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脸谱京剧脸谱,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特殊的化妆方法。由于每个历史人物或某一种类型的人物都有一种大概的谱式,就像唱歌、奏乐都要按照乐谱一样,所以称为“脸谱”。关于脸谱的来源,一般的说法是来自假面具。京剧脸谱,是根据某种性格、性情或某种特殊类型的人物为采用某些色彩的。红色有脸谱表示忠勇士义烈,如关羽、妾维、常遇春;黑色的脸谱表示刚烈、正直、勇猛甚至鲁莽,如包拯、张飞、李逵等;黄色的脸谱表示凶狠残暴,如宇文成都、典韦。蓝色或绿色的脸谱表示一些粗豪暴躁的人物,如窦尔敦、马武等;白色的脸谱一般表示奸臣、坏人,如曹操、赵高等。京剧脸谱的色画方法,基本上分为三类:揉脸、抹脸、勾脸。脸谱最初的作用,只是夸大剧中角色的五官部位和面部的纹理,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剧中人的性格、心理和生理上的特征,以此来为整个戏剧的情节服务,可是发展到后来,脸谱由简到繁、由粗到细、由表及里、由浅到深,本身就逐渐成为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以人的面部为表现手段的图案艺术了。京剧舞台上几千出戏,数不清的花脸角色,而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一套画法,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脸谱。脸谱看来五颜六色,五花八门,其实自有一套章法,也就是说各有各的谱。如果从线条和布局来看,大致可分为整脸、三块瓦脸、十字门脸、碎脸、歪脸、白粉脸、太监脸以及小花脸的豆腐块。这每一种脸谱虽画法各异,但都是从人的五官部位、性格特征出发,以夸张、美化、变形、象征等手法来寓褒贬,分善恶,从而使人一目了然。以三块瓦的基本画法而论,即由眉子、眼窝、嘴窝这“三块”组成,其他画法大多从这三块瓦演变而来。如十字门脸,即从脑门至鼻梁有一条黑道,俗称“通天纹”,与两个眼、眉连接起来像一个黑十字;所谓花三块瓦,即在夸张的眉眼中加一些颜色和装饰图案,如喜剧人物张飞、焦赞,画垂眉或蝶翘眉,笑眼窝,翘嘴以示笑口常开;悲剧人物西楚霸王项羽,眼角下斜,嘴角下撇,虽不失庄重,却也预示着兵败垓下,自刎乌江的命运;如汉朝铫期的老脸则眼窝尾部画出下垂的鬓角,其子铫刚的眼角却呈上翘之势,加上夸大的光嘴巴,一看便是血气方刚;再如关羽“面如重枣”,自然画红脸,包拯“铁面无私”则黑脸非他莫属,曹操“面带奸诈”便是一幅奸白脸。可见花脸脸谱是以色定调,如红色表示忠诚耿直、热情吉祥;黑脸表示豪爽粗暴、刚正不阿;紫色表示老实忠厚;黄色表示凶狠勇猛;蓝色表示桀傲不训、刚强爽快;白色表示奸诈多疑;绿色表示骁勇鲁莽;粉红色表示年迈血衰;金银色表示庄严,多用于神仙圣人。如果从这些画法来分析,就会看出门道来了。京剧脸谱艺术中国传统戏曲的脸谱,是演员面部化妆的一种程式。一般应用于净、丑两个行当,其中各种人物大都有自己特定的谱式和色彩,借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使观众能目视外表,窥其心胸。因而,脸谱被誉为角色“心灵的画面”。脸谱的演变和发展,不是某个人凭空臆造的产物,而是戏曲艺术家们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对生活现象的观察、体验、综合,以及对剧中角色的不断分析、判断,作出评价,才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艺术手法。据史料记载,脸谱系由唐代乐舞大面(传统戏曲角色行当之一,是京剧和某些地方戏中净的别称)所戴面具和参军戏副净(参军戏,唐宋时流行的一种表演形式,主要由参军、苍鹘两个角色作滑稽的对话和动作,以引人发笑,有时用以讽刺朝政或社会现象。参军戏中的副净,等于现在京剧中的“架子花脸”,一般都表演性格粗豪莽撞的人物,如《三国演义》戏里的张飞)的涂面逐渐演变而来。中国戏曲理论家翁偶虹曾撰文说:“中国戏曲脸谱,胚胎于上古的图腾,滥觞于春秋的傩祭,孽乳为汉、唐的代面,发展为宋、元的涂面,形成为明、清的脸谱。在戏曲形成之后,脸谱与面具仍然交替使用。最明显的贵州的‘地戏’,江西、安徽的‘傩戏’,西藏的‘藏戏’,无论生旦净丑,都戴面具,每剧多至百余,少者亦须数十。‘南昆’里的神仙鬼怪,一般均戴面具,并不勾画脸谱。京剧是具有全国性的大剧种,大量发展脸谱,可是加官、财神、魁星、土地、雷公,仍戴面具。从脸谱、面具的混合使用与脸谱谱式的由简至繁,可以看出中国戏曲累递发展的轨迹。”京剧脸谱与京剧表演艺术一样,是和演员一起出现在舞台上的活的艺术。京剧在中国戏曲史上,虽只有二百余年的历史,但与其他戏曲相比,它发展快,流传广,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因此,京剧脸谱在中国戏曲脸谱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京剧脸谱是一种写意和夸张的艺术,常以蝙蝠、燕翼、蝶翅等为图案勾眉眼面颊,结合夸张的鼻窝、嘴窝来刻画面部的表情。开朗乐观的脸谱总是舒眉展眼,悲伤或暴戾的脸谱多是曲眉合目。勾画时以“鱼尾纹”的高低曲直来反映年龄,用“法令纹”的上下开合来表现气质,用“印堂纹”的不同图案象征人物性格。为继承和发展这一丰富的文化遗产,本栏目所收的脸谱,并没有局限于某家某派,而是采取广征博采的方法,择优选入。欣赏和研究京剧脸谱,最好与剧情、角色表演、服装和人物身份等一起进行。脸谱的起源与发展脸谱艺术的发展与中国戏曲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大约在十二至十三世纪的宋院本和元杂剧的演出中,就出现了面部中心有一大块白斑的丑角脸谱。净角脸谱相传在中国戏曲发展之前,南北朝和隋唐(公元420-907)乐舞节目中就有了“假面歌舞”,这假面具就是脸谱的鼻祖。据《旧唐书·音乐志》记载:“大面出于北齐。北齐兰陵王长恭,才武而面美,常著假面以对敌。尝击周师金墉城下,勇冠三军,齐人壮之,为此舞以效其指麾击刺之容,谓之兰陵王入阵曲。”这就是齐人表演兰陵王戴面具击敌乐舞的记载。直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贵州省星义地区布依族村民喜爱的古老地方戏,仍有戴艺术面具演出的习惯,这可算是脸谱历史中的活化石。但随着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戴艺术面具演戏越来越不利于演员面部的表演,艺人们就用粉墨、油彩、锅烟子直接在脸上勾画,这样就逐渐产生了脸谱。当时,戏班以露天演出为主,离戏台较远的观众往往看不清演员的面部表情,勾上脸谱使观众在远处就能一目了然。为适应露天演出,所勾脸谱一般只用黑、红、白三种对比强烈的颜色,强调五官部位、肤色和面部肌肉轮廓,如粗眉大眼、翻鼻孔、大嘴岔等。这种原始的脸谱是简单粗糙的,随着戏曲艺术的发展逐渐装饰化了。到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京剧逐渐形成相当完整的艺术风格和表演方法后,京剧脸谱也在吸收各地剧种脸谱优点的基础上,经几代著名演员和戏剧艺术家的不断探索研究,加工提高,创新改革,得到充分的发展。图案和色彩愈来愈丰富多彩,各种不同人物性格的区分也越来越鲜明,并创造出许许多多历史和神话人物的脸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化妆谱式。京剧脸谱的色彩与人物性格从色彩上说,现在的京剧脸谱有红、紫、黑、白、蓝、绿、黄、老红、瓦灰、金、银等色,这是从人物自然肤色的夸张描写,发展为性格象征的寓意用色。一般说来,红色描绘人物的赤胆忠心,义勇无俦;紫色象征智勇刚义;黑色体现人物富有忠耿正直的高贵品格;水白色暗喻人物生性奸诈、手段狠毒的可憎面目;油白色则表现自负跋扈的性格;蓝色喻意刚强勇猛;绿色勾画出人物的侠骨义肠;黄色意示残暴;老红色多表现德高望重的忠勇老将;瓦灰色寓示老年枭雄;金、银二色,多用于神、佛、鬼怪,以示其金面金身,象征虚幻之感。京剧脸谱的用色虽分类型,但也不是绝对的,仍有很大灵活性。如红色,在《三国演义》戏里用来表现关羽,是为了象征其性格;但在《法门寺》里,太监刘谨的红脸,则是肤色的夸张,表现其养尊处优、权压朝臣的地位,再加上眉、眼、嘴部勾出的奸诈表情,使人一看就知是一位擅权的太监。又如《水浒》戏里梁山泊头领晁盖,是“黄老三块瓦脸”,这里的黄色不是象征残暴,而是表示他面色发黄,对照印堂上勾出一个红光的形象,堂堂正正,一看就知是一位起义英雄。又如京剧界流行的“三刚不见红”(即李刚、姚刚和薛刚三个人物)的说法,也是从人物性格出发的。这三个人物都是性格倔强,刚毅果敢,舞台表演上要求严肃稳重,因而脸谱上不能见一点红,连嘴唇都不能勾红,也不能勾粉脸蛋,与此相反,《杨家将演义》戏里的孟良、焦赞这两个人物,因性格诙谐,常开玩笑,必须勾出粉脸蛋;然而,《洪羊洞》一戏中,由于两人已年老,性格有所改变,就不能再勾粉脸蛋。这都是前辈艺术家在色彩表现性格方面总结出的宝贵经验。京剧脸谱的构图分类京剧脸谱的构图多种多样,加上五彩缤纷,装饰性很强的各种图案,容易使人眼花缭乱,产生神秘感。其实,归纳起来也不过有十几个类型,由于相互借鉴,相互变化,就派生出许许多多的谱式。这些谱式都是以各种人物的形貌、性格特征为依据的,即使是同一类型的谱式,因人物性格不同,各部位的线条勾画与色彩处理也就各异,使每个人物都富有各自的个性,而绝不雷同。整脸:这是一种常见的谱式。化妆时在整个面部先涂上一种颜色作为主色,以夸张肤色,再勾画眉、眼、鼻、口的部位和细致的面部肌肉纹理,表现出人物的神态。此类脸谱画法极为讲究,要求笔锋准确有力,形象传神,用笔类似中国画的线描。参考文献:百度百科
传统戏曲文化在高校传播的价值论文
摘要 :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经历多个朝代的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高度艺术综合性和民族特色的戏剧。传统戏曲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笔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弘扬传统戏曲文化是每个中华儿女应担当起的重任,而高校则是传播戏曲文化非常重要的场所。通过青年大学生来对传统戏曲文化进行传承和弘扬,具有十分高的教育价值,而本文则主要对中华传统戏曲文化在高校传播的教育价值进行探讨。
关键词 :传统;戏曲文化;高校;传播;教育价值
中国传统戏曲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俨然已经发展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中的一朵奇葩,是世界上最古老且最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之一。高校是弘扬戏曲这个中华艺术之瑰宝的重要阵地。高校教育要认识到传统戏曲艺术传播的现实价值与意义,继承和发扬这门综合艺术,让大学生深入地感受戏曲艺术的魅力,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的水平,充分发挥传统戏曲文化在高校传播的教育价值。
中华传统戏曲文化的相关概述
中华民族的戏曲文化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戏曲文化起源于原始歌舞,具有“渊源早而形成迟”的特点。汉代时期就已经诞生了具有故事表演性和戏剧性的角抵戏《东海黄公》。在戏曲文化不断地发展过程中,唐代参军戏《踏摇娘》、北宋的宫廷杂剧《目连救母》等经典戏曲相继出现,直至北宋南渡之际,永嘉杂剧(温州杂剧)的出现才标志着戏曲艺术的真正成熟。中华传统戏曲拥有很高的国际地位,它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是中华民族的骄傲。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中华传统戏曲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豫剧、越剧、评剧、黄梅戏”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戏曲百花苑。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在传承文化,涵养道德,增强文化自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传统戏曲拥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艺术品位,这主要是因为传统戏曲具有程式化的特点。戏曲程式化是将各种源于生活的语言和动作等,通过艺术化的加工,提炼成具有舞台化的、定型化的,且具有一定规范性的技巧,具体为戏曲表演中的唱、念、做、打等。程式与生活密不可分,息息相关,是现实生活的总结和概括,也是对现实生活的虚化、艺术化,所以,程式化的语言具有观赏性,要比实际生活中的语言、动作更加优美,有内涵,有表现力。戏曲具有相当丰富的程式,而这程式主要分为两部分,即角色行当程式和表演动作程式。传统戏曲根据人物不同的特点,包括性别、年龄、性格、行业等,将戏曲舞台上的角色分为不同的行当。不同的行当对应不同的程式,在戏曲表演的各个方面都有不同的要求,表演方法也存在着不同的差异。中国传统戏曲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是脸谱。脸谱凭借着夸张而靓丽的色彩和线条,来突出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我们可以从脸谱中看出对人物的褒贬等评价,比如红脸代表了忠义宽厚,黑脸代表了正直严肃,黄脸代表了心计很深,绿脸代表了勇猛暴躁,白脸则代表奸诈多疑。
中华传统戏曲文化在高校传播的教育价值
1.中华传统戏曲文化在高校传播的艺术观赏价值
中国戏曲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中华传统戏曲文化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很多都是来自于生活中的语言、动作,然后再将这些语言、动作进行艺术加工,使得其符合舞台的表演要求。传统戏曲在舞台上的角色主要有生、旦、净、丑这四大行当,主要是根据人物的性别、年龄、性格、行业、地位等特点来划分的,不同的行当具有不同的表演风格,演员的手、眼、身、法、步的要求也不同,不同的运用构成舞台人物表演的群体,共同演绎纷繁多样的人间故事。中国戏曲文化博采众家之所长,衍变出唱腔、念白、身段、舞蹈、武打等各种表现手段。传统戏曲对于演员的要求比较严格,不但要求演员会唱念,还要求演员能做会打,必须要具有集百艺于一身的高超技艺,才能在舞台上成功塑造角色。中国传统戏曲就是靠演员的各种惟妙惟肖的表演展现戏曲艺术的魅力,使其具有极佳的观赏性。戏曲没有固定的、逼真的环境布置,时间和空间都比较自由灵活,应用完全虚拟的手法来展现。通过虚拟化的、程式化的表演,不仅为演员带来了更大的自由发挥的余地,也留给了观众更大的想象空间。在虚拟化和程式化的相互配合下,中国戏曲演绎出了极具文化韵味的形式之美。引导大学生对戏曲进行观赏,可以让大学生感受到这种形式之美,更好地发挥大学生的艺术想象力,让学生享受传统戏曲文化的美。
2.中华传统戏曲文化在高校传播的`审美教育价值
审美教育就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生活美来培养学生们正确的审美观,使其感受美、鉴赏美,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这种学习也可以带给大学生们美的享受。中国传统戏曲文化是中华民族最富有特色的文化形式,融合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艺术精华,集众家之所长,将歌、舞、剧等等表现形式融为一体,使得戏曲的表演更具有观赏性、艺术性。大学生们在观赏戏曲时能体会到民族艺术的博大精深,培养高尚的艺术趣味。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形式美赋予了艺术能够引起人们美感的形式,这种审美艺术教育主要是通过引起大学生的美感享受来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中国传统戏曲有着独特的形式美,这种形式美可以影响学生们的情感,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人格的自我完善和优化。
3.中华传统戏曲文化在高校传播的德育渗透价值
中华传统戏曲是感性的艺术,这种艺术可以深刻强烈地作用于人的意识,并且能够有效地发挥德育功能。中华传统戏曲具有优美动听的旋律、,活泼生动的唱词、丰富多变的唱腔、鲜活动人的舞台形象,能够感动学生,触动学生的情感,甚至震撼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们在欣赏戏曲艺术的同时,还可以去感受人生,感受真善美,有助于大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大学生可以通过欣赏戏曲作品来增长历史知识,了解更多悠久的中华历史文化,激发自身的民族自豪感。中华传统戏曲有很多都是以著名的历史事件为题材的,戏曲将历史题材进行艺术处理,通过特有的表演形式来展现。许多作品对当时的社会现实和生活场景有较深刻的把握,从凡俗中挖掘出了丰富的思想内涵,表现出了深刻的情感力量,塑造了栩栩如生的感人艺术形象,这些形象光彩照人,深入人心,表达了百姓喜、怒、哀、乐等丰富的情感。这些作品所蕴含的哲理,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和道德取向,学生们通过欣赏戏曲文化可以提高辨别力,认识真善美。
结语
将中华传统戏曲文化在高校学生中传播具有非常高的教育价值,高校引导学生欣赏和传播戏曲艺术,能够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能够培养大学生的艺术鉴赏力、道德情操等,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心,使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做出更多贡献。
参考文献:
[1]马惠琪.中华传统戏曲艺术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价值探究[J].知识经济,2017,(14):120,122.
[2]付炜炜.浅析中国高校的戏曲艺术教育[J].大舞台,2015,(8):186-187.
[3]蒋培培.戏曲艺术在高校人格教育中的价值与实践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3.
[4]熊伟.谈中华传统戏曲文化在高校传播的教育价值[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5):57-59.
京剧脸谱的艺术特征及其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摘要:京剧脸谱是京剧人物角色的面部绘画,具有较强的装饰性和形式美感。中国的脸谱艺术设计又承袭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来源于现实生活却是对现实生活的夸张表现。了解京剧脸谱的审美特征和表现手法,从艺术造型和内在精神上探索脸谱元素对平面设计的意义和启迪。关键词:戏曲文化;脸谱艺术;现代平面设计一、京剧脸谱的发展历史和文化内涵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众多的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中,有一种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于一体的舞台艺术——中国戏曲。京剧,又称“皮黄”,是中国戏曲中的一种,它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时有“国剧”之称。所谓戏曲脸谱是指戏曲人物角色行当中“净”行的面部绘画。京剧脸谱吸收了微、汉、昆、戈、梆等古老剧种脸谱的长处,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比较完整的脸谱系列,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京剧脸谱从戏剧的角度来讲,它是性格化的:即通过脸谱的造型和颜色、图案,开宗明义地告诉欣赏者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和道德伦理特征。从美术的角度来看,它是图案式的:在色彩上,脸谱有其特有的色彩体系,对色彩运用有一定内容和含义;在图案上,它丰富多变,大体上分为额头图,眉型图,眼眶图,鼻窝图,嘴叉图,嘴下图,每个部位的图案变化多端,有规律而无定论;在描绘着色方式上有揉,勾,抹,破四种基本类型。不同色彩、图案、描着方式构的变化组合形成脸谱谱式,大致可分为整脸、三块瓦脸、十字门脸、六分脸、碎脸、歪脸、象形脸等。本论文主要从京剧脸谱的美术角度对其进行研究。二、京剧脸谱的艺术特征(一)脸谱色彩京剧脸谱是戏曲脸谱中用色最多的剧种,它的色彩运用十分讲究,用不同的颜色搭配以求美观,同时塑造戏曲人物性格特征,所以色彩在脸谱中不仅有视觉的愉悦之情,也有精神上的传达之意。人物脸谱的色彩最初只有红、黑、白三种,为了明确表现戏剧人物的性格,又在原有的三色上衍生出黄、蓝、紫、绿、金、银等,这些色彩将写实与象征融合在一起,显示人物的精神面貌。一张脸谱中用色众多,一般以一种颜色为主色,它是角色性格和品质的标识,其余颜色为辅助色,起到装饰效果。中国人自古有着红色情结,传统观念中与喜庆、温暖、冲动联系起来,它在脸谱艺术中象征忠义、耿直、有血性,积极热诚,红脸角色一般为赤胆忠心、忠勇正直的人,典型代表有关羽、黄盖。黑色带给人的心理感受是神秘和危险,被人认为是一种消极而沉重的色彩,充满不可知和不确定性,它代表性格严肃,不苟言笑,如包公。白色象征阴险疑诈,树立反面形象,如曹操。其余色彩在脸谱艺术中都有自己的性格特征,如蓝色喻意刚强骁勇,桀骜不驯;紫色表现肃穆稳重,富有正义感;绿色表现勇猛、莽撞;黄色暗示凶狠残暴;金银两色象征威武庄严,表现神仙一类角色。(二)脸谱描着方式脸谱描绘着色方式分为:揉,勾,抹,破四种基本类型。不同的描着方式产生不同的脸谱效果,恰当选用有助于戏曲人物性格的塑造。揉脸是用手指将颜色揉满面部,整色为主,概括出眼目口鼻的轮廓,再加重五官纹理实现。这种描着方式给人带来凝重威武的感觉,是一种十分古老的描染手段。它像真性高,大多是还原小说、评书所描述的人物,如《三国演义》中关羽所揉的红脸。勾脸是指先用毛笔勾画眉目面纹,绘出各种图案后填充色彩,这种方式变化性大,可以让脸谱看上去色彩斑斓、内容丰富,贴金敷银后更显五光十色、华丽无比,如《西游记•金钱豹》中的金钱豹。抹脸是用毛笔蘸白粉或浅色颜料把脸涂抹成白色,可以是整张脸也可是局部,以涂粉于面来表示不以真面目示人,突出奸诈狡猾之性,是一种饰伪性脸谱,又称粉脸,如《三国演义》的奸雄曹操。破脸是用揉、勾、抹得描着方式绘出左右图形不对称的脸谱,形容面貌丑陋或性格反面,是一种以贬意为主的脸谱。(三)脸谱图案脸谱图案非常丰富,大多都取形于现实生活中的某物象,然后加以夸张表现,使其图案化、装饰化。脸谱图案大体上分为额头图,眉型图,眼眶图,鼻窝图,嘴叉图,嘴下图。一般脸谱的谱式是将眼睛、额头和两颊画成蝙蝠,蝴蝶或燕子的翅膀状,夸张表现嘴和鼻子,制造出所需的脸部效果。拿眉型图的绘制来说,可根据戏剧人物性格来设计出柳叶眉、螳螂眉、飞蛾眉、火焰眉、云纹眉、剑眉、宝刀眉、寿字眉等等形形色色的眉毛样式,这些眉毛,既有一定的生活依据,又在现实原形的基础上夸张化,使其充满浓郁的装饰趣味和形式美感。脸谱图案的设计往往是为了还原表现小说或评书所描述的人物,辅助塑造角色性格特征,增加人物角色的记忆点。如包拯清正廉洁,黑额头上有白月牙;赵匡胤的龙眉表示为真命天子;雷公脸谱中有一雷电纹等等。这些脸谱图案变化多端,极为丰富,具有较强的装饰性可趣味性。脸谱艺术非常讲究章法,将点、线、色、形有规律地组织成装饰性的图案造型,不同色彩、图案、描着方式构的变化组合形成脸谱谱式,大致可分为整脸、三块瓦脸、十字门脸、六分脸、碎脸、歪脸、象形脸等。三、京剧脸谱艺术表现手法对现代平面设计的意义现代平面设计艺术是视觉传达艺术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因为受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和新观念的介入,现代平面设计趋于多元化,因此产生了新的设计需求。基于京剧脸谱装饰性显得非常突出,具有相对独立的欣赏价值和审美意义,已广泛运用到现代平面设计上,远远超出了舞台应用的范围,出现在招贴设计、标志设计、服装设计领域中,展示了它较强的生命力。在现实设计中,可根据脸谱的艺术特征提炼出对现代平面设计有意义的元素加以创新,如提炼脸谱的色块进行抽象化,形成装饰性强且具有脸谱特征的图案运用到书籍装帧或服装设计上,具有传统艺术和现代气息交融的设计效果。根据脸谱图案提炼出丰富多变的脸谱图案,以线条概括,可运用到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标志设计中,它不仅仅要对传统脸谱进行引用,而且是对中国文化艺术精神的继承。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文化开始以这种更快更新的渠道传播,在设计领域中,计算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们在进行脸谱艺术设计时,可借助计算机将不同谱式的脸谱矢量化,如QQ表情那样,创新设计出一系列趣味性强的个性脸谱,用颜色、图案的组合塑造性格和表情状态,如整脸、三块瓦脸、十字门脸、六分脸、碎脸等都可作为性格识别标志。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是将脸谱文化融入到现代设计理念的一种方式,使脸谱艺术与现代设计接轨,了解这种传统文化的人也会更多。四、结束语目前,脸谱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还处在初级阶段,在一些平面设计作品中,几乎是一种对脸谱式样的简单搬用和脸谱尺寸的简单缩放,生搬硬套的痕迹随处可见,这样使得脸谱艺术在现代平面设计中丧失了时代个性。因此,对京剧脸谱艺术的研究意义与目的在于寻找脸谱艺术中色彩、图案、旋律等与现代平面设计元素的契合点,在此基础上将传统的脸谱文化揉进现代设计的观念里进行创新设计,使脸谱艺术在当今时代中更加鲜活,同时让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借助平面媒介得到真正的弘扬和继承。参考文献:[1]程宇宁.从京剧脸谱看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觉符号意义[J]. 湖南社会科学2004,(3)[2]焦继顺.京剧脸谱符号文化特点解析[J].四川戏剧 2007,(05)
传统戏曲文化在高校传播的价值论文
摘要 :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经历多个朝代的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高度艺术综合性和民族特色的戏剧。传统戏曲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笔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弘扬传统戏曲文化是每个中华儿女应担当起的重任,而高校则是传播戏曲文化非常重要的场所。通过青年大学生来对传统戏曲文化进行传承和弘扬,具有十分高的教育价值,而本文则主要对中华传统戏曲文化在高校传播的教育价值进行探讨。
关键词 :传统;戏曲文化;高校;传播;教育价值
中国传统戏曲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俨然已经发展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中的一朵奇葩,是世界上最古老且最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之一。高校是弘扬戏曲这个中华艺术之瑰宝的重要阵地。高校教育要认识到传统戏曲艺术传播的现实价值与意义,继承和发扬这门综合艺术,让大学生深入地感受戏曲艺术的魅力,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的水平,充分发挥传统戏曲文化在高校传播的教育价值。
中华传统戏曲文化的相关概述
中华民族的戏曲文化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戏曲文化起源于原始歌舞,具有“渊源早而形成迟”的特点。汉代时期就已经诞生了具有故事表演性和戏剧性的角抵戏《东海黄公》。在戏曲文化不断地发展过程中,唐代参军戏《踏摇娘》、北宋的宫廷杂剧《目连救母》等经典戏曲相继出现,直至北宋南渡之际,永嘉杂剧(温州杂剧)的出现才标志着戏曲艺术的真正成熟。中华传统戏曲拥有很高的国际地位,它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是中华民族的骄傲。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中华传统戏曲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豫剧、越剧、评剧、黄梅戏”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戏曲百花苑。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在传承文化,涵养道德,增强文化自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传统戏曲拥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艺术品位,这主要是因为传统戏曲具有程式化的特点。戏曲程式化是将各种源于生活的语言和动作等,通过艺术化的加工,提炼成具有舞台化的、定型化的,且具有一定规范性的技巧,具体为戏曲表演中的唱、念、做、打等。程式与生活密不可分,息息相关,是现实生活的总结和概括,也是对现实生活的虚化、艺术化,所以,程式化的语言具有观赏性,要比实际生活中的语言、动作更加优美,有内涵,有表现力。戏曲具有相当丰富的程式,而这程式主要分为两部分,即角色行当程式和表演动作程式。传统戏曲根据人物不同的特点,包括性别、年龄、性格、行业等,将戏曲舞台上的角色分为不同的行当。不同的行当对应不同的程式,在戏曲表演的各个方面都有不同的要求,表演方法也存在着不同的差异。中国传统戏曲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是脸谱。脸谱凭借着夸张而靓丽的色彩和线条,来突出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我们可以从脸谱中看出对人物的褒贬等评价,比如红脸代表了忠义宽厚,黑脸代表了正直严肃,黄脸代表了心计很深,绿脸代表了勇猛暴躁,白脸则代表奸诈多疑。
中华传统戏曲文化在高校传播的教育价值
1.中华传统戏曲文化在高校传播的艺术观赏价值
中国戏曲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中华传统戏曲文化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很多都是来自于生活中的语言、动作,然后再将这些语言、动作进行艺术加工,使得其符合舞台的表演要求。传统戏曲在舞台上的角色主要有生、旦、净、丑这四大行当,主要是根据人物的性别、年龄、性格、行业、地位等特点来划分的,不同的行当具有不同的表演风格,演员的手、眼、身、法、步的要求也不同,不同的运用构成舞台人物表演的群体,共同演绎纷繁多样的人间故事。中国戏曲文化博采众家之所长,衍变出唱腔、念白、身段、舞蹈、武打等各种表现手段。传统戏曲对于演员的要求比较严格,不但要求演员会唱念,还要求演员能做会打,必须要具有集百艺于一身的高超技艺,才能在舞台上成功塑造角色。中国传统戏曲就是靠演员的各种惟妙惟肖的表演展现戏曲艺术的魅力,使其具有极佳的观赏性。戏曲没有固定的、逼真的环境布置,时间和空间都比较自由灵活,应用完全虚拟的手法来展现。通过虚拟化的、程式化的表演,不仅为演员带来了更大的自由发挥的余地,也留给了观众更大的想象空间。在虚拟化和程式化的相互配合下,中国戏曲演绎出了极具文化韵味的形式之美。引导大学生对戏曲进行观赏,可以让大学生感受到这种形式之美,更好地发挥大学生的艺术想象力,让学生享受传统戏曲文化的美。
2.中华传统戏曲文化在高校传播的`审美教育价值
审美教育就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生活美来培养学生们正确的审美观,使其感受美、鉴赏美,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这种学习也可以带给大学生们美的享受。中国传统戏曲文化是中华民族最富有特色的文化形式,融合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艺术精华,集众家之所长,将歌、舞、剧等等表现形式融为一体,使得戏曲的表演更具有观赏性、艺术性。大学生们在观赏戏曲时能体会到民族艺术的博大精深,培养高尚的艺术趣味。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形式美赋予了艺术能够引起人们美感的形式,这种审美艺术教育主要是通过引起大学生的美感享受来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中国传统戏曲有着独特的形式美,这种形式美可以影响学生们的情感,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人格的自我完善和优化。
3.中华传统戏曲文化在高校传播的德育渗透价值
中华传统戏曲是感性的艺术,这种艺术可以深刻强烈地作用于人的意识,并且能够有效地发挥德育功能。中华传统戏曲具有优美动听的旋律、,活泼生动的唱词、丰富多变的唱腔、鲜活动人的舞台形象,能够感动学生,触动学生的情感,甚至震撼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们在欣赏戏曲艺术的同时,还可以去感受人生,感受真善美,有助于大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大学生可以通过欣赏戏曲作品来增长历史知识,了解更多悠久的中华历史文化,激发自身的民族自豪感。中华传统戏曲有很多都是以著名的历史事件为题材的,戏曲将历史题材进行艺术处理,通过特有的表演形式来展现。许多作品对当时的社会现实和生活场景有较深刻的把握,从凡俗中挖掘出了丰富的思想内涵,表现出了深刻的情感力量,塑造了栩栩如生的感人艺术形象,这些形象光彩照人,深入人心,表达了百姓喜、怒、哀、乐等丰富的情感。这些作品所蕴含的哲理,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和道德取向,学生们通过欣赏戏曲文化可以提高辨别力,认识真善美。
结语
将中华传统戏曲文化在高校学生中传播具有非常高的教育价值,高校引导学生欣赏和传播戏曲艺术,能够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能够培养大学生的艺术鉴赏力、道德情操等,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心,使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做出更多贡献。
参考文献:
[1]马惠琪.中华传统戏曲艺术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价值探究[J].知识经济,2017,(14):120,122.
[2]付炜炜.浅析中国高校的戏曲艺术教育[J].大舞台,2015,(8):186-187.
[3]蒋培培.戏曲艺术在高校人格教育中的价值与实践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3.
[4]熊伟.谈中华传统戏曲文化在高校传播的教育价值[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5):57-59.
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元素看现代设计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体现了中华民族自身所特有的精神内涵和表征文化。在当今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形势下,传统文化艺术元素变为视觉形象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中国绘画、书法、篆刻及传统图形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丰富了现代平面设计表现形式和表现语言,增强了现代艺术设计的感染力,体现了现代设计的历史厚重感的同时也体现了设计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彰显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融合时代特色,对提高现代平面设计的艺术价值起了重要作用。关键词:传统文化;艺术形式;视觉形象;现代设计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先辈在漫长的岁月中向往美好、追求光明而上下求索的精神沉淀,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生命线[1]。传统的文化价值对于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度来说是巨大的资源,不仅体现为一种历史怀旧情结、历史记忆和寻找可以安慰、表现和确认自身历史性的东西,而且也体现为一种传统的人文精神和价值体系及展示某种能够体现自我、民族和国家身份的文化形象。文化是设计理念产生之源泉,背离传统文化的设计必然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然而,单纯地拷贝或间接地挪用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又将丧失艺术的感染力。因此,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的关系,将传承民族文化与发展中国特色的现代设计有机地融合,使其在现代设计中更为广泛和深入的应用,是当今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一、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文思想的意向载体,它所追求的和谐、节制、朴素和含蓄的思想是与中国传统的人文、自然、哲学观一脉相承的,是基于儒、道、释三家互补交融、兼容并蓄观念的注解。中国传统文化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独特的智慧、意境和精神,印证着中华民族内在的积养、品行和操守。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广泛而丰富,如传统的哲学思想、古典文学、书画艺术、民间艺术、园林、建筑、音乐、戏剧、饮食、茶道等等[2]。这些都是中国当代设计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中国现代设计师中,有人由于缺少传统文化知识,面对庞杂的设计资源往往会不知所措,或张冠李戴,或随意发挥。下面就以利于感知的物质属性将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进行归类。(1)建筑:华表、庙宇、古塔、寺院、园林、民宅(四合院、窑洞等)、长城、天安门、牌坊、亭、檐、木雕、砖雕、石雕等。(2)生活用品:炊具、食器、灯具、雨具、计时器、货币、化妆用具、学习用品、服饰用品等。(3)生产用具:衡器、农具、运输工具、渔具、木制工具、制陶工具、冶炼工具、织绣工具等。(4)文娱用品:戏剧用品、体育用品、博弈用具、书法、印章、国画、宠物用具等。(5)民俗用品:荷包、门神、年画、剪纸、风筝、脸谱、对联、中国结、中秋月饼等。(6)宗教礼仪用品:神器、神像雕塑、壁画、祭祀用品、占卜用品等。(7)人格化的自然:昆仑山、五岳、长江、黄河、井、黄土地、五针松、竹子、牡丹、梅花、莲花、葫芦、寿桃、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等[3]。(8)其他:兵器、刑具等。传统文化元素的这些可视形象或是人类为了生产生活创造的用具和用品,或是因无知和恐惧制造的怪异物品,或是志趣把玩的用品,或是借物抒怀的自然景象……在历史长河中都渐渐演变成中国人精神特质的典型形象,把它们作为我们视觉传达的图形语言,有着极强的民族个性。因此,追寻中国传统文化印迹,从中寻找智慧的启迪,汲取丰富的营养,才能不断充实中国现代设计艺术宝库。二、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沉淀五千多年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犹如一座巨大的宝库为现代设计者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素材。(一)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1.中国画技法的再现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线条和墨色作为中国绘画的语言表现了我们民族绘画语言独有的审美特征。中国绘画的线条充分发挥了中国毛笔、水墨及宣纸的特性,具有丰富的笔墨技法变化趣味,具有东方特有艺术美感。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就是一个传统绘画技法与现代设计思想完美结合的经典设计。会徽中奥运五环蓝、黑、红、黄、绿的典型颜色组成五角星形状,以中国手工艺品的“盘长”方式环扣在一起,在表现元素上采用了中国绘画的笔迹,暗含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用绘画笔迹组成的“同心结”或“中国结”,寓意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团结、合作和交流[4]。中国绘画元素及其表现技法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丰富了现代平面设计的表现形式和表现语言,开拓了平面设计的创作思路。2.中国画意境的再现中国绘画艺术在美学上重于营造意境,意境一般从虚灵的空间即画中之无形处(留白处)产生。中国画的留白之虚与笔墨之实交相辉映,虚虚实实,相辅相成,使绘画作品达到通体皆灵的完美境界。在现代图形设计中,为了便于形象的传播,加深读者记忆,要求设计简洁、集中、概括又意味深长。中国传统艺术中空白、虚形的表现方式已体现在许多现代设计师的作品当中。陈幼坚设计的“前卫新形象设计公司”标志中运用了中国画的技法,让观者展开想象的翅膀:红色的圆使人想起冉冉升起的太阳,上部的“一”就是太阳上空的云彩。这种图形之间奇妙的组合,在全神贯注于一个物形的同时又能注意到之外的空白处,使观众全面领略图形所要传播的信息,是现代图形创意的亮点。艺术和设计是相通的,从中国画的空灵意境到图形设计的负空间、虚拟形,再到建筑设计的简约含蓄,看不出有什么本质的不同[5]。艺术家和设计师擅长于找出一个共同的着力点:把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内涵作用于现代设计,增强设计的艺术感染力,使之带有无尽的韵味和悠远的意境。正如王国维所说:“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随之矣”。(二)书法篆刻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1.书法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宗白华先生说:“中国书法是一种艺术,能表现人格,创造意境。不像其他民族的文字,停留在作为符号阶段,而是走上艺术美的方向,成为表达民族美感的工具,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和各具个性的视觉美感,并形成了完美的审美意识。”把书法融入到设计中,丰富了视觉表达语言,提高了文化品位,更符合千百年来形成的民族审美文化定式。书法能使简约的线条生成繁复丰富的气韵之美。这种美是书法艺术形式美的灵魂。而书法线条之间的抽象之美,通过用笔的急缓、润涩、顿挫,产生音乐般的律动,洋溢在字里行间,演绎出千变万化、千姿百态的视觉艺术形象。平面设计中有不少成功的作品正是借鉴了这种用笔和书体形态,才增添了设计作品诗一般的意境,较高的文化品位与民族特色,为平面设计注入了新的血液。靳埭强设计的招贴《山》、《云》、《风》就是中国书法元素在平面设计中应用与创新的一个成功范例。作者用浓、淡墨变化的字迹来组成整个画面的形式,采用空白的底色,精心安排了水墨的浓淡变化,而且匠心独运将其字融合了甲骨文、如意纹、书法。这组招贴设计,让观众强烈感到中国书法艺术的文化魅力[3]。2010年亚运会会徽设计以草书构成申亚城市“广州”二字,点线富于动感,传达了强烈的现代城市精神、人文精神和亚运精神。草书流畅飞动的艺术特征在这里得到充分发挥,使标志图案舒展、自由、活泼、灵动,体现了时代的节奏与动感。这件标志作品堪称运用汉字书法表现形式设计的成功之作。2.篆刻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篆刻艺术是中国传统的视觉形象语言,其外部特征与内在意蕴完美结合,显示了鲜明的民族特色,代表着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篆刻的艺术形式以其自身显著的特征,如:色彩、式样、造型、结构等。各元素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沉淀之后,成为现代平面设计艺术创作中的灵感源泉,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起着重要作用。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就是印章艺术在平面设计中运用较为成功的范列之一。这个设计之所以成功,其中最大的原因在于它体现了中国特色,寓现代于传统之中,“中国印”代表浓重、深厚的中国意蕴。印章本身的特性成为设计的一部分,它是一种诚信的象征与表现,与奥运精神相结合,体现了中国的独特文化,并恰如其分地象征着中国式的承诺。该标志图案通过单纯、简洁的图形语言,准确、生动地向人们传达出奥运信息,鲜明醒目,给人以深刻的中国印象。所以,把中国传统的文化引入到我们的设计中,使之自然融合,对提高现代设计的价值起着重要作用。(三)传统图形在现代设计中应用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文明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极具民族特色的图形。从原始时期的洞窟岩画起传统图形演变出多样又统一的格调,带有浓郁的东方民族特色。我们的传统图形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中形成的,它不仅仅是对日常生活的装饰,也绝不是一个简单的物质化、对象化的图示,在这些朴素的图形背后有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有着无形的宇宙观;有着更广阔、更生动的人生感悟[6]。比如吉祥图形,在我国明清以来是非常盛行的,“形必有意,意必吉祥”,百事如意以柏(百)、柿(事)、如意三种素材所组成,比喻事事称心如意;“和合二仙”源出于唐代人物,是我国传说中象征相爱的神,一持荷花一持宝盒,借荷(和)、盒(合)之形寓意象征合家团圆、婚姻美满之意。这一类还有寿星、连(莲)年有鱼、五子登科等等,这些都体现着中国农耕文明下的民生愿望,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庸思想的体现。再如太极图的格律是一种阴阳对立、相互转化的世界观、物质观,可概括为宇宙观[7]。它体现了道家哲学思想中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念,太极图的内敛、封闭轮回、平衡完满、和谐稳定的特征又使它可以延伸到如万字纹、回纹以及中国很多文化图形中。传统图形是借助于用一定的物象来表达一定的精神内涵与情感特征。对传统图形的应用并非拘泥于完整的形式沿袭,而是着眼于创新。将传统图形的深厚内涵和完美形式与现代设计理念结合起来达到“古为今用”,进而充分展现出独特的中国文化风采。例如,中国联通公司的标志,采用的就是源于佛教八宝中八吉祥之一的“盘长”的造型,盘长纹样的“同心结”,回环贯通的线条,象征着中国联通作为现代电信企业的井然有序、迅达畅通以及联通事业的无以穷尽,日久天长。上下相连的“心”,形象地展示了中国联通的通信、通心的服务宗旨,将永远为用户着想,与用户心连着心的服务理念。LOGO中的中国红,是蕴含着中国人几千年情结的颜色,代表热情、奔放、有活力。象征快乐与好运的红色增加了企业形象的亲和力并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与中国联通“创新、活力、时尚”的企业定位相吻合。水墨中的黑则是最具包容与凝聚力的颜色,是高贵与稳重的象征,红色和黑色搭配具有稳定、和谐与张力的视觉美感。水墨黑字体中中国红的双“i”是点睛之笔,既像两个人在随时随地沟通,体现了“让一切自由连通”的品牌精神,又在竖式组合中巧妙地构成了吉祥穗造型,强化了联通在客户心中吉祥的形象。这种吉祥寓意的完美使用,使得该设计不仅增加了企业的亲和力,更增添了丰富的文化气息。中国传统图形追求和谐、节制、朴素和委婉的思想与中国传统的人文自然观、哲学观一脉相承,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思想内涵和文化趣味。向往艺术生活,讲究内敛恬静,平淡天真的境界,正是传统图形被关注的重要原因之一。传统图形中蕴含的人文情趣、精神关怀使现代设计的意蕴不仅仅停留在物态设计上,而是更多地指向人与人之间递关怀的主题。三、对传统文化艺术元素现代再设的思考 对传统文化艺术元素的现代再设计应是一种现代化的转型,而决不应是生硬地照搬,简单的挪用或是随心所欲的组合。我们一方面要提高自身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水平,另一方面要结合现代设计语言、现代设计概念,从传统元素中取其形态然后再利用现代构成手段如打散、切割、错位、变异等方法,将这些提取的造型元素再进行新的设计重组,这样设计出来的作品不仅能够保留传统艺术的韵而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导致设计势必要配合当今简约生活原则及时代风尚潮流,倾向简约的个性。我们可把一些繁杂、细腻的中国传统艺术,根据需要,保留图形的韵味予以简化创新,融入于代设计。中国人民银行的标志设计即是成功的一例。设计师以春秋战国时的货币之一———布币与汉字“人”为造型元素,标志基本形态为向心式的稳定三角形。三个布币向心组合形成基本形与中心负形均为人”字,众多的“人”就有了“人民”的意义该造型动静结合、方中寓圆、简洁大方。传统文化艺术元素的再设计要有新意、有现代感,还必须在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传统艺术元素的神韵提炼出来,重新与现代形态相结合,以新的视觉形象彰显一个民族的创新活力[8]。中国典型的传统图式———太极图以S形的骨式结构体现了对立统一、永恒运动、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的意象。根据这个意象设计出的凤凰卫视中文台台标,文化底蕴深厚,体现了现代媒体的特色。借凤与凰的吉祥安康寓意,预示东西方文化,传统与现代文化的历史性整合重组。图形简洁凝练,极富动感。凤尾和凰尾突出开放的特点,表现出凤凰卫视“开拓新视野,传播新感受,记录新生活,创造新文化”的理念。四、结束语在现代设计作品中,往往存在着对传统文化所产生的一种亲近中的陌生,亲近是由于传统文化中历史的积淀引发的,而陌生则是由于缺乏时代的印记产生的。因此,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元素的运用一定要把握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结合现代的审美情趣和社会文化状况,对传统文化艺术元素进行消化吸收和深层次的再设计,使其既不失民族传统性,又不乏现代设计的时代感。设计主体也只有在深入领悟传统的艺术精神、充分认识来自现代西方的各种设计思潮的基础上,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寻找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才能打造出民族的、符合新时代的、同时又能够为国际社会所认同的现代设计。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元素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流传久远。在现代设计中运用传统元素为平面设计的符号,表明中国的现代设计在往民族化的方向上发展。这不是一种表面上的搬用与模仿,也不是停留在对“形”的简单的挪用和堆砌上,而必须对其中的观念性意义、文化内涵予以领悟和把握,同时吸收现代设计理念,适应现代审美习惯,扩展设计思维空间,在造型、表现手法、精神内涵等方面对传统文化艺术元素加以改造、提炼、运用与创新,形成特有的、民族化的设计艺术,做到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参考文献:[1] 唐德阳.中国文化的源流[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1994:16.[2] 李学英,舒彤.中国传统图形赏析[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1994:16.[3] 杭间,何洁,靳棣强.岁寒三友[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4] 赵炬宇,赵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平面设计[J].艺术探索,2006,20(4):84-85.[5] 柳燕子.含蓄的力量———由中国传统艺术表现形式谈现代设计[J].咸宁学院学报,2005,25(2):137-138.[6] 顾林,龚继先.中国民间艺术[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18.[7] 张蓉,韩鹏杰,陆卫明.中国文化的艺术精神[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4.[8] 殷玲玲.谈传统图形在现代设计中的表现[D].苏州:苏州大学,2007.
“民间艺术”是艺术领域中的一项分类,依照字面上来看就是“某某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冠上“民间”字样,显然是要与所谓的“宫廷艺术”与“贵族艺术”等有所区隔。不过姑且不论“民间艺术”的领域有多广,其基本架构“某某艺术”的重点在于“艺术”,因此我们有必要先了解有关于艺术的含意。《辞海》(台湾中华书局)中有如下的定义:“艺术”(Art)一、广义:凡含技巧与思虑之活动及其制作,如机械、工匠、建筑、房屋之类,皆称艺术;义与技术相当。二、狭义:指含美的价值之活动,或其活动之产物;意义与美术(fine art)同。可见艺术是指学问与技术而言,也可谓是“巧艺”或“工艺”。这可从周朝的六种技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以及《周礼》郑氏注国学基本丛书中有关“百工”的记事,得知艺术本来的意义就是指“工艺”,而我们从古书中可以归纳出以下之定义:1. 工艺是指生活所必备的知识。2. 工艺是指人类制作生活用具之事。3. 工艺是指考虑材料与加工技术以人工的方式制作器物之事。4. 工艺是指熟练精巧的技术。由以上所列对于艺术的定义,再冠上「民间」而成「民间艺术」,就不难理解「民间艺术」其实就是「民间工艺」,而有别于「贵族工艺」、「机械工艺」、「产业工艺」、「美术工艺」、「现代工艺」等艺术领域。举凡在民间形成、发展并广为流传的各种通俗的传统艺术以及具有民间色彩的技术与艺能,例如传统工艺、戏曲、舞蹈、音乐、雕塑、编织、中国结、剪刻、木偶、魔术、杂技、原住民文化……等等,都属于民间艺术。“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称谓。中国皮影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颗精巧的明珠。皮影戏是让观众通过白色布幕,观看一种平面偶人表演的灯影来达到艺术效果的戏剧形式;而皮影戏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场面道具景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皮影戏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它的演出装备轻便,唱腔丰富优美,表演精彩动人。千百年耒,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所以流传甚广。不仅如此,皮影戏还对国内外文化艺术的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有不少新的地方戏曲剧种,就是从各路皮影戏唱腔中派生出来的。中国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原理,以及皮影戏的表演艺术手段,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也都起过先导作用。西方世界从十八世纪的歌德到后来的卓别林等世界文化名人,对中国皮影戏艺术都曾给予过高度的评价。建国后,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也曾多次以皮影戏来招待国内外宾客。然而,皮影戏艺术在遭遇“文革”劫难之后,濒危的处境至今未能扭转。至于皮影戏中人物、景物的造型与制作,却又是属于我国的民间美术范畴。它的艺术风格,在民族艺苑里也是独树一帜。它为了适应皮影戏的幕影表现形式,采取了抽象与写实相结合的手法,对人物及场面景物进行了大胆的平面化、艺术化、卡通化、戏曲化的综合处理。其脸谱与服饰造型生动而形象,夸张而幽默。或纯朴而粗犷,或细腻而浪漫。再加上雕功之流畅,着色之艳丽,通体透剔和四肢灵活的工艺制作效果,着实能使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皮影人制品(简称影人)不只是用于皮影戏的演出,而且每个人都可以用双手耍玩娱乐,还可以置于窗前或白墙之上,作为室内艺术装饰。由于皮影造型古朴典雅,民族气味浓厚,既具有艺术欣赏性又有收藏价值,所以国内外很多博物馆、收藏家、艺术工作者和皮影爱好者都藏有中国皮影。在国际交往中,也常有国人以中国皮影为上等礼品赠与国际友人。中国剪纸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据考证,从商代开始就有人用金银箔、皮革或丝织品进行镂空刻花制作装饰品,后来在公元 105 年,蔡伦改进和推广前人的经验开始大量造纸,这种镂花形式因找到了更易普及的材料从而诞生为现在的剪纸艺术。风筝风筝起源于中国,是目前世界风筝界一致公认的结论。中国最早的风筝是由古代的科学家墨翟制造的,早期风筝主要是用在军事方面的,从晚唐开始逐渐被当成玩具使用,现在中国的风筝一部分还出口日本、朝鲜、欧洲等国家。剪纸剪纸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大约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见、适应面广而普遍受欢迎;更因它最适合农村妇女闲暇制作,既可作实用物,又可美化生活。全国各地都能见到剪纸,甚至形成了不同地方风格流派。剪纸不仅表现了群众的审美爱好,并含蕴着民族的社会深层心理,也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民艺之一,其造型特点尤其值得研究。现在已发现的最早剪纸实物是南北朝墓葬中的动物花卉团花,学者们则认为可推溯到汉唐妇女使用金银箔剪成方胜贴在鬓角为饰的风俗,而虽已找到蔡伦以前的东汉纸张实物,严格意义上的剪纸恐不会早于汉朝。早期的剪纸大约跟道家祀神招魂祭灵有关,例如杜甫诗中就有“暖汤濯我足,剪纸招我魂”的明确记载。今日苗族仍有年节剪鬼神之形贴于牛栏或门上的巫术习俗。在过去,人们经常用纸做成形态各异的物像和人像,与死者一起下葬或葬礼上燃烧,这一习俗在中国境外有时仍可见到。剪纸艺术一般都有象征意义,此外剪纸还被用作祭祀祖先和神仙所用供品的装饰物。现在,剪纸更多地是用于装饰。剪纸可用于点缀墙壁、门窗、房柱、镜子、灯和灯笼等,也可为礼品作点缀之用,甚至剪纸本身也可作为礼物赠送他人。人们以前还常把剪纸作绣花和喷漆艺术的模型。熟练的民间艺人只打腹稿就直接用剪刀把纸剪成图形,专业艺人则有用刻刀在蜡板上制作者,称“刻纸”。经起稿、剪刻、粘贴、揭离、修整而成,可以一次刻透多层纸,而提高产量。剪纸因材料单薄,多用满幅铺排匀称而物像互相串连的平面构图法,形象多富装饰性,避免大块黑白,用精致花纹点缀装饰主体人物。聪明的艺人在表现“猫捕鼠”时竟创造出“鼠在透明猫腹”的奇特效果,天真烂漫的风格十分耐人寻味。平面重叠铺陈的手法不仅造成浓烈的民族风味,并且扩大了画面的容量、提高了剪纸的表现力。绝大多数剪纸都并不追求严格写实,而是群众心目中的意象的表现,例如陕西剪纸的牛,把牛身上的漩毛做极度夸张而成为牛身上的装饰花纹,既增添了视觉的动感变化,又加强了形式美感。春节习俗:舞狮子围绕着春节,几千年来形成了许多风俗习惯。有些习俗,如接神、敬天等,带有迷信色彩。随着人们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已逐渐被淘汰了,有的习俗,赋予了新的内容,如燃放鞭炮、张贴春联和年画、耍龙灯、舞狮等等,迄今仍广为盛行。舞狮子每当“爆竹一声除旧岁”时,在我国广阔的土地上,传统的舞狮活动就伴随着送暖的春风和欢乐的锣鼓,出现在城镇和农村。为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欢乐气氛。舞狮是我国一项传统的民间体育活动,起源于南北朝时代。据传,宋文帝元嘉二十三年(公元466年)五月,宋朝交州刺史擅和之奉命伐林邑,林邑王范阳还使用了象军参战。这支象军由于士兵持着长矛骑在又高又大的象背上,所以使仅仅拥有短兵器的敌方,连接近它都很困难,宋军的士兵开始吃了大亏。后来,先锋官振武将军宗悫想了个办法。他说,百兽都害怕狮子,大象大概也不会例外。于是,连夜用面、麻等做成了许多假狮子,涂上五颜六色,又特别张大了嘴巴。每一个“狮子”由两个战士披架着,隐伏草丛中。他还在预定的战场周围,挖了不少又深又大的陷阱。敌方驱象军来攻,宗悫用弓放出了假狮子,这种“雄狮”一个个翻动着斗大的血口,张牙舞爪直奔大象。大象吓得掉头乱窜,宗悫又乘机指挥士兵万弩齐放,受惊的大象顿时没命地向四处奔跑,不少跌到陷井里,人和象俱被活捉。……从此,舞狮首先在军队中流行,然后传到民间。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西凉使》中就有“假面胡人假面狮,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起毛衣摆双耳……”。可见,在唐代已有类似现代的狮子舞了。为什么在春节期间人们喜欢舞狮子呢?据说,明朝初年,广东佛山地区出现了一头怪兽,每逢年岁将尽,则在佛山郊区出现,到处糟踏庄稼,残害人畜,乡农不胜其苦人们就把竹篦扎成若干头狮子模型,并涂上各种斑驳的颜色,事前布置好,当怪兽出现时,锣鼓齐鸣,群狮奋舞,一齐朝着那头怪兽进发,那怪兽惊恐万状,掉头就跑,尔后,当地乡民认为狮子有驱邪镇妖之功,有吉祥之兆。于是,每年春节打锣鼓,挨家挨户,舞狮拜年,以示消穴除害,预报吉祥之意。舞狮子,除春节外,在喜庆的日子里,也常以舞狮助兴。民间一般舞狮由两人合作扮一头大狮子(有的地区称太狮),一人扮作一头小狮子(有的地区称少狮),另一人扮武士,手拿绣球作引导,并先开拳踢打,以诱引狮子起舞。狮子随着鼓点的快、慢、轻、重,忽而翘首仰视,忽而回头低顾,忽而回首匍伏,忽而摇头摆尾,千姿百态,妙趣横生,在模仿动作上,有舐毛、擦脚、搔头、洗耳、朝拜、翻滚等动作;在技巧上,有上楼台、过天桥、跨三山、出洞、下山、滚球、吐球和采青等。竹马,一般是用竹皮或者竹篾扎起骨架,外面用纸裱糊,再经过彩绘而成。竹马分为前后两半,系于表演者的腰部,使表演者如骑马状。山西晋城市的阳城县,则是用中式大裆裤填满于草,一头作马首,一头作马尾,白裤腰是表演者的坐骑部位,外加马头,人称之为“裤马”。跑竹马,一般在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闹“红火”时活动于广场或街头巷尾。山西省各地参加跑竹马表演的人数不等,活动形式也有一定程度的不同。中国民间艺术剪纸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根据考古其历史可追朔到公元六世纪,甚至更早。在过去,人们经常用纸做成形态各异的物像和人像,与死者一起下葬或葬礼上燃烧,还被用作祭祀祖先和神仙所用供品的装饰物。现在,剪纸更多地是用于装饰,也可为礼品作点缀之用,甚至剪纸本身也可作为礼物赠送他人。剪纸不是用机器而是由手工做成的,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剪刀剪和刀剪。顾名思义,剪刀剪是借助于剪刀,剪完后再把几张(一般不超过8张剪纸粘贴起来,最后再用锋利的剪刀对图案进行加工。刀剪则是先把纸张折成数叠,放在由灰和动物脂肪组成的松软的混和体上,然后用小刀慢慢刻划。剪纸艺人一般是竖直握刀,根据一定的模型将纸加工成所要的图案。和剪刀相比,刀剪的一个优势就是一次可以加工成多个剪纸图案。剪纸作为一门民间艺术,在中国各地广为流传,其中又以蔚县剪纸最为著名。蔚县剪纸,有悠久的历史。蔚县剪纸的特点,主要集中在“三分刀工七分染”上。它的工艺流程别具一格,第一步是“熏样”,即把原纸样或设计的草图,帖在一张白纸上,然后点燃蜡烛进行烟熏,使其在白纸上留下一个清晰“黑样”。现在这道工艺人们已采用晒图的方法。第二步是“闷”,就是将刻窗花用的宣纸剪成将要刻制的画幅大小,因为剪纸层数一般是三十到五十为宜,所以要用水淋湿,用手压实,使之形成一个整体,以待刻制。第三步是刻制。蔚县由剪纸剪刀换成刻刀,其优点不仅在于生产的数量多,更主要的是,刻刀能更好的发挥艺人的艺术思想,刻起来随心所欲,花样翻新。在艺人的手上,刻刀灵活得象笔一样。刻刀有单刀、三角刀、圆口刀之分。刻制时以阴刻为主,兼有阳刻或阴阳结合的方法,使得作品玲珑剔透,层次分明。第四步是着色,艺人们的行话叫点染。点染所用的颜色要事先用酒调合,因为剪纸的原料是宣纸,用酒调色可以使色彩浸润而不渗透,色彩效果极佳。回答者: 我可心碌碌 - 二级 2009-12-28 20:01检举 中国民间艺术剪纸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根据考古其历史可追朔到公元六世纪,甚至更早。在过去,人们经常用纸做成形态各异的物像和人像,与死者一起下葬或葬礼上燃烧,还被用作祭祀祖先和神仙所用供品的装饰物。现在,剪纸更多地是用于装饰,也可为礼品作点缀之用,甚至剪纸本身也可作为礼物赠送他人。剪纸不是用机器而是由手工做成的,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剪刀剪和刀剪。顾名思义,剪刀剪是借助于剪刀,剪完后再把几张(一般不超过8张剪纸粘贴起来,最后再用锋利的剪刀对图案进行加工。刀剪则是先把纸张折成数叠,放在由灰和动物脂肪组成的松软的混和体上,然后用小刀慢慢刻划。剪纸艺人一般是竖直握刀,根据一定的模型将纸加工成所要的图案。和剪刀相比,刀剪的一个优势就是一次可以加工成多个剪纸图案。剪纸作为一门民间艺术,在中国各地广为流传,其中又以蔚县剪纸最为著名。蔚县剪纸,有悠久的历史。蔚县剪纸的特点,主要集中在“三分刀工七分染”上。它的工艺流程别具一格,第一步是“熏样”,即把原纸样或设计的草图,帖在一张白纸上,然后点燃蜡烛进行烟熏,使其在白纸上留下一个清晰“黑样”。
京剧脸谱的艺术特征及其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摘要:京剧脸谱是京剧人物角色的面部绘画,具有较强的装饰性和形式美感。中国的脸谱艺术设计又承袭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来源于现实生活却是对现实生活的夸张表现。了解京剧脸谱的审美特征和表现手法,从艺术造型和内在精神上探索脸谱元素对平面设计的意义和启迪。关键词:戏曲文化;脸谱艺术;现代平面设计一、京剧脸谱的发展历史和文化内涵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众多的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中,有一种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于一体的舞台艺术——中国戏曲。京剧,又称“皮黄”,是中国戏曲中的一种,它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时有“国剧”之称。所谓戏曲脸谱是指戏曲人物角色行当中“净”行的面部绘画。京剧脸谱吸收了微、汉、昆、戈、梆等古老剧种脸谱的长处,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比较完整的脸谱系列,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京剧脸谱从戏剧的角度来讲,它是性格化的:即通过脸谱的造型和颜色、图案,开宗明义地告诉欣赏者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和道德伦理特征。从美术的角度来看,它是图案式的:在色彩上,脸谱有其特有的色彩体系,对色彩运用有一定内容和含义;在图案上,它丰富多变,大体上分为额头图,眉型图,眼眶图,鼻窝图,嘴叉图,嘴下图,每个部位的图案变化多端,有规律而无定论;在描绘着色方式上有揉,勾,抹,破四种基本类型。不同色彩、图案、描着方式构的变化组合形成脸谱谱式,大致可分为整脸、三块瓦脸、十字门脸、六分脸、碎脸、歪脸、象形脸等。本论文主要从京剧脸谱的美术角度对其进行研究。二、京剧脸谱的艺术特征(一)脸谱色彩京剧脸谱是戏曲脸谱中用色最多的剧种,它的色彩运用十分讲究,用不同的颜色搭配以求美观,同时塑造戏曲人物性格特征,所以色彩在脸谱中不仅有视觉的愉悦之情,也有精神上的传达之意。人物脸谱的色彩最初只有红、黑、白三种,为了明确表现戏剧人物的性格,又在原有的三色上衍生出黄、蓝、紫、绿、金、银等,这些色彩将写实与象征融合在一起,显示人物的精神面貌。一张脸谱中用色众多,一般以一种颜色为主色,它是角色性格和品质的标识,其余颜色为辅助色,起到装饰效果。中国人自古有着红色情结,传统观念中与喜庆、温暖、冲动联系起来,它在脸谱艺术中象征忠义、耿直、有血性,积极热诚,红脸角色一般为赤胆忠心、忠勇正直的人,典型代表有关羽、黄盖。黑色带给人的心理感受是神秘和危险,被人认为是一种消极而沉重的色彩,充满不可知和不确定性,它代表性格严肃,不苟言笑,如包公。白色象征阴险疑诈,树立反面形象,如曹操。其余色彩在脸谱艺术中都有自己的性格特征,如蓝色喻意刚强骁勇,桀骜不驯;紫色表现肃穆稳重,富有正义感;绿色表现勇猛、莽撞;黄色暗示凶狠残暴;金银两色象征威武庄严,表现神仙一类角色。(二)脸谱描着方式脸谱描绘着色方式分为:揉,勾,抹,破四种基本类型。不同的描着方式产生不同的脸谱效果,恰当选用有助于戏曲人物性格的塑造。揉脸是用手指将颜色揉满面部,整色为主,概括出眼目口鼻的轮廓,再加重五官纹理实现。这种描着方式给人带来凝重威武的感觉,是一种十分古老的描染手段。它像真性高,大多是还原小说、评书所描述的人物,如《三国演义》中关羽所揉的红脸。勾脸是指先用毛笔勾画眉目面纹,绘出各种图案后填充色彩,这种方式变化性大,可以让脸谱看上去色彩斑斓、内容丰富,贴金敷银后更显五光十色、华丽无比,如《西游记•金钱豹》中的金钱豹。抹脸是用毛笔蘸白粉或浅色颜料把脸涂抹成白色,可以是整张脸也可是局部,以涂粉于面来表示不以真面目示人,突出奸诈狡猾之性,是一种饰伪性脸谱,又称粉脸,如《三国演义》的奸雄曹操。破脸是用揉、勾、抹得描着方式绘出左右图形不对称的脸谱,形容面貌丑陋或性格反面,是一种以贬意为主的脸谱。(三)脸谱图案脸谱图案非常丰富,大多都取形于现实生活中的某物象,然后加以夸张表现,使其图案化、装饰化。脸谱图案大体上分为额头图,眉型图,眼眶图,鼻窝图,嘴叉图,嘴下图。一般脸谱的谱式是将眼睛、额头和两颊画成蝙蝠,蝴蝶或燕子的翅膀状,夸张表现嘴和鼻子,制造出所需的脸部效果。拿眉型图的绘制来说,可根据戏剧人物性格来设计出柳叶眉、螳螂眉、飞蛾眉、火焰眉、云纹眉、剑眉、宝刀眉、寿字眉等等形形色色的眉毛样式,这些眉毛,既有一定的生活依据,又在现实原形的基础上夸张化,使其充满浓郁的装饰趣味和形式美感。脸谱图案的设计往往是为了还原表现小说或评书所描述的人物,辅助塑造角色性格特征,增加人物角色的记忆点。如包拯清正廉洁,黑额头上有白月牙;赵匡胤的龙眉表示为真命天子;雷公脸谱中有一雷电纹等等。这些脸谱图案变化多端,极为丰富,具有较强的装饰性可趣味性。脸谱艺术非常讲究章法,将点、线、色、形有规律地组织成装饰性的图案造型,不同色彩、图案、描着方式构的变化组合形成脸谱谱式,大致可分为整脸、三块瓦脸、十字门脸、六分脸、碎脸、歪脸、象形脸等。三、京剧脸谱艺术表现手法对现代平面设计的意义现代平面设计艺术是视觉传达艺术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因为受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和新观念的介入,现代平面设计趋于多元化,因此产生了新的设计需求。基于京剧脸谱装饰性显得非常突出,具有相对独立的欣赏价值和审美意义,已广泛运用到现代平面设计上,远远超出了舞台应用的范围,出现在招贴设计、标志设计、服装设计领域中,展示了它较强的生命力。在现实设计中,可根据脸谱的艺术特征提炼出对现代平面设计有意义的元素加以创新,如提炼脸谱的色块进行抽象化,形成装饰性强且具有脸谱特征的图案运用到书籍装帧或服装设计上,具有传统艺术和现代气息交融的设计效果。根据脸谱图案提炼出丰富多变的脸谱图案,以线条概括,可运用到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标志设计中,它不仅仅要对传统脸谱进行引用,而且是对中国文化艺术精神的继承。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文化开始以这种更快更新的渠道传播,在设计领域中,计算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们在进行脸谱艺术设计时,可借助计算机将不同谱式的脸谱矢量化,如QQ表情那样,创新设计出一系列趣味性强的个性脸谱,用颜色、图案的组合塑造性格和表情状态,如整脸、三块瓦脸、十字门脸、六分脸、碎脸等都可作为性格识别标志。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是将脸谱文化融入到现代设计理念的一种方式,使脸谱艺术与现代设计接轨,了解这种传统文化的人也会更多。四、结束语目前,脸谱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还处在初级阶段,在一些平面设计作品中,几乎是一种对脸谱式样的简单搬用和脸谱尺寸的简单缩放,生搬硬套的痕迹随处可见,这样使得脸谱艺术在现代平面设计中丧失了时代个性。因此,对京剧脸谱艺术的研究意义与目的在于寻找脸谱艺术中色彩、图案、旋律等与现代平面设计元素的契合点,在此基础上将传统的脸谱文化揉进现代设计的观念里进行创新设计,使脸谱艺术在当今时代中更加鲜活,同时让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借助平面媒介得到真正的弘扬和继承。参考文献:[1]程宇宁.从京剧脸谱看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觉符号意义[J]. 湖南社会科学2004,(3)[2]焦继顺.京剧脸谱符号文化特点解析[J].四川戏剧 2007,(05)
一 跪求一篇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毕业论文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球高人指点 一篇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毕业论文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偶在写的时候,都是有人指导的,你可以去找客服帮您一下。我知道一家,他们的文章不错,免费指导您写作,也会为您推荐优秀资料.加为好友就行 :四 九 三 零 九 二 五 二 四 二 人物形象设计的毕业论文怎么写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我的衣柜里不知道怎么的全是咖啡色系的衣服,不知道怎么改变风格……”“你平时穿衣服一定很谨慎怕出错,选一些粉色系的衣服来穿,会和你的肤色很配,你的脸型适合把头发烫一下……”时下,形象包装已不是明星们的专利了,越来越多的人对自身形象重视起来。年底,随着应酬的增多,很多职场女性开始摒弃自己“瞎折腾”的麻 烦,一种更时尚的做法是,直接找个私人的形象设计师为自己量身打造,而被称为“塑造美丽的魔术师”的时尚职业———形象设计师也正逐渐成为新的热门职业。 形象设计师很“烫手” “形象设计”这个词最早频频出现于有关明星的新闻里———某某明星的形象设计师,为其设计了什么什么新形象等等。作为一门新职业,形象设计师直到今年下半年才被正名,今年8月,由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首批9个职业里,就有“形象设计师”。 形象设计师是一种全新的职业,但是这种职业早已经在大众的需求下应运而生了。对此,白虹形象设计事务所的白虹表示,最早的形象设计师来自影楼的化妆师,当人们不再满足局限于脸部的造型时,就应运而生了形象设计师的概念。形象设计不再是人们印象中只有明星们才享受得起的待遇,越来越多的普通人走进形象设计室,为自己装点门面。 随着不同交际应酬场合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找属于自己的私人形象设计师来为自己做系列的“包装”服务,包括选择最合适的发型和妆容;甚至连坐姿、礼仪都会帮其一一调整。 作为一种新职业,形象设计师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追捧。今年年初,作为杭州首家推出个人形象设计服务的白虹形象设计事务所,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就有100多位尝试了这种全新的服务。白虹认为,明年,个人形象设计的需求将会以无法预料的规模扩张。形象设计师一时间也从生僻变得十分烫手。 目前,形象设计业务不光是面对个人,也有相当的订单来自于团体客户。很多企业的整体形象,已经从由办公室商量商量,改由交给专业人员设计。 9成以上人不认识自己 是不是总觉得自己的衣着风格一成不变?改变风格又觉得别扭而不认识自己?多数职场人,都会出现这样的疑虑,对此,白虹语出惊人,“大多数人并不了解自己,不知道适合自己的衣着打扮风格,而这个比例达到了95%以上。”由于社会环境等各种原因,多数人都是以惯性在打扮自己,因此,改变风格成为不少人接受个人形象设计服务的一大动因。白虹表示,高层次人才成为最早尝试形象设计的主要阵营,包括大学教师、医生等在内。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客户要重新做形象定位?白虹表示,这个人群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己对外形怀疑,不自信,某些方面有挫败感。另一类则是一直很顺利而优越,但是那种惯性让她们对一成不变的生活产生厌倦。而形象设计师就好比是用一种旁观者的眼光找到属于客户真正的风格定位,让客户“找回自己”。 不是化个妆那么简单 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国内还没有专门的形象设计师专业,因此,很多形象设计师都是从化妆师转型而来,这使得大众把形象设计师的概念狭义地理解成造型师。事实上,外形的改变只是一个部分,而形象设计师他们不光改变客户的衣着外表,更致力于利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对客户进行由内而外的全方位改变。 根据客户需求的不同,形象设计师的概念也在慢慢延伸。12月底一本形象设计专著《你的形象价值百万》问世,该书的作者———加拿大籍华人英格丽·张也把形象设计的概念做了详细的延伸。拥有3个硕士学位的英格丽·张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一个好的形象设计师应该是一个杂家,服饰只是治标之术,惟有整体性的形象设计,才能将一个人由内而外地改变,并成为长久拥有的才智。这其中要求色彩学、心理学等等方面都有所了解,而绝非化个妆那么简单。 对此,白虹认为,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形象设计师也提供着不同的服务,比如普通客户往往期望速成形象设计,以一个整洁的外表,给社交对象以良好的印象。而对于已经在社会上取得一定成绩的人而言,他们需要的是质的改变。 月薪上万不是梦想 一个真正的好的形象设计师,需要对色彩学、心理学等等方面都有所了解,高端形象设计师需要相当程度的专业技能和人生积淀,这门新兴职业的门槛显得很高。据统计,目前国内从事造型、美容美发的从业者已经超过了1000万,而对综合素质要求很高的形象设计师则寥寥无几。 据业内人士透露,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形象设计师较多,但是在上海,真正能划分到形象设计师范畴的也只不过几十人,高门槛把不少人拦在门外的同时,也促使形象设计师成为很多人梦寐以求的“金领”职业。据了解,在香港,名气一般的形象设计师的收入是按天来算,好的可以达到上万港币一天,而在国内,形象设计一般千元左右起,月薪上万不是梦想。 如果希望成为一名形象设计师,需要先去专门的学校进修,学习有关理论知识,并取得证书。对此,白虹介绍,形象设计师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都属于“深加工”型的锻造工作,而非从零开始培养新人。也就是说,要做一个优秀的形象设计师,需要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理论基础,目前,化妆师和一些礼仪教师转行做形象设计的人不少,不过前者因为有实际的操作经验,显得更加容易上手。此外,从业群体还需要接受诸如“绘图”、“色彩”、“心理”、“沟通学”等许多专业课程。这些都将帮助从业人员及早地熟悉业务并融入到工作中去。 给你一篇,你参考一下 三 什么武汉格瑞诗形象设计人物形象设计毕业论文演讲稿 详细 形像设计,毕业论文,形象设计,武汉格瑞,论文吧 什么?武汉格瑞诗形象设计人物形象设计毕业论文演讲稿人文,科技,教育,建筑,合同,项目,工程,方案,设计,研究,探讨欢迎来主页挑选精品文档,管理,营销,职责,规划,策划,方案,管理,策划,方案管理,理财,策划方案,英语,GRE,手册,建筑之类,本人集中搜集有关各种各类的宏观经济-企业管理-企业战略-企业文化-人力资源-营销策划-公司理财-物流采购-生产质量-能力素质-成功激励-知识信息-国企改革-民营经济-案例报告-管理工具-管理表格-管理制度-地产管理-酒店管理-服装行业-成功创业-表格大全-土木工程-培训大全-商铺店铺-绩效考核-质量管理-成本管理-策划大全-制度大全-素材下载-合同大全-行业资料-范文大全-组织结构-建筑图纸-组织设计-生活休闲-流程管理-模具数控等等资料下载的,希望大家喜欢,希望大家收藏,下载 什么?武汉格瑞诗形象设计人物形象设计毕业论文演讲稿 四 《人物形象设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毕业论文3000字左右 人物形象设计在生活中的应用 这个关于这个,还算不怎么 难的,具体还算可以的 五 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毕业自我鉴定怎么写 一个大纲哦。供参考。你可以根据需要缩减 自我鉴定 一、学习情况概述、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和取得的成绩(详细写哦) 二、思想认识、学习纪律的遵守等 三、存在的问题和努力方向 我将在以后,继续努力,不断提高 六 人物形象设计毕业论文 有这样的网站。 七 跪求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是要在老师指导下写作的。 找范文可以进网络文库,找资料到图书馆数据库中。 八 人物形象设计的毕业论文怎么写 王熙凤与郝思嘉人物形象比较 目录 摘要I AbstractII 绪论1 一、 美丽躯壳下丑陋的灵魂2 (一)美丽的外表2 (二)丑陋的灵魂3 二、 王熙凤和郝思嘉的大胆泼辣、精明能干及柔美与温情5 (一)大胆泼辣、精明能干、争强好胜的女强人王熙凤和郝思嘉5 (二)性格柔美与温情的王熙凤和郝思嘉7 三、 金钱的女儿也有精神追求8 四、 王熙凤和郝思嘉的女性意识和局限性10 五、 造成两位女主人公性格多样性的原因12 (一)她们性格多样性的形成跟当时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12 (二)家庭对她们的影响12 (三)当时传统的社会观念也是形成她们性格多样性的原因之一13 (四)各种教条的束缚是形成她们性格多样性的重要因素14 (五)她们性格多样性的形成与自身的性格也有很大关系15 结论17 参考文献18 附录19 致谢20 本文档是会员文档,如果你是会员,请登陆。如果不是会员请注册。 ∷下载地址∷ ∷相关文档∷ 下载地址1 // 九 人物形象设计专业论文谁会写啊 先看看,可能对你有帮助: 时下大学生求职“包装”可谓奇招百出,花样翻新。应聘前制作豪华精美简历,男生去美容院祛痘、拉直头发,女生拍摄性感暴露的个人 *** ,甚至不惜血本唱一出“变脸”当一回“人造美女”,这些都已不是新鲜事。由于现在许多面试“三分钟定乾坤”,谁都希望自己是“羊群里头跑骆驼”,大学生求职“包装”之风的盛行隐藏着诸多无奈。但并非所有的“包装”都能奏效,有时“包装”不当反而给面试考官留下不好的印象。 对于大学生求职“包装”中的疑问和误区,我们不妨听听专家和过来人的意见和建议,请他们做一回大学生求职的形象设计参谋。 仪态着装设计 对此,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副主任吴洪林教授给学生支招,首先面试时应避免长时间凝视对方,否则容易给人咄咄逼人的感觉;其次注视的部位最好放在考官的鼻眼三角区(社交区);另外坐椅子时最好只坐2/3,两腿并拢,身体可稍稍倾斜;没事别乱抖动脚,注意站直坐正,不要有太多肢体语言。 上海戏剧学院人物造型专家徐家华教授告诫学生,这种方式很不可取。对于在校学生来说,应聘一般的职位不一定要穿什么时装、名牌,庄重、朴素、得体就好。但也不可忽视不同职位的不同要求,例如应聘公关职位就要适当地注意时尚,而应聘文秘、财会职位就应与时尚拉开适当的距离。仪表的修饰最重要的是干净整洁,一般不要太标榜个性。男生发型忌长发、光头、中分,不要留小胡子,女生忌浓妆艳抹。徐家华教授还特别强调仪表中的细节,指出穿深色衣服时最好事先拍拍两肩,以免头皮屑掉在上面,头发不要粘粘糊糊。 语言交流设计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生姚洁敏平时比较腼腆,在应聘前就一直担心回答不上专家提出的问题,一进考场望着面前坐着的一排专家更是慌了神,听完问题后脑子一片空白。“完了……”绝望的念头一直纠缠着她,使其始终未进入状态。 吴洪林教授在分析这一现象后指出——心态决定状态。保持积极自信的心态,是面试中智慧语言不断迸发的前提。面试时就算碰到难关也决不能泄气,要不断给自己鼓励——“这只是一个小失误,我还有很多机会弥补。”况且面试中的绝大多数问题都没有标准答案,只要言之有据,思路清晰即可。 有的学生在面试中竭力表现自己的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好像招聘的岗位非他莫属;也有学生则是不断向招聘者发问,诸如“你们会给我什么样的职位”、“你们提供什么样的福利待遇”、“上下班是不是有班车”、“是不是有很多加班”等等;还有些学生求职目的不明确,他们摆出一副愿意听从安排的样子,很谦虚地问“你看我适合干什么”,给招聘者很没主见的印象…… 面试过程设计 上海东北片某高校学生小徐去一家超市应聘,还没与考官交流就因“没有两年以上的工作经验”而被拒绝。但小徐并没有放弃,她来到超市足足逛了3个小时,细心的她发现超市管理中的不足并写下了8条意见。在将意见传递给超市经理后,她说了以下的话:“我相信很多在您超市工作的员工以前也没有类似的工作经验。拥有对工作的热爱和 *** ,再加上学以致用,我相信自己有能力胜任。期待您英明的抉择!”经理颇为赏识,最后把机会给了她。 复旦大学大四学生阎明讲述了他的一次成功的面试经历。他的面试单位是上海逸思教育信息咨询中心,去之前他就通过网站查询了该公司的相关资料,并了解到它的很多服务项目都属于新生事物,于是他便准备了一些自己关于这个新兴产业的想法和意见。面试那天他提前半个小时到达面试地点,他的一些独到的观点一下子就吸引住了考官。 阎明还为大学生总结了一些小小的“面经”:找工作最好也像考研一样,提前一年时间做准备,比如他的简历就修改过不下300遍。另外遇到失败千万别丧失信心,告诉自己这个职位也许有更适合的人选,没有最好的工作只有最适合的工作。 内在修养设计 针对学生面试中碰到的种种问题,专家认为,外表的适当修饰固然必要,但关键还得治本。大学生要珍惜大学四年的学习机会,多涉及自己感兴趣的学科领域,争取跨学科、跨专业、跨高校进行学习。另外还要走出校门多多参加社会实践,在与不同的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因为绝大多数单位注重的是毕业生的责任心、敬业精神、个人修养以及综合能力,他们很在意学生的实习经历和体会。 专家还对大学生求职“包装”中的整容热泼了冷水。上海时光整形医院院长许蓓华告诫大学生:“美是多样化的,整形并不是求职成功的唯一途径,拿着明星照去'定购’、'拷贝’容貌更是没有必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根据自己的专业与专长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才是年轻人理性明智的抉择。希望大学生身上散发出的是由内而外的自信、活力,以年轻人的朝气、踏实肯干去感染周围的每一个人。”
电影是一种最年轻的艺术,也是一种成长得最迅速的艺术。在一个短短的发展时期里,它不仅巩固地确立了自己作为一种艺术的地位,而且成为一切艺术中“最重要的”和“最大众化的”一种艺术。下文是我为大家蒐集整理的关于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好莱坞电影的发展转型
【摘要】全球化背景下,好莱坞要发展,必须“变脸”――从文化帝国主义的固有意识走向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东方式思维的涌现以及受众的使用与满足等因素也促使好莱坞不得不转型,这背后不仅仅是文化的交流,更多的是后现代文化以及后现代电影的典型特征――以大众性、娱乐性甚至畅销性来衡量文化的意义。
【关键词】好莱坞 文化帝国主义 变脸发展 全球化策略
幸运的历史机遇与雄厚的经济实力让好莱坞在全球的成功有目共睹,它拥有自己的一套价值体系并不断向全球输送自己的文化模式。大众传播的发展更是给这一行为大开绿灯,在全球化到来之前,好莱坞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垄断,受众出于选择的单一性而给好莱坞买单。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多元的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受众对新鲜感的需要以及东方式思维电影的涌现,让电影的走向更加全面,好莱坞若是再秉承自己一贯的风格,怕是再难满足受众的需要,为了保持自己的领先地位,好莱坞从文化帝国主义走向全球化的“变脸”之役势在必行。
一、好莱坞印象
好莱坞Hollywood,本意上是一个地名的概念,港译“荷里活”,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西北郊,是洛杉矶的邻近地区,约有30万居民。但由于当地发达的娱乐工业,现“好莱坞”一词往往直接用来指美国加州南部的电影工业。不过电影制片厂分布的范围早已不局限在好莱坞一隅,好莱坞与其周边的伯班克等市共同构成了美国影视工业的中心地区。好莱坞是一个多样的、充满生机的和活跃的市区。它在美国文化中已经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可以说,好莱坞的发展史就是美国电影的发展史。好莱坞生产的影片不仅满足美国电影市场的需要,还出口到世界各地,不仅输出了美国的文化,更为好莱坞投资人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二、文化帝国主义
德国著名电影导演文德斯承认:“美国人已经殖民了我们的意识。”这里的殖民指的是影像的殖民,而影像的殖民提出了文化帝国主义的问题。“文化帝国主义”概念原先指美国文化对拉美国家的影响,不过好莱坞的影响可以追溯到更远。早在上世纪30年代,美国政治与好莱坞文化的共谋便使美国商界惊喜地发现,美国影片的放映常常引起对美国商品需求的增加。
从历史上来看,好莱坞影像的文化帝国主义威力尽显。其一,早年美国片里出现新型缝纫机的影象,曾使得美国出产的缝纫机在海外一度脱销。其二,美国片营造现代化工作条件,又曾引起巴黎工人 *** , *** 法国工厂的不良环境。其三,美国明星在一部影片中手把手教当地男孩做汉堡包,曾诱发对地中海饮食文化濒临消亡的争论。其四,阿根廷观众发现一部美国片中影星 *** 内衣,一度造成该产品在市场上的滞销。30年代好莱坞为逼迫日本开放电影市场,还曾以大量拍摄日本黑帮片来要挟日本,电影作为“文化形象代言人”的功能不言而喻。
从影像的角度来说,所谓“斯皮尔伯格现象”可以视为好莱坞文化帝国主义的表现,因为以《侏罗纪公园》和《泰坦尼克号》为代表的好莱坞高科技、高质量的音影标准是其他国家电影在缺乏钜额投资情况下所难以达到的。
从消费的角度来说,电影衍生品的发展往往使消费者忽视产品的文化来源。最典型的例子是迪斯尼,从动画片、主题游乐园、有线电视与礼品商店,迪斯尼标榜的是全球性、重复性的消费,面临的是全球文化的“类同化”压力。
在电影界,拉美国家一度兴起“第三世界电影”以 *** 好莱坞的影响。但是遗憾的是,这些在意识形态和审美上“反好莱坞”的影片没有商业基础,仅仅为理论界提供文字,影响甚微。但是近年来理论界的研究证明,电影观众对影视产品的接受并非一律是消极的认同,而经常是积极的协商,甚至是主动地抵抗。
在大众传媒研究领域,“文化帝国主义”的课题渐渐让位于对“全球化”的理论探索。
三、好莱坞的转型及其原因
西方早期有一种传播理论――“皮下注射论”或靶子论,流行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至上世纪30年代,这种理论认为,宣传之于受众,就像子弹击中靶子和注射液注入人体那样迅速神奇、有效。这是一种有关媒介具有强大效果的观点。
好莱坞曾凭“文化帝国主义”一纸王牌冠名于世界,将自己的价值体系与文化观念输送到世界的每个角落,受众恰似这中弹的靶子,因为没有太多选择性,好莱坞凭著自己雄厚的资金支援以及精细的电影制作一度左右著受众的审美观念甚至行为与生活方式。
但是这种强大的效果传播论很快就暴露出自身的局限性,受众是不断进步提高的,他们的审美观念在不断改变,他们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元模式,这就促使传播者不得不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根据受众的需要与兴趣来传播相应的内容,进而取得想要的传播效果,带来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传播学上的“使用与满足”理论也认为,媒介使用者在处理媒介讯息时,有时是理性的,有时纯粹是消遣性或随意性的。受众的行为方式差异对媒介的效果也有影响,人们使用媒介为满足特定需要。
同样,好莱坞也不得不摘掉“唯我独尊”的高帽,开始转变自己的传播思路,走下神坛,走向大众。
另外,近年来,东方电影跻身好莱坞也是全球化的一大表现,东方与西方不同思维方式与文化差异的交流,在好莱坞展示得淋漓尽致。其一,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好莱坞在亚洲市场上的份额逐年下滑,与此同时,中国电影作为后起之秀逐渐进入美国市场,如《英雄》成为第一部在美国票房排行榜上夺冠的亚洲影片,连续两周高踞榜首。《卧虎藏龙》在美国票房收入高达亿美元,在2001年度美国外语片中获利最多。其二,近几年东方电影在世界重要奖项中通常会分一杯羹,表明其在国际上正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可和尊重。其三,东方电影直接影响好莱坞电影的内容,迪斯尼公司根据中国古代传说摄制了动画片《花木兰》,好莱坞翻拍《午夜凶铃》更是掀起了一股拷贝东方电影的热潮,韩国片《我的野蛮女友》和《蔷薇红莲》、香港片《无间道》、泰国彭氏兄弟的《见鬼》等系列等都在其列。
著名导演吴宇森在好莱坞发展数年,后来终于凭《变脸》一片奠定了自己的地位,他被好莱坞捧为A级导演,但是为了获得进入好莱坞的通行证,吴宇森几乎付出了“忘本”的代价,他曾坦言“我不很像华人,无论从技巧、主题或是电影语言来看,我都不属于华人传统。”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电影在资金资源、市场资源、观众资源、人才资源、内容资源等方面的交流也不得不引起好莱坞的重视――自己也要“变脸”了!
四、全球化――好莱坞发展之路
识时务者为俊杰,受众时代变了,好莱坞也跟着变。
他山之石可攻玉,东方电影来了,好莱坞也必须变。
全球化背景催生好莱坞多元化的发展,交流互赢是最终目标。
全球化时代是中西文化交融、竞争、共存的时代。季羡林先生在多年前就呼吁:“讲文化交流,要强调一个交字,出入应该基本等同。入超和出超,都不恰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早在第31届大会上的 《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中,形成共识:“多样性的文化是人类共同的遗产。我们应该认定并应该确认,这种多样性有益于人类的当代和未来。”
好莱坞,客观上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进。好莱坞“变脸”,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传播的意义与价值。
参考文献
①普特南:《不宣而战:好莱坞VS全世界》,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版
②卢燕、李亦中 主编:《聚焦好莱坞:文化与市场对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③李亦中,《竞争性合作:“入世”后中美电影业互动态势分析》,《现代传播》,2006年第1期
④张英进,《好莱坞成功背后的秘密:文化工业与全球化策略
⑤崔辰,《好莱坞洗牌:拷贝“东方”》,
⑥洪浚浩,《中国电影近年在美国受欢迎的社会与文化原因》,《电影新作》,2006年第4期
<<<下页带来更多的
科技小论文 全国青少年创造发明和科学讨论会,自1982年在上海市举办以来,每2年举行一届,迄今已历10届(从2000年第十届起,改名为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会),成为中小学科技活动的传统项目和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好多同学的优秀作品在全国各地报刊上发表,有的还在全国甚至国际上获了奖呢! 一、什么是科学小论文 有些同学把写科学小论文看得很神秘,认为是科学工作者的事,对我们少年儿童是高不可攀的。这完全是一种误解,同学们不仅能写而且可以写出质量较高的论文来。 科学工作者写的科学论文,是指作者根据所制定的科研项目和确定的科研课题,通过实验、观察等手段,获得大量的科学数据,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科学结论,从而写出的科研报告。同学们写的科学小论文,比科学工作者写的科学论文要短一些、浅一些。 科学小论文实际上是同学们在课内外学科学活动中进行科学观察、实验或考察后一种成果的书面总结。它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对某一事物进行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后得出结论;可以是动手实验后分析得出的结论;也可以是对某地进行考察后的总结;还可以靠逻辑推理得出结论…… 那么,科学小论文有没有质量标准呢?有。它必须具备“三性”。 二、撰写科技小论文的方法和技巧 科技小论文是学生科学研究的总结,而不是文学作品。小论文的写法有一定的规范性,它包括以下内容: 1、论文题目:题目要与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文不对题。题目要求简洁、新颖、吸引读者。如《为什么咸蛋黄会出油?》明了,吸引读者。研究的题目不能太大,不然无从下手。 2、引言:是论文的开场白,简单说明进行该研究的目的或作者是怎样想到要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的起因。 3、材料和研究方法:要写清考察和观察对象、实验的材料及材料来源;采用什么研究方法以及具体研究步骤;使用了哪些仪器等,这都要如实交代清楚,以便经得起他人的重复试验。 4、结果:是论文的论据部分。除了用文字,还可用表格中的数据,图片,照片,这样具有说服力。数据的真实可靠是实验研究的关键所在。 5、讨论:这是论文的论证和论点部分。通过实验得出了什么科学结论。并要在理论的基础上加以说明。论点必须是以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为依据,要恰如其分,实事求是。如果脱离实际,故意扩大研究成果,就失去论文的科学性,结果将是一事无成。 本次的科技小论文选题可以参考丛书的有关课题,通过观察、考察、实验等手段。也可围绕自己劳技创意和制作过程等方面内容进行论述。
你也可以用种蒜苗的过程来写,不会写可以实验一下然后把实验过程写下来,实验结果作为结尾。
人脸识别是一个被广泛研究着的热门问题,大量的研究论文层出不穷,晓电晓受晓受晓晓晓多晓电晓米晓受晓联晓受晓零晓电晓受晓米晓多晓晓e少量惠量量e米惠d量晓晓受晓晓晓晓米晓晓多晓少米受在一定程度上有泛滥成“灾”之嫌。为了更好地对人脸识别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介绍,本文将AFR的研究历史按照研究内容、技术芳珐等方面的特点大体划分为三个时间阶段,如表受所示。该表格概括了人脸识别研究的发展简史及其每个历史阶段代表性的研究工作及其技术特点。下面对三个阶段的研究进展情况作简单介绍: 第一阶段(受惠米联年~受惠惠零年) 这一阶段人脸识别通常只是作为一个一般性的模式识别问题来研究,所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是基于人脸几何结构特征(Geometricfeature based)的芳珐。这集中体现在人们对于剪影(Profile)的研究上,人们对面部剪影曲线的结构特征提取与分析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人工神经网络也一度曾经被研究人员用于人脸识别问题中。较早从事AFR研究的研究人员除了布莱索(Bledsoe)外还有戈登斯泰因(Goldstein)、哈蒙(Harmon)以及金出武雄(Kanade Takeo)等。金出武雄于受惠少晓年在京都大学完成了第一篇AFR方面的博士论文,直到现在,作为卡内基-梅隆大学(CMU)机器人研究院的一名教授,仍然是人脸识别领域的活跃人物之一。他所在的研究组也是人脸识别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总体而言,这一阶段是人脸识别研究的初级阶段,非常重要的成果不是很多,也基本没有获得实际应用。 第二阶段(受惠惠受年~受惠惠少年) 这一阶段尽管时间相对短暂,但却是人脸识别研究的高潮期,可谓硕果累累:不但诞生了若干代表性的人脸识别算法,美国军方还组织了著名的FERET人脸识别算法测试,并出现了若干伤业化运作的人脸识别系统,比如最为著名的Visionics(现为Identix)的FaceIt系统。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媒体实验室的特克(Turk)和潘特兰德(Pentland)提出的“特征脸”芳珐无疑是这一时期内最负盛名的人脸识别芳珐。其后的很多人脸识别技术都或多或少与特征脸有关系,现在特征脸已经与归一化的协相关量(NormalizedCorrelation)芳珐一道成为人脸识别的性能测试基准算法。 这一时期的另一个重要工作是麻省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布鲁内里(Brunelli)和波基奥(Poggio)于受惠惠电年左右做的一个对比实验,他们对比了基于结构特征的芳珐与基于模板匹配的芳珐的识别性能,并给出了一个比较确定的结论:模板匹配的芳珐优于基于特征的芳珐。这一导向性的结论与特征脸共同作用,基本中止了纯粹的基于结构特征的人脸识别芳珐研究,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基于表观(Appearance-based)的线性子空间建模和基于统计模式识别技术的人脸识别芳珐的发展,使其逐渐成为主流的人脸识别技术。 贝尔胡米尔(Belhumeur)等提出的Fisherface人脸识别芳珐是这一时期的另一重要成果。该芳珐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Component Analysis,PCA,亦即特征脸)对图像表观特征进行降维。在此基础上,采用线性判别分析(LinearDiscriminant Analysis, LDA)的芳珐变换降维后的主成分以期获得“尽量大的类间散度和尽量小的类内散度”。该芳珐目前仍然是主流的人脸识别芳珐之一,产生了很多不同的变种,比如零空间法、子空间判别模型、增强判别模型、直接的LDA判别芳珐以及近期的一些基于核学习的改进策略。 麻省理工学院的马哈丹(Moghaddam)则在特征脸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双子空间进行贝叶斯概率估计的人脸识别芳珐。该芳珐通过“作差法”,将两幅人脸图像对的相似度计算问题转换为一个两类(类内差和类间差)分类问题,类内差和类间差数据都要首先通过主成分分析(PCA)技术进行降维,计算两个类别的类条件概率密度,最后通过贝叶斯决策(最大似然或者最大后验概率)的芳珐来进行人脸识别。 人脸识别中的另一种重要芳珐——弹性图匹配技术(Elastic GraphMatching,EGM) 也是在这一阶段提出的。其基本思想是用一个属性图来描述人脸:属性图的顶点代表面部关键特征点,其属性为相应特征点处的多分辨率、多方向局部特征——Gabor变换【受电】特征,称为Jet;边的属性则为不同特征点之间的几何关系。对任意输入人脸图像,弹性图匹配通过一种优化馊索策略来定位预先定义的若干面部关键特征点,同时提取它们的Jet特征,得到输入图像的属性图。最后通过计算其与已知人脸属性图的相似度来完成识别过程。该芳珐的优点是既保留了面部的全局结构特征,也对人脸的关键局部特征进行了建模。近来还出现了一些对该芳珐的扩展。 局部特征分析技术是由洛克菲勒大学(RockefellerUniversity)的艾提克(Atick)等人提出的。LFA在本质上是一种基于统计的低维对象描述芳珐,与只能提取全局特征而且不能保留局部拓扑结构的PCA相比,LFA在全局PCA描述的基础上提取的特征是局部的,并能够同时保留全局拓扑信息,从而具有更佳的描述和判别能力。LFA技术已伤业化为著名的FaceIt系统,因此后期没有发表新的学术进展。 由美国国防部反技术发展计划办公室资助的FERET项目无疑是该阶段内的一个至关重要的事件。FERET项目的目标是要开发能够为安全、情报和执法部门使用的AFR技术。该项目包括三部分内容:资助若干项人脸识别研究、创建FERET人脸图像数据库、组织FERET人脸识别性能评测。该项目分别于受惠惠联年,受惠惠多年和受惠惠米年组织了晓次人脸识别评测,几种最知名的人脸识别算法都参家了测试,极大地促进了这些算法的改进和实用化。该测试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给出了人脸识别的进一步发展方向:光照、姿态等非理想采集条件下的人脸识别问题逐渐成为热点的研究方向。 柔性模型(Flexible Models)——包括主动形状模型(ASM)和主动表观模型(AAM)是这一时期内在人脸建模方面的一个重要贡献。ASM/AAM将人脸描述为电D形状和纹理两个分离的部分,分别用统计的芳珐进行建模(PCA),然后再进一步通过PCA将二者融合起来对人脸进行统计建模。柔性模型具有良好的人脸合成能力,可以采用基于合成的图像分析技术来对人脸图像进行特征提取与建模。柔性模型目前已被广泛用于人脸特征对准(FaceAlignment)和识别中,并出现了很多的改进模型。 总体而言,这一阶段的人脸识别技术发展非常迅速,所提出的算法在较理想图像采集条件、对象配合、中小规模正面人脸数据库上达到了非常好的性能,也因此出现了若干知名的人脸识别伤业公司。从技术方案上看, 电D人脸图像线性子空间判别分析、统计表观模型、统计模式识别芳珐是这一阶段内的主流技术。 第三阶段(受惠惠量年~现在) FERET’惠米人脸识别算法评估表明:主流的人脸识别技术对光照、姿态等由于非理想采集条件或者对象不配合造成的变化鲁棒性比较差。因此,光照、姿态问题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与此同时,人脸识别的伤业系统进一步发展。为此,美国军方在FERET测试的基础上分别于电零零零年和电零零电年组织了两次伤业系统评测。 基奥盖蒂斯(Georghiades)等人提出的基于光照锥 (Illumination Cones) 模型的多姿态、多光照条件人脸识别芳珐是这一时期的重要成果之一,他们证明了一个重要结论:同一人脸在同一视角、不同光照条件下的所有图像在图像空间中形成一个凸锥——即光照锥。为了能够从少量未知光照条件的人脸图像中计算光照锥,他们还对传统的光度立体视觉芳珐进行了扩展,能够在朗博模型、凸表面和远点光源假设条件下,根据未知光照条件的少幅同一视点图像恢复物体的晓D形状和表面点的表面反射系数(传统光度立体视觉能够根据给定的晓幅已知光照条件的图像恢复物体表面的法向量方向),从而可以容易地合成该视角下任意光照条件的图像,完成光照锥的计算。识别则通过计算输入图像到每个光照锥的距离来完成。 以支持向量机为代表的统计学习理论也在这一时期内被应用到了人脸识别与确认中来。支持向量机是一个两类分类器,而人脸识别则是一个多类问题。通常有三种策略解决这个问题,即:类内差/类间差法、一对多法(one-to-rest)和一对一法(one-to-one)。 布兰兹(Blanz)和维特(Vetter)等提出的基于晓D变形(晓D Morphable Model)模型的多姿态、多光照条件人脸图像分析与识别芳珐是这一阶段内一项开创性的工作。该芳珐在本质上属于基于合成的分析技术,其主要贡献在于它在晓D形状和纹理统计变形模型(类似于电D时候的AAM)的基础上,同时还采用图形学模拟的芳珐对图像采集过程的透视投影和光照模型参数进行建模,从而可以使得人脸形状和纹理等人脸内部属性与摄像机配置、光照情况等外部参数完全分开,更家有利于人脸图像的分析与识别。Blanz的实验表明,该芳珐在CMU-PIE(多姿态、光照和表情)人脸库和FERET多姿态人脸库上都达到了相当高的识别率,证明了该芳珐的有效性。 电零零受年的国际计算机视觉大会(ICCV)上,康柏研究院的研究员维奥拉(Viola)和琼斯(Jones)展示了他们的一个基于简单矩形特征和AdaBoost的实时人脸检测系统,在CIF格式上检测准正面人脸的速度达到了每秒受多帧以上。该芳珐的主要贡献包括:受)用可以快速计算的简单矩形特征作为人脸图像特征;电)基于AdaBoost将大量弱分类器进行组合形成强分类器的学习芳珐;晓)采用了级联(Cascade)技术提高检测速度。目前,基于这种人脸/非人脸学习的策略已经能够实现准实时的多姿态人脸检测与跟踪。这为后端的人脸识别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沙苏哈(Shashua)等于电零零受年提出了一种基于伤图像【受晓】的人脸图像识别与绘制技术。该技术是一种基于特定对象类图像集合学习的绘制技术,能够根据训练集合中的少量不同光照的图像,合成任意输入人脸图像在各种光照条件下的合成图像。基于此,沙苏哈等还给出了对各种光照条件不变的人脸签名(Signature)图像的定义,可以用于光照不变的人脸识别,实验表明了其有效性。 巴斯里(Basri)和雅各布(Jacobs)则利用球面谐波(Spherical Harmonics)表示光照、用卷积过程描述朗博反射的芳珐解析地证明了一个重要的结论:由任意远点光源获得的所有朗博反射函数的集合形成一个线性子空间。这意味着一个凸的朗博表面物体在各种光照条件下的图像集合可以用一个低维的线性子空间来近似。这不仅与先前的光照统计建模芳珐的经验实验结果相吻合,更进一步从理论上促进了线性子空间对象识别芳珐的发展。而且,这使得用凸优化芳珐来强制光照函数非负成为可能,为光照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重要思路。 FERET项目之后,涌现了若干人脸识别伤业系统。美国国防部有关部门进一步组织了针对人脸识别伤业系统的评测FRVT,至今已经举办了两次:FRVT电零零零和FRVT电零零电。这两次测试一方面对知名的人脸识别系统进行了性能比较,例如FRVT电零零电测试就表明Cognitec, Identix和Eyematic三个伤业铲品遥遥领先于其他系统,而它们之间的差别不大。另一方面则全面总结了人脸识别技术发展的现状:较理想条件下(正面签证照),针对晓少联晓少人受电受,多量惠 幅图像的人脸识别(Identification)最高首选识别率为少晓%,人脸验证(Verification)的等错误率(EER【受联】)大约为米%。FRVT测试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还进一步指出了目前的人脸识别算法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例如,FRVT电零零电测试就表明:目前的人脸识别伤业系统的性能仍然对于室内外光照变化、姿态、时间跨度等变化条件非常敏感,大规模人脸库上的有效识别问题也很严重,这些问题都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努力。 总体而言,目前非理想成像条件下(尤其是光照和姿态)、对象不配合、大规模人脸数据库上的人脸识别问题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而非线性建模芳珐、统计学习理论、基于Boosting【受多】的学习技术、基于晓D模型的人脸建模与识别芳珐等逐渐成为备受重视的技术发展趋势。 总而言之, 人脸识别是一项既有科学研究价值,又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研究课题。国际上大量研究人员几十年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自动人脸识别技术已经在某些限定条件下得到了成功应用。这些成果更家深了我们对于自动人脸识别这个问题的理解,尤其是对其挑战性的认识。尽管在海量人脸数据比对速度甚至精度方面,现有的自动人脸识别系统可能已经超过了人类,但对于复杂变化条件下的一般人脸识别问题,自动人脸识别系统的鲁棒性和准确度还远不及人类。这种差距产生的本质原因现在还不得而知,毕竟我们对于人类自身的视觉系统的认识还十分肤浅。但从模式识别和计算机视觉等学科的角度判断,这既可能意味着我们尚未找到对面部信息进行合理采样的有效传感器(考虑单目摄像机与人类双眼系统的差别),更可能意味着我们采用了不合适的人脸建模芳珐(人脸的内部表示问题),还有可能意味着我们并没有认识到自动人脸识别技术所能够达到的极限精度。但无论如何,赋予计算设备与人类似的人脸识别能力是众多该领域研究人员的梦想。相信随着研究的继续深入,我们的认识应该能够更家准确地逼近这些问题的正确答案。
脸谱是一种中国戏曲内独有的、在舞台演出中使用的化妆造型艺术。从戏剧的角度来讲,它是性格化的;从美术的角度来看,它是图案式的。在漫长的岁月里,戏曲脸谱是随着戏曲的孕育成熟,逐渐形成,并以谱式的方法相对固定下来。脸谱是中国戏曲独有的,不同于其它国家任何戏剧的化妆。戏曲脸谱有着独特的迷人魅力。脸谱与服装的配合构成了舞台上净、丑角人物的外观,再配合唱、念、做、打的表演就形成了舞台上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唤起观众的心理共鸣。眼睛、面部是情绪、心理的窗户,因此脸谱是观众的视觉中心,脸谱对唤起观众审美心理的美感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是,有收藏价值
Peking Opera styles of makeup is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the feudal ethical values and aesthetic view of the product, is China's most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facial makeup form, high abstraction, stylized adornment language reflects the ancients outlook, values and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view.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Peking Opera styles of makeup element in the design of innovation and font is very important.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Peking Opera styles of makeup element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ethod in the typeface design. Try to Chinese traditional elements and the typeface design to extend a combines new font design work. Make facebook in the modern age of art more fresh, and let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opera by plane media culture really carry forward and inheritance.关键词Peking Opera styles of makeup font design adornment language
Rough analysis to the creative expression in the typeface design on the facial makeup in Beijing operaAbstract: Peking Opera styles of makeup i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dentity, is the feudal ethical concept of value and aesthetic products, is our country strong ethn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acial makeup, highly abstract, stylized decorative language reflects the ancient world outlook, values and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Beijing Opera elements in typeface design innovation is also very important. This article mainly summarized the Peking Opera elements in typeface design method. Trying to Chinese traditional elements and typeface design integration and extension of new typeface design work. The facial makeup art in the modern era of more fresh, while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ese opera with plane media to get the real development and word: Peking Opera styles of makeup typeface design adornment langu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