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元曲的艺术语言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元曲的艺术语言研究论文

内容摘要:

本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业余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多彩,而戏曲也渐渐重新得到了人们的青睐,学者、专家对其的研究也逐渐提上了日程。

关键词:

元曲四大家、戏剧经典人物形象、研究述评

正文:

关汉卿的《窦娥冤》,感天动地,使闻者伤心,听者流泪;白朴的《梧桐雨》,向我们讲述了一位帝王与妃子的真挚情感;马致远的《汉宫秋》,写尽了一代明君为了国家的兴盛痛失所爱的心酸;王实甫的《西厢记》表达了“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愿望。走近他们,觉得这些人物仿佛成了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形象出现在我们眼前,引得我们不住的去探究、思索。

一、 感天动地窦娥冤

关汉卿,号已斋叟,汉卿是他的字,前半生坎坷,在夹缝中求生存,后半生积极创作,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剧作,如带有喜剧色彩的《救风尘》和悲剧《窦娥冤》,体现了他对人民的同情和对黑暗腐朽社会的不满。但相比较而言,我更欣赏窦娥,以下是对她的形象研究分析。

简单地说,窦娥的一生充满悲剧色彩,幼年时父亲为了能有盘缠上京赶考,把她卖给蔡婆婆家当童养媳,成年后又经历了丧父之痛,不过这一切对于从小在苦日子中“浸淫”过的窦娥来说,都算不了什么。但是从这时起,才是她悲剧命运的开始及生命的终结。在要不要改嫁的问题上,窦娥和蔡婆婆产生了意见分歧,蔡婆婆是年长寂寞,本无可厚非,但她最不该的是不顾窦娥的意愿逼她改嫁,这倒也就罢了,蔡婆婆毕竟是她的长辈,“尊老爱幼”的孝道不允许她忤逆婆婆。当然,如果放在现代,我绝对支持窦娥的做法——拒婚不从,但是那个时代这样的做法是不明智的,更何况她并不是完完全全的不尊重蔡婆婆,至少她的死因是帮蔡婆婆顶罪。窦娥不畏强权、敢于抗争的'精神值得人称道,但她的死往往会让人产生“生不逢时”的惋惜。

在窦娥死前,她曾经发了三个誓言,即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三年大旱,我个人觉得,这三个誓言,除了六月飞雪,都是有可能发生的,而“无巧不成书”,这样的际遇也恰恰证明了窦娥遭受的不平,所以可以说,她是一个骨子里倔强但却有着自己为人处事的原则的人。

二、秋雨梧桐夜落时

白朴,字仁甫,号兰谷。他自幼颠沛流离,作品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浓重的沧桑感。而他所传至今的《梧桐雨》和《墙头马上》,却偏偏是爱情题材的戏剧,而我这里所要说的是及爱情、政治为一体的历史剧《梧桐雨》,题名来自白居易的同题材诗作《长恨歌》中“秋雨梧桐夜落时”一句。这一句给人一种暗示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结局的意味,因而我很喜欢,这是一种凄楚之美。

李、杨的爱情故事,有点俗套于传统的“才子佳人”小说,但因为男女主角身份尊贵,再加上当时的政治动荡,而使得这样的爱情有了一抹不一样的色彩。“自古帝王多薄情”,所以李对杨的情,成了杨“红颜祸水”的佐证,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作为一名帝王,“要江山更要美人”其实有时候是一种遥不可及的梦想,现实情况是“为江山弃美人”,四大美女之一杨玉环的悲剧命运其实与她所处的时代密不可分的。

三、破幽梦孤雁汉宫秋

马致远,号东篱,他的《天净沙 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他本人也有“曲状元”的美誉。同时,马致远也写过一系列杂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汉宫秋》。

《汉宫秋》是围绕历史上出名的“昭君出塞”的故事而创作的,关于这一历史事件一直以来都是众说非云,而我比较欣赏的“事实”是前几年拍的由李彩桦主演的电视剧《昭君出塞》,毛延寿对昭君一见钟情,因而私藏昭君真实画像,昭君与呼韩邪在成婚前巧遇,两情相悦,而汉元帝则成了彻彻底底的“跑龙套”。这个版本降低了昭君在边塞生活的艰难困苦的生活,将呼韩邪与昭君之间由美色产生的欲望上升到由情爱产生的欲望,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昭君由为国牺牲变成了为爱奉献,削弱了她的形象对后人的启发影响作用。不过说到底,她也只是个小女人罢了。但是,即便如此,我仍然很佩服她的远嫁他乡的勇气。毕竟,就现代的观念来看,远距离恋爱都难保劳燕凤飞,何况是为了爱人嫁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呢,也或许,你勇敢了一回,做了选择,但当激情退去,你还能用什么来支撑你的婚姻?因而我认为,“有情人终成眷属”并不难,难的是之后你该怎么做。

所以说,昭君是果决的,亦是幸福的,因为她一直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并愿意为此付出努力。

四、天长地久西厢记

王实甫,名德信,代表作《西厢记》,简言之,讲的是丞相之女崔莺莺与赴考考生张君瑞一见钟情,私定终身后终成眷属的故事。

《西厢记》不同于一般的“才子佳人”类的小说,它有一个完美的大结局,但这并不表示我对崔莺莺的做法是赞同的。身为一名大家闺秀,私会男子并以身相许是绝对不明智的,不然现代也不会有“先上车后补票”的事件的发生了,其实追溯起来,古来有之。记得曾经有人说过,年轻人要爱惜自己的羽毛,而我要说,女孩子要懂得保护自己,嫁给一个爱自己而自己不爱的人并不可怕,糟糕的是,当一切尘埃落定,“不贞”却成为了夺走你幸福的侩子手。

结论:

“情”之一字,其实是世上最难解的题,当友情、亲情、爱情产生冲突时,该如何取舍?我记得《昭君出塞》中昭君决定虽呼韩邪离开时,呼韩邪问过她选择的原因,昭君说“离开父母我会心痛,而离开你我会心碎,所以我情愿心痛也不愿日后心碎”。这句话曾一度感动了我,至今记忆犹新。誓言往往是美好的,可当它冲撞了现实,选择便成了最为艰难的事,有些事我们没经历过所以不能带有偏见,综观现实才能做出最为恰当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对传统伦理和全贞全孝的推崇与彰显——对关汉卿<窦娥冤>窦娥形象的重新认识》,高进旗,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07期

2、《试论杨玉环形象在文人作品中的嬗变》,邓光泉,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6年01期

3、《对“元曲四大家”源于周德清之说的批驳》,杜瑶瑶,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4、《“元曲四大家”之说探源——元人评元曲》,杜瑶瑶,牡丹江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5、《<汉宫秋>:从史卷到舞台解读王昭君》,丁国祥,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异曲同工 同中见异——<梧桐雨>与<汉宫秋>之比较》,刘爱琳,艺术百家,2007年03期

7、《论莺莺之美——<西厢记>崔莺莺形象再解读》,岳上铧,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8、《论“李杨爱情”张力性品格》,张勇敢,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元曲四大家中“郑”之归属研究综述》,吴庆晏,四川戏剧,2007年05期

10、《白仁甫杂剧人物形象塑造深探》,田景丽,芒种,2012年08期

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元曲原本来自所谓的“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 随着元灭宋入主中原,它先后在大都(今北京)和临安(今杭州)为中心的南北广袤地区流传开来。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但虽有定格,又并不死板,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所以读者可发现,同一首“曲牌”的两首有时字数不一样,就是这个缘故(同一曲牌中,字数最少的一首为标准定格)。 与律诗绝句和宋词相比,有较大的灵活性。 元曲将传统诗词、民歌和方言俗语揉为一体,形成了诙谐、洒脱、率真的艺术风格,对词体的创新和发展带来极为重要的影响。 继唐朝诗、宋词之后蔚为一文学之盛的元曲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一方面,元曲继承了诗词的清丽婉转;一方面,元代社会使读书人位于“八娼九儒十丐”的地位,政治专权,社会黑暗,因而使元曲放射出极为夺目的战斗的光彩,透出反抗的情绪;锋芒直指社会弊端,直斥“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的社会,直指“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的世风。元曲中描写爱情的作品也比历代诗词来得泼辣,大胆。这些均足以使元曲永葆其艺术魅力。我国元曲代表人物四大家是关汉卿 白朴 郑光祖 马致远 。元曲的发展分三个时期:初期:元朝立国到灭南宋。这一时期元曲刚从民间的通俗俚语进入诗坛,有鲜明的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和犷放爽朗、质朴自然的情致。作者多为北方人,其中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王小军、白朴等人的成就最高,比如关汉鲫的杂剧写态摹世,曲尽其妙,风格多变,小令活泼深切,晶莹婉丽,套数豪辣灏烂,痛快淋漓。马致远创作题材宽广,意境高远,形象鲜明,语言优美,音韵和谐,被誉为元散曲中的第一大家“曲状元”和“秋思之祖”。 中期:从元世祖至元年间到元顺帝后至元年间。这一时期的元曲创作开始向文化人、专业化全面过渡,散曲成为诗坛的主要体裁。重要作家有郑光祖、睢景臣、乔吉、张可久等。末期:元成宗至正年间到元末。此时的散曲作家以弄曲为专业,他们讲究格律词藻,艺术上刻意求工,崇尚婉约细腻、典雅秀丽,代表作家有张养

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 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时期。一般来说,元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两者都采用北曲为演唱形式。散曲是元代文学主体。不过,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单指杂剧,元曲也即“元代戏曲”。 虽有定格,但并不死板,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押韵上允许平仄通押,与律诗绝句和宋词相比,有较大的灵活性。所以读者可发现,同一首“曲牌”的两首有时字数不一样,就是这个缘故(同一曲牌中,字数最少的一首为标准定格)。

语言传播艺术研究论文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行为与非语言行为摘要:语言行为是交际的主导因紊,非语言行为是语言行为的重要辅助手段。跨文化交际中,保持两者的和谙一致是交际双方都应遵循的原则。文章拟在非语言交际行为及其与语言交际行为之关系论述的基础上,阐述两者之间相互冲突的一面,并对于如何进免冲突、保持两者间的和谐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关锐词:语言行为;非语言行为;跨文化交际人类交际有两种渠道: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生活中,人们主要通过语言进行交际。在研究交际的过程中,人们通常只注重语言行为,而忽视了非语言行为。但是,同语言行为的交际功能相比,非语言行为具有更真实地传递信息、更准确地表达情感等功能。在跨文化交际中,同语言行为一样,非语言表现形式在很大程度上不可避免地会受文化的影响,同样的形式在不同的文化中可能亦有不同的含义,这些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往往会引起交际双方的误解,严重影响彼此的交际。本文拟对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进行分析。一、非语盲交际1.非语言交际的界定“非语言交际(NonvethalConununieauon)指的是在一定交际环境中语言因素以外的,对输出者或接受者含有信息价值的那些因素。这些因素既可人为地生成,也可由环境造就。,,[’〕广义的非语言交际包括除言语交际以外的所有交际行为。狭义的非语言交际包括那些个人发出的有可能在他人头脑中产生意义的非语言暗示的加工过程,它是一种体现非语言行为的过程,在特定的场合或语境中要么独自出现,要么与语言行为同时发生。非语言交际是一门跨学科的学术研究,它的涵盖范围广,涉及到多个知识领域,如:人类学、心理学、跨文化交际学、社会语言学等。非语言交际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体态语(Bodyhanguage),由人体各部分的动作来提供的交际信息,包括头部动作、面部表情、目光交流、手势、姿势、体触等。一类是场景(setting),由个体与环境相结合来提供的交际信息,包括时间概念、空间取向、沉默等。2.非语言交际的特点非语言交际相比语言交际有着几方面的特点:首先,许多非言语行为是多义的,它们在不同文化或地区有多种不同的甚至是相互对立的含义。如果对这种现象了解太少,一旦置身于不同文化之中,便很容易感到困惑并产生误解。其次,非语言交际具有非结构性,即:非语言交际没有正:式的结构或固定的模式,绝大多数非语言交际是无意识的,无章可循的。再者,非语言交际具有连续性。语言交际有始有终,持续的时间有限。非语言交际则不然,譬如,在激烈的讨论之后,辩论双方虽然不再开口,但是,丰富的面部表情却仍在传递着许多信息。3.非语言交际的模式语言行为与非语言行为有各自的规则。人们用语言交际时所使用的词语、句子等语言符号有着传情达意的功能。非语言交际也是一个符号系统,也有其特殊的传达信息的符号特征和功能。如,人的面部表情能通过眼、眉、嘴、鼻和脸部肌肉的运动变化传达快乐、悲伤、惊奇、恐惧、愤怒、蔑视、困惑等多种情感。因而非语言交际是一种通过对非语言信号的编码和解码传递信息、交流感情的过程。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非语言交际的基本模式:信息发出者(编码)—非语言信号(解码)—信息接受者如上所示,信息发出者和接受者是交际双方本身,他们在各自的文化、知识、经验、心理等背景和具体语境下发出和接受信息。化差异带来的“咫尺天涯”的感觉就成为很自然的事了。避免冲突就要有意识地避免使用可能同语言行为发生冲突的非语言行为。此外,如果为了获得某种特殊的交际效果而使用与语言行为相冲突的非语言行为,交际者应持特别审慎的态度,并要及时考虑到对方能否接受这种冲突信息,以免造成不应有的冲突。因此,研究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与文化之间关系的最为现实的意义就是要解决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冲突问题。三、语官交际与非语言交际关系的确认二、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交际,即信息的编码和译码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发出或接受。首先,应该肯定的是,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形式在跨文化交际中会毫无疑问地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次,当语言交际发生障碍时,非语言交际的替代、维持甚至挽救交际的作用则不可低估。众所周知,能说会写另一种语言并不意味着对这种语言的理解不会产生偏差。因为词汇的字面含义毕竟有限,而理解的决定因素与文化息息相关,文化因素又往往隐藏在词汇之后,它包含了许多非语言交际因素在内。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往往比较注意语言交际行为的正确性、合适性和可接受性,却容易忽略非语言交际行为和手段的文化差异及影响,结果文化误解和冲突频频发生。虽然先进的交通和通讯手段缩短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时空距离,然而这并未消除人们在心理上的隔阂。文有学者认为,在面对面的交际中,信息的社交内容只有35%左右是语言行为,其他都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传递的。川还有人认为90%的信息来自非语言交际,由此,非语言交际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可见一斑。在交际中,一个人的举止和仪态所提供的信息量往往大大超过其谈吐所提供的信息量。人们自然流露出的各种表情、手势等非语言行为所反映出的信息同语言交际相比更真实、更准确、更适宜传达隐含的示意。依赖非语言的迹象来判断对方的真实意图和想法,能更好地体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交际内容,从而使交际的质量升华。在很多语言表达不好或不屑用语言来表达的场合中,非语言交际行为能够或必须替代语言行为,使交际更精确、更具表现力。如果在跨文化交际中发生语言障碍,对非语言行为的依赖性就会更高。当然,对于非语言交际行为在整个交际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语言行为之间的关系,我们应该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一方面要看到,脱离非语言行为的孤立的语言行为往往难以达到有效的交际目的;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非语言行为只有在一定的语境中才能表达明确的含义,而且一种非语言行为只有与语言行为或其他非语言行为配合,才能提供明确的信息。而脱离了语言行为,孤立地去理解或研究某一非语言行为的含义常常是难以奏效的。陈原认为:“人类进行交际活动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当然是语言,但是交际工具决不只是语言。实际上,社会交际常常混合了语言与非语言这两种工具。”在语言交际中,语言与非语言之间是主与从的关系,客观地讲,语言是交际的主体,理所当然地处于主导地位,非语言暗示是语言的有力辅助工具。对于这一主从关系的确认不应有任何的动摇。在一般情况下,非语言交际行为对语言交际行为起到的主要是强调和补充的作用。它包含六个方面:补充(Co呷lementing),抵触(Contradic-ting),重复(R伞ating),调整(Re,lating),强调(Aeeenting),替换(substituting)。[,]首先,交际的主要意图要通过语言手段来实现,尽管非语言暗示传送的信息量很大,但对交际有实际价值的信息却是有限的,它们无论如何无法与有限的、但却系统连贯的语言表达相提并论,而非语言暗示则为交际的顺利进行提供必要的交际情景以强化和补充语言手段。其次,从交际的角度来看,两者的性质和作用大不相同。在某些方面,如准确、细腻地刻画交际者的心理活动,形象、生动地描述事物的形状、运动状态等方面,语言行为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非语言暗示是影响语言交际效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它能更丰富且准确地表现较为细腻的心理活动。与语言行为相比较,非语言手段有诸多优势:(l)更可靠;(2)有时更方便、更恰当。但是,当我们在肯定非语言暗示相对于语言行为有许多优势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它的局限性:(1)非语言交际是非结构性的,往往无章可循,变通性大;(2)非语言行为较多的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发生的,容易产生歧义;(3)文化背景的不同使非语言行为的研究者们很难找到诸如音素、音节、单词、句子等清晰的分析单位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四、语盲交际与非语育交际冲突的产生在谈论语言与非语言交际的冲突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词语的常规语义和隐含语义。所谓“常规语义”主要指一个单词、词组或句子的字面含义(uteralmeaning)。该意义为一般人所普遍理解,在具体的情景中不会产生歧义。同时,常规语义还包括那些约定俗成的引申含义。例如,pig一词的字面含义是“猪”,但该词还常用来比喻“贪婪的人”。这两种含义都已被人们普遍接受,都属于常规语义。而“隐含语义”是指一个单词、词组或句子所具有的通常不为人知的含义。这种语义由于使用频率较低,交际者无法依赖语言本身来揭示其隐含语义,因而常常130需要借助非语言的手段来进行确定。某些词语的隐含语义是无限丰富的,这些无限丰富的隐含语义与该语言单位的常规语义有着或疏或密、或正或反的联系。由于隐含语义不但具有隐蔽性,而且内容多样化,因此要使非语言行为与语言的隐含语义保持一致并不总是件容易的事。隐含语义的理解如果离开非语言行为的帮助,语言与非语言的语义指向有时会发生冲突。概括起来,语言与非语言的冲突有三种结果:(l)使信息的接受者无所适从,无法断定传递的哪一个信息是真实的。(2)两者搭配,传递出一种特别的混合效果。这种混合不是两种语义的简单叠加,而是在此基础上营造出的一种特别的语义或情感氛围。(3)两者搭配,但唯有非语言行为传递的信息是真实可信的。在跨文化交际中,当目的语使用者的语言表达能力欠佳时,交际者要从对方支离破碎的言语中判断出对方的真实意图,其理解的难度可想而知。此时,非语言行为的作用就显得特别重要。非语言行为要在跨文化交际中发挥作用必须具备下列条件:行为本身必须是信息的载体;编码和解码的程序必须是交际双方所熟悉的;载体的形式必须是双方都承认的。如果双方用不同的载体形式(非语言行为)表达某个意义,交际就会发生障碍。例如,拇指与食指合拢,其余三指伸直,这个动作在英美文化内是“很好、没问题”的意思,在我国是“三”,但在有的拉美国家它却是狠裹的动作。[3]语言行为与非语言行为的冲突并非只会对交际产生负面影响。实际上,我们时常会有意无意地利用两者的冲突关系以获得某种特殊的交际效果。例如用愉悦的面部表情去搭配包含负面意义的语句则会给人以不真诚的,或是“玩笑”的感觉。因此,交际中保持语言与非语言行为的和谐一致才是至关重要的。五、避免冲突、保持和谐1.使用一个“公共信号库”所谓“公共信号库”即交际双方知识和经验范围内的交叉重叠。只有存在这样一个信号库,发信方所要传递的内容才有被正确接受的可能。如手势“V”能正确传达“胜利”的含义是以交际双方都有这一先验信息为基础的。2.正确利用语境语境因素决定谈话的含义。谈话总是发生在一定的时间、地点和具体的文化背景下,话语的生成和理解在很大程度上是交际者根据对语境的认知而确定的。语境包括非语言语境、语言语境和认知语境。非语言语境包括交际场合、双方的身份、地位和彼此之间的关系及社会、文化背景等。语言语境和认知语境是指谈话的前言后语、过程及交谈者对影响交际效果诸多因素的综合分析、判断的能力。由于个体交际者的背景经历相异,必然会使信息发送者和接受者的认知和解码能力相异,最终导致交际双方认知和理解能力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要正确地推导和理解特定语境下的特定含义,就要综观语境诸要素。如果说语言交际的内容会因语境不同而变得模棱两可的话,那么非语言行为一般是情感或情绪的表露,它能丰富而准确地表现交际者的心理活动。同时,就效率而言,前者是无法与后者相媲美的。在不同语境下,对非语言信号的解码可实现情与景的完美交融。每一非语言行为都不是孤立出现的,也不一定都是有意识地要传递某一信息。因为非语言交际常常捉摸不定,难以察觉,同时,它又贯穿于整个交际过程中。非语言交际最能反映一个人的真实态度、心里活动和价值观念。[’]因此,交谈双方只有对语境统一建构和把握,使话语与语境有机结合,彼此才能应对自如,交际才能有效、顺畅。正确利用语境是避免语言行为与非语言行为发生冲突的另一重要前提。需要注意的是:在跨文化交际中识别非语言行为信息时要严防模式化或只看表面现象。排除非语言交际行为因文化差异带来的干扰就可以尽力避免冲突,实现语言与非语言行为的和谐沟通。3.正确理解非语言信号成功的交际仅仅依靠对语境的把握是远远不够的。在非语言行为的交际功能中,其伴随及协助语言表达这一功能尤为重要。非语言与语言行为的和谐在很多场合下都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达成的,或者说,伴随语言行为出现的非语言行为很多都是习惯性的。所以说非语言信号的正确解码对于语言表达的深层含义的理解是必不可少的,是正确的言语理解的重要保证。在有些场合,交际者需要有意识地使用某些与语言相和谐的非语言行为,以便使双方借助这些非语言行为确定语言行为所传递的信息是否正确。因为与语言行为相伴随的非语言行为往往不止一种,如果其中某一非语言行为背离了与语言保持和谐的原则,交际对方就可能对所接受到的信息表示疑惑不解。因此,保持语言行为与非语言行为的和谐,还应保证每一非语言行为传递的信息彼此间不发生冲突。4.进免文化冲突非语言行为和语言行为一样,在很多方面都具有明显的文化差异性。同一国家或民族的人们非语言交际行为并非完全一样,即使在同一地区,不同职业、不同年龄层次和不同文化水平的人之间,非语言行为也是千差万别的。在一种文化中,与语言行为相伴随的非语言行为的语义指向是和谐一致的,但在另一种文化中,两者的语义指向却可能是冲突的。对他种文化理解的欠缺会导致对非语言行为理解的偏差。例如,中国人在表示“吃饱了”时习惯用手轻拍自己的肚子。在这里“拍肚子”表示“吃饱了”是中国文化所做的诊释;而在美国文化中,表示“吃饱了”却是一只手放在自己的喉头,手指伸开,手心向下,意思是“已到这儿T”。[’]值得注意的是,非语言行为的差异比语言行为的差异所引起的文化冲突还要严重。非语言行为和语言行为一样,也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与非语言交际同样是密不可分的,非语言行为作为信息传递的手段也是文化的产物,是某一社会的共同习惯,不同的文化产生不同的行为准则。非语言行为的形成往往都由一定的文化环境所决定。在跨文化交际中,对异文化冲突信息的认知取决于信息输人者对对方语言、非语言行为及文化的熟悉程度。因此,文化差异是导致文化误解和冲突的主要原因。文化差异在非语言交际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文化不同,非语言交际行为和手段有别。相同的信息在不同的文化中会以不同的非语言交际行为和手段表现出来。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人们用点头来表示肯定,而在非洲某些国家,人们则用摇头来表示同意。其二,文化不同,非语言交际行为和手段相同。有些手势或动作在许多国家或地区都可使用,因而传达的信息基本相同。但在跨文化交际中使用这些手势时,首先要准确理解其含义,并注意其使用场合。其三,文化不同,非语言交际行为和手段部分相同。有些非语言交际手段或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使用范围。有些还具有高度的地方性,仅仅用于某些特定的文化或语言区域。例如:对亲密距离的理解,中国人和西方人亦有不同。在西方一些国家中,人们相互击掌、拥抱、亲吻面颊等是很常见的事情,但在中国,一般不会使用这种体触行为。要解决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冲突问题,就要在理解他种文化非语言行为的含义时牢记三条原则:第一,在注意某一非语言行为表现时不能忘记:在实际交往中往往是多种非语言行为同时配合行动。第二,任何人都无法列举和描绘出每种文化的所有非语言行为。但是,如果我们在跨文化交际环境中正确理解一些常见的非语言行为的信息,就可以对所需要的信息有一个概括的了解。第三,我们只有先了解本族文化的非语言行为,才能理解他种文化的非语言行为。I’1由此可见,要实现语言与非语言交际之间的和谐一致,就要充分重视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冲突问题。跨文化交际成败的关键在于正确对待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根本在于文化对比研究。通过文化对比,揭示不同文化之间的相同点和相异点,以及交流中可能造成的误解和冲突,排除文化干扰,实现顺利、成功的跨文化交际。那么要达到这一目标,首先就要学会排除文化干扰的正确、得体的方法。在了解目的语国家的非语言交际行为与手段的含义和特点的同时,了解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非语言交际行为和手段的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所在。其次,要学会正确、得体地处理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的方法。正确理解在语言行为与非语言行为相结合的话语结构中的非语言行为的含义和文化特点。川

戏曲的地域性与语言艺术探析论文

“地方化”不仅仅是戏曲艺术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不断扩张的一种重要方式,更是“当代戏曲的一大特色”,在“戏曲”这个大的艺术门类之中,各个地方剧种都有属于自己的特殊规定。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地域性”成为中国戏曲“传统”的重要特点之一。

此外,地方戏曲作为由一定区域内的民众共同创造、共同欣赏的区域性剧种,它体现了一个地区民众的总体审美趣味,是该区域内所有民众共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不能高高在上地站在“保护文化艺术多样性”的立场,空泛地给戏曲传统的地域性特点下定义,也不能不切实际地考虑到不同地域的民众对本地戏曲的审美和民俗需求。对一定区域内的演员和观众来说,地方戏曲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是他们休闲娱乐、情感交流及宗教祭祀的必需品。以陕西省宝鸡地区民间秦腔演出活动为例①,庙会请戏不仅带有原始的“娱神”意味,更是村民们联络乡情、丰富农闲生活的需要;同时,在演出中还能够通过吉庆剧目,来表达一种质朴而单纯的、对幸福生活的期望。葬礼请戏,往往是因为逝去的老人多为秦腔戏迷,子女们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表达自己的孝心;同时,这也是为了犒劳为举办葬礼而辛苦忙碌的乡亲邻里。至于各种企业开业、周年庆典请戏,一是企业希望借上了妆、带有“神气”的戏曲人物避邪求福,再则也给附近的居民(也即企业的潜在消费者)提供一场免费看戏的机会,企业方面可以借此机会表达“对父老乡亲的感谢”,是一种巧妙的广告策略。又如,笔者曾对兰州市区内主要茶园进行过调查,发现当地的茶园演出和业余自乐班活动,对于相当一部分中老年市民来说,听着熟悉的秦腔唱段喝茶、谈生意、拉家常,正如年轻人进KTV消遣一样,是他们日常娱乐、交际生活的一部分。而自乐班中各个年龄阶段的业余秦腔表演爱好者聚在一起,吹吹打打、弹弹唱唱,更是他们文化娱乐消遣、甚至是精神寄托的主要形式。

同样地,全国各地的戏曲演出均各有其符合地域文化和风俗习惯的“传统”,这些“传统”也只有针对这个区域内的民众才有实际的价值和意义,把东北二人转搬到苏州水巷茶楼上去,把昆曲小调放在陕西尘土飞扬的庙会戏台上,其结果如何是可想而知的。各地方剧种就像不同品种的花卉植物,只有在适合自己的地域文化土壤中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如果硬生生地把他们拔出来,“移植”到另外的土壤里,除了日益干枯僵死,别无出路。

与戏曲的剧种多样性相表里的,是它的民间性,“民间”这个词除了通常意义上含有的,与“官方”、“正统”、“贵族”等带有社会阶级性的词汇相对立的意思之外,更有“地域性”的含义。因为“民间”归根到底是民众的民间,不同地域的民众物质生活、精神世界的多样性,决定了“民间性”具体所指的多样化和地域性差异。以往研究者从社会学研究的角度出发,已经指出戏曲在表达民众的思想情感、[2]审美娱乐需求、[3]民俗生活需要[4-6]等方面呈现出的“民间”特性,但对民间性的思考还不能就此打住,因为所有这些需求还具有地域限制性。如果只强调笼统意义上的“民间”而忽略了“民间”内部的多样性和民众群体的.复杂性,就很容易造成对真正“民间性”和具体民众群体需求的漠视。社会人类学家罗伯特雷德菲尔德曾指出,如果将广大知识阶层、贵族阶层或者说城市统治阶层的“传统”视为“大传统”,而将底层民众的“传统”视为“小传统”,那么,这两种“传统”并不是完全割裂的,而存在着这一种长期的相互影响的关系。“大传统”会对“小传统”形成“下渗”作用,而“小传统”既有积极向“大传统”靠拢的愿望,也会对“大传统”产生重要的影响。[7]29也就是说,“传统”有着自为的生存空间和发展倾向,传统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人们热爱并且需要它们;传统的变迁“起源于传统内部,并且是由接受它的人所加以改变的”,这种变迁“并不是由‘外界环境’强迫他们作出的,而是他们自身与传统之关系自然成长的结果”[8]229。如果从理论研究的角度出发,为了保持某种演出形式的“民间性”而否定这种演出形式自身的发展要求,无疑是对遗产传承的自然链条的一种粗暴的人为破坏。戏曲的民间性,是具体、集中地体现在一群活生生的民众之中的,地方戏曲就是为了满足不同地域民众各种层次的需求而形成多种剧种形态的,我们必须尊重这种建立在地域差异基础上的剧种差异性。

以往学者对民间戏曲的研究,多是从文化分析、艺术欣赏、历史研究的层面展开的,但对于地方民众而言,戏曲的意义也许并不在此。比如,对于陕西民众来说,“请戏”、“唱戏”,首先是一种祖辈流传下来的仪式传统,是婚丧嫁娶、庙会祭祀以及各类庆典上必不可少的活动项目。其次,“看戏”则是一种能够带给人以愉悦感的娱乐活动和一种与亲朋好友联络感情的交流机会。此外,广大农民观众们,还相信传统秦腔剧目大部分都是讲述真实的历史故事。笔者田野调查时,剧团演员常常叮嘱我,要记住每出戏讲述的故事发生的年代,因为他们认为“这在历史上都是真事,人家是有记载的”。从《闯宫抱斗》、《太和城》到《八义图》,再到《出汤邑》、《金沙滩》、《二进宫》,几乎每次演出历史戏,演员们都会向我强调这一点。

传统秦腔戏剧目确实是以历史剧居多,而且很大一部分剧目都是基于历史演义而发挥出来的,其中包含了一些历史真实的成分。虽然这些民间传说和曲艺作品中的历史,对很多历史研究者来说都是“戏说”、“歪说”,但在广大民间观众中却具有很大的权威性。传统的秦腔历史戏正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赢得了演员和观众的“尊重”。特别是那些讲述民族英雄和忠臣烈士英勇事迹的历史戏,无论演员还是观众都会对其中的主人公抱有崇敬之情,而对奸臣逆贼则嗤之以鼻。典型的表现是,一出秦腔传统历史戏中,戏分最多的肯定是忠臣义士而不会是奸贼,团里台柱级别的须生演员很少饰演坏人,而演员也往往不愿以自己饰演反面角色的戏作为自己的拿手戏①。从观众的角度来说,他们一般不会为“坏人”的表演而鼓掌叫好,更不会为饰演反面角色的演员“搭红”、放鞭。②[9]72如秦腔传统剧目《八义图》(即《赵氏孤儿》———笔者注)演出时,饰演为救孤儿而慷慨赴死的卜凤、公孙杵臼、程婴等正义人物的演员都会被“搭红”、放鞭,而屠岸贾的饰演者,即使被有些观众称赞“演得好”,也不会得到这样的待遇。也就是说,戏曲的“教化功能”其实不仅仅是上层统治阶级从意识形态角度出发对戏曲提出的“非分要求”,也不仅仅是文人创作者从主观态度出发的“一厢情愿”,同时还是广大观众心中已然形成的一种观赏需求。戏曲在民间传播,确实起到了知识传播和道德培养的积极作用。戏曲剧目的“历史讲述”和“道德教化”特点,对地方民众思维方式、价值判断的培养和塑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这也是戏曲地域性特点的一个重要方面。

总而言之,戏曲“传统”的地域性特征,不仅体现在不同剧种形态各异的表演方式和艺术风格上,更体现在各剧种与他们所属地区民众的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密切关联之中。我们不应该只站在“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保持戏曲艺术多样性”的艺术家和理论家的立场上,对如何保护、如何发展指指点点,而应该认识到,这种“多样性”的形成和发展首先取决于民众多样化的审美娱乐需求。应该首先弄清楚观众需要什么,并尊重他们的需要,给他们传承或者改变自己的“传统”的自由。

所谓“口头性”,是借鉴了英文单词Oral/Orality的译法,包括口头创作和口头传承两层含义,在OralandIntangibleHeritage(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和OralPoetry(口头诗歌)这两个相关的重要概念中,“口头”(Oral)均同时包含这两层含义。有学者指出,应将其译为“口传”更为合适,[10]36诚然,“口传”固然强调了传承方式的非文字性和动态性特点,却忽略了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即兴发挥和口头创造性。因此,笔者以为,反倒是“口头”这个似乎比较含混的词语更有概括力。虽然借用了英文词汇,但并不是说中文语境中就没有这一概念;恰恰相反,我国文化传统中,强调“口头”材料价值的历史要更为久远:如汉语中“文献”一词中的“献”字,朱熹曰:“文,典籍也;献,贤也。”即,“文”原是指书面的文字记载,“献”则指博闻的贤人的口头传闻。[11]12可见,文化传统的“口头性”特点,是人类文明的共有特征。

曾有学者将戏曲归结为“语言的艺术”,并从“文学性”的角度对戏曲的“现代化”提出要求。自然,大部分戏曲剧目都有大量可以以文字的形式进行创作和记录的唱词、念白,从这个角度出发,认为“元杂剧”、“宋元南戏”、“明清传奇”和“地方戏”都是一种“戏曲文体的概念”[12]4,似乎也未尝不可。接着,如果从文学角度出发对戏曲的唱词和念白进行分析,认为其具有“诗的韵律、节奏”,从而将元杂剧、宋元南戏都纳入“抒情诗”[13]8的范畴,这个逻辑也大体不谬。这也是很多学者斥责清末以来以京剧为代表的地方戏,“使戏剧文学性和思想内容大大‘贫困化’”的基本依据和出发点。[14]5但笔者以为,即使考虑到戏曲拥有大量韵律化和节奏化的唱词和念白,故而承认“戏曲文学”的存在、承认“戏曲”的抒情诗本质、承认戏曲是在表达某种思想和情感,也必须认识到,这是一种“口头文学(Oralpoetry)”,它遵循着“口头诗学(OralPoetics)”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口头诗学”理论源自西方文学理论界对荷马史诗的形成及其传播形态的讨论,20世纪30年代,帕里和洛德在对南斯拉夫地区口头史诗的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被后世命名为“帕里洛德”理论的观点。自此以后,有关口头诗学理论的方法,“已经影响了散布于五大洲的、超过了150种彼此独立的传统的研究”[15]5,这一理论在大量人类学调查材料的基础上,强调被传统的研究方法所忽略了的史诗文学的口头创作和口头传播特性。“口头诗学”理论,对我们认识中国曲艺和中国戏曲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戏曲的成熟和完善得益于唱讲文学提供的足够多的、情节足够丰富的故事本事,当前许多盛行的剧目,无论是元杂剧、宋元南戏还是明清传奇、地方戏曲剧本,都和唱讲文学有很大的关联,甚至有学者提出,许多地方剧种完全就是在地方说唱艺术的基础上形成的。当然,有关唱讲文学对戏曲艺术所产生影响究竟有多大的问题,相关的研究仍需进一步深入;但可以肯定的是,戏曲从唱讲艺术中吸收了很多珍贵的养料,其中就包括“口头性”特征。由于唱讲文学本身就是一种口头创作、口头传承的艺术样式,“一般来说,说唱的文本就是这样从无数艺人的口中产生的‘口头创作’的阶段成果”[16]48—49。对民间说唱艺人来说,“与文字相比,戏剧或说唱的词句首先是作为‘声音’存在的”,而且艺人还常常“得到师父口头传授书词”[17]84。即使对于现成的演出本,“艺人们也一般不将其书词全部背诵下来,而仅仅是记住其故事情节和成为‘赞’、‘套’、‘赋’的某种韵文就登场了”[18]87。那些认为戏曲源自唱讲艺术、戏剧剧本来自说唱文本的观点,至今有一个问题无法解释,那就是,为什么从说唱文本到戏曲“剧本”之间的“链条仍有一些缺环”?有学者将完善这些“缺环”的希望寄予“文献发现”[18],其实,这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戏曲艺人的口头创造。既然唱讲文学本身,允许艺人对底本进行口头的即兴创作,当它转为另一种形式不同却拥有更加突出的“表演”本质的艺术所用时,这种被实践证明极富创造力和实用性的创作方式,自然会被继承下来。从“口头诗学”的角度来思考,也更容易理解中国戏曲幕表制、条纲戏的演出形式何以成为可能。

总而言之,如果考虑到戏曲唱词、念白的“文学形式”,从文学角度理解戏曲的“传统”,这也未尝不可,但必须认识到戏曲剧本不仅仅“为上演而设,非奏之场上不为功”[19]1,而且是可以直接在场上以口头方式创作、并且以师徒之间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承下去的。

戏剧是由“文本”和“表演”共同组成的一种“综合艺术”,两者缺一不可,互相依存。上文已经分析指出戏曲“文本”的口头性质,那么接下来,则需再来探讨“表演”的口头性质。事实上,用口头诗学的理论分析戏曲表演的口头性仍有一定的局限,因为舞台表演已经远远超越了口头讲述、口头表演的唱讲艺术范畴,而具有肢体表演艺术的特征。笔者此处只是借鉴口头诗学的理论思维,反对将戏曲艺术文本化、将演出凝固化,认为戏曲的舞台表演具有类似于口头表演的临场创造性和口头传承性特征。笔者在对宝鸡新声剧团及宝鸡秦腔民间演出形态的调查中发现,同样的一个剧目,从来不会以同样的方式进行演出。正如有老艺人明确指出的那样,有些戏“根本没有啥本子”,“不同班子有不同班子的演法”。唱词和念白部分尚且如此,具体的身段表演就更加具有灵活可变性了。新声剧团丑角演员杨宝国的表演就很能体现这一点,作为该团唯一当行的丑角演员,他饰演的刘媒婆、杨三小、花仁义、赵飞等角色,时常令观众捧腹大笑,而同样的这几个角色每一场他都有不同的演法、不同的台词和动作,每一场都会增加自己临时发挥的“活口”。当笔者问他这些活口是如何编排出来时,他笑着回答:“这都是胡说八道呢,没有啥道理。见啥人说啥话么!”但又随即严肃地说道,“虽然不存在编排那一说,可也不能真的胡说,要心里有底,说得干净利落、适可而止。”①

其实,理解戏曲的口头性特点,也只能是作为理解戏曲唱词、念白等语言性表演部分的一个新切口。凝结着更多戏曲“传统”的表演的口头性,则需要从另外的角度切入,那就是师徒之间“口传身授”的技艺传承方式。由于戏曲演出纯粹依靠演员高度技艺化、繁难化[20]的肉声演唱和肢体表演,因此,从根本上来说,戏曲是完全诉诸场上的一种表演艺术。它的许多身段程式不仅无法用文字来记录、表达,甚至也是“口传”都说不清楚的。和其他所有类型的文化传统一样,在世代延传过程中的“那些弦外之音(over-tones),不言而喻的知识(tacitknowledge)成分,以及洞见之类不宜应用原理和规则的东西,是不能以明确的语言进行传授的,而要通过内心联想,通过对动作执行者的典型行为的移情来获得”[8]23。具体至戏曲艺术中,就需要老演员的亲身示范,也就是“心授”,演员们习惯称之为“带着走一遍”。演员“跟着铜器点子”、“跟着师父走一遍”之后,很多困惑便可以得到解决。

同样以宝鸡新声剧团为例,该团大部分年轻演员毕业于各类戏曲学校,三年的在校学习仅能掌握基本的表演技法,进剧团后,要想上台表演还需要由老演员对其作具体的指导,这种指导便都是以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的。笔者在调查期间发现,这种技艺传授行为可以随时随地发生,灵活性很强、形式也比较多样,比如年轻演员在台下观看老演员的现场表演,休息时听老演员“说戏”,等等。如今,随着各种视频影像资料的普及,年轻人还可学习其他知名演员的表演。但这样“看”、“听”、“说”仍然不够,还需要“做”,即老演员的动作示范和年轻人自己的舞台实践。总之,老演员的口传心授和年轻人的身体力行,是戏曲表演技艺得以传承的两个根本要素,二者缺一不可。这一点,从新声剧团老团长李扶中对现在大部分演员不认真练功,只想偷懒地看看、听听,“上台后学样样”的现象表现出的强烈不满也可以体现出来。正如他情绪激动地感慨道:“不是说所有东西都是你看就能看会的,这需要功夫,没有功夫,你演的就算是对的、没错,也不好看、不合式,行家一看就看得出来你这个演员的水平”②。

事实上,认为戏曲是“语言艺术”和认为戏曲是由“剧本”和“演出”共同组成的“综合艺术”这两种观点,笔者均不敢苟同。但上文仍然在肯定这两种观点的基础上分析戏曲“传统”的口头特征,只是为了强调认识“口头性”的重要意义。笔者认为,戏曲不仅仅具有口头艺术的特性,更是一种纯粹的表演艺术,无论是其体现为“文学形态”的唱词和念白、还是最终以“表演”为本质的成品———一次具体的演出,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舞台表演艺术就是一种“时间与空间的瞬间结合,它的本质就是intangible”,也就是“无形性”、“转瞬即逝性”①[21-23]。而戏曲之所以具有这种intangible之特性,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以演员在场上的“在场表演”为主要创作方式,以师徒之间的口传心授为主要传承方式,既不囿于剧本、灯光、舞美等物质工具,也不会停滞于任何一个固定状态,整个创作、传承过程都依赖“人”的创造力,长期处于不断更新、不断变动的发展过程中。

以剧种多样化和民间性为主要表征的地域性,和以口头创作为主要创作方式、以口传心授为最佳传承模式的口头性,是戏曲“传统”最为突出的两个特征。其中,剧种多样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至今仍然在继续。口头创作和传承的灵活性、创造性也体现出强烈的活态特性。因此,戏曲的“传统”绝对不是已经僵死的、固定不变的、“跟不上时代”的“旧传统”,而是内在的蕴含着无限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一种“活”的传统。遗憾的是,这一点却常常为传统戏曲研究所忽略。[24]96因此,笔者以为,回归“传统”,肯定“传统”的活态性和创造性,发掘古老“传统”对当下戏曲传承、发展的重要意义,从“传统”中汲取力量,是解决当前戏曲困境的根本出路。

一、不同类型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艺术

(一)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艺术

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是为节目的新闻性所决定的。其语言运用只有在新闻性原则下显现个性特色,才能赋予节目魅力和生命力。新闻以真实性为第一准则,坚决反对弄虚作假,欺大众,这就要求主持人实话实说,开诚布公地进行报道和评论。在多数情况下,主持人依据记者、编辑的新闻稿说话,但话语要达到清晰明确、情真意切的要求,还要靠自己来把握。例如,要使语音、语句、语速、语调与报道事实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相适宜,与事件中人物的情感变化相吻合。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几位主持人,他们的语言各具特色,有的平和冷静,不动声色;有的犀利、亢奋,锋芒毕露;有的儒雅、潇洒,文质彬彬。他们的共同点是学者谈吐,大气自如。他们的语言背景是思想感情。新闻节目主持人语言的个性特色在于他们对新闻价值的把握、处理的洞察力和敏锐眼光,在于他们对新闻工作的责任心和对公众的关爱心,而不是一个单一的语言处理技巧问题。知名节目主持人敬一丹谈到《焦点访谈》的评说、评点时说:“有些话尽量不用。比如,‘我们必须……’‘各部门应该……’这种指令色彩的语言像是政府的指示,像是首长的命令,不像主持人的话。”

(二)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语言艺术

我国的综艺娱乐节目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今晚八点半》是融音乐、戏曲、曲艺、文学等多种文艺形式于一炉的综艺娱乐节目。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于1983年春节,各门类文艺节目通过主持人精心组织安排,巧妙穿插解说而融为一体。作为节目主持人既要与参加演出的演员交流,与场上观众交流,在交流中做到心灵沟通、情感契合;同时,主持节目的过程也是体现自我价值的一种方式。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必须以此作为语言运用的依据。倪萍说:“……特别是娱乐性的节目,谁愿意看那不高兴的脸啊!……再说,节目主持人不高兴时是说不出热情、轻松的话语的,更谈不上用心去碰撞观众”。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有两人同台主持或多人同台主持的方式。最常见的是两个人主持,两个人话语的编串要做到随机应变、灵活巧妙、严丝合缝、滴水不漏。配合中相互协调,避免出现互让中冷场、抢话中尴尬、反差中缺少互补等主持人用语之大忌。如上海东方电视台《共度好时光》节目主持人曹可凡出语潇洒利索,略带雅趣,而搭档袁鸣出语爽朗轻快,略带奔放,两人珠联璧合,相映成趣。

(三)教育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艺术

教育节目要求语流平稳,节奏缓慢,音调偏中。除一般表达方式外,说明表达方式用得较多。从需要来说,主持人的话语在客观性、科学性的基础上,尽可能贴近实际、贴近实用;从兴趣来说,教育节目要吸引受众,要求主持人话语注重艺术性和趣味性,像中央电视台《环球45分》介绍国外地理历史、风土人情那样让观众动心动情。教育专题片《话说长江》《话说运河》《西藏的诱惑》等,之所以有那么多观众乐此不疲地一集一集看下去,除节目本身传递一定的地理、历史、文化、经济、民俗风情的知识外,还在于主持人富有东方神韵的话语,让观众在汲取知识的同时得到了审美享受。

(四)服务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艺术

服务节目与一般节目相比有如下三个特点:一是服务对象特定;二是内容贴近生活;三是效益来得直接。上述特点,决定了服务节目主持人的话语定位:善解人意,真诚亲切,务实求是。我国许多主持过服务节目的`主持人像沈力、张悦、蔚兰等都以各自不同的、个性化的语言征服受众,受到大家的喜爱和尊重。一位评论家评论沈力主持的服务节目时说:“看了她的节目,不光学到了知识,也是一种艺术享受。确实感到她是在诚心实意地为大家服务。”服务节目主持人为观众服务时特别周到、耐心、细致,但话语运用要随和却不可随意,婆婆妈妈、唠唠叨叨、喋喋不休,会把真实有用的信息给冲得松松垮垮、残缺不齐,这样就无法实现“适其需要,合其情理”的服务宗旨。服务节目同其他类型节目一样,话语简洁、明晰的同时还应注重格调、韵味,正所谓“说的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却有琴棋书画诗酒花的韵味”。

(五)体育竞技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艺术

体育竞技节目主持人是把场上竞赛与观众连接起来的桥梁,他(她)要用“快而不乱,慢而不断,生而不紧,熟而不油”的话语把场上千变万化的比赛情景,甚至与比赛有关的场内外的人和事瞬间滔滔不绝地传递出来,并要求主持人口才出众,话语到位,清晰流利。这些与主持人对体育比赛项目的熟知程度、敏锐感觉和应变能力直接相关。正如吴冷西说的那样:“体育解说是一种相当高级的艺术,是解说员思想状况、文化修养和专业知识的综合反映。”宋世雄在《宋世雄自述——我的体育世界与荧屏春秋》中回忆我国体育转播解说的拓荒者之一张之时说:“张之老师在实况解说中,非常重视语言的艺术性。他平常很注重语言修养,从古今中外的文艺宝库中汲取营养。他用李白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诗句来形容足球守门员的防守严密,用陆游的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来描绘比赛过程中的战局变化,用李贺的诗句‘黑云压城城欲摧’来比喻球场上的重兵压境,多么形象而生动。他把李富荣勇敢拼搏的性格比作‘勇猛的公鸡’,把张燮林远台削球的绝技称为‘海底捞月’,给人留下何等深刻的印象。”书中谈到他和老师张之的主持风格:

(1)精神饱满,情绪高昂;

(2)掌握节奏,张弛有度;

(3)穿插背景,扩展层面;

(4)述评结合,客观公正;

(5)轻松幽默,风趣自然。体育竞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高尚的风格、拼搏的精神、人与人心灵的沟通是体育竞赛的灵魂。作为体育竞技节目不用说也应体现这一精神,并表现在主持人的话语中。“场上一分钟,场下十年功”。就主持人语言发音来说,没有声母、声调、语速的训练,没有吐字归音、运气与口舌活动的技巧,很难达到体育比赛解说述评的高水平。另外,在转播、直播体育比赛时还要根据不同的体育竞技项目采用不同的语体、语调以显示各自的话语特点。

二、结语

总之,节目主持人要艺术地使用语言,凭借的是扎实的语音功底和丰富的知识文化修养。主持人若能积极地参与节目的策划、采访、编导,有利于他们在所主持的节目中更好地发挥语言主宰、驾驭节目的功能,使节目的传播效果和审美效应达到最佳。

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研究论文

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语言问题与解决方法论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你所见过的论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语言问题与解决方法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摘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语言艺术,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启迪学生的智慧,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但是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仍然存在口语化、方言化现象严重等问题,为此,教师要重视语文课堂语言艺术,使用标准的普通话和规范语言,善于运用幽默、风趣的具有启发性和激励性的语言,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文章指出小学语文课堂语言艺术应用的重要性及作用,分析了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语言艺术的方法。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语言艺术;课堂教学;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教师的语言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语言素养,使学生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逐渐提高语文素养。

一、小学语文课堂语言艺术应用的重要性及作用

我们都知道,20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使我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于教育的需要也在发生变化,课程改革正在深入推进,对于教材内容的调整、教学思想的改变、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而对教学对象来说,现在的学生和以前的学生相比,变化也比较大,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如今自媒体的影响下知道的内容越来越多,但是因为这一阶段的学生年龄比较小,学习能力还有所欠缺,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述,既要准确地传达需要学生学习的内容信息,还要注意贴近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的听课效果。同时,因为小学生的知识积累还不够多,学习经验也比较少,还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自主学习能力不够,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现实情况来进行课堂教学的设计。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把学习内容传递给学生,还要及时地与学生进行课堂互动,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这不仅需要教师具有扎实的教学技能,而且也离不开教师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是教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积极性、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的重要手段。因此,语文教师一定要注意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性,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收获知识,这也能够体现出教师自身的教学魅力。

二、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的课堂语言口语化现象严重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多地使用口语,影响了语言艺术性的发挥。调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课堂教学语言口语化现象严重,表现为教学语言主观随意、表达不完整、话语不流畅、缺乏抑扬顿挫的语调变化等。还有一些教师的课堂语言烦冗拉杂,比如有些教师的口语中经常会无意识地重复某个词语或者某句话,如“这”“那”“这个”“那个”“是吧”“也就是”“对吧”等,这些口头禅或语气词的重复使用,严重影响了语言的简洁性与规范性,且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不利于学生良好语言习惯的养成,对教学目标的实现产生不良的影响。

(二)教师的课堂语言存在方言化现象

随着我国对教育的重视度不断增强,课堂教学要求教师使用标准的普通话,但是,由于受地域和自身的影响,在一些偏远的地区,普通话并不是人们日常交流中使用的主要语言,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还是使用当地的方言进行教学,学生的朗读和师生互动语言充满“本地特色”。另外,有些教师没有说普通话的习惯,在课堂教学中会不自觉地加入一些习惯性用语,这不仅不利于学生语言能力和语言习惯的养成,还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语文作为规范学生读音、教会学生识字的重要课程,在进行语文教学及与学生进行交流时,教师必须要使用标准的普通话。

(三)教师对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把握较弱

艺术性的语言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我们发现,在现代小学语文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对语言艺术的把握不够准确,运用不恰当,表达不到位,使得语言的艺术性没有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得到很好的体现。有一部分教师在课堂上要么语调平淡,像一杯“白开水”一样没有丝毫滋味,无法给学生带来美感;要么教学语言陈旧、缺乏个性,充当“传声筒”和“复读机”的角色,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要么夸夸其谈、滔滔不绝,致使学生抓不住中心思想,阻碍了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语言艺术的方法

(一)语文教师的教育语言要规范

使用标准的普通话并规范语言表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首先,推广和使用普通话是发展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方便人和人之间交流的有效途径。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汉字是作为一名教师的基本素养。特别是对于语文教师来说,语言文字的传承主要是通过语文学科来实现的,所以语文教师一定要使用规范的普通话进行课堂教学。这也是学生了解祖国文化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教师语言的规范性也非常重要,因为教师对于学生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教师的言行举止也会在无形中影响学生,教师的语言方式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

教师语言的规范性是指教师在进行语言表述时要注意语法应用的正确,要合乎逻辑;要尽可能地使用书面语,避免使用口头禅,特别是个人习惯中的后缀或重复性的表述。教师的吐字要清晰,发音要准确,坚决避免出现语法性错误。课堂上,在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时,也要注意表述的准确性,切勿随意地进行表述,否则不仅会影响学生的表达,还会影响学生对知识内容的学习。对于一些学生容易出错的知识点,教师不仅要准确地进行表述,还要提醒学生务必注意。教师在课堂上要意识到规范使用语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定要使用规范的普通话进行教学,利用课堂教学细节来影响学生。

(二)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幽默风趣

恰当的幽默是教师获得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曾经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运用恰当的幽默语言,往往能起到鞭辟入里的效果。它要求教师不但要有幽默的'心态、乐观的信念以及高尚的情趣,更要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和较高的文化素养。调查发现,学生更喜欢幽默型的教师。受欢迎的教师,能运用机智、幽默、风趣的语言将复杂的内容简单化,能绘声绘色地展现教材内容,增强教学的表现力,使课堂教学妙趣横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恰到好处、妙趣横生的语言能对学生不露声色地加以点拨,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获取知识,获得教育。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运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能缩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让学生感到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使教学过程更加顺畅。但是,运用幽默的课堂语言进行教学,不能只关注表面上的热闹,还要把握好幽默的尺度,要让学生学有所得,使幽默教学获得实效。

(三)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具有启发性

新课改下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学活动最终是围绕学生的学习需求逐渐展开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居于主导地位,需要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流程,组织好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更多的是通过教师的语言来实现,所以教师语言一定要具有启发性。

所谓教学语言的启发性,是指教师的语言不仅仅能够给学生传递知识,更能够引起学生的主动思考,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去深入思考问题,从而实现学生由已知到未知的深度思维,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才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才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才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当然,这对于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会更高,需要广大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思考和总结,不断提高个人教育教学技能,提升自己掌控课堂、随机应变的能力。

(四)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多以激励性为主

每个人都渴望被肯定,激励性的教学语言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他们的年龄较小,主动学习的习惯尚未形成,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主动学习的意识都较为欠缺,所以教师要想办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小学生都希望自己的表现被肯定,特别是在人前。所以,广大语文教师要利用好小学生的这一心理需求,对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表现要多给予肯定和鼓励。这就需要语文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来全面地看待学生,要摒弃用单一的成绩来评价学生的方式,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学生以鼓励,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然,在学生出现问题之后,作为教师也不能回避问题,一定要有耐心,用恰当的语言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思考问题。对于学生学习层次的差异性,教师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课堂语言评价中也要有一定的差异性,而不是泛泛地说“好”“正确”“你真棒”……教师的评价语言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切实发挥语言的激励作用,避免流于形式。

总之,教学语言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是师生之间进行交流和互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对于小学语文学科来说,其特殊性和重要性意味着教师必须要重视教学语言的艺术性,要使用规范的教学语言,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教学;要注意应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要注意使用启发性语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要多使用鼓励性语言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教师也要对课堂教学语言的应用多总结,勤思考,一定要重视语言应用上存在的问题,并坚决地予以改正,这样才会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加规范和高效,为学生学好语文提供强大的保障。

四、参考文献

[1]肖慧.语言艺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微[J].教育教学论坛,2013(37).

[2]邓倩.小学教师运用语言艺术促进教学[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1).

[3]唐燕.提高语文教师课堂语言艺术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基础教育研究,2013(6).

[4]刘兰玲,薛红梅.传情激趣启智-漫谈教师的语言艺术[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4).

这是开题报告: 语言是课堂教学信息交流的重要载体,是完成教学任务,教书育人,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关键。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语言,达到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艺术性的辩证统一,从而有效地促进自身的发展,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语言是师生对话的工具。在教学中,语言是纽带,语言是课堂上师生间交流的主要工具。教师主要是通过语言向学生授业解惑,而学生则主要通过教师的语言理解和接受知识,所以教师的教学语言在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随着现代教育媒体的运用,教学语言的纽带作用会随之有所减弱。但我们认为无论运用什么样的现代教育媒体,也不能完全取代教师的教学语言,相反它的作用会越来越大,因为我们授课的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教师富有情感地面对学生用口语讲解有着很强的灵活性和针对性,特别是在与学生的思想交流方面,应该是任何其他手段都不可与之相比的。 语文教学同其他学科教学有着相同的科学性,但与其他学科又有区别。这是因为语文学科除了它的科学性之外,还有一个其他学科很难具备的艺术性特点。因此说,语文教学真正是科学美与艺术美的高度统一体。在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使这种完美统一得以展现的中间媒介,便是语文教师规范优美的课堂教学语言。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 尤其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讲,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未知的孩子。小学语文又是一门基础学科,所以教师的语言表述就更具特殊的功能和意义。

浅谈教师的语言艺术论文

语言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重要手段,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功和必要素养,与课堂教学的优劣,有着密切的联系。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有人要求教师教学语言应具有播音员的清晰,相声大师的幽默,评书演员的流利,故事大王的激情。要求所有的教师达到这样的标准当然是不可能的,但最起码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语言的诱导启发性

高明的教师并不把术语或结论“灌”给学生,而是用循循善诱的教学语言,启迪他们求知欲的萌动,进而引导他们探求,以期“顿悟”。所以,启发性教学是对各种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教学中必须重视激发学生思考,在生动含蓄,耐人寻味,发人深思,循循善诱的语言气氛之中,给学生留下想象的空间。同时要把握住“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动机,开阔学生的思维领域,推动“不知”向“知”的转化。

第二、语言的科学性

教学语言的科学性指的是教学语言要准确、规范、精练,富有逻辑性和系统性。各学科的教材都是由科学的概念、术语、命题、原理等构成的知识体系,因此,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时,必然要求其语言简洁、不拖泥带水、不重复,更要求语言准确无误、观点明确、语意清晰。要作到既像书面语那样准确精练,又像口语那样简明易懂。不要用自己的理解水平去说话,要时刻记住,我们说话的对象是带着几分惊奇刚刚接触社会生活的孩子,特别要避免“这个”、“啊”、“差不多”、“反正”、“总而言之”等口头语,这种过多的随意性的语言表达,不但与艺术口语毫无相通之处,且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

第三、语言的生动、形象

生动形象是艺术语言的重要特征,生动的语言会起到“不是蜜,但可以粘住一切”的效果,把学生紧紧地吸引住,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你想使知识不变成僵死的静止的方向,就要把语言变成一个最主要的创造工具”。在我看来,作为一个教师首先要注意自己的说话,要练习自己的口才,口才是一个人最大的资本。一个教师,即使做不到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最起码要让我们的语言生动有趣,学生才会喜欢我们的课。一个说话没有标点、没有抑扬顿挫、不懂激趣的老师,纵有再高深的知识,也很难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讲究语汇、讲究语法,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使教学语言形象化、生动化,增强其感染力和艺术性。

第四、要感情丰富

常言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的语言应当是生发于情,意遇于情。首先教师本身是一个真性情的人,为人处世真情实意。在教学中,真情来自对表达内容的`深刻的体验和理解,来自对生活、对事业、对孩子的爱。教师在教学中诸如感情丰富的教学语言,会感染学生。不过,这里要特别注意语速与感情的节奏,滔滔不绝,一泻无余并非高明的口才。语速与感情要得体,有时可以“休止”片刻,留下回味的余地,有时要控制住感情“闸门”的“流量”,不可信马由缰。讲课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做到语速适当,语感优美,语调抑扬顿挫,语势有张有弛。总之,高超的教学艺术是通过教学语言表现出来的,而教师的口头表达能力的形成,要从提高自身思想文化素质入手;在教学实践中提高。特级教师于漪之所以讲起课来能精言妙语、脱口而出,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二十多年来,认真备课、反复推敲,紧要处,一句一句地记牢,才形成的”。于漪老师的经验,对我们每个教师都是适用的。我们在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老师,语言的表达能力应该是很重要的,语言表达应具有示范性,还应该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这样,课堂教学才有更高的效果。

元代戏曲研究论文

元明戏曲小说中,唐代诗人李白被塑造成才华横溢的文士、蔑视权贵的狂士、针砭时弊的志士、仗义疏财的侠士、志高意远的逸士、嗜酒如命的酒中仙。元明文人对李白的形象塑造寄托了士人的心理期待和追求。元杂剧作者的笔下塑造了一批以白居易、苏轼为代表的唐宋文人形象。通过对作品的对比阅读可以发现,剧作者们对唐宋文人形象的选择与重塑在看似随意的背后,却暗含着对元代社会特点的折射以及对大众情感的表露。本文的写作目的,就是通过对“唐宋文人”在元杂剧中的形象(以及与形象相关联的剧情)特点的分析,挖掘其形象中的(元代)现实因素与思想内涵。在完成本论文的过程中,笔者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为文献研究法。首先,在日常学习中对(现存)元杂剧作品的搜集及阅读之基础上,积极吸收与借鉴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果,尽可能多地甄别并整理出符合本论文研究要求的元杂剧作品。其次,利用现实及网络等多方面资源对学术界相关研究进展及成果进行梳理,在吸收当前优良研究形式与成果的同时,积极思考在当前研究中可能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再次,对已整理出的元杂剧作品进行精细化阅读,寻找(现存)元杂剧作品中“唐宋文人”在形象与剧情上的异同点,并以历史角度努力探寻影响其异同点产生的(主客观等多方面)原因。最后,通过与导师、学院老师及同学的积极交流,在否定之否定中逐渐形成并丰富自己的观点。本文的研究过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在绪论中,主要阐述学术界对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并斗胆分析在当下研究成果中所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第1章之主要目的在于对“唐宋文人”现象在概念上的厘清,以及对本文研究所涉及到的元杂剧作品之相关概况的整理与归纳。在这其中,笔者同时也对在“文人”概念进行厘清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及处理办法进行了指明。第2章中,通过对作品的研读,笔者从人物“行动元”角度出发,将“唐宋文人”分为“政治失意者”、“爱情痴迷”者、“伸张正义者”与“背信弃义者”四类,对“唐宋文人”在形象上所表现出的特点进行逐个分析。在第3章中,笔者从剧情角度出发,探寻“唐宋文人”背后所隐藏的在婚姻、社会及人物形态方面所表现出的特点。第4章中,笔者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分别以“一落千丈的社会地位”、“‘金钱’社会的发展”、“碰撞与融合的思想文化”以及“精神的寻觅以及唐宋文人的契合”、“剧作者自身的造诣”五个角度,分析影响元杂剧中“唐宋文人”形象形成的多方面因素。机构:山西师范大学领域:中国文学;关键词:元杂剧;唐宋文人;形象与剧情特点;现实因素;1 351查看目录开通会员更优惠,尊享更多权益下载本文硕士论文《山西师范大学》 2017年硕士论文论文一键智能排版排版交给我们,时间留给研究立即查看 >相似文献期刊硕士博士会议报纸元杂剧中风尘女子的符号化与个性化中国戏剧2022年06期悲喜剧视域下的藏戏与元杂剧结局模式比较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03期元杂剧武士形象的文化解读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年03期浅论女真、蒙汉多民族融合在元杂剧中的表现戏剧之家2021年07期元杂剧艺人经济来源艺海2019年12期元杂剧“兀的、兀那”的方言流变探析牡丹江大学学报2020年04期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成果推介 明代剧坛对元杂剧接受之研究艺术学研究2020年05期浅谈元杂剧中无赖的类型形象探讨戏剧之家2018年33期论元杂剧爱情戏中的“久别离”吕梁学院学报2019年04期元杂剧所体现的农耕与游牧两种文明的融合探析戏剧文学2019年10期更多 图书推荐唐宋诗徐中玉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07-01唐宋散文侯毓信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07-01唐宋诗人故事张学淳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8-07-01品西方文人1刘小川 天地出版社 2020-09-01品西方文人2刘小川 天地出版社 2020-09-01品西方文人3刘小川 天地出版社 2021-06-01更多 相关工具书辞源续考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国史纪事本末辽宁人民出版社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山东教育出版社中国鬼文化大辞典广西民族出版社多音多义字字典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国民党史大辞典安徽人民出版社更多 全部文献搜索搜 索

内容摘要:

本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业余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多彩,而戏曲也渐渐重新得到了人们的青睐,学者、专家对其的研究也逐渐提上了日程。

关键词:

元曲四大家、戏剧经典人物形象、研究述评

正文:

关汉卿的《窦娥冤》,感天动地,使闻者伤心,听者流泪;白朴的《梧桐雨》,向我们讲述了一位帝王与妃子的真挚情感;马致远的《汉宫秋》,写尽了一代明君为了国家的兴盛痛失所爱的心酸;王实甫的《西厢记》表达了“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愿望。走近他们,觉得这些人物仿佛成了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形象出现在我们眼前,引得我们不住的去探究、思索。

一、 感天动地窦娥冤

关汉卿,号已斋叟,汉卿是他的字,前半生坎坷,在夹缝中求生存,后半生积极创作,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剧作,如带有喜剧色彩的《救风尘》和悲剧《窦娥冤》,体现了他对人民的同情和对黑暗腐朽社会的不满。但相比较而言,我更欣赏窦娥,以下是对她的形象研究分析。

简单地说,窦娥的一生充满悲剧色彩,幼年时父亲为了能有盘缠上京赶考,把她卖给蔡婆婆家当童养媳,成年后又经历了丧父之痛,不过这一切对于从小在苦日子中“浸淫”过的窦娥来说,都算不了什么。但是从这时起,才是她悲剧命运的开始及生命的终结。在要不要改嫁的问题上,窦娥和蔡婆婆产生了意见分歧,蔡婆婆是年长寂寞,本无可厚非,但她最不该的是不顾窦娥的意愿逼她改嫁,这倒也就罢了,蔡婆婆毕竟是她的长辈,“尊老爱幼”的孝道不允许她忤逆婆婆。当然,如果放在现代,我绝对支持窦娥的做法——拒婚不从,但是那个时代这样的做法是不明智的,更何况她并不是完完全全的不尊重蔡婆婆,至少她的死因是帮蔡婆婆顶罪。窦娥不畏强权、敢于抗争的'精神值得人称道,但她的死往往会让人产生“生不逢时”的惋惜。

在窦娥死前,她曾经发了三个誓言,即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三年大旱,我个人觉得,这三个誓言,除了六月飞雪,都是有可能发生的,而“无巧不成书”,这样的际遇也恰恰证明了窦娥遭受的不平,所以可以说,她是一个骨子里倔强但却有着自己为人处事的原则的人。

二、秋雨梧桐夜落时

白朴,字仁甫,号兰谷。他自幼颠沛流离,作品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浓重的沧桑感。而他所传至今的《梧桐雨》和《墙头马上》,却偏偏是爱情题材的戏剧,而我这里所要说的是及爱情、政治为一体的历史剧《梧桐雨》,题名来自白居易的同题材诗作《长恨歌》中“秋雨梧桐夜落时”一句。这一句给人一种暗示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结局的意味,因而我很喜欢,这是一种凄楚之美。

李、杨的爱情故事,有点俗套于传统的“才子佳人”小说,但因为男女主角身份尊贵,再加上当时的政治动荡,而使得这样的爱情有了一抹不一样的色彩。“自古帝王多薄情”,所以李对杨的情,成了杨“红颜祸水”的佐证,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作为一名帝王,“要江山更要美人”其实有时候是一种遥不可及的梦想,现实情况是“为江山弃美人”,四大美女之一杨玉环的悲剧命运其实与她所处的时代密不可分的。

三、破幽梦孤雁汉宫秋

马致远,号东篱,他的《天净沙 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他本人也有“曲状元”的美誉。同时,马致远也写过一系列杂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汉宫秋》。

《汉宫秋》是围绕历史上出名的“昭君出塞”的故事而创作的,关于这一历史事件一直以来都是众说非云,而我比较欣赏的“事实”是前几年拍的由李彩桦主演的电视剧《昭君出塞》,毛延寿对昭君一见钟情,因而私藏昭君真实画像,昭君与呼韩邪在成婚前巧遇,两情相悦,而汉元帝则成了彻彻底底的“跑龙套”。这个版本降低了昭君在边塞生活的艰难困苦的生活,将呼韩邪与昭君之间由美色产生的欲望上升到由情爱产生的欲望,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昭君由为国牺牲变成了为爱奉献,削弱了她的形象对后人的启发影响作用。不过说到底,她也只是个小女人罢了。但是,即便如此,我仍然很佩服她的远嫁他乡的勇气。毕竟,就现代的观念来看,远距离恋爱都难保劳燕凤飞,何况是为了爱人嫁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呢,也或许,你勇敢了一回,做了选择,但当激情退去,你还能用什么来支撑你的婚姻?因而我认为,“有情人终成眷属”并不难,难的是之后你该怎么做。

所以说,昭君是果决的,亦是幸福的,因为她一直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并愿意为此付出努力。

四、天长地久西厢记

王实甫,名德信,代表作《西厢记》,简言之,讲的是丞相之女崔莺莺与赴考考生张君瑞一见钟情,私定终身后终成眷属的故事。

《西厢记》不同于一般的“才子佳人”类的小说,它有一个完美的大结局,但这并不表示我对崔莺莺的做法是赞同的。身为一名大家闺秀,私会男子并以身相许是绝对不明智的,不然现代也不会有“先上车后补票”的事件的发生了,其实追溯起来,古来有之。记得曾经有人说过,年轻人要爱惜自己的羽毛,而我要说,女孩子要懂得保护自己,嫁给一个爱自己而自己不爱的人并不可怕,糟糕的是,当一切尘埃落定,“不贞”却成为了夺走你幸福的侩子手。

结论:

“情”之一字,其实是世上最难解的题,当友情、亲情、爱情产生冲突时,该如何取舍?我记得《昭君出塞》中昭君决定虽呼韩邪离开时,呼韩邪问过她选择的原因,昭君说“离开父母我会心痛,而离开你我会心碎,所以我情愿心痛也不愿日后心碎”。这句话曾一度感动了我,至今记忆犹新。誓言往往是美好的,可当它冲撞了现实,选择便成了最为艰难的事,有些事我们没经历过所以不能带有偏见,综观现实才能做出最为恰当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对传统伦理和全贞全孝的推崇与彰显——对关汉卿<窦娥冤>窦娥形象的重新认识》,高进旗,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07期

2、《试论杨玉环形象在文人作品中的嬗变》,邓光泉,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6年01期

3、《对“元曲四大家”源于周德清之说的批驳》,杜瑶瑶,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4、《“元曲四大家”之说探源——元人评元曲》,杜瑶瑶,牡丹江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5、《<汉宫秋>:从史卷到舞台解读王昭君》,丁国祥,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异曲同工 同中见异——<梧桐雨>与<汉宫秋>之比较》,刘爱琳,艺术百家,2007年03期

7、《论莺莺之美——<西厢记>崔莺莺形象再解读》,岳上铧,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8、《论“李杨爱情”张力性品格》,张勇敢,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元曲四大家中“郑”之归属研究综述》,吴庆晏,四川戏剧,2007年05期

10、《白仁甫杂剧人物形象塑造深探》,田景丽,芒种,2012年08期

元代戏曲中唐诗人的形象是婉约大方的,而且身材高大,体格优美,希望这个回答可以帮助到你

元代戏曲中唐诗人的形象很好。元代以后,“宗唐”始终是诗坛主流,尤其是明代复古派提出“诗必盛唐”主张后,“唐”成为很多文人诗歌审视的起点以及创作实践中的不二之选。他们对唐诗的关注从启蒙教育时期已经开始,在追慕唐代诗人的过程中完成自己的创作选择,自然也从知人论世延及生活行迹与典实,以至诗、词、曲乃至诸宫调、话本等俗文学艺术都表达出对诗人故事的兴趣,戏曲文体自不例外。

语言文字对艺术的影响研究论文

我对艺术本质的看法(艺术概论作业小论文)

由于汉英文化存在着截然不同的传统和风俗习惯,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语言习惯等都有很大的差别,许多日常行为在两种语言的交际活动中也存在明显的文化差异。本文旨在通过对比分析汉英文化中褒奖行为的异同点及常见的语用失误,使大家进一步了解语言只有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及语境中被正确使用,才能体现出它们的交际价值,这对我们的日常交际、英语教学及语言研究有极大的启示和帮助。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汉英文化差异 褒奖语及应答 语用失误 一、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一个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它既反映文化,也受文化的影响。语言使用除了受到结构规则,即语音、词汇、语法等的制约,还会受到使用规则的制约,这儿的使用规则即指语言所属的社会文化,社会文化决定语言使用是否得体。由于文化的迁移,外语学习者常常会将自己的文化模式套入新的语言文化中,而“文化既有其统一性、延续性和共有性,又有其差异性和变化性。”(胡文仲,1985) 褒奖行为这种社会现象存在于每个社会群体,存在于各种不同的语言文化中,不同层面、不同程度地反映着人们的交际活动,它不仅可以缩短交际者之间的距离,而且可以联络感情,巩固和加强交际者之间的团结,起到社会润滑油的作用。美国语言学家Pomerantz指出,褒奖语是一种支撑性行为(supportive action),也是一种评价性行为(assessment action),也就是说,称赞语不仅有称赞的性质,也有评价的性质。下面让我们来探讨一下汉英文化在褒奖这一言语行为上的相似点及文化差异,并对由此产生的语用失误作一分析,这样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在跨汉英文化交际时如何恰如其分地称赞对方并知道怎样对对方的称赞做出正确得体的语言回应,这对我们的日常交际、英语教学及语言研究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汉英文化中褒奖行为的相似点 1.注重礼貌待人 言语交际中所体现的礼貌程度,在一定意义上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在人际交往中,人们极为重视谦虚、恭敬的态度和礼貌的语言。 英语文化中也充分体现了对言语行为中礼貌原则的体现。利奇(Leech ,1983)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语用学和人际交往中修辞的角度,对交际活动中的礼貌原则进行了新的归纳和分类,即由得体准则(tact maxim)、慷慨准则(generosity maxim)、赞誉准则(approbation maxim)、谦虚准则(modesty maxim)、一致准则(agreement maxim)和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等六个准则构成。 后来的一些东西方学者相继从不同角度对言语交际中的礼貌现象进行了探讨,使礼貌成为语用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礼貌原则反映到行为中,在称赞、感谢等表达上,汉语和英语存在着不少相似之处。如, (1) 你做的饭真好吃。 (2) Thank you for your help. 2. 提倡谦虚态度 一般认为谦虚是中国文化所具有的美德,但是,在英语文化中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在汉语的谦虚表达中,对于来自对方的称赞和评价,一般不采用全面赞同的应答,而采取“缩小规模”来表示同意的策略。如, (1) 甲:你刚才唱歌唱得真好听。 乙:是吗?不过我觉得我没大放开。 (2) A: You have a nice one-room apartment. B: Yes. The rent is expensive. It is a burden. 说话人通过赞同、认可来称赞对方的行为,听话人通过谦虚、礼貌的态度来应答,从而创造出“和”的气氛,这是汉英语言在会话中的典型表现。褒奖行为带上了社交礼节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维持了人们之间的圆满关系。 3.讲究协调和谐 很多东方国家包括中国有史以来在社会结构上一直是家族式的,形成一种聚合模式,其特点是从众意识较强,不想突出个人,注重与他人“和为贵”。我们不难发现在学校里,有些说话讲究艺术性的老师批评学生时很讲策略,如你的文章写得很好,要是字再漂亮些就更棒了。老师把批评书法和称赞文章结合起来,减弱了批评的味道,学生容易接受,对维护和谐的师生关系起到了良好作用。中国有以“和”为轴心的文化,中国人常常无意识地、微妙地运用这种“和”文化来相互理解,彼此达到和谐的关系。 英语国家大都是异族混居的国家,成为一种离散模式,其特征表现为相互疏远,讲究个体独处。不过,他们的社会也并非没有在“协调”上下功夫。西方语言哲学家及语用学家格赖斯(Grice)在1968年就提出了会话所需要的四个协调原则:(1)说直话,不要说没有十分把握的话;(2)掌握信息数量,不要给予超出所需的信息;(3)说有关内容的话,不要离题;(4)说话要明快、简洁、条理清楚。这四个原则被认为是语言交际的一般会话原则。 三、汉英文化中褒奖行为的差异 1.褒奖方式的差异 一个美国学生和一个中国学生应邀去日本朋友家做客,虽然过后中国学生对美国学生说日本饭菜并不迎合他的口味,但在吃饭及做客后告别时,他却一直不停地在主人面前说饭菜如何地美味可口。美国学生觉得中国学生说了假话,让人听上去很虚伪。他认为如果是自己的话,他会说一些感谢的话,但同时也会率直地指出饭菜不合口味。对此,中国学生的解释是说饭菜可口是感谢的一种表达,并不是虚伪的恭维。 英语文化中,人们习惯把对对方的敬佩和感激用不同的言语行为表现出来,假使要称赞他们,也是采用评论性的、限制性的,而且是高姿态的称赞方式;而中国人面对同一对象时,其称赞、感谢的言辞是不带评价的、全面肯定的、低姿态的,往往被西方人看成过分谦虚了,是虚情假意、恭维奉承的表现。 2.褒奖范围的差异及不同观念 汉英文化中不同的传统和价值观念导致了褒奖范围的差异,在西方的文化背景下,宗教信仰、收入、年龄等都是需要避讳的话题,如我们对此类问题进行称赞会使话题陷入尴尬境地,影响双方的进一步交流。和英语中的褒奖话语相对比,汉语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褒奖语涉及到对对方性格、内在品德及精神的赞美和钦佩,如常可以听到以下的寒暄语。 (1) 你脾气真好,对孩子这么有耐心。 (2) 你起得总这么早! (3) 你学习真努力! 传统和价值观念的不同还体现在对于同一褒奖点人们的不同观念。一种文化普遍认可或认为是具有价值的行为,在另一种文化中却得不到承认,或加以摈弃;一种文化认为是文明的、适宜的言语,在另一种文化中却被认为是落后的、无礼的行为。让我们对以下几个方面的话题进行探讨,对此会有比较深刻的理解。 ①体重。这是一个在两种语言中出现频率都很高的话题。过去,中国人见面如果说对方“发福了”“胖了”是一种恭维,但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了对健康及审美的需求,很多人反倒愿意听别人说自己“瘦了”,可我们仍不能否认,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说对方“发福了”“胖了”仍含有恭维对方生活条件优越的含义,而说对方“瘦了”一般情况下也表达了对其身体状况的关切;在英语文化中却没有这种含义,人们把体重超标看作是不健康的标志,所以说对方胖会被理解成暗指对方体质下降,而说对方“瘦了”毫无疑问是句恭维话, ②金钱。对中国人来说,称赞对方的家庭背景、经济状况是一种恭维,在很多情况下这种恭维还会带有羡慕的成分;在英语文化中则不然,人们更看重个人通过努力而得来的财富,这种观念在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的著作中得到了体现——“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 ③友谊。汉英两种文化背景下的人都重视友情,但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取向以情感为中心,认为朋友,特别是好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互讲义气,所以我们常常会听到“真够意思”“够哥们”“够义气”这样的恭维,这在英语文化中是听不到的。以英语文化为背景的人际关系取向以工作、志趣和活动为中心,朋友关系中仍然强调独立、自主和竞争,相互之间没有义务和责任。所以,一个人如果没有给他身处困境中的朋友提供帮助是很正常、无可厚非的。 ④外貌。中国女性在公开场合或丈夫在场时受到异性对自己外貌的褒奖时,多数人会觉得不好意思,有时甚至会觉得不雅,有失体统;英语中人们对女性外貌、化妆和服装等的称赞是很普遍、很自然的,而且自由度很大,基本上不受年龄、地位、场合和熟识程度的限制。 ⑤家庭成员。中国人倾向称赞对方的家庭成员,尤其是对方的孩子;英语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倾向家庭成员之间互相称赞。之所以存在这种差异是因为中国人家庭观念浓厚,认为家庭和个人是一体的,所以家庭成员之间互相称赞有“自我表扬”之嫌,而称赞对方的家人事实上就是在称赞听话者本人;而多数西方人自我观念意识强,这种独立性往往使他们对自己的家庭成员不吝赞美。如, (1) 你女儿长得真漂亮! (2) 这么短时间不见,你儿子长这么高了! (3)(母亲对女儿) You look so lovely in your new dress! (4)(丈夫对妻子)What a nice dinner you gave us!

汉语言文字是中国独有的一种语言和文字。它独特的音、形及拼法使得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中国文学。文学的基本构架就是汉语言文字。中国的汉语言文字是一个奇迹,它记载了中国5000年的文化变迁,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汉语言文字包括汉语言和汉文字两部分,汉语言文字学的形成为中国文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丰厚的理论依据。一、汉语言文字的独特性汉语言文字的最初形成与其它语言一样,都是为了人与人之间加强沟通,起到相互理解的作用。但汉语言与其它语言又有完全不同之处:其一是其文字的拼写结构和望文取义的功能是其它任何语言所不能及的;其二是语音的抑扬顿挫,配合声母、韵母所产生的读音和语言意义与众不同。其三是汉语言文字结构简洁,但有一字一音、一字多音、一音多字现象。其四是汉语言文字构成的汉语词汇言简意赅,如四字成语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代表。其五是汉语言在组织成文章时押韵的运用使得其易记顺口,艺术特性非其它语言文字所能比。其六是汉语言文字给人以想象的空间。一个词,一句话,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可以有着不同的理解,延伸意义广阔。如“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可以按字面意思理解作者的思想表达,也可以理解为做了某些好事,自己的思想和品质也得到了升华。再如“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依消得人憔悴”,可以理解为对某人的眷恋之情,也可以理解为对某事的执着。二、汉语言文字和中国文学的关系汉语言文字和中国文学的关系就如人与国的关系。人的存在才会有国的发展;国的进步才能使有更高的追求。用汉语言文字书写美好文章,美好文章组成中国文学。有了汉语言和汉文字,中国文学才有了存在的基础。因此,这两者的关系与其它辩证关系一样,密不可分,相互依存,共同进步。三、汉语言文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中国文学有数千年悠久历史,以特殊的内容、形式和风格构成了自己的特色,它以优秀的历史、多样的形式、众多的作家、丰富的作品、独特的风格、鲜明的个性、诱人的魅力而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光彩夺目的瑰宝。正是因为如此,汉语言文字的表达对中国文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汉语言文字的与众不同使得中国文学具有独特性汉语言文字是世界上历史悠久,最古老的语言文字之一。而中国文学历史悠久、丰富多彩,也是中国文化中最有活力、最辉煌灿烂的一部分[1]。正是由于汉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使国中国文学成为艺术奇葩。汉语言文字无论是在读音、拼写还是在组成上,与其它任何语言完全不同,使得这些文字组成的中国文学在读音时显得铿锵有力,情文并茂,言简意赅。2.汉语言文字的意境创造了中国文学的想象空间汉语言的演变经历了数千年岁月的风霜,使得汉语言文化博大精深,汉语言所抒发的意境可以给人不同的想象空间,记录了汉语言的美妙,形成了诗,辞、赋、词、曲、小说等等,进而形成了中国文学。在这些作品中有很多意会的美妙描写,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此句描写了多年生野草的繁衍生息,到了草叶枯黄的季节,一把火将烧尽,也只是将地表部分烧完,地下根系则完好无损,再年春天来临,又会发出嫩绿小芽,蕴含了丰富的人生道理。再如“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句更为美妙,将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给人以遐想。可见,汉语言文字以其独一无二的形式呈现了中国文学的艺术魅力。3.汉语言词汇使中国文学得以升华汉语言和汉文字在经历人类盘古至今,形成了很多言简意赅的词汇,使得中国文学的内容精练而丰富。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对词义的研究,注意形式与意义的结合,探求新的词义分析方法。这方面最突出的是义素分析法被应用到对汉语词义的分析和描写。贾彦德、符淮清、刘叔新等先生做出了突出贡献[2]。由此可以看出,汉语言文字形成的词汇的意义对中国文学来说相当深远。各学者相继对其进行研究,分析,创新,促进了汉语言文字的词汇表达,也为中国文学的进步开辟了更新的汉语言词汇。4.汉语言文字学使得中国文学的领域不断扩大西方语言学在中国语言学走向科学的过程中,曾经起到很大的作用。现在我们使用的结构分析和描写方法等,都来自西方[3]。汉语言文字学的研究,使得中国文学的领域突破了国界的限制,其表达方法借鉴了国外文学的精辟之处。这些方法的运用,为汉语言文字在中国文学的发展上注入了新的血液。汉语言文字学的发展借助于西方语言学的力量,为中国文学向更深远的方向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总结以汉语言文字为主要记录方式的中国文学是一部漫长而辉煌的历史,一片盛开异卉奇葩的艺术苑囿,一座语言文字砌成的美丽宫殿,搏动着一个伟大民族丰富而深邃的灵魂,五千年古国盛衰兴亡的风云在其中舒卷。文学艺术能是表示季节、自然现象、行政结构以及有体积作用的词。上述的五种都应该用“里”。值得注意的是e这个例子,因为“歌声”和“梦”在中国人的思维习惯中,具有三维的属性,而且是开放的三维空间。不是我们狭义上的盒装的封闭的立体空间。2.“上”和“里”同用,但是不懂内在区别这个是让学生觉得最困扰的一个问题。很多情况下X在“在X上”与“在X里”两种格式中都可以用,但是却不明白为什么。比如会出现如下的偏误:a.在桌子上——在桌子里 b.在心里——在心上c.在公交车上——在公交车里d.在飞机上——在飞机里e.在书上——在书里以上五种“里”和“上”都可以用,但是二者的区别在哪里?一般说来教师可以从“里”和“上”的词义进行分析。“上”表示的是二维的,而“里”侧重的是三维。但是有时候二者语义差别不大。三、教学策略1.英语解释法一般情况下教师在进行讲解时尽量少借助第二语言,最好直接用目的语进行解释,这样才能加深学生理解。但是并不代表我们排斥借助第二语言解释。“在X上”可以翻译成on、above、upper;“在X里”可以翻译成in、inside,因为在英语中on也有表示“关于”之意。2.肢体表达法比如,头上有一顶帽子;手上有一个手机;桌子上有一本书等等。这些方法给学生灌输的思想是:a.“上”前面的词常常是一个有二维空间的物体。b.“上”前后的两个词可是接触的,也可不接触:桌子上有一本书。头上有一个电扇。此时老师可以适度扩展:c.用于一维的空间:点上 边上3.图示法比如,画一个房子,告诉学生房子的里面有什么;让学生猜一猜桌子里的东西。这些方法显然给学生灌输一个想法:a.“里”前面的词是一个有三维的立体物体。此时老师可以适度扩展:b.“里”相反的意思是:“外”,我们也可以说:门里、电脑里、学校里、书里4.例句罗列法例句罗列是结构主义功能教学法提倡的,因为在例句中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句型,更好的运用。比如:a.书在我的桌子里。b.你在我的心里。c.她的东西都在他家里。d.在这所学校里,有很多男学生。e.别把书放在桌子上。f.妈妈一巴掌打在他的脸上。g.别把这些东西放在床上。h.我一定把你的话记在心上。总之讲解“在X里”和“在X上”这两种结构还有很多方法,教师要多总结,在教学中利用其出现的偏误进行针对性纠正,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