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职业乞讨救助管理问题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职业乞讨救助管理问题研究论文

为写一篇研究乞丐群体的论文—— 硕士生合肥"行乞"三个月 面对街头形形色色的乞丐,你可能习以为常,然而,谁能想到,一位在读硕士生为了写出一篇研究乞讨群体的社会学论文,竟在合肥 "行乞"三个月,并已写下四万余字的《乞讨日记》。 他就是今年25岁的安徽大学社会学硕士生陈勇。 要写行乞论文 陈勇是个内向而清秀的男生,可他却立志做一篇研究乞丐生存状态的社会学论文。为了与前人的研究有别,他与导师反复商量,决定当一回乞丐。陈勇说:"市民对乞丐存在矛盾心理:不给钱不忍心,给钱又怕上当。因此,用深入的量化研究来解决市民这一矛盾心理具有现实意义。" 自毁形象沿街乞讨 陈勇7月份第一次与记者见面时,是一个文质彬彬的书生,然而,这一次,在约定地点——安徽大学三食堂,他朝记者挥了好几次手,记者也没敢认他。只见他蓬头垢面,胡须又长又脏,脸上如抹了一层黑炭,脚底还蹬着一双破布鞋。 "我宿舍里还有一套更破的衣服,那是我乞讨的‘行头’,要是穿上,你就更惊讶了。"陈勇笑着说。 与乞丐吃睡在一起 "这几个月真是尝尽了酸甜苦辣。"陈勇感慨地说,"就在12月4日晚,我还在市府广场的地下通道里与乞丐睡了一夜。"陈勇说,研究乞丐需要24小时"全接触",包括吃睡在一起,然而,乞丐们并不愿意透露他们晚上住宿的地方。直到最近天冷,一些乞丐集中睡在合肥市府广场的地下通道,他才有了与这些乞丐一道睡觉的机会。 拍照曾被乞丐殴打 在陈勇的宿舍,有许多的乞丐照片,有的乞丐还冲着相机咧嘴笑和"摆造型"。陈勇说,由于他善于和乞丐们套近乎,例如递烟、买水或者买些小吃,因此当他透露研究者的身份要求拍照时,对方都比较配合。不过,拍照也让陈勇吃了一些苦头。在给一名乞丐拍照时突然被他用拐杖殴打,不过陈勇表示能够理解这名乞丐的过激行为。 "行乞"成果丰厚 "我和每个乞丐接触时,都要变着戏法问他们几十个问题。"陈勇说,为了使自己的研究系统化,他精心制作《合肥市乞丐生存状况调查提纲》,上面有80个调查"指标",需要向乞丐一一询问,然而,在调查中,他只能凭记忆提问,所以80个问题往往只能问到六七十个。陈勇说,他已写下四万多字的《乞讨日记》,而这些都是日后论文的雏形。 乞丐同样需要尊重 陈勇发现,大部分乞丐的精神生活比较贫乏,但读书看报的乞丐也不少。 虽然大部分人认为乞丐们毫无自尊心与差耻感,但陈勇却发现他们同样是有血有肉的人,同样需要尊重。 最近,陈勇与一个拉二胡的乞丐坐着聊天时,这个乞丐得知他是大学生时十分激动。原来,在陈勇来之前,一个年轻人刚从乞丐身边经过,丢下一句话:"这样的人活着有什么意义?"而陈勇的主动接近则让他的心灵受到抚慰。 2论文关键词:宁波 乞丐行业 规范化 社会文明 论文摘要:在十七大新思想的指引下,共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已经深入人心。但乞丐这一行业的兴衰,是一个社会文明的标志。据调查,宁波的乞丐行业收入已经位居全国乞丐收入之最。如何把存在欺诈和暴力的乞丐行业规范化、法制化,势在必行。 每当我们走过繁华的宁波街头,或在车站等车,或在公园里观赏美景时,经常会有这样一些人闯进我们的视线:他们或是老人,或是小孩,其中还有一大部分是残疾人,他们有的拄着拐杖,有的坐在轮椅上,有的人干脆趴在地上。宁波的救助站平均每天要遣送4-5个乞丐回家。从我们的200份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当宁波市民出来逛街时,有55%的人会遇到1-2个乞丐,31%会遇见3-4个,这个数字已经很大了。而且这些乞丐中很多是假的,鱼目混珠。当谈及造成这么多乞丐的原因时(多选),45%的人认为是由于好吃懒惰,30%认为是由于家庭经济困难,30%认为是突发的天灾人祸,而只有20%的人认为成为乞丐的原因是失去劳动能力。由此可见乞丐在宁波市民的心中的形象是很不好的。这不仅会影响市民出行的心情,还会影响宁波在外来人员心中的城市形象,对宁波的发展有负面影响。 一、对乞丐群体类型及成因的探讨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乞丐这个行业由于其通过获取别人的同情心来快速、简单的赚钱,使乞丐人数越来越多,种类也不断地发展变化,乞丐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引发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政府相关部门也在积极采取措施应对这一问题,但效果甚微。 只有发现问题,并掌握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源所在,我们才能采取相关措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解决乞丐这一棘手的问题。为此我们在暑期社会实践中,通过蹲点观察、社会调查问卷和对有代表性的对象进行近距离接触,对乞丐进行了专门的研究,使我们对乞丐本身和社会大众对乞丐的看法有了深刻的认识。 通过我们的观察,宁波的乞丐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算是“原始型”乞丐 他们跟古代的乞丐做法差不多。在宁波,这种类型的乞丐是经常见到的,不过大都是上年纪瘦骨嶙峋的老头,几乎在每个拥挤的公交车站或者人流多的十字路口,他们或者躺在地上,半开着眼睛,手拿着塑料碗不停的抖着,全身只有手在动,似睡非睡,一抖能抖上几个小时,达到这种境界实在难得;或者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拿着塑料碗,蓬头垢面的向人乞讨。这些老人一般都是纯正的乞丐,值得我们同情。 第二类算是“兼职型” 一般都是五六十岁的大妈。左手一个塑料碗,右手一个塑料袋。碗是用来乞讨要钱的,塑料袋是装从垃圾筒里搜来的瓶瓶罐罐。她们头戴白色遮阳帽,衣服看起来很干净,穿着比我们还好的拖鞋(市场价15元),走起路来很快,很轻盈。从仔细观察来看,塑料袋里装的并不是我们想象的易拉罐与矿泉水瓶,而是泡沫饭盒,这种东西的特点就是轻,她提起来不会费力,而且分文不值。那她拿这个塑料袋干什么呢?这就是个幌子,她想给我们这样的信息,“看我是真的乞丐,我没有人,我尽我所能捡破烂,没有办法才乞讨的。你们多行行好啊”。这类乞丐是假的,真可耻。 第三类便是母子“互助型” 一般就是母子俩在地上放一张求助告示,内容大致是“儿子身体有病,急需住院,但无钱交押金,望好心人给点小钱,祝福天下好心人一生平安”。或者就是母亲用小车推着残疾有病的孩子,进行“流动作战”。通过我们的调查和对他们的采访,得出的结论是他们基本是假的。孩子有病不马上联系家里人,在外面讨来讨去,而且一讨就十天半个月的,如果病得很严重,那么估计小孩早夭折了。那小孩看起来其实跟别的小孩没什么不同的,就是衣服穿得破了些,脏兮兮的,让人不想再多看一眼。其中有对母子俩,当我们问及患儿的病情时,母亲还有说有笑,蛮不在乎的样子,一点伤心的表情都没有。好像儿子不是她亲生的,或者小孩压根就没病。人民日报也做过相关报道,其实那些儿童是人贩子拐卖出来的,或者是有人到贫困地区去专门“租赁”有先天疾病的儿童,然后定期给孩子的老家汇钱。 第四类是“身体残疾型” 他们的残疾可谓是奇形怪状,难以想象,有的不堪入目。他们偏要露出伤口或是伤疤让你多欣赏欣赏他,有没有下半身靠坐在滚动的木板上行走的;有双腿发育畸形,能360度旋转的.....。但残疾型的又可细分为两类,一类是真残疾,大多是残疾的儿童,就如上面第二类所说,他们是被人租来的,一般一个老板手下有三四名残疾人,他们手段残忍,如果残疾人赚得钱不到一定数目,就不给饭吃,甚至挨打。其实我们自己也可以想想,一个残疾的儿童怎么会自己跑那么远来乞讨。另一类是就是假装残疾的,他们身体健全,有劳动能力,但就是好吃懒惰。他们经过粉饰和化妆,一转眼就成了一个残疾人。这种人是最可耻的,通过术来换取别人的同情。 第五类是“强迫交易型” 比如路上遇到卖花的小孩子,他们专找情侣下手,首先他们会问:“大哥哥,买支花(那些花大多都开始凋谢了)给这位漂亮的姐姐吧。”当你一口拒绝,他们很可能突然抱住你的大腿不放,不管你打还是骂,都死死抱住。可如果他们抱住的是你的女朋友,而且是穿裙子的女朋友,那真的只能买了。 其实上面的情侣比起我来算走运的,一次我和同学吃着东西从城隍庙小吃城出来,结果被一群小女孩围攻,小黑手拽住我的衣角就是死命的不放,想从我口中夺食,在这种情况下,我也只好给他们钱,打发她们走了。这虽然是强迫交易型,但也是我们最值得同情的“乞丐”了,他们一般都出生在一些贫困地区,思想也比较封建,认为女孩没用,这些女孩大多是四五岁时被人贩子拐卖的。然后被强迫去乞讨,讨得不多就不给饭吃,有时也遭暴打。她们的“老板”手下一般有六七个这样的孩子,老板代领这些孩子们不会在一个地方久留,做个十天半个月就去其他城市乞讨。 第六类是“突发落难型” 这种类型基本不多了,但在火车站或汽车站有时还会遇到,一般是手举“说明书”,大体内容是途中被扒窃,落难于此地,麻烦大家凑点钱买票回家,声称希望可以记下捐赠人的地址姓名,有重谢,回家后会报答的,这个纯属是假的。 最后介绍几本书 曲彦斌 中国乞丐史 1990 王光照 中国古代乞丐风俗 1994 岑大利.高永建 中国古代乞丐 1995 李红英 略论近代中国社会的职业乞丐问题 [期刊论文] -清史研究2000(1) 邓小东 略论民国时期的乞丐问题 [期刊论文] -清史研究2004(1) 邓小东.杨骏 民国时期的乞丐及乞丐救济 [期刊论文] -清史研究2004(1) 池子华 沉重的历史省思--近代中国的乞丐及其职业化 [期刊论文] -清史研究2004(4) 胡巨川 从碑碣看清代台湾之流民与乞丐 1992(20) 曲彦斌 中国乞丐史 1990 谭棣华.曹腾菲.冼剑民 广东碑刻集 2001

助工工作总结范文5篇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有寻找学习和工作中的规律,不如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总结吧。那么总结要注意有什么内容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助工工作总结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基本情况

1、目前我校在校学生800余人,20xx春享受资助的学生170人;20xx秋享受资助的学生529人。

2、20xx秋季享受资助的学生529人中:

按年级分:七年级140人,八年级153人,九年级236人。 目前,资料全部收缴齐全,助学金全部发放到位。

3、校内资助中,其中减免学费14人, 万元 ;特殊困难减免5人, 万元;

4、其他社会资助活动:

接受上级救助资金1000元(用于救助八年级31班学生刘皓)

二、学生资助工作开展情况

1、成立学生资助组织机构,制定实施方案。

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始终把学生资助工作摆在管理的重要位置上,成立了学生资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陈辉华校长为组长,为第一责任人,其它行政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学生资助工作办公室,实行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制定了严谨的实施方案。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机构健全,组织严密,确保学生助学金按政策按时、足额,准确发放,切实推进和落实国家助学金政策。

2、认真组织,求真务实,严格执行三级机构评议认定原则。

在具体评审过程中,无论是校级领导,资助办公室人员还是班主任,必须本着“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实事求是、客观务实”的原则,认真组织实施受助学生的评审工作。

我们多次召开了班主任会议,把学校资助方案印发与每一位班主任,让班主任真正做到有据可依,做好每一步操作的程序。在会上我们明确要求,每一位班主任要按方案办事、按要求办事,除宣传方式外不允许创新、不允许变通。班级操作由学生本人写申请书,并附家庭经济情况证明等材料,交班主任上报学校审核;学生材料上报学校资助办公室后,由资助办公室专人对上报学生基

本情况进行调查落实;资助办公室审查完毕后上报学校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专门开会研究。研究后上榜公示。为了使该项工作切实做到公平、公正,对贫困学生名单在班内和学校分别进行了为期5天和5个工作日的张榜公示,并公示举报电话及信箱,主动接受广大师生及社会的监督。

3、准确把握资助范围,规范申请和审批程序

在学生和家长中中大力宣传,并把相应的政策规定和要求印发给班主任,特别要求班主任老师积极宣传,让每一位学生都知道自己是否符合资助,确保资助对象界定准确。其次,要求符合条件的学生自愿提出申请,填写申请表以及家庭经济困难的相关材料,以班级为单位汇总,经班级评议小组初审并签署意见后报学校资助管理办公室。

4、严格国家助学金的发放使用和统计管理

为确保国家助学金及时准确无误的发放到每位学生手中,下学期资助人数较多,学校分年级发放。 为确保受资助学生及时足额的领取助学金,学校选派了思想觉悟高,责任心强的人员负责受助学生资助数据的统计和信息管理工作,及时上报资助工作动态信息,使资助数据统计准确、及时,无错报、漏报、重报情况出现。

5、 切实落实校内资助经费的提取和使用

为了落实校内资助经费的使用,学校每学期均从教育事业收费中提取不低于3%的经费,用于在校学生的资助。校内资助范围广,资助形式多种多样。例如:每学期奖励优秀学生、学生干部、特别困难学生学费减免等。确保这部分资助资金及时足额地发放到学生手中,我校从未出现过用物品抵偿助学金情况,使品学兼优的学生得到奖励,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得到适当的补贴。学生资助管理工作政策性强,惠及面广,信息量大。几年来,我校严格执行上级有关精神,扎实做好学生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评审、发放和管理工作。

三、存在问题

学生资助工作,政策性强、要求严,由于时间紧,还要确保质量,所以仍感到有不少力不从心的问题。

1、档案归类方面:要求的内容多,助学金的工作量很大。由于工作人员都是兼职,难免在时间上、材料的细节上不出现纰漏。

2学生资助系统的录入较为繁琐,特别是贫困生和校内资助的录入。因校内资助是在不断的发生着,这就要求资助系统也要同步更新,而使得其他的数据都要不断的调整,这个录入工作带来了不便。

3、国家助学金的比例偏低,造成部分班级(特别是实验班)供给矛盾突出。下次我们将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的向部分班级倾斜,以保证助学金工作的稳定开展。

四、下一步的打算

1、进一步完善校内资助工作。一是向领导汇报争取领导支持,尽快完善校内资助制度,是校内资助有制度可循,有原因可查,资助办公室有账目可记,会计室有专帐和分账统计。这样无论是学年度和自然年度都能够做到随要随查。

2、再一次细化秋季助学金的纸质材料。逐一审核,做到不缺项,不错项。

3、加强资助宣传工作。把校内资助成才,爱心助学的行为发扬光大,旨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促进建设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

为进一步落实吉林省资助中心《关于做好寒假期间向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送温暖工作通知》的相关要求,把党和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落实、落细,同时也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我校在寒假期间开展了“助学筑梦·点燃爱心之火”送温暖活动,具体如下:

一、领导重视、明确使命

(一)召开寒假送温暖工作会议。接到省资助中心关于寒假送温暖工作通知后,由校党委副书记、资助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组织召开寒假走访工作会议,各院党总支副书记、全体辅导员及相关学团工作人员参加,明确会议精神并具体承担寒假送温暖活动工作任务。

(二)开展贫困生档案摸底筛选。会后由校学生资助科与各院共同对全校贫困生档案进行分析筛选,经过研讨及与相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沟通后确定寒假送温暖走访名单,确定了本次走访的具体区域。本次送温暖走访活动计划共涉及到松原、德惠、四平、白城等区域20余个村镇,贫困生32人。

(三)认真制定送温暖活动方案。依据省资助中心《关于做好寒假期间向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送温暖工作通知》相关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关于20xx年寒假送温暖活动实施方案》,将本次寒假走访送温暖的工作目标和具体任务,分解到各院,明确了责任领导和责任人,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

二、积极筹备、认真落实

(一)确定寒假送温暖具体名单后,印制了《国家资助政策宣传单》及《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助学贷款宣传单》3000余份,在走访时大力宣传国家各项资助政策,使党和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深入人心。走访前,购买了大米、豆油等送温暖活动的相关备品。

(二)根据省资助中心《关于组织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担任“学生资助宣传大使”的通知》相关精神,确立由视觉艺术学院迟月、商学院李梦圆、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郭琳等获得过国家奖助学金的学生担任资助宣传大使,将国家各项资助政策、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贷款办理流程向母校及身边涉及到考学的亲友进行宣传和讲解,帮助他们的学弟、学妹及家长解除后顾之忧。

(三)学校高度重视本次走访送温暖工作,由校学生工作处处长、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亲自带队,不畏严寒,对吉林、德惠、松原、四平、白城等区域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开展了近十天的走访送温暖活动。在走访中,与学生本人及家长进行亲切的交流和沟通。每到一处,学校领导和老师都会细致了解学生家庭的基本情况、致贫的主要原因以及目前的获助情况,积极宣传党和国家以及学校各项资助及奖励政策,表达学校和各院对于贫困家庭的关怀和慰问,认真听取和收集学生和家长对学校资助工作及学生教育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此外,辅导员老师还根据受访学生的实际情况,向家长介绍孩子在校期间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情况,帮助他们有针对性分析和规划大学生活、明确未来努力方向,鼓励他们要勇于面对困难,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受访学生要勤奋刻苦学习,全面提升自身能力,坚定信心,以优异成绩和实际行动回报家庭和社会。

通过本次送温暖走访工作,为我校进一步做好学生资助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达到精准资助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撑。同时,对国家各项资助政策由学生资助宣传大使以及走访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大力有效的宣传。受访家庭对学校和老师长期以来的关心和问候表达了诚挚的感谢,纷纷表示此次走访让他们深受感动,一是让家长了解到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更有信心配合好学校,共同努力,将学生培养成才。二是感激国家和学校的资助政策和精心培养,受访学生也表示将不辜负学校和父母的期望,自立自强,加倍努力,今后尽己所能励志成才、感恩学校、回报社会。

20xx年以来,在区委及街道办事处的领导下,在社区的大力支持下

通过工作人员的不断努力,紧密结合社区实际情况,深入群众走访,了解群众的疾苦,为群众排忧解难,及时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中,社会救助工作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现将本社区2xx年社会救助工作总结如下:

一、做好春节前的低保金发放以及困难群众的慰问工作

根据上级安排,在传统的新春佳节来临之前,社区通过走访、评议、审批等程序,对部分困难群众和困难军人以春节慰问的形式予以救助,并联合有关部门将许多救济物资送到低保户手中,受到了社区困难对象和低保户家庭的高度赞扬。为使低保家庭过好年,我们将1-2月份的低保金春节前进行一次性发放,并每人发放了300元的春节补助款,节前一次性发放了50621元,让低保户安安心心过好年。

二、做好新申低保对象的'调查走访、上报工作

经过社区及低保员的上户调查,通过对申请对象资料的核查及邻里之间反映的情况,最后通过社区评议小组的公正评议,从9户申请对象中初步评议出6户家庭符合享受低保条件,并及时上报街道救助站。本年度新批低保对象6户9人,新增低保金2883元/月。

根据湘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xx疗救助工作

根据湘潭市岳塘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xx]31号文件《岳塘区大病医疗救助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我们对社区的大病患者进行及时的救助,从救助对象申报之日起到资金发放在四天内完成,使救助对象在最短的时间拿到救助款,这一改革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今年临时医疗救助27户,发放临时救助款67600元;重特大疾病救助2户2人,发放资金30500元;慈善金叶卡救助6人,救助金额3000元;住院医疗救助6人;日常门诊医疗救助12人,救助资金4200元;为社区所有低保对象购买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四、做好20xx年度年审工作

经过上户调查走访,根据低保户提供的资料进行核实,经社区评议

小组评议,社区共计对53户, 91人进行了年度审核,其中有7户异动情况,取消1户1人,620元,增标2户1人337元,减标4户4人541元,年审后低保金由原来的每月25804降到26784元,低保户由原来的53户变更为52户,低保人数86人,月救助水平达到人平元。

五、做好廉租房的申报工作

去年有3户低保对象和低收入对象申请廉租房,去年轮侯的1户对象已经入住廉租房,另外1户正在轮侯中,其中另1轮侯对象因病死亡取消资格。

六、做好残疾人工作

为落实上级文件要求,特为社区的重度残疾人15人发放补助金5040元。对5户阳光家园救助对象进行年审工作。

七、做好日常的社会救助工作

做好日常困难群众的政策咨询;做好每月低保金的按时发放;申请对象的下户调查、上报和低保对象的动态管理;低保数据的网络录入、更新和维护等等。并对所有社会救助工作每月及时进行了实事公示。做好老年人家居养老摸底调查工作。

八、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完成领导交给的其它工作。

协助社区完成领导交办的中心工作和其它突发性工作的处理,如社区城市管理、计生工作、民情调查等等工作。

20xx年度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有许多做得不够全面的地方,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提高和改进,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把社会救助工作提上一个更高的台阶,让每一位困难群众及时得到政府的帮助,感受党的温暖。

一、工作措施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在局党组的高度重视下,我县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股室为成员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了对流浪乞讨救助工作的领导,并召开了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专题研究会议,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明确分工部署,切实做好救助人员的救助管理工作,有力保障求助人员的基本生活。

2、成立机构,完善机制

为建立救助管理工作长效机构,县民政局设立了救助管理工作办公室,并配备4名兼职工作人员,兼职从事社会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登记工作。为了提高救助管理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业务办事水平,我局每都组织救助管理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通过学习使办事人员熟悉掌握有关《城县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规定》,从而促进办理救助的工作人员能不断提高办事水平和工作能力。

3、完善制度,落实责任

建立健全了救助管理工作制度,为确保上班期间有救助管理工作人员在位在岗,便于开展求助人员的救助工作,因此,制订了上班制度和请假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责任。根据救助管理工作要求,严格控制救助管理工作人员对求助人员进行打、骂、体罚和虐x受助人员等不良现象,一经发现,对管理工作人员追究直接责任,对受助人造成严重伤害的,根据情节严重,给予相应处置。

4、进一步加强街头救助管理力度。

各乡镇民政办和县民政局在日常救助工作中还坚持组织工作人员主动上街开展劝导工作,实行主动救助。积极劝说、引导街头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接受救助。对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集中活动和露宿区域加大巡视和救助力度。

5、规范管理,依法救助。

进一步完善救助管理各项制度,不断规范救助工作措施和程序,切实做到“自愿受助、无偿救助、依法救助”,切实做到重点救助,先治疗后救助,分别救助。从未出现过遗弃和使用智障人员等现象。对救助人员加强管理,了解和掌握救助人员的各种情况,及时化解矛盾和纠纷

6、工作到位,提高效能

自实施救助工作以来,我县每都救助了大量的流浪乞讨求助人员。社会救助方式主要有四种:一是流浪乞讨人员自主来救助点求助;二是公安、城管执行公务时发现并送至救助点;三对于无民行为能力的人员依照先医治后救助的原则进行救助;四是由其他救助站护送至我点的。我局为流浪乞讨人员为其提供返乡路费、餐费、医疗救助和临时安置的服务。对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员实行保护性管理,受助人员按照男女分开,成与未成人分开的方式管理。女性受助人员应由女性工作人员负责管理和护送。

二、亮点工作

1、人性化、亲情化做好救助管理工作。近来,我们特别加强对流浪乞讨人员中无行为能力和限制行为能力的人员救助和安置工作,认真做好全县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工作,对危重病人及时进行了医治和护送、救助率达100%,突出重点救助和特殊救助的原则,严格履行规范求助人员进、出、登记制的工作程序。对受助人员实行分类管理,对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实行开放式管理,做到了人性化、亲情化的服务,确保其在救助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20xx我县共救助求助人员1054人,接送安置“”地震赴外省就医伤愈返乡人员882人次,并给每人发放了当日生活补助费50元。同时,对全县35名地震孤儿进行了妥善安置,完成落实了“5·12”地震遇难人员1669人抚慰金的拨付与发放。

20xx我县共救助求助人员97人,其中未成人5人,老人18人,残疾人13人,安置精神病人2人并提供医疗救助。

20xx我县共救助求助人员140人,其中未成人2人,老人27人,残疾人10人,精神病人智障13人,安置精神病人7人并提供医疗救助。

2、按规定对符合救助条件的求助对象救助率达100%。我县将救助管理机构规范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各乡镇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加强了部门协作配合,明确责任,精心组织,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积极开展救助管理工作,切实保障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的合法权益。

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机构不健全,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改善,没有定点的救助站和专职的办公人员。我县救助机构不健全,全县没有定点救助站和安置场所,也没有专职的办公人员,不能进行大范围的流动救助,也不能及时的发现需要救助的人员,只能等流浪人员自主求助,对于行动不便和职业乞讨的人员救助困难。

2、职业乞讨人员难救助。街面职业乞讨人员的管理一直是救助管理工作的难点。管理职业乞讨人员我国对此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没有处罚依据,只能以劝说不能以强制管理,救助后,其又反回乞讨,如此反复救助效果不佳。

一、救灾救济工作

(一)加强领导,及时部署救灾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十分重视救灾工作,在灾情发生后,积极组织民政、农委等有关部门深入灾区核查灾情,帮助灾民解决种子、生产资料、资金和恢复重建的困难问题,尽一切努力减少灾害损失。市政府适时召开了全市防汛工作会议,专题部署了防汛备灾工作。市民政局多次下发通知,下派工作组15个40人次,督促各地做好防汛备灾、灾情报告和灾民救济工作,确保了救灾工作有序进行。全市严格执行灾情零报告制度,得到省厅的肯定。

(二)严格资金管理,保证灾民基本生活。全市在进行全面救灾款自查的同时,接受了审计、人大等上级有关部门近半年时间的延伸审计和监督检查。针对基层救灾物资管理不规范问题,市局8月份制定出台了《社会捐助款物和救灾物资管理规定》,提高了全市救灾管理工作水平。年初,通过2次调查,制定了全市20xx年春夏荒灾民救助方案,采取灾民自救、政府救济、社会帮扶、互助互济等形式,有效开展灾民救济工作。全市发放灾民救助卡万个,实施政府救助万人次,安排救灾款591万元,确保了需救济灾民每人每月30斤口粮。

(三)积极构建灾害紧急救援体系。我市切实加强救灾综合协调工作,在4月份启动了灾情会商制度,并建立了灾情会商的联络体系和会商工作人员库。按照《省特大自然灾害救灾应急预案》的内容,重新修订了《市特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并完成《市灾民紧急转移安置预案》、《市敬老院火灾紧急事件处置预案》的起草工作。确保按预案要求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将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四)积极引导灾民生产自救。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民政部门向灾民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教育群众树立抗灾救灾意识,自救自立,充分发挥救灾主体作用。各县(市)区政府积极协调,统一组织向修路、采矿、运输、建筑、林业生产等周边市场和外地转移劳动力10万余人;并号召灾民进山采集山产品,从事工商副业,发展庭院养殖和畜牧等增加农民收入。

二、城市低保工作

截止12月末,全市保障人员78743人,月发放保障金万元,累计发放保障金万元。全市城市低保人均补差达到63元,超过省里要求的人均补助60元的目标。

(二)严格资金管理。年初,全市落实地方财政低保资金预算540万元。省拨我市4229万元转移支付资金全部下拨到位。在国家补助资金没有及时拨付的情况下,全市各地民政部门积极协调财政部门,由地方自筹资金按月垫付发放保障金,做到了足额按时发放,维护了社会稳定。6个县(市)区通过银行、邮政部门全部实现了保障金社会化发放。

(五)深入开展社会保障试点工作。按试点工作要求,民政部门承担领取失业救济期满符合条件人员纳入低保,和对无力参加养老保险的城镇集体企业退休职工本人按低保标准发放生活费的工作任务。主管领导和救灾救济科人员都被抽调到市试点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任职,在及时制定工作方案的同时,利用全市试点动员会的机会,对各县(市)区领导进行低保业务培训。同时配合劳动部门对集体企业退休职工进行核定,保证了城镇社保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

查明原因,挖掘人性,合理安排

职业生涯管理问题研究论文

知识型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探讨论文

论文摘要:知识型员工具有自主性、创新性和较大的流动性,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题。传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针对知识员工的物质和精神的奖励已不再适应现代知识员工的发展,有针对性的为企业知识员工制定合适的职业生涯规划对知识员工的发展和激励将是一个新的有效途径。

论文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管理是把个人发展和企业相结合,对决定员工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并通过设计、规划、执行、评估和反馈,使每位员工的职业生涯目标与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相一致。成功的职业生涯管理可使员工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充满信心,把自己的工作与自己的职业理想有着紧密联系起来,进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自我认同感和对企业的责任感。由于职业生涯管理是在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制定的,可以将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员工的个人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减少偏差,有利于企业和员工的双赢发展。

一、知识员工的特点

“知识员工”这一术语是顺应知识经济时代而产生的。美国的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认为,知识员工是“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

1、知识性

知识员工一般拥有一项或多项专业知识性技能。如律师具有法律专业知识性技能,工程师具有工程知识性技能,会计师具有会计专业知识性技能,等等。他们往往通过一定的专业知识或技能的学习而获得专有性的知识信息技能,而这些知识是不能在短时间内容易学到的,他们工作创造价值主要是运用知识和知识所带来的技能,而不是简单的机械性操作与体力消耗。

2、相对独立的性格特点

企业中知识与员工拥有相对自主的性格特点,他们工作一般喜欢宽松的工作环境,不受约束的工作氛围,往往喜欢自主安排工作时间和工作事项,不愿意受制于他人的约束。工作中更加看重自我价值的实现,更加看重社会和他人的认,从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和认可中获得成就感。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在自身的生理、安全等需求获得满足后,会更加注重归属感、社会认同感甚至是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知识员工在获得了基本层次的需求之后,就会往更高层次考虑,实现自身价值,是专业知识有用武之地,这才是他们需要的。

3、工作的创新性

现代企业知识员工为企业增值主要是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信息和专业技能,他们更喜欢从事创造性的工作,喜欢挑战新的任务,在完成一件有困难和复杂的任务之后,他们可以从中获得很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这是他们从事其他工作所无法带来的。特别是对于高新技术企业,企业发展的核心就是技术,知识员工的技术知识就是生命,一方面是他们自己喜欢创新性的工作,另一方面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

4、较强的流动性

知识型员工占有特殊生产要素,这种生产要素是隐含于他们头脑中的隐性知识,是一种资产的专有性,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终生财富,是一笔宝贵的无形资产。他们的工作往往不受企业的束缚和限制,所以在拥有知识型员工的企业很容易出现员工跳槽的现象。如果企业给他们的工作环境较差或者工作性质本身没有激励性,由于他们有能力接受新工作、新任务的挑战,很容易跳槽到更适合自己发展的企业去。特别是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这种频繁的跳槽往往会给企业带来致命的打击。

5、劳动成果难以衡量

知识型员工的工作往往会跨越组织的界限,以团队的形式共同完成某一项任务,最终的成果是团队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为个人绩效的衡量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另一方面,由于知识员工的工作成果往往以自己的思维创意、管理创新的形式出现,很多时候是自己的一些灵感带来了企业某些产品或项目的突破性进展,而这些思维创意则很难像机械制造或计件工资那样可以量化,所以从这个角度考虑,知识员工的价值也比较难衡量。

从上面知识员工的特点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知识型员工不只满足于对现有物质奖励的低层次需求,而且更加关注个人价值的实现,进而在企业中会比较关注自身职业发展前景和升迁,同时他们也比较重视企业为他们提供的环境是否有利,因而,为知识员工制定合适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对于他们的工作激情和工作动力的提升有很大帮助,同时也为企业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二、知识型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方式

1、企业与知识型员工共同建立职业生涯规划

企业首先应该认识到,企业是员工发展的坚强后盾,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努力工作,企业为员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也应该考虑员工的自身特性来设计,特别是知识员工的特殊性对企业来说更应该充分结合知识员工的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而员工也应该认识到自己是企业中的重要一员,是组成企业的重要细胞,离开员工的企业是一个没有活力和动力的企业,但同时也应认识到自己职业生涯的规划应该要与企业组织的战略目标相一致,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专业知识得到更好的发挥,最大程度上完成自身与企业的共同进步。所以企业与员工共同建立职业生涯规划要注重企业与知识型员工的互动与沟通。

首先企业要结合组织的战略方向和目标,确定工作岗位需求和未来人力资源配置计划,然后在此基础上充分分析知识员工的兴趣爱好、专业知识、性格特点,然后依据这些因素来制定不同知识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而不是盲目的或者只考虑企业发展的需要,忽略个人因素,这样的职业生涯规划对知识员工来说是缺乏激励作用的。

同样知识员工在制订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时除了要考虑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兴趣爱好外,还要将企业的战略目标考虑进来,然后考察目前和将来可能的企业工作岗位的发展和空缺情况,制定符合组织发展战略的职业生涯规划,这在以后的职业晋升中更加切合实际,也会有更多的机会参加企业相应的培训,否则不切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很难成为现实。另外,通过建立企业和知识员工的共同价值目标也是实现企业与员工共赢的方式。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更新越来越快,知识型员工对知识的不断学习的欲望不断增强,他们力求进一步发展和提升来到达知识更新和发展的目的。由于他们更注重自身价值的实现,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更注重情感精神上的激励因素,而物质因素则是其次的。所以企业通过参与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员工的兴趣、愿望和理想,寻找其与企业理念的最佳结合点,从而树立共同的价值观。通过为这些员工创造一种价值理念,使员工与企业达成一致的价值目标,让他们有更大的责任心和工作动力,这样才能更好的留住知识员工,实现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的双赢目标。

2、知识型员工自我职业生涯规划

知识员工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要积极主动的与管理部门进行沟通,确定自己的集中发展路径。员工职业生涯自我开发基本上有三个方向:纵向发展、横向发展,向核心方向发展。

首先按照通常的职业晋升路径向纵向发展,即职业等级由低级向高级提升,逐渐达到组织中的一定等级层面的发展路径。这是通常的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发展路径,但要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特点和组织中相应岗位的特点来考虑,比如一个技术类的员工在考虑晋升时可能是管理层面的,而这可能不符合自身的性格特点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可以考虑其他晋升路线。而且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组织的结构变化也会对自我职业生涯管理产生重要影响,组织结构的扁平化、网络化发展趋势,晋升路径中的中层级别岗位大大减少,上升的机会也越来越少,所也在这种情况下,要考虑其他发展路径。

第二种发展路径是横向发展,即在同一层次不同职务之间的调动,或沿着一种职能或技术方向移动,这种横向发展可以发现员工的最佳发挥点,同时又可以使员工积累各个方面的经验,为今后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这种职业规划路径一方面可以使得自身的专业技能得到进一步提升,丰富各方面的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为以后更大范围内的职业晋升创造更多的机会。另一方面如果是同级别相关知识工作的转换,可以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经验,关联度比较大,这样如果以后工作调动可以减少培训的成本,同时还因为更换了工作环境,对知识员工激励作用也比较大。

第三种是向核心方向发展,虽然职务没有提升,但是却担负了更多的重任,有更多的机会参加各种决策活动,不断接近组织核心,并成为组织的核心骨干发挥作用。通过让知识员工参与更多的创造性活动,承担更多责任,实际上相当于职位的进一步提升,所带来的心理效应是一样的。特别是在知识性比较强的咨询类和IT企业,知识员工可以参加更多、更加大型的项目与企业组织的高层共同制定决策,不断接近核心组织。员工自我职业生涯规划时可以将这个因素考虑进去,为自己的晋升路径提供更多机会。

3、多通道晋升机制

改变传统的职业生涯路径,建立多通道的职业晋升激励机制,通过一种改进的职业生涯规划路径使知识员工可以在更大发展平台更大范围内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这对知识员工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激励机制。例如,实行双梯阶职业晋升激励机制,即形成两条平行的职业生涯路径,如管理职业生涯路径和专业技能职业生涯路径平行进行。管理型知识员工可能更适合管理梯阶的晋升,他们更喜欢制定决策,发挥自己的领导才能,当然也会相应的承担更多的责任。而对于技术知识型人员来说可能不适合管理型梯阶的晋升路径,他们更喜欢自由宽松的工作环境,也希望能够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才能,这样如果晋升为管理阶层则非常不合适,如果设计了技术梯阶的晋升,这符合他们更强的独立性,和利用自己所拥有的更多专业活动的资源,包括知识和经验。在两条路径的平行层级结构中,相同级别的人员具有同样的地位、报酬和奖励。这就使得走技术梯阶的知识员工能与管理型知识员工享有平等的发展机会和发展层级。这种双梯阶职业晋升激励机制还允许技术型知识员工自行决定其职业发展方向,他们可以在两条平行的管理和技术梯阶之间横向移动,发展机会大大增加。

三、结论

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企业不断的学习和进步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而知识员工对于企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培养知识型员工的忠诚度,建立合理的知识员工激励机制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而通过为知识型员工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提高知识型员工忠诚度,减少其流动性的重要途径。

建立合理的知识型员工职业生涯规划需要做到知识型员工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组织的整体发展战略相匹配,个人发展服从于企业组织并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服务,要把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把企业规范转变为员工的自觉意识,形成内在驱动力,在可以预见到的时期内和可能的晋升路径下提高知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更好的发挥知识员工的内在潜力,最终达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管宝云,赵全超.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型员工成长需求与激励机制设计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4)

2 李传裕.企业知识型核心员工的激励探讨.企业经济,2006,(3)

3 彭万.略论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及其管理策略.学术与研究,2006,(2)

4 程浩.知识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激励机制的探讨.集团经济研究,2006,(12)

5 严荣.知识员工的理想职业生涯规划.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2004,(2)

6 李仲秋.知识型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模型探讨.集团经济研究,2006

做好电力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论文

【 摘要】 :随着经济发展, 电力企业之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各电力公司都在不同程度的流失着不同层次的人才。究其原因出了竞争日益激烈之外,职业生涯规划管理落后,也是很重要的原因。本文主要对电力企业从业人员职业生涯现状及规划进行分析,并针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希望给电力企业的发展以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 】:保险;从业人员;职业生涯规划

一、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内涵

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是指企业及其员工把个人发展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相结合,从整体上分析影响员工职业生涯的个人和环境因素,制订相对应的员工个人职业发展战略规划,并创造各种条件促成这种规划得以实现,进而促进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职业生涯规划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吸引优秀的人才加入企业、留住企业的核心员工,还可以帮助企业的员工,包括普通员工在内,了解自己的职业发展前途,清楚地确定自己职业道路上的目标并付诸行动去实现,不但可以增强人员稳定性、员工工作积极主动性,也将会显著提高企业工作绩效。

二、电力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一)电力从业人员职业生涯现状

根据调查浙江某个电力公司的数据显示,电力从业人员无论是在男女比例,还是学历方面都不均衡,具体如下表1所示。

表1 基本情况统计(共110人)

项目

人数比例

性别男

年龄35岁以上

31-35岁

26-30岁

21-25岁

学历大专及以下

本科

硕士及以上

专业技术

职称高级

中级

初级

从表1数据也可以看出,从学历的高低来看,高学历人数相对较少,大部分人员的学历集中在本专科学历。从人员年龄构成来看,说明保险公司的人员年龄结构较为年轻化。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几乎所有员工都有职位晋升的心理需求,无论是专业技术岗位还是在行政管理岗位,都希望能有进步的空间和机会。员工需要一套科学公正完整的职业发展通道,参见表2。

表2 个人的的职业目标统计

个人的的职业目标

排名项目票数百分比

1在本专业技术领域获得更多培训机会,提高职业技术能力。

2能够走上行政管理岗位

3能够进一步提升专业能力,成为部门技术带头人。

4从事富有挑战、令人兴奋的工作项目

5能够拓宽现在的工作领域,得到多方面发展

6从当前专业技术走山来,进入其他职业领域。

7从事有挑战的工作任务,不在乎职位的晋升。

(二)电力从业人员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需求结合的不紧密

电力从业人员职业生涯规划基本上是电力企业自行制定的,没有与电力从业人员进行必要的沟通,因此也就不能真正体现电力从业人员的职业发展需求。因为每一个人、每一个岗位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不相同的。电力从业人员职业生涯的规划是基于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发展规划双赢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二者若不能有共同点,求同存异,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电力从业人员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电力企业应结合员工的目标对其进行有步骤、有计划、分阶段的进行职业能力开发,以培训进修、轮岗锻炼、工作加压等手段帮助员工进行自我提高,最终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2.职业生涯规划实施不到位

电力企业在引入职业生涯规划的思想之后,人力资源部会同各个部门初步进行了员工测评、岗位分析等基础工作,但是后续的规划工作实施不到位,基本上都是有始无终,例如,在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上做的不到位,不能很好的对新员工进行上岗引导和岗位配置、没有帮助员工形成新的职业自我概念等;在用人机制上,“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还没有真正形成。此外,公司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辅导和教育引导做的也不到,很不到位,沟通不彻底,缺乏监督、落实机制。

3.缺乏个性化的培训与引导

电力企业经常进行培训工作,但大多数培训都不能从根本上激发和挖掘员工的潜力,为其职业发展奠定基础。培训只是使员工获得应付现职岗位上服务技能,而没有从根本上考虑他们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这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了员工的知识扩充和能力提升、限制了员工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抑制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具有不同能力和气质的人适合不同的工作,而能力、气质与知识和技能都没有太大的关系。在电力企业中适合做业务人员;语言能力,可以良好的运用语言进行表达、交流。电力企业应根据员工的能力来制定其职业生涯发展,例如业务员到业务经理。随着电力从业人员能力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企业也应对其工作进行适当的调整。

4.用人机制不完善

就电力企业来说,虽然企业在发展,数量在不断增加,但是电力企业在用人机制上尚不完善,“以人为本”的用人观尚未真正形成。员工主要以业务人员和管理人员为主,依靠关键员工进行拓展业务,通常是一人身兼数职,人员构成单一,对员工的管理仅停留在业绩上,易于管理。然而,随着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员工队伍也在壮大,业务分工细化,人员结构复杂化,管理难度加大。而公司的管理仍和以往相同,更多是仅仅关注员工的短期业绩,却忽略了人力资源长远可持续发展。同时,再加上电力企业比较特殊,在制定管理政策上虽然考虑员工情感因素,但是核心员工的心理诉求和发展需求无法得到关注。造成核心员工流失。归根结底就是因为用人机制不完善。

5.不注重职业生涯短期效应

随着电力公司不断快速增加,电力公司之间争抢好的电力业务员造成业务员生涯短等问题,此时,大部分电力企业不注重电力从业人员的职业生涯短期效应,也不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致使很多电力从业人员流失。

三、电力从业人员职业生涯规划的建议

1.职业生涯规划要与企业进行结合

电力从业人员职业生涯的规划是基于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经营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建立的,因此必须有效的解决电力从业人员职业生涯规划的各种问题。电力企业应在实际的企业管理环节中多下功夫,例如提高福利水平,优化薪资结构,增加员工培训层面,搞好员工关系,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等等,让员工在企业中有一个公平、公正、科学的发展环境,有一定的个人空间和期望。让电力从业人员在企业中有最大限度地发挥空间,延长电力从业人员在企业里的服务时间。此外,企业有必要以开放的心态,来建立完善的真正意义上的电力从业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而不是做表面的文章,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最终留住员工的心,尤其是核心的员工。

2.充分利用并创造条件,促进自我发展

很多时候,坏事可能变好事,关键是事在人为。电力从业人员应积极的筹划自己的未来、努力奋斗、武装自己,寻找各种机会学习、提高,最终增加了自己的竞争力。即使企业不重视员工的发展,自己也不能在思想上放松要求。今天经营状况好,并非意味着永远经营状况好。随着我国加入WTO,电力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如果不注重职业生涯的规划,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个人来说,都是非常不利的。

3.完善电力从业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的.相关培训

电力企业要在国际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必须以知识为基础,把培训作为企业生存发展所必须开展的工作,帮助员工补充和更新知识,提高技能。它以其内部对知识的学习能力和技能的更新能力的提升,保证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因此,电力企业应该以培训为依托,以员工职业生涯发展为核心,使企业发展目标与员工个人发展目标联系起来并协调一致,达到员工个人事业成功和企业发展的双赢局面,这也是是企业保留人才、形成核心竞争力、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建立了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管理系统后,培训更是帮助电力从业人员顺利达到职业生涯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

4建立以人为本的用人机制

建立以人为本的用人机制关键是要公司领导者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因为领导者的管理理念对员工职业生涯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具有重要影响。由于电力企业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还不是很长,员工年龄结构年轻化,员工的个人职业发展需求强烈,需要公司给予关注与重视。因此,公司经营者和管理团队必须对包括核心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在内的各项日常规范管理工作高度关注,切实加强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理念、方法和技术的更新和学习,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管理理念,建立以人为本的用人机制,规范企业经营管理行为,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和效率。要在企业内部营造尊重人才、培养人才、锻造人才,为人才搭建成长平台。

5客服职业生涯短期效应

电力企业应充分认识到电力从业人员的职业生涯短期效应,尽可能的利用各种方法来客服职业生涯的短期效应。首先可以规范职业生涯管理制度,完善的培训开发体系、绩效考核体系、有效的激励机制等。其次,可以实行晋升、轮岗和岗位淘汰,通过晋升,让员工充分体验到公平合理的用人制度,同时也使企业的人力资源达到合理配置;通过轮岗,有助于员工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位置;通过淘汰可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总之,这些对于客服职业生涯短期效应起着积极的作用。

结语

总之,电力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必须拥有一支稳定的电力从业人员队伍。企业进行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帮助员工选择正确的职业方向,更好地激励员工,发挥其能动性和创造性,在实现其自身价值的同时,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达到企业和员工的“双赢”。

参考文献:

[1] 张莹.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版.

[2] 王璞.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优鉴[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 3 月第 1 版.

[3] 杜彬彬.现代企业职业生涯管理与员工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兰州学刊,2010,(3):23一25

格式什么的都不重要,就说内容吧!1.总结别人规划,看他以后发展意向,估量他在单位能待多久,是否和企业岗位锁赋予他的规划是否一致,研究的真正目的是岗位匹配程度。2.理论上说公司锁赋予岗位的规划有时候也可以改变的,双方尽量使匹配度提高。完全匹配的岗位,员工的效率是理想状态。3.目前的人力资源严重短缺,即时岗位的员工不匹配,但是考虑到人力资源储备和招聘,就会勉强继续,这样造成员工不满,人员流动大4.哎!~对策还真难说阿~我们天天研究的就是这个,就是趁现在这样的机会金融危机,劳动力剩余,多储备优良劳动力,逐步替代不匹配人员总之阿,我们的工作就是忍阿~~~忍~~~~~哎~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陈安之说过: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特别是在现在这样一个充满活力又极端残酷的社会中,每天都在创造着新的传奇,创造与颠覆,裂变与整合,竞争与合作,人人都很难过上平淡而惬意的生活,而就算是那些非常优秀的所谓成功人士,也并没有真正了解和正视过自己究竟需要怎样的生活,也没有考虑过什么样的职业发展才真正适合自己。 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来说,首先学历是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自己的能力。在毕业前怎么样做好毕业后的准备,以及怎么样才能使自己得到招聘者的重视,怎么样才能写好刚毕业的个人简历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还要多了解一些企业招聘人才的时候选人的标准和方法,要找到好工作,就要证明自己是他们要的人才。其实从加入大学,就应该开始这方面的准备。此外,除了基本的专业知识,公司看重的是你的素质,比如沟通的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自我管理的能力等。 职业能力由三部分组成:态度、知识和技能。针对具体的行业和其中的职业方向,其知识和技能有更明确的要求。其中,态度决定一切。知识的获得相比对技能来说更容易,可以通过自学,从互联网上查阅大量信息,加上自己的归纳整理,可以获得。知识的学习可以是个人行为,但是在工作中与同事交流和探讨,是梳理自己知识的很好的方法。知识是为了来用,为了解决问题的,可以使用你的知识解决问题,就转化成了技能。技能是无法靠看书,或从互联网上查阅信息获得的,必须自己亲自做过,从实际的工作中获得体会。技能的提高,可以通过反复的实践和练习,找到体会,这样花费很多时间,也可以跟着师父学习,快速从师父哪里学到。所以在职业生涯规划中,一定要有一个师父,才能帮助你快速掌握技能。 读大学,专业是一个方面,关键是学习喜欢的东西,学习也是一种能力。另外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培养自己的能力,也就是专业知识之外的能力,最好给自己一个明确的能力培养计划,在毕业的时候,能展现自己的能力,找一份好工作相对来说就会比较容易。 要多认识社会上都有什么样角色,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是我们大学学习的全部。大学的关键是提升自己的素质,只有认识到这一点,并在大学中锻炼和提升自己,才能算是真正的大学毕业。IBM大中国区现在的总裁钱大群先生,刚进入IBM的第一份工作,就是一个磁带的管理员。任何一个工作,都有加值,都有人做出成绩。学会把一个工作认真做好,做到比别人好,是我们刚开始工作的基本。不仅要做好领导分派的工作,还要知道什么工作在公司更重要,主动去做。眼睛要学会向上看。 具有十几年跨国IT公司管理经验和多年本土IT服务公司管理经验的北京力鼎创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顾问甄进明先生曾说过,人生的职业发展可以分为一下几个阶段: 1、职业萌芽阶段:基本上对应的是大学生的在校学习阶段。由于我国高校的教育仍然是偏重于知识教育,教授专业知识,缺乏基本的职业发展教育和素质培养,例如大学生不了解职业发展规划、不了解企业的运作、不知道自己找什么样的工作、面试是不能证明自己的素质能力。致使很多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或进入工作后,很长时间不能适应工作环境,不能正确定位自己。 2、本阶段职业规划的重点:探求专家喜欢的行业和职业方向,初步了解行业公司的基本运作,重点加强自己的职业素质培养,例如基本的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3、适应工作阶段:这个阶段是开始工作的0-5年的过程,初入职场,接到公司分配的工作,从开始学习怎样工作,在别人的指导下,承担公司中的部分工作。慢慢适应了职场的环境,掌握了工作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成长为一名可以独立工作的合格的工作人员。 4、本阶段职业规划的重点:明白公司的运作,学习工作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在公司工作的基本方法,加深对行业的了解和本行业的职业方向,确定自己的专业化职业发展方向。例如在IT服务公司,可以选择项目经理、IT架构师、IT系统工程师、IT应用工程师、咨询顾问等职业方向。开始从技术、专业方向、职业化素质三个方面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5、团队贡献阶段:这个阶段是工作后的4-9年的过程,技术上的进一步提高,职业素质的锻炼和提高,从一名独当一面的工作人员,成为一个能带领一个团队完成工作的重要人员。把自己的经验和体会,分享给团队,积极影响团队成员,作为技术负责人或团队领导,解决团队中的问题,实现团队成功。 6、创新贡献阶段:一般是工作10年、15年或20年后,成为这个行业和职业分享上的专家,不仅指导公司相关方面的工作,更能结合行业发展的趋势,公司业务环境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用更有效的方法,帮助企业获得成功。 职业生涯规划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知道什么才是适合自己的职业。其实,无论是什么职业,简单地说来都只是我们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的而做的努力而已,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才能更好地帮助我们完成梦想。工作的目的不仅仅只是简单的为了工作而已,工作是为了实现自我。19

关于乞讨者的毕业论文

。。。。。鉴定回个话

积极面对人生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议论文700字高二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贝多芬的一生,辉煌而又冷漠。

贝多芬的乐曲,用完美来演绎最恰当不过。

日夜星辰,熠熠生辉,殷红的鲜血点点洒落在那凄美的旋律中,欢笑的背后,是无人倾听的压抑与哀愁。

站在莱茵河畔,望尽都市的繁华。天空中的点点星辰,向下望着,望着这片宁静的土地,望着那角落中无人走进的内心。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贝多芬曾经这样说。而我从这句话中体会出他的坚毅,他的绝望,世间无声的抗议和命运大门关闭的痛苦,他是一只苍鹰,本可以翱翔于天空,一展雄姿。但在那时,并没有出现生命中慧眼识珠的贵人,一个也没有。穷困和失聪已将他折磨的不成人形,死神的身影在他的身边飞舞,但他默默地舔着自己的伤口,用顽强的双眼藐视着这个世界,命运并没有让他屈服。

但在最后他还是虚弱的躺在病床上,带着对人生的最后一点眷恋,失望的闭上了双眼。

活得如此孤独,而死后却光芒四射。

我迷茫了。

难道贝多芬永远都是空中楼阁,无法被人欣赏?难道造物主在造就这一传奇之时为他铺上了一层薄膜,使他与世隔离?为什么这样一位天才注定只活在孤独与冷漠之中?为什么在爱情与欢乐向他迎面扑来之时,却又无情的被命运之神驱逐?我不明白,为什么他的一生都不为世人所接受,难道名利与辉煌只有在死神降临以后才扑面而来,像暴风骤雨一般汹涌澎湃。我害怕,我担心这样死寂后的辉煌。

而他的乐曲,在世俗和尘埃中漂泊不定,终于在他离世后流传千古,点评家争相发表演说,赞扬贝多芬顽强的毅力与天才般的`思想。无时无刻身边都不时响起他在绝望中谱写的乐曲,但是逝者长斯,尘埃已去,贝多芬拥有的只是不被他人所接受的孤独,他无法享受到人们对他的仰慕与赞誉。

有人憧憬世外桃源的闲暇,有人向往雨后天晴的愉悦,有人幻想无忧无虑的自得,而我——一个对梦想和未来充满希望的零零后女孩儿,向往的却是那份被孤独闭锁的美好。

我渴望孤独中的安逸,更是向往从古至今以来那些幽居山林的隐士,但我并不是看透世间红尘而消极避世,仅是向往那份安逸。

也许是习惯了孤独,才慢慢适应了孤独。很多人对孤独的见解是错误的,他们认为孤独是人生一大痛事,但我认为孤独也是一份美好,它犹如雨露,滋润了人类干涸的心灵。

对于青春期的我,每周五回到家,放下肩上的重担,把沉重的书包重重的甩在沙发上,轻松踏进书房,与孤独和黑暗为伴,是对生活的一种发泄。只有孤独时,才不会被外界扰乱心境。在孤独中你才可以沉思生活中的困惑,沉寖在孤独中,你还可以多个角度思考问题,考虑自己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反思自己的不足。

孤独并不需要别人可怜。你可以与孤独结友,因为这世上值得你相信的朋友少之又少,所以你只能选择相信自己。

我喜欢孤独。脆弱的人都经不起生活的打击,我就是这种脆弱的人。每次打击于我而言都似晴天霹雳,这时我便与孤独为伴,在孤身一人时反思自己,沉思自己将来的路该怎样走。

我喜欢孤独。被生活欺之后,正如诗中所描绘的“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正是被生活到,才变得不堪一击,不再相信生活。这时,家人和朋友的劝慰都是徒劳的,只有自己说服了自己才能明白更多生活的真谛,然而,只有在孤独中才能有所创造。

很多震撼世界的发明又何尝不是在人们孤身一人时创造出来的,因此,孤独可以给人带来灵感。

孤独的人并不是可怜的人。在我眼里,孤独就是快乐,在孤独中你可以领悟到更多生命的真谛,获得更多生活的感悟。孤独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让自己的生命更加绚丽,孤独又尝不好?

微笑是人类最美丽的表情。她是以自信架起的希望灯塔,是弱小者手心的一片爱的阳光,是乞食者心中的一块甜美的奶酪,是智者融化冰山的熊熊烈火。无论你是经受着风吹雨打,还是沐浴着阳光雨露;无论你是已攀上了顶峰,还是被困于巨谷深渊,生命的微笑都能感化潮湿的心情,抹去不悦的色彩。

还记得海伦凯勒吗?当她的生命在黑暗里碰壁时,正是沙莉文老师那微微的一笑,使她感悟到了阳光般的温暖。她说:“温暖的阳光照在我的脸上,我的手指触到了鲜花和叶子,我意识到春天来临了。”

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说:“微笑是一种神奇的电波,它会使别人在不知不觉中同意你。”在一次盛大的宴会上,一个平日对卡耐基很有意见的商人在背地里大肆抨击卡耐基,当卡耐基站在人群中听到他高谈阔论的时候,他还不知道,这使得宴会主人非常尴尬,而卡耐基却安详地站在那里,脸上挂着微笑,等到抨击他的人发现他的时候,那人感到非常难堪,正想从人丛中钻出去,卡耐基的脸上依然堆着笑容,走上去亲热地跟他握手,好像完全没有听见他讲自己的坏话一样。后来,此人成为了卡耐基的好朋友。正如雨果所说:“微笑就是阳光,它能消除人们脸上的冬色。”

微笑不仅能让人驱走心灵的阴霾,还会让人变得友善。有一次,一位窘困不堪的乞食者将手伸到了屠格涅夫面前,但屠格涅夫找遍身上的每一个角落,什么也没有。于是他紧紧握住乞者的手,微笑地说:“兄弟,很抱歉,今天我忘记带了。”乞讨者眼里荡漾着异样的光芒,感动地说:“这个手心,这个微笑,就是周济!”

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管失败还是痛苦,我们如果能快乐地笑一笑,高歌生活多么好,蓝天白云多么美,那我们就会获得微笑的幸福,甚至能拥有金灿灿的硕果。朋友,快快亮出你的笑容吧!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乞讨老人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家都知道乞讨者吧,他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进行乞讨。在学校这样人流密集的地方,当然也少不了他们的身影啦。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述一个关于乞讨者的事。

我学校门口经常有一个乞讨的老爷爷。他的左眼特别红,红的吓人。他每天都端着一个铁碗,拄着一根拐杖,厚着脸皮向人们乞讨。虽然没有多少人给他,但他好像并不气馁,继续讨要。刚开始还拿着一个口琴在吹,见没人给就干脆不吹了,直接讨要了。直到有一天,我满心怜爱地给了他一块钱,他含糊不清地说了些感谢的话就走了。虽然这一块钱很少,但对我来说这一块钱可以帮助他。回到家,我把这事儿告诉了我爸。爸爸说:“现在很多,你可能上当了。”之后我就开始在背后偷偷议论他可能是之类的话。但后来,我发现他好像很需要钱,就不在胡说了。

我后来想了想,我爸说的可能也对。因为我也不知道他要钱干嘛。如果真是,那我可亏了。不过,关于他为什么要钱,要钱的目的是什么这个问题,变成了一个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愿意知道的一个“迷”。

2008年5月12日的四川大地震,让我们看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地震后,送来慰问的同时,也送来了一批批资金、设备、药物和技术人员;国内的捐款处和献血站排成一条条长龙。一个靠乞讨卫生的老人,把平时攒下来的200元都捐了,他说的第一句话是“灾区的处境比我们更惨、更,他们需要我们的帮助,即使捐的钱是微不足道的,也是我们的一点心意。”这时,我的眼睛湿润了。

擦皮鞋的叔叔

在的那一条街,有一排擦鞋匠们,他们总是在边不懈的等候着,在烈日炎炎的一天,爸爸带我来到那一排埋头工作、汗水淋淋的鞋匠面前,请他们擦那双灰不溜秋的鞋,临走前,爸爸递给他们一张一元的纸币,我问:“你们喜欢这份工作吗?”他们点点头,说:“我们靠这些钱养活着家人的同时,也为你们服务,我们感到快乐……”

爱“”的妈妈

小时候每当下雨走在街上,妈妈总会用那把小雨伞盖在我头上,右手领着我。而她左肩总是湿的。每当这时,我总会问:“妈妈,你的左肩怎么湿了?”“那是风斜刮的雨!”她慈祥地笑着回答。随着我的年龄的逐渐增长,也知道了左肩总是湿的秘密。

一次又一次的,让我学会珍惜。因为珍惜,我记录了这所有的。

乞讨,大家都知道,在我们这些在城里生活的小孩,当然不会感受到这种流浪的凄苦。我遇到过这样的一位让我终生难忘,或许会让我在人生的道路上的一次转折。

我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每每遇到这些流浪的人,我都会起一种怜悯,在我的记忆中,我看到了我见过唯一的最特别的一位7旬乞讨老人,她,一身深蓝色的补丁衣,头发梳的一丝不苟,她,在我的第一感觉,像是一位十分低调的人,这时,我的一种怜悯之心一下子从脑子里涌出。我的感觉很敏感,我不知是我上前去给她,还是等着她来向我……”可是,她没有,我以为她没有看到我,于是我立即掏出1块钱跑上前我去,直放在她的手里,她没有碗,但我并不那么好奇,仿佛她不需要拿一个碗,否则会将这一身的衣服上加了一个瑕疵。我正在幻想中,这时,那位乞讨的`老人并没有继续走,我在这时也在看她。一步一步的,她向我走来,我十分害怕,这时,那位乞讨老人张开她那个干裂的嘴唇,说:“谢谢,我是需要,但是我不要,小姑娘,我送你一句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们一起加油。”

后来,我在原地看这那老人离我越来越远的身影。

一个人从呱呱落地起,就感受到了时间的存在,时间是不等人的,它是最刚正不阿的人,它永不停息,也永不疲倦,它掌握着世间一切的生死存亡。

对于时间,人们常用“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来形容它,古代不知多少文人墨客描写过它,有陶渊明的“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到萧绎的“尺璧非宝,寸阴可惜”。可见,古人们已经明白了惜时的道理。

我们对时间无法提要求,也无法让它走慢点,只有珍惜它,才能做更多的事,鲁迅也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我们要学会惜时、用时,才不会掩埋在时间的长河中。

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一生写了91部小说,创造了文学史上的奇迹。他为何能写这么多呢?原因就在于他惜时,不干无意义之事,他把时间大多用在了写作上,才能这么厉害。雨果写《巴黎圣母院》时,只用了十个月时间,一部长篇小说就问世了。他与巴尔扎克一样,也极惜时,他将衣服锁在柜子里,就是为了不出门而节省时间。

有些人常抱怨说:“时间不够”。那只不过是一种借口罢了,如果他们专心去做,不浪费一分一秒,再短的时间也会变长的。

时间是有限的,我们要好好利用它,不虚度年华,不悔恨昨天。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内涵,我们要用有限的时间,去创造无限的价值。

时间是公正的,不会多给一分一秒,与其如此,为何还要向它乞讨呢?所以让我们一起去惜时、去用时,去创造价值吧!

天色渐渐昏暗下来,刺骨的寒风嗖嗖地刮着,天空被笼上了一层灰色的薄纱。

他,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两鬓早已斑白,脸上早有了皱纹。老人身穿一件满是补丁的过时旧布衣;背着一个早已褪了色的,同样缝满补丁的挎包,裤子是参差不齐,一缕缕线迎风飘动,下面还露出了大半截光着的腿,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脚上的“鞋子“只不过是包了一层布罢了,而且满是泥土和风尘。

老人拦下正在回家的我,我定盯看了一眼这位老人:饱经沧桑的面容让他在寒风中显得更加憔悴,被岁月打磨了的老人在此时显得是多么的不堪一击。“啊,啊——“他向我伸出他那双满是老茧的双手,乞求的声音从他那掉光了牙的口腔中断断续续地传出,我瞥见了他手中的钱,猜到了老人想要什么,但一想到妈妈说过他可能是一个钱的,我正要掏钱的手又缩了回来,冲他轻轻摇了摇手。“啊,啊……”老人似乎并不甘心,继续向我乞讨,颤颤巍巍的声音拨动着我心底的每一根弦。

算了!我狠了狠心,一咬牙,转身离他而去。我又回头,老人那张苍白的面容上尽透出他的沮丧、失望和冬天的落寞、寂寞。可过了一会儿,老人又好像重拾信心,向路人一次又一次地乞讨。“啊,啊……“含糊不清的口音从远处传来。有些路人同我一样,扭头而走,老人只是一次又一次失望,有些好心路人递给老人一些钱,他便如获珍宝,一次又一次向那位路人鞠躬道谢。

寒风中,老人蹒跚地走向板凳,轻轻坐下,摊开了紧攥着钱的手。他一遍又一遍抚摸着那些钱,嘴角划过一丝微笑,半响,老人站起身向街那边慢慢踱去,那早已驼了的背扣住了我的心弦。“等一等!”我向老人奔去,从怀中抽出10元钱。老人愣在原地,脸上满是惊讶、不可思议。我把钱塞给了老人,老人用颤抖的双手接过我递给他的钱。当我触摸到他那双冰凉的手,看着他埋得更深的腰,听着欣喜若狂的一声声啊,啊声时……

远处的灯火亮了,我热泪盈眶,因为这一刻,我给予了老人温暖;这一刻,触动了我的心灵……

流浪乞讨人员论文开题报告

通过我的观察,现在大街上乞讨的人大部分是假的,有的人利用人们善良的心理,作这种欺感情,不劳而获的行当。我曾经救济过好几个说钱包丢了,无法回家的人,虽然二,三十元不多,但觉得帮人一把是举手之劳的事,当孩子们告诉我这些都是人的伎俩,我无法相信这是真的,当有一天在超市遇见一个我曾经帮助过的人,他正在超市买熟食,看见他连价钱都不看买的都是很贵的东西,那一刻,我如同吃了一只苍蝇一样,恶心了半天。

爱的善良月光洒在大地,留下一片片虚影,点点繁星缀在黑幕上静静的固执守候着一点点的信念。一阵阵的和风拂过脸颊窜过发丝,却带走啦那点回忆。 ---题记 ‘爱’是一个虚词,没办法用语言描述。而‘爱’有时无处不在令人幸福,且那每个人心中丝丝缕缕的爱意,则组成了一个家。 我是平凡人中的一个普通女孩,喜欢看过往的人,看着他们的去留让人觉得自己也曾经向他们一样在行走中忽略了时间,忽略了身边的事。就好像以前 曾经见过一个老人在乞讨,行人匆匆没有人理睬这个老人专于自己的世界中。忽然一个大约5岁的小孩趁着红绿灯的时间,快步穿过繁忙的马路,喘着粗气的停在老人面前,甜甜的喊了一声‘爷爷’,然后把拿着10元钱的小手放在老人的手心里,说‘爷爷去买点吃的吧,您从早上我去上学的时候就在这里啦,应该饿吧,这是我得第一名妈妈给我的。老师说过我们要尊老,所以爷爷您去买点吃的吧。’孩子在妈妈不耐烦的呼唤声中朝老人甜甜一笑说‘爷爷,再见。’孩子天真和老人挥挥手,却没看见老人眼中噙满了浑浊的泪水,和呢喃般的话语,他一直重复着孩子喊他‘爷爷’那落莫的背影很快消失在视野中,只留下孩子那声声清脆的亲切的 ‘爷爷’。 曾经遇到过一对刚外地来的夫妇,邋遢的外貌让人不想理睬。可是每个人都是有自尊的,当我见到那个男人为了让老婆填饱肚子,向我乞讨时,心里震撼啦。一个30多岁的中年人,为了自己的老婆不惜抛弃自尊像一个小孩乞讨,可想而知他已经没有办法啦,只能够这样啦。而且他可能能求得,能做的都已经做过了吧。 一个孩子尚知敬老是他们的责任,一个男人愿抛下最贵的自尊,只为了为妻子换来一顿温饱。他们可能是两个世界的人却做着一样为责任的事,然而作为旁观者的我们却无动于衷,有些人甚至从没有注意到过。 责任是什么,是由爱组成的网。而爱是需要我们每个人去付出的,有时候只要每个人付出一点点,最后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而那份爱尤为深刻。

这个选题还可以啊,关键是你怎么写好这个选题,多查些资料和实例,转型中的困难和前景等等。近年来,十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救助工作,坚持把建立和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和谐十堰的大事来抓,不断完善政策、加大投入、强化措施,初步建立了以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和灾民救助为基础,以医疗、临时救助为补充,以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相配套的社会救助制度框架,城乡困难群众得到了适度普惠的社会福利救助,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一、十堰市社会救助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1、农村低保实现从无到有制度化。全市农村低保工作起步于2007年,由定期定量救助整体过渡形成农村低保制度。初始保障人口万人,月人平补助30元。自2008年以来,全市连续三年扩大农村低保保障规模,并适时提高了补助水平。到2010年底,全市农村低保对象由万人扩大到万人,增长了倍,占全市农业总人口的10%;月人均补助由30元提高到62元;年资金发放总量由6400万元增至亿元,增长近3倍,基本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常态制度化的低标准、广覆盖预期目标。 2、城市低保实现应保尽保规范化。全市城市低保制度从1997年开始启动建立,经多次扩面和清理工作,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自2008年以来,全市城市低保对象稳定在9万人左右,占非农业人口的10%;月均补助由117元提高到144元,增长23%;年资金发放总量由亿元增加到近亿元,增长28%。在低保金的管理和发放方面,建立了分类施保、临时物价补贴、补助金银行代发、补助标准自然增长等机制,基本实现了规范运行、动态管理的应保尽保。 3、五保供养实现集散结合标准化。全市纳入五保供养政策保障对象29103人,现有农村中心福利院174所,床位15349张,农村福利院集中供养15221人,集中供养率。对分散供养对象,采取居家供养、亲友寄养和签订供养协议等方式,使散居五保对象的基本生活得到较好照顾。同时,全市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财政补助标准,分别由2008年的每人每年1500元和1000元提高到2011年的每人每年2100元和1600元,增幅分别达到40%和60%。2008年以来,全市累计发放五保供养资金亿元,基本实现了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按标施保。 4、医疗救助实现及时补缺人性化。全市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制度始建于2005年,经过多次调整和完善,基本形成了一次性大病比例救助、门诊救助、资助参加居民医保、资助参加新农合和定点医院优惠减免的“五位一体”救助和服务体系。2008年以来,全市累计筹措城乡特困医疗救助资金亿元,发放8982万元,全额资助城乡低保对象、五保对象参保参合66万人次,参合参保率达到100%;实施门诊和住院医疗救助万人次;大病救助全面取消了病种限制,降低了起付线,城区救助封顶线已由初始年份的3000元提高到8000元,有效缓解了城乡困难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5、救灾减灾实现协同联动科学化。自2008年到2010年期间,全市共有万人次遭受各类自然灾害影响,紧急转移安置灾民万人次,倒塌房屋14061户38570间,农作物受灾万公顷,因灾直接经济损失59亿元。在开展减灾救灾工作中,全市不断加强救灾减灾体制、机制建设,完善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流程及预案,建成了一批救灾物资仓库,自然灾害应对能力逐年提高。三年来,全市累计筹措发放自然灾害救助资金亿元,对万人次的灾民实施了生活和医疗救济,恢复倒塌房屋38570间,实施危房改造工程3942户,有效保障了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和灾区社会稳定。6、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及时互动常态化。自2008年以来,全市坚持“文明救助、自愿救助、无偿救助”的原则,接待和劝导流浪乞讨人员28800人,实施生活救助和送返救助23360人。同时,加大了对流浪儿童和病患人员的救助保护力度,累计救助流浪未成年人3894人次,精神病人、危重病人和传染病人310人。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救助站)项目正在建设之中,即将竣工投入使用。 二、加强十堰社会救助工作的主要做法1、建制度,力促社会救助与时代发展同步。市委、市政府把建立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作为夯实社会救助工作前提基础、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依法行执的基本要求,及时研究和制定社会救助工作政策保障依据,先后出台了《关于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十堰市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全面加强新时期民政工作的意见》、《关于将符合条件的特困失地农民纳入城乡救助保障范围的通知》、《关于规范城乡贫困群众大病救助工作的指导意见》、《十堰市市级城乡贫困群众临时<特别>救助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文件。同时,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均相应出台了一系列社会救助文件和管理制度,这些社会救助制度互通、互联、互补,构成一个有机的制度体系,编织了一张广覆盖、有效能的社会救助网络。 2、增投入,力促社会救助与民生需求合拍。全市各级党委政府把增加资金投入作为做好社会救助工作的重要保障,最大限度满足救助对象的基本需求。2008—2010年,全市筹措社会救助资金总额 亿元,其中争取中央和省级补助达 亿元,占总量的86%,市县两级政府安排亿元,占总量的14%。其中2010年全市社会救助资金总量达亿元,比2008年亿元增幅40%。同时,2008年以来,市县两级政府连续四年把城乡低保(包括困难失地农民救助)、农村危房改造、农村福利院建设等工作,作为硬性指标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内容,公开向全市人民承诺,并逐一兑现落实,累计投入办实事资金4800余万元。 3、抓规范,力促社会救助与公平正义相伴。以规范管理促进社会救助结果的公正,切实提高救助对象保障质量。全市对申请农村和城市低保的对象,按照村(居)、乡镇(街道)、县级民政部门三级评审和村(居)、县级民政部门“两次公示”的程序进行,通过“入户调查、收入核实、民主评议”三个环节进行把关。对集中供养的农村五保对象,按照“本人自愿申请、村委会民主评议、乡镇审核、县级民政部门审批”的程序操作;对分散供养对象,发证到人,与监护人签订监护责任书,落实责任。同时,在对低保对象实行分类管理、分类施保基础上,通过建立限期保障制度、公益劳动制度、优先就业培训制度、低保对象常年公示制度,采取抽查制、举报制、电脑核准、入户调查等办法,加强对城乡低保的监管,确保了社会救助政策在落实中的公开透明和公平正义。如在城市低保工作方面,全市有9个县市区获省A级规范化管理荣誉称号。 4、促合作,力促社会救助与公共服务联动。在实施社会救助过程中,建立了民政、财政、审计、监察、银行等相关职能部门协作配合的救助资金社会化发放机制,形成了“民政部门核定对象和补助标准,财政部门核拨资金,银行代发到人,审计、监察部门监督”的发放模式,实行低保对象专户专折,银行免收入户费,资金直达低保对象个人账户,提高了兑付实效。建立了卫生、教育、司法、劳动保障、扶贫、供电供水、慈善等部门多渠道、多领域的救助格局,有力缓解了困难群众的医疗、入学、住房等生产生活方面的经济负担,取得较好成效。三、推进十堰社会救助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1、补助水平偏低,城乡反差较大。从城乡低保补助水平上看,全市实际保障水平尚不足全省平均水平。全市城市低保月人均补助144元,比全省平均水平163元低19元,在全省17个市州中排名第11位;农村低保月人均补助62元,比全省平均水平66元低4元,在全省17个市州中排名第10位。同时,城乡保障水平差距较大。城市低保标准为每月280元,农村低保标准为每年800元,平均每月元,且只是参照标准,城乡低保标准相差倍。城市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144元,农村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仅62元,城乡低保对象补助相差倍。 2、筹资渠道单一,对上依赖较强。全市社会救助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特别是对中央和省的依赖程度较高,渠道单一,在挖掘社会资源、拓展筹资渠道方面明显不足,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尚未建立。以2010年为例,全市城市低保资金总量亿元,其中,中央和省政府补助资金达到亿元,占总量的90%。地方配套市、县两级配套1963万元,仅占资金总量的10%;全市农村低保资金总量亿元,其中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亿元,占总量的89%,地方配套资金1852万元,仅占总量的11%。同时,在省直管县财政体制下,因县级财政底子薄、财力弱,市级财政又无法给予补助,存在部分县级财政配套不足的情况,特别是在农村低保和五保方面较为突出。 3、救助设施欠缺,承载功能较弱。从农村福利院现状看,全市有农村福利院174所,床位 15349张,平均每所福利院只有 88张床位,全市五保对象平均集中供养率仅为,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近5个百分点。由于部分福利院年久失修,设施陈旧,服务功能和承载能力严重不足,全市尚有部分对象愿意入院集中供养,但受福利院床位和服务设施限制,难以对其实施集中供养。同时,我市自然灾害频发,特别是近两年自然灾害呈现强度越来越大、频次越来越高、范围越来越广、损失越来越重的特点,备灾救灾任务艰巨而繁重。目前部分县市区避灾场所建设滞后,缺乏必需的救灾应急避难场所和临时安置点,且不同程度缺乏必要的应急物资、设备、器具等。 4、人员经费不足,服务能力较低。目前,全市乡镇(街办)一级从事民政工作的干部共有231人,而专职的仅有20人,社区(村)一级专职人员更是空缺。全市民政部门常年直接救助和服务的城乡社会救助对象达38余万人,平均每个乡镇(街办)专兼职民政干部,承担着直接服务1500人的工作量。同时,全市社会救助工作经费总量年平均仅有250万元,对38万直接服务的救助对象来说,年人平仅有6元,远不能满足在社会救助中调查摸底、建档立卡、材料报表打印、交通通讯等实际需要。由于人员经费紧张,造成社会救助服务功能和质量弱化。四、当前十堰社会救助工作的主要任务1、加大城乡低保一体化建设力度。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扣“改善和保障民生、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这一主线,从保障城乡困难居民基本生活的长远利益出发,以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救助差距为目标,坚持“城乡通开、量力而行,城乡一体、应保尽保,制度整合、分类管理”的原则,十堰城区在茅箭区,各县市相应在“竹房城镇带”、“汉江生态经济带”区域内分别选择一个乡镇街办,加快推进城乡低保一体化试点工作。在今年试点基础上,利用3—5年时间,逐步搭建起完善的城乡低保一体化的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 2、加大城乡低保五保资金投入力度。一是通过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按照公共财政支出要求,加大城乡社会救助资金的投入。在加大向上争取力度的同时,按标准足额落实城乡低保、五保地方配套资金,并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吸引社会闲散资金,参与社会救助工作。同时,加强社会救助资金监管,确保资金安全。二是逐年加大社会救助工作经费的投入,并对基层适当予以补助,以确保社会救助工作顺利推进。三是建立健全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自然增长机制,适时调整城乡低保标准,切实提高城乡救助对象补助水平,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满足救助对象基本需求。“十二五”期间,城乡低保补助水平年均增长20%,农村低保保障人口达到并保持在25万人左右,人均补助水平逐年提升并达到100元/月,并随着政府财力增强,逐步提高保障水平。3、加大社会救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采取政府投入为主、单位包联帮建、社会各界和群众捐资帮扶等多种形式筹措资金,按计划、分阶段新建和改扩建一批农村乡镇福利院,增加床位设置,完善服务设施,争取通过3—5年努力,全面提升集中供养保障能力,使自愿集中供养率达到80%以上,使75%以上的乡镇中心福利院达到省级模范福利院标准。自2011年起,各县市每年至少改扩建福利院3所以上,使其逐步达到省模范福利院标准,各区确保辖区内五保对象自愿条件下全部入住福利院。同时,把避难场所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现有场所的维护管理,加注“避灾标识”,并在此基础上,加大资金投入,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新建一批避难场所。4、加大乡镇基层服务能力建设力度。全面落实省编办《关于加强乡镇民政组织建设有关意见》文件精神,在乡镇社会事务办公室加挂民政办公室牌子,并启用民政办公室印章,乡镇机关除现有1名民政助理外,再明确1人从事民政管理工作。同时,根据乡镇规模按照“以钱养事”的办法,设置公益性岗位1-3个(3万人以下设1个岗位,3-6万人的设2个岗位,6万人以上的设3个岗位),专职从事民政等社会救助工作。同时,不断改善办公条件,落实好基层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加强业务培训和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管理社会事务的能力,为推动社会救助事业稳步发展,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5、加大社会救助规范管理力度。一是坚持“程序、阳光、制约”原则,健全制度,创新机制,全面推行社会救助规范化管理。在更高水平更高标准上谋划社会救助工作,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动态管理,应退尽退,规范运行,确保城乡低保、五保等工作公开、公正、透明、有序。二是按照“生活设施标准化、院容院貌田园化、内务管理宾馆化”的要求,加强福利院管理和服务。三是规范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工作。积极推进医疗救助与新农合、居民医保的衔接、互动,完善和健全事前、事中、事后救助方式。简化和规范临时救助程序,做到标准适度、程序规范、手续齐备。四是完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逐步健全综合协调机制,推进救灾减灾协调发展。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手段和管理措施,使全市社会救助工作总体上达到制度健全完善、审批程序规范、操作阳光有序、服务管理优质、人民群众满意的目标。

有一种乞讨的老年人,由于无儿无女,或者有女儿,没有儿子,到年老了,生活极其困难,不得不上街进行乞讨,以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

社会救助论文题目

这个选题还可以啊,关键是你怎么写好这个选题,多查些资料和实例,转型中的困难和前景等等。近年来,十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救助工作,坚持把建立和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和谐十堰的大事来抓,不断完善政策、加大投入、强化措施,初步建立了以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和灾民救助为基础,以医疗、临时救助为补充,以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相配套的社会救助制度框架,城乡困难群众得到了适度普惠的社会福利救助,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一、十堰市社会救助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1、农村低保实现从无到有制度化。全市农村低保工作起步于2007年,由定期定量救助整体过渡形成农村低保制度。初始保障人口万人,月人平补助30元。自2008年以来,全市连续三年扩大农村低保保障规模,并适时提高了补助水平。到2010年底,全市农村低保对象由万人扩大到万人,增长了倍,占全市农业总人口的10%;月人均补助由30元提高到62元;年资金发放总量由6400万元增至亿元,增长近3倍,基本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常态制度化的低标准、广覆盖预期目标。 2、城市低保实现应保尽保规范化。全市城市低保制度从1997年开始启动建立,经多次扩面和清理工作,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自2008年以来,全市城市低保对象稳定在9万人左右,占非农业人口的10%;月均补助由117元提高到144元,增长23%;年资金发放总量由亿元增加到近亿元,增长28%。在低保金的管理和发放方面,建立了分类施保、临时物价补贴、补助金银行代发、补助标准自然增长等机制,基本实现了规范运行、动态管理的应保尽保。 3、五保供养实现集散结合标准化。全市纳入五保供养政策保障对象29103人,现有农村中心福利院174所,床位15349张,农村福利院集中供养15221人,集中供养率。对分散供养对象,采取居家供养、亲友寄养和签订供养协议等方式,使散居五保对象的基本生活得到较好照顾。同时,全市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财政补助标准,分别由2008年的每人每年1500元和1000元提高到2011年的每人每年2100元和1600元,增幅分别达到40%和60%。2008年以来,全市累计发放五保供养资金亿元,基本实现了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按标施保。 4、医疗救助实现及时补缺人性化。全市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制度始建于2005年,经过多次调整和完善,基本形成了一次性大病比例救助、门诊救助、资助参加居民医保、资助参加新农合和定点医院优惠减免的“五位一体”救助和服务体系。2008年以来,全市累计筹措城乡特困医疗救助资金亿元,发放8982万元,全额资助城乡低保对象、五保对象参保参合66万人次,参合参保率达到100%;实施门诊和住院医疗救助万人次;大病救助全面取消了病种限制,降低了起付线,城区救助封顶线已由初始年份的3000元提高到8000元,有效缓解了城乡困难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5、救灾减灾实现协同联动科学化。自2008年到2010年期间,全市共有万人次遭受各类自然灾害影响,紧急转移安置灾民万人次,倒塌房屋14061户38570间,农作物受灾万公顷,因灾直接经济损失59亿元。在开展减灾救灾工作中,全市不断加强救灾减灾体制、机制建设,完善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流程及预案,建成了一批救灾物资仓库,自然灾害应对能力逐年提高。三年来,全市累计筹措发放自然灾害救助资金亿元,对万人次的灾民实施了生活和医疗救济,恢复倒塌房屋38570间,实施危房改造工程3942户,有效保障了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和灾区社会稳定。6、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及时互动常态化。自2008年以来,全市坚持“文明救助、自愿救助、无偿救助”的原则,接待和劝导流浪乞讨人员28800人,实施生活救助和送返救助23360人。同时,加大了对流浪儿童和病患人员的救助保护力度,累计救助流浪未成年人3894人次,精神病人、危重病人和传染病人310人。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救助站)项目正在建设之中,即将竣工投入使用。 二、加强十堰社会救助工作的主要做法1、建制度,力促社会救助与时代发展同步。市委、市政府把建立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作为夯实社会救助工作前提基础、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依法行执的基本要求,及时研究和制定社会救助工作政策保障依据,先后出台了《关于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十堰市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全面加强新时期民政工作的意见》、《关于将符合条件的特困失地农民纳入城乡救助保障范围的通知》、《关于规范城乡贫困群众大病救助工作的指导意见》、《十堰市市级城乡贫困群众临时<特别>救助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文件。同时,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均相应出台了一系列社会救助文件和管理制度,这些社会救助制度互通、互联、互补,构成一个有机的制度体系,编织了一张广覆盖、有效能的社会救助网络。 2、增投入,力促社会救助与民生需求合拍。全市各级党委政府把增加资金投入作为做好社会救助工作的重要保障,最大限度满足救助对象的基本需求。2008—2010年,全市筹措社会救助资金总额 亿元,其中争取中央和省级补助达 亿元,占总量的86%,市县两级政府安排亿元,占总量的14%。其中2010年全市社会救助资金总量达亿元,比2008年亿元增幅40%。同时,2008年以来,市县两级政府连续四年把城乡低保(包括困难失地农民救助)、农村危房改造、农村福利院建设等工作,作为硬性指标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内容,公开向全市人民承诺,并逐一兑现落实,累计投入办实事资金4800余万元。 3、抓规范,力促社会救助与公平正义相伴。以规范管理促进社会救助结果的公正,切实提高救助对象保障质量。全市对申请农村和城市低保的对象,按照村(居)、乡镇(街道)、县级民政部门三级评审和村(居)、县级民政部门“两次公示”的程序进行,通过“入户调查、收入核实、民主评议”三个环节进行把关。对集中供养的农村五保对象,按照“本人自愿申请、村委会民主评议、乡镇审核、县级民政部门审批”的程序操作;对分散供养对象,发证到人,与监护人签订监护责任书,落实责任。同时,在对低保对象实行分类管理、分类施保基础上,通过建立限期保障制度、公益劳动制度、优先就业培训制度、低保对象常年公示制度,采取抽查制、举报制、电脑核准、入户调查等办法,加强对城乡低保的监管,确保了社会救助政策在落实中的公开透明和公平正义。如在城市低保工作方面,全市有9个县市区获省A级规范化管理荣誉称号。 4、促合作,力促社会救助与公共服务联动。在实施社会救助过程中,建立了民政、财政、审计、监察、银行等相关职能部门协作配合的救助资金社会化发放机制,形成了“民政部门核定对象和补助标准,财政部门核拨资金,银行代发到人,审计、监察部门监督”的发放模式,实行低保对象专户专折,银行免收入户费,资金直达低保对象个人账户,提高了兑付实效。建立了卫生、教育、司法、劳动保障、扶贫、供电供水、慈善等部门多渠道、多领域的救助格局,有力缓解了困难群众的医疗、入学、住房等生产生活方面的经济负担,取得较好成效。三、推进十堰社会救助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1、补助水平偏低,城乡反差较大。从城乡低保补助水平上看,全市实际保障水平尚不足全省平均水平。全市城市低保月人均补助144元,比全省平均水平163元低19元,在全省17个市州中排名第11位;农村低保月人均补助62元,比全省平均水平66元低4元,在全省17个市州中排名第10位。同时,城乡保障水平差距较大。城市低保标准为每月280元,农村低保标准为每年800元,平均每月元,且只是参照标准,城乡低保标准相差倍。城市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144元,农村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仅62元,城乡低保对象补助相差倍。 2、筹资渠道单一,对上依赖较强。全市社会救助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特别是对中央和省的依赖程度较高,渠道单一,在挖掘社会资源、拓展筹资渠道方面明显不足,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尚未建立。以2010年为例,全市城市低保资金总量亿元,其中,中央和省政府补助资金达到亿元,占总量的90%。地方配套市、县两级配套1963万元,仅占资金总量的10%;全市农村低保资金总量亿元,其中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亿元,占总量的89%,地方配套资金1852万元,仅占总量的11%。同时,在省直管县财政体制下,因县级财政底子薄、财力弱,市级财政又无法给予补助,存在部分县级财政配套不足的情况,特别是在农村低保和五保方面较为突出。 3、救助设施欠缺,承载功能较弱。从农村福利院现状看,全市有农村福利院174所,床位 15349张,平均每所福利院只有 88张床位,全市五保对象平均集中供养率仅为,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近5个百分点。由于部分福利院年久失修,设施陈旧,服务功能和承载能力严重不足,全市尚有部分对象愿意入院集中供养,但受福利院床位和服务设施限制,难以对其实施集中供养。同时,我市自然灾害频发,特别是近两年自然灾害呈现强度越来越大、频次越来越高、范围越来越广、损失越来越重的特点,备灾救灾任务艰巨而繁重。目前部分县市区避灾场所建设滞后,缺乏必需的救灾应急避难场所和临时安置点,且不同程度缺乏必要的应急物资、设备、器具等。 4、人员经费不足,服务能力较低。目前,全市乡镇(街办)一级从事民政工作的干部共有231人,而专职的仅有20人,社区(村)一级专职人员更是空缺。全市民政部门常年直接救助和服务的城乡社会救助对象达38余万人,平均每个乡镇(街办)专兼职民政干部,承担着直接服务1500人的工作量。同时,全市社会救助工作经费总量年平均仅有250万元,对38万直接服务的救助对象来说,年人平仅有6元,远不能满足在社会救助中调查摸底、建档立卡、材料报表打印、交通通讯等实际需要。由于人员经费紧张,造成社会救助服务功能和质量弱化。四、当前十堰社会救助工作的主要任务1、加大城乡低保一体化建设力度。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扣“改善和保障民生、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这一主线,从保障城乡困难居民基本生活的长远利益出发,以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救助差距为目标,坚持“城乡通开、量力而行,城乡一体、应保尽保,制度整合、分类管理”的原则,十堰城区在茅箭区,各县市相应在“竹房城镇带”、“汉江生态经济带”区域内分别选择一个乡镇街办,加快推进城乡低保一体化试点工作。在今年试点基础上,利用3—5年时间,逐步搭建起完善的城乡低保一体化的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 2、加大城乡低保五保资金投入力度。一是通过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按照公共财政支出要求,加大城乡社会救助资金的投入。在加大向上争取力度的同时,按标准足额落实城乡低保、五保地方配套资金,并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吸引社会闲散资金,参与社会救助工作。同时,加强社会救助资金监管,确保资金安全。二是逐年加大社会救助工作经费的投入,并对基层适当予以补助,以确保社会救助工作顺利推进。三是建立健全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自然增长机制,适时调整城乡低保标准,切实提高城乡救助对象补助水平,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满足救助对象基本需求。“十二五”期间,城乡低保补助水平年均增长20%,农村低保保障人口达到并保持在25万人左右,人均补助水平逐年提升并达到100元/月,并随着政府财力增强,逐步提高保障水平。3、加大社会救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采取政府投入为主、单位包联帮建、社会各界和群众捐资帮扶等多种形式筹措资金,按计划、分阶段新建和改扩建一批农村乡镇福利院,增加床位设置,完善服务设施,争取通过3—5年努力,全面提升集中供养保障能力,使自愿集中供养率达到80%以上,使75%以上的乡镇中心福利院达到省级模范福利院标准。自2011年起,各县市每年至少改扩建福利院3所以上,使其逐步达到省模范福利院标准,各区确保辖区内五保对象自愿条件下全部入住福利院。同时,把避难场所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现有场所的维护管理,加注“避灾标识”,并在此基础上,加大资金投入,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新建一批避难场所。4、加大乡镇基层服务能力建设力度。全面落实省编办《关于加强乡镇民政组织建设有关意见》文件精神,在乡镇社会事务办公室加挂民政办公室牌子,并启用民政办公室印章,乡镇机关除现有1名民政助理外,再明确1人从事民政管理工作。同时,根据乡镇规模按照“以钱养事”的办法,设置公益性岗位1-3个(3万人以下设1个岗位,3-6万人的设2个岗位,6万人以上的设3个岗位),专职从事民政等社会救助工作。同时,不断改善办公条件,落实好基层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加强业务培训和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管理社会事务的能力,为推动社会救助事业稳步发展,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5、加大社会救助规范管理力度。一是坚持“程序、阳光、制约”原则,健全制度,创新机制,全面推行社会救助规范化管理。在更高水平更高标准上谋划社会救助工作,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动态管理,应退尽退,规范运行,确保城乡低保、五保等工作公开、公正、透明、有序。二是按照“生活设施标准化、院容院貌田园化、内务管理宾馆化”的要求,加强福利院管理和服务。三是规范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工作。积极推进医疗救助与新农合、居民医保的衔接、互动,完善和健全事前、事中、事后救助方式。简化和规范临时救助程序,做到标准适度、程序规范、手续齐备。四是完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逐步健全综合协调机制,推进救灾减灾协调发展。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手段和管理措施,使全市社会救助工作总体上达到制度健全完善、审批程序规范、操作阳光有序、服务管理优质、人民群众满意的目标。

毕业 季来了,社科系的毕业论文选题是个技术活,我们应当重视社会科学类论文的题目。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社会科学类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社会科学类论文题目(一) 1.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人为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开创。 2.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典型调查。 3.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 方法 论的集中体现。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 5.改革开放伟大革命历史作用的典型调查。 6.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典型调查。 7.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和 经验 的调查研究。 8.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 教育 和建设的典型调查。 9.弘扬中华 文化 ,培育时代精神的调查研究。 10.积极引导宗教和社会主义相适应问题调查研究。 11.社会舆论监督的法律问题研究。 12.公益诉讼问题研究。 13.我国环境保护问题的法律对策。 14.我国行政法治实践的调查研究。 15.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有关法律研究。 16.我国反垄断法的理论和实践。 社会科学类论文题目(二) 1. 高校社科学报名刊研究 2. 社科类社团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功能完善分析 3. 清末西方社科名著汉译研究 4. 英汉社科翻译变体研究 5. 论社科学派的研究方法对马克思主义法学发展的价值 6. 我在人文社科通识类读物插画创作中的思考 7. 信息网络化对河南社科科研管理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8. 大学人文社科研究水平评价体系研究 9. 英汉社科学术的体裁对比分析 10. 新时期高校社科学报改革创新问题研究 11. 人文社科研究生入学专业考试命题中的问题与对策:多元智力理论的视角 12. 设计艺术教育与人文精神 13. 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研究 14. 社科文献出版社皮书出版研究 15. 吉林省高校社科项目网上申报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 16. 项目管理在高校科研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17. 越南胡志明市人文社科大学中文系二年级口语教学研究 18. 社科联在我国民间智库发展中的功能分析 19. 在高校人文、社科专业开展环境教育的研究 20. 后现代高校课程评估体系研究 21. 不良 广告 的合理评判与防范对策 22. 吉林省高校社科项目网上申报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3. 中国本科护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综合课程模块构建研究 24. 黑龙江社会科学类社团生存能力研究 25. 地方高校省级优秀人才绩效评价研究 26. 中文博士学位结论部分的跨学科和跨文化语类研究 27. 地方高校省级创新团队绩效评价研究 28. 社会科学项目综合价值分析与软件开发 社会科学类论文题目(三) 1.各地加强和完善社区建设的政策和事件调查研究。 2.各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举措和效果典型调查研究。 3.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生活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4.群体性事件的调查和分析。 5.社会信任问题调查研究。 6.社会融合问题的调查研究。 7.国家认同问题的调查研究。 8.我国当代社会结构变动的单项调查。 9.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变化的调查研究。 10.我国人口素质问题研究。 11.城镇老龄事业发展的调查研究。 12.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 13.社会转型中妇女地位变化调查研究。 14.当代社会变迁中消费文化兴起问题调查研究。 15.新的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调查研究。 16.社会工作服务活动和组织建设的调查研究。 17.我国社会救助工作体制和状况调查研究。 18.我国志愿者事业的发展状况和影响调查研究。 19.新社会阶层的调查研究。 20.城市中务工人员医疗 保险 改革和创新典型调查。 猜你喜欢: 1. 有关人文社会科学论文 2. 社会科学学术论文如何取题目 3. 发展社会学论文题目 4. 社会学毕业论文题目

首先你要去了解 社会转型是怎么转。 然后 社会救助工作是什么。有无先进的好的model可以借鉴。这样的选题,是因为社会现状和当今社会问题(具体的还需你自己查)而提出来的(当然也需要文献参考来提供依据)。

根据社会转型期社会救助工作的特点、要求,分析当前工作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并提出改进工作的措施方法建议等。话说这题目有点大且虚。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