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长江江豚的保护措施论文文献

发布时间:

长江江豚的保护措施论文文献

有关河豚的作文素材:河豚走向灭绝 作者/董金萍 文/董金萍 长江江豚是全球唯一的淡水江豚,自白鳍豚被人类三下五除二“功能性灭绝”后,江豚就成了中华大地淡水水域中唯一的水中胎生哺乳类动物。长江江豚以每年15%的速度锐减,其数量比国宝大熊猫更少,目前,洞庭湖仅存120余头!其死亡速率远高于其他区域,也远高于国内其他濒危野生动物!而江豚灭绝的原因除了环境恶化,相关执法部门的麻木及沿江渔民群众冷漠也是重要原因。 “你不曾给我们带来什么危害,更不曾向我们索取过什么,却因为我们的原因正在逐步走向灭绝。” 这段话摘自《寄给江豚的一封信》,作者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绿源环保协会在洞庭湖畔做了三年的江豚认知度调查,却只在野外看到过一次江豚。 长江江豚是全球唯一的淡水江豚。是淡水鱼类王国的国王、淡水生物“金字塔”的尖尖儿,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成年江豚平均体长120-190厘米,体重约100-220公斤,全身浅灰色。其大名叫长江汀豚,俗称叫“江猪子”。它头部钝圆,性情活泼,大脑同海豚一样发达,智力与大猩猩接近,是和3岁娃娃一样活泼可爱的宝宝。它们滚圆的身体常在水中不停地翻滚、跳跃、点头、喷水,还喜欢追逐船尾泛起的浪花。过去,渔民视江豚为“河神”。 自白鳍豚被人类三下五除二“功能性灭绝”后,江豚就成了中华大地淡水水域中唯一的水中胎生哺乳类动物。它靠肺呼吸,孕期11个月,一胎只生一个,妈妈喂奶,妈妈背着宝宝在水里游。它很大气,不管人类怎么待它,总是对人类报以微笑,当然,它们也会哭也流泪,它们在水中并不是靠眼睛来辨别方向和物体形象,而是靠其发达的回声定位系统,其浑圆的前额就是精确复杂的回声定位系统的关键部位。 目前,长江流域江豚仅存1000余头,且以每年6%以上的速度急剧下降,专家预测15年后江豚将可能灭绝。 2011年夏天,100多名大学生参与了世界自然基金会资助的“寻找江豚最后的避难所”湿地使者行动, ( ) 在长江中下游和鄱阳湖、洞庭湖边的11个城市96个社区开展了调研和宣传。然而,渔民们对于这群不速之客很诧异:为什么要保护江豚? 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大多数人还分不清楚江豚和河豚,不到一半的人意识到江豚越来越少;只有极少数人能准确说出长江的禁渔期。“有的渔民不友好,有两个女生被骂哭了,队员们为此还开了心理座谈会。”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队长肖勇说。 意外的淡漠 “吓了一跳,特黑,很惊奇!跃起来,一道弧线。”田野是江西财经大学绿派社中第一个看到江豚的。2011年8月17日上午,鄱阳湖北面,烈日当照。“我拍到了!真拍到了!”田野拿着DV大喊起来。 三峡大学、安徽大学、南京大学、江西财经大学、中南大学……他们来自长江流域的10多所大学,大部分都不是生物专业背景,有的关注江豚已经3年,有的以前从未听说过江豚。整个暑假,他们像田野这样的兴奋只有3次。然而在老渔民眼中,时不时跃出水面的江豚曾经就像掠过江面的鸟儿一样常见。 “90年代之后就只能看到一两头了。”武汉大学的王伶鑫在安庆市区长江边长大,但在活动之前从未听说过江豚。如今,江豚数量已经少于大熊猫,她只能通过老渔民的描述想象江豚跳跃的画面。 因为胖胖的体态,江豚被唤作“江猪”,它也被尊为河神,在暴风雨前,江豚会频繁跳出水面“拜风”——暴风雨前气压较低,它需要朝着风向透气。看到江豚拜风,渔民们就不会出江。而江豚吃鱼,江豚聚集之地鱼一定也多,渔民会跟着它们打鱼。 “河神”的地位在下降。2012年1月7日至10日,在江西鄱阳湖湿地公园举行的活动总结和颁奖仪式上,3396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近一半人不愿意参加江豚救护方面的培训,三分之一的人不愿意成为江豚保护的志愿者。 这种漠然让满怀热情的大学生们心头一凉:“有一个中年妇女,问她什么都不知道。你告诉她江豚需要保护,愿不愿意接受培训。她说,保护这个有什么用?我学这个又不能当饭吃。”安徽大学环保协会的洪秀凤说。 “一个四十多岁的渔民说自己看到过十来头江豚死亡,因为水污染造成。”江西师范大学蓝天环保社的李敏说,“他说自己没有上报相关部门,‘死都死了,有什么好上报的’。” 比起渔民,江边市民对于江豚的认知更少得令人意外,他们的.记忆还停留在白鳍豚上,“一说江豚,就会绕到白鳍豚。”洪秀风说。他们想拉赞助,扩大宣传,可惜“商家对于保护江豚不是很感兴趣,态度冷淡”。 长江留不住“原住民” “要不了10年江豚就没有了。”49岁的王武义在长江边土生土长,是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铜陵保护区)的江豚饲养员,这名只读到初中的渔民作出了和专家类似的判断。 “我们每年都会打捞到几头江豚的尸体,大部分都有机械伤痕,但是尸体一周多才能漂出水面,无法判断是活时还是死后被螺旋桨打伤。”在和老渔民的座谈会上,南京市渔政渔港监管处副处长汤哲斌的解释让河海大学的王琰为之一惊,“有的体表没有伤痕,解剖后发现,有的是肝脏病变,那是受到污染或吃了不洁的鱼。有的肺上有血点,可能是被非法的电捕鱼击晕后呛死。” 随后一位头发花白的渔民与王琰聊起了长江的变化:以前一艘小木船抛网拉上来的鱼比现在两艘大渔船大网拉的多得多。现在他们经常看到渔政人员解剖江豚尸体,肚子都是空的。“从秦淮河到长江的水都发臭,漂着垃圾和死鱼。”说话间,他用手指了指江面的垃圾。 “长江的变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缩影,一个CDP消耗了多少物种啊!”铜陵保护区科研人员陈燃感叹。 2007年、2009年由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主要撰写的《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显示:1954年长江渔业资源捕捞量超过40万吨,2009年只有10万吨。以洄游性鱼类为主的长江下游,20世纪70年代鱼类为230种,2007年仅剩三分之一。 江豚是食物链金字塔顶端的明星,塔基衰退,明星终将黯淡。 2012年1月,铜陵保护区的渡口突然出现了三头江豚,“是母子”。王武义每天下午都跑去看看,他向保护区领导建议,“把它们捕回来吧!这几个豚真没鱼吃,好瘦。比我们养的瘦多了,那个小豚颈子瘦出了一个圈。”王武义说起来一脸怜惜。 因肥胖而获名“江猪”的江豚,嫩滑的皮肤上竟然瘦出了皱纹。在学术上.这项指标被称为“肥满度”。据中科院水生所郝玉江博士介绍,肥满度下降和渔业资源减少有关。 遨游了几十万年,长江如今却难容江豚。“连同栖息地一起的就地保护当然是最根本的措施。”中科院水生所鲸类学科学术带头人王丁教授说。但是水上保护区不可能像陆地保护区一样杜绝人类干扰,保护区人员只能加强渔政、航道整治、码头建设等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 保护区人员并无执法权,看到非法捕鱼和采砂的船只,他们上前阻止,但对方并不买账:“你保护区算什么啊!”陈燃回忆说。 “矛盾尖锐,大家都相信无法短期解决,不可能仅仅为了保护江豚而限制整个长江。”王丁说。 1986年首届淡水豚生物学和物种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召开时,中国专家就提出了保护白鳍豚的三大措施: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人工繁殖保护。 “白鳍豚要是早这样保护就好了。”郝玉江博士叹息道。要想保存江豚这个物种,“原住民”也只能搬家,只能圈养。“升为一级保护也只是走走形式” 铜陵保护区管理局就在王武义一家居住的岛上,管理局门外保留着“安徽省铜陵白鳍豚养护场”字样,早已锈迹斑斑。这个1987年底动工兴建,耗资近千万元的“家”中从未人住过一头白鳍豚。2000年,养护场改为淡水豚类自然保护区,如今,11头江豚住在为白鳍豚建造的家里。 国家针对江豚的保护措施寥寥无几,只有借助白鳍豚的遗产喘息。 目前,全国共有3个国家级、2个省级和2个市级豚类自然保护区。在铜陵的长江上游还有50多头江豚被迁地保护着:湖北石首天鹅洲白鳍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0多头自然捕食;武汉的中科院水生所豚馆,7头,依靠人工投喂。 当地人都说王武义和江豚的感情最深,可是王武义早就不想在铜陵保护区干了。“单位穷啊,留不住人,之前两个研究人员都去高校当老师了。”陈燃说。他是保护区最年轻的,一直觉得愧对来这里暑期实践的学弟学妹。10多名学生自己在村委会做饭,晚上挤在当地学校的两间教室里,铺张席子就睡,还要忍受蚊虫叮咬。“我和领导建议过,应该给大学生一些资助,至少送点菜送点肉。” “资金是永远的话题,和大熊猫没法比。”王丁说,“但更关键的问题是研究队伍的建设,还有保护区的同事素质能力需要大力加强。”据王丁介绍,全国长期专项研究汀豚的专家主要是中科院的水生所团队,包括学生也就30多人,同样远远少于大熊猫的研究人员。 陈燃是生态学硕士,在铜陵保护区学历最高。不过,他的硕士毕业论文写的是黄山短尾猴的行为,在《南方周末》记者提出看看江豚的照片时,他先展示了自己研究黄山短尾猴时的照片。 据陈燃介绍,铜陵保护区饲养的江豚一直没有放归,这可能会产生近亲繁殖问题。它们生活的短短公里的夹江中环境容纳量有限,王武义一直念叨的母子三只江豚无法养进来。 迁地保护限制了周边居民的生活,2011年,农民因干旱从天鹅洲故道抽水和保护区产生了矛盾。对于江豚来说,圈在小小的水域内还有更大的隐患,“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万一产生了病害,就会丧失整个群体”、王丁说,“所以我们要建立更多的保护区。”据悉,新的迁地保护基地已经确定,三五年内,一些江豚会人住新家, 王丁认为迁地保护还是取得了成效:“江豚在长江干流、鄱阳湖和洞庭湖中的数量下降,而石首天鹅洲的数量在上升。1990年至今,共出生了30多头。” 1989年公布的保护动物名录上,江豚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新的名录还未公布,据专家透露,江豚已晋升为一级保护动物,登上白鳍豚原来的席位。这种荣耀让人心酸和不安,但江豚应该会更受重视,这是王武义、陈燃、王丁和大学生们共同的心愿。 不过,在座谈会上,王琰记得一位中年渔民对汤哲斌处长说:“我不反对将江豚列为一级保护动物,但是我觉得以目前的状况看,这样的做法没有意义。政府不管不顾,升为一级也只是走走形式,这在国内很正常。”

因为如今生态环境的恶化,江豚已经濒临灭绝的边缘,要想保护江豚,首先人们得树立保护观念,比如说去普及知识,还有就是建立保护区,进行法律保护,还有加强宣传以及组建志愿者团队。

江豚可以说目前是面临着濒临灭绝的危机的,而保护江豚这一件事情也是关乎到整个社会。因为人们对于环境的不重视导致水资源的污染,所以就让江豚丧失了赖以生存的家园。而且地球本就是生态多样性的,随着物种的不断灭绝,在未来肯定会反噬到人类的身上。要想要保护江豚的话,这不仅仅是一批人的努力就够的,这需要大家的持续关注才行。要让全社会的人都知道保护江豚的重要性,要让政府重视起来,从而去采取行动,这才是最佳的途径。

会发现面对那一些濒临灭绝的动物都会采取一些措施,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去建立一个专门的保护区。江江豚给集中起来,从而进行定点的保护,避免江豚被人恶意的捕杀和贩卖。还有就是保护江豚所在区域的水资源安全,避免水污染,这样子才能让他们拥有一个好的生存环境。可以采取人工的方式去促进江豚的繁殖生长,摆脱江豚濒临灭绝的处境问题。

并且除了采取上述的一系列措施之外,其实最重要的还是要让人们心里面树立起保护江豚的念头。比如说一定要在日常的生活中加强宣传保护江豚的重要性,要让这个保护意识深入到人们的思想中。而且有关部门还要积极采取行动,采取必要的法律措施进行保护。一些有爱心的人还可以组建志愿者团队,同那一些恶意捕杀的人做斗争。

虽然我们作为普通人,但是保护动物我们也可以尽自己的一份力。首先我们就要树立起保护江豚的一个意识,让身边的所有人都意识到保护江豚的一个重要性。其次一定要杜绝吃江豚,遇到卖江豚的饭馆也要坚决抵制。

加大对江豚保护的宣传,快速提高保护意识;支持江豚升格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尽快规划、建立江豚保护区,并探索实施江豚迁地保护;科学家们展开江豚保护研究与技术指导;不使用非法手段捕鱼,以免误伤江豚;减少生活污水排放,尽量少用洗涤用品;拒绝乘坐高速客船。

长江江豚的研究论文

长江白鲟到底是什么鱼

长江白鲟到底是什么鱼,动物在我们的生活中其实大家都有了解到不少,我们中国的动物种类也是有很多的,但也有很多动物因为各种因素慢慢的走向了灭绝,以下长江白鲟到底是什么鱼。

白鲟是距今一亿五千万年前中生代白垩纪残存下来的极少数远古鱼类之一,分布极为狭窄,全世界只有我国才有,也被称作“长江白鲟”。主要集中分布在长江流域一带,被誉为“长江中的活化石”,极具学术研究价值,属我国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白鲟又称“象鱼”,是淡水鱼家族中的第一号“巨人”,身长可达7米,体重可达700多公斤,其寿命一般在30年左右。

白鲟邮票。

白鲟有个明显的特征:头部特长,占体长的1/3,小个体约占体长的1/2,布有梅花状的感觉器——陷器。吻延长,呈剑状,其腹面具短须一对。眼甚小。口大,下位,弧形,上下颌均具细齿。鳃孔大,鳃膜後缘尖。体表光滑无鳞。栖息於江河中下层,有时进入大型湖泊。白鲟是长江中仅次于中华鲟的大型古老鱼类,长可达二三米以上,由于生态环境恶化,白鲟分布区逐渐缩小,数量逐年减少,个体越来越小。白鲟是典型的肉食性鱼类,食物包括鱼类、虾蟹等。

四川渔民有“千斤腊子,万斤象”的说法。“象”指的是长江白鲟,据说它可以长到上万斤。白鲟体型硕大,游速迅疾,被称为“水中老虎”“中国淡水鱼之王”,它也是世界十种最大的淡水鱼之一。

最后一次发现长江白鲟是在17年前

科研人员抢救濒危物种白鲟。

白鲟最后出现在人们的视野是2003年大年初一。当年1月23日,中国水产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的专家在四川宜宾南溪江段救助了一尾白鲟。之后,专家们给白鲟装上超声波跟【踪】器放流长江,但是宜宾江段水流速太大,加上滩险,跟踪船触礁后信号丢失。等到跟踪船修复之后,信号再也没能找回来。

是什么导致了白鲟的灭绝?

白鲟的灭绝人为原因必定必不可少。作为曾经的水产资源,在很长一段时间了,它一直被过度捕捞食用。然而白鲟的性【成熟】时间将近7到8年,人工饲养一直不成功,因此也未能留下细胞、受精卵、组织等结构。

长江各段水电站的建设将长江分割成为数段,上下游的白鲟不能够互通,将原本种群数量较小的它们分割得更小。

白鲟本是大型食肉动物,活动范围减小意味着它可供选择的捕食区域减小,无法遇到充足的食物。而相互分割的小的区域对于白鲟之间的繁殖也造成了一定阻碍。

长江流域还有那些濒临灭绝的物种?

长江鱼王:中华鲟

中华鲟是中国特有古老珍稀鱼类,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誉为“水中大熊猫”和“活化石”。据介绍,2013年、2015年、2017、2018年,研究机构都没有监测到长江野生中华鲟自然产卵,2019年仍在监测中,总体来说野生中华鲟生存状况不容乐观。

水中的大熊猫:白鳍豚

白鳍豚是生活在长江中下游的小型鲸类,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数量就急剧下降,1983年被列为保护动物,1986年估计数量还达到了300头,到2002年为止普查到的白鳍豚数量不超过50头,说它是水中大熊猫,但它比大熊猫更濒危,是全球极度濒危的12大动物之一!2007年的《皇家协会生物信笺》中正式公布白鳍豚功能性灭绝。

就在2018年4月18日,有社会组织宣称在长江芜湖段板子矶水域拍摄到疑似白鳍豚照片,再度引起关注。之后我国农业农村部立即组织淡水豚类研究专家进行了辨识,但因清晰度不够不能确认,又紧急组织有关专家人员并邀请志愿者代表一同前往发现水域进行应急考察,但是仍然一无所获。

这让大家看到了希望,白鳍豚可能在野外仍然没有灭绝!

最小的鳄鱼之一:扬子鳄

扬子鳄是现存鳄类中体型最小,行动最迟钝,性情最温和的鳄鱼,现存数量非常少,已经濒临灭绝,不过因为扬子鳄的'生活特性,安徽宣城建立了唯一的扬子鳄保护区——宣城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在1980年产下了中国第一批幼鳄。扬子鳄在保护区中繁殖后代,在人类精心保护下,种群数量逐渐扩大!

微笑女神:长江江豚

江豚通常栖于淡水与海水交互海域,它也能在的淡水中生活,喜欢单独活动,分布在长江中下游一带,以洞庭湖、鄱阳湖以及长江干流为主,2013年被列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极危物种,2017年5月9日,长江江豚升级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长江实施十年禁渔计划

农业农村部近日发布关于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范围和时间的通告。通告明确,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自2020年1月1日零时起率先实行全面禁捕;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除保护区以外天然水域,最迟自2021年1月1日零时起实行暂定为期10年的常年禁捕,其间禁止天然渔业资源的生产性捕捞。这一空前严格的禁渔措施,为长江流域摆脱“无鱼”困境带来了希望。

希望在人类的保护下,长江会越来越美,越来越清澈,这些濒临灭绝的精灵们有一天能重新畅游长江。

一、长江白鲟是什么?

白鲟,又称中华匙吻鲟或中国剑鱼,是匙吻鲟科白鲟属鱼类。其体长梭形,上下颌均有尖细的齿,为吻长剑状,吻部则由前到后逐渐变宽。体无骨板状的大硬鳞,仅在尾鳍上缘有一列棘状鳞,背部为浅紫灰色、腹部及各鳍略呈白粉色。

白鲟是中国最大的淡水鱼类,亦是中国特产稀有珍贵动物,属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有“水中大熊猫”之称,主产于中国长江自宜宾至长江口的干支流中,钱塘江和黄河下游也有发现。

二、长江白鲟为什么宣告灭绝?

长期以来,受拦河筑坝、水域污染、过度捕捞、航道整治、挖砂采石等活动的影响,长江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已经日趋恶化,生物多样性的指数在持续下降,珍稀特有物种资源已全面衰退。白公式豚、白鲟、鲥、鯮等物种已多年未见,中华鲟、长江江豚等物种极度濒危。

由于环境变化,已经没有了白鲟生存的自然条件。自2003年至今,相关人员就没有再发现过白鲟了,也没有其人工养殖的个体存留。

以上就是关于长江白鲟的介绍,白鲟原来分布在海河到钱塘江之间的各大河流,现在主要在长江流域,以及黄海、渤海和东海等近海海域。大的白鲟多栖息于干流的深水河槽,善于游泳,常游弋于长江各江段广阔的水层中;幼鱼则常到支流、港道、甚至长江口的半咸水区觅食。

白鲟灭绝了!

新年伊始,这则重磅消息便在社交网络上炸响。消息的来源是近日一篇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整体环境科学》(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的研究论文。该论文的通讯作者是著名的鲟类专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首席科学家、研究员危起伟博士,论文的第一作者是其弟子张辉博士。研究人员在论文中称,预计早在2005~2010年时,长江白鲟便已灭绝。

这篇论文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长江中的淡水鱼之王,或许已经永远告别了我们。噩耗来临得如此突然,许多人甚至未曾得见白鲟。初次听闻便已是永别。

巨鱼长吻似利剑

白鲟 Psephurus gladius 是一种生活在长江的大型肉食鱼类,分类学上属鲟形目长吻鲟科白鲟属,是这一家族硕果仅存的两种鱼类之一,也是我国的特有鱼类。

中国邮政发行的白鲟纪念邮票。

白鲟有着较长的头部和极为延长突出的吻部,头长整体可达体长的一半以上。过去长江沿岸生活的人们观察到了白鲟的这一特征,故而称其为象鱼(四川)、朝剑鱼(湖南)等。此外,白鲟体呈梭形且长,体表深灰色,裸露无鳞,仅在尾鳍上叶有一列约8枚左右的棘状硬鳞。

白鲟。很遗憾,我们甚至找不到几张白鲟的清晰照片。

利剑般的吻部对白鲟的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长江水底水流湍急光线昏暗,白鲟的眼睛变得很小,视力也很差,但在它长长的吻端和头部,长有一簇簇密密麻麻的、呈梅花状的皮肤感受器官——陷器和罗伦氏器。前者负责机械感受,如水流、水压等的变化,后者则负责电感受,如水中微弱的低电压等。如此一来白鲟就像带着一个长长的扫描仪,能够轻易感知到周围环境的各种变化。

长吻鲟科的另一遗族——来自北美的匙吻鲟 Polyodon spathula 近些年来也逐渐频繁出现于大众视野中。由于二者亲缘关系较近,形态上存在着许多共同点,例如都有着长长的吻部,故而较为容易混淆。近日网络上不少缅怀白鲟的文章,也是配成了匙吻鲟的照片。

匙吻鲟。

白鲟和匙吻鲟最主要的区别在于白鲟的长吻呈剑状,吻部自前向后是逐渐变宽的;而匙吻鲟的吻部则是自前向后逐渐变窄,形似汤匙。

此外白鲟是凶猛的大型掠食性鱼类,以其他鱼类为食,口中有细密的小牙;而匙吻鲟的成体牙齿退化,主要以张开大口过滤水中浮游生物为食。

昔日王鲔,如今安在

在古代,体型庞大的白鲟曾经分布于中国各大河流中,在华北和近海亦有分布。《诗经》中的诗句“有鲔[wěi]有鱏[xún]”中的“鲔”,便是指的白鲟。《礼记》《周礼》等记载周天子春季祭祀宗庙的场景中,便有“天子始乘舟,荐鲔于寝庙”的描述,恰于白鲟集群洄游时间相仿,并将白鲟以体型分级:

“.……其特大者,谓之王鲔”。

四川渔民流传有一句俗语:千斤腊子万斤象,黄排大得不像样。“腊子”指的是同样处在灭绝边缘的中华鲟,“黄排”胭脂鱼如今同样也是濒危鱼类,而“象”便是指白鲟了。这句俗语从侧面上反映出了白鲟庞大的体型——实际上,它们或许是人类见过的最大的淡水鱼类了。

被IUCN评为“极危”的中华鲟。市面上有商家售卖供食用的“中华鲟”,其实是杂交鲟。丨Wikimedia

过去人们捕到的白鲟体长大多在米左右,体重可达150千克;而据鱼类学家秉志先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记载,在南京曾捕获到一尾体长米长,体重达908千克的白鲟极大个体。庞大的身形使得白鲟甚至可以直接吞食四大家鱼等大型淡水鱼类的成体。成年的白鲟没有天敌,它们屹立于食物链的顶端,在长江里自上而下纵横驰骋,是当之无愧的长江鱼王。

作为一种大型洄游鱼类,白鲟们于每年清明节前后,顺着长江逆流而上,溯游至宜宾江段和四川省江安县江段产卵,幼鲟孵化后再集群往河流下游迁移。随着个体的不断生长,它们逐渐分散开来,进入长江流域的各支流、湖泊,甚至长江口的半咸水区觅食育肥。

长江及其沿岸孕育了很多独特的物种,这里也是它们最后的家。丨Andrew Hitchcock / Wikimedia

白鲟的怀卵量很大,体重35千克的个体怀卵量便可达到20万枚,因此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左右,白鲟的年捕获总量仍能稳定保持在25吨左右。捕捞压力并未对其种群数量产生严重打击。

然而,因为长江上出现的新事物——水坝,长江的生态平衡逐渐被打破。

1984年,危起伟博士第一次见到白鲟便是在葛洲坝:一尾大白鲟在坝下撞烂了脑袋被人们捞上岸。或许这条向来在长江上下横行无阻的白鲟,到死都想不明白是什么拦住了它。

大型水坝对于洄游鱼类的打击可谓是灾难性的。一方面,横亘江面的水坝们彻底挡住了白鲟、中华鲟、鲥鱼等鱼类的洄游产卵路线,将鱼群和产卵场分割成了坝上坝下两个互不相通的区域,将本就为数不多的白鲟群体进一步分散,而且大大缩减了产卵场的面积;另一方面,水坝蓄水等功能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如水温、水深等长江水文条件,进而对洄游鱼类的性腺发育等与产卵有关的体征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抑制。

紫星为采样点,深蓝色方块为大坝。1981年蓄水使用的葛洲坝,是长江干流上第一座大坝丨Extinction of one of worlds largest freshwater fishes

有时人们会在大坝上修建“鱼梯”(fish ladder),以方便洄游鱼类通过大坝。丨Qurren / Wikimedia

自大坝建成后,大量的白鲟和中华鲟等都聚集在水坝两侧试图通行,等待它们的却是人类无情的渔网。据渔业资料显示,那几年白鲟和中华鲟的捕捞量都有了大幅度的上升。

然而,贪婪是要付出代价的。在白鲟面临着繁殖困境的同时,比以往更高的捕捞强度无疑是雪上加霜;加之长江航运频繁,以及沿岸采砂作业、排污等一些列因素共同作用,白鲟同时面临着食物短缺、产卵场破坏、种群破碎、洄游无路等多重问题,可谓四面绝境,难觅生路。于是自1985年后,白鲟的种群数量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

到1994年,这十年间危起伟博士先后救护过4尾被困的活体白鲟。最终,只有一尾成功救活,被放归长江。而白鲟最后一次出现,是在2003年1月23日左右。这尾白鲟在安装了超声波【跟踪】器放归长江后,因追踪它的快艇触礁造成故障,信号丢失,白鲟最终不知所踪。

直至今日,科研人员再没有发现过白鲟,也没有人工养殖的个体。

来不及等到2020新年钟声的敲响,白鲟便在2019年最后的时光里,被研究了它一辈子的危起伟博士团队在论文中宣布了灭绝。

据报道,日前,中美科学家共同发表论文称,长江江豚与海江豚之间存在着显著而稳定的遗传分化,出现了为适应淡水出现适应性进化。

报道称,中方研究人员表示,长江江豚和海江豚最明显的差别是一个生活在淡水,一个生活在咸水。所以我们首先想到,它们适应咸水和淡水的基因会出现明显的适应性差别。我们研究发现,它们确实出现了对不同水环境的适应性差别。

研究发现,一些与水盐代谢和渗透调节相关的基因在长江江豚中出现了显著的正选择,提示它们为了适应与海洋高盐环境完全不同的淡水低渗环境,已经出现了适应性进化,而这种显著的遗传分化与适应性进化,提示它们之间缺乏基因交流而出现了生殖隔离。

希望江豚可以得到有效的保护!

日前,中美科学家共同发表论文称,长江江豚与海江豚之间存在着显著而稳定的遗传分化,提示它们之间缺乏基因交流而出现了生殖隔离,长江江豚因此被认定为独立物种。

长江江豚和海江豚此前都属于“窄脊江豚”亚种。被认定为独立物种后,长江江豚成为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特有的鲸豚类动物,鲸豚类物种也由原来的89种增加为90种。

长江江豚和海江豚最明显的差别是一个生活在淡水,一个生活在咸水。所以我们首先想到,它们适应咸水和淡水的基因会出现明显的适应性差别。我们研究发现,它们确实出现了对不同水环境的适应性差别。

长时间以来,长江和海里江豚的分类关系一直不是特别清楚,曾被认为是同一个物种(三个亚种),后被认定为两个物种:以台湾海峡为界,以南海域是印太江豚;以北海域包括长江流域为窄脊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两种江豚形态上区分的显著特点是其脊背宽窄和疣粒数量多少。

长江江豚被认定为新的独立物种后,其拉丁学名也由“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 asiaeorientalis”修改为“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不再需加亚种名。

物种认定是科学问题,被认定为新的物种后,长江江豚显得更加独特,有利于江豚保护,对长江生态系统恢复有重要意义。

保护环境措施的论文范文

环保,全称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环保的 议论文 800字,希望大家喜欢!

环保的议论文800字篇一

随着人口地迅速增长,工农业迅速发展,生态环境的污染也随之而来。工厂排放的污水、废气、产生的固体废物,人们乱砍滥伐,日常生活中环境保护意识淡薄,从而使到环境逐渐恶化,生态资源不能再生,并给人类带来了一系列的灾难。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高度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了空前的文明时代。我们应该生活在优美的环境中,但事实上我们感受到的却是窒息的环境。光秃的山坡、发黑的河水、枯萎的草地?

每次都有人不断的抱怨着环境不好资源不够用,可是那些人有是否想过,自己对绿色世界做过多少贡献?关过几次灯?关过几次水?保护环境,应该从我做起。这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而且对我们每个人的幸福也有很大关系。回顾历史,再看现实,人类的每一次发展,每一次进步,每一次都是要求自然的给予。人类的发展进步,最终得益的总是人类,付出的总是自然。所以作为人类的一分子,我们应该多参加环保活动。多植树,多种花,使我们永远拥有蓝天、白云、碧水、绿地的美丽家园,让我们拥有一颗绿色心情。

提到怎样更深一步做好环保先锋,来保护自己的家园,我认为“低碳”生活是最重要的。

“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节油、节气,从点滴做起。如果说保护环境、保护动物、节约能源这些环保理念已成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注意节电行为准则,低碳生活则更是我们急需建立的绿色生活方式。

也因此在我认为,气候变化不只是环保主义者、专家学者关心的问题,而是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如果你觉得你一个人的力量对于整个地球简直是微乎其微,一个人的力量根本无所谓,那就错了。若仔细想想,一只节能灯、一台太阳能热水器能为节能减排做的贡献的确很小,可13亿人中只要有1/10的人使用,那节约的能源、减少的碳排量都将会是天文数字。

由此可见,低碳生活可以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环境更优美,生活质量真正提高。

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人们应该互相提倡、互相督促:共创绿色家园,留下绿色心情,从我做起,保护自然、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让我们的家园更美好、更灿烂!

环保的议论文800字篇二

环境保护,这个话题,能够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还是不太重视,认为微不足道,在我看来,环保要从件件小事做起。我就经历过这样两件小事:有一天,我去超市买东西,快到超市门口时,看见有几个散发宣传单的,见人就给,见车就放,但是有些人却不要,随手就扔地上,我过去将纸扔进垃圾箱里。又看见两个人用胶水将宣传单贴在墙上,远远望去,活像一块块“牛皮癣”趁他们不注意,我又拿出我的绝活“撕纸功”,哈哈,“牛皮癣”被我除掉了一大片。还有一次,我在楼底玩,发现远处草地上冒出了缕缕白烟,走近一看,原先,是我们班一群小孩在那里点火烧草,草黑了一大片,我以大哥哥的身份连忙制止,并讲了火灾的危险性和环保的重要性。他们羞愧难当,赶忙从附近端来水把火熄灭,结束了烧草行动。

我们人类都生活在一个星球上,那就是地球。地球上,有供我们呼吸的氧气,还有茂密的森林、辽阔的草原、无边无际的海洋、各种各样的动物,构成了美丽的大自然。

但是有些人不珍惜地球赐予我们的一切,破坏大自然,超多捕杀野生动物。加之各种破坏环境的做法,给我们的大自然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灾难,漫漫的黄沙代替了绿色的林海,波涛汹涌的江河变成了干涸的河床,美丽的风景区变成了荒野。还有大气污染、臭氧层有破洞等这些现象都是人们不保护环境的带来了恶果。从前,我家乡的空气是清新的,天空是湛蓝的,真像一幅五彩缤纷的画,好不美丽!但此刻,车子它排出了污染空气的乌烟,多了工厂后,排出了污水,水变成黑色发出臭味,造成严重的污染。我家乡附近有一个垃圾筒,人们把垃圾倒在那里,甚至有些人还把垃圾丢在垃圾筒外。每到夏天,那里就成了苍蝇蚊子之类的栖息地,风一吹,可恶的白色污染也来凑热闹。在垃圾筒旁有一口池塘,水上漂着一些泡沫垃圾,水又黑又脏,里面的鱼儿都已经死了,塘水死一般的寂静。

我想大声呼吁人们:地球属于我们人类,属于我们大家,只要用我们的双手,从我做起,从人人做起,保护环境,爱护地球上的自然资源,让清澈的塘水依旧流淌在家乡,让花儿依旧那样鲜花盛开。

人类啊,是就应觉醒的时候了,睁开眼,看看我们的周围,这是我们的家园啊,让我们从此金盆洗手,用自我的双手,用自我的智慧,用自我的良心,为我们的子子孙孙留下一个和谐、美丽的家园吧,让我们为我们世世代代的绵延生存做出一份努力吧!

环保的议论文800字篇三

我们天天生活在美丽的大自然中,但是却有人在破坏美丽的大自然,破坏生活环境。使美丽的大自然变得乌烟瘴气。如果这样下去,自然环境就变得令人担忧了。让我们一起去大街小巷看看吧!

我所看见最多的,就是数白色污染了。所以我建议大家还是少用塑料袋,多用环保袋和竹篮子。因为塑料袋不能随地乱扔,如果仍的话,风一吹,塑料袋就像 大雪 一样漫天飞舞,风一停,塑料袋就挂在了树上。塑料制品不易分解,也不会烂掉,烧的话也会产生毒气。还有我们用的小饭盒,都会污染我们的环境。

还有一栋栋高楼大厦,一座座排出滚滚浓烟的工厂,张牙舞爪的浓烟使天空不再像以前一样碧空如洗了,变成了白色的天空,使清新甜润的空气变成了不利于身体健康的废气。一些排除废水的工厂,害死了许许多多活泼可爱的小鱼,而且还把地下的河水给污染了,使喝井水的农民生病了。还有人乱砍树木,以致风沙、洪水都来了,残害了许多年轻的生命。

我们怎么才可以改变这样的生活现状呢?我们可以在空地上种上一些常绿的小树,一些青青的小草,还有一些鲜艳的小花,这样就可以让我们的家园添加花草树木。不要乱扔垃圾,看到垃圾随手捡起来。比如在一个地方看到一个人打算乱扔垃圾,你应该立刻走过去,告诉他污染环境的代价。如果他不听你的劝告的话,那就帮助他捡起来。还有我们要随时提醒别人要保护环境,不能破坏环境,更要告诉他让他提醒其他人。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那就会有许许多多的人加入我们的环保行列了。关于废气怎么办?我们一定要多种树,让大树吸进废气,排出新鲜的空气。还可以定单双日开汽车,单日时,大家坐公交车、骑自行车、步行上班,尽量少用车。我们要减少污染源,少开工厂,就算一定要排废水,也要先净化再排出。我们可以用以上的做法来改善我们的环境。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清新美丽。

环保的议论文800字篇四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天空是那么的湛蓝,空气是那么的清甜,花儿是那么的绚丽,小草是那么的苍翠欲滴,树木是那么的高大挺秀,到处郁郁葱葱,五彩缤纷,鸟语花香!我坐在绿茵茵的草地上,闻着沁人心脾的花香,享受着暖暖的阳光,这是多么美好的一幅景象啊!

地球妈妈那么辛苦地哺育我们,但是我们不但不回报她,反而去伤害她。我们在平地上建起了一座座工厂,工厂每天都排放出有害的烟雾,排放垃圾,污染水源。城市的路面上车水马龙,汽车排出有害的气体。地球妈妈给予我们森林,水源,但我们却毫不珍惜,树木被工人们一棵棵地砍倒,干净的水源被一次次地污染,空气也不清甜了,这都是我们滥用化学物品,砍伐森林,污染水源的结果。清澈的河水变得浑浊不清,清甜的空气变得非常呛人。

目前全世界的工厂和电厂每年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50亿吨,二氧化硫。碳氧化物等有害气体的排放量也相当大。进入大气中的废气种类很多,已经产生危害而引起人们的注意的就有一百多种。这些有害的气体会使河流干涸、森林减少、动物灭绝、臭氧层破坏等等,这是多么的可怕啊!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环保,在21世纪是个很重要的问题,下面,就让我给大家介绍几种环保小窍门吧!购物时少用一次性塑料袋,在屋内多养花养草,用手帕代替餐巾纸,循环利用淘米水,把装修中剩余的木头、木屑送去造纸厂,减少砍伐树木的数量,尽量不用一次性碗筷,不要在河流、水库边洗涤衣物,不乱扔废弃物。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将环保的种子散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环保的议论文800字篇五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作为地球的主人,就应当好好保护地球。此刻城市正在倡导礼貌环境,只要我们不污染地球的环境,不浪费地球的能源。就能让城市变得更绿色,更环保。有想法就要有行动。于是,我和父母开始了一段低碳生活。

以前我们家不懂得节俭,珍惜,此刻,我们学会了节俭用电。我爸爸把大部分的白炽灯换成了节能灯;并且,每次晚上去公园散步时,我们必须做到人走灯灭;以前爸爸总是把电脑开着,此刻也能做到及时关机了。冬天我家基本不开空调了,夏天空调温度也至少在26度,并且坚持空调开时门窗闭。不要小看了这些 措施 哦,它们可给我家带来了大惊喜呢!它们一方面使我家大大减少了电费,另一方面也促使我们全家人身体更加健康。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恩泽。鱼儿离不开它,人类离不开它,世界上的一切生物都离不开它,所以,在节俭用电的同时,我们也学会了节俭用水。我妈妈准备了两个大水桶,要求我们随时收集洗脸水、淘米水等,这些水能够用来浇花,冲马桶……这样,我家的水费也显著减少了,阳台上的花草却显得郁郁葱葱。我还养成了平时开水龙头时尽量开小一点,洗完后及时检查水龙头是否关好的好习惯。还有我家在用洗衣机洗衣服时,总是将后面几遍洗衣后较干净的水用一个大盆子收集起来,不仅仅用它拖地板,还用它来冲刷抽水马桶,虽然这样多费了一些功夫,可是因为能更充分地利用水资源,我们总是乐此不彼。

并且,我们还养成了一些健康的生活习惯。平时一日三餐吃饱后,妈妈要求我少买或不买零食,尽量少吃或不吃油炸和烧烤类食品。我们在外出购物时,尽量把需要的东西一次性的买完,这样既省时又省力,不需要多往超市跑,节俭了汽油钱,这不是很好吗?我们外出买东西或去超市购物时,我们家人总是自带环保袋,不问超市花钱买袋子,绝对奉行了节俭的宗旨,并且还节俭了钱,平时也能做到塑料袋循环使用……我们在外出的时候,如果能做到不开车就不开车,步行或做公共汽车去,也做到了低碳生活。

节俭和保护资源是每个人的良好道德风尚,更是我们地球上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同学们,朋友们做到低碳环保只是一种态度,而不是本事,我们应当从节电、节水、节碳、节油、节气这种小事做起,一齐去建立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只要我们大家一齐去行动,就必须能够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低碳环保,从而让我们共同的地球拥有更完美的明天,保护我们人类自身的家园。

今日你做到低碳生活了吗?

环保的议论文800字5篇精选高中相关 文章 :

1. 关于保护环境高中作文800字5篇

2. 保护环境的800字议论文6篇优秀范文

3. 保护环境高中优秀作文精选10篇

4. 关于保护环境的作文800字5篇

5. 以环保为主题的高中作文10篇

6. 保护环境高中议论文800字

7. 以环保为话题的作文800字五篇

8. 保护环境的作文800字5篇

9. 高中议论文800字

大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的生产生活离不开大自然,所以,我们应该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保护环境的 作文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保护环境的作文1

环境污染带来的后果有很多,其中让我们体会最深的就是雾霾,已经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出行活动造成了影响。

那么大家知道雾霾是什么吗?雾霾的组成主要由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以及可吸入颗粒物。颗粒物的英文缩写PM,而PM2。5就是说的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污染物颗粒,它不但是一种污染物质,同时也是很多有毒物质如重金属、多环芳烃等的载体。

雾霾对我们有什么危害呢?由于雾霾中的颗粒物直径一般在2。5微米以下,能够直接被吸入人体的呼吸道和肺部,造成呼吸疾病和肺部疾病,严重者甚至有诱发肺癌的可能性,对人体危害极大。同时,由于在雾霾天气时,气压较低,使空气中含氧量下降,人处在这种环境中会感到胸闷、气短、头痛。可见,雾霾会对人类的生存和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知道了雾霾对人体的危害,那我们应该如何去预防它呢?在雾霾天气时,我们应该少进行 户外运动 ,注意清洁卫生,不要开窗通风,多喝水,多吃水果。外出时,我们应该佩戴口罩出行。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少开车,多植树,使用清洁能源,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保护环境的方式还有很多,比如垃圾分类,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减少垃圾处置量,减少占地, 变废为宝 ,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生存环境质量。在方便别人的同时,也方便了自己!

还有保护野生动物,众所周知,食用野生动物容易传染疾病,今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就是典型的案例,致使我们度过了一个漫长的寒假,切身体会到“分别在冬季再见已入夏”。所以保护野生动物不仅维护生态平衡,也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更是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是我们需要提倡和实施的,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爱护我们的生存环境,爱护我们的地球母亲。让我们把“环境保护,从我做起”落实到身边小事,让我们的国家变得更美、更漂亮。让我们行动起来,为了祖国的明天而一起努力。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保护环境的作文2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可环境污染也随之而来、与日俱增:汽车排放尾气;工厂污染水源;树木被大肆砍伐……只顾追求经济利益的人们,对这些早已习以为常的破坏环境的行为,可曾想到会带来什么严重的后果,将为此付出多么沉重的代价吗……?

现在,工厂的烟头常常排放出一些废气,大街上的汽车也排放尾气,因为这些气体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所以才会出现那么多的雾霾天气。不仅仅是北、上、广这样的大中城市,就连乡镇与乡村,这样的现象也不少见。那么,有没有办法可以避免这些现象的出现呢?当然是有的。如果工厂选择使用那些环保的燃烧材料,或者在排放废气时增加过滤系统等处置 方法 。人们出行:路远时,可以选择乘公交车;路不太远时,可以选择骑自行车;路近时,就可以选择步行。用这些方法既保护了环境又锻炼了身体。

目前,因为工厂大量排放污水以及人们肆意往江河湖海里倾倒垃圾,使水质受到了破坏,致使我们的饮用水也大都受到了污染。如果每个工厂都有排放污水过滤系统、每个小区都有随处可见的垃圾箱、每个地区都有统一的垃圾存放站和垃圾处理厂,这样的污染问题也可以解决了。

现在,由于农民为了增加耕地数量、多打粮食,农宅用树木取暖做饭,于是将大量的树木砍伐,城市餐饮业大量使用一次性筷子,城乡居民使用高档实木家具,也是树木被大量砍伐的原因之一。树木被砍伐,树林没有了,于是沙尘暴、沙漠、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便向我们袭来……如果农民们不再毁林开荒,而是退耕还林,农宅都用沼气、煤气、煤炭等取暖做饭,城市餐饮业也都用消毒筷,人们在有必要的采伐树木的同时,再进行大量的植树,少伐多植。这样就可以避免一些沙尘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了。

何止是空气和水,就连我们现在食用的粮食、蔬菜、水果、肉蛋奶类……,也被我们人为的“污染”了:粮食是转基因的,农作物被大量使用了化肥农药、催熟剂、避孕药、甲醛等保鲜剂……牲畜也被喂食一些快速生长、催产的饲料,以致肉蛋奶类也被“污染”了……

听爷爷和爸爸妈妈们说,他们小时候,天是蓝的,根本不知道什么是雾霾;水是清的,河里还游着鱼虾;农作物是健康的,用的都是农家肥;而且每年的春秋季节,大家都会有组织的甚至自发的去兴修水利、植树造林,就连小学生都在老师的组织和带领下去植树造林。

然而,现在的环境污染如此严重,很难找到往昔的样子了,已经到了不治不行的地步了,就像周星驰导演的《美人鱼》里说的一样“如果这个世界上连一滴干净的水,一口新鲜的空气都没有,那么挣再多的钱也是死路一条。”的确,由于环境的污染,人们每天都面对着重大疾病和死亡的威胁,那么挣再多的钱,创造再多的社会财富又有什么用呢?生命可以换来钱,可钱换不来生命。让我们世人警醒吧!消灭环境污染,保护地球、保护家园,更是保护我们自己!

保护环境的作文3

我愿在蓝天下呼吸新鲜的空气,鱼儿愿在清澈的水中游来游去,鸟儿愿在绿茵中唱出婉转的歌。我们都愿在一个干净、优美、舒适的环境里生活,保护环境是我的心声。

我生长在一个小县城,听爸爸妈妈讲,他们小时候喝的是从水井里提上来的水,清澈的河水里面有很多小鱼,小伙伴们经常结伴到河里去捉鱼,到田野去挖野菜、打草,家家没有汽车,外出走亲戚要么骑自行车,要么步行,买菜用的是提篮子,吃的是地地道道的庄稼饭。那时天是蓝的,云是白的,山是绿的,水是清的。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随之也带来对环境的破坏。工厂排放的废水污染了水环境;工厂和众多汽车排放的废气污染了大气环境,PM2。5、霾这些曾经陌生的词汇变成了人们时常关心的话题;塑料袋代替了菜篮子造成了“白色污染”;乱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农药的滥用威胁到食品的安全。一系列破坏环境的行为严重影响到我们每个人的学习和生活,行动起来,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做为一名学生,我们要做到爱护花草树木,不践踏草坪,不乱摘花朵;不乱扔垃圾,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进行分类处理;节约用水,一水多用,养成随手关紧水龙头的好习惯;节约用电,随手关灯,少开空调,支持绿色照明;做到绿色出行,尽量坐公交车、骑自行车,少开汽车;自备购物袋、餐盒,用可分解的袋子盛物品;保护动植物,拒食野生动物,拒用野生动植物用品,做动植物的好朋友;见到破坏环境的行为耐心的劝阻,做好保护环境的义务宣传,让人们都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她世世代代为人类造福。

3日12日 植树节 到了,让我们亲手栽种上小树苗,也种上我们保护环境的心愿,“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让保护环境的接力棒一代一代往下传。

保护环境的作文4

常常听人们说:“不要让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变成人类的眼泪!”这句话,凝聚了多少志愿者的心声啊!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可敬的地球母亲给予了我们人类许多:丰富的矿产资源,珍贵的水资源,种类繁多的动物资源、植物资源……没有了地球母亲,就不会有人类,不会有如此温馨的家园。

地球给予了我们这么多,人类却这么对待我们的地球:

乱砍滥伐。随着电锯刺耳的轰鸣,大树一棵接一棵呻吟着,努力抵抗着,但是大树终究抵抗不过蛮横的伐木人,终于,它重重地砸在它脚下眷恋着的土地上,发出了生命中最后一声叹息……

破坏水资源。一条清澈的小溪欢快地唱着歌,奔跑着跑出了它的家乡——山林,想到外面的世界去看一看、瞧一瞧。当它兴奋地来到大都市中,它后悔了:人们总向它洁净的身体内灌入肮脏不堪的污水,它不堪一击的身躯上,满是垃圾和被垃圾砸出的伤疤。久而久之,它不再是那条清澈可爱的小溪,而是一条肮脏的、臭气熏天的臭水沟。为此,它整天以泪洗面……

矿资源开采过度。一旦矿资源开采过多,形成的时间赶不上开采的速度,那么,这样只会使地球的矿产资源加速枯竭。开采矿资源留下的矿坑,极易引发重金属污染,造成生态灾难。

据统计,全世界有13亿人无缘喝上干净的水;每年有650多万吨垃圾被倾倒进海洋,渔业资源濒临枯竭;每年有1700万公顷森林消失;每天有一百多种生物灭绝……在山西地区,因采煤形成的采空区就相当于山西总面积的1/8!

看到这一组组触目惊心的数据,我惊呆了。地球被“子女”们折腾的千疮百孔、满目疮痍。

人们啊,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没有了地球,就不会有我们现在舒适的生活。而我们,却不珍惜地球给予我们的一草一木。乱砍滥伐,过度捕猎,开采过度,纵使会使自己的腰包鼓起来,但是,我们想到过地球吗?想过我们后代的命运吗?随着我们人为的环境恶化,我们的后代要么进化成不得不抵御正在不断恶化的环境的“怪物”,要么,人类就直接灭亡。就像课本上说的,“降临在大地上的事情,终究会降落在大地的孩子身上”。

所以,让我们从自身做起:购物时,用布袋、篮子取代一次性购物袋;用不锈钢筷子取代一次性筷子;不乱扔垃圾;随手关掉“哗哗”流淌的水龙头;出行时,短途可以走路或者骑自行车,如果要旅游,可以乘公交车……还给地球妈妈蔚蓝的天空,宽广的大地。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保护环境的作文5

天空的幸福,是它穿着一身蓝裙子;阳光的幸福,是它拥有如水晶般耀眼的光彩;大地的幸福,是它孕育出多彩的生命;人们的幸福,是有一个美丽的地球;在我眼里,地球就是一位慈祥的妈妈,把我们抱在她的怀里。

可是,有的时候地球妈妈也会生气:河水干涸了,植物枯萎了,大地裂开了,森林着火了……这些事发生后,人们便热火朝天的忙碌了起来。他们种很多树,把大街小巷清理的干干净净,地球妈妈又开始变得温柔起来。

我们都知道,地球是生命的摇篮,更是我们的家园,地球妈妈给了我们一个温暖的家,如果我们离开了她,那我们一分一秒都无法生存下去,所以,我们要爱护环境,来回报地球母亲。

我们都知道,不可以乱扔垃圾,不可以随地吐痰,不可以砍伐树木,不可以踩踏草坪,不可以乱摘花朵……可是,有些人却明知故犯,他们随地乱扔垃圾。记得有一次,我看到一个小男孩把空的易拉罐扔在河里,我立刻上去对他说:“我们不能乱扔垃圾,污染环境,我们要做环保小卫士”。听完我的话,他惭愧的低下了头。

水是生命之源,是我们人体所需能量最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能给我们解渴,还可以给输送植物们营养。水给我们带来了葱郁树木,鸟语花香,山水如画的美好生存环境,给我们带来了宁静和平。所以,让我们一起来保护水源吧!

植物也是我们人类最需要的朋友之一,因为它可以清新空气,吸收我们呼出的二氧化氮,制造出新的氧气供我们呼吸。如果没有新鲜空气,人类将会无法生存。假如没有植物帮我们抵挡风沙,那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妈妈会变成一片沙漠……它们就像“绿色卫兵”,一直保卫着我们。

播种绿色就是在救自己,如果想吸到清新的空气、想喝到纯天然的水,就必须保护环境,爱护环境。

虽然乡下的空气很好,风景也很好,城市里高楼大厦美丽又整洁。但人们的环保意识很差,城市里面的工厂总是冒出黑乎乎的烟雾,那些烟雾严重的污染了空气和水源。以前清澈明亮的溪水现在变得又脏又臭。污染水源的行为对我们来说是不可理喻的。植物被破坏了,我们就失去了新鲜的空气,水源被破坏了,我们的饮用水也会受到影响,生命同样也会受到威胁。

大自然是我们生死相依的骨肉亲戚。所以,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我们多做一些让地球妈妈开心的事情,保护好脆弱而又伟大的妈妈,植树造林,让她变得健康!

保护环境的作文800字精选相关 文章 :

★ 保护环境的作文800字5篇

★ 关于保护环境的作文800字5篇

★ 保护环境精选800字范文5篇

★ 保护环境作文800字

★ 保护环境的800字议论文6篇优秀范文

★ 关于保护环境高中作文800字5篇

★ 保护环境作文800字3篇

★ 保护环境作文800字范文

★ 以保护环境为话题的作文800字4篇

★ 关于保护环境的作文800字

公正司法保护长江生态环境论文

环境保护法论文-论环境法的终极价值法的价值问题一向是法学理论和部门法学所关注和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作为新兴法律学科的环境法,价值问题同样引起了很多学者的注意。然而,学者们在论及环境法的价值时,基本上是从公平、正义、安全、秩序、效率等方面着笔,只是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侧重而已。环境法固然具有法律价值的共性,但由于其不仅要调整人与人之间的法律关系,还要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环境法立法的出发点和归宿②,这决定了其在价值取向上必然具有自身的独特性。然而,传统环境法学理论却忽视了环境法的这一特色,依然是以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惯常思维来定位环境法的价值,这直接导致了环境法在治理环境问题上的苍白无力。人类的环境立法日渐增多,但环境问题却日趋严重,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反思。从系统论的视角来看,地球是一个由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环境共同组成的自然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生物群落同其生存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群落内不同种群、物种之间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并处于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动态平衡之中。这个系统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它的整体性和相互依存性,人类作为自然系统中的一员,理应遵循自然系统的一般规律。但自从人类产生以来,就不肯屈服于自然的控制,不断地变革、改造自然,在自然系统的基础上又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人类社会系统。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人类不断的征服自然,人类社会系统日益膨胀,而自然系统渐趋萎缩,如何协调二者之间的紧张关系已成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课题。本文从系统论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就此提出环境法价值的新定位。一、环境法的终极价值定位(一)传统价值观念和环境法价值定位的缺陷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人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1],就是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中,客体由于自身的属性,能够满足主体的某种需要,对主体的发展具有肯定的作用和意义。“凡是谈论价值,从根本上说都应当是相对人而言的,价值为人而产生,为人而存在,人是一切价值的主体。”[2]由此可以看出,传统的价值观是以人为中心的,把人视作主体,而把人周围的一切事物均视作客体。这种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只承认自然对于人类的意义以及人类改造自然的利益和权利,而拒不承认自然自身的价值。正是在这种价值观念的引导下,人类通过掠夺自然创造了空前的物质文明,但伴随而来的却是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贫穷蔓延、人口爆炸、疾病丛生等一系列问题,进而导致人类面临着新的生存危机,最终危害了人类社会的整体利益。就法律的价值而言,也是指作为客体的法律对于主体的人的有效性和积极性。法的价值的主体是人,是指具有社会性的社会人的总称。法的价值的客体就是法本身,这个法是指广义的法,即法律规范和法律事实的总称,它包括法的制度、法的运行事实和以观念形态存在的法。[3]依此传统观点,环境法的价值,就是环境法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对人类社会的满足和有用性。我国环境法学界许多学者对环境法价值的定位,就是从这一传统观点出发的。如有的学者将环境法的价值归结为正义和利益,认为“正义和利益是法律的两大主要价值,环境法也当然要将其作为价值目标”,“正义和利益是环境法的主体价值需要,其满足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环境法功能-安全和可持续发展。”[4]也有的学者认为环境法具有二元价值-正义和功利,其中正义价值包括人类正义和自然正义,功利价值包括物质功利和精神。[5]从传统法学价值论的观点来看,以上价值定位并不能说是错误的。但是,这种主客二分的价值模式毕竟是从人类立场出发的,其仅仅把自然系统视做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并把自然界的万物视做人类的资源,而忽视了自然系统与人类社会系统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尽管这种立法也是为了保护环境和资源,但其终究难以摆脱人类自身利益的“诱惑”,当人类眼前物质利益、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保护的需要发生冲突时,这种价值观很自然地就会主张,为了前者而放弃后者。这正是人类在大力加强环境资源立法、倡导保护环境和资源的同时,环境资源却日趋恶化的根源。因此,这种价值观是不可取的。(二)环境法终极价值的重新定位-从系统论的视角环境问题就其本质而言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从系统论的视角来看,就是人类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之间的关系问题。人类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以地球为中心的生态系统。人类社会只是这个生态系统的一个要素,并且其本身又存在于自然系统之中,其必须遵循自然系统的一般规律,必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环境法作为人类社会保护环境方面最重要的部门法,在保护生态系统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其不仅要关注人类社会的利益,还要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而传统环境法在价值取向上仅仅从人类的利益出发,将自然视做人类的资源,保护环境只是为了人类更好的发展。这种环境法本来为保护环境而立,但终因其没有从整体、全局的观点来把握人类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最终反而导致了环境问题的进一步恶化。系统论的提出,为我们正确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只有从生态系统整体利益出发,转变以人类利益为中心的发展观,重新审视人类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形成二者的良性互动与和谐发展,才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之道。基于此,本文将环境法的终极价值定位为生态整体利益。这种定位是要从根本上纠正传统环境法在价值定位上主客二分的缺陷,突破人类中心主义的定式,树立一种生态中心主义的环境价值观。当然,法律是由人类制定的,其不可能完全摆脱人类利益的影响。但作为法的最高原则和精神的价值,其不仅是法对于人的需要的满足,也是人关于法的绝对超越指向,“指向”是指法的价值具有目标、导向的含义,“绝对”是指法的价值具有永远的,不断递进的,而又不可彻底到达极致的性质。[6]就此而言,法的价值始终是高于法律本身的,这种绝对超越指向成为人类所最求的理想境界。环境法作为一种法律,理所当然也不能摆脱人类利益的影响,但却可以从价值层面对其进行重新定位,力求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这种价值取向便是环境法的绝对超越指向的体现。近些年来,许多学者已经注意到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并提出环境法的价值定位应该突破人类中心主义,这表现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上。如有学者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环境法的唯一价值追求,认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灵魂在于人与环境相融、和谐的意识,及在生态法则和道德法则衡平基础上的新的环境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是有理性、重感情的动物,绝不会听任人的主观意志和环境的自然规律各行其是。人类能够主动地发现社会自身以及社会与自然之间的不平衡,并主动地进行调整使之实现平衡。本着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自同于人与环境组成的社会系统,必定能实现可持续发展。”[7]应该说,这种观点正确认识到人与自然应该保持和谐共处关系,并力求用可持续发展战略来实现这种理想,是极其难能可贵的。但是,据此将可持续发展观作为环境法的终极价值是不妥当的。这是因为:首先,可持续发展观仍然是以人类利益为中心的,仍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的发展观。这可以从对可持续发展观的定义中看出来。如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给出的可持续发展定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也有学者认为:“可持续发展是不断提高人均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力,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人群需求又不损害别的地区和国家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8]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观关注的是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和整体利益,并没有摆脱人类中心主义的定式,其不可避免的会走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上去。其次,从法律价值的目的性和工具性上看,可持续发展观不宜作为一种目的性价值。“法律的终极原因是社会的福利,未达到这一目标的法律规则不能永久性地证明其存在是合理的。”[9]这一功利主义法学派的观点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出其持久的生命力。虽然这是从人类的福利来谈论法的价值,但对环境法的价值来说,也可以类推适用,即环境法的终极目的是生态整体的“福利”最大化。就此而言,可持续发展观只是为了达到福利(利益)价值的一种工具和手段。因此,其只能作为环境法的工具性价值而非目的性价值。目前,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环境法应在树立以全球生态整体利益为中心的价值理念的基础上,确立“衡平世代间利益,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人类的“环境权”和“生态世界的自然的权利”这两大目标;前者是作为环境立法对整个人类社会所追求的目标;后者则是作为环境法自身所应当确立的基本任务和予以实现的目标。[10]这种观点已经摆脱了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认识到了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并提出应尊重自然的权利的思想,以此作为环境立法的终极价值是可取的。应该说,这种观点与本文的观点在总体思想上是一致的,只是二者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不同而已。综上所述,地球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人类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相互依存、紧密联系,一旦自然系统遭到破坏,人类社会也必然面临生存的危机。因此,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应该是我们追逐的理想境界。尽管环境法是由人类社会制定的,但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在立法上必须坚持从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以生态整体利益为终极价值,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护环境,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也才能更好地保护人类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二、环境法生态整体利益价值的内涵生态整体利益作为环境法的终极价值,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既是人类社会整体利益与自然生态整体利益的统一,也是代内生态整体利益与代际生态整体利益的统一。益与自然生态整体利益的统一受功利主义法学派的影响,传统法学理论将法律与利益联系起来并把利益作为法律追求的重要价值,认为法律的任务就在于调整、保障各种利益,并以最佳方式对利益实现合理分配。环境法作为新近发展起来的法律学科,是以社会利益为本位的。这是因为环境作为全人类的共同生存条件,并不能为某个人或某国所私有或独占,也不能以阶级、意识形态或国界来加以划分,环境保护符合整个社会乃至整个人类的利益,任何国家环境法的发展和完善,都是对全人类做出的有益贡献。[11]从系统论的视角来看,整个地球是个有机的生态系统,在这个庞大的复杂系统内,全球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依固有的规律不断进行。任何一个环节受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衡,人类环境也必然会发生危难。尽管主权国家可以宣称各自的主权范围,在国际政治关系和国际经济关系中可以坚持这样或那样的立场,但在生态规律面前,任何国家都是一样的,污染的蔓延不受人为的国界限制,生态系统的循环不受意识形态的制约。[12]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生态系统,任何国家的生态遭到破坏都会危及到全人类的生存。在这种情况下,“国家边界已变得具有渗透性,地区、国家和国际之间传统的分区已变得模糊不清了。过去被认为完全是‘各个国家的事情’,如今对其他国家的发展和生存的生态基础产生着影响。”[13]因此,过去那种以国家为单位各自为政采取措施的方法已经不能适应解决环境问题的需要,而以地球共同体为单位、为了全人类的共同利益采取联合行动,已经成为目前国际社会的一个基本共识。由此可见,维护人类社会的整体利益应该是环境法的重要价值。同时,从系统论的视角来看,环境法又不能仅仅从人类的整体利益出发,还必须兼顾自然系统的利益。这是因为,自然系统是人类生存的前提条件,没有自然系统的存在或者自然系统遭到破环,必然又反过来危及到整个人类的利益。近些年来,尽管许多国家已经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但环境不仅没有改善,反而有日趋恶化的倾向。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人类仅仅注意到自身的利益,从自身的需要保护环境,而却没有承认自然系统利益的结果。必须看到,自然系统也有其自身的利益,从个体上说,这种利益就是自然界的自然权利,主要包括各种生物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这种权利并不需要人类的认可,早在人类存在之前,这种权利已由“上天”赋予给了地球上的各种生物。从整体上说,这种利益是自然生态整体利益,即维持自然系统的稳定与和谐,这最终将关系到整个地球生命的延续和发展。正如伦理学家那什在《自然的权利》一书中写到的那样:“人类的利益与生态系统的利益是同一的……判断善恶的标准不在乎于个体,而在乎于整个生命共同体……自然具有与人类同样明确且值得敬畏的权利。”[14]作为高级动物的人类,在制定环境法时,必须从生态系统整体利益出发,兼顾人类社会的整体利益与自然生态的整体利益,并把二者很好的统一起来。(二)代内生态整体利益与代际生态整体利益的统一从系统论的视角来看,生态整体利益既应该包含代内的生态整体利益,又应该包含代际的生态整体利益,这二者也应该是统一的。对于自然系统而言,由于自身能够按照生物进化的自然进程向前演进,如果没有人类社会系统的干预,其能通过自身的新陈代谢维持好世代间的利益平衡。因此,代内与代际的整体利益平衡主要是就人类社会系统而言的,这种利益平衡主要涉及到如何在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公平地分配资源和财富的问题。全人类在过去、现在和将来共同拥有这个星球的环境,当代人和后代人对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资源有相同的选择机会和相同的获取利益机会。由于社会的资源和财富都掌握在当代人手中,当代人就成了未来几代人资源和财富的托管者。因此,当代人必须考虑后代人的机会和可能获取的资源数量,当代人在制定政策和措施时不要为了提高自身的经济福利和生活质量,而一定程度地牺牲后代人的部分福利和潜在的机会,当然,其也不必通过降低当代人的生活消费水平,来提高年轻一代和未出生的后代人的潜在生活质量。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对维护代内与代际之间的利益平衡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在论及世代间利益平衡问题上,有两种极端的论调。一种主张是:“现世代什么也不消费,为了未来世代而保护全部资源,以使环境的任何方面都维持在同样水平的质量上”。另一种极端的论调是富裕模式,按照这种理论,是否存在将来的世代现代还没有完全的确证,或者是今天的最大化消费是为将来世代财富最大化的最好方法,因此,现世代今天消费欲望的全部能够产生更多的财富。[15]这两种论调都是应该受到批判的。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系统要保持稳定,必须保持系统内部结构的平衡;否则,系统会随着内部要素的作用或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异,使系统出现无序化或不稳定。世界上只有一个地球,并且这个地球是个有机的生态系统,不管是当代人还是后代人,都必须依赖这个唯一的生态系统来生存。因此,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负有不可推卸责任的人类,必须从世代间利益衡平出发,兼顾当代与后代的整体利益平衡。三、生态整体利益价值的实现生态整体利益作为一种全新的环境法律价值观,既是对传统价值观念的突破,也是对传统法学理论的挑战,这种价值的实现必然会面临多方面的障碍。首先,长期以来,人类社会建立的一切制度、价值观念都是以人类为中心的。这决定了环境法也必然体现着人的价值选择,人类利益自然也成为环境法价值取向的中心。而生态整体利益价值坚持生态中心主义,强调人类与其他生命形式在法律上处于平等地位,并主张应赋予自然物以权利。这显然与传统思想观念是冲突的。其次,法律是由人类制定的,向来也是以人类的权利、义务为内容,以人的行为关系为调整对象。环境法以生态整体利益为价值取向,这注定其必然面临以下问题:如何确定生态整体利益?如何在人类与自然之间分配这种利益?既然人类与自然都享有权利,这二者之间会不会存在冲突?这些问题决定了环境法必然会与传统法学理论相矛盾,如何协调这种矛盾是环境法生态整体利益价值实现的又一大障碍。最后,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保护环境、实现生态整体利益单靠某个国家、某个地区是不可能做到的。这使得加强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显得极为重要。然而,不合理的国际旧秩序和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已成为国际环境保护合作必须面临的重大难题。面对诸多障碍,如何探寻新的路径,便是实现生态整体利益价值的关键所在。本文提出以下路径:1.观念的转变: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法律是建立在一定价值观念基础之上的,人类环境价值观的改变将对环境法的发展和变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人类中心主义向生态中心主义价值观念的转变是解决环境问题、实现生态整体利益价值的根本出路。要真正地转变这种观念,首先必须转变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现当代西方哲学从古典到现代的转变中,出现了主客二分向主客相融的转变。在这方面,海德格尔是这种转变的代表。他在《哲学的终结和思维的任务》一文中,实现了对人的强调向对自然的强调的转变,提出了人与世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天人合一”生态思想。他认为人的作用不是为“自然立法”,不是充当自然的主人,而是倾听自然的呼声,顺从自然规律,与自然和睦相处。[16]这种由主客二分向主客互融的思维转变将对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深远的意义。其次,应培养生态意识,树立生态主义世界观。生态意识就是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规律的认识,是人们为了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于自身行为自觉地按照生态规律行动的一种意识。在现代社会,只有具有生态意识,我们才能知道必须做什么和怎么去做,并用这种意识指导我们的行为,从而避免生态环境的恶化。在培养生态意识的同时,还应该树立生态主义世界观,这要求人们在心中应逐步形成对人和自然相互作用的生态学原则的正确认识,要求人们必须时时刻刻意识到人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不是凌驾于自然界之上的。2.法学理论的突破:生态法的兴起传统观念从人类中心主义走向生态中心主义,必然会对建立在人类中心主义基础上的传统法学理论产生巨大的冲击。环境法作为直接反映这一思想的法律学科,受到的影响最为明显,然而,环境法终究是以环境主义哲学为基础的,其不可能逃脱人类中心主义的法学定式;要真正实现生态整体利益,仍需法学理论上的重大突破,生态法由此应运而生。生态法是近些年来新兴的法律学科,其在概念上仍然存在着许多争议。有学者认为:为了更科学地反映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及生态规律的要求,更好地规范人们的行为,调整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应该把自然资源法、环境保护法、国土整治法结合为一体,称为“生态法学”,作为国家法律体系中的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17]也有学者认为:生态保护法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其范围涉及环境法、自然资源法、国土以及其它法律部门中的生态规范。[18]还有学者认为:生态法是以生态学揭示的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规律为基础,应用法律手段来协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19]综观这几种观点可以看出,学者们基本上是把生态法作为一个部门法来看待的,认为其是对传统法律部门的一种突破。这种定位模式是在尊重传统法学理论基础之上的一种创新,但其仍没摆脱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思路,在保护生态平衡上难免显得力不从心。本文赞同郑少华博士的观点,认为生态法是以生态社会理论为前提的,即伴随着生态意识的觉醒,人类社会在经历了市民社会→政治社会→团体社会的转变之后,逐步过渡到生态社会,这种社会强调生态利益至上,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态法正是建立在这一理论基础之上的,以生态中心主义为指导原则的,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第四法域,其规范散见于宪法、环境法、行政法、民商法等部门法中。[20]由此,对应于传统社会从市民社会→政治社会→团体社会→生态社会的转变,形成了从私法→公法→社会法→生态法渐进和共生的局面,这四种法域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后现代社会的法学框架和理论体系。从法学理论的视角来看,生态法主要由生态人理论、生态权利理论、生态契约理论、生态价值理论、生态责任理论等构成。[21]这些理论从生态中心主义的立场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史无前例地将对自然的保护上升到新的法学高度,并形成一套独有的法学理论体系。这对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当然,仍须承认,生态法的许多理论还不成熟,甚至受到许多学者的非议,如何进一步完善这一理论体系仍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3.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国际环境法的发展人类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上,地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最终将各个国家纳入环境保护的统一轨道,国际环境法的兴起因此而成为必然。要克服国际环境保护合作中的障碍,必须注意以下两点。首先就是要构建国际发展新秩序,建立一个各国认可的国际发展法模式。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调整经济上不平等的主权国家间的“国际发展法”逐渐产生。从性质上说,国际发展法是一部过渡性法律,其目的是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它体现为一套调整国际关系的规则,着眼于促进公平,相互合作以及弥补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不平等。国际发展法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空前团结起来,共同协商全球生态与发展问题,这对促进国际环境法的形成,改善世界的环境问题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其次,通过国际组织制定一系列生态与环境保护的“软法”,以避开国家之间在环境合作上的矛盾与冲突,随着条件的成熟,再逐步将其上升为国际环境“硬法”。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通过了许多有关生态与环境保护的宣言和决议,如《人类环境宣言》、《世界公园大会宣言》、《环境与发展宣言》、《地球环境贤人会议东京宣言》、《世界自然宪章》等国际文件都属于此类。这些决议和宣言虽然没有强制拘束力,但他们反映了已有的或正在形成中的国际环境法的原则、规则和制度。正是在这些宣言和决议的促进下,国际社会达成了大量的国际环境保护条约。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国际环境法的形成与完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仍需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注释:①系统理论是20世纪兴起的一种科学理论,该理论主张用系统的观点和思维去看待客观存在的事物,并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分析其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关系。系统理论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论,这种方法论从整体、联系的视角看待世界,突破了传统孤立、片面和局部认识事物的缺陷,这对认清和揭示事物的本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②关于环境法的调整对象,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环境法只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参见李爱年:《环境保护法不能直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载《法学评论》2002年第3期;另一种观点认为环境法不仅要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要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参见蔡守秋:《环境法学理论的要点和意义》,载《现代法学》2001年第4期。本文采纳后一种观点。参考文献:[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2][6]卓泽渊。法的价值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3][5]刘建辉。论环境法的价值[J].河北法学,2003(2):68。[4][11][12]吕忠梅。环境法新视野[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48,157。[7]蔡守秋,万劲波,刘澄。环境法的伦理基础:可持续发展观-兼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393。[8]曾珍香,顾培亮。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与评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3-19.[9][美]本杰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49。[10][15]汪劲。环境法的理念与价值追求[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212,229。[13]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M].王之佳等译。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409。[14][美]那什。自然的权利(日文版)[M].TBSburitanika,1993。[16]林娅。未来与选择[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153-154。[17]肖乾刚。自然资源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2:21。[18]陈茂云,马骧聪。生态法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19]刘文燕,刘滨。生态法学的基本结构[J].现代法学,1998(6)。[20][21]郑少华。生态主义法哲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

环境保护问题对策探讨【论文关键词】: 资源消耗; 环境污染; 保护对策 【论文摘要】: 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都已经成为危害人民健康、制约一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对目前我国环保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资源环境破坏和社会各种体制的不健全等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现阶段应采取的措施。 1. 引言 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是人类面临的重要问题,然而环境问题却一再为我们所忽视。自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以来,一眨眼35年过去了,我国的环保问题却并不尽人意,很多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其中资源环境破坏和社会各种制度不完善成为环保建设过程中的最大两个障碍。 2. 资源环境的破坏 资源环境问题已日渐成为制约各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首先,资源储存量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和核心,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另一方面,资源开采利用又与我们生存的环境质量息息相关。因此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关键,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资源与环境已日渐成为制约中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1]。 资源消耗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一切活动的物质基础。在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人类极大地依赖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和需要,人类开发利用资源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 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地幅辽阔,各种自然资源在总数上跻身于世界前几名。可是,由于受到传统发展观点的影响,我们认为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量的“三高”原则是实现经济技术腾飞的法宝。因而这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一直没有得到改变,掠夺式开发使资源储备量锐减,使资源开发利用处于一种混乱无序状态。资源消耗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我国成为一个自然资源紧缺、供需矛盾日趋紧张的国家。 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与治理是中国环境保护最重要的领域。中国的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海洋,淡水,土壤,固体废弃物,噪音,辐射污染等七类,污染面从城市蔓延到农村,从发达地区扩大到欠发达地区;形成点源、面源共存,生活污染与工业排放叠加,新旧污染与二次污染相互复合,环保冲突事件时有发生,尤其是工业发展所产生的污染,呈现出逐年加剧的趋势。如果不选择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继续保持对环境污染和资源粗放型开发保持不予重视的态度,我们为资源环境问题买的单会大大抵消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效益。环境污染投资总额占GDP的比重,呈逐年上涨的趋势。 3. 环境问题产生的社会根源 法律不健全 目前我国已经出台的有关能源、环境的各项法规制度名目繁多,研究结果政策建议更是林林总总,但是仍然不能扭转我国目前环境恶化、能源使用效率低下的现状,主要问题是法律法规不健全。 首先表现在法律不够与时俱进。《环境法》自颁布以来至今已18年多了。这么多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适应新的形势发展的要求,这也给一些污染户们钻了空子却无法予以惩治。 同时法律中一些条款只是制定了基本原则,却不具备实施条件。一些主要的环境法律尚有空白,立法的缺失,使人身健康以及所涉及的环境保护问题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2]。 监管制度不完善 在许多地方,往往因地方经济保护的干扰,一些排污大户同时是利税大户,轻易便能轻易避开法律追究。比起加速实现工业化,我国政府对环境保护显得不够重视,因此环境保护的法制、体制、机制都存在一定的滞后,环保投入明显不足,特别是当经济发展和环保发生冲突,往往是后者服从前者。或是由于一些政府官员的地方保护主义和个人利益,使得国家环境政策难于得到有效地执行。许多地方官员为了提高当地GDP而对其污染企业实行地方保护主义。 缺乏技术支撑 开发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共性和关键技术的能力不强,生产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还不能适应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的需要。而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部门是专业性要求很强的部门[3]。可是我国地方环保部门特别是基层环保部门的人员结构却不能适应这种要求,所以,即使有了法律作为武器,环境问题依然频频发生,基层环保部门素质不高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公众环保意识薄弱 2006年1月15日,《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正式对外公布。公众的环保意识总体得分为分,环保行为得分为分,环保满意度得分为分[4]。公众环保意识薄弱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人民大众长期以来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即在中国政府才是环境保护的主导因素。因此,逐渐形成了一种依赖感,认为环境保护仅仅是国家的事,与自己没有关系。 4. 现阶段应采取的环境保护对策 完善立法,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必然引起传统的环境保护观念的转变。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理念, 在污染治理方面应当反对先污染后治理的思想, 法律的制定要确立预防为主的理念, 在环境资源法律保护方面,应树立整体环境资源观, 用整体观点去看待自然资源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在加强环境保护执法和司法的力度方面,要健全环境执法责任制,理顺各个执法部门之间的关系, 明确各部门的执法责任和权限。对于法律有明确规定而执法不力的, 应该由有关机关予以监督。尽可能地防止行政权力缺位、越位现象的发生。做到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优化能源结构以提高能效 提高能效和开发利用清洁、可持续能源的根本在于科技进步,既要继续扩大技术引进的力度,又要提高我国的技术创新水平。在环保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我国环保科技的发展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对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的投入,提高了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因此政府可以鼓励开发和应用有普遍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如洁净煤、煤层气利用,绿色照明、再制造等。 因此我们可以效仿,加强环保科技的投入,加速环保产业的发展,不仅得强化环保科技内容,提出可操作的政策措施,还大力培养环保科技人才,满足对环保产业发展和执法队伍人员的需求。 增强全社会环境意识 在推进中国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政策等工作的同时,还需充分认识到公众在解决环保问题上的力量。首先,要通过各种宣传手段,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只有提高了意识,手法,间顿,环保,参与才能变成一种自觉的行动;其次,鼓励公众与新闻媒体舆论对政府、工业污染大户等监督,施以压力才能使环保政策切实。尤其要指出的是一些环保民间组织的兴起开始影响到政府决策的形成与实施,并在引导环保节能社会风气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沈昊婧, 袁绪英. 对资源环境的思考——熵率与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7). [2] 梁从戒. 2005:中国环境危局与突围[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 田文富.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 学习论坛.2007. [4] 国内首个环保“民生指数”出炉. [5] 杨明. 环境问题与环境意识[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你去“论文吧”!!!!想找什么就找什么!!!并且不存在 抄袭现象!

环境污染调查报告 调查人员:XXX 时间:XXXX年XX月XX日 调查目的: 现在世界上的能源供应量已经为数不多了,我们必须在能源枯竭之前开发新的能源,所以我们要知道能源的发展史,这样才可能找到新能源。而且,光这样是不行的,如果能源的污染太严重的话,恐怕还没等能源枯竭,地球早已成为混球一个。所以我们要在开发新能源的同时保护能源。 内容: 1992年,全国废气排放量 万化标立方米(不包括乡镇工业,下同)。废气中烟尘排放量 1111万吨,比上年增长 ;二氧化硫排放量 1685万吨,比上年增长 ;工业粉尘排放量 576万吨,比上年下降 。 全国城市大气中总悬浮微粒年日均值范围为 90一663微克/立方米,北方城市平均403微克/立方米,与上年相比下降;南方城市平均243微克/立方米,与上年相比增长 8%。据67个城市统计,51% 的城市年日均值超标,尤以吉林、济南、太原、兰州、包头、延安、西安等城市为重。 据66个城市统计,降上半月均值在 一吨/平方公里·月之间,较上年略有增加,比方城市明显重于南方城市。降尘年月均值在 30吨/平方公里·月以上的城市有三明、鞍山、长春、大同、石家庄、哈尔滨、银川、吉林、鹤岗、沈阳、兰州和唐山。 据72个城市统计,二氧化硫年日均值范围为 7—]63微克/立方米,北方城市平均97微克/立方米,南方城市平均90微克/立方米,与上年相比略有上升。超过国家三级标准的城市有贵阳、重庆、太原、乌鲁木齐、宜宾、南充、济南、石嘴山、青岛、天津、长沙和大同。 据72个城市统计,氮氧化物年日均值范围为 l1一129微克/立方米,北方城市平均56微克/立方米,南方城市平均40微克/立方米,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长春、济南和运城污染明显加重,兰州、宝鸡和南充咯有好转。 2000年,酸雨仍限于局部地区。据58个城市统计,降水pH年均值范围为一,pH年均值低于的占52%,均为南方城市。赣州、长沙和厦门市酸雨出现频率高达90%以上,南充、宜昌、南昌、怀化、百色、南京、重庆和广州市酸雨出现频率在70%以上。 2000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中国政府十分重视自己承担的国际义务,并努力推进国内的环境保护工作。经党中央和国务院批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外交部、国家环境保护局《关于出席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情况及有关对策的报告》,提出了我国环境与发展领域的十大对策,这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一大纲领性文件,不仅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而且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工作的重点和努力方向。 环境法制建设有较大进展。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城市绿化条例》、《关于我国中低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置环境政策》,批准了《征收工业燃煤二氧化硫排污费试点方案》,转发了林业部《关于当前乱砍滥伐、乱捕滥猎情况和综合治理措施报告的通知》,发布并全面实施了《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管理规定》。国家环境保护局还制定了环境行政处罚、防治尾矿污染、防治铬化合物污染、环境监理执法标志等方面的规定和办法。地方立法不断加强,山东、湖南、重庆武汉、大连等省、市制订了环境执法程序规定。国家环埔保护局首次进行了全国环保系统执法检查。

长江三峡资源保护与开发论文答辩

答辩时间:2022年9月8日8点30分。答辩委员会主席:郭琦教授答辩委员会委员:牛兰花教高(三峡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李琼高级工程师(宜昌市水文局。

长江(Changjiang River),亚洲第一长河,全长6397千米。它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的主峰各拉丹冬雪山。长江是世界第三长河,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水量也是世界第三。总面积1808500平方公里(不包括淮河流域),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5,和黄河一起并称为“母亲河”。另有相关文学作品以此为名,也作为人名被使用。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长江流域幅员辽阔,江湖众多,土地肥沃,气候温和,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既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也是我国总体经济实力最为雄厚的地区。庞大的水系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海拔6221米的各拉丹冬雪山西南侧,流经青海、西藏、云南、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0 个省、市、自治区,在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6300公里。长江有数以千计的支流,它们大致呈南、北辐射状,延伸到甘肃、陕西、贵州、河南、广西、广东、福建、浙江8个省、自治区。干支流构成庞大水系,流域面积为18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5强;此外淮河大部分水量也通过大运河汇入长江。长江主要支流表 河 名 河 长(公里) 流域面积(平方公里) 多年平均流量(立方米/秒) 年径流量(亿立方米)雅砻江 1571 128444 1810 571大渡河 1155 90700 1570 495岷 江 735 135000 2850 877嘉陵江 1120 160000 2120 710乌 江 1037 87920 1650 508沅 江 1022 89163 2170 667湘 江 844 94660 2370 653汉 江 1577 159000 1710 511赣 江 751 83500 2130 675注:岷江除河长外含大渡河长江支流流域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者437条,超过3000平方公里者170条,超过10000平方公里者49条。长江年入海水量近1万亿立方米,占全国河流径流量26380亿立方米的37%,为我国第二大河黄河的20倍;上表所列各大支流的水量大都超过黄河。根据河流的水文、地理特征,长江从江源至湖北宜昌称为上游,长4512公里;宜昌至江西湖口称为中游,长938公里;湖口至长江口称为下游,长850公里。长江上游穿过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和川鄂山地,先后接纳了雅砻江、岷江、沱江、嘉陵江、乌江诸水,形成为河床坡降较大而水流湍急的峡谷型河段;中游流经两湖平原,两岸地势低洼,湖泊密布,又有洞庭湖、汉江、鄱阳湖三大水系注入,则变为河道宽阔、水流较缓而水量浩瀚的平原型河段;下游通过皖苏平原,河道益宽,但无大支流入汇,且受海潮顶托,称为平原感潮型河段。这不同的河谷,如网的支流,多样的地形,便构成了长江流域多姿多采的地貌。富饶的资源长江流域面积辽阔,天然条件优越、多样,故我国南北物产各种资源尽有,且多占全国之大宗。水资源——近1万亿立方米,居全国七大江河之冠。人均水资源2850立方米,每亩耕地占有水资源2700立方米,均高于全国水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亿千瓦;可开发量亿千瓦,年发电量约1万亿度,占全国的%,主要分布于上游的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乌江、长江三峡段,以及中游的清江、沅江、汉江、赣江上。若与世界各国比,仅略少于巴西(万亿千瓦.时)。装机容量(万kW) 年发电量(万kW·h) 电量所占比重(%)全 流 域 19724 10275 100干 流其中:宜宾以上宜宾至宜昌 906658913174 472332341489 支 流其中:宜宾以上宜宾至宜昌宜昌以下 10658300050102649 55521 水运资源——总通航程7万公里,占全国70%以上。长江干支流航道与京杭运河共同组成我国最大的内河水运网。其中干流通航里程2713公里,上起四川宜宾,下至长江口(云南维西至宜宾825公里河段尚可分段通航)。支流航道700余条,主要支航50余条,以下游之太湖水系最为发达。干支流水运中心为重庆、武汉、长沙、南昌、芜湖和上海等6大港口。与世界各国比,长江水系通航里程居世界之首。农业资源——有耕地亿亩,占全国的25%;而粮食产量占全国的40%,水稻产量占全国的70%,棉花产量占全国的33%以上。耕地95%分布在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其中成都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区、鄱阳湖区、巢湖区和太湖区,都是我国著名商品粮基地。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林木蓄积量占全国的1/4。主要林区在川西、滇北、鄂西、湘西和江西等地。用材林仅次于东北林区;经济林则居全国首位,以油桐、油菜、漆树、柑桔、竹林等最为著称。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群落、物种和数量在我国七大流域中多占首位。流域内已建立了约100处多保护目标的自然保护区。古老珍稀的孑遗植物如水杉、银杉、珙桐;硕果仅存的珍禽异——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扬子锷、朱缳等驰名中外,多属长江流域特有。淡水鱼资源——长江流域湖泊众多,河川如网,鱼类的品种、产量均居全国首位,可占全国产量的60%以上。现有水面约亿亩,接近全国淡水总面积的1/2,其中可供养殖的约5000万亩。长江水系淡水鱼已知274种,为全国淡水鱼种的39%,其中鲤科占半数以上,主要经济鱼类60多种。产区主要在中下游水域,目前渔业以淡水人工养殖为主,天然捕捞量不高。矿产资源——在全国已探明的130种矿产中,长江流域有110余种,占全国的80%。各类矿产中储量80%以上的有钒、钛、汞、磷、萤石、芒硝、石棉等;占50%以上的有铜、钨、锑、铋、锰、高岭土、天然气等。全国11个大型锰矿、8大铜矿,长江流域分别占有5处、3处;湖南、江西的钨矿,湖南的锑矿,湖北的磷矿,均居全国之首。流域内煤矿储量少,仅占全国的%,主要集中于黔、川、滇三省,其中黔北六盘水煤矿居全国第三位。旅游资源——长江流域幅员广大,历史悠久,景观纷呈,旅游资源富甲全国。昆明、成都、重庆、南京、杨州、镇江、苏州、江陵、武汉、上海、杭州、南昌、长沙等历史文化名城,以及风景名胜峨眉山、九寨沟、三峡、张家界、九华山、黄山、庐山、太湖等都是全国著名的游览胜地。严重的水旱灾害长江自汉至清2000年间共约发生洪水灾害200多次,平均10年一次,而且近代有日益加剧的趋势。据历史洪水调查,自1153年(南宋绍兴二十三年)至今的840年间,宜昌发生过30余次大水,其中最大洪峰流量超过6万立方米/秒的洪水年份是23次,超过7万立方米/秒者19次,超过8万立方米/秒的洪水年份有8次。例如:1153年、1227年、1560年、1788年、1849年、1860年、1870年、1905年、1931年、1935年、1949年、1954年等。其中最大的一次是1870年,这次洪水在宜昌的最大洪峰流量竟高达万立方米/秒!由于这些洪水往往来自川江,而出三峡后进入中游平原,首当其冲的荆江河段的洪水安全泄量只有6万立方米/秒,两岸的洞庭湖平原和江汉平原又特别低洼,故荆江两岸堤防最易溃口成灾。长江干支流每年5月入汛,7、8份进入主汛期,至10月起逐渐消退,转入枯水期。各支流入汛时间有前有后,一般是中下游水系早于上游水系。致灾水情大致有下述情况:一种是中下游水小,上游水大,在上游河谷两岸造成水灾;一种是上游水势特大,除在当地成灾外,还危害长江中游,尤其是荆江河段;一种是上游与中下游洪水遭遇并发,造成全江性灾害。一些支流如上游水系的岷江、沱江、嘉陵江和中下游水系的清江、洞庭湖“四水”、汉江、鄱阳湖“五水”和太湖诸水的中下游河段或滨湖水网地区所出现的水灾,属于区域性水灾,范围终究有限。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人口密集的工农业区,在这一带发生的水灾,损失往往最为严重。水灾如何防御?到本世纪四十年代、即解放以前,还是水来土挡,全靠堤防。长江干支流堤防共有33000公里,其中干流堤防约3000公里。由于水灾的主要成因是洪水量大、河道宣泄能力有限,所以尽管堤防不断修筑仍不免溃口。以现在国家确保、长江最重要的荆江大堤为例,它从1497年(明弘治十年)至1849年(清道光二十九年)的352年里,溃口24次;其中1788年(乾隆五十三年)溃口20多处。1931年长江发生流域性水灾,荆江大堤及中下游其他堤防广泛溃口,中下游平原受灾田地5090万亩,灾民2288万人,死亡万人,曾成为举世震惊的大灾难!1935年汉江中下游及洞庭湖水系的澧水下游同时发生水灾,受灾田地2264万亩,灾民1000万人,死亡14万人!1954年长江中下游平原又发生特大水灾,尽管采用工程分洪和扒口分洪措施,牺牲局部保全大局,保住了荆江大堤和武汉市,其他堤防仍多处溃口,受灾田地多达4755万亩,灾民1888万人,死亡万人。长江流域的旱灾也很严重,几乎流域各地的丘陵区都有不同的旱灾。近三百多年来的大旱年,如1646——1649年四川境内的连年大旱;1785年中下游各省的大旱;1924——1925年贵州省大旱,以及1934年中下游各省的大旱,都是赤地千里,一片荒芜,饿殍盈野。灾情都不亚于水灾!这些地区的抗旱措施,历来靠乡民自办的塘堰沟渠,引水范围甚小,而且只能应付一般旱情,官办较大规模的灌区,如都江堰、汉中、南阳、太湖等地的古、近代灌区则为数甚少,无补于大局。

哥们,想要原创吗? 告诉你原创就是,拿几十篇与主题相关联的文章, 取其精华——在——复制粘贴——然后——通篇朗读,查漏补缺,在把不通的地方用自己的话联通。——最后——加个开头和结尾。 这就是原创——关键这是你自己做的【哥们别嫌麻烦,这年头求人不如求自己】

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 1、 上游地区: (1)开发任务:水能资源开发 从气候、地势、水系特征等方面分析三峡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气候:巫峡以上的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高山气候,有丰富的降水和冰雪融水 地势:三峡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 水系:长江上游有众多源远流长的支流,水系庞大. (一)长江三峡和长江三峡地区 1、长江三峡 指长江干流自重庆奉节白帝城至湖北宜昌南津关间193千米的河段.是瞿唐峡、巫峡、西陵峡的合称. 三峡险滩相间,两岸悬崖绝壁,江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是世界最大的峡谷之一. 2、长江三峡地区 指自宜昌至重庆的三峡工程淹没区及周围地区.大致以三峡工程淹没区及周围移民安置范围为界线,包括从湖北宜昌到库区回水未端的重庆市沿岸的20多个县(市区),即三峡库区. 长江三峡地区和横断山区水能资源都丰富,为什么目前把长江水能资源开发的最大工程放在长江三峡而不在人口相对稀少的横断山区建设? 自然因素:两区域水能资源都很丰富且都处于山区,河谷狭窄,具备筑坝条件.但横断山区地质构造更加复杂,地壳活动更为频繁,而山峡地区地质相对稳定.三峡地区的筑坝条件要优于横断山区. 社会经济因素:(1)水电站建设的条件不同:三峡地区背靠大西南腹地,面对经济比较发达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位于我国的西南和华中两大区域,西部和中部两大经济地带的结合部,处于我国大陆腹心位置,社会经济条件及交通运输条件较好.而横断山区处于我国经济落后的西南地区,建坝的社会经济条件和交通运输条件较差(2)电力市场不同:三峡地区建水电站电力市场广阔,辐射远.而横断山区地处偏僻落后的西南地区,电力市场狭小.(3)水电站的综合效益不同:横断山区建水电站的效益单一.而三峡地区建水电站具有巨大的综合效益. (二)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综合效益 1、三峡工程建设的正反效应 三峡工程的综合效应 (1)三峡工程的防洪效益 三峡工程建设的首要目标:防 洪 (2)三峡工程的发电效益 长江三峡水电站是目前世界在建的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是目前世界已建成的最大水电站) 三峡水电的建设对我国东部沿海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有何积极作用? 减少东部城市对煤炭、石油等矿物能源的消耗,从而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排放、避免出现酸雨等污染危害,同时也减少了废渣的排放. (3)三峡工程的航运效益 宜宾到重庆的川江航运,流经高山峡谷地段,落差大、水流急、险滩多,通航能力低.三峡工程建成后,该河段水位上升,险滩淹没,水流趋缓,航道加深加宽,万吨级轮船可从上海直达重庆.因此三峡水库建成后,航运条件得到根本改善的是其上游的川江段. 1、三峡的交通位置:扼守长江上游河道,是西南地区联系华中和华东的重要通道;焦柳线穿越此地.是联系南北的重要站点;有重要的河港.也是公路的交会处.是货物的重要集散地. 2、长江三峡的成因:地壳上升,河流下切 3、三峡工程选址原因:从水文方面看,该地位于三峡出口处,水量大,水流急;从地质方面看,该地是由花岗岩体构成,且地震烈度小;从工程方面看,该地河面较窄,便于施工. 4、三峡工程是世界瞩目的工程:工程规模最大、淹没面积最大、移民安排难度最大、效益最大. 5、目前,三峡建设中的热点问题:生态、文物保护、泥沙淤积、投资与融资 . 效益 作用过程 受益地区 防洪 三峡水库可以调节洪峰、拦蓄洪水 中下游地区 发电 三峡水电站建成后将是世界上最大的发电站,将缓解输电地区能源紧缺状况 华中、华东地区 航运 三峡水库可加深、加宽上游航道,使水流趋缓,改善长江的航运条件,促进东西部的物资流通 上游 供水 养殖 三峡工程的兴建对中下游城市供水和农业灌溉、南水北调中线调水、库区水产养殖 中下游地区 库区等 旅游 沿途名胜古迹有白帝城、巫山十二峰、三游洞、昭君故里等 全流域 (2)生态环境建设: 生态环境问题 成因 危害 措施 崩塌、滑坡、泥石流 地形复杂,坡度大 破坏了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导致长江中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抬高 ,洪水威胁加大 加强长江防护林和水源涵养林的建设;实行封山育林、育灌、育草的保护政策.对现有森林实行保护性的经营和开发 水土流失 自然灾害 人类对植被的破坏 背景知识:崩塌、滑坡、泥石流 崩塌:是指陡坡上大块的岩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崩落的自然地质现象.可因多裂隙的岩体经强烈的物理分化、雨水渗入或地震而造成的.规模巨大的崩塌叫“山崩”.往往毁坏建筑物,堵塞河道或交通路线. 滑坡:是指不稳定边坡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或滑动带)整体向下滑动的自然地质现象.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作用及人为的不合理工程活动对边坡岩、土体稳定性的破坏经常是滑坡发生的主要原因. 泥石流:是指饱含大量泥沙、石块的突发性洪流,主要见于山地高原地区.在地形陡峻、地表多松散碎屑沉积处,遇特大暴雨或大量冰融水流出时,极易形成.暴发时,山鸣地动,水与泥沙、石块等聚为一体,沿陡坡汹涌滚流而下.历时短暂,但来势凶猛,往往淹没农田,堵塞河道,毁坏路基桥涵等建筑物,造成严重灾害. (1)三峡工程建设的影响: 正面效应(有利影响) 负面效应(不利影响) 发生区域 主要在中下游 主要在库区 具体影响 ①有效减轻洪水对中下游地区生态与环境的破坏,改善生存环境②有利于中下游地区血吸虫病的防治③减轻洞庭湖的萎缩和泥沙淤积④增加中下游枯水期流量,改善枯水期水质⑤调节局地气候⑥减轻环境污染和酸雨危害等 ①水库蓄水淹没土地和耕地②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③可能诱发地震,增加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④影响三峡自然景观⑤影响水生生物和珍稀物种的生存环境⑥库区和库尾泥沙淤积加重⑦滋生蚊虫,影响健康等 生态环境问题 成因 危害 对策 不可逆转的生态环境问题 不可逆转的,但仍可以采取措施加以补救或挽回部分损失的生态环境问题 淹没耕地 水库蓄水,水位上升,淹没线下耕地受淹 耕地减少,加剧人多地少的矛盾 合理开发现有土地资源,发展大农业,解决耕地不足 淹没文物古迹 水库蓄水,水位上升,淹没线下文物古迹受淹 文物古迹受损 对被淹文物古迹实施搬迁、防护 影响珍稀水生生物 三峡大坝的阻隔作用,阻隔了中华鲟的洄游产卵路线,影响白鳍豚的栖息环境 影响珍稀物种和生物多样性 ①采用人工繁殖投放措施②在大坝下游江段形成新的繁殖场所③在部分江段建立白鳍豚自然保护区 可逆转的生态环境问题 影响较大但采取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和减轻其不利影响的 水土流失和库区、人地矛盾问题 农村移民开发、城市迁建处理不当 河流含沙量加大,加剧水库及中下游湖区淤积;破坏库区生态环境 ①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大农业生产②改造中低产坡地、“三跑地”,开发高标准水平梯田③政策、资金上给予倾斜,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水土保持工作 泥沙问题 水库蓄水后水流条件发生巨大变化,导致库区和库尾回水区泥沙淤积 影响水库使用寿命;威胁重庆港通航(即碍航问题) ①采用“蓄清排浑”的水库运行方式,使来沙和输沙总体趋于平衡②港口整治、航道疏浚 影响较小且可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危害发生或把危害减少到最低限度的 水库诱发地震问题 影响大坝安全 ①三峡坝址及库区为难得的弱震区②工程设计在抗震方面留有余地 影响珍稀陆生生物 ①移植②人工培育③建立植物园和保护区 图4-1-9三峡淹没区、移民安置范围及城镇迁建规划 三峡库区淹没区呈线状分布的特点有别于一般水库淹没区的片状分布,使得库区移民具有相对分散的特点,且淹没区涉及的356个乡镇中几乎没有一个被全淹,这有利于移民在本县甚至本乡就近后靠安置,避免了水库移民大量外迁、远迁所造成的种种困难和后遗症.三峡移民搬迁大多可以就地后靠,就近安置,这是三峡移民的一大特色. 三峡移民的方针:开发性移民 就近后靠安置的优缺点: 优点:不离本乡本土,移民容易接受,且避免了移民大量外迁、远迁所造成的困难和后遗症.缺点:容易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过大的压力,如过度开垦坡地、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等. 图4-1-10长江上游防护林 为了改变长江中上游地区森林植被大量减少、水土流失面积大量增加的局面,国家决定建设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计划从1989年起,用30-40年时间,在本地区11个省的200个县植树造林,增加森林面积2000万公顷,使水土流失面积下降40个百分点以上,达到改善生态环境,全面治理长江流域的目的. 图4-1-11长江三峡地区的茶园 土壤呈弱酸性、排水条件较好的坡地是茶树种植的良好条件.在长江三峡地区的低坡地上种植茶树,既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又能保持水土,取得巨大的生态效益. 2、中游地区: (1)资源优势及开发措施: 资源优势 分布地区 影响和意义 平原面积广大,土地肥沃 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 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肉类和水产品生产基地 矿产资源丰富 大冶的铁矿、铜矿,大余的钨矿, 水口山的铅锌矿,冷水江的锑矿 形成了以冶金、机械、建材等为主的工业体系,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2)中游地区的洪水及整治 造成洪灾的原因是: ①自然原因(决定性因素) a.地势低平,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排水不畅; b.降水多集中在春夏两季,洪水使平原湖区积水而无法排入长江. ②人为原因(加剧作用) a.过度砍伐森林,陡坡开荒,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 b.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导致湖泊萎缩,调节洪峰的功能消弱. 治理洪灾措施: a.严禁沿湖围垦,退耕还湖,疏浚湖泊,增强湖泊对洪水的调蓄容量; b.搞好分洪工程.继续加强和完善荆江分洪工程; c.以水土保持为中心,营造防护林,综合开发和治理山区; d.修建水利工程,发挥水利枢纽的拦洪治沙功能. 背景知识:长江中游洪水的来源 宜昌以上的干支流,南面的洞庭湖、鄱阳湖两大水系,北面的汉江是长江中下游洪水的三个主要来源.三股洪水出现的时间受雨带推移的影响. 时 间 雨带位置 洪水来源 一般年份各路洪水来洪时间错开 5月 长江南岸支流 洞庭湖水系、鄱阳湖水系涨水,汇入长江 6月 长江干流和北岸支流 长江干流、汉江涨水 异常年份洪水同时来临 雨带徘徊于长江南北两岸 长江南北两岸洪水和干流洪水同时袭来 阅读图4-1-14 长江荆江段(湖北枝城至湖南洞庭湖口的城陵矶) (1)防洪的重点河段 原因:河道特别弯曲,有“九曲回肠”之称,水流不畅,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高出两岸河堤,形成悬河.一旦发生洪水,堤防崩溃直接威胁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的农业、工业、城市、交通要道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荆江治理措施: 修建荆江分洪工程;进行几处裁弯取直工程;加固荆江大堤,对防洪、航运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思考:黄河形成地上悬河的原因? 由于下游河道变宽,水流变缓,导致泥沙大量沉积,使河床逐渐抬高,两岸河堤逐渐加高,形成悬河. 阅读图4-1-15日益萎缩的洞庭湖 长江水系的湖泊面积缩小的原因:围湖造田;泥沙沉积,湖床抬高;工农业用水量增多,使湖水减少等. 湖泊面积缩小的影响:调蓄洪峰能力下降,加剧长江洪灾. 3、下游地区 (1)开发任务:农村经济和综合性工业的发展 开发条件 经济发展概况 表现 地形 以平原为主 农业基础好 鱼米之乡 水资源 丰富,河湖密布 丝绸之乡 气候 温暖湿润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高 人口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地理位置优越 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轻纺、机电、化纤等工业在全国占有突出地位 钢铁、石化、轿车及轻工业很重要 水陆交通便利 微电子与电子信息、精细化工、新材料、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已具有一定基础 (2)下游地区的整治 环境问题 水体和大气的质量普遍下降 整治重点 综合治理环境污染 措施 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治理环境污染的核心),促进技术进步并创新,逐步淘汰或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及第三产业 加强环境保护,通过推广各种环保技术、加大执法力度等途径,对环境污染加以控制 思考:长江下游地区发展工农业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1)长江下游地区发展农业的条件: 自然条件:气候温暖湿润;平原广阔;河湖密集;土壤肥沃 自然条件优越 社会经济条件: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开发历史悠久,农业经验丰富 (2)长江下游地区发展工业的条件: 有利条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经济实力雄厚,技术先进,协作条件好 不利条件:资源缺乏,尤其是能源不足. 打开知识窗:浦东开发 打开知识窗:太湖水环境问题: 问题:太湖水污染严重,太湖水体的富营养化正在加剧 水质下降的原因:太湖地区城市化和经济发展迅速,大量污染物排入湖中 归纳总结:(P87“活动”) 发展优势 开发重点 问题 整治措施 上游 地势悬殊,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水能资源的开发 地形复杂,自然灾害频繁;不合理的开发导致植被破坏,引发水土流失 加强长江防护林和水源防护林建设;实行封山育林、育灌、育草的保护政策 中游 平原面积广大,土地肥沃,矿产资源丰富 商品粮、棉、油、肉类和水产品生产基地;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洪灾严重 严禁沿湖围垦,退耕还湖,疏浚湖泊;继续加强和完善荆江分洪工程 下游 平原为主,气候温暖湿润,水资源丰富,人口密集 鱼米之乡和丝绸之乡 水体和大气质量普遍下降,特别是以太湖为代表的水污染相当严重 综合治理环境污染;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环境保护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