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问题与对策论文
【摘要】本文针对畜牧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结合目前我国畜牧业发展需求,提出了转变传统观念、优化课程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构建质量保障体系等一系列的建议,旨在通过畜牧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培养出更多符合我国现代畜牧业发展需求的高层次人才。
关键词畜牧 专业学位 培养模式 实践能力
1999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了农业推广硕士(曾用名),直至2014年11月,决定将农业推广硕士正式定名为农业硕士,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正式定名为农业硕士专业学位。到2016年10月,农业硕士专业学位培养领域调整确定为8个,包括农艺与种业、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畜牧、渔业发展、食品加工与安全、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农业管理及农村发展。2000-2015年共授予学位7万余人,农业专业学位已经成为培养规模较大的专业学位类型之一,各学位授予单位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农业领域的高层次人才。
畜牧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领域,畜牧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注重专业实践能力的提高,旨在培养集管理、应用、综合能力于一身的高素质人才,也是应对社会对研究生类型日益多元化的需求,因此如何培养出符合我国现代畜牧业发展需求并能够促进我国未来农业发展的高级畜牧人才,达到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成为培养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畜牧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和现状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制定的《农业推广(暂用名)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农业专业学位授予单位一直不断摸索尝试,培养适应我国畜牧业发展的高层次专门化人才。但由于传统教育体系的影响,在培养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社会认可度低、培养模式单一、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不符、培养条件滞后等。面对畜牧业现代化程度越来越发达,社会对精专畜牧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多,我们要培养出既符合我国现代畜牧业发展又促进我国未来农业发展的高级畜牧人才,需从培养的各环节各角度入手,并对培养模式进行改革。
二、畜牧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对策
(一)转变传统理念,提高社会认知度
由于传统的教育观念的影响,人们对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本质认识还不够深刻,专业学位研究生还未能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专业硕士的学制为2/年,学术硕士为3年,专业硕士在校学习时间短,有些用人单位认为培养质量不高,在招聘时倾向于学术硕士,或者是给予不同的薪资待遇。毕业报考畜牧业相关事业单位时,社会不认可该专业,导致学生报不上名。另一方面学生对专业学位研究生了解程度不高,经常出现部分学生第一志愿报考学术硕士,没有考上再选择调剂专业硕士的现象。面对种种情况,正确引导人们认识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本质势在必行。学位授予单位加强宣传,转变大众对畜牧专业硕士学位的传统认识,摒弃对专业硕士的偏见,同时根据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的培养目标制定特色的培养方案,在招生调剂时,考虑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具有对等调剂资格,不给学生造成专业硕士劣于学术硕士的错觉,影响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
(二)优化课程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畜牧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更侧重于应用,为现代畜牧业生产管理、现代养殖技术研究与推广等提供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在课程设置时,应更加贴近生产实际的需求,培养学生应对社会和市场难题的能力,而现行很多课程内容与实践联系性不强,理论教学偏多,实践教学偏少,与学术硕士课程设置趋同。科研上也和学术硕士一样,参与导师的学术课题,从事实验室工作,而不是培养社会、市场、企业所需的实践技能,并不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针对上述问题,应及时调整和优化专业硕士的课程体系,始终坚持畜牧专业硕士学位的培养目标。同时,从师资队伍建设入手,践行双导师制度,依靠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双重智慧,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满足社会对应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三)改革培养方式,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为了达到畜牧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职业化和专业化需求,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而这个目标的实现需要有配套的培养环节做支撑,只有各培养环节的质量得以保证,培养才能达到既定目标。首先,作为畜牧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导师,在帮助学生进行毕业论文选题时,选题应与实践紧密联系,有针对性的解决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或问题,学生应参加不少于六个月到十二个月的生产实践实习,作为畜牧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毕业时的硬性要求。其次,身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应注重加强实践基地和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的建设,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提供平台,同时,抓好专业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完善评价机制,构建质量保障体系
根据我国农业类硕士的培养方案,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不同于学术硕士,需构建一套独立的培养制度和评价体系,包括管理机制、专项财政机制、导师选拔机制等,最终构建以学位授予单位质量保证为基础,教育行政部门监管为主导的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在配套的制度体系中,为了充分保障学生的根本利益,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需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和评价机制。比如保障研究生基本生活条件的助学金体系,以及推动学习热情的奖学金体系,在体系制定时,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单独设置评选标准,确保享有同等的权利。
参考文献:
[1]曹亚.高校农科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路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6.
关于研究生培养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的探讨论文
【摘要】 本文对部分高校在研究生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同时提出相关解决对策。
【关键词】 研究生培养 课程设置 管理 创新
近年来,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教育也进入急速发展的阶段。全面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我国目前研究生教育的主要任务,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既是一个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志,也是学校科学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标志。经过2O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研究生教育基本建成了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培养类型多样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多数高校也制定一套比较完整的培养目标、教学管理体系。但是一部分起步较晚的高校,在研究生培养工作中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本文着重针对国内部分研究生培养起步较晚的高校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论述,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法和措施。
一、国内部分高校在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目标模糊,教学计划不完善
关于硕士研究生教育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就有一个明确表述,即: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而目前部分学校培养目标模糊,只重视学术理论知识讲授,实务应用课程设置较少。特别是在课程设置方面,缺乏逻辑性和层次性,课程容量小,内容重复。教学计划不完善,课程设置没有前瞻性,课时安排不合理。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和本科阶段课程存在重复和脱节的现象。专业学科领域的热点、重点研究和发展都很少能及时地反映到研究生教育的课程内容中,无法让学生获得本学科最新知识。
2、导师对学生的能力培养缺乏关注,教学师资队伍不健全
目前硕士生招生人数猛增.使师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而且导师之间所带学生比例悬殊,这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导师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比如有的导师同时带上十几个甚至二十几个硕士生,加上本身教学科研工作量繁重,对学生的指导心有余而力不足;有些导师行政事务缠身,非业务活动繁多,对学生无暇顾及,学生有问题时也不方便向其导师请教,或者是拖延解决问题的时间;有的导师年纪较大,学科前沿知识缺乏,指导学生也是勉强为之;而部分导师工作年限短,提拔快,缺乏对研究生的实际指导经验。综上所述,导师对研究生的实际指导较少,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培养和提高。
3、研究生论文质量不高,创新点较少
选修课程、跨学科综合课程、学术讲座和学术讨论性质的课程设置不足,导致研究生思维狭隘,综合素质不高。而且在日常教学中也缺少对学生学术论文的实践培养,特别是在当前的研究生专业课程考核中,多数还是采取笔试的方法,虽然某些课程采取笔试与小论文写作相结合的考核方式,但在实施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在撰写课程小论文时,由于一个教学班的人数比较多,学生在选题、查资料、资料分析、设计论证、归纳总结等过程中缺乏教师指导,一般敷衍了事 ,缺乏创新。在学位论文写作中,多数学生存在态度不端正问题,对学位论文写作不重视,这就出现了“敷衍开题、将就过关、应付答辩”的现状。多数论文七拼八凑现象严重,创新点是微乎其微。
二、改进现状的几点建议
1、明确培养目标,完善教学计划,重点加强课程设置
在明确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完善教学计划,重点加强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完成研究生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整合教学内容,兼顾理论与实务知识,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研究生课程体系显得尤为重要。研究生课程内容的选择十分重要,既要反映当前的创新成果,又要满足研究生发展的需要,要根据研究生的特点合理选择教材,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同时,任课教师一定要把握本学科发展的动态,及时不断地将学科前沿的内容和最新的技术、先进的实验方法引入教学中,把学生引领到学科前沿。因此,要创造有利于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能力培养和发展的良好环境;形成学术上自由讨论,创新思想火花迸发,优秀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课程评价、保障培养质量
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培养方案的制定,而且还直接与教师的素质和教学质量的高低相关。教师应具有一定的知识结构,还应有端正的教学态度和高度的责任心。一门课程应有多名教师具备授课能力,授课教师梯队结构合理,做到一专多能。还要做好授课教师的教学质量把关工作与教学态度调查工作。实施教学评价制度,在教学过程中研究生教学管理部门组织专家进行听课是很有必要的,有利于教学质量和教学时数的监督,达到提高培养质量的目的。
3、加强研究生的论文评审和答辩的管理
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要新颖,专业性要强。开题是写好论文的关键环节,必须加强论文开题的组织管理工作,选题时要组织专家小组对论文的可行性以及现实中的意义进行充分论证。同时也要加强对学位论文的督查、评审工作,由研究生教育质量督导组对课题研究情况进行检查和评审,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科研工作不扎实、科研方法不规范、弄虚作假的情况严肃处理,对中期考核不合格的要限期整改和完善,在规定时间内完不成相应任务的,应推迟答辩,以此督促研究生养成严谨的科研作风。种种措施相结合促进研究生在基础知识和专业研究上下功夫,以保证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
总之,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需要国家、社会、培养单位、研究生个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很多因素。相信经过各界专家学者的努力,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将会在现有的基础上取得更大的进步,为我国科研和高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玲芳,金明,徐日光.导师责任制下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与实践[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2] 武毅英-陈梦.困惑与出路:对我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思考印.现代大学教育,2008,(2):99-105.
[3]俞家庆,李延成.肩迪领导智慧憧憬大学未来- - 中外大学校长论坛要点摘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12).
[4]代君.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J].理工高教研究,2006,(2).
[5]张庚发: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探折[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6]李保仁.以提高质量为主线开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新局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2).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论文
提出问题是思维活动的出发点。早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就要求自己和学生“每事问”,他高度评价问题的价值及意义,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爱因斯坦和英费乐尔德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的或实验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引用《数学课程标准》。人的思维始于问题,小学生的思维也是伴随着层出不穷的问题展开的。问题意识更是数学的灵魂,没有数学问题就不会有较高质量的思维。培养问题意识是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显著特点,更是发展学生能力的需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他们敢问;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使他们爱问;给学生提供提问机会,使他们善问,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 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题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需要一个合适的环境。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否得以表露,取决于是否有适宜的学习氛围。
作为教师首先要摆正师生的关系,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仅仅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教学中应留有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自我质疑自我展示,给学生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其次,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要用信任的目光注视他;学生提出的`问题有偏差时,要先肯定学生敢于提问的勇气,再及时给予帮助;三是结合生活实际,给学生创设发现问题的平台。由于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学中注重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寻找问题,引导学生把已有的生活经验应用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上来,再把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切实了解并尊重学生已有的认知和生活经验,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有问题问。
2 注重情景,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
新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年龄与身心特征,加强了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培养,让学生在亲自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感受、体验、探索,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实践活动不仅有利于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更有利于引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1 创设情境,激发问题意识。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应重视问题情景的创设。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能引起学习需要,同时问题本身也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定向,能有效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因此,要充分利用好课本资源——信息窗,把数学的内容寓于各种各样生动具体的情境之中,增加数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使学生发现问题,主动探索,形成认知冲突,激起学生提出问题的动机。
如:青岛出版社出版的四年级下册简易方程信息窗,展示的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鳍豚、大熊猫、东北虎的图片及相关文字说明。教学时,先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所了解的珍惜动物的知识,找出主要数学信息,再请学生根据找到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探索解决的办法。再如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孩子们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做一些夸张的动作、表情和问话,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如故意装作惊讶地问那些举手的学生:“真这么快能算出来?”很迷惑的问“我怎么不知道”……此时,学生已经从“要我问”转化为“我要问”,主动探究的欲望亦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2。2 动手操作探究过程,解决实际问题。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对于小学生来说,思维更离不开形象和动作。现代教学论主张:“要让学生动手做数学,而不是用耳朵听数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记忆与模仿,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但更重要的是,动手操作是探索、发现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在这里的操作起到丰富学生感知的作用,在教学《平行四边形》时,借助情景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生: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征?学生已有探索平行四边形特征的经验,我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借助平行四边形学具自主探索相互质疑、补充,最后概括出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这时再引导“还有问题吗?”生:怎么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能用所学过的求面积公式来求它的面积吗?大家讨论后得出:可以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或正方形。学生小组合作,拿出准备好的多个平行四边形纸片及剪刀,想办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或正方形。操作之后进行汇报,交流自己的验证过程。汇报的时候,剪拼的方法有好多种,在这时,我又及时引导:还有问题要问吗?学生提出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为什么要沿高剪开?”学生又积极开动脑筋思考。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体验和理解。
3 提供机会,使学生会问
虽然孩子有好问的天性,但主动积极的问题意识、会提问的能力和勇于挑战权威的精神仍然要靠后天培养。由于学生学习、生活经验都不足,仅靠胆量和兴趣还发现不了实质性的问题,不容易提出切中知识关键的问题。因此把数学教学内容转换成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情境,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起矛盾冲突,激发学生渴求知识的欲望,从而促使其学习动机的形成,促进学生自觉有效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如在教学利率一课时,带领学生到银行去储蓄,以自己的压岁钱为例,让学生储蓄、取钱,观察银行周围环境,特别要记录的是银行的利率,这时候学生开始产生问题了,“什么是利率?”“为什么银行的利率会不同?”然后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去预习新课,自己来解决问题,找到符合自己实际需要的储蓄方式。并使学生养成了留心周围事物,有意识的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又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课前让每个学生准备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至少两个,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拼一拼、移一移、剪一剪能不能通过拼、摆、移、剪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学生通过自己动脑、动手,通过割补方法,能转化为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提出问题:“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从而得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使学生在问题情景中,学生通过动脑探索,不仅获取了知识,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创新思维意识,提高了思维能力。
4 适时评价使学生善问
要使学生逐步提高提问的质量,善于提出问题。教师还要注意适时总结评价。正确的评价,有助于学生获得最充分、最合理的教育和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地,积极地表现自己,各自的潜能得到相应的发挥。首先,要对学生的提问表现出极大热情,不能置之不理或做简单的结论性评价。譬如,学生提出合适的问题后,教师就应表现出非常高兴的样子:“你是一个爱动脑的孩子,老师喜欢你!”“你很会思考,像一个小科学家!”还要经常表扬敢于提问的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给学生渗透问比不问强的意识。提供机会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机会得到展示,在原有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质疑水平的提高。其次,让学生评价。如学生提出问题后,让其他的学生进行评价:如果这位同学说得好,学生就会说:“我非常欣赏(赞成)他的想法!”如果说得不完整的,学生会说:“我可以给他补充吗?”或者说:“我给他提个建议……”这样学生在评价其他同学时,也学会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5 留有余味,走出课堂
长期以来,人们倡导“堂堂清”、“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等理念,期望将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事实上这是人为将学习过程支解成一个个机械的学习环节,并未把学习看作一个系统连续的过程。这种观念一定要改变,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既要切断“尾巴”——不能课内损失课外补,又要留有“尾巴”——让学生携问号离开数学课堂。
总之,在适宜的土壤中运用适当的方法去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不仅仅是教师设疑,学生回答、教师还应该给孩子们提供机会,使他们能够勇敢地从各种现象中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善于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课堂形成一种积极思考、勇于探讨的热烈气氛,从而发展学生思维,增强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营造和谐氛围,使学生想问。 小学生对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这就是问题意识的种子。然而,这颗种子能否萌芽,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氛围。因而我们要营造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求新求异。这样问题意识的种子才有成长的可能。 比如教师在课上要用温和的语言引导学生思考,用恰当的肢体语言表达对学生的尊重。在学生提出问题后,要充分肯定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先小组内讨论,总结问题有哪些,再组织汇报问题,这样,消除了学生的畏惧心理,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内进行思维的碰撞,就更容易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二、教会质疑方法,使学生会问。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要让学生会问。教师应当交会学生一些提问的技巧。1.针对课题质疑。比如,看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来问。2. 抓关键词质疑。在课文中抓住几个关键词,就能将课文思路及重难点解决。比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生问道“中华不振”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恰好是解决课文的关键。3.在新旧联系中寻疑。事物之间都存在一定的联系,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旧和新之间寻找结合点,以旧促新。4.抓关键词质疑。比如,在《去年的树》中,学生发现文中的“看”有两处,就问道“这两个看的意思一样么?”5.抓矛盾冲突提问。“疑”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我们在教学中可有意识地设置矛盾,让学生抓住矛盾,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比如,在《母鸡》这篇课文中,我将总结的母鸡的特点写在黑板上,学生很快抓住矛盾,提出问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这么写的好处是什么?”正好,我就将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介绍给学生。三、给予学生评价,使学生会问。要使学生提高提问的质量,教师还要适时总结评价。首先,对学生的提问,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对于简单的问题,可请同学回答,有难度的问题可师生共同探讨。其次,评价的语言要有针对性,让人信服,切不可说一些套话。
浅谈新课程历史教学中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论文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学生通常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其主动性、积极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大多数学生认为学习历史就是死记硬背,这种学习方式极大地制约了学生的创造性,现今教育教学改革要求教师不再是机械的传授知识,而是侧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技巧和能力,让每一个学生会都能自觉、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而我个人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前提,所以我们在历史教学要注意结合学生的情感需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按照情感认知的心理过程顺序去设计教学,从而形成学生正确的历史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历史课程标准》出版,从各个层面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特别是在课程目标的设置上,更是站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和学习化社会已形成的高度上,一切以强调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为本,确立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极具创新精神又具有操作可行性的教育目标,从而代替了传统的“传授基础知识”、“培养能力”和“思想认知”的空泛又难以测评检验的教学目标。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取代传统的政治思想教育,更具有理论的科学性与实践的可行性意义,也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中的难点,而要突破这一难点关键在于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借此形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极教育目标。
一、让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成为新课程历史教学的重要环节
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教育过程是一个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的统一,双方的有机结合最终形成了学生全程参与、内心体验、形成态度、构建价值观的教育全过程。而注意问题意识的培养,可较好地形成学生的全程参与、内心体验、形成态度和构建价值观,这与是否形成学生的良好品德、健全人格的形成即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密切关系。所以,问题的生成和解决,是新课程学习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重要环节,是学生知识积累、能力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发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在传统历史教学中,问题的提出和解决都由教师操纵,学生的求异思维长期得不到发展。因此,在新课程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意识培养。
二、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落实新《历史课程标准》
1.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
问题产生于质疑。学生敢于质疑就离不开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师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把学生看成是课堂的主人,这样就可以消除学生在课堂中的紧张和畏惧。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各种想法和见解不再受到约束,学生的疑问和困惑就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示。
2.师生情感交融,让问题意识成为学生成功学习的推动力。
当学生的问题意识形成后,历史教师要用强烈的角色意识,通过移情,烘托强烈的历史情境,让学生在体验历史的基础上,既要深入历史,与历史人物同呼吸,共命运,进行心灵的碰撞,情感的交流;又要站在理智的更高层面,对历史事物做出价值评判,促成情感体验的升华,确立为鲜明的情感态度。久之学生的的问题意识将成为学生进步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动力。因此,历史教师必须有目标、有计划、有意识、有步骤地在学生情感体验和情感态度的基础上,长期坚持寓教于乐、寓理于情和情理统一,将教学过程视为认知、情感、意志统一的过程。强调师生互动、进入角色,激发情感,进而思索,达到情感与理智的统一,以发挥历史教育增长才智、陶冶情操、坚定信念,追求进取的社会功能。“爱其人,信其道”,在师生情感交融的融洽氛围中,问题意识将成为学生学习成功的推动力。 3.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质疑。
创设历史情境,可以激活学生的形象思维,有利于学生多角度、深层次的认识历史,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独立的提出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历史图片、播放纪实录像资料和历史歌曲、编演历史短剧等多种手段,把学生带到历史的情景中去。学生依据创设的历史情境中的信息,提出自己的发现和质疑,甚至提出独到的见解。
4.打破思维定势,克服习惯性答疑。
学生的思维容易受过去已获得的知识、技能、方法以及对问题的态度影响。在接受历史信息时,容易盲目的运用特定经验,习惯方法去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从而造成思维懒惰。打破思维定势,使学生思维活跃起来,离不开教师对学生多种思维方法的训练。
5.引导学生寻找“发现型问题”。
我们所讲的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主要让学生学会提出“发现型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由探究,积极思维。
6.注意校园文化建设,为培养学生意识创造外部条件。
学校要注意为历史教学中的问题意识提供外部条件,要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阅览室、读书角、黑板报等学生学习的重要场地,扩大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内才”,让学生有足够的能力去应对历史教学的问题教学,避免这种教学形式成为教师自己一人的独角戏。
7.提高教师素质。
在我们这个信息发达的社会,师生共同获取信息,共享信息资源,教师不是全能者,学生能够难倒老师已是常事,教师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多看、多读、多想,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学习教育理论,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新问题。
在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成为教师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教师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契机,逐步使课堂教学从重结论的传授型向重过程的学习型转变。让学生生活在思考、质疑的世界里,在其中享受着通过自己努力思考而寻得问题答案的喜悦。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的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但就现阶段的教学行为来说,有些学生从来不想提问题,缺乏问题意识,总是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那么,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如何培养?课堂效率要如何提高呢?可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十分必要且紧迫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营造和谐氛围,使学生想问。 小学生对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这就是问题意识的种子。然而,这颗种子能否萌芽,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氛围。因而我们要营造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求新求异。这样问题意识的种子才有成长的可能。 比如教师在课上要用温和的语言引导学生思考,用恰当的肢体语言表达对学生的尊重。在学生提出问题后,要充分肯定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先小组内讨论,总结问题有哪些,再组织汇报问题,这样,消除了学生的畏惧心理,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内进行思维的碰撞,就更容易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二、教会质疑方法,使学生会问。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要让学生会问。教师应当交会学生一些提问的技巧。1.针对课题质疑。比如,看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来问。2. 抓关键词质疑。在课文中抓住几个关键词,就能将课文思路及重难点解决。比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生问道“中华不振”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恰好是解决课文的关键。3.在新旧联系中寻疑。事物之间都存在一定的联系,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旧和新之间寻找结合点,以旧促新。4.抓关键词质疑。比如,在《去年的树》中,学生发现文中的“看”有两处,就问道“这两个看的意思一样么?”5.抓矛盾冲突提问。“疑”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我们在教学中可有意识地设置矛盾,让学生抓住矛盾,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比如,在《母鸡》这篇课文中,我将总结的母鸡的特点写在黑板上,学生很快抓住矛盾,提出问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这么写的好处是什么?”正好,我就将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介绍给学生。三、给予学生评价,使学生会问。要使学生提高提问的质量,教师还要适时总结评价。首先,对学生的提问,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对于简单的问题,可请同学回答,有难度的问题可师生共同探讨。其次,评价的语言要有针对性,让人信服,切不可说一些套话。这样,不断地对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会有效地凸显出来。同时,利用问题激发学生去学习,去发展知识,去实践,去观察,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将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我相信,学生的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的。
一、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民主氛围,让学生敢问在研究性学习课堂上,学生如果缺乏问题意识,就不可能触动他们的思维因子,思考和感悟自然无从谈起,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也就不可能存在。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就要使学生敢问。但是,处于高中阶段的许多学生普遍存在这种心理:害怕自己提出的问题浅显、幼稚而招来讥讽,或者害怕自己提出的问题引起老师不悦,所以大多沉默对之。长期的沉默,学生的思维自然活跃不起来,头脑里的“问题”便越来越少,最后几至湮灭。加之课堂上,教师和教材的权威地位如泰山压顶,常常使学生高山仰止,却步雷池。教师则更多以教为惟一中心,以高考为最终目标,完全忽视学生对文本学习的情感,致使学生根本无法真正参与学习。这一系列作为,使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不敢发问。二、教师要做“问题专家”,强化问题意识,让学生多问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自己首先应该具有明确的问题意识。如果教师自己不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不但不能激发学生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甚至还会扼杀学生原有的问题意识。所以,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问题意识,教师首先应该成为“问题专家”。三、立足创新,开掘文本,让学生会问每个学生都是以自己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为背景,来建构对新事物的理解的,所以在学习中不同的学生对相同的课文会提出不同的问题。这时,教师应以创新为指导,开掘文本,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果有的学生提出的问题较简单,就应让学生自己去找到答案;如果有的学生提出的问题确实闪耀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值得探讨,教师就应首先肯定学生的质疑精神,并以此为契机,点燃全体学生的创新之火。
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论文
疑问是智慧的开始、思维的开端、发现的基石,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最佳切入点。初中历史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问题,并能够通过积极的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成为了教学的核心内容,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运用历史的眼光与历史思维对事件进行全面的剖析,以发现更多的问题,以实现有效历史教学。
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又被称为是问题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充分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主导地位。通过老师展示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积极思考,通过教师正确的引导和启发,不断拓展学生的视野,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问题教学法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探究去追求知识,以达到掌握和灵活运用知识的目的,它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问题教学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教学能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相应的进步和发展。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提出不同的问题探寻路线,让学生去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学生具有正确获取和处理历史材料的能力,让学生都能够认清历史事物间的共同属性和内在规律,使学生的分析、综合、归纳、比较、概括等综合能够都得到锻炼和提升,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问题意识培养原则
1.坚持针对性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的难点和重点进行拓展,通过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等方式,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教学顺利地展开,以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从教材的关键处入手,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去发现问题并大胆提出问题。
2.坚持启发性原则
要想让学生提出有效的历史问题,教师首先要做好引导和启发工作。教师要先提出问题,这些问题不能直接地从书本中找到答案,而是需要学生经过积极地思考去寻找其中的突破点,提出关键性的问题,再通过分析、探索最终解决问题掌握所学知识点,在培养学生质疑精神的同时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对历史学习拥有持久的动力。
三、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策略
1.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
由于课堂气氛紧张,加上学生大都畏于教师的权威,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很少提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简单地以对或错去衡量和评价学生的问题,这样只会制约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更容易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敢于发问。教师要真正将学生视为是学习的主体发,在不断增强学生主体意识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自身的主导作用,要使课堂教学达到真正的民主,为学生积极发言,勇于发问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教师构建一个民主的教学氛围,以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述自己的见解,使学生敢于发问。
2.注重基础知识教学,使学生具备提问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通常会认为掌握的知识越少疑问才越多,实则差矣,学生储备的知识量越多时他的疑问才会越多。当学生对某一知识点处于完全未知状态时,他也不具备相关知识的提问能力,只有对这方面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才具备提问意识。对于初中生而言,其了解的历史知识十分有限,学生需要对通史有所了解才能具备提问能力。所以,初中历史教师要从扩充学生知识面入手,通过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历史资料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3.做好教学准备工作,为学生提供更多提问的机会
历史作为一门信息量大且内容繁杂的学科,需要老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量和教学技巧,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工作,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编写教学计划时,教师除了要考虑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要将备课的重心从基础知识的传授转移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层面之上。要结合学生的思维方式、心理特点,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到主动地探索知识,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尽力挖掘学生的潜能,为学生自主提问奠定良好的基础。
4.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
良好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够有效地调解课堂氛围,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保护学生的求异思想,当面对学生提出的奇思怪问时,教师要做到认真的倾听和宽容的态度对待,并鼓励学生大胆地发问。为了更好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体验历史事实的发现、认识和解决过程,使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历史思维能力,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培养学生的问题对于学生的历史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象意义。初中历史教师要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为教学重点,将学生培养成为敢问、会问、乐问的问题少年,让学生体验和享受提问的乐趣,并通过提问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刘彦华 单位:伊通满族自治县实验中学
1.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教育研究》1995(10)2. 中小学校特色建设中若干问题探析 ,《教育研究》2006(9)3.5岁幼儿从众行为的初步研究报告 ,《心理科学》1995(1)4.面向21世纪的高师公共心理学教材体系与内容改革刍议 ,《心理科学》1999(1)5.当代大学生兴趣研究 ,《心理科学》2000(1)6.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人物的心理学研究 ,《心理科学》2003(1)7.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心理科学》2007 (2)8. 大学生人生观研究 ,《心理科学》2008(1)9. 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演变的轨迹、特点及原因 , 《高等教育研究》2007 (9)10. 大学生信仰的现状与特点 , 《高等教育研究》2009 (9)
【内容摘要】:新课改倡导的探究性学习,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但是当前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即学生问题意识的缺失。学生问题意识的缺失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制约了其全面发展。本文主要就历史教学中问题意识培养的必要性,问题意识缺失的原因以及解决对策等三个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导致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原因主要是传统教育目标的限制、教师知识权威的扼杀、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师生知识观念落后、学生提问技巧欠缺、教材的编写落后等。改变当前这种状况,需要倡导民主的、合作的、开放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旧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评价方式,进行问题思维训练,教材能有新的改进等。【关键词】:历史教学,问题意识,缺失,原因,解决对策一、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必要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情感教育的终极目标。而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探索积极性,这是对学生创新精神的肯定,只要长期坚持就可形成学生正确的价值态度和价值观,为学生的下一步历史学习打下基础。美国心理学家雨蒙认为,当一个人接受一项任务,但又不知道如何完成时,他所面临的就是一个问题。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的构建过程,学习者在这一过程中,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辅助条件,去构建新的思想和概念,而当学生已有知识不足以生成和构建新的知识和概念时,新旧知识之间将有一段距离,这个距离就表现为问题。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科学之门的钥匙,没有问题就没有创新的火花,没有问题,就没有学生学习探究的动力。心理学研究成果也表明,教育过程是一个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的统一,双方的有机结合最终形成了学生全程参与、内心体验、形成态度、构建价值观的教育全过程。而注意问题意识的培养,可较好地形成学生的全程参与、内心体验、形成态度和构建价值观,这与是否形成学生的良好品德、健全人格的形成即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密切关系。所以,问题的生成和解决,是新课程学习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重要环节,是学生知识积累、能力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发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在传统历史教学中,问题的提出和解决都由教师操纵,学生的求异思维长期得不到发展。因此,在新课程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意识培养。二、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1、传统教育目标限制。我国传统的教育是把知识的传授与掌握作为主要目标,所以长期以来我们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学生教得没问题了,即我们的着眼点在教“是什么”上,在解决问题上,以致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意识越薄弱。另外当今的高考、中考制度,使许多学校把追求高升学率作为奋斗目标,偏重于应试教育,偏重于通过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加重负担来赢得成功和声誉,从而忽视对问题意识的培养.2、教师知识权威扼杀。在发扬教学民主的今天,“师道尊严”仍蛰伏于很多人的思想深处,课堂上大多数教师仍是知识和身份上的绝对权威,教师是知识和资源的垄断者,提问是教师的专利。他们滴水不漏地对问题进行的分析和概括,所谓的“标准”答案,对学生的提问心理构成了威胁。还有相当一部分老师,为了有力地控制课堂,学生的一切言行都得听他们的指令,必须以他们的标准来衡量判断学生言行的对与错。做学生的失去了思维的自由,失去了言论的自由,只剩下对权威的盲从,轻而易举地扼杀了学生本来已经很弱的问题意识。3、传统教学方式束缚。传统的接受式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教师独占讲台,唱“独角戏”。“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限定学生的行为,控制学生的思路,限制学生的学习自由,指定学生的学习任务。师生交往多由教师启动,教师主宰着师生、生生交往的内容和范围。”还有课堂上的时空、纪律等的限制,这些都使学生的思维和意识失去了一种自由的状态,参与的主动性受压制,学生的问题意识也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4、师生知识观念滞后。主要指知识观和学习观存在问题。在知识与学习的结构中,我们注重的更多的是显性知识的学习,即对书本知识的学习,而对于知识的另一种重要形式——缄默知识却缺乏关注。“缄默知识就是指那些平时为我们所意识不到,但却深刻影响我们行为的知识。相当于中国古人所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也可称之为‘日用而不知’的知识。”缄默知识是镶嵌于实践活动中的,是情境性和个性化的,是不被充分注意的知识。在固有的知识观指导下,我们的学习偏重于向老师、书本、课堂学,偏重于传授和接受,而教学活动中大量缄默知识被师生忽视。师生对缄默知识的无知影响到教学中问题的探究和体验,无法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导致学生主体精神和能动性的弱化,问题意识、探究能力、创新思维因缺少开发训练而逐渐萎缩。5、学生提问技巧欠缺。陶行知先生在一首诗中曾说“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可见,提问并不容易。在课堂上学生不能质疑,不敢质疑,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不知如何质疑。问题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则是一种能力。大多数学生课堂上都会有思维的困惑,但对提问的方式、方法,内容叙述的要求等没有掌握。有时即使对某种现象产生了疑问,但害怕提出的问题过于浅显或落俗而遭人讥笑,顾虑重重,于是乎选择了沉默。6.教材是制约学生问题意识发展的媒介因素。我们的教材在编写内容上(特别是高中历史教材)往往无法反映学科特点。历史教材过份强调理论,而缺少精彩详细的史实描写;过分地政治化,缺少生活化;过份地文字化,缺少图片的感官刺激;观点过份地固定化,缺少对立的史学观点及最新的史学趋势。学生在平淡与单一的模式下,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考,问题意识在逐渐淡化,创造力在不断消磨。三、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解决对策1.学会教学民主,创设提问环境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学生只有在紧密、融洽的师生关系中,才能对学习产生安全感,并能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地表现自己的个性、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课堂教学民主气氛是建立心理安全环境的基础。民主、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会使学生的情绪处于最佳状态,诱发学习欲望;而过于严肃、单调和呆板的课堂气氛则会影响学生的智力活动,抑制学生的主动性。可见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是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前提。为此,教师要俯下身子,去倾听学生的心声。哪怕学生提出的是琐碎而又没有经过仔细考虑的问题,或者是突发奇想的“怪论”,教师也不应当加以指责。有了良好的问题环境,学生才会敢“问”敢“答”,才会畅开言路。2、激励大胆质疑,善待提问行为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在《工作与激励》中提出:激励就是设法让客体积极参与的过程。激励一旦形成自励、他励、互励的统一,学生的主体精神就得到了弘扬。作为学生学习的主导和促进者,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看,认真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允许出错,允许保留意见。对学生提出的意想不到的“高见”,要及时采纳并充分给予肯定。特别是学生提出的问题对权威如书本、教师等构成挑战时,我们应毫不含糊地肯定其敢于质疑的精神。只有当学生的提问行为受到保护时,学生的问题意识才能自由呈现。3、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改进。特有的历史魅力、先进的教学手段是学生产生强烈问题意识的保证。在教学中,教师要示范以方法和手段,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从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向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转变,达到“无疑处生疑”,提高历史问题意识的学习功效。主体探索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历史问题意识培养的关键。教师要善于挖掘历史学科中蕴含的美育因素,以历史学科本身特有的效力去吸引学生,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历史美、欣赏历史美、再现历史美,进而达到创造历史美的境界。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历史问题意识可以不断得以形成,并达到习惯化。4、教学评价方式、手段及内容的多元化。必须改变以往只重视基础知识与解题方法技巧的状况,改变只重视书面的状况,改变只重视结果的状况。在平常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布置一些这样的作业,如让学生阅读教材的某些章节,然后就这些章节提一些问题;或者要求学生在一个学期之内必须提出一些富有创造性的问题等。甚至我们可以在平常的考试中出现让学生阅读了某段材料后进行提问的题目。5、问题思维的训练。问题意识的出现并非灵光乍现,而是脱胎于个的长期积累。学生在历史学习中问题意识缺失的重要原因是缺少大量的知识积累。对历史学科来说,知识储备的缺少必然会制约问题的产生,想要孕育一个创造性的问题需要的是广泛长期的准备。在平常的学习中应该鼓励学生广泛地阅读相关的课外书籍,广博地摄取不同的思想观点,在内心不断的碰撞、冲突与矛盾中共融与升华,这才能为创造性问题的产生提供基础,发展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可以通过训练培养的。为了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在重视知识的传授与基本史学能力培养的同时,可以设置一段时间或者一节课,鼓励学生尽量发挥自己的知识与联想去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教师要尽量去欣赏与理解学生的问题。(2)在平常的学习中,在学生广泛阅读相关知识的同时,鼓励学生把自己在阅读中的问题记录下来,集中时间,教师针对这些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评比出“伟大的问题”,并且进行问题的探讨与解决,享受问题提出与解决的乐趣。6.教材编写的改进。教学要促进学生思维就应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材编写应当引起学生产生问题。一般而言,问题往往产生于具体的情景、不平常的现象、奇异的事物、引起矛盾的说法、在理论上和实际中解决不了的事情中。我们的历史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必须改变过去简单的史实叙述,大量的理论分析;大量的文字叙述,少量的其它史料等状况。在教材的编写中要注意创设造成问题的情景、说法、事例,可以充分利用历史学科本身的优势,如丰富的史料,不同的史学观点,史实中的相似事件等。参考文献:1.殷世东,伍德勤《新型课堂秩序及其重构策略》,《中国教育学刊》,《中国教育学刊》出版社,2004年第8期,第37页2.石中英《关注缄默知识 深化教学改革》,《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刊社,2004年第3-4期,第38页3.肖川 《想· 思考 ·研究》,《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刊社,2004年第17期,第13页·J·斯塔科著,刘晓陵、曾守锤译:创造能力教与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5.钟启泉、崔允郭、张华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论文
摘 要:“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过程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新办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呢?
一、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激起学生学习的需要,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教师要利用语言、设备、环境、活动等各种手段,制造一种符合需要的情境。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善于将课题转化为学生认知中的矛盾、内在的需要,还要不断设疑、激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关键是让学生从情境中激发求知欲,从情境中产生问题。我经常采用的方法有:以旧引新,沟通引趣;提示矛盾,设疑生趣;故事开场,引发兴趣;制造悬念,激发兴趣等。在教学中,我尝试利用学校多媒体以动画效果来创设问题情境。
例如,教学《圆的面积》的导入部分,先设计一个动画,利用动画复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推导方法“数方格法”、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方法“割补法”、三角形面积推导方法“拼合法”,从而提出问题:求圆的面积应用哪一种方法呢?学生情绪高涨,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欲望,有的说用“数方格法”,有的说用“拼合法”,有的说用“割补法”,但学生通过继续观察动画却发现这三种方法都不能准确得出圆面积的大小。通过讨论,有的学生提出能不能把圆切开再拼,这样做能行吗?由此产生新的问题。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动画演示,验证了只有“切拼法”才能得出圆面积极大小的设想,使学生对圆面积公式推导的过程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发现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应教给学生关于如何产生问题意识的思维方法,形成提问技能,并在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中分别提出要求,使学生产生不同水平、不同种类的问题意识,并加以引导训练,从而为学生创设一个积极思维的空间,引导学生敢于怀疑,善于发现,教给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著名科学家李政道教授说过:“学习,就是学习问问题,学习怎样问问题”。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教师精心指导。在教学中,可要求学生从仔细观察入手,导他们观察事物可以有步骤、多侧面、分层次进行,在此基础上,再对观察对象进行联想、思考,并反复质疑,从而发现存在的问题。
三、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已有不少教师认识到数学教学的本质应是“数学思维活动过程”的教学,通过追溯问题的解决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性思维能力。具体到教学中,要求教师:通过展现科学家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诱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课堂教学有三个因素组成,即学生、教师、教材,与此相适应,在教学活动中,也存在三种思维活动,即学生的思维活动、教师的思维活动、科学家的思维活动(体现在教材中)。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通过钻研教材,将教材中蕴涵的科学家的`思维活动内化为自己的思维活动。让学生在分析、研究过程中,既学到知识,又受到科学思维的熏陶,进而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通过实验操作和科学探究,训练创新思维。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规律、概括特征、掌握方法,在体验中领悟数学、学会想象、学会创新。
四、解决问题
一个具有创新性思维能力的人,往往不受传统观念、思想束缚,能从事物的反面、联系、发展变化中去揭示事物的本质,探求事物的变化规律。我们在指导学生解决具体问题时,从这些方面给予方法上的指导。
1.逆向思维法。
逆向思维也叫反向思维,它是从相反的角度,立场去思考问题,执果索因,使思维顺序倒逆;分析这一结果或结论的原因或条件。它是寻求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该种思维方式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解题拓展思路,活化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又有利于防止思维僵化,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学生未来具有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逆向思维训练。若按传统的思维方法,一步一步的推导,将费时费力。但若采用列表的方式逆推,就可以很容易的求出各桶原有的油。逆向思维是发明创造的重要思维方法,经常进行此种思维方法的训练,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纵横联系法。
纵横联系法就是指将要解决的问题与其它事物、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受到启示,找到规律的思维方法。在数学教学中,这种思维方法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启发或提示。这种思维方法注重事物之间的联系,它十分有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从而带来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更突出的一点是,它能拓宽学生的思维领域,让学生在探求共性的思维活动中,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3.多维发散法。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发散性是创造的核心。它是指在研究问题时,学生能根据已有知识、经验的全部信息,对单一的信息从不同的角度,沿着不同方向,进行各种不同层次的思考,多触角、全方位地去寻求与探索和发展新的多样性的方法和结论的开放式思维。从多维度、多层次进行构思,提出解题思路,这为学生大胆推广旧知、引申旧知,进而发现新规律,得出新方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多维发散训练,不仅可以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浅谈新课程历史教学中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论文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学生通常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其主动性、积极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大多数学生认为学习历史就是死记硬背,这种学习方式极大地制约了学生的创造性,现今教育教学改革要求教师不再是机械的传授知识,而是侧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技巧和能力,让每一个学生会都能自觉、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而我个人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前提,所以我们在历史教学要注意结合学生的情感需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按照情感认知的心理过程顺序去设计教学,从而形成学生正确的历史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历史课程标准》出版,从各个层面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特别是在课程目标的设置上,更是站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和学习化社会已形成的高度上,一切以强调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为本,确立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极具创新精神又具有操作可行性的教育目标,从而代替了传统的“传授基础知识”、“培养能力”和“思想认知”的空泛又难以测评检验的教学目标。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取代传统的政治思想教育,更具有理论的科学性与实践的可行性意义,也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中的难点,而要突破这一难点关键在于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借此形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极教育目标。
一、让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成为新课程历史教学的重要环节
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教育过程是一个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的统一,双方的有机结合最终形成了学生全程参与、内心体验、形成态度、构建价值观的教育全过程。而注意问题意识的培养,可较好地形成学生的全程参与、内心体验、形成态度和构建价值观,这与是否形成学生的良好品德、健全人格的形成即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密切关系。所以,问题的生成和解决,是新课程学习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重要环节,是学生知识积累、能力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发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在传统历史教学中,问题的提出和解决都由教师操纵,学生的求异思维长期得不到发展。因此,在新课程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意识培养。
二、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落实新《历史课程标准》
1.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
问题产生于质疑。学生敢于质疑就离不开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师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把学生看成是课堂的主人,这样就可以消除学生在课堂中的紧张和畏惧。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各种想法和见解不再受到约束,学生的疑问和困惑就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示。
2.师生情感交融,让问题意识成为学生成功学习的推动力。
当学生的问题意识形成后,历史教师要用强烈的角色意识,通过移情,烘托强烈的历史情境,让学生在体验历史的基础上,既要深入历史,与历史人物同呼吸,共命运,进行心灵的碰撞,情感的交流;又要站在理智的更高层面,对历史事物做出价值评判,促成情感体验的升华,确立为鲜明的情感态度。久之学生的的问题意识将成为学生进步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动力。因此,历史教师必须有目标、有计划、有意识、有步骤地在学生情感体验和情感态度的基础上,长期坚持寓教于乐、寓理于情和情理统一,将教学过程视为认知、情感、意志统一的过程。强调师生互动、进入角色,激发情感,进而思索,达到情感与理智的统一,以发挥历史教育增长才智、陶冶情操、坚定信念,追求进取的社会功能。“爱其人,信其道”,在师生情感交融的融洽氛围中,问题意识将成为学生学习成功的推动力。 3.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质疑。
创设历史情境,可以激活学生的形象思维,有利于学生多角度、深层次的认识历史,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独立的提出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历史图片、播放纪实录像资料和历史歌曲、编演历史短剧等多种手段,把学生带到历史的情景中去。学生依据创设的历史情境中的信息,提出自己的发现和质疑,甚至提出独到的见解。
4.打破思维定势,克服习惯性答疑。
学生的思维容易受过去已获得的知识、技能、方法以及对问题的态度影响。在接受历史信息时,容易盲目的运用特定经验,习惯方法去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从而造成思维懒惰。打破思维定势,使学生思维活跃起来,离不开教师对学生多种思维方法的训练。
5.引导学生寻找“发现型问题”。
我们所讲的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主要让学生学会提出“发现型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由探究,积极思维。
6.注意校园文化建设,为培养学生意识创造外部条件。
学校要注意为历史教学中的问题意识提供外部条件,要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阅览室、读书角、黑板报等学生学习的重要场地,扩大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内才”,让学生有足够的能力去应对历史教学的问题教学,避免这种教学形式成为教师自己一人的独角戏。
7.提高教师素质。
在我们这个信息发达的社会,师生共同获取信息,共享信息资源,教师不是全能者,学生能够难倒老师已是常事,教师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多看、多读、多想,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学习教育理论,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新问题。
在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成为教师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教师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契机,逐步使课堂教学从重结论的传授型向重过程的学习型转变。让学生生活在思考、质疑的世界里,在其中享受着通过自己努力思考而寻得问题答案的喜悦。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的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民主氛围,让学生敢问在研究性学习课堂上,学生如果缺乏问题意识,就不可能触动他们的思维因子,思考和感悟自然无从谈起,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也就不可能存在。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就要使学生敢问。但是,处于高中阶段的许多学生普遍存在这种心理:害怕自己提出的问题浅显、幼稚而招来讥讽,或者害怕自己提出的问题引起老师不悦,所以大多沉默对之。长期的沉默,学生的思维自然活跃不起来,头脑里的“问题”便越来越少,最后几至湮灭。加之课堂上,教师和教材的权威地位如泰山压顶,常常使学生高山仰止,却步雷池。教师则更多以教为惟一中心,以高考为最终目标,完全忽视学生对文本学习的情感,致使学生根本无法真正参与学习。这一系列作为,使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不敢发问。二、教师要做“问题专家”,强化问题意识,让学生多问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自己首先应该具有明确的问题意识。如果教师自己不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不但不能激发学生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甚至还会扼杀学生原有的问题意识。所以,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问题意识,教师首先应该成为“问题专家”。三、立足创新,开掘文本,让学生会问每个学生都是以自己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为背景,来建构对新事物的理解的,所以在学习中不同的学生对相同的课文会提出不同的问题。这时,教师应以创新为指导,开掘文本,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果有的学生提出的问题较简单,就应让学生自己去找到答案;如果有的学生提出的问题确实闪耀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值得探讨,教师就应首先肯定学生的质疑精神,并以此为契机,点燃全体学生的创新之火。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论文
提出问题是思维活动的出发点。早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就要求自己和学生“每事问”,他高度评价问题的价值及意义,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爱因斯坦和英费乐尔德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的或实验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引用《数学课程标准》。人的思维始于问题,小学生的思维也是伴随着层出不穷的问题展开的。问题意识更是数学的灵魂,没有数学问题就不会有较高质量的思维。培养问题意识是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显著特点,更是发展学生能力的需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他们敢问;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使他们爱问;给学生提供提问机会,使他们善问,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 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题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需要一个合适的环境。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否得以表露,取决于是否有适宜的学习氛围。
作为教师首先要摆正师生的关系,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仅仅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教学中应留有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自我质疑自我展示,给学生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其次,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要用信任的目光注视他;学生提出的`问题有偏差时,要先肯定学生敢于提问的勇气,再及时给予帮助;三是结合生活实际,给学生创设发现问题的平台。由于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学中注重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寻找问题,引导学生把已有的生活经验应用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上来,再把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切实了解并尊重学生已有的认知和生活经验,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有问题问。
2 注重情景,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
新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年龄与身心特征,加强了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培养,让学生在亲自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感受、体验、探索,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实践活动不仅有利于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更有利于引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1 创设情境,激发问题意识。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应重视问题情景的创设。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能引起学习需要,同时问题本身也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定向,能有效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因此,要充分利用好课本资源——信息窗,把数学的内容寓于各种各样生动具体的情境之中,增加数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使学生发现问题,主动探索,形成认知冲突,激起学生提出问题的动机。
如:青岛出版社出版的四年级下册简易方程信息窗,展示的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鳍豚、大熊猫、东北虎的图片及相关文字说明。教学时,先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所了解的珍惜动物的知识,找出主要数学信息,再请学生根据找到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探索解决的办法。再如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孩子们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做一些夸张的动作、表情和问话,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如故意装作惊讶地问那些举手的学生:“真这么快能算出来?”很迷惑的问“我怎么不知道”……此时,学生已经从“要我问”转化为“我要问”,主动探究的欲望亦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2。2 动手操作探究过程,解决实际问题。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对于小学生来说,思维更离不开形象和动作。现代教学论主张:“要让学生动手做数学,而不是用耳朵听数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记忆与模仿,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但更重要的是,动手操作是探索、发现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在这里的操作起到丰富学生感知的作用,在教学《平行四边形》时,借助情景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生: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征?学生已有探索平行四边形特征的经验,我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借助平行四边形学具自主探索相互质疑、补充,最后概括出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这时再引导“还有问题吗?”生:怎么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能用所学过的求面积公式来求它的面积吗?大家讨论后得出:可以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或正方形。学生小组合作,拿出准备好的多个平行四边形纸片及剪刀,想办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或正方形。操作之后进行汇报,交流自己的验证过程。汇报的时候,剪拼的方法有好多种,在这时,我又及时引导:还有问题要问吗?学生提出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为什么要沿高剪开?”学生又积极开动脑筋思考。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体验和理解。
3 提供机会,使学生会问
虽然孩子有好问的天性,但主动积极的问题意识、会提问的能力和勇于挑战权威的精神仍然要靠后天培养。由于学生学习、生活经验都不足,仅靠胆量和兴趣还发现不了实质性的问题,不容易提出切中知识关键的问题。因此把数学教学内容转换成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情境,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起矛盾冲突,激发学生渴求知识的欲望,从而促使其学习动机的形成,促进学生自觉有效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如在教学利率一课时,带领学生到银行去储蓄,以自己的压岁钱为例,让学生储蓄、取钱,观察银行周围环境,特别要记录的是银行的利率,这时候学生开始产生问题了,“什么是利率?”“为什么银行的利率会不同?”然后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去预习新课,自己来解决问题,找到符合自己实际需要的储蓄方式。并使学生养成了留心周围事物,有意识的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又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课前让每个学生准备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至少两个,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拼一拼、移一移、剪一剪能不能通过拼、摆、移、剪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学生通过自己动脑、动手,通过割补方法,能转化为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提出问题:“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从而得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使学生在问题情景中,学生通过动脑探索,不仅获取了知识,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创新思维意识,提高了思维能力。
4 适时评价使学生善问
要使学生逐步提高提问的质量,善于提出问题。教师还要注意适时总结评价。正确的评价,有助于学生获得最充分、最合理的教育和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地,积极地表现自己,各自的潜能得到相应的发挥。首先,要对学生的提问表现出极大热情,不能置之不理或做简单的结论性评价。譬如,学生提出合适的问题后,教师就应表现出非常高兴的样子:“你是一个爱动脑的孩子,老师喜欢你!”“你很会思考,像一个小科学家!”还要经常表扬敢于提问的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给学生渗透问比不问强的意识。提供机会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机会得到展示,在原有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质疑水平的提高。其次,让学生评价。如学生提出问题后,让其他的学生进行评价:如果这位同学说得好,学生就会说:“我非常欣赏(赞成)他的想法!”如果说得不完整的,学生会说:“我可以给他补充吗?”或者说:“我给他提个建议……”这样学生在评价其他同学时,也学会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5 留有余味,走出课堂
长期以来,人们倡导“堂堂清”、“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等理念,期望将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事实上这是人为将学习过程支解成一个个机械的学习环节,并未把学习看作一个系统连续的过程。这种观念一定要改变,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既要切断“尾巴”——不能课内损失课外补,又要留有“尾巴”——让学生携问号离开数学课堂。
总之,在适宜的土壤中运用适当的方法去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不仅仅是教师设疑,学生回答、教师还应该给孩子们提供机会,使他们能够勇敢地从各种现象中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善于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课堂形成一种积极思考、勇于探讨的热烈气氛,从而发展学生思维,增强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如今,有力的领导往往被看作组织成长、变革和再生最重要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遗憾的是,领导力往往是短缺资源。正是因为这种短缺,许多企业难以适应全球竞争加剧的时代。 出于提高领导数量和质量的需要,企业正投入时间和金钱发展领导力。近年来,发展领导力活动的作用在骤然提高,范围也迅猛扩大。例如,这些活动的设计越来越围绕这样一种意识,即发展领导力是持续一生的过程,而不是单个的孤立事件。 领导力的发展在员工教育过程中主要发挥三大作用:发展个体技能、普及企业价值观和远景、进行战略性干预以便在整个企业倡导对话,实施变革。 历史上看,最常用的方式是个人准备和技能发展。经理人通过这种方式学习领导力的核心思想和技能,并得到具体能力方面的反馈。 发展领导力的第二个作用是在整个管理层中普及组织的远景、价值观和使命。这正很快成为许多领导力训练课程的首要目标。通常,这类教育旨在培养经理人(他们是否能够胜任更高一层的管理职位),或以此为途径让文化变革深入各级管理层。最后,领导力课程越来越多地用于战略干预。例如,教育模式集中于行为学习、任务小组和辅导之下的集体讨论,以便能找出能加快重大战略变革的组织提议。因此,领导力发展的定义已经不断得到拓宽。它不仅指某个经理人的领导能力,而且指整个组织领导思维方式的发展。结果是,如今的课程有大量的经理人参与,包含许多以行动为导向的学习。这类战略干预的模式来自于福特(Ford)、飞利浦(Philips)这样的企业所设计和实施的具体提议。它们反过来塑造了领导力教育的新目标:●创建对话、共同远景和共享的承诺,以促进有效的组织变革●以底线业绩为指导●传授能立即加以应用的相关知识●培养领导人团队和团队领导人●在整个企业组织传播领导力●提供自我发展所需的机制和机会下面几个段落探讨企业为实现上述结果所尝试运用的方法:澳洲国家银行:发展个人才能正如90年代的许多企业那样,澳洲国家银行经历了重大的变革。这使得该银行意识到其领导能力不足。银行行政总监Donald Argus与人力资源部门共同决定,领导力发展应该得到高度重视。1994年,制定教育课程的行动开始。学习应该围绕六大模块建立:三项自学练习系列、一天的介绍性研讨会、六天的脱产工作讨论会、着眼于理解银行面临的竞争问题的团队学习项目、总结性研讨会、以校友网络和经理人反馈形式开展的几项跟进活动。课程开始前三四周,学员接到将在自己身上实施的任务。作为背景材料,他们得到课程的概述、领导力方面的读物和录像以及银行的全球战略安排。研习过这些材料后,要请他们回答一系列有关领导力的书面问题,并指出材料中的观点跟现实工作环境的不符之处。 这种预习有几个目的。首先,设计者希望挑战学员的学习环境概念。其次,他们希望学员开始对先前有关领导力的概念提出挑战。 工作讨论会本身是围绕四个学习目标建立的,它们是:银行面临的战略问题、领导能力、人际关系、团队工作。其中,学员的领导风格和团队工作最受重视。学员们把课堂讲座与体验练习相结合,并且运用学习刊物创建论坛,有组织地讨论工作中学到的知识。工作讨论会结束后,在世界各地举办一天的总结性研讨会。在各个地点之间举行两小时的电视会议,让学员能够彼此沟通,行政总裁在场提供支持。研讨会有两个目的。其一,让团队有机会跨国界合作,思考并分享他们的经验。其二,它提供了一个论坛,让大家在正式项目结束时确定未来的行动。澳洲国家银行是精心设计个人发展规划的范例。在跟课程的领导力模型相关的能力方面,学员得到结构明晰的全方位反馈,强化了课程内容。预习和思考练习鼓励个人更深入地思考自己的领导者角色。学习经历分布于若干阶段,而不是集中于一次工作讨论会。这就让学员有更多的时间在工作中思考并结合所学的各种知识。联邦快递:普及远景和价值很少有企业如联邦快递那样,对培养一线经理的领导能力有如此细致的兴趣。在此过程中发挥核心作用的是该公司成立于15年前的领导力学院。学院的使命是通过课程学习,检核并应用成功领导的原则和实践,在联邦快递中培养领导人才。这对普及联邦快递的企业理念和经营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 所普及的内容多数集中在公司跟员工有关的价值观。学院的执行董事Steve Nielsen解释道:“你来参加课程,实质上是在体验联邦快递的员工价值观。我们的目标是向经理人灌输企业25年来所一直坚持、实践、分享并培养起来的理念和信仰。” 领导力学院的课程为公司的5,500名一线经理、1,000名高级经理及300名执行董事所设计,重点放在三门必修课程。它们都针对员工升迁到新领导岗位的需要。由公司经理担当教员,并且围绕学员交流设计课堂活动,课程内容考虑到如何在日常管理活动过程中运用公司价值观。其中一项流行练习是模拟在联邦快递田纳西州转运中心孟菲斯市发生地震后的救援行动。学员得到一份被困在大楼里的人员名单,得知了工作业绩、种族、性别、年龄、个人生活方式等方面的详情,学员必须决定以什么顺序救出被困者,因为更多的损坏和余震将不允许对排名靠后的人员施救。学员先是个人,然后小组作此排名。完成时,两个“记者”到达现场,他们实际上是被称作“督导”的教员。然后,督导与领导者访谈,询问他们做出的选择以及他们如何处理危机。这个练习涉及多样性、紧急反应以及压力如何改变领导处理个人和组织关系的方式。人们不能忽略公司的文化和特定组织体系来理解联邦快递领导力学院的作用。例如,指引
我可以,什么时候要?
在校大学生领导力的培养 作者:孙明业 (广州大学城·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旅游管理系 510006) 关键字:领导力、素质模型、局限、培养 内容摘要:通过对领导力字面的理解以及阐述领导与管理的区别,来对领导力有个概念上的认识,接着引出领导力素质模型的概念,通过对其局限性的分析来重新认识“领导力是什么”这个问题,导出领导力的研究实质,即研究一群卓越领导者身上共有的东西,进而阐述笔者对领导力的理解及对“在校大学生领导力培养”这个研究课题的一些看法。 正文: 一、领导力的字面含义 关于“领导”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有个解释,就是率领和引导朝着一定方向前进。领导力就是带领别人和影响别人的能力,特别你能激励你的团队和通过自身影响他人完成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完成这样的任务才能说明你具备了一个良好的领导力。但怎样才算具备领导力?大家说法各异,有的说是个人魅力,有个人魅力的领导可以带领自己的团队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有的说是实力和勇气,个人或企业的实力和勇气也能够团结和带领一支团队。还有人说是学识渊博,知识和智慧也同样能够感染和影响你的团队。最后是激励和热情,通过给你的团队一个恰当的激励,通过你自己满腔热情地做事,来感染和影响你的团队,来做出一番事业。 二、领导和管理的区别: 领导和管理不同,不可将二者混而论之。领导就是运筹和战略,管理更多的是一种程序。 从概念上来看,领导就是领而导之,管理就是管得住、理得清,在汉语字典中的解释是能负责某项工作顺利进行。如果用经济学的语言来解释领导和管理的话,领导就是要做正确的事,即负责正确的决策。管理就是正确地做事,就是将所交待的任务顺利地完成。 从起源上来看,管理和处理复杂的情况有关。在二十世纪,随着国际大型组织包括大型跨国公司如通用电器、沃尔玛、摩托罗拉,以及国家间联盟如北美自由同盟、亚太经合组织等的出现,管理就成为应对这些大型组织出现的必然反应。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管理,那么这些组织必然将杂乱无章。因此,管理学自上世纪四十年代后就开始蓬勃发展,在七、八十年代初形成的一套管理学的理论,并诞生了一些经典管理学著作。而领导则是与应对变革有关。领导力是现代社会激烈竞争的产物。随着“地球村”的形成,国际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国际劳动力结构的变化也越来越快。那么在这个变革的时代中,要生存,要想取得优势,领导和领导力就愈显重要。重大的变革也将不在是偶然现象,面对变革我们天然需要一个好的领导和统率来面对变革,掌握局势,在瞬息万变中把握住企业发展的方向和未来。[①] 三、领导力素质模型 因此,相对于管理,领导是更为战略性的一个岗位。在James Kouzes和Barry Posner的《领导力》一书中给一个卓越领导所具备的素质做了如下概括,要具有五种行为和十个使命:五种行为即以身作则,共启愿景,挑战现状,使众人行,激励人心。十个使命即1、明确自己的理念,找到自己的声音;2、使行动与共同的理念保持一致,为他人树立榜样;3、展望未来,想象令人激动的各种可能;4、诉诸共同愿景,感召他人为共同的愿景奋斗;5、通过追求变化、成长、发展、革新的道路来猎寻机会;6、进行试验和冒险,不断取得小小的成功,从错误中学习;7、通过强调共同目标和建立信任来促进合作;8、通过分享权力与自主权来增强他人的实力;9、通过表彰个人的卓越表现来认可他人的贡献;10、通过创造一种集体主义精神来庆祝价值的实现和胜利。[②] 当然,以上对于领导力的要求不能说就是卓越领导力模板,但是却也概括出了一个成功领导所应具备的能力,即构成了一个比较健全的领导力素质模型。那么什么是素质模型呢?所谓素质,意指能将某一职位上表现优秀的员工与表现一般的员工区分开来的个体特征,包括:动机、特质、自我概念、知识及技能等方面。在我国,素质又被翻译成能力、胜任力、资质等。而素质模型,是指将某一个(类)岗位或角色所要求的主要素质集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模型。领导力模型就是优秀领导者素质的集合,对领导力和领导力发展的关注,使得领导力素质模型的使用获得了很大的推广。 很多组织的领导力素质模型最基本的出发点都是基于专业发展的,特别是围绕一系列的行为维度建立的模型尤其如此。但目前多数的素质模型都制定了领导力应该由管理人员及高管怎样证明的一系列标准,这一做法超出了专业发展的初衷,在绩效评估、职业发展、高潜力确认过程和继任管理体系都有所体现,将这些标准作为甄选、晋升和调薪的基本标准。由于最近几年对企业高管在运营道德规范监管的失败,素质模型已经进一步扩展到将企业价值观、学习能力和行为规范等融合到一起,共同构成领导力。360度反馈工具得到了普遍运用,素质模型的这一位置对领导力发展与评估领域的重要性现在也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巩固。[③] 四、领导力素质模型的局限性 即便这样,也不能以素质模型来判断和甄别一个人是否具有领导力,正如文章开头所述,对于什么是影响他人的能力,说法各异。领导力不是一个模型就可以概括的。因此对于库泽斯的《领导力》里关于卓越领导所应具备的五种行为和十个使命笔者认为不应把它看作领导力的衡量标准,倒不妨看作是某一种比较常用的领导力素质模型。 但由于领导力素质模型的研究都是基于领导行为的范围及其延伸,很容易变得过度复杂化。此外,素质模型建立在领导力的理念化、空洞化的基础上。一般情况下,在确定素质时,研究人员会分析一些杰出领导者的例子,试图据此确定素质。然而,素质模型强化了领导者完美或通才型的观点,而这类人在现实中是鲜有存在的。这一通用模型往往不能认识到领导力多样化以及文化和环境要求的变化。例如,高管层的领导力技能经常与那些中层的要求是有显著差异的,西方文化下的领导者的行为特征与亚太地区文化下的所界定的特征也会有所差别。不同的运作部门、公司可能也会导致对领导力的不同需求甚至是一些特别的需求。更为重要的是,领导力素质模型概念化的潜在假设是将有效领导者的一系列能力累加。 因此,领导力的素质模型对领导力的概括是有局限性和适用范围的,由于环境的不同,岗位的不同,文化的差异等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对领导力的要求也是不尽相同的。你不可能要求一支非常优秀足球队的领导核心具有世界经济巨头的才能和素质,反过来说,世界经济巨头不一定能在一支足球队里立足。但可以因此说足球队的核心和世界经济巨头都不是具有领导力的人吗?这种说法显然是荒谬的,领导力存在于这个社会的各个角落里,任何人在某一方面都可能是一个卓越的领导,但在许多方面是一个平凡的追随者,因此大多数人没有继续发掘自己那方面的领导潜能而甘于了平凡。而成功的领导者则是很好的发掘出了自己领导才能的一面,又或者可以看作成功的领导者具有很多方面的领导才能,而他们在自己的成功领域里将这些领导才能很好的组合利用了起来,这便铸就了成功。 五、领导力素质模型的现实意义 因此领导力的素质模型便将这一群具有领导力的人的优秀素质的共同点组合概括起来,通过这个去诠释领导力。库泽斯的《领导力》一书对于领导力的认识也便是基于对此的综合。从哲学的角度上讲,这种综合很好的认识并且利用了矛盾的普遍性原理。通过对一群事物规律性的认识从而来解决社会中存在的最普遍的矛盾。但是就像笔者之前所述素质模型的局限性看来,对成功领导者共同领导力素质的综合并不能再造就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因为人不是机器,不可能通过克隆再造就一个一模一样的人。又或者因为环境的差异,时代的差异,矛盾的普遍性不再适用,此时再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便需要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当这些共同的素质与领导者独特素质相结合,环境与时代的相匹配,一个成功的领导者才得以诞生。这便是领导力的精髓所在,共性与个性的结合,时代与环境的集成。 因而在笔者看来,对于领导力不可以做一个统一意义上的定义,用库泽斯的《领导力》做例,它所概括出的领导力,只能说是某个领域(如企业)一群成功领导者所共同具有的东西,而不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领导力。对于“领导力是什么”这样一个问题,不可一概而论,更不可局限于某一个框架体系内。 六、在校大学生领导力的培养 因此,在校大学生要锻炼自己的领导力,首先要弄清楚我们需要的是怎样的领导力,素质模型选用是学生领导的共性还是社会需求的潜在领导的共性?众所周知,一个优秀的学生干部不一定是一个成功的企业人士或社会人士。在笔者看来,在校大学生校内学生工作的领导力只是培养将来社会领导力的一个方面,这个方面究竟会对将来人生中作为一个成功领导能起多大作用,还是得因人因环境因时代而论。 但是,为将来在社会中做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在校大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去培养自己的领导力: 1、 过硬的专业技能,这个是领导力培养的基本条件。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大多是他所在专业领域的佼佼者,他的专业知识往往优于一般的员工。因此,大学生在校应该学好自身的专业技能,才能在将来的专业领域成为一个引领者。 2、 灵活的交际能力,这是一个领导者通向成功的必备工具。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往往都是一个八面玲珑的交际家。大学生应该充分利用大学这个交际的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展现和推销自己,充分锻炼自身的交际能力。 3、 独立的思考能力,这是一个领导者必备的素质。大学生在大学不仅要学好自己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不论对任何事情,都要有自己的独立思想和见解,一个没有独立见解的人不会是一个优秀的领导。 4、 敏锐的判断力,这是领导者区别于追随者最本质的因素。领导者往往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对事情有自己的见解的同时,对事情的发展具有敏锐的判断力,能判断事物发展的导向以及事物发展中的变化。正是由于这种判断力和前瞻性,领导者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5、 对人群的影响力,这是每一个优秀领导者的共有的素质。但这又是培养领导力中最难做到的一点。这个影响力不仅仅指自己要成为人群的核心,还要成为被影响人群的引导者和精神支撑者。这种影响力的生成有时靠的是领导者与生俱来的人格魅力,有时是靠领导者对事物的独特见解和让人信服的惯性影响。 6、 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这是21世纪领导者新的要求。在校大学生要想在将来日趋激烈的社会里竞争,必须要学会创新,学会前瞻事物。敢于挑战现状,敢于开启新的愿景,走在人群的前端,想到人群所不能想到的高度,并带领追随者奋勇向前挑战未知,才能为被追随者所信服,从而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
大学生领导力
管理者的领导力探析 摘要:管理者的领导力是管理工作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本文通过对管理者领导力的功能、要素及领导控制的内容进行分析,提出了提高管理者领导力的策略。 关键词:领导;管理者。
领导力 管理者领导工作的效能是由领导者、 被领导者和管理环境三个要素及其相互关 系决定的。在领导活动三要素中,领导者 与被领导者的矛盾是基本矛盾,而领导的 领导力是管理工作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它 体现在具体领导过程当中。
一般说来,领 导过程是由三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环 节构成的,即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交往、 领导决策和为实现管理目标而进行的控 制。
在领导过程中,领导者通过和员工之 间的正常交往收集信息、了解情况、发现 问题,然后通过决策确定领导目标,拟定 和选择具体方案,并通过对员工的控制, 使单位内部成员能够为实现目标而一致行 动。
管理者领导力的功能 单位必须以有限的资源来实现其管理 目标,这些目标又依赖单位内部不同层次 的领导去完成,如何有效促使一个团队完 成计划,这便是领导领导力的主要功能。
可以通过管理目标的实现状况、部属产生 的有效行动以及领导所需耗费的心力来判 断领导力的强弱。有较强领导力的领导能 以较低的心力,得到较大的成果,而单位 领导的时间与心力都是有限的,因此领导 效能的高低,便直接影响到单位发展的速 度与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