谈谈你对医学的认识论文

对于医学来说,医学就是治病救人的重要的一门学科,对于病人来说,医学就是最重要的救命稻草。

科学的的复杂性已经改变了医学领域。那种靠一个科室的医生单打独斗,拟定一个治疗方案就可以挽救一个患者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们必须多学科配合,自己也要具备更广博的人文知识,把各种学问整合起来,像机械工程师一样,让身体各部分的零件配合得默契,在为病人提供救助和慰藉时,于细微之处让患者感受到人性的光辉和温暖,让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得到完美的统一。医生这个行业是需要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和热烈真挚的情感投入,需要艺术家的感官和心理学家的敏锐,也需要创新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医生必须是一位哲学家,对于世界和生命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所以,医生仅仅只知道专业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有人文精神,在人文上下工夫锤炼自己、修炼自己。

和谐社会需要多方面的理解。医患之间的理解和信任尤其具有现实意义。而医患之间的理解和信任又特别需要对医学科学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这些认识对于我们与疾病作斗争也是非常有益的。1 医乃仁术医学表现出一种人性和仁术的美。正是由于这种美,它体现着患者生命的顽强和医护人员的爱心,体现着医乃仁术的医学灵魂。我在阅读资料时注意到了一个历史现象:很多医生可以当政治家、文学家,但很少能够当好商人。这给我们提示了一个重要问题,如果医生成了商人,是经商的理念,这医生就难以合格了。也应该深深的自省了。医学是人们在生存的斗争过程中慢慢地发展起来的。从事医学的人们在发展中历经了艰难的历程,与死神进行着殊死的搏斗,历史的先辈们是这样,当今的白衣天使还是这样。因为我们绝不可能忘记这样的一个报道:在抗击非典时期,尤其令人痛心的是,这次非典的最大牺牲者竟是为患者治疗的医生和护士等众多的医护人员。在医护人员中的非典感染人数约占非典患者总数的1/5。死亡人数中 1/3 是战斗在第一线的医护人员。所以,我们没有理由对给你提供服务、甚至做出巨大牺牲的任何人不尊重,如果这点都不能想到,更不能做到,那实际就说明我们自己素质的低下和没有教养了! 2 医学科学和医学模式1 医学科学 医学是以治疗预防生理疾病和提高人体生理机能健康为目的的一种科学,即治疗疾病和促进健康。狭义的医学只是疾病的治疗和机体有效功能的极限恢复,广义的医学还包括营养学以及中国养生学。现在世界上医学最主要的有西方微观西医学和东方宏观中医学两大体系。中、西医学的起源大致相同。主要包括:①救护、求食的本能行为发起医学;②生活经验创造了医学;③医、巫的合与分,促进和发展了医学;④其他科学的发展,带动了医学发展。我们要明白,文化历史背景和人们的科学思维素质是医学形成、发展的土壤。20世纪后医学的特点是一方面向微观发展,如分子生物学;一方面又向宏观发展。在向宏观发展方面,又可分为两种:一是人们认识到人本身是一个整体;二是把人作为一个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密切相互作用的整体来看待、来研究。2 医学模式 20世纪的医学,由于自然科学的进步,牢固地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在技术上有空前的进步;后来人们看到仅从生物学角度来考虑健康和疾病,是有很大局限性的。1977年美国医学家就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主张,即从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三个方面综合考察人类的健康和疾病问题,以弥补过去单纯从生物学角度考察的缺陷,这就是医学模式,它对未来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将有重大意义。

当时高考完也不知道选什么专业,因为其他专业毕业出来不知道从事什么职业,只有师范和医学感觉目的比较明确,我哥选了师范,我选了医学。所以谈不上喜欢医学。学医很枯燥,学的科目也比师范多很多。上大学都一样,也是该逃课逃课,该玩游戏玩游戏,该谈恋爱谈恋爱。大学五年没得过奖学金,也没挂过科。到大五考研了,发现以前四年学的都还给老师了。读医学研究生很忙,要做实验也要上临床。我们学校更偏重临床,在临床上呆了1年多。读研究生有多苦,只说一件事,我是外省读研,我在临床1年多只有过年放假休息了1个礼拜,其余365天每天都要到医院。忙也有忙的好处,你还没来的及担心工作的事情,研究生3年就读完了。26岁研究生毕业开始工作,从事外科5年,只对自己专科的知识懂得越来越多,内科很多知识不常用就忘掉了。先说说医生给我带来的好处和变化:自己和父母看病比较方便(其实好多父母让子女学医是考虑到这一点。我母亲在我工作一年的时候住院手术,我自己在工作2年的时候也住院开了个大手术。在自己医院住院,大家都会给你点方便)。学医会让人变得自信,胆大心细。随着手术能力增强,越来越多人来主动结交你,你会认识各行各业的人,你自己需要其他行业人帮忙时,蛮方便。而且越多人找你帮忙,你会感受到被别人需要,这个会让你感觉到人生价值得到实现,不会觉得人生空虚。没结婚时介绍对象的很多。找了喜欢的女朋友,不会被丈人丈母娘pass,一听是医生,通过。薪酬的话,医生不会大富大贵,也饿不着,比较稳定。再说不好处:累和压力大,成长期漫长。我现在是8天一个夜班,比如1号晚上夜班,我从1号早上8点开始上班,下午17点别人下班了,我继续值班,到2号早上8点,继续上班,如果2号手术结束的早,我可以早点下班,要是有事情没做完,也会拖到17点才下班,经常会连续在医院30多小时,而且3号也是正常上班。当然30多小时不是一直在高强度工作,要是忙完手头的事情,可以稍微在值班室睡一会(这个情况不仅我医院这样,全国三甲医院的外科医生都是这种状态,内科会有进夜班和出夜班,相对休息多一点)。碰到晚上值班要开急诊手术,第二天开刀是真的累。而且手术不是说做完了就结束了,开完了还要一直关注病人的恢复情况,恢复过程有没有并发症,有没有出血感染等等一系列问题。江苏省医生是周一到周五工作,6和7休息,但6和7也经常要去查房,比如自己周五开刀了,周六早上经常要去看看病人恢复情况。碰到医疗纠纷,会压力巨大。医生酒局很多,外科尤其多,吃的多,喝的多容易高血压高血脂。工作强度大,饮食不节制,会老的快,女医生尤其显老。现在只活到30来岁,只能写到这里,希望能对你有帮助。最后我建议有以下优点的人学医:身体好。睡眠好(睡眠好最好是躺在床上就能睡着)。精力旺盛。动手能力强。遇事做决定果断。(至于智商和记忆力,能考上大学的,我觉得智商和记忆都够了)

对兽医专业的认识论文

我用一句话来概括吧,引自我们一位很优秀的病理老师,一个优秀的兽医相当于一位又秀的婴幼儿科全科医生。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你面对一个不能跟你语言交流的病患,你要怎样精准地确诊并且给出有效的治疗方案?

摘要:我国兽医管理体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使我国在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能力得到明显加强。农业部将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大对地方的督促检查力度,争取尽早把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工作落实到位。并提出 “建设现代农业基地,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口号。此文笔者结合自己工作实践,来浅谈一下我国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方面的问题!关键词:兽医、体制改革 正文一、前言:在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疫情防控工作上我国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在这些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我国的兽医工作者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另外随着全国猪肉价格大幅上涨,这也从一个方面要求我国的兽医工作者,更加要做好生猪疾病的防空工作, 降低生猪饲养风险!可见兽医工作是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是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步骤,是促进我国兽医工作全面发展、提高动物卫生及动物产品安全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但我国的兽医管理体制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体制的改革也是任重而道远! 二、我国兽医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机构不健全,管理体制不顺兽医工作没有统一机构管理,导致管理体制不顺。目前, 我国兽医管理工作分散到多个部门,不能实施统一管理, 职责不清。多头管理,职能重叠,造成管理效率低,资源浪费。如内外检分设、商业部门目前还管理部分屠宰企业屠宰检疫、部分畜产品在流通环节的卫生监督仍由卫生部门管理, 防疫工作难以统一协调, 给防检疫工作也带来很多矛盾和困难, 降低了作效率 管理机构设置混乱,职责不清, 行政效能不能正常发挥。2、基层防疫工作不到位由于多年建设滞后, 我国基层兽医体系一直没有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基层兽医队伍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存在明显不足。首先,由于基层防疫机构工作条件艰苦, 待遇较差, 用人机制和竞争机制均不完善,无法引入学历较高的兽医技术人员, 人员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都不合理。其次,由于基层机构的基础设施较差,多年来大都是“一支针管鸡鸭全打”, 仪器设备还不如管辖区域内的规模化饲养企业的实验室。第三,在改革中由于只看到基层站存在的问题, 不对兽医工作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 忽视了基层兽医管理机构在公益服务方面的特殊性, 而视同于一般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采取“一刀切”的做法, 简单对基层站所进行撤并了事, 致使大量兽医基础性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隐患严重。基层防疫组织和队伍不稳, 经费得不到保障,防疫工作的机制问题没有解决,使动物防疫的基础受到动摇。3、缺乏专业人才与技术(1)、技术人员年龄结构偏大据统计在我国县乡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中,年龄在35岁以下的占28%,36-45岁的占31%,46-60岁的占41%,年龄结构趋于老化。(2)、技术人员知识老化我国一些基层的兽医工作者,很多没有经过专业学校系统培训。而从畜牧专业学校毕业的人员,多数在县级和较大的乡镇工作,由于缺乏进修和技术更新,知识严重老化。目前,乡镇防疫技术力量薄弱,很难承担繁重的疫病防治工作任务,堵、防、检、控等综合措施的落实,缺乏应有的人员和技术支撑。4、没有完善的法律体系保障到目前为止,我国在法律法规方面虽制定了《动物防疫法》、《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兽药管理条例》和《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但没有形成完整的兽医工作法律体系: 缺少一个兽医工作的基本法,在兽医管理体制、执业兽医管理、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的应急、动物诊疗、畜产品卫生质量等方面也没有立法; 已有的法在很多方面还很不完善, 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相互间还有许多不协调的地方;《动物防疫法》仅适用于对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的管理,没有体现兽医管理部门对动物及其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卫生监督和对兽医工作的有效管理, 其实用地位尚待提升;《动物防疫法》和《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在职能界定上有的地方出现交叉,有的地方又出现脱节, 很不适应当前形势下动物防检疫工作的开展和动物疫病的控制等。 三、我国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机构不健全、基层动物防疫体系薄弱,缺乏专业人才,法律不完善、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动物疫病防治能力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加之目前国际上特别是我周边国家重大动物疫病时有发生,甚至出现局部蔓延,对我国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形成较大压力。因此,改革兽医管理体制已经成为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1、建立健全兽医工作体系建立健全兽医行政管理机构。中央一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列入农业部的内设机构。省以下兽医行政管理机构由省级人民政府结合本地养殖业发展情况和兽医工作需要确定,并按程序报批。上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对下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负有指导职责;各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对动物防疫、检疫工作负有指导和监督职责。要加强兽医医政、药政管理,实施官方兽医制度。2、加强基层动物防疫机构建设根据经营性服务和公益性职能分开的原则,积极推进乡镇畜牧兽医站改革。由县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按乡镇或区域设立畜牧兽医站,人员、业务、经费等由县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承担动物防疫、检疫和公益性技术推广服务职能。要将原由乡镇畜牧兽医站承担的诊疗服务等经营性业务进行科学界定,并与公益性职能合理分离,使其走向市场。鼓励和引导乡镇畜牧兽医站分流人员创办经营性兽医服务实体。3、加强兽医队伍建设和培养专业人才 逐步推行官方兽医制度,逐步实行执业兽医制度。各地要通过成立兽医行业协会等方式,实行行业自律,规范从业行为,提高服务水平。 切实加强兽医工作能力建设。要重视和加强兽医教育,保证人力资源储备,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兽医科学研究,完善动物疫病控制手段,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机制,提高科学防治水平。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兽医事务,跟踪研究国际动物卫生规则,及时调整和完善国内相关政策。4、完善兽医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体系 加快兽医工作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有关规则,参照《国际动物卫生法典》和国际通行做法,建立完善动物卫生法律法规体系。抓紧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研究制定官方兽医管理、执业兽医管理等相关法律法规,充分发挥法律法规在兽医管理工作中的保障作用。促进兽医管理的有效,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以上是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我国兽医管理体制的现状问题与改革建议做的简要阐述,许多观点也可能尚有不当和值得商榷之处。总之,加快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和公共卫生安全水平是我们面临的紧迫任务。也希望相关工作者共同努力,本着“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健全机构、明确职能、理顺关系、完善法规,逐步建立起科学、统一、透明、高效的兽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提高兽医管理机构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促进我国动物卫生工作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我国动物卫生及其产品的安全水平。让我国的兽医从软硬件上都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1,王道地 主编《畜牧兽医行政管理》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6-1 2,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 国发〔2005〕15号3, 任锦芳《猪价上扬,畜牧兽医部门怎么应对?》

兽医专业,是指从事防治动物疾病的行业或人。主要任务是研究和实施家畜家禽疾病的诊疗、防治、检疫及畜产品卫生检验等。 随着我国畜牧养殖业的扩大,畜牧行业职场用人量不断增加。曾一度被认为是“招生冷门”的畜牧兽医专业,如今成为就业市场新的增长点,部分高职院校甚至出现多家企业抢订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的现象。z自我感觉近几年还可以

写作心得:根据实际情况写出真实感想,最后做出一定的总结。虽然畜牧兽医生,在以前被认为是一门低俗的科学,很少有人去专注,往往被忽略。可是随着社会的改变,随着经济的发展,近些年畜牧兽医这门被大大重视起来。人类绝不可脱离这门科学,因为世界是千变万化的,是由各种各样的生灵组织起来的,为了世界的万事万物更美好,我们就应该爱护环境,保卫生灵。首先要学好,在这一学期的学习中,我发现来到这里我没有走错。喜欢我的学校,喜喜欢在教室里听课,也喜欢上实验课,做实验活动我最感兴趣了。尤其是遇上了一个与我们相通的班主任;还有给我们代课的认真负责的科任老师,最让我开心的是遇到了一些活泼可爱的同学,我们和睦相处,互相学习,共同组成了一个大的班集体。就因为有了这些舒服的学习环境,使我对于畜牧有了一个系统的学习方法和目标。畜牧兽医培养的是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畜牧和兽医等方面的技能,能从事畜牧和兽医*等工作的技能型、应用型、科学性相结合的现代兽医技术人才。如今是我刚开始学习的时间,做为此校的一分子,我心中想更多的是如何去学习畜牧兽医这门。把自己在学校所能学到的知识,将来应用到社会中。畜牧兽医才是我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努力奋斗,我的人生价值会得到体现,从而也将会为更加激励的竞争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