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负离子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负离子研究论文

目前科学认为很好的

标签(空格分隔): 环保 氧负离子 18世纪,物理学家库仑就通过实验发现,绝缘的金属导体所带的电荷会在大气中消失。进而物理学家伦琴和贝克勒尔研究发现,电解质溶液中的气体带有正极性或负极性的电荷微粒,由于这些带电微粒的存在,使气体具有导电的性能。物理学家艾斯特尔、盖特勒和威尔逊也用大气导电性的理论对库仑的实验结果作出解释。这种空气中的导电微粒,被物理学家法拉第称为“离子”,“空气离子”因而得名。 经历100多年后,J .Thomson第一个以公式方法来表达离子的特性,同时建立了正、负离子的模型,接着Eiseer和Geieel两人证明了离子的存在,即带有正、负电荷的粒子,其粒径略大于分子的直径。1905年Langerin在大气中发现了第二种离子称为Langerin离子或大直径带电粒子,又称为重离子。到1909年发现了第三种离子即中等直径的离子,称之为中离子。到20世纪30年代德国Dessauer开创了大气正、负离子生物的研究。他首先使用了电晕离子发生器,从此形成了关于负离子生物效应的第一次研究高潮,有数以百计的论文,研究和实验报告,证明了负离子对人体有明显的有益作用,而正离子则相反,特别对人的血压和新陈代谢有明显的破坏作用。这些研究由于发生第二次世界大战而终止。美国加州大学的ALbeterPani Kragan教授和他的研究小组开创了离子生物效应的微观研究与实验,把对空气负离子的研究推向了第二次开发与使用的高潮。Kragan教授做了大量的动植物和人体试验,从人体的内分泌和机体内部循环及各种酶的生成反应等方面去论证负离子是如何影响人体和动植物的,是如何产生各种生物效应的。世界各国许多研究者也在他们各自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以上的试验,认为负氧离子有明显的生物效应。国外已开发出不少新型负离子发生器以供实验研究与在空调房间和医疗卫生领域中使用。 从1889年德国科学家Elster和Gertel发现了空气负离子的存在,德国物理学家PhilipLeonard博士第一个在学术上证明负离子对人体的功效,到1902年Asamas等肯定了空气离子存在的生物意义.1903年俄罗斯学者发表了用空气负离子治疗疾病的论文,相继1932年美国RCA公司Hamsen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医用空气负离子发生器,半个世纪以来,空气负离子研究在欧、美、日各国已经历了很长的发展、应用阶段。 在1976年荣获日内瓦国际新发明新技术展览会金奖的AS系列负氧离子发生 器是利用电晕放电来产生负离子的。一种负氧离子发生器的结构如图 2-1 所示 在图 2-1 中,排针状负极和环形正极之间加上直流高压 3~4 千伏,在排针状负极便产生电晕放电,使空气电离。由于氧的电子亲和能力远大于氮等其他气体的电子亲和能,故空气电离的大量自由电子大部分为氧分子所俘获而形成负氧离子 。这些负氧离子受负高压的排斥而离去,有的还在负极后面装上小的轴向风机,负氧离子在电场和风机风力的作用下,在环形正电极的缝隙中源源不断地排出,形成含有大量负氧离子的清新空气。 空气主要是由氮(占空气的 )氧(占空气的 )等气体组成。在正常情况下 呈中性,但由于宇宙射线,紫外线,微量放射性物质的辐射,以及一些物理和化学反应等,会使空气中极少数中性分子(或原子)电离成自由电子和正离子,自由电子往往又同中性分子结合成负离子。由于各种气体原子(或分子)的电子亲和能的强弱各不相同,亲和能大的容易吸附电子生成负离子,氮的电子亲和能为 0~ 电子伏特,氧的电子亲和能为 电子伏特,且在低层 大气中含量最丰富,因此,空气电离的自由电子大部分为氧分子俘获而成为负氧离子,过程如下: [2] 但在电离过程中也有的氧分子被还原为氧原子 如果氧原子再与氧分子结合,则生成臭氧 以上说的是电离式负氧离子发生器电极附近的情况 。 [3] 负离子发生器工作原理来源于电晕放电。电晕放电是气体自持放电的一种形式,它不需要外加电离源来引发和维持放电。为了保持稳定的电晕放电,必须形成一个非均匀电场。随着施加在电极间的电压的增加,导线附近的空间电场强度也将增大。通常在自由空间中,由于宇宙辐射,每立方厘米空气中大约有1000个自由电子存在,这些自由电子在电场的作用下,会受到加速,撞击气体原子或分子。自由电子的加速度会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加而增大,自由电子在撞击气体原子或分子前积累的能量也随之增大。当电场强度达到气体放电的临界值时,自由电子在撞击前积累的能量将足以从气体原子或分子撞击出一个电子。此时在导线附近一个小范围内的空气就开始电离,出现了气体的非自持放电。继续升高电压,气体的电离将加剧,形成大量电子崩,产生大量的电子和正负离子,并伴随着发出淡蓝色的辉光和咝咝声,放电也就由非自持放电转变为自持放电。这种特定形式的气体放电就称为电晕放电。 电场的不均匀性把主要的电离过程局限于局部电场强度很高的电极附近,特别是发生在曲率半径很小的电极附近或大或小的薄层中,气体的发光也只发生在这个区域里,这个区域称为电离区域,或称之为电晕层或起晕层。在区域之外,由于电场弱,不发生或很少发生电离,电流的传导依靠正离子、负离子或电子的迁移运动,因此电离区域之外的区域被称为迁移区域或外围区域。若两电极中仅有一个电极起晕,则放电的迁移区域中基本上只有一种符号的带电粒子,在此情况下,电流是单极性的。本实验中的负离子发生器形成不均匀电场的两个电极分别是加负高压的电晕线极和接地电极,发生的是负电晕放电,其形成的就是负极性的电晕电流。 电晕放电产生后,若再进一步增大两电极间的电压,电晕区将逐渐扩大,亮度及咝咝声也越来越大。当电压升高到某一值时,在某些放电点上可以出现向外辐射的刷状细火花,它的范围要比正常的电晕区大得多,咝咝声中还伴随着拆裂声。这种放电形式称为刷状放电。电压继续升高,刷状火花越来越长,最后将在正负两极间构成通道,产生气体的击穿,两极间的电压将随之急剧下降。根据电源容量的大小,击穿可以表现为弧光放电的形式,也可以表现为火花放电的形式。 当电源容量足够大时,气体击穿后会有很大的放电电流流过,在电极间形成电弧,称为弧光放电;如果电源容量较小,则气体击穿以后,放电电流会受到限制,使之不足以形成电弧,这时的放电就会停留在火花放电阶段。火花放电是一束明亮曲折、常常又是分叉的细丝,这些细丝很快地穿过放电间隙,又很快地熄灭,熄灭后随即再度产生。火花放电的电流比弧光放电要小得多。 为了使发生器能正常工作,必须在电极间加以一定的电压,使之形成电晕放电。形成电晕放电的最低电压称为起晕电压。此时由于空气被电离而出现大量离子,在电压的作用下就会有一定的电晕电流流过,电晕电流将随着电压的升高而增大。当然由于空气中自由电子的存在,即使在所加电压远小于起晕电压时,电极间也会因自由电子的流动而形成电流,但这些自由电子的数目不大,所形成的电流和电晕电流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4] 负氧离子发生器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是负氧离子浓度。一般在发生器说明书 中标出的浓度数值,是表示在负氧离子发生器正前方 20厘米处空气中的负氧离 子浓度,大于或小于20厘米处的浓度不一样,因此,对负氧离子的浓度必须进 行理论计算与测试。 从负氧离子发生器中排出的负氧离子流中,含有传导电流 和运流电流,即(2)带入(1)得 利用高斯定理 现在讨论氧离子以恒定速度运动的一维稳态系统,由于 (4)变为 (5)有指数衰减解 因为 故负氧离子浓度为 结果表明:稳态系统的负氧离子浓度 n 从针状负极开始,随距离指数地减小, 如图 2-2 所示,实验观测值与理论计算值相符。文章通过模拟自然条件下的温度和湿度,对空气负离子浓度进行了几个月的连续测试,详细讨论了温湿度变化对负离子浓度的影响。同一地点来自环境的射线强度基本保持不变,即实验环境中只有温度和湿度变化. 负离子发生器一般由本体、电晕线发射端、接地端、电源输入端构成。 如图1所示,交流电压经过降压、整流、滤波,成为直流电,再经振荡器、放大电路、开关管,经高压磁包去控制放电极针产生负离子。高压磁包即高频变压器,高压包内有高压硅堆对其逆变电压进行整流,因此其输出的是经过整流的直流电。凡是逆变的电流都属交流的一种,变压器的储能和释放能量时的电流方向是相反的。电流方向固定不变化的电流才叫直流电。逆变有单端、桥式几种,有单端正激式、单端反激式、半桥式、全桥式等多种。 本体:是由塑料材料作为外壳,采用阻燃环氧树脂封装而成的高压绝缘体。本体外壳通常采用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酷)或PEI(聚乙醚)注塑成型,材料必须耐高温超过200℃,阻燃绝缘。 电晕线发射端:通常采用金属针或碳纤维。 接地端:采用铜片与地相连。 电源输入端:电源供电导线。 上图是一种高效开放式负离子发生器,它采用可控硅逆变高压,悬浮式放电针,结构简单,效果良好,安全可靠。市电电压在160V~250V均能正常工作,且耗电极省,仅1W左右,因此可长期连续工作。 220V市电经VD1、VD2和R1、R2的整流、限流,单向脉动电流控制VS的通断,产生振荡,经变压器T升压后,经VD3整流得到万伏左右的负高压,经放电针对空气放电,产生电离,生成负离子。 高压磁包由于产生高压、高温,极易产生电火花,容易击穿周围电子元件,因此这里采用Tenon(铁氟龙)封装高压磁包。高压磁包外部被含有阻燃耐热性树脂的环氧树脂或者含有皿鳌(氨基甲酸乙酷)树脂的塑胶粉灌浇处理。PCB焊接(Soldering)面被塑胶粉覆盖的同时也能填充绝缘空隙部分;空隙部分被阻燃环氧树脂封填,避免了电路元件间的相互干扰,能够提高电路元件的使用寿命。 中国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高端负离子专利技术:负离子转换器技术、纳子富勒烯释放器技术,使得负氧离子在医疗上已成为一种辅助医疗手段。 负离子转换器是应用在负离子生成设备上的转一种特殊部件,可以使设备产生小粒径空气负离子即轻离子,小粒径负离子具有动能高、活性高的特点,有很大的迁移距离和速度,在没有风机外吹的情况下负氧离子也可以覆盖到4-5米。 富勒烯是采用纳米技术制造的电触媒材料,是一种接近超导的材料,也即电阻几乎等于零,在电离子通过该材料时,会产生强大的共振效益,因此极利用电离子的游离析出,所以不像传统的离子释放材料(普通碳纤维金属等)需要很强的电流。只需比较微弱的电流即可释放大剂量、高纯度、高活性、小粒径的负离子。 以淘宝某品牌负氧离子发生器为例 可以看出其有着-40kv的输出电压和<20w的输出功率。

一、J .Thomson第一个以公式方法来表达离子的特性,同时建立了正、负离子(负氧离子)的模型。二、1889年德国科学家Elster和Gertel发现了空气负离子(负氧离子)的存在。三、19世纪末,德国物理学家菲利浦·莱昂纳德(Philip. lionad)博士第一次在学术上阐述了负氧离子对人体的功效。他提出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负氧离子有益于人类健康,并指出负氧离子含量最多的地方是在山谷瀑布周围。四、20世纪初,1902年Asamas等通过大量实验肯定了空气离子存在的生物意义.五、1903年俄罗斯学者首次发表了利用负氧离子治疗疾病的论文。六、1905年Langerin在大气中发现了第二种离子称为Langerin离子或大直径带电粒子,又称为重离子。七、1909年发现了第三种离子即中等直径的离子,称之为中离子。八、20世纪30年代,德国Dissuader开创了大气正、负离子(负氧离子)生物的研究,形成了关于负离子(负氧离子)生物效应的第一次研究高潮,有数以百计的论文、研究和实验报告,证明了负离子(负氧离子)对人体有明显的有益作用。而正离子则相反,特别对人的血压和新陈代谢有明显的破坏作用。九、1932年美国RCA公司Hamsen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医用空气负离子(负氧离子)发生器,这些研究由于发生第二次世界大战而终止。十、直到后来20世纪中叶美国加州大学的教授和他领导的研究小组开创了离子生物效应的微观研究与实验。把对空气负离子(负氧离子)的研究推向了第二次的开发与使用的高潮。Kragan教授做了大量的动植物和人体试验。发现负氧离子具有延长生物寿命1/3的功能。并从人体的内分泌和机体内部循环及各种酶的生成反应等方面去论证负氧离子是如何影响人体和动植物。世界各国许多研究者也在他们各自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以上的试验,认为负氧离子有明显的生物效应。十一、1978年我国由伊朗的沙啥瓦特博士引进一台电子仪器——生物滤器(biological filter),即我国负离子(负氧离子)发生器的前身;十二、1985年06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和中国予防医学中心卫生研究所研制出高效空气负离子(负氧离子)发生器,并获取专利授权,专利号: 85202177十三、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部分大专院校、科学院所和专业医疗机构的一批专家学者开始涉足《负离子(负氧离子)医学》。他们将负离子(负氧离子)技术应用到临床实践中,通过对各种疾病的探索性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治疗疾病途径,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西安医科大学、北京空气负离子(负氧离子)研究应用中心、北京师范大学空气离子研究应用中心等科研机构进行了专业负离子(负氧离子)医学研究,使我国负离子(负氧离子)医学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临床实践中,我国已有很多医疗单位运用负离子(负氧离子)技术探索治疗各类疾病。十四、二十一世纪、2010年,山东某公司研发出两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专利技术:负离子转换器技术和纳子富勒烯负离子释放器技术 ,制造出等同大自然的小粒径、高活性生态级负离子, 开创了人工负离子产生技术的生态化时代, 并成功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授权,专利号: 。 十五、2011年4月,中国空气负离子(负氧离子)暨臭氧研究学会官网开通运行,作为我国第一个负离子(负氧离子)行业网站开始运行,必将快速推进我国空气负离子(负氧离子)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相信负离子(负氧离子)产品市场混乱的局面很快结束,由于概念性负离子(负氧离子)产品及不合格假冒伪劣产品的过度炒作造成的市场疑问将会很快消除,为有着“空气维生素”“ 空气维他命”“ 长寿素” 之美誉的负离子(负氧离子)正身。十六、生态负离子生成芯片技术 是人工负氧离子生成技术, 生态负离子生成芯片(专利号:)由压电陶瓷负离子发生器和离子变换器(专利号:)两部分组成。 压电陶瓷变压器可以抑制和消除传统的负氧离子发生器采用的线圈型变压器产生正离子等不利影响, 减小负氧离子发生器的体积和厚度; 离子变换器是负离子转换器的升级版,其实质是应用于负离子发生器的脉冲频率增强器,脉冲频率增强器能有效提高负离子的脉动能量。 18世纪,物理学家库仑实验发现,绝缘的金属导体所带的电荷会在大气中消失。物理学家伦琴和贝克勒尔研究发现,电解质溶液中的气体带有正极性或负极性的电荷微粒,由于这些带电微粒的存在,使气体具有导电的性能。物理学家艾斯特尔、盖特勒和威尔逊也用大气导电性的理论对库仑的实验结果作出解释。这种空气中的导电微粒,被物理学家法拉第称为“离子”,“空气离子”因而得名。经历100多年后,J .Thomson第一个以公式方法来表达离子的特性,同时建立了正、负离子的模型,接着Eiseer和Geieel两人证明了离子的存在,即带有正、负电荷的粒子,其粒径略大于分子的直径。1905年Langerin在大气中发现了第二种离子称为Langerin离子或大直径带电粒子,又称为重离子。到1909年A.Pouer发现了第三种离子即中等直径的离子,称之为中离子。到20世纪30年代德国Dessauer开创了大气正、负离子生物的研究。他首先使用了电晕离子发生器,从此形成了关于负离子生物效应的第一次研究高潮,有数以百计的论文,研究和实验报告,证明了负离子对人体有明显的有益作用,而正离子则相反,特别对人的血压和新陈代谢有明显的破坏作用。这些研究由于发生第二次世界大战而终止。美国加州大学的ALbeter Pani Kragan教授和他的研究小组开创了离子生物效应的微观研究与实验,把对空气负离子的研究推向了第二次开发与使用的高潮。Kragan教授做了大量的动植物和人体试验,从人体的内分泌和机体内部循环及各种酶的生成反应等方面去论证负离子是如何影响人体和动植物的,是如何产生各种生物效应的。国外已开发出不少新型负离子发生器以供实验研究与在空调房间和医疗卫生领域中使用。从1889年德国科学家Elster和Gertel发现了空气负离子的存在,德国物理学家Philip Leonard博士第一个在学术上证明负离子对人体的功效,到1902年Asamas等肯定了空气离子存在的生物意义.1903年俄罗斯学者发表了用空气负离子治疗疾病的论文,相继1932年美国RCA公司Hamsen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医用空气负离子发生器,半个世纪以来,空气负离子研究在欧、美、日各国已经历了很长的发展、应用阶段。我国自1978年由伊朗的沙啥瓦特博士引进一台电子仪器——生物滤器(biological filter),即我国负离子发生器的前身;至今空气负离子的研究已经历了80年代初、90年代初两个发展高潮。近代生物医学进展、动物试验研究结果、环境意识的深化及空气离子测试仪器的完善,推动着空气负离子作用机理的研究、空气负离子发生器的生产、应用,直到21世纪初期,中国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高端负离子专利技术:负离子转换器技术、纳子富勒烯释放器技术,使得负氧离子在医疗上已成为一种辅助医疗手段,在旅游生态环境评价中空气负离子浓度已列为衡量空气质量的一个重要参数。对于要建立一个舒适的环境,空气负离子存在的效应已带给人们揭开一个新的认识水平。

是真的好。

自1889年德国科学家Elster埃尔斯特和Gertel格特尔发现了空气负离子的存在以来,人们对负离子的研究一直极富热情,19世纪末,德国物理学家菲利浦·莱昂纳德()博士第一次在学术上阐述了负氧离子对人体的功效。他提出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负氧离子有益于人类健康,并指出负氧离子含量最多的地方是在山谷瀑布周围。20世纪初,1902年Asamas等通过大量实验肯定了空气离子存在的生物意义.1903年俄罗斯学者首次发表了利用负氧离子治疗疾病的论文。

直至现在,国内外仍然有大量的负离子研究机构,而且随着人们对负离子作用认知度的加深,对负离子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世卫组织规定:负氧离子浓度达到1000-1500个才能达到清新空气的标准,而普通室内只有几十到几百个。而如果想要补充室内的负离子浓度,负离子机是最好的方法,具有负离子系统和污染物收集系统的生态负离子生成技术就可以生成高浓度的生态级小粒径负离子,补充室内的负离子浓度。

负氧离子不仅有良好的医疗保健作用,还能净化空气,负离子可以与空气中的颗粒物结合,凝聚成团,沉降下来,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作用,粒径越小的微尘效果越佳,是克星,其中危害最大的1微米微尘百分百去除效果。在雾霾严重的今天是一个很好的净化方式。

负离子作用研究论文选题

论文题目是全文给读者和编辑和第一印象,文题的好坏对论文能否利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进行物理学 毕业 论文的选题呢?下面我给大家带来优秀物理学毕业论文题目2021,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物理学毕业论文题目

1、物理学史与物理教学结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二氧化碳深含水层隔离的二相渗流模拟与岩石物理学研究

3、二十世纪中国原子分子物理学的建立和发展

4、普通高中物理课程内容与大学物理课程内容的适切性研究

5、从现代物理学理论发展探讨孙思邈修道养生观

6、地震岩石物理学及其应用研究

7、碎屑岩地震岩石物理学特征研究

8、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物理学与教的研究

9、物理学中对称现象的语境分析及其意义

10、本质直观视域下的量子引力学困境

11、复杂金融系统的相互作用结构与大波动动力学研究

12、大小细胞视觉通路在早期开角型青光眼和双眼竞争中作用的功能磁共振成像及视觉心理物理学研究

13、经济物理学中的金融数据分析:统计与建模

14、农村高中物理学困生的差异教学研究

15、基于PD控制的拟态物理学优化算法的研究

16、多目标拟态物理学优化算法解集分布性研究

17、利用物理学史 教育 资源优化中学物理教学的研究

18、中学生与物理学家共同体概念形成过程的对比研究

19、物理学专业师范生PCK研究

20、物理学史融入高中物理教学的实践研究

21、莱布尼茨物理学哲学思想研究

22、运用高中物理教材栏目开展物理学史教育的实践

23、新课程下 高一物理 学困生转化策略

24、运用高中物理“学案教学”提高学生问题意识的实践

25、基于书目记录的《中图法》物理学类目调整 方法

26、物理学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27、高中物理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

28、从物理学家的研究方法看物理学的进展

29、高中物理学困生学习动机的实证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

30、食管癌调强放疗物理学参数对放射性肺炎的评估价值

31、近代物理学史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32、提升物理学困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

33、物理学史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34、关于培养学生物理学科素养的教学实践研究

35、高一物理学困生学习效率低下成因及转化策略

36、校本课程《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 DIY 》的开发与实践

37、高中物理教学中物理学史教育现状调查与研究

38、高中物理学困生学业情绪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39、利用物理学史促进高中生理解科学本质的实践研究

40、物理学史融入中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

2021中学物理论文题目

1、 中学物理教材的重难点内容表达方式的研究

2、 关于中学物理学习中学生素质培养之设想

3、 中学物理学习中互动作用的深入研究

4、 通过力学教学实现中学物理到大学物理的良好过渡

5、 一类变分问题在中学物理课外教学中的尝试

6、 在中学物理知识结构化中锻造学生核心素养

7、 浅谈中学物理探究教学的策略

8、 物理模型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9、 浅谈中学物理学习中创造性思维的障碍与对策

10、 中学物理知识在甜樱桃保鲜中的应用

11、 浅谈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骆驼教学法”

12、 中学物理良性学习习惯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13、 函数图像法在中学物理中的应用

14、 中学物理异课同构教研活动设计研究

15、 中学物理教学中缄默知识的应用研究

16、 中学物理教学对大学物理教学的影响——以安阳师范学院为例

17、 物理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18、 中学物理活动教学的设计研究

19、 中学物理课堂环境评价量表的实证检测

20、 中学物理教学中概念的教学策略研究

21、 几何画板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22、 引导式 反思 :将HPS教育融入中学物理教学的方式

23、 中学物理实验课堂环境的测评研究——以北京地区为例

24、 我国中学物理教育研究的进展与趋势——基于中国知网的文献计量学研究

25、 国际科学教育坐标中的我国中学物理教育研究: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国际比较研究

26、 中学物理实验技能的评价研究

27、 中学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研究

28、 突破中学物理教学难点的策略

29、 探究中学物理课堂的实际案例中如何引入新的教学模式

30、 中学物理“微实验”创设的价值思考

31、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新思考

32、 提高中学物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技能的策略

33、 高师本科物理专业中学物理教学能力培养目标体系的研究

34、 刍议中学物理教科书中的举例说明题

35、 中学物理教学的问题情境创设

36、 3D虚拟增强现实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37、 以藏族 文化 生活为例,开发藏区中学物理课程实验资源

38、 贯通大中学物理综合能力培养的物理学术竞赛教学模式

39、 中学物理在教学内容上的改革思考

40、 我国中学物理“时间观”课程教学的现实与改进

41、 中学物理教学中演示实验的应用策略

42、 中学物理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43、 新课程背景下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探索

44、 浅谈提高中学物理低成本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45、 浅谈中学物理“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物理教学论文题目

1、 高中物理教学中常见电学实验问题分析

2、 以生活化教学模式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3、 工科专业大学物理教学现状与改革方向研究

4、 大学物理教学中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实践

5、 教学新范式下大学物理教学的几点思考

6、 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独立学院大学物理教学模式研究

7、 基于CDIO理念的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探索

8、 统计物理教学中引入Jarzynski等式的必要性

9、 物理教学融入工匠精神的思考与实践

10、 让“陶花”在物理教学实践中绽放——浅议过程性评价和物理教学实践

11、 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

12、 “蜂窝视频元”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研究

13、 中学物理教学中缄默知识的应用研究

14、 提高大学物理教学质量的 措施 与对策

15、 高分子物理教学中关于链段概念的讲解

16、 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物理教学策略

17、 基于翻转式课堂模式的大学物理教学研究

18、 中学物理教学对大学物理教学的影响——以安阳师范学院为例

19、 高分子物理教学中“结晶”概念的讲解

20、 引导式反思:将HPS教育融入中学物理教学的方式

21、 高中物理教学核心素养:演示实验创新

22、 数形结合思想在高中数学与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3、 浅析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以欧姆定律学习为例

24、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物理教学研究

25、 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模式探究

26、 高师本科物理专业中学物理教学能力培养目标体系的研究

27、 高中物理教学使用 思维导图 的几个误区

28、 中学物理教学的问题情境创设

29、 3D虚拟增强现实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30、 MATLAB的可视化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31、 案例教学法在“半导体器件物理”教学中的尝试与反思

32、 新工科背景下“类像思维”在半导体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33、 核心素养下的高校半导体物理教学改革路径研究

34、 材料专业大学物理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

35、 为提高大学物理教学的学术水平而努力

36、 材料学专业固体物理教学中的抽象与形象思维转化

37、 大学物理教学研究现状与展望——基于10年核心期刊论文分析

38、 高考3+3新模式下中学与大学物理教学的衔接性校本研究:热学部分

39、 浅析STS教育在职业学校物理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40、 智慧教育理念在大学物理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41、 混合教学模式在固体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42、 物理学思维方法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43、 多媒体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44、 在物理教学中渗透生涯教育的探索——由新高考选考物理遇冷说开去

45、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弱势学生”激励策略

46、 “物理教学论实验”课程的“课例化”教学模式研究

47、 提高大学物理教学效果的策略

48、 利用虚拟实验改进物理教学

49、 基于建筑学学生思维特点的实践性建筑物理教学初探

50、 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物理教学的方法

优秀物理学毕业论文题目相关 文章 :

★ 物理学毕业论文题目

★ 物理学毕业论文选题

★ 物理学院毕业论文题目

★ 物理学毕业论文4000字

★ 物理学本科毕业论文

★ 物理学毕业论文

★ 有关物理学毕业论文

★ 物理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 物理学毕业论文范文

★ 物理学理论研究论文

【物理学中的负离子】 一、负离子是什么? 近几年来“负离子”这个词大家都很熟悉,在广告中、商品中、报纸上,电视上都经常可听可见,那么什么是负离子呢?用一句话很难解答.按通俗讲,我们只能先做个比喻;人是什么?是人一种高级动物,因生理结构特性,而将人划分为“男人”和“女人”,如果没有这种划分法,“男人”和“女人”也都得叫人了. 按上述划分法,有了“负离子”,也就会有“正离子”,它们都是由离子中分叫出来的,那么离子是什么?只能按科学家讲法去解释.在物理学中的,我们都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及围绕其旋转的电子组成,当物体得到电子时显负电性,失去电子时显正电性,我们把正负电子运动现象称为离子现象,即带有正电荷的物体叫正离子,把带有负电荷的物体叫负离子. 二、负离子的发现 负离子发现与应用是人类在十九世纪的事,第一个国际学术会上证明负离子对人体有功效的是德国物理学家菲利浦莱昂纳博士,他认为地球自然环境对人类健康有益的负离子最多的地方是瀑布周围,一九三 O 年前苏联学者发表了用空气负离子治疗疾病的论文,美国也发表了负离子统计数据, 21 世纪大气中正离子与负离子比例为 : 1 现代社会发展已破坏了自然界中离子的平衡,1930年美国 DESSAVER,提出负离子会使人产生安宁的感觉、和改善健康环境的见解. 三、负离子的自然现象的产生 自然界空气负离子产生有三大机制: 1 、大气受紫外线,宇宙射线,放射物质,雷雨,风暴等因素的影响发生电离而产生负离子. 2 、瀑布冲击,细浪推卷暴雨跌失等 自然过程中水在重力作用下,高速流动,水分子裂解而产生负离子. 3 、森林的树木,叶枝尖端放电及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形成的光电效应,使空气电离而产生的负离子. 四、人造负离子的开发及应用 当人类确认负离子对人有功效作用时,为了改善环境促进健康,各种负离子发生器大量被发明出来,主要采用两个途径,一种是利用高压电产生电离使空气产生负离子,另一种利用天然矿物质,经科原加工而成,能释放负离子材料地球上很多,通常指能量石,有各种矿石,海藻类海底石和含有蛋白的轻质页岩,利用此种材料采用高科技技术加工成细粉体,与高分子材料相配全,可研究出很多产品,应用在纺织工业,塑料产品、纸制品等,形成各种负离子功能产品,这些产品负离子释放数量每立方厘米可达 1200 —— 5000 个,不亚于人类在郊外,田野的自然环境中. 五、负离子产生原理 综上所述负离子产生除了自然现象(如紫外线光合作用雷电等),人类用自己的智慧开发许多负离子产品,其原理基本是一致的,当空气和其它特定环境中存在能发射负离子条件的地方就会使大气中( O 2 、 N 2 、 C02 、 S02 、 H20 )中的电子 e 释放出来,它与 C02 、 H20 反应如下: H20+e ←→ 02 ( H20 ) m C02+e ←→ C04 ( H20 ) m C04+ ( H20 ) 2+H2 ←→ 02 ( H20 ) m+ C02 从而产生负离子. 正离子是同样道理

离子通道研究论文

1. 离子通道的研究进展2. 全球变暖与植物光合作用、二氧化碳的关系3. 植物气孔开关的机理4.二氧化碳施肥的应用5.无土栽培的发展与应用

刘承宜教授先后出访日本和美国,参加多次国际会议。先后邀请美国、德国、俄罗斯和香港等地的同行来访,开展合作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团队项目等项研究。在细胞生理与信息方面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发现了哺乳动物非视觉细胞的协同光信号转导现象。刘教授的课题组从1998年开始连续参加ASLMS年会(世界激光医学方面级别最高的会议)。1999年,课题组的报告成为这个小组会议的八大热点话题之一。2000年,课题组的报告低强度激光对细胞生物刺激作用的膜机理研究获得整个会议的最佳基础研究论文提名和小组会议的优秀论文。2001年,课题组报告入选Mini-Talk型大会,且排位第一。课题组的研究生先后连续三次获得暑期研究基金的资助。ASLMS的会刊Lasers Surgery Medicine 是SCI收录的影响因子(2011年是)最高的激光医学刊物。 1. 1998-20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SFC):《关于人中性粒细胞转导低强度氦氖激光信号机制的研究》,已完成。2. 1998-2000,国家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项目:《人的中性粒细胞转导低强度氦氖激光信号机制的研究》,已完成。3. 2000-2002 年,连续三次指导硕士研究生获得了美国激光医学学会的暑期研究基金资助:《低强度He-Ne 激光激活中性粒细胞NADPH氧化酶复合物的机理研究》、《麻醉剂对激光照射的猪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的效应》和《激光外科长期效应中光对成纤维细胞的生物调节作用》,已完成。4. 2001-2003 年,与郭弘和胡巍两位教授共同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团队项目:《不同领域的光传输》,本人主要负责开展光生物调节作用的基础研究,已完成。5. 2002-2004 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低强度氦氖激光激活人中性粒细胞酪氨酸蛋白激酶研究》,已完成。6. 2002-2004 年,“千百十工程”优秀人才培养基金(省级):《低强度氦氖激光延缓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衰老的机理研究》,已完成。7. 2005-2007 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发光二极管红光抑制淀粉样蛋白25-35 诱导的PC12 细胞凋亡的机理研究》,已完成。8. 2009-2011 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低强度650 nm GaInP/AlGaInP 半导体激光促进中性粒细胞胞外杀菌网形成的机制研究》,已完成。 1. 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首次揭示时间的量子特性,建立了相应的时间量子理论(RMT)。2. 应用RMT建立了低强度激光生物效应的非共振跃迁理论(NRT)。3. 住处生物学:应用RMT和NRT 提出了物理信号的物理放大模型和时间平行理,建立了生物住处提取的时间方法(BIT),揭了个人最可几预期寿命Y和最佳年龄H的关系:Y=2H+1。4. 中医基础理论:将过程时间与阴阳结合起来,发展了中医治法,建立了中医阴阳虚实的时间理论;提示穴位的生物相干性,提出了循经感传的时间子模型,建立了经络现象的时间理论。5. 传输光学:将Maxwell方程写成Schroedinger方程式形式,利用量子力学方法建立了光束传输的量子力学理论。其中 《光生物学的时间量子理论》被国际经济评价(香港)中心、香港文汇报社和世界华人重大科技与学术成果评委会联合评价为世界华人优秀重大学术成果,《中医阴阳的时间理论研究》获99第二届全球华人医学大会张仲景创新发明金奖。《激光化学的时间量子理论》在第二届华中地区科技推广大会上被评为二等奖。在Laser Sur Med、Phys Rev E和中国科学等杂志上发表近60篇论文;所发表的论文中SCI收录40多篇,它引20多次。6. 发现了哺乳动物非视觉细胞的协同光信号转导现象。光生物调节作用(photobiomodulation,PBM)是激光或单色光(laser irradiation or monochromatic light, LI)对生物系统的非损伤调节作用。LI可以分为低强度LI(low intensity LI, LIL)(~10 mW/cm)和中强度LI(moderateintensity LI, MIL)( ~ W/cm),其中LIL和短时间MIL照射称为低水平LI(low level LI, LLL)。在刘颂豪院士的领导下,刘承宜教授的激光运动医学实验室(Laboratory of Laser Sport Medicine,LSM)从国际上提出PBM的当年至今,已从事PBM 的研究十六年,一直坚持研究LIL 的生物效应。该实验室首先提出了LIL 的类激素模型,逐渐发展为生物信息模型,在2001 年获得细胞光信号转导实验的直接证实,获得了美国激光医学会当年年会的最佳优秀光生物刺激作用论文奖,最近将信号通路置于细胞内的功能网络进一步发现冗余机制。多年研究发现LIL 通过非视觉光调节可以影响很多细胞生理功能,可以抑制细胞凋亡,抗氧化应激,促进细胞增殖,诱导健康人的中性粒细胞形成胞外杀菌网。在剂量关系方面,LSM首先发现剂量段效应,发现PBM的原初过程为PBM的关键过程并进一步给出了定量的剂量关系,并将剂量关系的研究与FSH 结合发现了LIL 的自适应特性。这些发现不但将PBM 的研究逐步推向深入,而且为LIL 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LSM提出LIL 可以运用于阿尔茨海默病、运动损伤、病毒流行性感冒等疾病的辅助治疗。7. 编著《低强度激光鼻腔内照射疗法》,中英文对照本已于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年出版发行,此书使用中英文对照编写,更具有专业性,系统介绍了低强度激光鼻腔内照射疗法和家庭使用方法,刘教授使用天津华新医疗公司的血易通产品做基础研究。8. 提出了功能内稳态和成功应激的概念。PBM的早期研究纠缠于是否观察到PBM。刘承宜教授将负反馈与功能和应激结合起来,提出了功能内稳态(function-specific homeostasis, FSH)和成功应激的概念,将PBM分为低水平PBM和高水平PBM,从根本上解决了何种情况下可以观察到PBM的问题。然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仅仅谈论某个功能是否存在PBM还远远不够,必须将功能放入细胞或组织等生物系统的功能网络之中,才能更加全面地理解PBM。功能网络的引入促使PBM进一步分类为直接PBM(direct PBM, dPBM)和间接PBM(indirect PBM,iPBM)。9.中性粒细胞光信号转导现象细胞膜上存在大量肽类激素等信号分子的受体。膜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包括对信号分子的识别、信息的转换和转导及效应器的活化,其中实现信息的转换和转导的蛋白激酶构成信号转导通路。信号通路可以分为二类: Gs蛋白所介导的信号通路为第一类信号通路(pathway 1),Gq蛋白, Gi蛋白或受体关联酶介导的信号通路为第二类信号通路(pathway 2)。视觉细胞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细胞膜上有受体可以与光子发生共振作用,它们介导的信号转导称为光信号转导(phototransduction: PTD)。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 cell:PMN)非线粒体产生活性氧(ROS)的现象称为呼吸爆发。前人发现(Schepetkin et al 1994, Karu 1998),低强度He-Ne激光(low intensity He-Ne laser irradiation: LIHNL)可以调节PMN的ROS产生。我们的研究表明(Duan et al 2001),LIHNL可以诱导PMN呼吸爆发(PMN1);而且LIHNL对PMN呼吸爆发的诱导是通过pathway 2实现的(PMN2)。拙文(Duan et al 2001)的结论被它引10次,其中PMN1被Lavi等人(2003)、Klebanov等人(2005)和Zan-Bar等人(2005)作为研究LIL细胞功能的典型例子引用,PMN2分别被Schindl 等人(2002)、陈英华等(2002)、Korras(2003)和Gao等人(2006)引用。在列举讨论LIL作用机理的代表性论文时与拙文并列引用的有,Karu等人的工作(Derkacz et al 2005,Bisland et al 2006)和Karu的工作与Alexandratou等人的工作(Zan-Bar et al 2005)。在讨论介导PBM的ROS机制时,Hamblin 等人(2006)将Lubert 等人的工作和拙文并列引用。拙文2001年8月发表,我们在同年4月ASLMS年会上的报告引起生物刺激小组会议代表的广泛关注。国际低强度激光疗法研究与应用网站负责人和专著(Tunér et al 1999)作者之一Hode 博士非常欣赏我们的理论工作,前ASLMS 理事长、Mark 和Darke 奖获得者Lanzafame 博士认为我们的工作令人振奋(刘承宜等2001)。 PMN与LIHNL的作用是非共振作用(Li et al 2003)。为了与PTD区别,我们将非共振作用引起的PTD称为非特异性PTD(non-specific PTD: NPTD)。Shefer等人(2001)同期也发现骨骼肌卫星细胞的NPTD。随后陆续有研究NPDT的论文发表(Shefer et al 2003, Gao et al 2006)。LIHNL对PMN的效应的研究是以血管内强度激光照射疗法(Intravascular low intensity laser irradiation of blood: ILIB)为临床背景的(Schepetkin et al 1994)。ILIB首先由美国人提出,先后在俄罗斯和中国流行。尽管俄罗斯的基础研究也很多(Schepetkin et al 1994, Karu 1998),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却大部分在中国(Tong et al 2000,Duan et al 2001, Mi et al 2004)。拙文(Duan et al 2001)与Shefer等人(2001)论文的SCI它引次数一样(都是6次),在NPTD研究论文的它引次数中并列第一。 10.光信号抑制淀粉样蛋白25-35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现象细胞可以通过坏死、凋亡、非凋亡程序性死亡和衰老等方式死亡。淀粉样蛋白(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是Alzheimer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的细胞模型之一。我们用波长为64015nm的红光发光二极管阵列(red light emitting diode array: RLED)进行照射,发现可以抑制Aβ25-35诱导的PC12凋亡。ASLMS非常重视这个研究结果,国际旅费资助段锐参加ASLMS年会,Laser Surg Med破例用研究快报(rapid report)的形式快速发表(Duan et al 2003)。这是迄今Laser Surg Med上唯一用研究快报形式发表的论文。Santana-Blank等人(2005)引用了这个研究结果,不但指出了它对AD治疗的意义,而且进行了初步的机理探讨。虽然Yamamoto(2000)曾在会议上发表低强度GaAlAs半导体激光(905nm)对PC12细胞神经递质分泌和离子通道的影响,但我们的论文是唯一一篇研究LIL的PC12细胞效应的期刊论文。虽然有人研究LIL对细胞凋亡的抑制,但我们的论文是唯一一篇研究LIL抑制神经细胞模型凋亡的论文。AD迄今没有有效的防治方法。PBM是一种十分安全的康复方法,我们的研究为头盖骨直接LIL照射防治AD提供了依据。 11.光生物调节作用的生物信息模型 光对细胞功能的调节通路可以分为两类,特异性通路由细胞色素c氧化酶(Karu1998)、血色素(Mi et al 2004)和内源性卟啉(Lavi et al 2003)等与光发生共振作用的内源性光敏剂(Zan-Bar et al 2005)所介导,非特异性通路由与光不能发生共振作用的细胞的膜分子所介导(Liu et al 2003&2004)。细胞色素c氧化酶所介导的特异性通路首先由Karu(1998)提出,最近得到实验的完全证实。细胞膜受体介导的非特异性通路首先由我们提出(Liu et al 1996),所提出的激光生物刺激作用的类肽类激素模型(Liu et al 1996, 刘承宜等1997a)先后发展为激光生物刺激作用的生物信息模型(刘承宜等1997b, Liu et al 2000&2003)和PBM的生物信息模型(biological information model of PBM : BIMP)(Liu et al 2004)。Karu(1998)从氧化还原电位(RDP)的角度总结了PBM现象,PBM对于RDP处于正常范围的细胞无效,RDP比正常范围越低,PBM的效应越强。BIMP从量子力学的角度进行了论证。单个分子与光子的非共振作用发生的几率很小。非特异性通路依赖于细胞的状态。功能正常的细胞处于内稳态,远离内稳态的细胞功能不正常。只有远离内稳态的细胞的膜受体处于超辐射态,可以将单个受体分子与光子的非共振作用放大受体数目(104左右)的平方(108左右)倍。因此,PBM促进远离内稳态的细胞恢复内稳态,具有细胞康复作用(刘承宜等2006)。启动信号通路所要求的细胞膜受体构型的特殊改变可以通过分子内电子运动与核运动的耦合来实现。根据光对电子运动的非共振激活方式,BIMP将单色光拓展到长波紫外UVA(320-400nm)和短波红外IRA(700-1000nm),并将其分为UVA、紫、蓝和绿等冷色和IRA、红、橙和黄等暖色两类。在单色光不引起细胞损伤的前提下,BIMP将单色光的剂量由低到高分为若干剂量段,分别表示为剂量段n(n=1, 2, …)。在剂量段(2n-1),BIMP表示为BIMP(2n-1),暖色兴奋pathway 1;冷色兴奋pathway 2。在剂量段2n,BIMP表示为BIMP2n,暖色兴奋pathway 2,冷色兴奋pathway 1。BIMP不但陆续得到可见光(Duan et al 2001, Shefer et al 2001&2003, Gao et al 2006)、UVA(Bode et al 2003)和IRA(Schieke et al 2002)的NPTD的实验的直接支持和细胞水平PBM实验的间接支持,而且与中医理论完全一致(Liu et al 2005)。直接陈述BIMP的相关论文Liu et al (1996, 1997)和刘承宜等(1997a&b)分别被CNKI 它引1、5、8和13次。所有BIMP相关工作中,SCI收录26篇,SCI它引7次,SPIE 专题会议Mechanisms for Low-Light Therapy中两篇综述性论文各引用1次,欧洲专著引用1次,CNKI它引51次。作为BIMP的直接验证,拙文(Duan et al 2001&2003)的引用情况见前面两节的介绍。另外,高晓玲等(1999)引用BIMP解释实验结果;许川山等(2000)总结BIMP,强调了开展低强度激光信号转导研究的重要性;杨在富等人(2002)对BIMP进行了总结,他们所指出的BIMP与实验的矛盾可以用PBM的单色光特异性和细胞特异性来解释。BIMP在ASLMS 2000年年会上获得最佳基础科学论文提名,并以硕士生段锐的名义获得最佳生物刺激作用论文奖(刘承宜等2000),全文修改后收录在欧洲医用激光联合会主席主编的专著中(Liu et al 2003)。12.麻醉剂对PBM的影响 细胞和临床都证明PBM促进伤口愈合,但三十多年的动物实验始终无法得出一致的结论。我们从麻醉剂的角度发现动物实验是否有效可能与制造伤口的麻醉剂的种类有关(Li et al 2001),ASLMS 2001年年会biostimulation小组会议将此列为热点话题进行讨论,并给予暑期资助开展实验研究(刘承宜等2001)。我们研究了氯胺酮对LIHNL促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确认氯胺酮确实可以完全抑制LIHNL的促成纤维细胞增殖效应,为进一步解释三十多年的争论提供了细胞依据(李燕等2004)。ASLMS很重视这个结果,国际旅费资助李燕参加会议(李燕等2002,Li et al 2002)。13.强激光光束边缘的光生物调节作用 激光外科是激光医学发展最快的领域。大多数外科激光器的即刻效应相差不大,但长期效应则大相径庭。我们将强激光光束分为中间的***度部分和边缘的低强度部分,假设强激光光束边缘存在PBM,用BIMP解释了外科激光的长期效应,受到ASLMS2002年年会的高度重视,论文(Liu et al 2002a)从投稿的biostimulation session提升到面向全体代表的mini-talk summaries session I的第一个报告,并应邀在网上刊物Laserexpress全文发表,研究课题得到当年ASLMS的暑期学生资助(李燕等2002)。“激光外科中的低强度激光效应”列为NSFC近期优先研究的领域(谢树森等2004)。我们用单层成纤维细胞作为模型,研究了Nd:YAG激光及其倍频绿色激光光束中心的损伤效应和边缘对没有损伤的细胞的非损伤效应,发现后者与LIL一样具有PBM(黄平等2005),从细胞模型实验上支持了强激光光束边缘的PBM假设,为外科激光长期效应的解释提供了细胞基础。14.光束传输的Schroedinger形式理论将Maxwell方程化为Schroedinger方程,得到量子力学的Hamilton量和波函数,利用量子力学方法建立了光束传输的Schroedinger形式理论。用量子力学平均值方法重新定义光束传输参数,利用Heisenberg图像研究算子演化,分别获得实数折射率和复数折射率介质(Liu et al 2002b&c)的光束传输参数的一般演化方程和衍射积分,证明了(有效)质量因子守恒是(有效)ABCD矩阵存在的充要条件并从(有效)质量因子守恒得到(有效)ABCD矩阵及其衍射积分,为生物组织光束传输和在体PBM剂量的严格计算提供了理论基础。发表SCI收录论文10篇,SCI它引8次,CNKI它引2次。

研究论文何树斌,刘国利,杨惠敏*,2009,不同水分处理下刈割后紫花苜蓿残茬的光合变化及其机理,草业学报,18(6): 192-197。(国内核心期刊)刘国利,何树斌,杨惠敏*,2009,紫花苜蓿水分利用效率对水分胁迫的响应及其机理,草业学报,18(3): 207-213。(国内核心期刊)Yang Huimin, Zhang Xiaoyan, Zhao Liang. 2009. Stomatal control partly explains different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in Helianthus laetiflora and H. annuus. New Zealand Journal of Crop and Horticultural Science, 37(1), 33-39.(SCI)韦海建,杨惠敏*,赵亮,2007,遮荫环境对白三叶草气孔和光合特性的影响,草业科学,24(10): 94-97。(国内核心期刊)Yang Hui-Min, Zhang Xiao-Yan, Wang Gen-Xuan, Zhang Jian-Hua. 2006. Water channels are involved in stomatal oscillations encoded by parameter-specific cytosolic calcium oscillations.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48(7): 790-799.(SCI)Yang Hui-Min, Zhang Xiao-Yan, Tang Qing-Long, Wang Gen-Xuan. 2006. Extracellular calcium is involved in stomatal movement through the regulation of water channels in broad bean. Plant Growth Regulation, 50: 79-83.(SCI)Yang Hui-min, Zhang Xiao-yan. 2006. Stomatal conductance in response to the smaller changes of leaf-air vapour pressure deficit. Journal of Lanzhou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s), 42(5): 32-36.(国内核心期刊)Yang H. M., Zhang X. Y., Wang G. X. 2004. Relationships between stomatal character,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 and seed chemical composition in grass pea at different water availabilities.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142: 675-681.(SCI)Li Yan, Wang Gen-Xuan, Xin Ming, Yang Hui-Min, Wu Xiao-Jun, Li Tao. 2004. The parameters of guard cell calcium oscillation encode stomatal oscillation and closure in Vicia faba. Plant Science, 166: 415-421.(SCI)Yang H. M., Zhang X. Y., Wang G. X. 2004. Effects of heavy metals on stomatal movements in broad bean leaves. Russian Journal of Plant Physiology, 51: 464-468.(SCI)杨惠敏,张晓艳,王根轩,王亚馥,乔立新,2004,干旱条件下两种山黧豆气孔特性及种子ODAP,粗蛋白和淀粉积累的研究,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0(1): 64-67。(国内核心期刊)Yang Hui-Min, Zhang Xiao-Yan, Wang Gen-Xuan, Li Yan, Wei Xiao-Ping. 2003. Cytosolic calcium oscillation may induce stomatal oscillation in Vicia faba. Plant Science, 165: 1117-1122.(SCI)Pan Xiao-Yun, Wang Gen-Xuan, Yang Hui-Min, Wei Xiao-Ping. 2003. Effect of water deficits on within-plot variability in growth and grain yield of spring wheat in northwest China. Field Crops Research, 80: 195-205.(SCI)张晓艳,杨惠敏,侯宗东,王根轩,2003,土壤水分和种植密度对春小麦叶片气孔的影响,植物生态学报,27(1): 133-136。(国内核心期刊)杨惠敏,李燕,王根轩,2002,蚕豆气孔运动中水通道和离子通道的作用和地位的探讨,植物生态学报,26(6): 656-660。(国内核心期刊)张钧,杨惠敏,林久生,王根轩,王亚馥,王静,2002,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对禾谷缢管蚜种群动态的影响,昆虫学报,45(4): 477-481。(国内核心期刊)杨惠敏,王根轩,2001,干旱和CO2浓度升高对干旱区春小麦气孔密度及分布的影响,植物生态学报,25(3): 312-316。(国内核心期刊)综述论文Yang Hui-Min, Zhang Xiao-Yan. 2005. Considerations on the reintroduction of grass pea in China. Lathyrus Lathyrism Newsletter, 4: Hui-Min, Zhang Xiao-Yan, Wang Gen-Xuan. 2005. Effects of drought on stomatal character,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 and seed chemical composition in grass pea,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Lathyrus Lathyrism Newsletter, 4: Hui-Min, Zhang Jian-Hua, Zhang Xiao-Yan. 2005. Regulation mechanisms of stomatal oscillation.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47(10): 1159-1172.(SCI)杨惠敏,张晓艳,王根轩,2005,植物水通道的生理生态特性及其参与气孔运动的研究进展,植物学通报,22(3): 276-283。(国内核心期刊)Yang Hui-Min, Zhang Xiao-Yan, Wang Gen-Xuan. 2004. Cytosolic calcium oscillation signaling in guard cell. Plant Science, 166: 549-556.(SCI)杨惠敏,王根轩,2001,一种新的分子武器―――SAGE,生物技术,11(4): 35-37。杨惠敏,王根轩,2001,保卫细胞胞质中Ca2+浓度变化与气孔开闭之间的关系,植物生理学通讯,37(3): 269-273。(国内核心期刊)会议论文Yang Huimin, Liu Guoli, He Shubin, Shen Yuying, Zhang Xiaoyan. Forage production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three Lucerne varieties at different soil water availabilities. In: New Paradigm for Diversity of Forage Production in the East Asian Region. Proceedings of the 3rd Korea-China-Japan Joint Symposium on Grassland Agriculture and Livestock Production, Konkuk University, Seoul, Korea, 10-14 August, 2009. 8-9.(国际会议论文)Zhao Liang, Yang Huimin, Liu Zhongling, Xiao Honglang. Influence of different sampling strategies on the relationship of biodiversity and grassland primary production. In: Organizing Committee of 2008 IGC/IRC Congress (ed.) Multifunctional Grasslands in a Changing World: Grasslands/Rangelands Resources and Ecology - Ecology of Grasslands/Rangelands. Proceedings of the XXI International Grassland Congress and the VIII International Rangeland Congress, Hohhot, China, 29 June-5 July, 2008. Volume I, 259.(国际会议论文)He Shubin, Yang Huimin*, Liu Guoli, Zhang Zhilong. Responses of photosynthetic rate of lucerne and the mechanisms under cutting at different water availabilities. In: Organizing Committee of 2008 IGC/IRC Congress (ed.) Multifunctional Grasslands in a Changing World: Grasslands/Rangelands Resources and Ecology - Ecology of Grasslands/Rangelands. Proceedings of the XXI International Grassland Congress and the VIII International Rangeland Congress, Hohhot, China, 29 June-5 July, 2008. Volume I, 198.(国际会议论文)Yang Huimin, Zhao Liang, Shen Yuying, Zhang Xiaoyan. Changes of residue function and signaling regrowth after forage cutting. In: Organizing Committee of 2008 IGC/IRC Congress (ed.) Multifunctional Grasslands in a Changing World: Grasslands/Rangelands Resources and Ecology - Ecology of Grasslands/Rangelands. Proceedings of the XXI International Grassland Congress and the VIII International Rangeland Congress, Hohhot, China, 29 June-5 July, 2008. Volume I, 279.(国际会议论文)Unkovich Murray, Yang Huimin, McNeill Ann, Wang Xianzhi. Nitrogen fixation in irrigated lucerne (Medicago sativa) systems assessed using 15N natural abundance. In: Organizing Committee of 2008 IGC/IRC Congress (ed.) Multifunctional Grasslands in a Changing World: Grasslands/Rangelands Resources and Ecology - Soil Quality and Plant Nutrition. Proceedings of the XXI International Grassland Congress and the VIII International Rangeland Congress, Hohhot, China, 29 June-5 July, 2008. Volume I, 335.(国际会议论文)Yang Huimin, Zhao Liang, Zhang Xiaoyan. Signaling drought from root to stomata in grass. In: Long, P. G. and Nan, Z. B. (eds.) Grassland Agriculture: Balancing Produc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roceedings of the 2nd China-Japan-Korea Grassland Conference,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China, 31 July-6 August, 2006. 249-251.(国际会议论文)

等离子体研究生论文

周怀北 , 留美归国博士,博导, 教授 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院长武汉大学高科技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 武汉大学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计算机学院 教授湖北省留学人员创业圆管理办公室主任 1964年2月出生于湖南省湘潭。1984年7月,1987年8月毕业于武汉大学空间物理及无线电物理专业,分别获得理学学士和硕士学位。1987年9月开始在中国科学院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北京)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空间等离子体探测技术。1990年9月获得美方奖学金去美国留学,1994年5月获得马里兰大学(University of Maryland)无线电物 理博士学位。 同年5月到1996年 1月在 美国 国家标准局 (National Institutes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做博士后,研究生物信息工程. 工作期间,1996年到 1999 年还在乔治。华盛顿大学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学习工商行政管理(MBA). 1996年1月到1999年 5月在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 (GE)任高级工程师从事卫星通讯技术的研 发。1998年5月至2002年4月受聘于美国 Motorola/Nextel移动通信公司,任高级经理,从事移动通讯网络的研究与开发。现任中国旅美科学家协会理事,北美国际交流中心执行理事,曾任武汉大学华盛顿地区校友会会长。 主要研究成果:先后在国际知名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30多篇,并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论文。国际上首次计算出运动卫星天线在磁化三维空间等离子体中的辐射场并将结果应用于航天与地面电磁辐射试验室。首次发现蛋白质大分子运动的混沌行为,此发现对蛋白质的结构预测有重要意义,其论文被美英德法等国科学家大量引用。不仅在大学和研究院从事学术研究,还在通用电气(GE)公司卫星通讯部和NEXTEL移动通讯公司从事技术开发,共写出内部技术报告12篇并有美国专利申请,内容覆盖卫星通讯和移动通讯等领域,包括通讯网络 设计,监测和优化。2003年获得中国科学院海外杰出人才基金(又称”百人计划”).研究领域:1)无线通讯工程,包括移动通讯和卫星通讯,网络设计,监测与优化,第三代移动通讯技术的开 发;2)生物信息工程,蛋白质结构预测,蛋白质大分子的动力学与混沌行为,计算机模拟蛋白质三维结构及其在制药方面的应用。代表性著作 : 代表性论文 : 气体放电等离子体中朗缪尔探针应用中的问题、GPRS 数据传输技术及实时数据采集应用、电离层离子丰度对哨声传播经度效应的影响、哨声谱与出口点的关系

化工类毕业论文范文辉光放电在减压反应器中进行,在直流、低频交流、射频,或者微波电场或磁场的作用下产生。反应装置有内极式、外极式和无极感应式等3种。低温等离子体化学反应的优点在于:在常规下不能进行或难以进行的反应,在等离子体状态下能够顺利进行,如全氟苯的聚合、氮化硅的淀积等。等离子体表面轰击力强,穿透力弱,适合于表面改性。等离子体表面改性时,主要是利用各种能量粒子与固体表面作用,达到改变表面化学结构的目的。它包括3方面内容: 在A r、He、N2、O2和NH3等气体的辉光放电中对聚合物表面进行等离子体处理;进行等离子体接枝;在聚合物表面淀积超薄等离子体聚合膜。与常规化学改性方法相比,等离子法具有干法、不破坏材质、低温、快速、污染小和效率高等优点。 低温等离子体的特点 低温等离子体含有大量的电子、激发态原子和分子以及自由基等活性粒子,这些活性粒子使材料表面引起蚀刻、氧化、还原、袭解、交联和聚合等物理和化学反应,对材料表面进行改性。由于低温等离子体中粒子的能量一般为几个至几十个电子伏特,大于高分子材料的结合键能(几个至十几个电子伏特),完全可以使有机大分子材料的结合键断裂而形成新键;但其健能远低于高能放射线的能量,故表面等离子体处理只发生在材料的表面,在不损伤基体的前提下,赋予材料表面新的性能。 低温等离子体在高分子材料上的应用,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等离子体聚合,另一是等离子体改性。等离子体聚合是利用聚合性气体,在基底表面生成具有特殊功能(如防水、防腐蚀、结构致密具有特殊物理性能等)的聚合物;等离子体改性是利用各种等离子体系作用于物质表面,在物质表面发生各种物理和化学的作用,如架桥、降解、交联、刻蚀、极性基团的引入及接枝共聚等,从而达到对物质表面改性的目的。用高分子膜作为等离子体聚合物的沉积基质会引起材料表面的交联、化学物理性质以及形态的改变,从而起到了对原高分子膜改性的作用。 机理分析 等离子体处理橡胶表面是利用气体(空气或氧气)电离产生氧等离子体,氧等离子体中大量的 O+、O-、O+2、O-2、O、O3、臭氧离子、亚稳态 O2 和自由电子等粒子与橡胶表面发生物理和化学反应,在橡胶表面产生大量的极性基团,使碳原于从C—H结合变为 、 、 等,从而提高橡胶表面的亲水性,改善橡胶与金属的粘合性能。 等离子体粒子的能量一般约为几个到几十个电子伏特,如电子的能量为0—20eV,离子为0—2eV,亚稳态粒子为0—20eV,紫外光/可见光为3—40eV。而橡胶中常见化学键的键能为:C—H ;C=0 ;C—C ;C=C 。由此可见,等离子体中绝大部分粒子的能量均略高于这些化学键能,这表明等离子体是完全有足够的能量引起橡胶内的各种化学键发生断裂或重新组合的。以聚丁二 烯 橡胶为例来说明: 尽管反应仅在表面几个单分子层发生(只限于橡胶表面最外层10—1000的范围内,不会改变橡胶的整体特性),但是其密度和强度的增加却说明表面能的改变。 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的过程 对聚合物的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包括以下4个过程:脱离(Ablaton);交联(Cross-linking);活化(Activation)和沉积(Deposition)。 (1)脱离:等离子体处理过程中,利用高能粒子轰击聚合物,使弱的共价键断裂,称为脱离。脱离使得暴露在等离子体中基质的最外分子层离开基体,由真空装置除去。由于基质表面污染层的化学键一般由较弱的C-H键构成,故等离子体处理可以除去像油薄膜一样的污染物,使基质表面清洁,并留下活性的聚合物表面。

参考文献是论文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化学论文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化学论文参考文献(一) [1] 王亮. 薄层等离子体与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实验研究[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9 [2] 汪建. 射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及模式转变的实验研究[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4 [3] 马新欣. 基于COSMIC掩星数据的电离层分布特征及地震响应研究[D].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14 [4] 王若鹏. 地震电离层前兆短期预报研究[D]. 武汉大学 2012 [5] 何昉. 地基大功率无线电波加热电离层对空间信息链路影响研究[D]. 武汉大学 2009 [6] 汪枫. 高频电波人工调制低纬电离层所激发的ELF波的研究[D]. 武汉大学 2011 [7] 邓忠新. 电离层TEC暴及其预报方法研究[D]. 武汉大学 2012 [8] 刘宇. 实验室研究化学物质主动释放形成的电离层空洞边界层的非线性演化[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5 [9] 宋君. 返回式电离层探测技术应用研究[D]. 武汉大学 2011 [10] 冯宇波. 电离层等离子体分析仪的设计与研制[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2011 [11] 李正. 电离层暴及“行星际扰动-磁暴-电离层暴”的观测研究[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2011 [12] 赵莹. GNSS电离层掩星反演技术及应用研究[D]. 武汉大学 2011 [13] 牛田野. 特殊等离子体环境物理信息获取与处理的研究[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8 [14] 黄勇,时家明,袁忠才.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Ionospheric Electron Concentration Depletion by Rocket Exhaust[J].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1(04) 化学论文参考文献(二) [1] 徐凯. 硝基甲烷及其分解产物的从头算分子动力学研究[D]. 四川大学 2014 [2] 李倩,徐送宁,宁日波. 用发射光谱法测量电弧等离子体的激发温度[J].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2011(01) [3] 李兵,张明安,狄加伟,魏建国,李媛. 电热化学炮内弹道参数敏感性研究[J]. 电气技术. 2010(S1) [4] 赵晓梅,余斌,张玉成,严文荣. ETPE发射药等离子体点火的燃烧特性[J]. 火炸药学报. 2009(05) [5] 张祎. 小口径固体电枢电磁轨道炮发射稳定性与初始装填过程影响规律的研究[D]. 南京理工大学 2012 [6] 弯港. 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的流动控制机理数值研究[D]. 南京理工大学 2013 [7] 李海元. 固体发射药燃速的等离子体增强机理及多维多相流数值模拟研究[D]. 南京理工大学 2006 [8] 王争论. 中心电弧等离子体发生器及其在电热化学炮中的应用研究[D]. 南京理工大学 2006 [9] 林鹤. HMX共晶炸药的制备与理论研究[D]. 南京理工大学 2014 [10] 王娟. 2,3-二羟甲基-2,3-二硝基-1,4-丁二醇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D]. 南京理工大学 2014 [11] 董岩. 多氨基多硝基苯并氧化呋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 南京理工大学 2014 [12] 刘进剑. 多氨基多硝基吡啶及吡嗪氮氧化物含能配合物的合成、性能及应用[D]. 南京理工大学 2014 [13] 赵国政. 氮杂环硝胺化合物的理论设计与母体合成[D]. 南京理工大学 2014 [14] 郭长平. 一步法微气孔球扁药成孔机理、燃烧性能及应用研究[D]. 南京理工大学 2013 [15] 金涌. 电热等离子体对固体火药的辐射点火及燃烧特性研究[D]. 南京理工大学 2014 化学论文参考文献(三) [1] 王晓东. 蛋白质复合体及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新策略[D].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2 [2] 罗孟成.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DNA疫苗及分子佐剂研究[D]. 武汉大学 2010 [3] 吴志强. 应用RNA干扰技术抑制手足口病重要病原体的基因表达与复制研究[D]. 武汉大学 2010 [4] 刘丹. 乙型肝炎病毒Pol蛋白对NF-κB信号通路抑制作用的研究[D]. 武汉大学 2014 [5] 江淼. RNA结构在其诱导细胞先天免疫反应中的作用及其相关信号通路研究[D]. 武汉大学 2011 [6] 詹蕾. 呼吸道合胞病毒的纳米免疫分析新方法研究[D]. 西南大学 2014 [7] 易昌华. 麻疹病毒血凝素蛋白H诱导HeLa细胞凋亡及其分子作用机制研究[D]. 武汉大学 2014 [8] 杨景晖. H3N2亚型流感病毒Vero细胞冷适应株减毒特性及假病毒评价中和抗体的研究[D].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4 [9] 刘娟. 人呼吸道腺病毒55型的基因组学与病原学特征研究[D].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14 [10] 喻正源. 全基因组测序与病毒捕获测序技术探讨EB病毒进化及整合规律的初步研究[D]. 中南大学 2013 [11] 陈晓庆. 天然产物抗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活性评价及机理研究[D]. 南京大学 2014 [12] 李康. 抗流感病毒和EV71新靶标及新药物研究[D]. 北京工业大学 2014 [13] 王君. 白细胞介素-6受体介导A型流感病毒感染诱导白细胞介素-32及白细胞介素-6表达的研究[D]. 武汉大学 2013 [14] 申彦森. 基于内含子剪切的人工miRNA结构和靶向位点与基因沉默效率的关系研究[D]. 武汉大学 2009 [15] 金旭. 冠状病毒N7甲基转移酶甲基化核苷酸GTP的特性研究[D]. 武汉大学 2013 [16] 陶佳莉. SARS冠状病毒非结构蛋白nsp14的结构功能关系研究[D]. 武汉大学 2013 [17] 高国振. 宿主因子Cyclin T1和Sam68在Ⅰ型人免疫缺陷型病毒生活周期中的功能研究[D]. 武汉大学 2012 [18] 柳叶. 阻断HIV-1辅助受体CXCR4的新方法研究[D]. 武汉大学 2012 [19] 李围. Akt1蛋白质复合体的纯化鉴定及其相互作用蛋白质的功能研究[D].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07 [20] 鞠湘武. H5N1型禽流感病毒损伤细胞溶酶体的机制研究和南极极端环境下科考队员的应激反应研究[D].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2 猜你喜欢: 1. 化学论文参考范文 2. 关于科学论文参考文献 3. 药学论文参考文献 4. 药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5.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国家标准

周怀北是国际软件学院的院长。从美国留学回来,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无线电物理系。后来出过年博士,做过一段时间生物方面的研究。现在主要从事微电子和软件方面的研究。据说他是武大花年薪100w挖过来的特聘教授。我们宿舍一个人是他的研究生,跟着他老有钱。每个月补贴很多。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论文参考文献

锂电池原理 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通常有锂的活性化合物组成,负极则是特殊分子结构的碳.常见的正极材料主要成分为 LiCoO2 ,充电时,加在电池两极的电势迫使正极的化合物释出锂离子,嵌入负极分子排列呈片层结构的碳中.放电时,锂离子则从片层结构的碳中析出,重新和正极的化合物结合.锂离子的移动产生了电流. 化学反应原理虽然很简单,然而在实际的工业生产中,需要考虑的实际问题要多得多:正极的材料需要添加剂来保持多次充放的活性,负极的材料需要在分子结构级去设计以容纳更多的锂离子;填充在正负极之间的电解液,除了保持稳定,还需要具有良好导电性,减小电池内阻. 虽然锂离子电池很少有镍镉电池的记忆效应,记忆效应的原理是结晶化,在锂电池中几乎不会产生这种反应.但是,锂离子电池在多次充放后容量仍然会下降,其原因是复杂而多样的.主要是正负极材料本身的变化,从分子层面来看,正负极上容纳锂离子的空穴结构会逐渐塌陷、堵塞;从化学角度来看,是正负极材料活性钝化,出现副反应生成稳定的其他化合物.物理上还会出现正极材料逐渐剥落等情况,总之最终降低了电池中可以自由在充放电过程中移动的锂离子数目. 过度充电和过度放电,将对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造成永久的损坏,从分子层面看,可以直观的理解,过度放电将导致负极碳过度释出锂离子而使得其片层结构出现塌陷,过度充电将把太多的锂离子硬塞进负极碳结构里去,而使得其中一些锂离子再也无法释放出来.这也是锂离子电池为什么通常配有充放电的控制电路的原因. 不适合的温度,将引发锂离子电池内部其他化学反应生成我们不希望看到的化合物,所以在不少的锂离子电池正负极之间设有保护性的温控隔膜或电解质添加剂.在电池升温到一定的情况下,复合膜膜孔闭合或电解质变性,电池内阻增大直到断路,电池不再升温,确保电池充电温度正常. 而深充放能提升锂离子电池的实际容量吗?专家明确地告诉我,这是没有意义的.他们甚至说,所谓使用前三次全充放的“激活”也同样没有什么必要.然而为什么很多人深充放以后 Battery Information 里标示容量会发生改变呢 ? 后面将会提到. 锂离子电池一般都带有管理芯片和充电控制芯片.其中管理芯片中有一系列的寄存器,存有容量、温度、ID 、充电状态、放电次数等数值.这些数值在使用中会逐渐变化.我个人认为,使用说明中的“使用一个月左右应该全充放一次”的做法主要的作用应该就是修正这些寄存器里不当的值,使得电池的充电控制和标称容量吻合电池的实际情况. 充电控制芯片主要控制电池的充电过程.锂离子电池的充电过程分为两个阶段,恒流快充阶段(电池指示灯呈黄色时)和恒压电流递减阶段 ( 电池指示灯呈绿色闪烁.恒流快充阶段,电池电压逐步升高到电池的标准电压,随后在控制芯片下转入恒压阶段,电压不再升高以确保不会过充,电流则随着电池电量的上升逐步减弱到 0 ,而最终完成充电. 电量统计芯片通过记录放电曲线(电压,电流,时间)可以抽样计算出电池的电量,这就是我们在 Battery Information 里读到的 wh. 值.而锂离子电池在多次使用后,放电曲线是会改变的,如果芯片一直没有机会再次读出完整的一个放电曲线,其计算出来的电量也就是不准确的.所以我们需要深充放来校准电池的芯片. 参考文献:友人网

喜欢就 关注我们吧,订阅更多最新消息

全文速览

针对锂金属不均匀沉积造成的锂枝晶生长以及死锂疯狂聚集等问题,本工作利用平行排列的具有多孔结构的轻质碳骨架,在电镀过程中为锂沉积提供足够的空间和连续的导电网络,从而来均匀化锂离子分布,使电极/电解液的界面处的电流密度分布均匀,达到抑制锂枝晶生长以及缓解金属锂循环过程中的体积膨胀的目的。作者对其复合金属负极进行了一系列电化学性能的测试,所测结果表明该复合锂金属负极所组成的对称电池在 mAh cc, mAh cm -2 的条件下可稳定循环4800 h而没有明显的电压滞后现象。此外,以该复合锂电极为负极,NCM811为正极所组装的全电池也展现出了优异的循环稳定性以及高的倍率性能。更重要的是,低温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复合金属锂负极在低温下依然具有优异的可逆性以及循环稳定性。在此基础上,作者还通过理论计算很好地验证了实验结果,进一步证明了该平行排列的多孔结构有利于促进锂离子的均匀沉积,实现锂金属负极的稳定循环

背景介绍

金属锂表现出的高理论比容量(3860 mAh g -1 )和超低电化学电势( V),一直是二次电池领域人们为之神往的圣杯。然而,锂金属负极中的枝晶生长以及固态电解质界面的不稳定性成为它趋向完美的严重阻碍。锂枝晶的生长以及界面的不稳定会造成金属锂的可持续利用率降低,甚至会刺穿隔膜造成电池爆炸等安全性问题。因此,控制金属锂的均匀沉积是实现锂电池实际应用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已经有许多策略致力于稳定锂金属负极,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通过构建合适的功能性的3D集流体框架,促进锂离子的均匀沉积,实现无枝晶的锂金属负极。相比3D的金属集流体,碳集流体以其优异的的化学稳定性、柔韧性及可延展性而被广泛研究,但是其本身的疏锂性以及有限的比表面积阻止了其进一步的发展。因此,本工作从这两个方面出发设计了平行排列且具有多孔结构的碳骨架(PAPCFs)来稳定锂金属负极。

图文解析

图1展示了PAPCFs和CCFs上的结构和初始锂沉积的特性。(a-b) SEM 图像和 (c) 通过使用 PAPCFs 的 DFT 模型计算的 N2 吸附-解吸等温线和累积孔体积 ( nm); (d-e) 在 PAPCFs 和 CCFs 电极上镀有 mA h cm -2 锂时的SEM 图,PAPCFs在镀锂后仍然显现出平整光滑的表面,而普通的CCFs则出现了疏松的锂枝晶,表明了PAPCFs对调控锂沉积有重要的意义。 PAPCFs 和 CCFs 电极界面信息的有限元模拟。(g) 分别用于 PAPCFs 和 CCFs 电极的 18 24 µm 2 半电池电沉积系统下具有恒定反应电流和电极表面的电流密度矢量分布,轮廓中的箭头代表锂离子的运动。 (h) 分别具有多孔结构和不具有多孔结构的 PAPCFs 电极在 18 24 µm 2 半电池电沉积系统下的平衡的锂离子浓度分布。在相同几何尺寸下,高比表面积将降低电极表面上的局部电流密度。因此,多孔电极上的电流密度设置为无孔电极上的一半。 (f) 多孔和非多孔电极中沿 Y 方向的一维横截面的锂离子浓度分布。 Y 方向表示垂直于电极。 (i) PAPCFs 在初始状态调节低浓度梯度和均匀的 Li + 通量分布,实现均匀的锂沉积的示意图。

Fig. 1 The structure and initial Li deposition characteristic on PAPCFs and contrastive CCFs. (a-b) SEM images and (c) N2 adsorption-desorption isotherm and cumulative pore volume ( nm) calculated by the use of DFT-model of PAPCFs. (d, e) SEM images for Li deposition morphology with mA h cm-2 of Li plated on PAPCFs and CCFs electrode.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for the interface information of PAPCFs and CCFs electrodes. (g) Current density vector profiles with constant-reaction-current electrode surfaces at 18 24 µm2 half cell electrodeposition system for PAPCFs and CCFs electrode, respectively. The arrows in the profiles stand for the movement of Li-ion. (h) Equilibrium Li-ion concentration profiles at 18 24 µm2 half cell electrodeposition system for PAPCFs electrode with and without porous structure, respectively. The high surface area will reduce the local current density on the electrode surface under the same geometry dimensions. Therefore, the current density on the porous electrode is set as a half of that on the non-porous electrode. (f) 1D cross-sectional Li-ion concentration profiles along Y direction in porous and non-porous electrodes. The Y direction is perpendicular to the electrode. (i) Schematic diagrams of PAPCFs to regulate low concentration gradient and even Li+ flux distribution for uniform Li deposition at initial state.

图2 展示了Li@PAPCFs复合负极的镀锂/脱锂稳定性与循环过程中的形貌演变。(a) 三种对称电池(Li@PAPCFs、Li@CCFs 和 Li 箔)在 1 mA cm -2 和 2 mA h cm -2 下的时间-电压曲线。(b-d) Li@PAPCFs 和 (e-g) Li@CCFs 在 200 次循环后的 SEM 图以及截面图(状态 A)。Li@PAPCFs 对称电池 (h) 在 4 mA cm -2 的电流密度下和 2 mA h cm -2 的容量下和 (i) 在 2 mA cm -2 的电流密度下和 4 mA h cm -2 的容量下的时间-电压图。 从所有的时间-电压曲线可知,该PAPCFs在不同的电流密度以及不同的容量下始终表现出最小的极化,说明具有平行排列且具有丰富孔结构的PAPCFs在重复的镀锂/脱锂循环过程中保持了优异的结构稳定性并始终维持着稳定的固体电解质膜。此外,其高的表面积很好地均匀了锂离子流,抑制了枝晶的生长。

Fig. 2 The Li plating/stripping stability and morphology evolution of Li@PAPCFs. (a) Voltage profiles in three types of symmetrical cells (Li@PAPCFs, Li@CCFs, and Li foil) at 1 mA cm-2 and 2 mA h cm-2. Insert: Magnified voltage profiles at the 100th, 200th, and 500th cycle, respectively. Top view and cross section of SEM images of (b-d) Li@PAPCFs and (e-g) Li@CCFs after 200 cycles (state A). Voltage profiles of Li@PAPCFs symmetrical cell (h) at 4 mA cm-2 and 2 mA h cm-2 and (i) at 2 mA cm-2 and 4 mA h cm-2. Insert: Magnified voltage profiles at specific a certain cycles.

图3展示了NMC111-Li@PAPCFs、NMC111-Li@CCFs和NMC111-Li全电池的电化学性能。(a) 在电流密度为 1 C时,第 1 次和第 10 次循环的比容量-电压曲线。(b)GITT测试,从图中可以明显地看出NMC111-Li@PAPCFs的平均 D app, Li在相同的测试环境下最高,表明Li@PAPCFs具有更好的Li + /电子传导性以及更好的界面稳定性;(c)不同倍率下的电化学性能。 (d) 1 C下的长循环稳定性。

Fig. 3 The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NMC111-Li@PAPCFs, NMC111-Li@CCFs, and NMC111-Li full cells. (a) Voltage profiles at 1 C for the 1st and 10th cycle. (b) GITT tests of the D app, Li along with the galvanostatic charge-discharge process of 4th cycle at C. (c) Rate performance at the different rates. (d) Long-term cycle stability at 1 C.

图4是 Li@PAPCFs 和其对应的全电池的低温性能。 Li@PAPCFs 对称电池在(a)1 mA cm -2 和 2 mA h cm -2 下0 的时间-电压曲线,(b) mA cm -2 和 1 mA h cm -2 下-15 的时间-电压曲线。 PAPCFs 在预先镀有10 mA h cm -2 后(Li@PAPCFs)(c-e) 和在 0 电镀/剥离循环后的SEM图和截面图(f-h)。NMC111-Li@PAPCFs 在(i)不同倍率和温度下的容量保持率,(j) C不同温度下的充放电曲线。(k) NMC111-Li@CCFs 与 NMC111-Li@PAPCFs 在不同倍率和温度下的容量保持率。 NMC111-Li@PAPCFs 在电流密度为1 C时,温度为 (l) 0 和 (m) -15 时的长循环稳定性。

Fig. 4 LT tolerance of Li@PAPCFs and the corresponding full cell. Voltage profiles of Li@PAPCFs symmetrical cell (a) for 0 at 1 mA cm-2 and 2 mA h cm-2 and (b) for -15 at mA cm-2 and 1 mA h cm-2. Insert: Magnified voltage profiles at specific a certain cycles. Top view and cross section of SEM images of Li@PAPCFs (c-e) after the initial Li plating of 10 mA h cm-2 and (f-h) after the plating/stripping cycles at 0 . (i) Capacity retention ( C r) of NMC111-Li@PAPCFs at different rates and temperatures vs. 25 . (j) Charge-discharge profiles at C for different temperatures. (k) C r of NMC111-Li@CCFs vs. NMC111-Li@PAPCFs at different rates and temperatures. Long-term cycle stability of NMC111-Li@PAPCFs at (l) 0 for 1 C and (m) -15 for C.

总结与展望

从商业无纺布中提取的可再生、可伸缩的3D轻质碳骨架可以很好地实现Li的均匀成核和沉积,使HLCA在长期循环甚至低温条件下依然能够实现保持完整的结构,同时也能维持稳定的电极/电解液界面。其中,碳骨架的平行排列可以均匀化Li + 分布;其大的比表面积可以大大降低有效电流密度,缓解电极界面的浓度梯度,从而形成稳定的富含LiF的 SEI 层。其对称电池和全电池的循环稳定性优于目前所报道的亲碳或亲锂修饰的碳宿主,表明HLCA的内在排列模式和微观结构对实现具有高稳定性以及高安全性的锂金属负极的重要性。本工作从实用角度出发,为一系列可充电金属电池提供了一种很有前途的碳主体材料。

作者介绍

吴兴隆 ,东北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课题组的研究领域包括纳米能源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和电化学电容器等)、新型电化学储能器件、锂离子电池回收与再利用。已在《Adv. Mater.》(5篇)、《Energy Environ. Sci.》、《Sci. Bull.》、《Adv. Energy Mater.》(5篇)、《Adv. Funct. Mater.》、《Energy Storage Mater.》(2篇)、《Nano Energy》、《Small》(3篇)和《J. Mater. Chem. A》(12篇)等学术期刊发表通讯/第一作者论文110余篇。14篇论文被评选为ESI高引论文,文章被引用超过11000次,H指数为57;已获授权发明专利17项;负责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从实验室到中试,再到小规模工业化生产定型,开发了多款高性能锂离子电池产品。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和吉林省省 科技 厅等十余项研究课题。曾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和中国科学院 科技 成果转化二等奖等 科技 奖励。

参考文献

Chao-Ying Fan, Dan Xie, Xiao-Hua Zhang, Wan-Yue Diao, Ru Jiang, Xing-Long Wu, Homogeneous Li + Flux Distribution Enables Highly Stable and Temperature-Tolerant Lithium Anode. Adv. Funct. Mater. 2021, 2102158.

以下是锂电池原理及结构:锂离子电池以碳材料为负极,以含锂的化合物作正极,没有金属锂存在,只有锂离子,这就是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是指以锂离子嵌入化合物为正极材料电池的总称。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过程,就是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嵌过程。在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嵌过程中,同时伴随着与锂离子等当量电子的嵌入和脱嵌(习惯上正极用嵌入或脱嵌表示,而负极用插入或脱插表示)。在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往返嵌入/脱嵌和插入/脱插,被形象地称为“摇椅电池”。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